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实践活动心得体会7篇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实践活动心得体会7篇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志愿活动心得体会精选篇1在今年炎炎七月里,我参加了“关爱留守儿童”出国留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__省__市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至7月13日的五天时间内,我们走访了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观念。
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中,发现有好多年龄都很小,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性格也不是都很开朗。
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家境不好,产生了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以前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也没仔细的了解过。
这次的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更加了解了上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会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一个让大学生能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好机会。
这次三下乡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被团队之间的凝聚力都克服了。
从这次深入麻城市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中,了解到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孩子亲情缺失、心理失衡,以致很多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这使我们感到很心痛。
但是俗语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我们所了解到的留守儿童中,有好多孩子表现的都很早熟,很懂事,绝大多数都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们为此都感到很高心,很欣慰。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十四篇)

最新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十四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吧。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心得体会篇一我在活动期间一共带过两个孩子,两个都是跟父亲一起生活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她们是孩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爱。
他们这个年龄是比拟敏感的年纪,自尊心又特别强,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通过我的工作,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要有爱心、耐心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
因此,我们作为代理家长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
除此之外,在结对子时应尽量让男生与男孩子、女生与女孩子结对,这样他们之间可能共同话题要多些,方便理解孩子。
我带的女孩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亲戚住在一起,她有时就会跟我耍小性子,我觉得应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包容她,而不是因此而疏远她。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康心理安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
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拟脆弱。
另一局部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
针对这一特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递一些安康积极的思想,引导他们合理用钱,让他们养成节省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
学校也要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在网吧里。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个人心得体会七篇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个人心得体会七篇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心得体会(篇1)随着生活的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
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
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的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的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的学业家庭的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的苦楚。
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为此回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十分积极。
回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的孩子们。
义工联团总支组织回乡大学生,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回乡大学生们与留守儿童及临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中回乡大学生们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
过多的忧虑使他们过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
在与临时监护人的交谈中回乡大学生们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临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
回乡大学生们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需要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心得体会(篇2)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记忆。
也对我之后的人生有了很多的启发。
这件事情就是我跟着我哥去参加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参加这次活动是我下了很大的决心。
因为我听说,我们要去到很远很远的深山里去。
那里可能没有电,也没有网络,所以,我怕我忍受不了那样的环境。
但是在我哥的极力劝阻下,我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所以,让我有了这样一次不一样的体验,我最应该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我哥。
关爱留守儿童,温暖行动在进行

关爱留守儿童,温暖行动在进行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群孩子,他们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无法享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为了关爱这些留守儿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行动。
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例如,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投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顾和保护。
政府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其中包括志愿者团体、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他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关爱和支持。
例如,有的公益组织为留守儿童举办夏令营,让他们感受城市的温暖;有的志愿者定期到农村支教,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有的企业为留守儿童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群孩子,他们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无法享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成长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为了关爱这些留守儿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行动。
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例如,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投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顾和保护。
政府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其中包括志愿者团体、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他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关爱和支持。
例如,有的公益组织为留守儿童举办夏令营,让他们感受城市的温暖;有的志愿者定期到农村支教,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有的企业为留守儿童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关爱留守儿童在行动工作总结(3篇)

关爱留守儿童在行动工作总结平乐乡学校是炎陵县最偏远的山区学校,这里100%的学生都来自农村。
在校学生数一百八十多人,留守儿童占了32%左右。
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我校高度重视的话题。
学校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弥补他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心灵留住一片阳光。
据学校调查,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
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防止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强化措施。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家访、校访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交流,指导留守学生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
留守儿童每年人员在变、情况也在变。
家访了解情况成为关注留守儿童必不可少的环节。
组织教师走近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直面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长过程遇到的烦恼。
二、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针对学校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这一情况,我们在政教处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每周2次为留守儿童开放,并提供学校长途电话给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高码头镇留守儿童学校工作纪实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高码头镇留守儿童学校工作纪实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无可奈何地把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他们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缺少父母的关爱下成长。
这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校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
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但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所以,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
那么,我校应该如何去注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校教师工作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关爱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注重。
所以,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时刻注重他们的思想变化,即时沟通。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
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注重他们的思想动态,即时沟通。
用自己的爱去补充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校一位学生陈萌萌,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80的奶奶照顾他,她每周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
一开始我校心理辅导老师赵丽杰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
后来通过家访才了解到她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
此后,丁丽娜老师主动找他实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学习、吃饭……慢慢的他变了,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了提升。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工作总结(三篇)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工作总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托人照顾的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就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
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安心学习。
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梁峰副校长为组长的“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课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关爱留守儿童的标题

1.关注未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系校园,情系留守儿童
2.守护留守儿童,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3.关爱留守儿童,用爱传递温暖,用心呵护未来。
4.用心关注留守儿童,用爱温暖他们的成长之路。
5.留下你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明灯。
6.关注留守儿童,爱心点亮未来。
7.陪伴成长,我们在行动,关爱留守儿童,从心开始。
8.关注留守儿童,爱心传递温暖。
9.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10.破除困境,关爱留守儿童,让我们共建阳光未来
11.用心呵护留守儿童,用爱守护他们的成长。
12.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阳光与希望。
13.让我们一起关爱留守儿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14.关注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
15.关爱留守儿童,传递幸福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
汪棚镇黄岗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从我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
现将各方面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黄岗小学团员之屋办公室”。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和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解决他们的思亲之苦,我们成立了“黄岗小学团员之屋办公室”,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深入调研,准确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情况。
学校以班为单位,要求班主任通过电话联系,询问学生,走访等多种方式,了解班级所有学生的监护情况。
建立留守儿童统计表(表中分为三级:一级:父母离异且外出务工的。
二级:父母都在外务工的。
三级: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外务工的。
),并将班级留守儿童分类记录。
三、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亲自挂帅任组长,陆俊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顺利开展。
四、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
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关爱分工明确,工作顺利
学校工作方面: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确保“团员之屋QQ视频聊天室”,“团员之屋微信视频聊天室”和“团员之屋电话聊天室”。
圆孩子们和家长的团圆梦。
陆俊工作方面:确保“团员之屋QQ视频聊天室”,“团员之屋微信视频聊天室”和“团员之屋电话聊天室”工作的正常运行。
班主任工作方面: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建立班级微信群,将本班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加入群中,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
并安排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视频通话,或电话通话。
3、开展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
”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开展QQ视频聊天和微信视频聊天活动,班主任利用QQ或微信群和家长联系预约。
安排学生和家长视频聊天。
让学生体会到在父母身边时的温暖,从而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学校收集家庭教育的相关资料,利用微信群,发给各班主任学习。
然后班主任再利用班级微信群和家长一起探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让学校和家长能够共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真正做到家校合一。
学校开展家书活动,给父母写一封信,题目“爸爸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你说”,由班主任负责挑选部分书信,学校组织帮助学生邮寄。
让学长家长感受孩子对他们的思念。
学校开展作文比赛活动,以“爸爸妈妈您辛苦了”为主题的作文比赛,让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父母外出务工的不得已,不容易。
让他们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让他们树立发奋学习的决心。
由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进行综合评比,挑选孩子们的优秀作文在学校橱窗进行展览。
学校还将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举办六一儿童节活动等等。
以上是我校近段时间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工作情况。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我校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他们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以后我们将更加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陆俊
201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