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站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定兴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定兴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为()A.B.C.1D.2【答案】C【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解析】【解答】解:∴最小整数解为1.故答案为:C.【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中的最小整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2分)所有和数轴上的点组成一一对应的数组成()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答案】D【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析】【解答】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即可得出答案。
3、(2分)适合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A. B. C. D.【答案】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析】【解答】把分别代入各个方程组,A、B、D都不适合,只有C适合.故答案为:C.【分析】将x=2、y=-1,分别代入各个方程组A、B、C、D中,判断即可。
4、(2分)为了直观地表示出5班女生人数在全年级女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选用()。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面积图【答案】C【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为了直观地表示出5班女生人数在全年级女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分析】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5、(2分)已知一个正方形纸片面积为32cm2,则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A. 8 cmB. 4 cmC. 8 cmD. 4 cm【答案】B【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设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x为一个正数).根据题意得:x2=32.所以x= =4 .故答案为:B.【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x为一个正数).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可得:x2=3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求解。
幸福路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幸福路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小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调查,统计出了最喜爱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等运动项目的人数,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将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扇形统计图,那么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A. 144°B. 75°C. 180°D. 150°【答案】A【考点】条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20÷50×100%=40%.360°×40%=144°.故答案为:A【分析】先根据统计图计算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乘以360°即可得出圆心角的度数.2、(2分)已知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A. 相等B. 互补C. 相等或互补D. 不能确定【答案】C【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如图:①∠B和∠ADC的两边分别平行,∵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C,②∠B和∠CDE的两边分别平行,∵∠ADC+∠CDE=180°,∴∠B+∠CDE=180°.∴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故答案为:C【分析】首先根据题意作图,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与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2分)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如图所示)的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答案】C【考点】平移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将题图所示的图案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C选项.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3÷a2=a D.(a2)3=a52.如图,在“A”字型图中,AB、AC被DE所截,则∠ADE与∠DEC是()A.内错角B.同旁内角C.同位角D.对顶角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3)(x﹣2)=x2+x﹣6B.ax﹣ay﹣1=a(x﹣y)﹣1C.8a2b3=2a2•4b3D.x2﹣4=(x+2)(x﹣2)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b的是()A.∠1=∠3B.∠2=∠4C.∠2=∠3D.∠2+∠3=180°5.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B.(﹣x+1)(﹣x﹣1)C.(a+b)(a﹣2b)D.(2x﹣1)(﹣2x+1)6.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将()A.减少180°B.不变C.增大180°D.以上都有可能7.若a m=2,a n=3,则a m+n等于()A.5B.6C.8D.98.如图,△ABC中,∠A=60°,点E、F在AB、AC上,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则图中∠1+∠2的和等于()A.60°B.90°C.120°D.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解因式:2x2﹣x=.10.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厘米.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如果∠1=65°,那么∠2=度.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3.如图,在△ABC中,BC=5cm,把△ABC沿直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EC=2cm,则平移的距离为cm.14.314×(﹣)7=.1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2cm、5cm,则第三边长为cm.16.若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则m的值等于.17.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18.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d﹣bc,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2﹣3x+1=0时,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2)2﹣()﹣1+2018020.计算:a(2﹣a)+(a+1)(a﹣1)21.因式分解:9x2﹣6x+1.22.分解因式:x3﹣x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化简再求值:(3﹣5y)(3+5y)+(3+5y)2,其中.y=0.424.已知:x+y=5,xy=﹣3,求:(1)x2+y2的值(2)(1﹣x)(1﹣y)的值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4)能使S△ABQ=S△ABC的格点Q共有个.26.如图:已知∠1=∠2,∠3=∠B,FG⊥AB于G,猜想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写出合适的理由.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计算如图所示的十字形草坪的面积时,小明和小丽都运用了割补的方法,但小明使“做加法”,列式为“a(a﹣2b)+2b(a﹣2b)”,小丽使“做减法”,列式为“a2﹣4b2”.(1)请你把上述两式都分解因式;(2)当a=63.5m、b=18.25m时,求这块草坪的面积.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如图1,已知∠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我们容易证明∠ACD=∠A+∠B,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尝试探究:(1)如图2,∠DBC与∠ECB分别为△ABC的两个外角,则∠DBC+∠ECB∠A+180°(横线上填>、<或=)初步应用:(2)如图3,在△ABC纸片中剪去△CED,得到四边形ABDE,∠1=135°,则∠2﹣∠C=.(3)解决问题:如图4,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DBC、∠ECB,∠P与∠A有何数量关系?请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写出答案.(4)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EBC、∠FCB,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探究∠P与∠A、∠D的数量关系.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a2与a3是加,不是乘,不能运算,故本选项错误;B、a2•a3=a2+3=a5,故本选项错误;C、a3÷a2=a3﹣2=a,故本选项正确;D、(a2)3=a2×3=a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内错角是在截线两旁,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作答.【解答】解:如图,∠ADE与∠DEC是AB、AC被DE所截的内错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错角的定义,正确记忆内错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错误;B、右边不是积的形式,错误;C、不是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错误;D、是平方差公式,x2﹣4=(x+2)(x﹣2),正确.故选:D.【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分解因式的定义来判断.4.【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解答】解:A、∵∠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4,∴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2=∠3与a,b的位置无关,不能判定直线a∥b;D、∵∠2+∠3=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当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5.【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1)(﹣x﹣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相关,随着边数的不同而不同,而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还是36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题目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住定理即可.7.【分析】根据a m•a n=a m+n,将a m=2,a n=3,代入即可.【解答】解:∵a m•a n=a m+n,a m=2,a n=3,∴a m+n=2×3=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度一般.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EF+∠AFE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AED+∠AFD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解答.【解答】解:∵∠A=60°,∴∠AEF+∠AFE=180°﹣60°=120°,∵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AED+∠AFD=2(∠AEF+∠AFE)=2×120°=240°,∴∠1+∠2=180°×2﹣240°=360°﹣240°=1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翻转变换的性质,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析】首先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然后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2x2﹣x=2x•x﹣x•1=x(2x﹣1).故答案为:x(2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根据题意找出公因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6×10﹣6厘米.故答案为:7.6×10﹣6.【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1.【分析】直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a∥b,∠1=65°,∴∠2=180°﹣65°=115°.故应填:115.【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求值.12.【分析】本题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900°,解得:n=7,∴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13.【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结合图形可直接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BC=5cm,CE=2cm,∴平移的距离=BE=BC﹣EC=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4.【分析】运用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的逆运算,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解答】解:314×(﹣)7=(32)7×(﹣)7=(﹣×9)7=(﹣1)7=﹣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15.【分析】分2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即可得解.【解答】解:①2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2cm、5cm,∵2+2=4<5,∴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②2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5cm、5cm,能够组成三角形,所以,第三边长为5cm,综上所述,第三边长为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作出判断.16.【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m的值等于:±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17.【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MC,求出∠AM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1=∠A+∠AMF,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CB=90°,∴∠MCD=90°,∵∠D=60°,∴∠DMC=30°,∴∠AMF=∠DMC=30°,∵∠A=45°,∴∠1=∠A+∠AMF=45°+30°=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MF 的度数.18.【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普通运算,整理后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2﹣3x+1=0,x2﹣3x=﹣1,∴=(x+1)(x﹣1)﹣3x(x﹣2)=x2﹣1﹣3x2+6x=﹣2x2+6x﹣1=﹣2(x2﹣3x)﹣1=2﹣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2﹣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a﹣a2+a2﹣1=2a﹣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1.【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3x﹣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分析】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2项,可采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计算进而合并同类项,再把已知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9﹣25y2+9+30y+25y2=30y+18,把y=0.4代入得:原式=30×0.4+18=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4.【分析】(1)将x2+y2变形为(x+y)2﹣2xy,然后将x+y=5,xy=﹣3代入求解即可;(2)将所求式子展开整理成x+y与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1)∵x+y=5,xy=﹣3,∴原式=(x+y)2﹣2xy=25﹣2×(﹣3)=31;(2)∵x+y=5,xy=﹣3,∴原式=1﹣y﹣x+xy=1﹣(x +y )+xy=1﹣5+(﹣3)=﹣7.【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分析】(1)根据中线的定义得出AB 的中点即可得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CD ; (2)平移A ,B ,C 各点,得出各对应点,连接得出△A 1B 1C 1;(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4)首先求出S △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 点的个数.【解答】解:(1)AB 边上的中线CD 如图所示:;(2)△A 1B 1C 1如图所示:;(3)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4)如图所示:能使S △ABQ =S △ABC 的格点Q ,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中线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6.【分析】已知∠3=∠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DE∥BC,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可得∠2=∠DCB,从而证得CD∥GF,又因为FG⊥AB,所以CD与AB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解答】解:CD⊥AB.∵∠3=∠B.∴DE∥BC,∴∠1=∠4,又∵∠1=∠2,∴∠2=∠4,∴GF∥CD,∴∠CDB=∠BGF,又∵FG⊥AB,∴∠BGF=90°,∴∠CDB=90°,即CD⊥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通过等量代换求证CD与AB的位置关系.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分析】(1)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a(a﹣2b)+2b(a﹣2b)=(a﹣2b)(a+2b);a2﹣4b2=(a﹣2b)(a+2b)(2)(a﹣2b)(a+2b)当a=63.5m、b=18.25m时,原式=(63.5﹣2×18.25)×(63.5+2×18.25)=(63.5﹣36.5)×(63.5+36.5)=27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DBC=∠A+∠ACB,∠ECB=∠A+∠ABC,两式相加可得结论;(2)利用(1)的结论:∵∠2+∠1﹣∠C=180°,将∠1=135°代入可得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P=∠DBC,∠BCP=∠EC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P的式子,代入(1)中得的结论:∠DBC+∠ECB=180°+∠A,可得:∠P=90°﹣∠A;(4)根据平角的定义得:∠EBC=180°﹣∠1,∠FCB=180°﹣∠2,由角平分线得:∠3=∠EBC=90°﹣∠1,∠4=∠FCB=90°﹣∠2,相加可得:∠3+∠4=180°﹣(∠1+∠2),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结论.【解答】解:(1)∠DBC+∠ECB﹣∠A=180°,理由是:∵∠DBC=∠A+∠ACB,∠ECB=∠A+∠ABC,∴∠DBC+∠ECB=2∠A+∠ACB+∠ABC=180°+∠A,∴∠DBC+∠ECB=∠A+180°.故答案为:=.(2)∠2﹣∠C=45°.理由是:∵∠2+∠1﹣∠C=180°,∠1=135°,∴∠2﹣∠C+135°=180°,∴∠2﹣∠C=45°.故答案为:45°;(3)∠P=90°﹣∠A,理由是:∵BP平分∠DBC,CP平分∠ECB,∴∠CBP=∠DBC,∠BCP=∠ECB,∵△BPC中,∠P=180°﹣∠CBP﹣∠BCP=180°﹣(∠DBC+∠ECB),∵∠DBC+∠ECB=180°+∠A,∴∠P=180°﹣(180°+∠A)=90°﹣∠A.故答案为:∠P=90°﹣∠A,(4)∠P=180°﹣(∠A+∠D).理由是:∵∠EBC=180°﹣∠1,∠FCB=180°﹣∠2,∵BP平分∠EBC,CP平分∠FCB,∴∠3=∠EBC=90°﹣∠1,∠4=∠FCB=90°﹣∠2,∴∠3+∠4=180°﹣(∠1+∠2),∵四边形ABCD中,∠1+∠2=360°﹣(∠A+∠D),又∵△PBC中,∠P=180°﹣(∠3+∠4)=(∠1+∠2),∴∠P=×[360°﹣(∠A+∠D)]=180°﹣(∠A+∠D).【点评】本题是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关键.。
模拟卷:2018-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原创卷A卷(河南)

数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数学试题 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豫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原创卷A 卷七年级数学(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人教版七下第5—7章。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A .B .C .D .2.下列四个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2|B .38C .1.732D .2-3.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4C .±2D .±44.如图,与∠B 是同旁内角的角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在数轴上表示7的点在哪两个字母之间A .B 与C B .A 与B C .A 与CD .C 与D6.如图,l 1与l 3交于点P ,l 2与l 3交于点Q ,∠1=104°,∠2=87°,要使得l 1∥l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将l 1绕点P 逆时针旋转14°B .将l 1绕点P 逆时针旋转17°C .将l 2绕点Q 顺时针旋转11°D .将l 2绕点Q 顺时针旋转14°7.已知点P (m +3,2m +4)在x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为 A .(-1,0)B .(1,0)C .(-2,0)D .(2,0)8.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A .34∠=∠B .12∠=∠C .B DCE ∠=∠D .180B DAB ∠+∠=︒9.已知点P (a ,b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5,且||a b a b -=-,则P 点的坐标是 A .(5,2)B .(2,−5)C .(5,2)或(5,−2)D .(2,−5)或(5,2)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点P 1(-1,0),P 2(-1,-1),P 3(1,-1),P 4(1,1),P 5(-2,1),P 6(-2,-2),……,依次扩展下去,则P 2018的坐标为A .(-503,503)B .(504,504)C .(-506,-506)D .(-505,-505)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13a ,小数部分是b ,则a -b =__________.数学试题 第3页(共4页) 数学试题 第4页(共4页)………………○………………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12.如图,DE ∥BC ,EF ∥AB ,图中与∠BFE 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13.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4a +1和a -11,则这个正数是__________. 1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若A (1,1),B (2,0),则C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15.已知点A (0,1),B (0,2),点C 在x 轴上,且2ABC S =△,则点C 的坐标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8分)计算:(1)23(2)|21|27-+--;(2)310.048|32|34+-++-+.17.(本小题满分9分)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如果a 2=4,b 的算术平方根为3,求a +b 的值;(2)已知x 是25的平方根,y 是16的算术平方根,且x <y ,求x -y 的值.18.(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12180AGF ABC ∠=∠∠+∠=︒,. (1)试判断BF 与D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2150BF AC ⊥∠=︒,,求AFG ∠的度数.19.(本小题满分9分)(1)已知:2a +1的算术平方根是3,3a -b -1的立方根是2,求320b a +的值.(2)已知a 是10的整数部分,b 是它的小数部分,求a 2+(b +3)2的值.20.(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OF ,OD 分别是∠AOE ,∠BOE 的平分线.(1)写出∠DOE 的补角;(2)若∠BOE =62°,求∠AOD 和∠EOF 的度数;(3)射线OD 与OF 之间的夹角是多少?21.(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BAP +∠APD =180°,∠AOE =∠1,∠FOP =∠2.(1)若∠1=55°,求∠2的度数; (2)求证:AE ∥FP .22.(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把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1B 1C 1.(1)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 1B 1C 1; (2)写出点A 1,B 1的坐标;(3)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三角形BCP 与三角形ABC 面积相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本小题满分11分)已知下面四个图形中,AB ∥CD ,探究四个图形中,∠APC 与∠PAB ,∠PCD 的数量关系.(1)图①中,∠APC 与∠PAB ,∠PCD 的关系是__________;(2)图②中,∠APC 与∠PAB ,∠PCD 的关系是__________;(3)请你在图③和图④中任选一个,说明∠APC 与∠PAB ,∠PCD 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元岗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元岗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估计30的算术平方根在哪两个整数之间()A. 2与3B. 3与4C. 4与5D. 5与6 【答案】D【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25<30<36,∴5<<6,故答案为:D.【分析】由25<30<36,根据算术平方根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2分)下列问题用普查(即全面调查)较为合适的是()A. 调查北京某区中学生一周内上网的时间B. 检验一批药品的治疗效果C. 了解50位同学的视力情况D. 检测一批地板砖的强度【答案】C【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析】【解答】解:A、学生较多,上网时间难调查,故宜选用抽样调查;B、实验要损耗药品,故宜选用抽样调查;C、人数较少且要具体到每个人,故宜用全面调查;D、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故答案为:C.【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根据全面调查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3、(2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答案】C【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析】【解答】解:由得:1+2x≥5x≥2,因此在数轴上可表示为:故答案为:C.【分析】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5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x≥2在2的右边包括2,应用实心的圆点表示)。
4、(2分)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共有5个整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A. 7<a≤8B. 6<a≤7C. 7≤a<8D. 7≤a≤8【答案】A【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解析】【解答】解:∵不等式组的解集中共有5个整数,∴a的范围为7<a≤8,故答案为:A.【分析】不等式组有5个整数解,即为3,4,5,6,7,从而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5、(2分)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A.B.C.D.【答案】C【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①得:x<2m,解②得:x>2-m,根据题意得:2m>2-m,解得:.故答案为:C.【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已知不等式组有解,即可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6、(2分)在,π,,1.5(。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有答案及解析)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1,∠2,∠3,∠4中,∠1的同位角是()A.∠3B.∠2C.∠4D.不确定2.如图:若∠1=∠2,则()A.AD∥BC B.AB∥CD C.∠A=∠C D.AB⊥BC3.如图:a∥b,若∠1=∠2,则∠2的度数为()A.30°B.90°C.120°D.150°4.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分别为2,4,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6B.8C.10D.8或105.已知:等腰△ABC中,∠B=∠C,若该三角形有一个内角80°,则顶角为()A.80°B.20°C.80°或20°D.100°6.已知:x m=3,则x2m=()A.6B.9C.12D.187.把0.00091科学记数表示为()A.91×10﹣5B.0.91×10﹣3C.9.1×104D.9.1×10﹣48.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A.﹣x2+1B.﹣x2﹣1C.49﹣x3D.49+x9.在二元一次方程x+3y=10中,若x、y均为正数,则该方程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10.从长度分别为3cm、4cm、5cm、6cm、9cm的小木棒中任取三根,能搭成三角形的组数有()A.4B.5C.6D.7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已知:∠α的两条边分别平行∠β的两条边,若∠α=40°,则∠β=.12.如图AB∥CD,AE,CE分别平分∠BAC,∠ACD,那么∠AEC=度.13.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14.已知:a m=10,a n=2,则a2m﹣n=.15.若关于x的代数式x2+(m﹣3)x+16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16.已知:实数a、b满足a2+b2+2a+4b+5=0,则b=.17.若是二元一次方程3x+by=5的一个解,则b=.18.已知:a2+b2+c2﹣ab﹣ac﹣ca=0,则a、b、c的大小关系为.三、解答题(56分)19.(8分)如图:点D、E在AB上,点F在BC上,点G在AC上,若∠1=∠B,∠2=∠3,∠4=70°.(1)请说明EF∥DC(2)求∠ADC的度数(要求书写完整步骤)20.(8分)已知:△ABC中,AB<AC,AH是高,AD是∠BAC的平分线.(1)若∠B=60°,∠C=40°,求∠HAD的度数;(2)若∠B=m°,∠C=n°,(m>n).求∠HAD(用mn的代数式表示)21.(8分)计算:22.(8分)先化简,后求值:(x﹣5y)(﹣x﹣5y)﹣(﹣x+5y)2,其中x=,y=﹣1 23.(8分)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4x2﹣64(2)4(m+n)2﹣9(m﹣n)224.(8分)解下列方程组(1)(代入法)(2)25.(8分)观察并计算(1)①1×2×3×4+1=2②3×4×5×6+1=2限填正整数(2)猜想:写出一个反应上述等量关系的等式.(3)说明你猜想的理由.(4)应用:计算:10×11×12×13+1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分析】∠1与∠2是直线AB、直线CD被直线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即∠1=∠2,所以AB ∥CD.【解答】解:∵∠1=∠2,∴AB∥CD,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a∥b,∴∠1+∠2=180°,∵∠1=∠2,解得:∠2=120°,故选:C.【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2和4两边,没由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解答】解:当2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4,2、4、4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0;当2为腰时,其它两边为2和4,∵2+2=4=4,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答案只有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若80°是顶角,则可直接得出答案;若80°是底角,则设顶角是y,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求解;【解答】解:若80°是顶角,则顶角为80°;若80°是底角,则设顶角是y,∴2×80°+y=180°,解得:y=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注意分类讨论.6.【分析】将x m=3代入x2m=(x m)2,计算可得.【解答】解:当x m=3时,x2m=(x m)2=32=9,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7.【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91=9.1×10﹣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8.【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平方项符号相反,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x2与1符号相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正确;B、﹣x2与﹣1符号相同,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C、49﹣x3,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D、49+x,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将方程变形为x=10﹣3y,再分别求出y=1、2、3时x的值即可得.【解答】解:∵x+3y=10,∴x=10﹣3y,当y=1时,x=7;当y=2时,y=4;当y=3时,x=1;∴该方程的正整数解有3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将方程变形为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及方程的解的定义.10.【分析】首先写出所有的组合情况,再进一步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其中的任意三条组合有:3cm、4cm、5cm;3cm、4cm、6cm;3cm、4cm、9cm;3cm、5cm、6cm;3cm、5cm、9cm;3cm、6cm、9cm;4cm、5cm、6cm;4cm、5cm、9cm;4cm、6cm、9cm;5cm、6cm、9cm十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其中的3cm、4cm、5cm;3cm、4cm、6cm;3cm、5cm、6cm;4cm、5cm、6cm;4cm、6cm、9cm;5cm、6cm、9cm能搭成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分析】根据当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两角的关系可能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α=40°,∠α的两边分别和∠β的两边平行,∴∠β和∠α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即∠β的度数是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运用了分类思想.1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AC+∠DCA=18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AC=∠BAC,∠ECA=∠DCA,则∠EAC+∠ECA=9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AEC.【解答】解:∵AB∥CD,∴∠BAC+∠DCA=180°,∵AE,CE分别平分∠BAC,∠ACD,∴∠EAC=∠BAC,∠ECA=∠DCA,∴∠EAC+∠ECA=(∠BAC+∠DCA)=90°,∴∠AEC=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13.【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因为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所以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所求多边形边数为n,则(n﹣2)•180°=540°,解得n=5.【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14.【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法则解答.【解答】解:∵a m=10,a n=2,∴a2m﹣n===50.故答案是:50.【点评】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属于基础计算题.15.【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解答】解:∵x2+(m﹣3)x+16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3=±8,解得:m=11或﹣5,故答案为:11或﹣5【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分析】将已知等式左边的5变为1+4,利用加法运算律变形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根据两非负数之和为0,两非负数分别为0,即可求出a与b的值.【解答】解:∵a2+b2+2a+4b+5=0,∴a2+2a+1+b2+4b+4=0,即(a+1)2+(b+2)2=0,∴a+1=0且b+2=0,解得:a=﹣1,b=﹣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将x=3、y=4代入方程3x+by=5得到关于b的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将x=3、y=4代入方程3x+by=5,得:9+4b=5,解得:b=﹣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程的解的定义.18.【分析】对a2+b2+c2﹣ab﹣bc﹣ca=0进行因式分解可得(a﹣b)2+(b﹣c)2+(c﹣a)2=0,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a2+b2+c2﹣ab﹣bc﹣ac=0,∴2a2+2b2+2c2﹣2ab﹣2bc﹣2ac=0,a2+b2﹣2ab+b2+c2﹣2bc+a2+c2﹣2ac=0,即(a﹣b)2+(b﹣c)2+(c﹣a)2=0,∴a﹣b=0,b﹣c=0,c﹣a=0,∴a=b=c,故答案为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把所给式子进行因式分解.三、解答题(56分)19.【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DG∥BC,进而得出∠2=∠DCB,利用等量代换得出∠3=∠DCB,进而证明平行即可;(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1)∵∠1=∠B,∴DG∥BC,∴∠2=∠DCB,∵∠2=∠3,∴∠3=∠DCB,∴EF∥DC;(2)∵EF∥DC,∴∠4=∠ADC═7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DG∥BC.20.【分析】(1)先利用△ABC的内角和为180°,求出∠BAC的度数,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求出∠BAD的度数,在△ABH中,求出∠BAH=180°﹣∠B﹣∠AHB=30°,根据∠HAD =∠BAD﹣∠BAH,即可解答;(2)根据(1)的解题过程,即可解答.【解答】解:(1)∵∠B=60°,∠C=40°,∴∠BAC=180°﹣∠B﹣∠C=180°﹣60°﹣40°=80°,∵AD是∠BAC的平分线,∴∠BAD=∠BAC=40°,∵△ABC中,AB<AC,AH是高,∴∠AHB=90°,∴在△ABH中,∠B=60°,∠AHB=90°,∴∠BAH=180°﹣∠B﹣∠AHB=30°,∴∠HAD=∠BAD﹣∠BAH=40°﹣30°=10°,(2)∵∠B=m°,∠C=n°,∴∠BAC=180°﹣∠B﹣∠C═(180﹣m﹣n)°,∵AD是∠BAC的平分线,∴∠BAD=∠BAC=(180﹣m﹣n)°,∵:△ABC中,AB<AC,AH是高,∴∠AHB=90°,∴在△ABH中,∠B=m°,∠AHB=90°,∴∠BAH=180°﹣∠B﹣∠AHB=(90﹣m)°,∴∠HAD=∠BAD﹣∠BAH=(180﹣m﹣n)°﹣(90﹣m)°=(m﹣n)°,【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1.【分析】首先进行积的乘方运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a2b2(﹣a2b﹣12ab+b2)=﹣8a4b3﹣a3b3+a2b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x﹣5y)(﹣x﹣5y)﹣(﹣x+5y)2=25y2﹣x2﹣x2+10xy﹣25y2=﹣2x2+10xy,当x=,y=﹣1,原式==﹣﹣5=﹣5.【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3.【分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4,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1)4x2﹣64=4(x2﹣16)=4(x+8)(x﹣8);(2)4(m+n)2﹣9(m﹣n)2=[2(m+n)+3(m﹣n)][2(m+n)﹣3(m﹣n)]=(5m﹣n)(﹣m+5n).【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4.【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由②得:y=﹣2x+8③,把③代入①得:3x+8x﹣32=1,解得:x=3,把x=3代入②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整理得:,①+②得:4x=32,解得:x=8,把x=8代入②得:y=﹣6,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5.【分析】(1)各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2)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结论,写出即可;(3)验证得到的等式即可;(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1)①1×2×3×4+1=52;②3×4×5×6+1=192;故答案为:①5;②19;(2)猜想得到:n(n+1)(n+2)(n+3)+1=(n2+3n+1)2;(3)等式左边=(n2+n)(n2+5n+6)+1=n4+6n3+11n2+6n+1,等式右边=(n2+3n)2+2(n2+3n)+1=n4+6n3+11n2+6n+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4)根据题意得:原式=1312=17161.【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黄站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
∵方程组的解是方程 2x﹣ay=18 的解, ∴代入得:10+2a=18,解得:a=4, 故答案为:4. 【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再将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 2x-ay=18,建立关于 a 的方程,求解 即可。
14、( 1 分 ) 已知 【答案】-2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之和为 0
第 11 页,共 18 页
【答案】解: ,…); ,…);
= -4 ,
= -2 , ,
=
,
所以,负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0.101001,―
,…);
无理数集合:(0.202002…,
【考点】有理数及其分类,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填写。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解是
, 求方程组
的解.”
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 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 5,通过换元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
第 10 页,共 18 页
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________.
【答案】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0、 ( 5 分 ) 如图, 直线 AB、 CD 相交于 O, 射线 OE 把∠BOD 分成两个角, 若已知∠BOE=
∠AOC, ∠EOD=36°,
求∠AOC 的度数. 【答案】解:∵∠AOC=∠BOD 是对顶角, ∴∠BOD=∠AOC, ∵∠BOE= ∠AOC,∠EOD=36º, ∴∠EOD=2∠BOE=36º, ∴∠EOD=18º, ∴∠AOC=∠BOE=18º+36º=54º. 【考点】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铜陵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铜陵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若,则y用只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A.y=2x+7B.y=7﹣2xC.y=﹣2x﹣5D.y=2x﹣5【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由①得:m=3﹣x,代入②得:y=1+2(3﹣x),整理得:y=7﹣2x.故答案为:B.【分析】由方程(1)变形可将m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再将m代入方程(2)中整理可得关于x、y的方程,再将这个方程变形即可把y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2、(2分)如图,不一定能推出a∥b的条件是()A. ∠1=∠3B. ∠2=∠4C. ∠1=∠4D. ∠2+∠3=180º【答案】C【考点】平行线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1=∠3,∴a∥b,故A不符合题意;B、∵∠2=∠4,∴a∥b,故B不符合题意;C、∵∠1=∠4,∴a不一定平行b,故C不符合题意;D、∵∠2+∠3=180º,∴a∥b,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3、(2分)小亮在解不等式组时,解法步骤如下:解不等式①,得x>3,…第一步;解不等式②,得x>﹣8,…第二步;所有原不等式组组的解集为﹣8<x<3…第三步.对于以上解答,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解答有误,错在第一步B. 解答有误,错在第二步C. 解答有误,错在第三步D. 原解答正确无误【答案】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8,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故答案为:C【分析】不等式组取解集时:同大取大,即都是大于时,取大于大的那部分解集,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两个解集,取公共部分.4、(2分)实数在数轴上的位量如图所示,则下面的关系式中正确的个数为()A. 1B. 2C. 3D. 4【答案】B【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知:b<-a<0<a<-b,∴a+b<0,b-a<0,>,|a|<|b|,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由数轴可知:b<-a<0<a<-b,从而可逐一判断对错.5、(2分)下列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答案】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A. 未知项xy的次数为2,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B. 第一个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C. 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二元一次方程组;D.含有三个未知数,故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站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 2分 ) 如图为某餐厅的价目表,今日每份餐点价格均为价目表价格的九折.若恂恂今日在此餐厅点了橙汁鸡丁饭后想再点第二份餐点,且两份餐点的总花费不超过200元,则她的第二份餐点最多有几种选择?( )B.7C.9D.11【答案】 C【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第二份餐的单价为x 元, 由题意得,(120+x )×0.9≤200,解得:x≤102 ,故前9种餐都可以选择.故答案为:C.【分析】设第二份餐的单价为x元,根据“ 两份餐点的总花费不超过200元”列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根据表格可得答案.2、(2分)在期末复习课上,老师要求写出几个与实数有关的结论:小明同学写了以下5个:①任何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②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③在1和3之间的无理数有且只有这4个;④是分数,它是有理数;⑤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7.30表示大于或等于7.295,而小于7.305的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B【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①任何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①正确;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②错误;③在1和3之间的无理数有无数个,故③错误;④是无理数,故④错误;⑤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7.30表示大于或等于7.295,而小于7.305的数,故⑤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统称为无理数,所以①正确;又因为无理数都是小数,所以1和3之间有无数个;因为是无理数,所以也是无理数;最后一项考查的是四舍五入。
3、(2分)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y=8的解的是()A.B.C.D.【答案】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析】【解答】解:先把原方程化为y=2x-8,然后利用代入法可知:当x=1时,y=-6,当x=2时,y=-4,当x=0.5时,y=-7,当x=5时,y=2.故答案为:C.【分析】能使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首先将方程变形为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分别将每个答案中的x的值代入算出对应的y的值,将计算的y的值与每个答案中给出的y的值进行比较,如果相等,该答案就是方程的解,反之就不是方程的解。
4、(2分)下列各数中3.14,,1.060060006…(每两个6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0,,3.14159是无理数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每两个6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共2个.故答案为:B.【分析】由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可知已知数中的无理数的个数。
5、(2分)下列图形可以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平移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图形的方向发生变化,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得到,A不符合题意;B、图形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B符合题意;C、图形的方向发生变化,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得到,C不符合题意;D、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知B正确.6、(2分)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要举行活动,如图是分别参加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允许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A. 259人B. 441人C. 350人D. 490人【答案】B【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700×(1﹣37%)=700×63%=441(人),故答案为:B.【分析】不下围棋的人数的百分比是1﹣37%,不下围棋的人共有700×(1﹣37%)人,即可得解.7、(2分)如图,,=120º,平分,则等于()A. 60ºB. 50ºC. 30ºD. 35º【答案】C【考点】角的平分线,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B∥CD∴∠BGH+∠GHD=180°,∠GKH=∠KHD∵HK平分∠EHD∴∠GHD=2∠KHD=2∠GKH∵∠BGH=∠AGE=120°∴∠BGH+2∠GKH=180°,即120°+2∠GKH=180°,∴∠GKH=30°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BGH+∠GHD=180°,∠GKH=∠KH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GHD=2∠KHD=2∠GKH,然后可推出∠BGH+2∠GKH=180°,即可得出答案。
8、(2分)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c的值是()A. 3B. 2C. 1D. 无法确定【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将代入方程得,①+②+③得4(a+b+c)=12,∴a+b+c=3,故答案为:A.【分析】将x、y、z的值代入方程组中,再观察方程组中各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相同字母的系数之和都为4,因此由(①+②+③)÷4,就可求得a+b+c的值。
9、(2分)如图所示,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A. ∠1=90°,∠2=30°,∠3=∠4=60°;B. ∠1=∠3=90°,∠2=∠4=30°C. ∠1=∠3=90°,∠2=∠4=60°;D. ∠1=∠3=90°,∠2=60°,∠4=30°【答案】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解析】【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2=60°,∠4=30°.由平角的定义知,∠3=180°-∠2-∠4=90°,所以∠1=∠3=90°.故答案为:D【分析】因为∠1和∠3是对顶角,所以相等,∠2和的角,∠4和的角分别是对顶角.10、(2分)x的5倍与它的一半之差不超过7,列出的关系式为()A.5x-x≥7B.5x-x≤7C.5x-x>7D.5x-x<7【答案】B【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列关系式为:5x-x≤7,故答案为:B.【分析】先求出x的5倍与它的一半,再求差,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注意“不超过”用数学符号表示为“≤”.11、(2分)如果2x a﹣2b﹣3y a+b+1=0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a,b的值分别是()A.1,0B.0,1C.﹣1,2D.2,﹣1【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析】【解答】解:∵2x a﹣2b﹣3y a+b+1=0是二元一次方程,∴a﹣2b=1,a+b=1,解得:a=1,b=0.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两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就可建立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
12、(2分)已知5x2m+3+ >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 B. - C. 1 D. -1【答案】D【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析】【解答】解:∵原不等式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m+3=1解之:m=-1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可得出x的次数是1,建立关于m的方程,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13、(1分)我们知道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为,则的小数部分是________.【答案】【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的整数部分为2,∴的小数部分为,故答案为:.【分析】由于的被开方数5介于两个相邻的完全平方数4与9之间,根据算数平方根的性质,被开方数越大,其算数平方根就越大即可得出,从而得出的整数部分是2,用减去其整数部分即可得出其小数部分。
14、(2分)已知|a|- =0,则a的值是________若=3,则a=________【答案】±;±3【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实数的绝对值【解析】【解答】解:∵|a|=∴a=±∵∴a2=9∴a=±3故答案为:±,±3【分析】将已知转化为|a|=,再根据绝对值等于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根据题意可得a2=9,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15、(1分)已知,如图,要使得AB∥CD,你认为应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答案】∠ECD=∠A(答案不唯一)【考点】平行线的判定【解析】【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ECD=∠A(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ECD=∠A.【分析】还可以添加:∠B=∠DCB,∠A+∠ACD=180º最为直接的条件.16、(1分)的最小值是,的最大值是,则________.【答案】-4【考点】代数式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的最小值是a,x≤-6的最大值是b,∴a=2,b=-6,∴a+b=2+(-6)=-4.故答案为:-4.【分析】由题意先求出a,b;再把a,b的在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7、(2分)如图,小明家五月份医疗支出费用为140元,则其他支出占________%,五月总支出为________元.【答案】14;1400【考点】扇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其他=1﹣10%﹣18%﹣48%﹣10%=14%,设五月份总支出为x元,∵小明家五月份医疗支出费用为140元,占总支出的10%,∴=10%,解得x=1400(元).故答案为:14,1400【分析】由图可知,其他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根据医疗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可得总支出.18、(1分)已知343(x+3)3+27=0,则x的值是________【答案】-【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x+3)3=- ,x+3=-解之:x=-故答案为:-【分析】将方程化为(x+3)3=- ,然后利用开立方运算求x的值即可三、解答题19、(5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C=80°,OE⊥AB,OF平分∠DOB,求∠EOF的度数.【答案】解:∵∠AOC=80°,∴∠BOD=∠AOC=80°,∵OF平分∠DOB,∴∠DOF= ∠DOB=40°,∵OE⊥AB,∴∠AOE=90°,∵∠AOC=80°,∴∠EOD=180°-90°-80°=10°,∴∠EOF=∠EOD+∠DOF=10°+40°=50°.【考点】角的平分线,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和已知求出∠EOD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性质、对顶角相等和角的和差,求出∠EOF=∠EOD+∠DOF的度数.20、(5分)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O.过点O作EF∥BC分别交AB、AC于E、F.若∠BOC=130°,∠ABC:∠ACB=3:2,求∠AEF和∠EFC.【答案】解:∵∠ABC:∠ACB=3:2,∴设∠ABC=3x,∠ACB=2x,∵BO、CO分别平分∠ ABC、∠ ACB,∴∠ABO=∠CBO=x,∠ACO=∠BCO=x,又∵∠BOC=130°,在△BOC中,∠BOC+∠OBC+∠OCB=180°,∴130°+x+x=180°,解得:x=20°,∴∠ABC=3x=60°,∠ACB=2x=40°,∵EF∥BC,∴∠AEF=∠ABC=60°,∠EFC+∠ACB=180°,∴∠EFC=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设∠ABC=3x,∠ACB=2x,由角平分线性质得∠ABO=∠CBO=x,∠ACO=∠BCO=x,在△BO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解之求得x值,从而得∠ABC=60°,∠ACB=40°,再由平行线性质同位角相等得∠AEF=60°,同旁内角互补得∠EFC=140°.21、(5分)如图,∠ABC+∠BCD+∠EDC=360°.求证:AB∥ED.【答案】证明:过C作AB∥CF,∴∠ABC+∠BCF=180°,∵∠ABC+ ∠BCD+ ∠EDC=360°,∴∠DCF+ ∠EDC=180°,∴CF∥DE,∴ABF∥DE.【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过C作AB∥C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ABC+∠BCF=180°,再结合已知条件得∠DCF+ ∠EDC=180°,由平行线的判定得CF∥DE,结合平行公理及推论即可得证.22、(5分)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0,,,【答案】解:【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大小的比较【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用原点表示0,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即可一一将各个实数在数轴上找出表示该数的点,用实心的小原点作标记,并在原点上写出该点所表示的数,最后根据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即可得出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