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练习题

合集下载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选择题【A型题】1.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2.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细菌菌毛蛋白变性D.鞭毛蛋白被破坏E.细菌的荚膜被破坏3.热力灭菌的方法中,效力最强的是:A.煮沸法B.干烤C.巴氏消毒法D.使用流通蒸气E.使用103.4kPa高压蒸气4.去除血清标本中污染的细菌常用:A.巴氏消毒法B.紫外线照射法C.煮沸法D.滤过除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5.外科手术敷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干烤B.巴氏消毒法C.紫外线照射法D.流动蒸气消毒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6.将牛乳加热71.7℃经15-30s的目的是:A.消毒B.灭菌C.防腐D.灭活病毒E.保鲜7.细胞培养用24孔塑料板适用下列哪种杀菌法?A.煮沸法B.紫外线照射法C.红外线照射法D.高压蒸气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8.紫外线的杀菌机制是:A.破坏细菌DNA构型B.破坏酶系统C.破坏菌体蛋白D.干扰蛋白质合成E.破坏RNA9.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A.200nmB.265nmC.300nmD.560nmE.650nm10.属于表面活性剂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B.来苏C.甲醛D.0.05%~0.1%杜灭芬E.龙胆紫11.漂白粉属于:A.酚类消毒剂B.醇类消毒剂C.氧化剂消毒剂D.表面活性剂E.酸碱类12.用于除菌的薄膜滤菌器,其滤膜孔径应为:A.O.12~0.25μmB.O.22~0.45μmC.O.52~0.65μmD.0.72~0.85μmE.O.95~1.0μm 【X型题】1.可以杀灭芽胞的方法是:A.煮沸法2小时B.巴氏消毒法C.流动蒸气消毒法15~30分钟D.间歇蒸气灭菌法E.高压蒸气灭菌法2.关于紫外线杀菌,正确的叙述是:A.其杀菌与波长有关B.可直接破坏细菌的DNA构型C.穿透力弱,故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 D.可杀死细菌的芽胞 E.波长265~266m杀菌作用最强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是:A.促使菌体蛋白变性B.破坏细菌DNA构型C.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D.损伤菌细胞膜 F.使菌体蛋白凝固4.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有:A.消毒剂浓度、性质与作用时间B.温度C.酸碱度D.菌种与生长期E.环境中有机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湿热杀菌效力比干热杀菌效力大的原因是:A.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B.湿热灭菌能够杀死细菌芽胞C.湿热蒸气的穿透力比干热强D.湿热灭菌对细菌DNA损害较大E.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二、填空题1.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和两大类。

生物安全相关试题及答案

生物安全相关试题及答案

生物安全相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生物安全是指对于哪种生物的控制和管理?A. 病毒B. 真菌C. 线虫D. 所有有害生物2.生物安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哪一方面的利益?A. 个体生命安全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 国家经济发展D. 社会和谐稳定3.以下哪项是属于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短期利益至上D. 单一策略应用4.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生物安全法规所禁止的?A. 未经批准携带生物材料进出国境B. 未经安全封存的生物实验品随意处理C. 在生物实验室中使用无防护措施D. 将基因改造的生物体引入自然环境5.生物安全级别分为几级?A. 3级B. 4级C. 5级D. 6级6.以下哪个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生物安全工作?A. 卫生部B. 生态环境部C. 国家安全局D. 农业农村部7.以下哪项是属于生物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A.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B. 人体健康保护指南C. 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宣传D.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8.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A. 判定生物体的危害程度B. 推动生物安全科技发展C. 提高工作效率D. 制定安全策略9.以下哪种措施是减轻生物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A. 强化检疫措施B. 加强国际合作C.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D. 实施安保监控10.以下哪个国家在生物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A. 美国B. 中国C. 英国D. 日本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1.请简述生物安全的意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生物安全是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

生物安全的实施对于防止疾病传播、维护生态平衡、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的生活环境和食品,防止了疫病的扩散,促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国家的社会稳定。

同时,生物安全还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了国际间学术与合作交流。

12.请列举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涵义。

最新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资料

最新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资料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几类()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A.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B.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C.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D.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C.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病原微生物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有哪个机构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协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B.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协商有关部门后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D.省级卫生主管部门5.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A.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B.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C.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D.以上都是6.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几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7.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诊治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几小时内报告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12小时8.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A.生物安全柜B.防护服C.口罩D.通风系统9.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A.规范操作B.戴眼罩C.加强人员培训D改进操作技术10.运输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A.城市铁路B.飞机C.专车D.轮船11.下列哪项属于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病原体()A.SARS冠状病毒B.类天花病毒C.天花病毒D.黄热病毒12.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设备()A.防护服B.面罩C.口罩D.空气消毒机13.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11月12日C.2005年1月1日D.2005年6月1日14.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A.生物安全柜、培养箱B.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C.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15.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培养的实验室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进行()A.BSL-1B.BLS-2C.BLS-3D.BSL-416.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的实验操作,其注意点是()A.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B.应该使用密闭的卫星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须灭菌的接种环C.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D.以上都是17. 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几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18.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A.噪声B.气流量C.负压D.风速19.下列哪个级别的实验室没有要求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A.BSL-1B.BLS-2C.BLS-3D.BSL-420.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A.干烤B.高压蒸汽灭菌C.75%乙醇浸泡D.紫外线照射21.接受感染性物质标本应有几人进行()A.1B.2C.3D.42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送排风系统B三区两缓布局.C.UPS电源 D.自动闭门系统23.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A.严重差错B.一般差错C.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故24.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A.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生物因子的气溶胶B.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C.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D.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二、多项选择题1.制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A.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B.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C.保护公众健康D.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包括()A.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实验室B.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教学实验室C.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实验室D.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诊断实验室3.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职责有哪些()A.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B.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C.检查、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D.控制实验室感染4.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C.具有有效地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D.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5.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以下哪些职责()A.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B.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C.定期检查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于使用、安全操作D.定期检查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6.卫生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露事件的报告,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些预防、控制措施()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D.进行现场消毒7.下列哪些实验室安全操作行为或处理不正确()A.用手对实验室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手套B.用手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C.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刺的容器中D.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更换8.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被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几类()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9.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A.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B.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C.具有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D. 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三、判断题1、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记录。

生物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

生物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

生物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1.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安全操作?生物安全操作是指在实验室、工厂或其他场所中使用和处理生物材料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其目的是防止生物危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答案:生物安全操作是一种在实验室或其他工作场所中处理生物材料时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其目的是减少生物危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风险。

2. 问题二:为什么需要进行生物安全操作?生物材料可能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如能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基因突变的生物体或有毒的化学物质。

进行生物安全操作可以有效防止这些危害物质泄漏或传播,从而保护操作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答案:生物材料有可能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例如病源菌、基因突变体或有毒的化学物质。

进行生物安全操作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危害物质的泄漏和传播,保障操作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 问题三:生物安全标志中的“生物危险”图标代表什么意思?生物安全标志中的“生物危险”图标是一个表示生物危险级别的三角形图案,上方带有剖面图。

它代表着当前场所使用的生物材料含有潜在危害,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进行操作。

答案:生物安全标志中的“生物危险”图标是一个三角形图案,上面带有剖面图,用于表示当前场所正在使用的生物材料具有潜在危险。

这种标志的出现意味着在处理这些材料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 问题四:在生物安全操作中,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生物实验或操作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口罩和实验服是必要的措施,以防止生物材料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

答案:在进行生物实验或操作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非常重要。

通常,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口罩和实验服是必要的措施,以防止生物材料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

5. 问题五:生物废物如何正确处置?生物废物的正确处置是生物安全操作的重要环节。

首先,将生物废物放入专用容器,并确保容器具备密封性。

然后,根据制定的处理方案,对生物废物进行高温灭菌、化学处理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高中生物《生物安全与生态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物安全与生态工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物安全与生态工程》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及其安全性评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三北防护林”松毛虫肆虐主要是由于违背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B. 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C. 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有限制的进行生殖性克隆D.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 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播造成基因污染B.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 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 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基础是细胞中至少含有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3.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培养液成分相同B. 将二倍体玉米花粉和二倍体水稻花粉进行细胞杂交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但不可育C. 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能防止基因污染是因为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D. 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身体细胞进行基因修复,使基因恢复正常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 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 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D.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可以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但露出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②只要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就能产生单克隆抗体③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基因重组,合成生物体本来没有的蛋白质④太空育种获得的植株也存在与转基因植物一样的安全性问题⑤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⑥诱导细胞融合之前,需将抗原注射给实验小鼠,目的是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浆细胞A. ③⑥B. ①⑥C. ③④D. ②③⑥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包括食物、环境、生物安全三个方面B. 基因身份证上可以检测到个人的所有基因C.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D. 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7.“试管婴儿技术”为高龄产妇与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练习题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练习题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练习题一、选择题:1、医院感染(院感)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ABEFGH)。

A.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入院前已开始的感染;D.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F.无明确潜伏期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G.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H.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2、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AB )。

A.2%戊二醛B.0.5%过氧乙酸C.含氯消毒剂D.75%酒精3、输血相关感染有(ABCDEFG)。

A.爱滋病B.梅毒C.疟疾D.乙肝E.丙肝F.戊肝G.巨细胞病毒H.甲肝4、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ABD )。

A、手感潮湿B、与潮湿物接触C、在有效期内D、包装松散5、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的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浓度应(A )。

A、每日监测B、每周监测一次C、每周监测二次D、每月监测一次6、无菌盒内的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D)。

A、2小时B、4小时C、8小时D、24小时7、采血或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和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应装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 A )。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以E、以上都不可以8、用过的或洁净破损的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鞋套等应装入以下那种颜色的垃圾袋(A )。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以E、以上都不可以9、采血或医疗过程中用过的采血针、玻璃碎片等锐器应装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 D )。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黄色标志容器盒E、以上都可以F、以上都不可以10、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除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外,还应有以下哪些安全措施( G )。

A、防渗漏B、防鼠C、防蚊蝇D、防蟑螂、防盗F、预防儿童接触G、以上都是H、以上都不是1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标有明显警示标志外,还应有相关文字标识,其标识内容有(E )。

13生物安全学练习题

13生物安全学练习题

生物安全练习册第一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有害生物因子包括:( D )A.病原微生物及微生物的毒性代谢产物B.基因结构生物体C.动植物的毒素和过敏源D.以上均是2.生物危害的来源包括:( D )A. 人和动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B. 外来生物的入侵C. 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恐怖事件D. 以上均是3.实验室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A )A.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B.事故性感染C.人为破坏D.针头和注射器操作4.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为:( D )A.检测标本B.操作过程和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C.实验动物D.以上均是5.医院临床实验室和检验科,对实验室要求最低应达到哪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B ) 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B.二级生物安全防护C.三级生物安全防护D.四级生物安全防护6.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O1群霍乱弧菌属于:( A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7.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炭疽杆菌属于:( A)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8.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结核分枝杆菌属于:( B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9.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肝炎病毒属于:( B )A.Ⅰ类毒种B.Ⅱ类毒种C.Ⅲ类毒种D.Ⅳ类毒种10.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C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11.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菌苗与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弱毒与减毒的微生物菌种属于:( D )A.Ⅰ类菌种B.Ⅱ类菌种C.Ⅲ类菌种D.Ⅳ类菌种12.可造成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有:( D )A.接种环操作B.吸管操作和离心机操作C.针头和注射器操作D.以上均是1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包括:( D )A.实验室物理防护B.规范化实验室管理C.标准化的操作规程D.以上均是14.哪种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张贴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志?( B )A.BSL-1、BSL-2、BSL-3B.BSL-2、BSL-3、BSL-4C.BSL-1、BSL-3、BSL-4D.以上均不是15.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指:( A )A.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B.第二、三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C.第三、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D.第一、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1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基础实验室是指:( A ) A.BSL-1实验室和BSL-2实验室B.BSL-2实验室和BSL-3实验室C.BSL-3实验室和BSL-4实验室D.以上均不是17.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发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在老版基础上新增加的内容是:( D )A.危险度评估B.重组DNA技术的安全性C.感染性物质的运输D.以上均是18.被称之为屏障实验室的是:( C )A.BSL-1实验室B.BSL-2实验室C.BSL-3实验室D.BSL-4实验室19.被称之为高度屏障实验室的是:( D )A.BSL-1实验室B.BSL-2实验室C.BSL-3实验室D.BSL-4实验室20.不属于Ⅰ类菌(毒)种的微生物是:( D )A.O1群霍乱弧菌B.鼠疫耶尔森菌C.天花病毒D.狂犬病毒二、判断题1.所有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均应张贴醒目的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致。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几类()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A.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B.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C.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D.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C.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病原微生物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有哪个机构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协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B.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协商有关部门后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D.省级卫生主管部门5.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A.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B.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C.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D.以上都是6.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几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7.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诊治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几小时内报告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12小时8.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A.生物安全柜B.防护服C.口罩D.通风系统9.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A.规范操作B.戴眼罩C.加强人员培训D改进操作技术10.运输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A.城市铁路B.飞机C.专车D.轮船11.下列哪项属于危害程度分类为第三类的病原体()A.SARS冠状病毒B.类天花病毒C.天花病毒D.黄热病毒12.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设备()A.防护服B.面罩C.口罩D.空气消毒机13.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11月12日C.2005年1月1日D.2005年6月1日14.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A.生物安全柜、培养箱B.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C.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15.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培养的实验室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进行()A.BSL-1B.BLS-2C.BLS-3D.BSL-416.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的实验操作,其注意点是()A.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B.应该使用密闭的卫星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须灭菌的接种环C.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D.以上都是17. 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几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18.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A.噪声B.气流量C.负压D.风速19.下列哪个级别的实验室没有要求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A.BSL-1B.BLS-2C.BLS-3D.BSL-420.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A.干烤B.高压蒸汽灭菌C.75%乙醇浸泡D.紫外线照射21.接受感染性物质标本应有几人进行()A.1B.2C.3D.42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送排风系统B三区两缓布局 .C.UPS电源 D.自动闭门系统23.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A.严重差错B.一般差错C.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故24.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A.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生物因子的气溶胶B.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C.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D.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二、多项选择题1.制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A.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B.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C.保护公众健康D.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包括()A.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实验室B.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教学实验室C.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检测实验室D.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诊断实验室3.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职责有哪些()A.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B.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C.检查、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D.控制实验室感染4.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什么条件()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C.具有有效地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D.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5.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承担以下哪些职责()A.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B.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C.定期检查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于使用、安全操作D.定期检查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6.卫生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露事件的报告,应当立即采取下列哪些预防、控制措施()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D.进行现场消毒7.下列哪些实验室安全操作行为或处理不正确()A.用手对实验室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手套B.用手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C.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刺的容器中D.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更换8.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被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几类()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9.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A.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B.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C.具有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D. 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三、判断题1、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wen选择题:
1.《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一、二类菌(毒)种的供应单位由哪些单位供应:(C)A.没有专业实验室的单位 B.上级业务单位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D.微生物研究所
2.某同学实验需要二类菌(毒)种,已按规定购买,那么该菌株如何才能被运输到相应的实验室。

(D)
A.快递公司快递
B.委托试剂或菌种公司购买
C.委托同学帮忙去取
D.专人去领取
3.甲型H1N1流感是(B)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特殊类别传染病
4.本学院某研究生的课题需要用到结核分枝杆菌,需要在哪一级实验室操作(B)
A.BSL-1实验室 B.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BSL-4实验室
5.本学院某研究生的课题需要用到大肠杆菌工程菌,需要在哪一级实验室操作(A)A.BSL-1实验室 B.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BSL-4实验室
6.目前可用微生物武器的微生物有哪些(ABD)
A.炭疽杆菌 B.埃博拉病毒
C.HIV病毒 D.天花病毒
7.本学院某研究生的课题需要用炭疽芽胞杆菌,菌株的购买需(D)
A.本校沙丘委员会批准 B.广州市卫生局批准
C.广东省卫生厅批准
D.不被批准,基层单位严谨从事该菌种的实验
8.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是(D)
A.老鼠B跳蚤
C.水
D.气溶胶
9.本学院的BSL-2实验室成为(A)
A.基础实验室
B.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C.高度生物防护实验室
D.生物安全实验室
10.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应该合理选择哪些类型的生物安全柜(CD)
A.Ⅲ级生物安全柜B.Ⅱ级的B2型生物安全柜
C.Ⅱ级的A1型生物安全柜
D. Ⅱ级的B1型生物安全柜
11.实验中废弃的质粒、工程菌株、细胞等应该(AB)
A.化学消毒剂浸泡处理
B.高压消毒处理
C.分类丢弃处理
D.直接丢弃
12.某同学实验室将筛选针对H7N9禽流感的新化合物,那么H7N9禽流感的操作(C)
A.P1实验室
B.P2实验室
C.P3实验室
D.P4实验室
13.生物安全防护中的二级防护包括(D)
A.生物安全柜
B.高压蒸汽灭菌
C.个人防护装备
D.实验室屏障设施
14.根据刑法中传染病菌种扩散罪,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特别严重的,处(C)
A.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B.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死刑
15.BSL-2实验室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有哪些?(BC)
A.高压蒸汽灭菌
B.甲醛熏蒸
C.紫外线消毒
D.180干烤灭菌
16.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一级防护指的是:(AC)
A.生物安全柜 B.布局三个房间
C.个人防护装备
D.通风设备
17.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为(C)
A.不得少于5年
B.不得少于10年
C. 不得少于20年
D. 不得少于30年
18.BSL-3安全设备是在BSL-1和BSL-2安全设备的基础上,增加(B)
A.消化道保护 B.呼吸道保护
C.皮肤保护
D.粘膜保护
19.感染性及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应使用几层包装系统(B)
A.2层
B. 3层
C. 4层
D. 5层
20.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三区两缓”布局中,三区包括(ABC)
A.污染区
B.清洁区
C.半污染区
D.缓冲区
二、判断题
1、Ⅱ级生物安全柜可用于一、二、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
2、一般情况下,BSL-3实验室灭菌器的排气需要特殊处理。

(√)
3、一次性注射器可用广泛用于BSL-2实验室的相关无菌操作。

(×)
4、Ⅱ级生物安全柜可以为操作者、环境、操作对象提供保护。

(√)
5、BSL-2实验室的离心机可以不需要安全罩。

(√)
6、本校对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采取集中保藏方式。

(√)
7、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该标准也是全球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的金标准。

(×)
8、在BSL-3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操作时,可以独自工作。

(×)
9、BSL-3实验室高压灭菌器不需要跨墙安装。

(×)
10、BSL-2高压灭菌器应选择立式或台式不排气(产生的蒸汽被回收)的。

(√)
11、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工作应该在BSL-3实验室进行。

(×)
12、在销毁无保存价值的一、二类菌(毒)种时应经部门领导批准。

(×)
13、霍乱弧菌的研究工作应该在BSL-3实验室进行。

(×)
14、具有BSL-3防护水平的实验室被称为高度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
15、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属于二级防护。

(×)
16、P4实验室必须使用Ⅲ级生物安全柜。

(√)
17、P2实验室必须安装洗眼器。

(×)
18、P2实验室手套使用完后,直接摘掉,然后进行消毒。

(×)
19、P2实验室的高压灭菌锅是跨墙安装的。

(×)
20、如果在本学院的P2实验室发生感染性物质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该先向本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工作小组汇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