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汉硕知识点p

合集下载

传媒必备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媒必备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媒必备相关知识点总结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行业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交流想法的重要渠道。

传媒行业包括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它们不仅承担着传递信息的责任,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从事传媒行业的人来说,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这一职业。

本文将总结传媒必备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传媒概论、新闻写作技巧、媒体法律法规、传媒伦理道德、媒介经济等方面。

一、传媒概论1. 传媒概论的定义传媒是指用来传播信息和思想的工具和媒介。

它包括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形式,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要道。

2. 传媒的功能传媒的功能主要有传播信息、引导观念、塑造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社会监督等。

3. 传媒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未来的传媒行业可能更加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且跨媒体融合的趋势将日益加强。

4. 传媒的影响传媒对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塑造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新闻写作技巧1. 新闻价值观新闻的价值观包括时间性、近距离性、共鸣性和影响性等方面。

新闻需要及时、具有当地性、引起共鸣和有影响力。

2. 新闻写作流程新闻写作流程包括了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等环节。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搜集能力、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

3. 新闻写作风格新闻写作的风格应该简洁明了、客观中立、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控制段落长度和信息密度。

4. 新闻写作技巧新闻写作需要遵循“五大W一大H”,即“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同时要注重新闻标题、引言和结尾的写作。

三、媒体法律法规1. 新闻法律法规新闻法律法规是保护新闻自由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新闻出版法、广告法、互联网管理法等。

2. 编辑自律规范编辑自律规范是新闻媒体自行制定的行为准则,包括了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民意导向性等要求。

汉语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

汉语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

汉语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部分:音韵学音韵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言语中的音、韵、声调等方面的规律。

音韵学对于理解语言的音素、语音规律和历史变迁,对于汉语考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1 音素音素是语言中的音的最小单位,是区分不同意义的音的基本要素。

在汉语中,音素主要分为辅音和韵母两类,辅音包括声母和塞音、擦音、爆破音等多个类别,而韵母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等。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汉语音素的构成和规律,以便正确理解和发音。

1.2 声调声调是指语言中音节的语调变化,是区分不同意义的重要要素。

在汉语中,声调有四个基本调和一个轻声,不同声调可以改变词的意义。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汉语声调的规律和变化,以便正确理解和表达。

1.3 韵律韵律是语言中语音节奏、语调起伏的规律,是语言节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中,韵律对于正确表达语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理解汉语韵律的基本规律和变化,以便正确表达和理解语意。

第二部分:形态学形态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语言中词的形态变化规律,对于理解词的构成和变化、深入掌握语言结构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1 词素词素是词的最小单位,是语言中构成词的基本要素。

在汉语中,词素包括单字词和多字词,它们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组合成复杂的词语。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汉语词素的构成和词性的变化规律,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

2.2 词类词类是指语言中词的不同类别,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等。

在汉语中,词类的界定和分类有其特殊的规则和特点。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汉语词类的分类和特点,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2.3 词法词法是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研究了词的构成、派生、变化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律。

在汉语中,词法对于理解词的构成和意义、掌握词语的用法和变化有着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汉语词法的基本规律和变化,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

传媒专业知识点总结

传媒专业知识点总结

传媒专业知识点总结传媒是指传播媒体,包括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影媒体、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等。

传媒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扮演着重要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重角色。

传媒专业则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传媒行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本文将介绍传媒专业的一些知识点,包括传媒概论、传媒理论、传媒技术、传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传媒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

一、传媒概论传媒概论是传媒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传媒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传媒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媒概念:介绍传媒的定义、范围、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2. 传媒历史:从古代传讯方法到现代传媒形式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历史。

3. 传媒与社会:探讨传媒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传媒对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4. 传媒发展趋势:分析当今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发展、产业结构、资源整合、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变化和趋势。

二、传媒理论传媒理论是传媒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传媒传播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原理。

传媒理论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媒传播模型:介绍传媒传播的各种模型和理论框架,包括信息传播模型、传媒效应模型、传播动力学模型等。

2. 传媒传播原理:讲解传媒传播的原理和机制,包括信息加工、传播途径、受众反响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3. 传媒传播方法:介绍传媒传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市场调研、调查分析、媒体策划、传播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4. 传媒传播效应:分析传媒传播对受众行为、意识、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效应。

三、传媒技术传媒技术是传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传媒行业相关的技术和工具,为学生提供技术操作和实践的基础。

传媒技术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印刷技术:介绍印刷行业的相关技术、设备、工艺和流程,包括印刷机械、印刷材料、印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传媒文学常识高考知识点

传媒文学常识高考知识点

传媒文学常识高考知识点一、媒介与传播概述传媒文学作为学科的一部分,旨在研究媒介与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媒介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

媒介是指通过各种工具和技术,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手段,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传播则是指信息在媒介之间传递和传播的过程。

二、传媒文学的起源与发展传媒文学源于文化传播和媒介研究的交叉领域,始于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

起初主要关注媒介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和阅读的影响,后来逐渐扩展到对于媒介本身的研究,如媒介的技术特性、媒介的语言和符号系统等。

三、传媒文学的研究方法传媒文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常用的有史料法、实证法、对比法、实证研究法等。

史料法通过搜集和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媒介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实证法通过实地观察和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媒介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揭示其共同性和特殊性。

四、传媒文学中的重要概念1. 傳播文字:指在傳播過程中使用的各种文字,如記者的文字报道、广告的文案等。

2. 傳播圖像:指在傳播過程中使用的各种圖像,如拍攝的照片、製作的插畫、计算机生成的图像等。

3. 傳播音频:指在傳播過程中使用的各种音频,如音乐、电台廣播、广告中的声音效果等。

4. 傳播影像:指在傳播過程中使用的各种影像,如影视作品、广告片等。

5. 傳播網絡:指傳媒之間形成的直接联系和相互影响,如新闻报道涉及到的各类新闻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

五、传媒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传媒文学与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互相渗透。

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媒介的运营与编写;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传播的规律与方法;文化学研究的是文化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传媒文学则在这些学科基础上,更加注重媒介对于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综上所述,传媒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且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

掌握传媒文学的常识和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媒介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媒介语言和符号的理解能力。

2-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54汉语基础

2-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54汉语基础

2-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54汉语基础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汉语基础试题已检查完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15分)1.语音变中的同化2.调值3.仿译词4.句类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二、选择题(10分)1.“zhuang(庄)”这个音节()。

A.由六个字母六个音位组成B.由六个字母三个音位组成C.由六个字母三个辅音音位两个元音音位组成D.由六个字母两个辅音音位两个元音音位组成2.“zi、ci、si、zhi、chi、shi、ri”中的韵母属于()韵母。

A.合口呼B.撮口呼C.开口呼D.齐齿呼3.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汉字是()。

A.上、下、刃、月B.山、雨、首、贝C.本、火、北、兵D.门、问、休、从4.“凸、凹、母、臼、垂、乘”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A.五、五、四、六、八、十一B.五、五、五、六、八、十C.四、四、五、六、九、十D.四、五、五、六、八、十一5.“员、祖、乡、分、妊、严”中包含的自由语素是()。

A.乡、分、严B.祖、分、严C.祖、乡、分D.员、分、妊6.都是单纯词的一组是()。

A.冒险、刺激、灌输、雪耻B.广阔、富饶、荣辱、家塾C.跋涉、权衡、习惯、老小D.蜘蛛、踯躅、马达、垃圾7.就补语的类型来看,属于状态补语的是()。

A.累得要死B.累死C.累极了D.累不得8.“即使A,也B”是()。

A.因果复句B.转折复句C.目的复句D.让步复句9.“打算进城买书”和“买本书送给他”分别是()。

A.连动短语、述宾短语B.述宾短语、连动短语C、连动短语、连动短语D.述宾短语、述宾短语10.“记忆是抹不去的,抹不去的是记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A.回环B.顶针C.反复D.对比三、请给下面的句子标注上拼音和国际音标。

发生变调的音节,请用五度标记法标注出来。

(10分)小宝贝儿一不小心摔了个跟头。

高硕教育中传媒大艺术类考研文学知识点总括

高硕教育中传媒大艺术类考研文学知识点总括

中传媒大艺术类考研文学知识点总括2009年08月28日 14:06 来源:人民网教育文学一7.李渔《闲情偶寄》8.郭沫若历史剧:《屈原》9.牡丹亭:明传奇,汤显祖17.三言二拍: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即《拍案惊奇》初刻和二刻)的合称。

19.最早文人词总集五代赵崇祚〈花间集〉20.〈百年孤独〉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4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夜莺颂〉,〈秋颂〉;拜伦长诗〈唐璜〉67、〈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现代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68、〈春江花月夜〉,初唐诗人张若虚,歌行体69、〈诗品〉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70、茅盾先生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中篇小说。

71、〈倪焕之〉的作者是叶圣陶72、〈红烛〉的作者:闻一多73、〈升官图〉的作者:陈白尘74、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猎人笔记〉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父及子〉,75、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长、中、短76、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77、《唐吉珂德》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他的代表作《唐吉珂德》宣告了骑士传奇的终结。

《唐吉珂德》是流浪汉小说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欧洲现代小说之父。

78、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1821-1880),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19世纪小说史上三位巨人之一,95、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96、郭沫若,《女神》97、《儒林外史》,吴敬梓98、《人的文学》周作人106、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万尼亚舅舅》《樱桃园》108、冰心,《繁星》,《春水》109、《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110、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113、感伤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

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

汉硕354知识点总结

汉硕354知识点总结

汉硕354知识点总结首先,汉硕354涉及了汉字的基本构造。

汉字的基本构造可以分为形体构造和结构构造两个方面。

形体构造包括了汉字的笔画形态、结构、结构的演变和演变规律等内容。

笔画形态是指汉字的基本笔画形状和构造,包括横、竖、撇、捺、折、钩等基本笔画形态。

结构是指汉字的构形结构,包括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外内结构等不同的构形结构。

结构的演变和演变规律则是指汉字的结构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和规律规范。

而汉字的结构构造则包括了汉字的构音结构和构义结构。

构音结构是指汉字的音节结构和构音方式,包括单音节、复音节、声母韵母结构等不同的音节构造形式。

构义结构则是指汉字的字义构造方式,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不同的字形构造方式。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体构造和结构构造,可以揭示汉字的基本形态规律和结构规律,深入理解汉字的内在特点和历史演变。

其次,汉硕354还涉及了汉字的源流与构造。

汉字的源流是指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汉字的起源、原始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形态。

汉字的构造是指汉字的构形方式和构造原则,包括汉字的构形动态、构造原则和构造规律等内容。

通过研究汉字的源流与构造,可以深入了解汉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揭示汉字的构造规律和形态特点,为进一步的汉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另外,汉硕354还涉及了汉字的规律与变迁。

汉字的规律是指汉字的形态规律和结构规律,包括笔画规律、结构规律、音韵规律、义理规律等内容。

汉字的变迁是指汉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结构变化,包括形体变迁、结构变迁、音韵变迁、义理变迁等不同方面的变化。

通过研究汉字的规律与变迁,可以发现汉字的形态规律和结构规律,揭示汉字的演变规律和变化规律,为汉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最后,汉硕354还涉及了汉字的应用与创新。

汉字的应用是指汉字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和运用方式,包括汉字的书写、阅读、编辑、排版、印刷等不同的应用领域。

汉硕

汉硕
现代汉语重点二四五章 其他得必须全都看 我所说得重点是会出分析题得 必须把所有语言结构全掌握 现代汉语两本 古代汉语四本(王力 的 古代汉语)
知道你考几门专业课不
两门专业课 一门就是汉语基础主考现代汉语 语言学 古代汉语 三个小时一百五十分
另外一门就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主要是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中国文化要略 教育学 心理学 也是三小时一百五十分
有的院校在后一门课涉及现代文学得一部分知识 但是具体比例
汉硕的知识点特别细 一本从头到尾出题 现代汉语我劝你从头到尾看吧 没用 只能知道部分重点 况且你到现在哪个学校都没定 书目都不知道
现代汉语不同院校用的版本也不一样 你现在必须马上定学校 马上找齐参考书目 语言学纲要 劝你自己买 没多少钱的东西 那本书难度比现代汉语还大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它跟现代汉语出一张卷子 很多院校都是语言学站得比重大 只要你决定考汉硕 基本每个院校都是这几类书目 先看看大纲样卷 那个难度是最基本得 报考院校得专业代码 是你专业课得代码 记好了354汉语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现代汉语跟语言学 挺难得 你们还有中国文化要略吧 不同院校重点不一样 全看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汉硕知识点
1.中国农耕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其代表如经考古发现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在河南省渑(音免)池县出土的仰韶文化。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汉代为西域都护府。

3.传说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发明了八卦。

4.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行书和楷书。

5.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系统分析了汉字的结构,学术上称为______。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出荀子唯物主义的______观。

7.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_天人感应论__”说。

8.《_永乐大典_》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

9.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10.中国古代按照《礼记·昏义》的规定,婚礼程序被称为“六礼”。

11.唐代禅宗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历程。

12.元朝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学习汉族建筑技术,对元大都的建筑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监督修建,为后来北京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北魏时期,在山西的大同修建了云冈石窟,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影响。

14.15世纪产生的格鲁派,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势力最大的一派。

15.据《考工记》记载,周代宫室已经出现前殿后寝的建筑制度。

16.秦代以后,“囿”改为“苑”,合称“苑囿”。

这种称法,一直沿用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清朝,皇家园林仍被称作“御苑”?。

17.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18.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人们非常注重记录、总结饮食经验、种类和制作方法,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食单》就记载了明代到清初流行的食品326种,并在烹调技艺上提出了很多见解。

19.辛弃疾的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写的是元宵节的情景。

20.秦代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21.《圣经·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古代希伯来民族的文学总集。

22.创作了《新月集》、《飞鸟集》等著名诗集的印度作家泰戈尔曾访问中国,和徐志摩等中国文人结下了友谊。

23.创作了《情人》、《广岛之恋》等作品的当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人。

24.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有《双城记》等。

25.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著名的“披头士”乐队的主唱及灵魂人物名叫约翰·列侬。

26.英语中的“stereotype”意思是墨守成规,它是指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固有观念和看法。

27.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之间的“____外交”打破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僵局,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28.唐朝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29.公元前138—前126年_张骞_通西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沿着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30.瑞士的首都是伯尔尼。

31.西藏在元代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32.历史上,并称“三王”的是:夏禹、商汤、周武王。

33.《诗经·生民》中描写了后稷的诞生及教人播种五谷的事迹。

34.初唐的四大书法家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褚遂良。

35.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始于隋代。

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历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应该归为集部。

36.《搜神记》为晋代出现的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37.中国戏剧发展到元朝时,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形式了。

自此,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优秀剧目,作者分别是:关汉卿、汤显祖、洪升、孔尚任。

38.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之后,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儒林外传》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对范进参加乡试的描写。

39.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是长城。

40.宋初兴起的书院教育中,最大特点是“讲会制度”的实行,它的创立者是朱熹。

41.我国用以记录自然季节的二十四节气,到西汉初年已经完整地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

42.唐代对绘画有四种评价标准,到了宋代神品成为对画作的最高评价。

43.唐代的燕乐是服务于宫廷生活的一种音乐形式。

44.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我们了解古代柬埔寨文化的重要文献。

45.“心学”认为“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6.“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孟子》。

47.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传统上他们居住的是杆栏式民居。

48.“清初学界三先生”是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当时的思想界新人。

49.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50.从_____朝起,国子监开始成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它本身又是最高学府。

51.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各家学派都要通过办学来扩大影响,于是私学高度繁盛,其中以_______两大学派的私学规模最大。

52.外丹道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后来便开始走向衰落,由内丹道代之而起。

53.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是卢沟桥。

54.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传教士们不仅翻译中国的典籍,还著书专门介绍中国,其中法国人杜赫德的《中国帝国全志》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55.中国古人产生了专门描写四季景色、风物的词,比如“惠风”是用来描写春风的。

56.文艺复兴时期,创作了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的著名艺术家是米开朗琪罗。

57.有“邮票王国”之称的欧洲小国是列支敦士登。

58.当代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

59.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

60.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诞生于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