规模化兔场卫生管理及疫病防控.

合集下载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肉兔养殖的规模化技术包括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在选种方面,选择高产种兔和具有抵抗力强的品种是肉兔养殖规模化的关键。

高产种兔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的特点,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具有抵抗力强的品种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

在饲养管理方面,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喂养方式是肉兔养殖规模化的重要保障。

根据肉兔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配置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提供适宜的饲料,可以促进兔的生长发育。

科学的喂养方式,如定时定量喂养、自由饮水等,可以减少兔的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在疾病防治方面,做好疫苗注射和疾病防控工作是肉兔养殖规模化的关键。

及时对兔群进行常规的疫苗注射,加强兔舍卫生管理,做好环境消杀工作,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肉兔养殖的规模化也需要注重防疫措施。

加强兔场的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兔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灭菌,保持兔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

加强对兔的体检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征兆,并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兔进行体检,观察兔的精神状态、毛色、食欲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立健全的疫病报告制度,加强与专业兽医的合作,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肉兔养殖的规模化技术和防疫措施是保障肉兔养殖高效、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探究,可以提高肉兔养殖的产能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体检观察和疫病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预防和控制兔的疾病,保障兔群的健康和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对于肉兔养殖的规模化技术和防疫探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规模化兔场如何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规模化兔场如何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规模化兔场如何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在兔肉行业,规模化兔场发展迅速,对于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规模化兔场建立的必要性,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的构建以及制度的执行和整改等方面,详细介绍建立规范化兔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的方法。

规模化兔场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兔肉市场需求逐渐增长,而兔肉市场的供应却面临瓶颈。

于是,由于养殖难度小,投资少、回报率高以及食用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规模化兔场逐渐走上了舞台。

规模化兔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供应问题,还提高了养殖效益。

然而,随着兔场数量的逐渐增加,由于种种原因,养殖技术、兽医卫生管理不规范的兔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种情况对兔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检出疫情会严重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兔肉市场。

其次,不规范、不合理的养殖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兔肉品质和食用安全。

因此,建立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对于保障兔场的养殖质量、兔肉市场的供应和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的构建在建立规模化兔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时,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兽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具有相应的卫生条件和设备是保障兔场健康的重要前提。

建立兽医卫生基础设施,包括车间、设备、药品等设施和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必须有基本的检疫设施,包括:消毒池、灭菌器、隔离设施等,并保证这些设施、设备的质量达标。

此外,必须要有防疫部门与人员,完善的兽医服务与疾病预防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兔场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制定完善的兔场疾病预防控制计划是规范化兔场管理的重要措施。

兔场疫病主要可通过生产介质、人员等各个环节传播,建立完备的疾病防范计划是保障兔场健康的重要手段。

疾病防控计划包括疫病监测、报告及处理流程等,同时也要注重疾病的预防,比如防结核病、干酪样肺炎、鼠疫等常见疾病的避免和治疗。

3. 饲料管理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建立严格的饲料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饲料产生的卫生风险,保证兔场的健康。

兔子养殖场瘟疫防控要点

兔子养殖场瘟疫防控要点

兔子养殖场瘟疫防控要点兔子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一个分支。

为了保证兔子养殖业的顺利进行,疫病防控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以下是兔子养殖场瘟疫防控的要点。

1. 消毒病毒和细菌是兔子养殖场最常见的威胁因素,因此定期进行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十分重要。

包括对养殖场的环境、设备、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特别是内外栏杆、兔舍的地面和墙壁等地方。

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石碱、氯化钠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正确使用十分关键。

2. 隔离为了防止疫情传播,兔子养殖场应建立隔离区,将新引进的兔种和养殖场内疾病携带者等隔离开来。

隔离区要有独立的场地和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并保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检疫。

定期的隔离观察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爆发。

3. 检疫兔子养殖场应加强对进场兔种的检疫工作,出走的兔子也要经过检疫。

在检疫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兔子的体温、精神状态、粪便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检疫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的输入和传播。

4. 养殖管理合理的养殖管理能够降低兔子发生疫病的风险。

首先要保持养殖场内的空气流通和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环境的形成。

其次要定期清理兔舍,更换清洁的饲料和饮水设备,保持兔舍内的卫生。

另外,要合理安排兔子的饲喂和管理时间,保证其营养的均衡和充足,增强免疫力。

5. 病虫害防治除了瘟疫防控,兔子养殖场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兔子病虫害有寄生虫感染、皮肤疾病、呼吸道感染等。

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同时,对兔子进行观察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治疗。

6. 科学饲养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对于兔子的健康和疫病防控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养方法包括饲料搭配、饲喂时间、饮水管理等。

要按照兔子的生长发育阶段来调整饲料的比例和种类,定期给兔子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兔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兔子养殖场瘟疫防控是保证兔子养殖业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消毒、隔离、检疫、养殖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科学饲养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兔子发生疫病的风险,确保兔子的健康和养殖场的良好环境。

养兔场的疫情防范和控制策略

养兔场的疫情防范和控制策略

养兔场的疫情防范和控制策略近年来,养兔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养兔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然而,与此同时,养兔场所面临的疫情防范和控制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养兔场的健康发展,并避免疫情的发生,养兔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养兔场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与权限,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例如,建立并执行全面的疫情防控方案,包括兔圈的日常清洁和消毒、饲养环境的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有效使用等。

二、加强兔种选择与管理兔种是养兔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养兔场应该选择具有抗病性强、生长快、繁殖力高的优良品种。

同时,养兔场还需要对兔种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三、严格控制兔群进出为了防止外来病菌的传播,养兔场应当严格控制兔群的进出。

对于进场的兔群,需要进行定期的检疫和隔离;对于有疫情风险的兔群,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如特殊隔离、消毒处理等。

此外,养兔场还可以建立与其他养兔场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其他养兔场的疫情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加强兔圈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兔圈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

养兔场应随时保持兔圈环境的清洁,清除废料和污物。

同时,应定期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兔圈进行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此外,养兔场还可以采用设备优化和环境改造,提高兔圈环境的卫生条件。

五、饲兔过程中的疫情防控饲养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养兔场应加强饲养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饲养人员的疫情防控意识和操作水平。

同时,应定期对兔圈和兔群进行检查,发现任何患病或异常的兔只,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

六、加强日常监测和预警养兔场应建立健全的日常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养兔场的疫情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可以通过定期的疫情调查、疫情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养兔场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七、加强养兔场的宣传与教育为了提高养兔场的疫情防控水平,养兔场可以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与教育。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肉兔养殖是一种日益流行的农业养殖模式。

相比于其他禽畜养殖,肉兔养殖具有投资少、周期短、生长快、品质高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肉兔养殖的规模化技术以及防疫措施。

一、规模化养殖技术1. 选址选址应避免低洼、湿润,及靠近河流和水源的地方。

选址时应考虑交通工具的通行便利度和工人的生活方便度。

应选择土地土质松软、土层不深且易于排水的地方。

2. 环境兔舍内应保持相对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应配置好相应的卫生设施,如除臭设备、消毒设备等。

兔舍内的地面应该铺设特殊防滑地板,方便清理卫生。

兔舍内还应配置充足的饮水系统和喂食设备。

3. 饲料肉兔的饲料应该注重营养均衡,并且不污染环境。

建议采用专用兔饲料和添加剂。

饲料应该经过消毒处理,可以避免细菌繁殖。

同时,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肉兔的抗病能力及生长速度。

4. 养殖管理肉兔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同时对于兔舍及时进行消毒。

兔舍必须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堆积杂物。

5. 兔苗引进兔苗的种类选择应该是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同时还应该选择良种兔品种。

引进兔苗前,应该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如有疾病应禁止引进。

二、防疫措施1. 疫苗接种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可以进行疫苗接种预防。

如肉眼瘤、兔病毒病等。

建议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2. 细菌污染控制在养殖场内,必须实施严格的卫生制度,加强场地分离,及时清理兔粪和废料。

对设备、器具、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室内温度要适当,防止太过寒冷或过于潮湿。

适当调节兔舍的通风情况,防止细菌滋生。

4. 兔种选择鉴别优秀的兔苗,并对母兔子代及时进行性状测定,以留种选育优良的兔种。

综上所述,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措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养殖者必须全面考虑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情况,才能使肉兔养殖业实现规模化和高效化。

规模兔场的常见病防治

规模兔场的常见病防治

规模兔场的常见病防治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转载自兔八哥转载于2009年07月31日 13:57 阅读(4) 评论(0) 分类:养兔经来源:手机Qzone权限: 公开一个规模兔场主要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好兔瘟、巴氏、魏氏三个病的防疫。

其次按兔子营养需要做好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禁止喂发霉饲料。

一个兔场只要饲料稳定下来,兔群就会稳定下来。

兔病与鸡、猪病相比较少。

但是兔子是娇嫩动物,抵抗力差;万一兔子患病就很难治愈。

如猪拉稀2~3天不会死,兔子拉稀2~3小时就要死亡。

因此兔场搞好防疫卫生,做好饲养管理特别重要,还要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通过多年办场实践,兔子的病初步统计60多个,但是着重抓好八大常见病防治工作,兔场就能达到安全生产,兔场就能正常健康发展。

一、兔瘟首免:40日龄肌肉注射兔瘟疫苗1.5毫升。

加强免疫:60日龄肌肉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

成年兔每五个月注射一次,每次注射1.5毫升。

二、巴氏杆菌病预防:注射兔瘟与巴氏二联苗。

每50公斤饲料加喹乙醇20~30克(喂青草可增至30克)。

治疗:1、肌肉注射兔病快康,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一日二次,连用3天。

2、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毫克,一日二次,连用3天。

3、氟苯尼卡:每50公斤水加10克,连用3~5天。

怀孕母兔和乳兔禁用。

三、魏氏梭菌病预防:采用三联兔瘟、巴氏、魏氏肌肉注射。

每50公斤饲料中加喹乙醇20~30克,长期服用。

治疗:1、用粘杆合素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25克,连喂3~5天。

2、肌肉注射蟾毒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一天一次,连用2~3天(江西期沃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四、波氏杆菌病预防:每50公斤饲料添加喹乙醇20~30克,长期服用。

治疗:1、宝利健散剂一包50克拌40公斤饲料中,连用3~5天(本药系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兽药厂生产)。

2、肌肉注射蟾毒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一天一次,连用2~3天(江西期沃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兔子养殖场防疫措施

兔子养殖场防疫措施

兔子养殖场防疫措施随着气温回升,兔子养殖场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防疫时期。

随着疫情的肆虐,保持养殖场卫生环境和疾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讲解兔子养殖场防疫措施的实施方法。

第一步:清洁和消毒对于任何一种生物,都需要一个清洁和卫生的环境。

在兔子饲养场的情况下,应定期清理和消毒地面,将垃圾和其他污染物清理干净。

此外,消毒液应该喷洒在被污染的区域,并保留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洗掉。

这种步骤可以杀死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从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第二步:检查兔舍卫生环境在清洁和消毒之后,应定期检查兔舍卫生环境。

这是确保兔子是否健康且无病的重要步骤。

如果发现任何不寻常的状况,如兔子的行为或症状的改变,请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将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第三步:养殖环境管理为了确保兔子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包括去除其他动物或杂草,以及及时清理卫生间和其他难以清洁的区域。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饮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保持食品质量。

第四步:疾病防治在兔子养殖场的环境中,必须随时防范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注重预防措施,例如定期接种疫苗,并保持兔子身体健康。

同时,如果发现病症,请及时联系兽医。

总之,保持兔子养殖场卫生和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定期清洁和消毒、检查养殖环境、管理环境和预防疾病是确保卫生安全的必要步骤。

如果这些步骤得到有效执行,兔子养殖场将成为健康、幸福和有朝气的场所。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及防疫探究肉兔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具有资源占用少、产值高、投资回收快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探讨肉兔养殖的规模化技术以及防疫措施。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快、体型较大、耐适应性强的肉兔品种,如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等。

选种时应注意品种的产肉性能和耐疾病能力。

2.饲料管理:规模化肉兔养殖要采用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肉兔的营养需求。

兔饲料的主要成分有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饲料的营养成分应符合肉兔的需求。

3.疫病防控:规模化养殖要加强疫病防控,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兔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并注重兔群的动物检疫和疫苗接种,防止传染疾病的发生。

4.圈舍设计:规模化肉兔养殖要合理设计圈舍,保证兔群的生长和发展。

兔舍应具备适宜的光照、通风等条件,同时要有合理的温度和湿度,不易造成兔群的精神压力。

5.个体检测:规模化养殖要对兔群进行定期的个体检测,确保兔群的健康状态。

可以通过体重、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来评估兔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肉兔养殖的防疫措施1.兔群隔离:规模化肉兔养殖要对新购入的兔群进行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集中管理。

防止潜在的传染病扩散。

2.环境卫生:兔舍要保持干燥、洁净,避免积水和污物聚集。

定期进行兔舍的清洁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杀灭病菌。

3.合理饲养管理:养殖者要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饲喂量,避免过度喂养和饲料污染。

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4.疫苗接种:对常见的兔病,如兔瘟热、球虫病等,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兔群的抗病能力。

5.定期检查:养殖者要定期进行兔群的体检,检查是否有兔群出现异常或疾病。

若发现病情,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传染。

规模化肉兔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对于保证兔群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养殖管理,才能提高肉兔养殖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养殖者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兔场卫生管理及疫病防控核心提示: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郭静,张孝恩,张新银规模化养兔场饲养数量大、养殖密度高,这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困难。

1 季节性疫病防治及管理1.1 春季防疫管理春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复活的季节,春...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郭静,张孝恩,张新银规模化养兔场饲养数量大、养殖密度高,这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困难。

1 季节性疫病防治及管理1.1 春季防疫管理春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复活的季节,春末夏初是病菌、病毒大量繁殖的时候,此时应把兔场的消毒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1.1.1 兔舍消毒,每周消毒1次。

消毒前,彻底清除舍内的饲料、垫草及其他污物并清洗兔舍,待干燥后再行消毒。

消毒可用含碘消毒剂或2%的火碱等,还可采用喷灯加热等高温加热方式进行消毒。

1.1.2 食具消毒,喂料前,清洗料盆或饲槽。

每周对食具进行一次消毒,食具洗刷干净后进行煮沸或用开水烫洗。

隔一段时间,应将食具、垫板及产仔箱等放在阳光下暴晒2~3 h。

1.1.3 场地消毒,春天可进行1次,夏天应进行2次。

先清除场内粪便、杂草等污物,再用20%的生石灰或3%的火碱水或30%的热草木灰水进行消毒。

1.1.4 参照防疫、驱虫程序按时对兔只进行防疫、驱虫。

1.2 夏季防疫管理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蚊子、苍蝇多,较易引发疾病,加强夏季饲养管理十分必要。

1.2.1 降温防暑,在兔舍周围种植树木或藤类植物,保持兔舍通风阴凉,当气温超过30 ℃时应及时洒水降温。

1.2.2 防雨防潮,夏季雨水多,注意不要喂带露水的青草。

兔舍和运动场的地面上要常撒一些草木灰和石灰类的干燥物。

1.2.3 供给充足的饮水,夏季气候炎热,要及时给兔提供充足的饮水。

为预防应激,水中可添加维生素C及电解多维。

1.2.4 夏季兔场容易暴发大规模的球虫病,预防球虫病至关重要。

1.2.5 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合理的饲料配方,早晨早喂,晚上晚喂。

1.2.6 参照防疫、驱虫程序对兔只进行防疫、驱虫。

1.3 秋季防疫管理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注意加强对兔群的观察。

保持兔舍安静,避免兔群受应激影响。

1.3.1 精心饲养,每天喂料要早餐早喂,晚餐晚喂,供给兔充足的饮水,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电解多维。

1.3.2 饲料保持干净,不喂腐烂、霉臭、有毒的饲料及带露水、雨水的青草、树叶等。

1.3.3 保持水质优良,不让兔饮污水,以免引起胃肠疾病。

1.3.4 注意防潮,家兔怕热怕潮,兔舍应保持通风。

1.3.5 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6 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

消灭蚊蝇,饲槽、食盆每天清洗一次,笼舍勤打扫、勤消毒,防止饲料霉变。

高温多雨季节疾病蔓延快,要注意对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3.7 参照防疫、驱虫程序按时对兔只进行防疫、驱虫。

1.4 冬季防疫管理冬季气温低,光照时间短,保证家兔顺利越冬,防寒保暖工作是重中之重,另外,应备足饲料,抓好冬繁、疫病防治等工作。

1.4.1 防寒保暖。

养殖家兔的适宜温度为10 ℃~25 ℃,温度低于5 ℃时,仔兔容易冻死。

冬季兔舍温度应控制在10 ℃以上(新生仔兔除外),有条件的舍温恒定在15 ℃~20 ℃左右最好。

冬季兔舍忌忽冷忽热,以免引起应激患病。

1.4.1.1 检修笼舍,防寒保暖。

窗户装好玻璃或钉上薄膜,门上挂棉帘,防止冷风侵袭。

1.4.1.2 增加垫草厚度,提高箱温,可在产仔箱内增添一些柔软的垫草或垫物,垫物应经常翻晒或更换,以利防寒保暖。

1.4.1.3 人工提高舍温,但兔舍门窗不易封得太严,应注意通风换气,以防煤气中毒。

1.4.1.4 人工补充光照。

母兔每天接受10 h光照可获得良好的繁殖能力,育肥兔则要缩短光照时间,并在暗光、安静的条件下育肥。

1.4.2 除防寒保暖外,兔舍还应注意除湿去潮,保持干燥。

简单的方法就是撒草木灰或生石灰,这既可除潮,又有利于消毒与保暖。

1.4.3 冬季气温低,家兔能量消耗大,必须增加饲喂量。

一般日粮供给应增加20%~30%,以提高兔的抗寒力,要增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防应激。

1.4.4 保持日粮稳定,忌突变;不喂冰冻饲料;供足饮水,尽可能供给温水。

1.4.5 搞好卫生、疫病防治工作。

冬季家兔易患的常见疾病有感冒、兔瘟、便秘、腹泻和疥癣等,对这些疾病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加强观察。

1.4.6 参照防疫、驱虫程序按时对兔只进行防疫、驱虫。

2 检疫管理措施2.1 兔种应从非疫区引进,引进前应进行检疫,合格者方可购入。

2.2 新购入的兔应隔离观察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 d),确认健康的方可入群饲养。

3 防疫制度及人员管理3.1 兔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池应随时保有消毒液;生产区内设紫外线消毒室,进入人员应入室消毒;兔舍内设消毒池,消毒池保有消毒液。

3.2 兔场内禁养禽、犬、猫等动物;场内食堂不得外购生鲜兔肉及其副产品。

3.3 捕杀老鼠,消灭蚊蝇,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3.4 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

3.5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更衣、消毒。

工作服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3.6 兔场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动物疾病。

3.7 生产人员严禁串岗。

3.8 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非生产人员经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

4 消毒管理4.1 进场进舍的消毒进入场区的人员、车辆必须严格消毒;出售家兔必须在场外进行,已调出的家兔,严禁再送回兔场;严禁其它畜禽进入场区。

4.2 场区和环境的消毒兔舍周围隔3~5 d扫除1次,隔10~15 d消毒1次;晒料场和运动场每日清扫1次,隔5~7 d消毒1次。

春秋两季,兔舍墙壁涂抹10%~20%的生石灰乳,墙角、笼底等阴暗潮湿处撒生石灰;生产区门口、兔舍门口、固定兔笼出入口的消毒池隔1~3 d清洗1次,并用2%的热碱溶液消毒。

4.3 设备及用具的消毒4.3.1 兔舍、兔笼、通道、粪尿沟每日清扫1次,夏秋季隔3~5 d消毒1次。

粪便和污物应在离兔场150 m以外的地方堆积掩埋。

消毒的同时,用0.5%~1%的敌百虫水溶液喷洒兔舍、兔笼和环境,以杀灭螨虫等有害昆虫,同时做好灭鼠工作。

4.3.2 设备、工具应固定,不互借;料槽、饮水器和草架也应固定,用具用完后及时消毒;产仔箱、运输笼等用完后冲刷干净并消毒备用;转群或母兔分娩前,兔舍、兔笼均须消毒。

4.3.3 水槽、料槽、料盆、运料车等每日冲刷干净,隔5~7 d用沸水或2%的热碱水溶液消毒1次;治疗所用的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器具用后在沸水中煮30 min或用0.1%的新洁尔灭浸泡消毒;饲养员的工作服、毛巾和手套常用1%~2%的来苏儿或2%的热碱水洗涤消毒。

4.4 发生疫病后的消毒发生传染病时,应迅速隔离病兔。

受污染的场地和用具进行紧急消毒,病死兔烧毁或深埋,病兔笼和污物严格消毒,同时,加强饲养员的消毒管理。

发生急性传染病的应每天消毒1次。

兔舍消毒应在晴天进行,并注意通风。

传染病被控制后,若不再发现新的病兔,全场应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4.5 消毒剂的使用选用2种及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交替使用。

5 规模化兔场驱虫程序5.1 驱虫对象5.1.1 球虫 4~5月龄幼兔球虫感染率可达100%,患病后幼兔死亡率一般可达40%~70%。

病兔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一般体重可减轻12%~27%。

5.1.2 疥癣病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本病可致家兔皮肤发炎、剧痒、脱毛等,影响兔只增重,甚至造成死亡5.2 药物选择与应用5.2.1 选择抗虫谱广的药物。

5.2.2 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避免用药次数过多而造成应激。

5.2.3 选择药效好、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药物。

5.3 驱虫程序5.3.1 兔群间隔7~10 d注射两次伊维菌素(杀虫星)或阿维菌素(虫克星)。

5.3.2 母兔产仔前10~15 d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球虫药物混料饲喂直到仔兔断奶,同时母兔产仔前10~15 d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注射后7~10 d再皮下注射一次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

5.3.3 仔兔断奶前1周左右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注射后7~10 d再皮下注射一次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防止个别带虫者混群后引起传染。

5.3.4 育肥兔断奶后2~3个月内连续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球虫药物。

5.3.5 毛兔剪毛后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预防寄生虫传播。

5.3.6 引进兔种后,须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并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球虫药物。

引进的兔种隔离饲养1个月后方可混群。

5.3.7 公兔春秋两季隔7~10 d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两次。

6 规模化兔场防疫及药物保健6.1 免疫程序6.1.1 兔出生后25~27 d 魏氏梭菌灭活苗皮下注射,1 mL/只。

6.1.2 兔出生后40~45 d 兔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苗皮下注射,1 mL/只。

6.1.3 兔出生后55~60 d 兔瘟灭活单苗皮下注射,1 mL/只。

6.2 药物保健6.2.1 母兔配种前注射一次广谱抗生素,预防生殖道炎症。

6.2.2 母兔产仔后8 h内注射一次广谱抗生素,预防产后子宫炎和乳房炎。

6.2.3 仔兔断乳后2~3个月内,连续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球虫药物及磺胺类药物预防兔球虫病和巴氏杆菌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