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概况

合集下载

1.2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1.2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液态水的存在与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关,
而地球上温度适宜与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较适中
有关。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是“存在生命呼吸的大气” 的主要原因。③项属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条件。第(2)题, 表格中的数据显示火星离太阳的距离与日地距离相差不大, 自转周期与地球也非常接近,但从表中无法判断火星外有 厚厚的大气包围及四季的变化。 答案:(1)D (2)C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 极圈以内地区有 极昼极夜现象, 日照时数 极圈以外地区夏 季日照时数多于 冬季 天气 多阴雨天气的 一般地势高的 地区,日照时 高原日照时数 数少,多晴朗 多于地势低的 天气的地区, 盆地 日照时数多 地势
地势高,大气 纬度低,正午太 晴天多,到达 年太阳辐 稀薄,透明度 阳高度角大,获 地面的太阳辐 射总量 高,固体杂质、 得太阳辐射多 射多 水汽少
2.世界总体分布特征 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 体分布特征如下: (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于 冬季。
高频考点巧突破
3.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及因素分析 (1)总体特征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 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 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 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 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

1.2地球表层系统

1.2地球表层系统

岩石、土壤中的大气也在不断地与大气进行着交换,海洋则是大
气某些组分的重要的源和汇。因此可以说水圈、岩石圈与生物圈
也参与了大气的循环。
水循环似乎是水圈中的物质循环,但实际上水循环跨越了大气圈、 岩石圈与生物圈:降水发生在大气圈,水汽的运移是由大气运动 完成的;径流发生在岩石圈表层(地表径流)和岩石圈内部(地 下径流),是水循环的重要步骤;
6
同样,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在进行着热能、化 学能、动能的交换。水圈与岩石圈之间存在着热 能、动能、势能与化学能的交换。生物圈与其他 三个圈层之间,普遍存在着热能与化学能的交换。
7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移、循环与圈层 相互作用
物质迁移与循环,和能量传输与转化一样,是地球表层系统 发展演化的原因与动力,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相互作用 的桥梁。
地球表层概念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883-1905)等提出,指的是与人类有直接关 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他认为地球表层是地理学 研究的核心,并说地理学的任务在于集中研究地 球表层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特别是研究人与地 球以及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1
钱学森等提出,“地球表层”的上界应划 在大气同温层的底部或对流层的上限(平 均约10km),下界为岩石圈的上部(陆地 表面往下约5-6km)。
8
植物的蒸腾是水循环的重要方面,植被对降水的截留,改 变了水循环的过程与速度。地质循环也不仅仅局限于岩石 圈,因为岩石的风化、分解、溶蚀、侵蚀和沉积物的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都离不开大气与水的参与,生物在地质循环中 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是跨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 物圈。
3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 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成的,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 表层自然环境的核心学科。与研究岩石圈、大气 圈、水圈与生物圈的核心学科地质学、大气科学、 水文学和生物学相比,自然地理学的优势,不在 于分门别类地去研究各个圈层,而在于从学科交 叉和要素融合的角度去研究圈层的相互作用。地 球表层能量的传输与交换,物质的迁移与循环, 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与动力,也是圈 层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和桥梁。地貌、土壤是圈层 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4-2025年学年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年学年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课件(共30张PPT
4.下列对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生物 B.是个无机圈层
√C.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厚度很薄
明确 命题方向
考向预测
12345
下图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读图完成4~5题。
5.关于③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单独占有空间
C.连续但不规则
而保护了地球的生命。 3.水圈是由地球表层 各种水体 组成的__连__续__但__不__规__则__的圈层。地球表面覆
盖着大量的_液__态__水__,使地球成为__蓝_色__星__球___,这是地球与其他太阳系其他行
星的主要区别。
4.广义的生物圈是___地__球__表__层__生__物__及__其__生__存__环__境_的__总__称______,狭义的生物圈
圈层,并说出利用地震波划分
运用示意图, 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②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明地球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外部结
圈层结构。 构。③举例说明地球各圈层的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及其与人
类活动的关系。
生物演化 海陆变迁 构造运动 矿产形成
地层 化石
记录
地地 质球
地球的
地 内部圈层 球
年 代
的 演
D.由坚硬岩石组成
(2022·6月浙江选考)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
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3~4题。
3.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 C.丙至丁
B.乙至丙
√D.丁至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02】

1.2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02】

有__________现象
A
终年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E
有__________现象终年____
⑥ ④
② ① ③
⑤ ⑦
地球的自转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自传轴:
(2)方向:
(3)时间: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的原因:
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同 纬度地区位置偏_____的地方比位置偏_____的 地方先看到时日出,即_______________ ,地球 上不同 _____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 差异
地球的公转
(1)中心: (2)方向: (3)周期: (3)特点: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的,地轴
与公转轨道之间总保持_______的夹角;而且它 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总指向_______附近至日图
春分日
______日 ____月____日前后 太阳直射______ 全球昼夜______ 春季: ___ 、___、___ 月
2、二分二至日图
___日 _月__日前后
冬至日
太阳直射___________
北半球昼最__,夜最__。
北极圈以北有___现象;
南极圈以南有___现象。
冬季:_、_、_月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昼夜长短
夏至(6.22前后)
北回归
线
秋分(9.23前后) 赤道
春分(3.21前后)
次年春分 南回归线
冬至(12.22前后)
6、赤道上的地方一年四季昼夜______。 7、一日影子长短变化原因: 8、一年影子长短变化原因:
五带的划分 1、人们根据_各__地___获__得__太__阳__光___热__的__多__少_,把地 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__带____、_北__温__带___、 _南__温__带__、_北__寒__带___、_南__寒__带___。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概况•地球的形状:扁球体;•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1.2 地图的应用•地图的分类:平面图、球体投影图、放射状图、柱状图;•地图上的符号和图例;•地图上的坐标系:等经纬度网格。

1.3 地球的坐标与地理定位•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两极的线,垂直于赤道;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环线;•地球的地理定位: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

第二章自然环境的利用与保护2.1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分类:地下水、地表水;•水的循环过程:蒸发、降水、流入地下水、流向海洋;•水资源的利用: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2.2 大气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大气污染的种类:酸雨、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的来源:工业、燃煤等;•大气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减少尾气排放、限制火车鸣笛、降低速度等。

2.3 能源的利用与保护•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的利用与保护: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用新能源等。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3.1 人口问题•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人口指标;•人口问题的原因:生育率、死亡率等。

3.2 城市问题•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第四章农业与工业4.1 农业问题•农业生产的种类: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问题:农业现代化、农业保护区建设等。

4.2 工业问题•工业化进程的特点;•工业问题: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

第五章商业与交通5.1 商业问题•商业活动的种类:零售、批发等;•商业问题:商业地理、商业中心等。

5.2 交通问题•交通运输的种类:公路、铁路等;•交通问题:交通拥堵、劳动力流动等。

第六章旅游与文化6.1 旅游问题•旅游分类: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等;•旅游问题: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等。

6.2 文化问题•文化遗产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文化问题:文化保护和传承等。

地球特征特点记录卡

地球特征特点记录卡

地球特征特点记录卡地球特征特点记录卡1.地球的外观和组成1.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它的外观呈蓝色,这是由于大量的水覆盖了地球的表面。

1.2 地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固态和半固态岩石层,地核则是地幔下面的液态金属层。

2.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带2.1 地球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海洋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带存在差异。

2.2 主要的气候带包括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每个气候带具有不同的气温、降水和季节变化。

3.地球的地理特征3.1 地球的地表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地、河流、湖泊和海洋。

这些地理特征是地球地貌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山脉是地球上最高和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之一,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平原是相对平坦且高度较低的地区,例如中华平原和亚马逊平原。

4.地球的环境问题4.1 地球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资源匮乏。

4.2 这些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变得愈发迫切。

5.个人观点和理解5.1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地球的健康。

5.2 我们应该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减少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并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3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共同化解地球面临的环境危机,为我们和未来世代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总结: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家园,具有独特和复杂的特征。

它的外观和组成以及气候带呈现出多样性。

地球的地理特征形成了丰富的地貌景观。

然而,地球也面临许多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来保护地球。

通过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措施和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让地球继续为我们提供宜居的环境。

1. 地球的多样性之美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家园,其多样性和美丽令人惊叹。

1.2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1.2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位地地于球球仪太空中的地球
地球 地球仪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新版教材
2024
1课 时
地球与地球仪
· 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地球 地球仪
学 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能

够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通过认识与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

基本结构。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
地 轴 地轴是一条假想轴。
地球 地球仪
地球仪
纬地 线球
仪 上 的 重 要 的
90°N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90°S
66.5°N 23.5°N 0° 23.5°S
66.5°S
地球 地球仪
制作地球仪
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
制作步骤
材料准备: 泡沫球(或乒乓球)、铁丝、胶布、 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盖天说
我国古代人们认为, 大地是平的,天空 如同一个巨大的圆 形车盖罩在大地上, 因此有“天圆如张 盖,地方如棋局” 的说法。
浑天说
东汉张衡:“浑天 如鸡子。天体圆如 弹丸,地如鸡子中 黄,孤居于天内, 天大而地小。天表 里有水,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地球 地球仪
地球形状
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第 三 阶 段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 地球仪
地球形状
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实践确证
20世纪,人类进入 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 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
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
球是一个球体。
第四阶段
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 地球仪
地球形状
总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222260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课件新版新人教版20181222260
关闭
D
解析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2345
(1)地球自转时的姿势是
(填“直立”或“倾斜”)的。
(2)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为
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
时针。
关闭
(3()1地)倾球斜自转(2的)逆周期顺是(3)一天(或约。24小时)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
(4)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地球本身是一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二
一、实验法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讲解: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观察,地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 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察,地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简记:北逆南顺)。 实验探究:把手中的笔直立起来,使它自西向东旋转,从上向下看, 犹如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提起手中的笔,从下往上 看,犹如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请同学们自己演示,可以用自己喝水的杯子、矿泉水瓶、笔或把 书卷成卷,注意演示的时候一定要使转动的物体保持自西向东的方 向。
关闭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只是人们的视觉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造成的。
关闭
C
解析 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345
2.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作自转 B.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作自转 C.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D.地球在一天中转过2周
A.邵阳和纽约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的自转 C.东西半球季节相反 D.地球的公转 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时间差异, 东边的时间早,西边的时间晚。例如,当湖南邵阳是中午时,美国纽 约则位于夜半球,是晚上。 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地球概况
教学类型:新课
授课年级及科目:七年级上册环境教育
授课者:夏开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

让我们全体起立,跺跺脚,说一说我们的脚下是什么?(地球)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就像我们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亲热的叫她一声吧!(地球妈妈)
二、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感受地球的美丽。

(一)地球概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3、出示地球仪:今天我们一起去走近地球妈妈,利用地球仪一起来探究一下地球妈妈表面的奥秘吧。

4、分组,摸一摸,转一转,看一看,想一想从地球的形状、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
(2)地球仪是光滑的,其实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

(3)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蓝色:代表着海洋。

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

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

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绿色、黄色、白色)
绿色:森林、田野和草原
黄色:沙漠、盆地、高原、山脉。

(颜色越深代表着地势越高)
白色:冰川雪地
(二)感受地球的美丽
1、地球妈妈的表面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地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

(欣赏图片)看到这里,我们真想说:地球妈妈真美丽。

2、波澜壮阔的海洋,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雄伟壮丽的群山,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她美丽的衣裳。

让我们齐声赞叹:地球、美丽的家园。

三、合作探究,了解七大洲、四大洋。

(一)认识七大洲。

1、刚才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地貌,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绚丽多彩的球体。

全球分成了七大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大洲,你们仔细找找七大洲以及它们的名字,让我们比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快!
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

师逐个点击七大洲
2、启发学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名字。

亚洲:让我们一起去亚洲!大家从地球仪上找一找亚洲。

看一看亚洲的颜色有什么发现?深黄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来到亚洲你会想到什么?我们的国家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欧洲:有大片的绿色,(森林和平原)。

非洲:有大片的黄色(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看来,各个洲都有自己的特点。

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它就是由许多岛屿组成的。

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姐妹紧紧相连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美洲。

南极洲最充满神奇了。

带你们去欣赏一下那里的景色吧!(学生看录象)冰雪茫茫的南极,是那样的洁白无暇,还有那可爱的企鹅无不让我们赞叹。

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3、快速识记七大洲。

(二)认识四大洋。

你们一下子记住了七大洲,那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下面我们就去地球仪上找大洋。

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

这四颗闪亮的星星在向你们招手呢!原来它们就代表着四大洋,让我们赶紧把每一颗小星星的名字叫出来。

叫叫四大洋的名称。

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

出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

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大洋大洲歌》。

大洋大洲歌
地球地球是球体,
七洲四洋连一体。

亚非欧,大洋洲,
北美、南美、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
交错分布真美丽!
四、知识比拼。

以六人为一小组,教师给组发印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答题卡,小队成员间合作完成任务,答对了请给本小组加上一个小红旗,答错了不扣分。

五、知识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地球妈妈有了新的认识。

让我们大声地对地球妈妈说“美丽的地球妈妈,我们永远爱你”。

板书设计:
7、话说地球
椭圆形的球体
美丽
七大洲
四大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