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经营模式之研析——台湾花莲店

合集下载

浅析星巴克品牌特许经营之路

浅析星巴克品牌特许经营之路

浅析星巴克品牌特许经营之路特许经营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

特许经营在中国开展于上世纪90年代,从刚一开始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全国特许经营模式广布在60个行业,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企业数量接近2000个,特许加盟店近8.2万个。

整个市场以每年约49%的速度递增。

特许经营是连锁经营的一种。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营业点,在统一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下集中管理分工合作,通过扩大规模获得更高的效益。

连锁经营包括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

特许经营中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双方并非母子公司,也不是合伙人,亦不属于代理。

确切的说是特许人把自己的商标标志和管理技术等知识产权授权被特许人有偿使用,由此以整体统一的商业形象和管理模式对外营业。

而对于所有的被特许人来说,彼此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为了更详尽的说明特许经营的经营模式,先就以一个鲜活的案例来分析特许经营是如何发展的,同时也能让读者从中也能得到启示。

星巴克,一个世人皆知的品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及著名咖啡品牌。

从一个咖啡店发展成咖啡帝国,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业。

星巴克给品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带来的冲击同星巴克的高速扩张一样引人注目。

事实上,星巴克早期是拒绝从银行贷款或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资金的,他害怕自己精心挑选和烤制的咖啡在销售末端由于无法顾及的细节而遭到玷污。

直到1990年,舒尔茨为了实现他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不得不四处筹集资金,只有充足的现金才能满足星巴克的扩张。

最终他选择资本密集型战略——上市。

并开辟了“特许经营”之门。

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在Nasdaq市场正式挂牌上市,缩写“SBUX”,上市招股210万股,每股17美元,融资总额为2800万美元。

它为星巴克今后的发展补足了动力燃料。

为使客户在更多的地点感受星巴克的服务,除星巴克分店之外,星巴克通过机场、书店、酒店、百货店来销售产品。

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

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

星巴克成功案例分析
星巴克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其成功经验备受瞩目。

星巴克成功的背后,是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

首先,星巴克注重产品品质。

无论是咖啡豆的采购还是制作工艺,星巴克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杯咖啡都能保持高品质。

其次,星巴克注重店铺的选址和装修。

星巴克的店铺总是选址在繁华地段,而且装修风格独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此外,星巴克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服务质量。

星巴克的员工都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最重要的是,星巴克注重品牌文化的打造。

星巴克不仅仅是一个咖啡品牌,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象征,其品牌文化深入人心,吸引了大量忠实粉丝。

综上所述,星巴克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其不断追求品质,注重细节,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这些都是其他品牌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星巴克连锁经营分析与研究

星巴克连锁经营分析与研究

星巴克连锁经营分析与研究财经系 09经济信息管理学号27 高姗姗摘要: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对几种连锁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解到连锁经营的优越性,体会到连锁经营的科学意义,并以星巴克为例,着重介绍了星巴克的连锁模式,以及星巴克连锁的成功之道和不足之处。

最后,主要谈了星巴克连锁经营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找到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连锁经营星巴克经营模式分析规模经营引言:目前,连锁经营已形成了时代潮流,现各个繁华地段、城市中心及居民生活区已看到各种不同性质的连锁加盟店。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商业运作方式,以其独特的经营机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80年代开始,全球连锁经营飞速发展,在美国,几乎每6.5分钟就有一家连锁店开业。

然而,1987年星巴克在霍华德〃舒尔茨先生的手中也开始了连锁经营之旅。

一、连锁经营概述(一)连锁经营的概念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经营。

(二)连锁经营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点1.连锁经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连锁经营是一种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也就是说,授权人与被授权人的关系是依赖于双方合同而存在和维系的。

(2)连锁经营中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不存在有形资产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由各自独立承担对外的法律责任。

(3)授权人对双方合同涉及的授权事项拥有所有权及(或)专用权,而被授权人通过合同获得使用权(或利用权)及基于该使用权的收益权。

(4)连锁经营中的授权是指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使用权(或利用),而非有形资产或其使用权。

(5)被授权人有根据双方合同向授权人交纳费用的义务。

(6)被授权人应维护授权人在合同中所要求的统一性。

[1]2.连锁经营的特点(1)连锁经营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具有规模优势,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是连锁经营的主要特征。

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有哪些

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有哪些

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有哪些星巴克是世界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上海星巴克公司是其在上海的子公司。

上海星巴克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业绩持续良好增长。

如今星巴克有怎样的经营模式呢?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星巴克的经营模式,希望能帮到你。

星巴克的经营模式星巴克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中国大规模的扩张,店面的数量将会是之前的两倍。

在拥有饮茶文化的国家有如此大的扩张野心,对于一家咖啡公司而言似乎是在冒险。

但是星巴克已经改变它的店面和饮品,用来迎合当地居民的口味,这个战略好像开始奏效。

最近一个季度,在一个区域,公司的同等店面销售额上涨了7%。

星巴克计划年底在中国新开500家店,这将使中国的星巴克店面数量是低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1.店面扩大有更多的座位。

维奥莱特·劳在国际杂志上写道“大多数中国客人不需要急忙拿着咖啡然后离开,不像美国人不能早上没有一杯咖啡。

”相反,咖啡店在中国是目的地。

人们坐这里同朋友和家人聊天,一些人也会在这里跟客户见面或者处理商业事务。

虽然美国大部分的星巴克店都是繁忙和熙熙攘攘的,而在中国顾客寻找星巴克是为了“在人数如织的中国这种安静通常是难以找到的,他们享受这种宁静,喝咖啡和沉浸在网络上…”劳写道。

2.咖啡会更贵。

星巴克在中国咖啡的收费相比于其它市场要高出20%。

中国媒体曾攻击过星巴克的价格,但是星巴克公司却说价格归因于在中国开店的高成本。

3.星巴克店在中国提供中国茶菜单和推出像月饼之类的甜点。

但在这个地区,目前销量最好的产品实际上冰草莓乳酪刨冰,在刨冰的上面覆盖一层搅拌乳酪,碎薄饼还有草莓糖浆。

刨冰“在有限的时间里,刨冰的销售量瞬间突破以往的纪录,”星巴克首席运营官特洛伊·奥尔斯得特在近期的收入来电说。

4.出于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所有的食物都会贴上从哪个国家进口的标签。

5.星巴克的管理方式会努力知道员工的家庭。

公司在一次声明中说“在中国,星巴克有家庭动态因素,一个人商务名片的头衔可以评判他的成功。

星巴克的经营发展分析 ppt课件

星巴克的经营发展分析 ppt课件
星巴克的经营发 展分析
2020/12/17
摘要
星巴克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 中创造了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品牌之 一,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 商和品牌拥有者。长期以来,星巴 克一直致力于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 咖啡和服务。与此同时,公司不断 地通过各种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活 动回馈社会,改善环境,回报合作 伙伴和咖啡区农民。星巴克独特的 企业品牌文化和理念,公司连续多 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最受尊敬 的企业”。
2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星巴克全球分店已达近12000多家。
2020/12/17
品牌分析
“星巴克”这个名字来自美国作家麦 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的一位处事极 其冷静,极具性格魅力的大副。 Starbucks这个名字让他们想起了海上的 冒险故事,也让他们回忆起早年咖啡商 人遨游四海寻找好咖啡豆的传统,多少 有些饮水思源的寓意。
2020/12/17
星巴克服务营销战略
1.产品 星巴克店内主要销售咖啡饮料,也提供面包,蛋糕,三明治等糕点,此外,店内还有咖啡 豆和一般商品。全世界各地的星巴克饮料和咖啡豆,部分一般商品是一致的。由于糕点是 鲜食,开发供应均在当地,所以各市场存在差异。
2价格 星巴克卖的不只是一杯高品质的咖啡,更体现的是“第三生活空间”和“星巴克体验”休 闲概念的消费价值,让忙碌的人们有个放松的场所。所以星巴克每杯咖啡价格贵过其他咖 啡店。由于价格也决定了消费人群,因而较贵的价格隔绝了一部分闲杂人,提高了店内的 环境层次。
星巴克的市场竞争战略
1. 差异化策略
星巴克的目标市场策略为差异化策略,这也是星巴克致胜的一大法宝。 1.客户基础上的差别性市场策略 (1)地区的差异化 每个星巴克门店的设计都经过了详细考察,将周边的元素和 文化考虑进它的设计中。星巴克西安的门店壁画上兵马俑和星巴克绚烂色彩奇妙结合 。 (2)顾客偏好及顾客维系的差异化 顾客可以自由调配自己钟爱的个性化咖啡和 饮料。星巴克门店还为中国客户提供豆奶。星巴克让每个顾客感到自己是特别的,唯 一的。

星巴克在的经营模式

星巴克在的经营模式

星巴克在的经营模式星巴克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店,成立于1971年。

它的经营模式以“第三方咖啡店”为主要特点,成功地将咖啡文化引入每个社区。

以下将详细介绍星巴克的经营模式。

1.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星巴克以提供高品质的咖啡、茶和其他饮品而闻名。

它从全球范围内选择优质的咖啡豆,采用独特的烘焙工艺,以确保每杯咖啡都能带给顾客最好的味觉享受。

此外,星巴克还提供一系列与咖啡相关的产品,如咖啡壶、杯子等。

2.亲切的顾客体验:星巴克致力于提供独特而愉悦的顾客体验。

它创造了舒适的咖啡店环境,提供宽敞的座位,柔和的音乐和舒适的氛围。

此外,星巴克一直注重培养友好和热情的服务文化,使顾客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3.社区融入:星巴克努力成为每个社区的一部分。

它定期举办社区活动,与当地居民互动,为社区做贡献。

此外,星巴克鼓励员工参与志愿者活动,主动参与社区事务。

4.优秀的员工培训:星巴克重视员工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咖啡知识和服务技能。

星巴克的员工被称为“巴族”,他们接受严格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热情的关怀。

5.创新:星巴克不断创新,以满足顾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它引领时尚的咖啡风潮,推出新的咖啡产品,并与著名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商品,吸引了年轻人和潮流人群的关注。

6.多元化的产品线:星巴克的产品线不仅包括咖啡和茶,还包括糕点、三明治等多种食品,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此外,星巴克还推出了咖啡豆和咖啡机等家用产品,拓宽了其市场。

7.忠诚计划与数字化创新:星巴克推出了星巴克会员计划,通过电子应用程序与顾客互动,提供个性化的优惠和特别福利。

此外,星巴克也不断投资于数字化技术创新,如移动支付等,以提高顾客的便利性和体验。

总之,星巴克的经营模式以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独特的顾客体验,积极融入社区,培训优秀的员工,不断创新和拓展产品线为基础。

通过这些策略,星巴克成功地成为全球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竞争优势。

星巴克在华经营模式探析

星巴克在华经营模式探析
星巴克在华经营模式探析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目标群体分析
03 三、经营模式分析
04 四、优势与挑战
05 五、启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之一,星巴克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 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品牌理念,迅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本次演示将从星巴 克在华经营模式的背景、目标群体、经营模式、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析, 以期为其他连锁咖啡店和奶茶店提供启示。
3、产品创新: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同时注重本地化 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4、会员制度:通过建立会员制度,为消费者提供优惠和权益,增加消费者的 黏性和忠诚度;
5、营销策略: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如社交媒体推广、门店活动等,提高品牌 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通过对星巴克在华经营模式的探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在华成功的关键 所在。对于其他连锁咖啡店和奶茶店来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与启示,结合自 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产品定位:星巴克在华产品定位以高品质、时尚为主打,致力于提供多样 化的咖啡饮品和配套的餐饮点心。此外,星巴克还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推出 了诸多本地化产品,如星巴克月饼、星冰粽等,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四、优势与挑战
1、优势:首先,星巴克在华经营模式具有品牌优势,其高品质、时尚的品牌 形象深入人心;其次,星巴克拥有完善的直营模式,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 水平的稳定性;此外,星巴克在华拥有庞大的会员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 的优惠和权益。
二、目标群体分析
星巴克的目标群体比较广泛,主要定位于年轻的白领、学生和家庭。这些人群 对咖啡有着不同的需求,但都对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有着较高的认可。 此外,星巴克的门店大都选址在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等繁华地段,使得消费者 在逛街购物的同时,可以顺道品尝一杯星巴克的咖啡。

星巴克企业的经营模式案例分析

星巴克企业的经营模式案例分析
星巴克得名于赫尔曼·梅尔维尔的著作,《白鲸记》中亚哈船 长的大副名字——Starbuck。
企业简介
2、星巴克的发展史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开 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1982年,霍华德·舒尔茨先生加入星巴克,并担任市 场和零售总监
1987年,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并开出第一家销售 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从此进入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9年,星巴克推出速溶咖啡Via,仅用10个月便实 现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并建立4万多个销售网点。
无 处 不 在 的 星 巴 克
标志的演变和更换
企业结构组织
1、商业组织结构
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 合作模式,同麦当劳的全球扩张一样,星巴克很 早就开始了跨国经营,在全球普遍推行三种:合 资公司、许可协议、独资自营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第一家店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1982年霍华德舒尔茨先生加入星巴克并担任市场和零售总监1987年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并开出第一家销售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星巴克推出速溶咖啡via仅用10个月便实现1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并建立4万多个销售网点
• 星巴克直营模式也配合了其供应商管理战略, 整合各分店的原物料需求量,从而加大星巴克与 供应商谈判合作的筹码。
(四)独特的服务创新模式
星巴克的服务模式,在任何一家星巴克,都可 以看到舒服的座椅,宽大的桌子和电源接口。星 巴克公司赋予了咖啡店的新的意义。对于消费者 来说,星巴克的咖啡店不仅仅是一个喝咖啡,吃 点心的休闲场所,同时为消费者带来一个可以放 松心情,朋友小聚,客户商议的空间。星巴克的 “静”服务让咖啡店更像是咖啡吧,让消费者在 家与工作单位间多了个温馨的第三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名:「星巴克」 咖啡店經營模式之研析~以花蓮分店為例作者:陳鳳瑩‧林雨欣‧鄒羽筑。

國立花蓮高商。

會二乙班壹●前言」從小到大,不過管是從家人身上,還是從師長或同學們的表現上,都可感覺到「每個人都很緊繃」,為家庭經濟,為工作,為課業……因此我們喜歡駐足在咖啡店。

因為店裡,明亮、舒適的佈置與播送好聽的音樂氣氛,可讓人放心的卸下緊繃情緒,讓內心得以放鬆。

所以上咖啡店,成為個人休閒的最愛方式。

進了職校,有學習些商業課程,察覺到個人對商業經營頗感興趣,因此心裡暗暗打算,將來以在家鄉開間可讓鄉人感受到溫馨、舒適且可休息的咖啡店為個人工作生涯的目標,所以想辦法來增加自己對經營咖啡店的知識與了解,進而將來真的能如願以償,在家鄉清淨的土地上開設一家受鄉人青睞的休閒去處。

此是本研究的動機。

既已決定個人未來工作生涯的目標,所以會要求自己要定期吸收新知,每二個星期要上圖書館借一本相關的書或雜誌來閱讀。

在圖書館找尋欲借閱的書籍時,赫然發現一本「星巴克模式~體驗熱情煮沸的經營哲學」時,心裡好雀躍!因為找到可馬上為我們增能築夢能力的書呀!為了增進我們這些對商店經營完全沒經驗的初生之犢,對在全球有連鎖店的「星巴克」咖啡店經營哲學的領悟,及為了便於研究的進行,所以我們選擇「星巴克」花蓮分店為我們觀察的據點。

我們採用田野調查的研究方式,親身到實地(星巴克花蓮連鎖店)去體驗並訪問店裡的工作人員與顧客的感受,進而來增加我們對經營咖啡店的知識與了解,此是本研究的目的,。

「貳●正文」一.文獻探討(一).「星巴克」是個怎樣的企業?或是它有那些成就?「星巴克」於1971年的美國華盛頓西雅圖成立第一家專賣咖啡、茶與香料的店。

在美國「財星」雜誌上,是「最受景仰的美國企業」及經常上「美國最佳雇主名單」榜中;在「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上,被評為「全世界最佳品牌」之一;在「商業倫理」(Business Ethics)「最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名單中。

又「星巴克」股票在1992年上市,若當時投資一元美元,那現在的市價是65美元,漲幅為百分之五千,獲利能力讓人驚嘆!(註一)就以上資料可知,「星巴克」是一家非常受同業、員工及消費者所青睞與肯定的跨國連鎖的咖啡店。

(二).「星巴克」是怎樣經營?也就是它的經營哲學為何?「星巴克幾乎主導了整個市場,而且無人能出其左右,它的成長速度如此驚人,到底是靠什麼力量?」美國「星巴克」總裁吉姆‧艾林曾這麼說道:「星巴克領導的成功事蹟可不是靠魔術,而是靠著對產品、對人、對經驗和對社會強大的熱情所趨動。

我們的員工秉持『星巴克經驗法則』在全世界各地落實這樣的熱情。

」(註二)(三).『星巴克經驗法則』的內涵是什麼?(註三,p31~160)『星巴克經驗法則』包括兩個部分:1.為夥伴(「星巴克」以「夥伴」來稱呼全體員工)創造獨一無二的公司文化,來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星巴克以為經營公司的正確之道,是讓員工變成夥伴,也就是成為公司的股東。

所以,凡是在「星巴克」每個禮拜服務二十個小時以上的員工(包括其各地分店站櫃檯的服務人員都可以有此福利),都可以享有分配股票股利的權利和健保。

以「授權」、「企業家精神」、「品質」以及「服務」來建立公司的價值。

「星巴克」也為夥伴提供多種的訓練課程,例如個人授權、說明產品的知識、關鍵性的成功原則以及為顧客創造溫馨體驗的重要性。

據其夥伴說明,公司充分授權給夥伴,讓他們可以滿足每一位顧客的要求。

例如當有顧客還沒來得及享用就把飲料打翻後,又來點相同的飲料時,這時夥伴可以有權來決定由公司請客,讓顧客感受到公司對顧客的體貼與溫馨,夥伴們覺得這樣的授權,讓他們感到工作的自豪。

更有夥伴表示,「星巴克」基本上是一個大家庭,領導者很尊重夥伴,而夥伴間也會彼此相待。

依據漢威特(Hewitt Associates)對「星巴克」夥伴進行對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報告顯示為82%。

即使是「最佳雇主」企業員工對其工作滿意度也只有74%。

「星巴克」並設置「使命評鑑委員會」,來鼓勵夥伴申訴他們發現公司政策或經營程序或主管行為偏離公司的價值時。

2.夥伴在承繼公司價值後,以為顧客創造獨一無二且個人化的體驗為工作目標。

「星巴克」身為全世界頂尖的零售商、烘焙業者,以及精緻咖啡品牌」,他們也知道,顧客蜂擁而至,為的是要享受極致的「星巴克」體驗,也就是說,消費者要的是一個舒適的環境,可以享有個人化的服務和溫馨的款待。

所以「星巴克」的環境必須能吸引顧客,讓他們覺得可以自在地和朋友談天說地,或享受到和在上班地方或家裡不一樣的溫馨獨處時光。

許多顧客對飲料的溫度或是糖漿的份量等都會有不同的要求,「星巴克」會滿足每位顧客的獨一無二需求的。

夥伴們每天直接和顧客接觸、互動,進而會記住顧客的名字或其家人的名字,愛喝的飲料,而且在他每次您光臨「星巴克」時,都會調配出他喜愛的口味飲料。

用上述等的方式來豐富顧客的個人化體驗中的內涵。

若將「星巴克」這樣的驚人成就,加以分析,可歸納出五個關鍵性的商業準則,也就是「星巴克經驗法則」的內涵,分述於下:1.視為己有:大文豪蕭伯納說:「莫胡亂怨嘆病痛折磨,或這個世界對你的不公;積極投入本身認同的使命,有所貢獻,方為人生一大樂事。

」「星巴克」讓夥伴們能將公司視為己有,進而全心投入每個任務的同時,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星巴克」領導者設計出五大特質(熱誠歡迎、真誠相待、用心體貼、具備豐富的知識、積極參與)來幫助夥伴們在工作中能將其融入於其中,來為顧客創造驚奇的個人經驗。

為了將這些概念落實,特別製作「綠圍裙手冊」的口袋書,以便隨時為夥伴們提供工作的各種指引:如,怎樣可以和顧客打成一片等等。

2.注重每個細節:心理學家巴士卡力說:「單單一個碰觸、溫馨的話語、傾聽的姿態、誠心的讚美,甚至最微不足道的關心之舉,都可能讓生命為之改觀;可是大多數人卻忽略了這樣的力量。

」「星巴克」的前任執行長霍華‧蕭茲常說:「零售業就是要鉅細靡遺。

」因為如果忽略細節,就算是有耐久的顧客也會覺得不耐,而以不再光顧本店,事後並到處宣傳這段不愉快經驗!所以「星巴克」夥伴們對“舉凡是攸關顧客的細節,都會面面俱到去處理“。

從品質千萬不能偷工減料,餐巾紙到咖啡紙袋,門面到靠窗的座位,年報到郵購,桌面到保溫瓶等等,對顧客體驗的每一個小地方都要去關照到,期待當他們離開時心中能獲得一些啟發或靈感。

3.驚喜與歡樂:印度詩人泰戈爾在「漂鳥集」曾這麼說道:「我進入夢鄉,感到人生充滿喜悅。

醒來之後,體會到人生就是服務。

我秉持這樣的精神待人接物,服務便成了喜悅的泉源。

」驚喜是獎勵,歡樂喜悅就像焦糖爆米花。

因為顧客對於驚喜是會有某種某種程度的期待,所以夥伴們會在自然、隨性下對顧客釋放出驚喜,而讓他們能對「星巴克」產生歡樂喜悅的感受。

4.擁抱阻力:有段話:「不要在乎別人的批評。

如果是不實的指控,根本無須理會,那也無須」生氣;如果是出於無知,就一笑置之;如果是中肯的評語,那就不是批評,是值得虛心接受」。

當外界對公司有批評,「星巴克」覺得要先好好了解對方的意見,並分析那些是要化解疑慮的,那些是純粹喜歡抱怨的。

當有錯誤資訊出現時,一定要立刻予以更正;若犯了錯,一定要負起責任,並採取補救措施。

那批評者因疑慮獲得化解,他們往往就會成為你最堅強的盟友。

5.留下軌跡:安‧法蘭克曾說了這麼一段話:「令人歡喜的是,想要開始改變這個世界,任何人隨時都可以開始。

」「星巴克」覺得每個人(企業)都會在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跡,但他們是要留下好的紀錄給世人。

所以他們要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因為在這世界上若希望看到什麼改變,那就從自己做起,就可夢想實現。

(四)與其他企業的經營策略比較鴻海集團自1998年起,年年均被選入為美國商業週刊『科技100強』,該集團負責人郭台銘先生曾說道,他的經營哲學是,企業經營要有超越國界、縱跨產業,沒有時差的全球競爭的胸襟,以利潤為國界,而且會賺錢不等於有競爭力,能適者生存,也能長遠佈局,發展的根本,建立在隨時應變的執行力。

失敗的人找理由,成功的人找方法。

領導者和員工間的看法不同沒關係,但是要有相同的價值觀。

「歷史對時代的無情,連國家都無可倖免。

沒有進步,原地踏步,不到一個世紀就被取代。

國家如此,企業更是如此。

」(註四)創意魔王賈伯斯(蘋果創辦人兼執行長,也是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的電腦動畫製作人)則以為用創意、隨機應變克服各種突來狀況,要謙虛行事,並把握每個學習機會來儲備各項能力,及激發式的領導,就能啟動企業快速發展的動力。

(註五,創意魔王賈伯斯,台北,天下遠見,89年)日本新力(SONY)的前執行長大賀典雄則認為一個偉大的領導者,是要為企業不斷找到新的方向,開創新的格局。

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將新的思想帶進組織,讓組織充滿活力、希望、願景。

他在新力(SONY)的五十年,為新力打下長治久樂的基礎。

一是提升新力的品牌形象和價值,二是監持不在別人的地盤上拼輸贏,所以將產品標準規格化,掌握機械光學工業技術、軟硬體整合三個主軸,往數位CD、迷你光碟、遊樂器、八釐米攝影機等新產品市場,與音樂、電影領域發展,即研發有魅力(能觸動心弦~不僅性能優異,視覺優美,還能令人愉悅,且具有新力風格的)的商品。

三是在組織變革方面,讓企業能因應外在環境變化以及本身成長需要,併購相關產業公司,來開拓新力的成長空間。

(註六)綜合以上優秀企業的領導策略可知,企業、消費者與社會責任三者並重的經營哲學是最好的,因為這樣可營造出企業、消費者與社會三贏的局面。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是透過下面三種方式,去蒐集「星巴克」花蓮分店的經營資料。

(一).研究者個別親自前往「星巴克」花蓮分店去消費,去體驗消費的感受。

(二).研究者去訪問,曾經去過「星巴克」花蓮分店消費的老師與同學們約10人,他們的消費的感受。

(三).研究者去訪問「星巴克」花蓮分店的員工,他們的工作感受。

三.研究結果茲將研究結果,分述於下:(一).在研究者親自前往「星巴克」花蓮分店去消費,去體驗消費的感受部分。

對一個學生消費者來說,覺得去「星巴克」的消費額太高了。

但店內充滿著濃郁的咖啡香,坐在「星巴克」裡慢慢品嘗咖啡,身旁都被咖啡香所包圍著,這種感覺很好,而且他們的服務真的很不錯,自然、親切。

店内氣氛很喜歡,真的可讓人放鬆去品嚐飲料的味道。

2.在訪問曾經去過星巴克花蓮分店消費的老師與同學們的消費感受部分。

老師表示,感覺還不錯。

顧客的座位與吧檯離得較遠,飲用時比較沒有壓力,消費稍高了些。

而且可按個人口味來添加香料的種類與份量。

同學們以為,咖咖真的好喝,但價格太高了。

其所在地點選得不錯(位在市中心),是逛街逛累時的休息好去處。

3.在訪問「星巴克」花蓮分店的夥伴,他們的工作感受部分。

「星巴克」花蓮分店的夥伴說,本店業績不錯,本公司的制度、待遇與福利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