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24南京长江隧道管片预制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05-张亚果 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05-张亚果 南京纬三路长江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海绵橡胶挡浆条断面
三元乙丙橡胶断面
技术指标满足拼装力不大于10t/m、即时防水能力不小于1.3MPa,在100年设 计年限内满足接触应力的松弛后仍不低于0.72MPa的要求。
4.2 管片接缝防水设计
2012年5月31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主持召开了成果鉴 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在现有拼装条件下,管片接缝防水能力达到国际领先
隧道下穿潜洲段进行了上抬,上抬量约2~4m,上抬后约450m避开了卵砾石地层。 隧道由V型纵坡改为W型纵坡,在潜洲右汊增加一个最低点,需增加一套废水泵房系统。
优化成果

减少盾构入岩的长度200m,减小入岩深度6.0m左右; 减小盾构切岩方量60%左右; 减少换刀次数,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控制施工成本; 减小了隧道长大纵坡,有利于行车安全。 纵断面优化设计
滚刀磨损检查
人员进仓
透地层中进行刀具更换,其风险和难度极
大,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必须采取气压
状态下换刀,而在水压可达0.72MPa换刀, 已超过国际标准允许的范围,为此需考虑 采用饱和带压换刀方式。
旧滚刀搬运
主要汇报内容
1. 项目依托工程概况
2. 研究目的、用途和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部分
关键技术及成果应用 和技术路线
2.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盾构隧道大部分处于粉细砂中,局部位于淤泥质、粉质黏土以及
卵砾石层中,部分地段穿越软硬不均的复合地层; 盾构隧道穿越基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88.0MPa,基岩的透水 性差、石英含量最高达60~65%;
隧道分别下穿宽700m的潜洲航道、宽约300m的夹江航道,最大
1.1 建设必要性
纬三路过江通道主 要承担江南主城区与江北 浦口新城区之间的交通联 系,它的建设将把南岸和 北岸快速通道网络连为一 体,从而形成一条横跨长 江两岸的城市快速通道, 对北岸地区的发展和实施 跨江发展战略将起到重要 作用。

南京市长江公路桥梁隧道管理办法

南京市长江公路桥梁隧道管理办法

南京市长江公路桥梁隧道管理办法(2005年9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42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南京市长江公路桥梁、隧道的管理,保护桥梁隧道设施,保障桥梁隧道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长江公路桥梁、隧道(以下简称桥梁隧道)的养护、路政和通行管理,适用本办法。

在桥梁隧道水域内从事航行、停泊、作业等涉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第三条市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桥梁隧道监督管理;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具体监督管理职责。

公安机关负责桥梁隧道交通安全、治安、消防和保卫工作。

南京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权限,对桥梁隧道水域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其他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做好桥梁隧道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桥梁隧道经营企业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保证桥梁隧道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六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接到举报后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章养护管理第七条非收费桥梁隧道和政府还贷桥梁隧道的养护由公路管理机构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养护维修作业单位承担。

经营性桥梁隧道的养护由桥梁隧道经营企业负责。

桥梁隧道经营企业可以采用招标投标、委托等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养护维修作业单位承担。

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对桥梁隧道养护维修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养护维修作业单位应当具备与养护维修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护维修队伍,配备专用养护维修车辆和机械设备。

超大直径盾构

超大直径盾构

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综述王华伟(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三桥之间,连接河西新城区-梅子洲-浦口区,是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将彻底改变目前南京市长江单一的桥梁过江交通方式,对于缓解跨江交通压力,促进沿江经济发展,造福百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水文和地质条件盾构隧道穿越的江面宽度约2600m,最大水深约28.8m,最大水压力为6.5kg/cm2,江中最小覆土厚度为10.49m(0.7D)。

隧道所穿越的主要地层包括: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粉细砂、砾砂、圆砾以及少量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其中盾构穿越强透水地层(渗透系数达10-2-10-3cm/s)2672m,占盾构段总长度的88.4%,对刀具磨损严重、造成掘进困难的砾砂、圆砾复合地层地段长1325m,占整个隧道长度的43.8%。

1.3设计情况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全长5853m,按双向6车道快速通道规模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其中左线盾构施工段长3022m,右线盾构施工段长3015m。

隧道施工采用两台直径14.93m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由江北工作井始发向江心洲接收井同向掘进。

盾构隧道管片内径13.30m,外径14.50m,厚度60cm。

每环衬砌由10块管片组成,环宽2m。

管片拼装设计为7块标准块、2块相邻块和1块封顶块,分Z型Y型两种管片模式。

管片设计强度C60,防水等级S12。

二、国内外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情况介绍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问世至今已有近200年,作为隧道建造的一种先进技术——盾构法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等工程领域,但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实例并不多见,国内外典型的工程项目主要有:1、国外超大型水下盾构工程典型项目(1)日本东京湾横断公路隧道:1997年建成,跨海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盾构机直径Φ14.14m,隧道总长度9.1公里,被人工岛分为4.6公里和4.5公里长的两段,每段由两台盾构机对向各掘进约2.5公里;主要地质为软弱的冲积、洪积黏性土层以及洪积砂层,最大水压6kg/cm2,属于当时最大直径盾构隧道。

南京长江隧道贯通 六大世界级施工难题全攻克

南京长江隧道贯通 六大世界级施工难题全攻克

南京长江隧道贯通六大世界级施工难题全攻克
佚名
【期刊名称】《岩土力学》
【年(卷),期】2009(0)10
【摘要】2009年8月22日上午9:50,江心洲长江隧道盾构机接受井施工现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右线隧道“扬子一号“盾构机前端刀盘旋转着,钻出了接受井“洞门”。

至此,继今年5月20日左线贯通后,南京长江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

“南京长江隧道被誉为‘长江第一隧’,是截至目前长江流域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存在诸多世界级施工难题,
【总页数】1页(P2990-2990)
【关键词】长江隧道;隧道贯通;施工现场;南京;世界;地质条件;长江流域;施工难度【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3.5;U459.2
【相关文献】
1.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逐步破解六大世界技术难题 [J], 陈云;刘渝
2.突破六大世界级难题南京长江隧道实现双向贯通 [J],
3.我国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隧道在兰州贯通攻克“世界级难题” [J],
4.南京长江隧道攻克6大世界级技术难题 [J], 无
5.南京长江隧道左线上午贯通成功破解多项世界难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长江隧道攻克6大世界级技术难题

南京长江隧道攻克6大世界级技术难题
顶 风险 极大 。5 “ ” 盾 构水 下一 次 掘进距 离长 , 是 长 , 地质 条 件复杂 , 在掘进 过 程 中刀 具 更 换极 为 困难 , 两条 双 向 6车 道 的 3 2 m 盾 构段 隧道掘 进需 一 气呵 成 , 00 对刀 具 保 护要 求 极 高 。6是 “ ” 在 设 计 方 面 , 大直 径 水 险 , 超 下盾 构 隧道 的设 计理 论 和经验 在 国内几 乎是 空 白 , 国外经 验 也不 足 ; 工方 面 , 施 地质 条件 异 常复 杂 , 隧道在 江 底 穿越 淤泥 、 细沙 、 粉 砾砂 、 石 和风化 岩 层 , 卵 透水 系数 是 粘 土层 的千倍 以上 , 松 散 容 易坍 塌 , 透 水 、 水 且 高 高 压 的各项 指标 均 达到 或超 过世 界 同类 工程 的风 险 防 范极 限 。
( 道分 会供 稿) 隧
南 京 将 开 工建 设 第 二 条 长江 隧道
继“ 里 长江 第一 隧 “ 万 纬七 路南 京 长江 隧道 20 年 8 全 线贯 通之 后 , 09 月 又一 条南 京长 江 隧道— — 纬三路 过江通 道 建设 方案 9月 1 t 过 国家 级评 估 , 于年 内正 式开 工建 设 。南京 纬 三路 过江 通道 工程 位 于南京 2E通 将 长江 大桥 与纬 七路 南 京长 江隧 道之 问 , 设计 方案 为 双管 双层 八 车道 隧道 , 北起 南 京浦 口区珠 江镇顶 山转 盘西 侧 , 越规 划 中 的沙 子 河路 、 北滨 江大 道 , 跨 江 以隧道形 式 穿越 长江 、 南 滨 江大 道 后 , 管 隧道 与 定 淮 门大街 江 南
( 道 分会供 稿 ) 隧
千 秋 关 隧 道 通 车
20 0 9年 1 O月 1 2日千 秋关 隧道 正 式通 车 。今 后 从 杭州 市 区到安 徽 省 的 宁 国市 , 快 只要 1小 时时 。千秋 关位 于天 目山 西麓 , 山 高耸 , 势 险要 , 小 崇 地 但却 是安 徽 东南 地 区连接 浙北 地

南京长江隧道精准信息化施工中的测量技术

南京长江隧道精准信息化施工中的测量技术

道施 工 的 高质 量 、 高安全度 、 高效率 、 高速度 , 准信 息化施 工 是 关键 。精 准信 息化 施 工 须依 靠 高可靠 精 度、 高精度 的测 量技 术 。以 南京 长 江越 江 隧道 为例 , 绍 了长 江越 江 隧道 高精 度 测量 的基 本 方 法 ( 介 包括
控 制 测量 、 隧道 空 间位 移 监 测 、 江底 及 陆地 形 变监 测 、 力 应 变监 测 、 构 机 掘 进 精 准 导 向 与 姿 态监 应 盾 控 ) 介 绍 了与之 配套 的科 学观测 程序 。 ,
收 稿 日期 :0 8— 3—2 20 0 4 第一作者简介 : 姜晨光( 94 16 一), ,94年毕业 于中南大学 工程测量 男 18 专业 , 授。 教
此, 衬砌后管片的结构安全与防水性能 、 不均匀沉降对
衬 砌后 隧道 壁 的影 响 、 道运 营后 行 车 交 变 动载 对 隧 隧
S r e igT c nq ei o sr cin o a j gY n teR v r u v yn eh iu C n tu t fN ni a gz ie n o n
Tu n lPr c s l y I f r a i n n e e iey b n o m t o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3期
南 京 长 江 隧 道 精 准 信 息 化 施 工 中 的 测 量 技 术
姜晨光 王 守慧 刘 泉维 姜祖彬 李 光
( .江南 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 院 , 1 江苏无锡 2 42 ;.中铁 十四局集 团南京 长江隧道 工程 指挥 部 , 1 12 2 江苏南京 25 0 ) 6 2 2 2 10 ; 180 3 莱 阳市古柳 国土 资源所 ,山东莱 阳 .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与施工方案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与施工方案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与施工方案简介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公路和铁路双层复式桥梁,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连接南京市区和南京江北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本文将详细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原理、施工过程和相关工程技术。

设计原理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双塔单索面结构,主要由两座主塔、主梁和索面组成。

设计目标是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同时兼顾美观和航道通行要求。

具体设计原理如下:主塔设计主塔是支撑整个桥梁结构的关键部分,需要考虑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主塔选用了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材料,并使用斜向加固结构增加稳定性。

此外,还设置了防风挡板来降低风载效应。

主梁设计主梁作为负责传递荷载的部分,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减小自重对荷载产生的影响,主梁采用了空腹箱形截面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主梁要经过严格的预应力张拉和调整工序,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索面设计索面起到承载桥梁自重和外部荷载的作用。

为了满足南京长江大桥的跨度要求,采用了双索受力结构。

索面选用高强度钢丝进行制作,并通过精确计算确定索距和张力。

施工过程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桩基施工首先需要进行桥墩的基础建设,这包括打桩、灌注浆液和钻孔注浆等工序。

通过这些施工步骤,确保桥墩与地基之间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连接性。

主塔施工主塔是整座大桥最显著的部分之一,也是施工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

主塔的建设需要借助大型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等辅助设备进行。

首先是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消模等工序,然后进行加固和施工条匹配等作业。

主梁安装主塔完工后,需要进行主梁的制作和安装。

主梁的制作一般在临时码头或施工场地进行,通过模块化工艺逐段组装。

随后将主梁运至预埋好的支座上进行精确定位和固定。

索面张拉和调整完成主梁安装后,需要对索面进行张拉和调整。

首先是根据设计要求在主塔之间架设张拉龙门架,并使用液压系统逐段张拉索面。

完成张拉后,还需要进行索距调整等工序。

工程技术应用南京长江大桥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用了许多重要的工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分析与计算: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计算和评估。

南京水下施工工程(3篇)

南京水下施工工程(3篇)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其中,水下施工工程作为一项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在桥梁、隧道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underwater construction 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工程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工程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直径水下盾构公路隧道,全长1159米,管片外径达15米。

该项目由南京市公共建设中心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施工。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克服了浅覆土盾构始发、下穿夹江大堤、江底冲槽区、超深基坑盾构机接收等施工风险,成功实现了隧道全线贯通。

二、技术攻关与环保节能在南京水下施工工程中,技术攻关和环保节能是两大亮点。

项目总工程师武文清介绍,该项目在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如:1. 首次系统研究了大断面水下盾构隧道设计施工标准,为水下隧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跟踪扫描技术控制管片预制,提高了施工精度。

3. 引入绿色施工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三、挑战与突破南京水下施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难度大等。

然而,我国工程建设者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一一突破了这些难关。

1. 地质条件复杂: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工程地处长江下游,地质条件复杂,项目部通过深入研究地质资料,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2. 施工环境恶劣:水下施工环境恶劣,项目部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维护,提高了施工效率。

3. 技术难度大: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难度大,项目部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隧道全线贯通。

四、意义与影响南京水下施工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水下隧道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升了我国水下隧道建设水平,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废弃混凝土
中铁十四局
4.2 管片混凝土
4.2.1 管片混凝土技术参数
强度等级C60 抗渗等级≥S12
水胶比≈0.35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1.2×10-12m2/s 碱含量≤2.5kg/m3 氯离子含量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中铁十四局
4.2.2 管片混凝土组成成分
P· Ⅱ42.5型水泥
模具与成品的误差对比
模具 成品 变化 误差 误差 值 0.1 -0.1 0.3 0.2 0.2 0.3
差值 要求精度
1-7
4-10 2-8
2013.0
2011.9 2019.0
2012.8
2011.7 2018.8
0.3
0.2 0.3
±0.5
±0.5 ±0.5
0.2
0.0 0.1 -0.1 0.0 0.0 0.1
中铁十四局
4.4 管片钢筋笼制作 4.4.1 管片钢筋笼制作精度
项 目 允许误差(mm)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 骨架长、宽、高 分布钢筋间距 主筋保护层 环、纵向螺栓孔
±5 ±10 +5,-10 ±5 +5 -3
畅通、内圆而平整
中铁十四局
4.3.2 管片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在经过精密加工的靠模上进行;
监理进行全程旁站
中铁十四局
6 管片防水
6 .1 盾构隧道主要防水技术措施
以管片混凝土自防水为根本,并辅以管片外侧刷涂渗 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管片接缝设置内外两道防水密封垫:
外侧为多孔弹性橡胶密封垫,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复合 遇水膨胀橡胶;该橡胶静水膨胀率≥300%
内侧为具醚聚氨酯密封垫.该密封垫静水膨胀率 ≥400%(本材料为全国首次采用)
中铁十四局
6.1.1外侧弹性橡胶密封垫技术要求
(1)抗水压能力
装配精度 最大张 开量 8mm 最大错 缝量 15mm 抗水压能力 备注 即时 ≥1.4MPa 长期(100) ≥0.7MPa 适用于“-”形、 “T”形及“+”形接 缝
(2)耐久性要求 三元乙丙橡胶硫化胶长期老化性能按HG/T3087-2001标准预测 常温下100年后压缩应力松弛率不得大于40%; (3)装配力在接缝张开0mm、错缝0mm的情况下不大于7.5t/m。 (4)工程材料:多孔三元乙丙橡胶表面复合遇水膨胀橡胶。
管片翻转
管片运输
管片泡水养护
管片吊运存放
中铁十四局
5 管片试验
5.1三环拼状试验
三环拼状试验允许误差 项 目 检 测 要 求 每环测6点 每条缝测4点 测4条(不放衬垫) 测4条(不放衬垫) 螺栓能顺利穿进 检测方法 插片 插片 用钢卷尺 用钢卷尺 安装螺栓 允许误差 (mm) ≤1.0 0,+2 ±2 -0,+4 <1
中铁十四局
4.2.4 混凝土养护
管片混凝土采用无压低温蒸汽养护,同时采用高精度 温度控制仪进行温度监控,温度误差不超过±1℃。管片 混凝土经过10个小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的35%时,方可 拆模,进入下一道工序。
推拉伸缩式蒸汽养护棚罩
全制动温度控制仪
中铁十四局
4.3 管片模具及精度控制 4.3.1 管片模具技术指标
最后一块管片完成浇注
管片生产完工仪式
最后一块管片脱模吊运
中铁十四局
2 南京长江隧道管片性能
2.1 管片环组成
盾构管片一环由7块标准块(B1、B2、B3、B4、B5、B6、 B7)、两块相邻块(L1、L2)与1块封顶块(F)组成 。 内径13.3m,外径14.5m, 管片环宽2米, 一环混凝土方量为52.4m3, 单块最大重量14.5T;
质量变化率 % ≤2 (静水:70×72hr后60干燥) 注:*静水膨胀率=膨胀前体积/膨胀后体积×100%
(6)密封垫应按每环管片数量在工厂加工成棱角分明的橡 胶框,橡胶框具体寸应按照管片预留沟槽的尺寸在现场试套后 确定 。
中铁十四局
6.1.2 内侧聚醚聚氨酯遇水膨胀密封垫
(1)抗水压能力
膨胀 前后 膨胀前 装配精度
0.70
0.65
0.65
0.65
0.7
0.60
0.55
0.5
0.6
0.20
0.40
0.35 100
项目
允许偏差
测点 底环
D1 +1.5 +1.5 +1.3 +1 +2 +2 全部顺利穿过
D2 +1 +1.5 +1 +1.5 +2 +2
D3 +1 +0.5 +1 +1 +1.5 +2
D4 +1 +0.5 +2 +1 +1.5 +2.5 合格率: 100
环缝间隙 纵缝间隙 成环后内径 成环后外径 纵、环向螺孔不 同轴度
中铁十四局
三环拼装过程
完成拼装的管片环
测量成环直径
测量成环环缝
中铁十四局
管 片 三 环 拼 装 试 验 记 录
应测点 环缝 测量 允许偏 差 ≤1mm 底环与第二环 第二环与第三 环 1 0.30 0.5 2 0.75 0.60 3 0.6 0.75 4 0.50 0.5 5 0.6 0.70 6 0.65 0.6 合格率% 100
合格率%
内径
±2mm
第二环 第三环 底环
100
外径
+4,-0mm
第二环 第三环
100
环、纵向螺旋全穿过

中铁十四局
5.2 管片检漏试验
检漏试验的技术要求: 每天从生产的管片中抽取一块进行检漏试验 在0.8MPa水压下恒压3小时,渗水深度≤5cm
中铁十四局
管片检漏试验
0.8MPa恒压
检查渗水深度
中铁十四局
3.2 车间规划设计
中铁十四局
4 管片生产工艺
4.1 管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筋弯制 钢筋笼焊制 报废或反工 N 钢筋笼检验 Y 清 模 、 合 模 模 具 Y 检 验 N 拼装现场 存放28天 洒水养护 钢 筋 笼 安 装 钢 筋 笼 调 整 原材料检验 Y 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检验 Y 混 凝 土 浇 筑 外 弧 面 收 光 蒸 汽 养 护 拆 模 并 标 记 喷 淋 降 温 成 品 N 检 验 Y 水池养护7d 报 废 N 清除出场
钢筋交叉点全部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点焊; 单个钢筋笼焊点达2200个;
钢筋笼焊制及驻场监理对焊制完成的钢筋笼进行检验
中铁十四局
4.4 管片成品测量
4.4.1 管片成品精度
宽度 弧弦长 内半径 外半径 环纵向螺栓孔 ±0.5 ±1.0 ±1.0 0,+2 ±1.0
中铁十四局
4.4.2 管片成品测量
宽度 ±0.3 弧弦长 ±0.5 内半径 ±1.0 外半径 0,+2 环纵向螺栓孔 ±1.0
中铁十四局
4.3.2 管片模具精度控制
人工测量
管片模具每次投入生产前均采用内径千分尺进行宽度测量。
生产前,质检人员对每一套模具用内径千分尺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中铁十四局
VMT三维测量 为确保模具立体尺寸精确,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聘请法国VMT公司定期对管片模具进行光学三维测量.
中铁十四局
2.2 管片性能
通用性:管片通用双楔环,楔型量为48mm 高强度: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 高抗渗:管片混凝土抗渗等级≥S12 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高精度:管片成品环宽误差为±0.5mm 自防水:管片本身具备较高的防水性能
中铁十四局
3 管片场规划设计
3.1 场区规划设计
中铁十四局
(5)遇水膨胀橡胶材料性能指标
项目 硬度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 静水膨胀率*(20℃×72hr) 单位 shA MPa % % 指标 43±7 ≥4.0 ≥400 ≥300 测试方法 按GB/T531-1999测试 按GB/T528-1998测试 按GB/T528-1998测试 按GB/T18173.3-2002测试 按GB/T1690-1992测试
中铁十四局
欢迎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谢 谢!
中铁十四局
陈志勇 中铁十四局集团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指挥部
二○○九年六月
中铁十四局
1 管片生产情况简介 2 管片的性能 3 管片场规划设计 4 管片主要生产工艺 5 管片相关试验 6 管片防水
中铁十四局
1 管片生产情况简介
管片生产共投入8套管片模具, 生产能力能达到12环/天。 管片整个生产过程中,根据盾构掘进计划, 按均衡生产要求, 管片日生产8环。 2008年8月1日正式投产,2008年11月13日, 顺利完成南京 长江隧道所需3043环管片的生产任务,比业主要求工期提前一 个半月。
(1-7 & 4-10) 平均 2012.5 (3-9 & 6-12) 平均 2021.8 平均值 2017.7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管片成品一般要比模具在宽度方向上增 大0.1~0.3mm。
中铁十四局
4.5 管片生产工艺过程
钢筋笼吊运
模具清理
模具组合
混凝土浇筑
外弧面拾光
蒸汽养护
中铁十四局
管片脱模
拆除预埋件
粗骨料-玄武岩5-20mm连续级配碎石
细骨料-中粗砂 掺合料-一级粉煤灰和S95高炉矿粉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添加料-聚丙烯纤维
中铁十四局
4.2.3 混凝土拌制
管片混凝土拌制采用全自动、大容量、高精度混凝土 拌和站进行拌制。混凝土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拌制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