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保密设施管理制度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为切实保障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特制定本测绘成果管理制度。
第一条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
第二条建立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领导责任,保密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责任。
对使用和保存的保密测绘成果,依法行使管理、监督和查处违法违规的行为的权利。
第三条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
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按铁柜建立涉密测绘成果存放设施,配置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防鼠、防高温、防强光等“八防”的设备和措施。
光盘或磁介质档案应用防磁档案柜存放。
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
第四条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
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
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测绘成果数据。
确需复制的,应报原提供成果的测绘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原测绘成果提供部门登记备案。
复制的保密测绘成果,按照原密级等级跟踪管理。
第五条如有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xx外传、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使用单位如发生保密测绘成果遗失、损坏,应及时书面报告xx测绘主管部门,并接受xx测绘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
第六条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安装xx防毒软件。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办法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办法为切实保障公司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特制定本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办法。
一、本公司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
二、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
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
三、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
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
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测绘成果数据。
确需复制的,应报原提供成果的测绘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原测绘成果提供部门登记备案。
复制的保密测绘成果,按照原密级等级跟踪管理。
四、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外传、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使用单位如发生保密测绘成果遗失、损坏,应及时书面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
五、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8位;安装加密防毒软件。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
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
使用和维修涉密计算机系统,须有成果资料专管人员监督。
六、常规保密管理(一)属于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的生产、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应该符合国家保密管理规定。
(二)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测绘管理部门报告。
七、计算机保密管理(一)按照国家保密局《计算机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测绘单位保密管理制度

测绘单位保密管理制度1、合同主体11 甲方:测绘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12 乙方: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2、合同标的21 本协议旨在规范和约束乙方在为甲方提供服务期间所涉及的保密事项,确保甲方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22 保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甲方的测绘数据、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客户资料、财务信息等。
3、权利义务3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311 有权要求乙方严格遵守本保密管理制度。
312 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以便乙方履行工作职责。
313 对乙方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发现问题有权要求乙方及时整改。
3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321 有权了解甲方保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322 严格遵守甲方制定的保密管理制度,对所知悉的甲方机密信息予以保密。
323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泄露或使用甲方的机密信息。
324 在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甲方的机密信息,如妥善保管相关文件、资料,使用加密技术等。
325 工作结束后,按照甲方的要求返还或销毁所持有的甲方机密信息的相关载体。
4、违约责任41 若乙方违反本保密管理制度,应承担以下违约责任:411 立即停止违约行为,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412 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根据泄密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确定。
413 赔偿甲方因此所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调查费用、律师费用等。
414 甲方有权解除与乙方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且乙方应承担因此所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42 若因乙方的违约行为导致甲方的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被公开,乙方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5、争议解决方式51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5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3 诉讼期间,双方应继续履行本协议中不涉及争议的其他条款。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为切实保障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特制定本测绘成果管理制度。
一、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
二、建立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领导责任,保密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责任。
对使用和保存的保密测绘成果,依法行使管理、监督和查处违法违规的行为的权利。
三、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
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按铁门、铁窗、铁柜“三铁”标准建立涉密测绘成果存放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
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
四、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
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
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测绘成果数据。
确需复制的,应报原提供成果的测绘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原测绘成果提供部门登记备案。
复制的保密测绘成果,按照原密级等级跟踪管理。
五、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外传、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使用单位如发生保密测绘成果遗失、损坏,应及时书面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
六、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安装加密防毒软件。
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
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
测绘保密制度.doc

测绘保密制度第一条涉密人员的管理为有效地保障本单位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安全,设置资料室为专门保密机构,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确定核心涉密人员3人。
主要工作职责:一、涉密人员负有维护测绘成果秘密安全的责任和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应自觉遵守有关的法规和制度,接受资料室的教育和监督。
选拔任用涉密人员,要依照标准及国家测绘局的要求,进行严格审查,并报资料室备案。
不得使用临时聘用人员。
二、涉密人员管理由项目组织、人力资源部和资料室共同实施,并对涉密人员在岗位情况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联合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不宜留在涉密岗位的,应坚决调离。
三、涉密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资料室举办的保密业务培训方能上岗。
必须进行保密教育,不断强化政治业务素质,增强保密观念。
四、涉密人员必须与单位签定保密责任书,履行保密责任和保密义务,遵守保密纪律和有关规定。
第二条涉密载体的管理一、涉密载体及密品,必须由单位核心涉密人员统一管理,密件收发、交换、借阅应履行登记签字手续。
二、密件传阅应专夹专人直传,不得横传,并做到当天阅读当天退还资料室,不得在资料室以外场所存放。
三、销毁密件,须认真登记、经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后,统一进行销毁。
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密件。
四、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的,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五、对涉密的硬盘、软盘、U盘、磁盘等载体,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并视同秘密文件、资料,由资料室统一登记,集中管理。
对涉密计算机设备粘贴涉密计算机标识。
第三条涉密成果的管理一、对涉密测绘成果的生产、提供、使用、保管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
二、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
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测绘成果数据。
三、涉密测绘成果只能用于被许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规定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为切实保障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特制定本测绘成果管理制度。
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
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实行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领导责任,保密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责任。
对使用和保存的保密测绘成果,依法行使管理、监督和查处违法违规的行为的权利。
1、档案存放库房要求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
应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按铁门、铁窗、铁柜“三铁”标准建立涉密测绘成果存放设施,应符合"八防"(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蛀虫、防腐)的要求,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
涉密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凡遇重大节日应提前对库房的安全保密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并建立领用、接收台帐。
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
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应急突发事件工作中使用涉密测绘成果的部门或单位,按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并办理归还登记手续。
登记台账须存档,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
领取使用的测绘成果种类、数量与测绘成果提供单位分发单(或者使用协议)相符,账册齐全。
涉密测绘成果只能用于被许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
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准私自或在无保密保障的情况下复制、使用、存放、销毁于国家秘密的文件、档案、资料和物品。
经批准复制、摘抄的绝密级的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按同等密级进行保密管理。
因使用目的或应用项目结束等原因,须销毁涉密测绘成果的,必须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并报原测绘成果提供单位备案。
测绘单位保密管理制度

测绘单位保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测绘单位的保密工作,保障国家秘密和测绘单位的商业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测绘单位全体员工以及与本单位有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三、保密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单位的保密工作,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设立保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保密管理工作,包括制定保密工作计划、组织保密教育培训、监督检查保密工作执行情况等。
(三)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本部门的保密工作。
四、保密教育培训(一)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
(二)新员工入职时,进行保密知识的岗前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三)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保密培训,使其了解本职工作中的保密要求。
五、涉密人员管理(一)对涉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其政治可靠、品行端正、业务能力强。
(二)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其保密义务和责任。
(三)对涉密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涉密程度确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四)涉密人员离岗时,进行离职保密审查,收回其涉密载体,并签订离职保密承诺书。
六、涉密载体管理(一)对涉密载体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台账,明确其密级、数量、用途等信息。
(二)涉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环节,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三)涉密载体应存放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
(四)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应经过审批,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七、测绘成果管理(一)测绘成果的生产、存储、处理、传输、使用等环节,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二)对测绘成果进行密级划分,并按照相应的密级进行管理。
(三)向用户提供测绘成果时,应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并签订保密协议。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

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为切实保障涉密测绘成果的安全,特制定本测绘成果管理制度。
一、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二、建立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领导责任,保密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责任。
对使用和保存的保密测绘成果,依法行使管理、监督和查处违法违规的行为的权利。
三、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
设立专门的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库房,按铁门、铁窗、铁柜“三铁”标准建立涉密测绘成果存放设施,配置必要的监控、防火、防潮等设施。
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料管理交接手续。
四、对涉密测绘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凡使用涉密测绘成果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
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后应及时归档。
登记清册须存档保存,要求帐物相符、记录清晰。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涉密测绘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确需复制的,应报原提供成果的测绘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原测绘成果提供部门登记备案.复制的保密测绘成果,按照原密级等级跟踪管理。
五、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外传、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使用单位如发生保密测绘成果遗失、损坏,应及时书面报告行业主管部门,并接受行业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
六、处理、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安装加密防毒软件.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卡等无线联网装置。
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设施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测绘成果保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目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目测绘成果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保密设施管理规定。
一、测绘成果保密范围及密级
1、测绘成果保密范围具体按照国家测绘局国家保密局《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规定。
2、测绘成果国家秘密目录主要包括各类规定等级(精度)大地测量成果,具体目录按国家测绘局国家保密局《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目录>规定。
3、测绘成果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二、测绘档案室保密管理
1、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保密法规,遵守保密纪律,明确保密职责,维护档案的安全的完整。
2、保密文件材料、档案的密级划分、变更和解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规定办理。
保密档案及文件材料,要妥善保管,绝密档案要单独保管。
3、档案库房设施应符合”八防”的要求,要安装铁门(防盗门)铁窗,凡遇重大节日应提前对库房的安全保密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不该说的国家秘密不说,不该知道的国家秘密不问,不该看的国家秘密不看,不该记录的国家秘密不记录。
5、不准私自或在无保密保障的情况下复制、使用、存放、销毁于国家秘密的文件、档案、资料和物品。
不准将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档案、资料和物品作为废品出售。
6、不准借阔秘密档案资料。
查阔秘密档案或文件,应履行审批手续,并限于保密室或档案室内阔览,不得抄录和带出,不得向别人透露秘密文件的内容。
三、常规保密管理
1、属于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的生产,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应该符合国家保密管理规定。
2,对绝密毁的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一)非经原确定密毁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经批准复制、摘抄的绝密级的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按同等密级进行保密管理。
3、因涉外工作或项目需要对外提供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及数据信息测,必颓由上级提出审批报告。
4、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必须采取保密措施。
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5,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单位或个人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测绘管理处报告。
四、计算机保密管理
1、按照国家保密局《计算机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
离。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制、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保密要求。
3、涉密信息和数据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
4、计算机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涉密文件,应当按相应密毁的文件进行管理。
五、保密监督
1、测绘成果生产、管理和使用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测绘成果保密法律规定,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河南宇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