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

合集下载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
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 v (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 理-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 理-东北财经大学,
12.1.2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 理-东北财经大学,
v 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 的源泉都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劳动、资本、 自然资源和技术,总生产函数将上述因素综 合考虑在一起,即: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以一些严格的假定条件为前提 条件的,这些假设主要包括:第一,整个社会只生产 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 本品。第二,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 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为固定技术系数(即它们在生产 中的比率是固定的),不能互替代。第三,规模收益 不变,也就是说生产规模扩大时不存在收益递增或递 减的情况。第四,技术水平不变。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 理-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 理-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 理-东北财经大学,
3)内生增长理论
v以往增长理论中将储蓄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重要因素视作外生变量(即一个给定的 量),也就是说这些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不是 经济增长的后果,而现实经济中,储蓄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 力,同是也是经济增长的后果,因而不可能是一个 外生变量,而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化的量。内生增 长理论试图避免这一缺陷,将这些重要因素作为内 生变量,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各 国经济如何增长,其显著特点是将增长率内生化, 故称内生增长理论。
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v 比较有代表性的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创新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 导致了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会引起经济的繁 荣,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即生产资料) 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这就更 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的生产过度 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结构 的失衡。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 剩,于是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了 萧条。也就是说,过度增加投资引发了经济的 周期性波动。
❖3)经济周期的分类
❖(1)中周期:朱格拉周期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1860年时提出,危机 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周期性 波动的三个连续阶段(繁荣、危机、清算)中 的一个,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 他对比较长的工业经济周期进行了研究,并根 据生产、就业人数和物价水平等指标,确定了 经济中平均每一个周期为9至10年,这就是中 周期,也称为朱格拉周期。
❖ 心理周期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 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这种理论认为,预期 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乐观 与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的繁荣 与萧条的交替。

❖ 2)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外部的因 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比较有代表性的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创新 经济周期理论、太阳黑子理论等。
❖自然增长率(GN)是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 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由最适宜的 储蓄率(SO)和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CR) 决定,即: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包括:第一,社 会储蓄函数S=sY,其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 第二,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第三,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这样,在一个只包括居 民户和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均衡 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也就是说投资或资 本存在量的增加等于储蓄。资本存量的变化等 于投资减去折旧,当资本存量为K时,假定折 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σK(0<σ<1), 则资本存量的变化△K为: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对(2)式两边同时除以Y=AF(L,K),整理后得:
( 2)
MPK Y MPL A L K Y Y Y A
进一步变形为:
MPL L L MP K K K A Y ( ) ( ) Y Y L Y K A
( 3)
在竞争性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量等
时期 1890-2003 1900-2003 1900-2003 1900-2003 1870-2003 1870-2003
期初人均真实 GDP(美元) 1280 663 987 610 1859 2022
期末人均真实 GDP(美元) 28620 7480 8950 4990 27460 29740
于价格,因而MPL×L和MPK×K可以分别看作是劳动和资本
的收益,因而(3)式括号内部分就为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所 占的份额,分别记作α和β,(3)式再次变形为:
Y L K A Y L K A
(4)
(4)式告诉我们,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力量来解释:劳
动力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 源泉可以被归结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与度量
(一)定义
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产出(或收入)水平的增长。 库兹涅茨认为有6个特征:

◦ 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
◦ 2.生产率本身的增长速度也很高;
◦ 3.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 ◦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表现在城市化与移风易俗; ◦ 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 和原料; ◦ 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包括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 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 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如果△k=0,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稳态条件是: sy = (n+δ)k
2、稳态分析(图示)
在均衡点A处,
y
syA=(n+δ)kA, 人均储蓄等于资
本广化
yA
A点之左,人均
syA
储蓄syA大于资本 广化,存在资本
深化,k上升
A点之右,△k<0, O k下降
(n+δ)k
y
A
sy
kA
k
2、稳态分析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
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 )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取 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
六个具体影响因素:(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 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 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 长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 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以前所讲国民产出的决定理论一般偏向 于短期,本讲主要研究长期国民收入的 决定问题。
其中,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 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民收入围 绕长期趋势波动的问题。
本章主要结构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
均衡的稳定性: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 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 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新古 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 零,这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 增长率增长,即经济增长率为n。可见,稳 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 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是该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常常被人们视为同义词,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它们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理论解释。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主要指的是社会总产品(GDP)或国民收入的总量增加,是一个数量性的概念。

而经济发展则更加综合和深刻,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等方面,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这种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从而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

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的全部。

相反,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应当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增长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批判,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原则。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考试大纲

东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考试大纲

东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考试大纲微观经济学:1. 消费者理论:效用论,需求论(1)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效用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和联系。

(2)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并导出需求曲线。

(3)掌握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如何达到均衡。

(4)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 生产者理论:生产论,成本论(1)了解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2)能够应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分析给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化和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两种条件下,企业最优要素投入组合情况。

(3)掌握厂商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之间,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以及各种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4)掌握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3.供求论及价格均衡机制: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要素的供给和需求(1)了解需求和供给市场分析基本工具,也是均衡价格形成的基础。

(2)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分析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3)重点把握弹性的诸多概念。

(4)掌握卖方垄断,卖方垄断和双边垄断三种市场结构形式下厂商的要素需求决定。

(5)掌握经济租金,准租金等基本概念。

4.市场结构理论(1)了解各类市场的基本概念(2)掌握各类市场下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3)掌握各类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情况(4)掌握各类市场的效率的比较(5)了解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5.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1)掌握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定义(2)掌握帕累托最优的条件(3)会用帕累托最优分析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6.市场失灵及其对策(1)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2)会分析各个原因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

宏观经济学: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掌握平衡产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定义(2)熟练掌握乘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2.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半均衡(1)理解流动性偏好陷阱(2)掌握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3)了解IS,LM曲线的定义(4)会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引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周期则强调经济波动和周期性的波动。

本文将介绍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

最早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劳动分工和生产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更多的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现象。

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推崇的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到生产要素的影响,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生产要素的效率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数学建模的结果。

该模型包括生产函数、储蓄和投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要素,用于分析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和稳定增长路径。

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供给侧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潮。

该理论认为通过改善供给条件,特别是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供给侧经济学主张通过减税、放松管制和促进市场化改革等手段来提高供给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和周期性变化。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波动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

常见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库兹涅茨循环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商业周期理论。

库兹涅茨循环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自然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则强调经济波动是由投资、消费和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引起的。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引言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出现的波动性变化,包括经济繁荣期和经济衰退期。

而经济增长则指的是经济总体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力的稳定增长。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两个核心问题,相关理论对于理解和预测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综述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分析它们的理论内涵和实证研究。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实际周期理论和名义周期理论。

实际周期理论实际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周期源自实际经济冲击的影响。

实际周期理论的代表性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活动的波动主要源自总需求的变化。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活动对于政府政策的敏感性,通过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平稳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延伸,认为价格调整存在滞后,导致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干预来稳定经济波动。

名义周期理论名义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周期源自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

名义周期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下经济波动源自货币政策冲击对价格和工资水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主张通过货币供给的稳定来实现经济周期的平稳。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旨在解释经济总体生产能力和生产力的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内生增长理论和外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是内部积累的结果。

内生增长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新古典增长理论主张通过提高资本投入、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

外生增长理论外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增长是外部冲击的结果。

外生增长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认为人口增长和资源投入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是由建筑业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而且,在工业
国家中产量增长呈现渐减的趋势。这个周期后又被称 为库兹涅茨周期或建筑业周期。
❖(5)经济周期的综合:熊彼特周期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认 为经济中存在着长、中、短三种不同类型的周期,每 个长周期的长度约为48至60年,其中包含了六个中周 期;每个中周期的长度为9至10年,其中包含了三个 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三个短周期构成一个中 周期,十八个短周期构成一个长周期。他以重大创新 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 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 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 个长周期是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 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 这就形成了若干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 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了若干个短周期。
❖3)经济周期的分类
❖(1)中周期:朱格拉周期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1860年时提出,危机 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周期性 波动的三个连续阶段(繁荣、危机、清算)中 的一个,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 他对比较长的工业经济周期进行了研究,并根 据生产、就业人数和物价水平等指标,确定了 经济中平均每一个周期为9至10年,这就是中 周期,也称为朱格拉周期。
❖ (2)短周期:基钦周期
❖ 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研究了1890年至 1922年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 率等指标,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 和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是朱格拉周期, 次要周期为3至4年一次的短周期,人们把这 种周期称为基钦周期。一般认为,一个朱格 拉周期包含两个或三个基钦周期。
12.2.2经济周期的解释:内生经济 周期理论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1)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导致 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最具有代表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乘 数——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理论,比较有名的内生经 济周期理论还包括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消费 不足理论、心理周期理论等。 ❖纯货币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 经济中周期性的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大 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
Y
F
B
H
CE I
AD
0
T
图 12-3 经济周期
❖第一,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包括了扩张和收缩 两个阶段,细分下来是复苏、繁荣、衰退、萧 条四个阶段。
❖第二,虽然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从逻辑上肯 定这个顺序排列,但它们在每次经济周期中的 长度和实际形态将有很大的差异。
❖第三,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生产能力的增 长趋势,所以在某一谷底阶段中,其实际的生 产和就业水平有可能出现比以前周期的峰顶时 期还要高的状况,这是正常的。
❖ Q=AF(K,L,R) (12.1)
❖ 其中,Q为产出,K为资本对产出的贡献,L 为投入的劳动力,R为投入的自然资源,A代 表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为生产函数。
表 12-2
不同生产要素对 1948-1994 年美国实际 GDP 的贡献
增长速度(%)
所占比重
实际 GDP 的增长
3.4
100
投入品的贡献
12.1经济增长理论
❖12.1.1经济增长的含义
❖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个国家 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如 果考虑到人口增加和价格变动情况,经济增 长应当包括人均福利的增长。
❖ (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和人口的高 增长率。
❖ (2)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创新理论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即把一 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 组合”引入生产流转。那么如何才实现生产要 素的新的结合呢?有两条途径:一是进行技术 创新,导致生产要素比例变化,如机器生产代 替手工生产;二是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 新来激发生产要素更大的生产潜力,如实施员 工持股计划或者实行年功工资制度等。
第12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 学习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增长的涵义及源
泉,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乘数—加 速原理,注重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了解各 种经济增长模型及创新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的涵义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涵义 经济周期的解释: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和外 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数模型
GW
SD CR
(12.3)
❖自然增长率(GN)是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 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由最适宜的 储蓄率(SO)和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CR) 决定,即:
GN
SO CR
(12.4)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包括:第一,社 会储蓄函数S=sY,其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 第二,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第三,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这样,在一个只包括居 民户和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均衡 是投资等于储蓄(即I=S),也就是说投资或资 本存在量的增加等于储蓄。资本存量的变化等 于投资减去折旧,当资本存量为K时,假定折 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σK(0<σ<1), 则资本存量的变化△K为:
K I K
根据 I S sY ,上式可写为:
K sY K
令 y=Y/N,表示人均产出水平,令 k=K/N,表示人均资本存量, 于是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可以写为:
k K N K n k KN K
也就是说,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增长率减去劳动力
增长率,再将 K sY K 代入上式,可得:
G S C
(12.2)
❖哈罗德—多马模型根据上述上公式,分别 提出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
长率这三个概念,用来分析经济长期稳定增 长的条件与波动的原因。实际增长率(G) 是实际所发生的增长率,它由实际储蓄率 (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决定, 即:
G S C
❖ 均衡增长率(GW),也称为保证的增长 率或合意增长率,是长期中理想的增长 率,它由合意的储蓄率(SD)的合意资 本——产量比率(CR)决定,即:
❖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 导致了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会引起经济的繁 荣,繁荣首先表现在对投资品(即生产资料) 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上。这就更 加刺激了对资本品的投资,资本品的生产过度 发展引起了消费品生产的减少,从而形成结构 的失衡。而资本品生产过多必将引起资本品过 剩,于是出现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进入了 萧条。也就是说,过度增加投资引发了经济的 周期性波动。
12.2经济周期
❖12.2.1经济周期的含义
❖ 1)经济周期的定义 ❖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称商业周期
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 期性波动。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一般物价水平 、利率以及对外贸易活动的波动,所以研究经 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 源;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 的经济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避免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 它们却有共同之外,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 条的交替。
❖ 太阳黑子理论是利用太阳黑子的活动来解释 经济周期,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父子提出 并加以论证。该理论认为,太阳黑子是活动 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农业生产的状况又 会影响工业生产和整个经济。太阳黑子活动 的周期性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周期性。
❖消费不足理论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与危机 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 长,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不足, 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危机。消费不足 的根源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所造成 的穷困人口购买力不足和富裕人口的过度储蓄。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经济 周期中危机阶段的出现以及生产过剩的原因, 并没有形成为解释经济周期整个过程的理论。
❖ (3)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通过 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长期 的时间序列资料,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长 达50至60年的经济周期,这种周期即是经济 中的长周期,又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4)另一种长周期:库兹涅茨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30年时提出了一种与房 地产建筑业相关的经济周期,这种周期长度在15至25 年左右,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库兹涅茨主要研究了 美国、英国等国从19世纪初叶或中叶到20世纪初叶60 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 的价格变动的长期时间数列资料,发现主要国家存在 着长度从15年到25年不等,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周期。 这种长周期与人口增长而引起的建筑业增长与衰退相
❖ 心理周期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 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这种理论认为,预期 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乐观 与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的繁荣 与萧条的交替。
❖ 2)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外部的因 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比较有代表性的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创新 经济周期理论、太阳黑子理论等。
❖ (3)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快的。
❖ (4)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如城 市化、传统风俗习惯的改变等。
❖ (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发达 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
❖ (6)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
表 12-1
不同国家的 GDP 增长率(1960-1990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