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频发性早搏的昼夜变化及远期随访观察
胺碘酮治疗小儿频发早搏36例临床观察

胺 碘 酮 为 第 Ⅲ类 抗 心 律 失 常药 物 ,是 迄 今 认 为 最 有 效 的抗 心 律 失 常 药 物 之 一 .但 因 其 较 为 常见 的
表 1。本研 究采用胺碘 酮 治 疗 频 发 早 搏 ,观 察 其 疗 效 及 对 甲状 腺 功 能 的影
2 结 果
23 胺 碘酮 对 兀1F 4 T H 的影 响 结果 见 表 2 . , T和 S 、 , 治疗后 1 、3个 月 血 和 T H较 治疗 前 增 高 明显 , S
有统计 学意义 ( P<00 ) .5 ;治 疗 后 6个 月 血 和 T H较 治 疗 前 略增 高 , 统计 学 意 义 ( S 无 P>00 ) 治 疗 .5 。 后 1 、3个 月 血 F 治 疗 前 降 低 明 显 , 统 计 学 意 T较 有
注: 与治疗 前 比较 , P<O0 .5
21 心 律失 常 的转 归 经 治 疗 .早 搏 转 归见 表 1 1 . 。 周 治 疗 的 总 有 效 率 为 6 .% . 39 1个 月 的 总 有 效 率 为 8 .%, 月 的 总有 效率 为 9 .%。 61 3个 1 7 3个 月 停 药后 , 于 1 2 内早搏复发者 4例 , 个月早搏复 发者 l 例。 — 周 6 5
维普资讯
实用医学 杂志 2 0 年 第 2 08 4卷第 8 期
胺 碘 酮治 疗 小 儿 频 发 早 搏 3 6例 临床 观 察
袁
摘
静
陆
敏
张解宁
朱 建峰
要 目的:观察胺碘 酮治 疗小儿频发早搏 的疗效和 对 甲状腺激 素水平的影 响。方法 : 用先 负荷后 小剂 采
义。
儿科小儿心律失常护理技术要点解答

儿科小儿心律失常护理技术要点解答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心激动按一定的频率、速度及顺序传导到结间传导束、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网而达心室肌。
如心激动的频率、起搏点或传导不正常都可造成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一、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是由心脏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冲动所引起,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异位起搏点可位于心房、房室交界或心室组织,分别引起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其中室性期前收缩为多见。
(一)病因其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
可由疲劳、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但也可发生于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
另外,拟交感胺类洋地黄、奎尼丁、锑剂中毒及缺氧、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可引起期前收缩。
健康学龄儿童约1%~2%有期前收缩。
(二)症状年长儿可诉述心悸、胸闷、不适。
听诊可发现心律不齐,心搏提前,其后常有一定时间的代偿间歇,心音强弱也不一致。
期前收缩常使脉律不齐,若期前收缩发生过早,可使脉搏短绌,期前收缩次数因人而异,且同一患儿在不同时期亦可有较大出入。
某些患儿于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期前收缩减少,但也有些反而增多,前者常提示无器质性心脏病,后者则可能同时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
为了明确诊断,了解期前收缩的性质,必须作心电图检查。
根据心电图上有无P波、P波形态、P一R的长短以及QRS波的形态,来判断期前收缩属于何型。
1.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1)P波提前,可与前一心动的T波重叠,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异,但方向一致。
(2)P—R>0.10 s。
(3)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往往不完全。
(4)一般P波、QRS一T正常,若不继以QRS一T波,称为阻滞性期前收缩;若继以畸形的QRS-T 波,为心室差异传导所致。
2.交界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1)QRS-T波提前,形态、时限与正常窦性基本相同。
(2)期前收缩所产生的QRS波前或后有逆行P波,P一R<0.10s,R一P<0.20s,有时P波可与QRS 波重叠,辨认不清。
小儿频发性早搏120例动态心电图观察体会

小儿频发性早搏120例动态心电图观察体会
许菊珍;严文华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1996(009)010
【摘要】近两年我们共收治早搏病儿300例,其中动态心电图(DCG)检测120例频发早搏。
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文的病儿早搏次数6次/分以上,入院后均作DCG、X线胸片、心肌酶谱。
【总页数】2页(P462-463)
【作者】许菊珍;严文华
【作者单位】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
【相关文献】
1.宁脉饮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120例 [J], 陈天然;孙华放
2.等频性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性早搏二联律1例 [J], 余芳;舒佳;钟丹
3.肾康灵冲剂治疗小儿频复发性肾病30例临床观察 [J], 郑健;曾章超;郭云霞
4.重度频发性,复杂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与预后(附120例临床分析) [J], 廖志云;杨春仁
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频复发性肾病30例的临床观察 [J], 郑健;曾章超;翁端怡;吴群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室性早搏(课堂PPT)

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
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基础上的,即是用抗体抑制
M亚基,所以CKMM会失去活性,而CKMB活性失去
一半。这样测出的CK活性实际就是CKMB的一半,
所以CKMB活性应该为测定的2倍。但如CKBB存在就会使结果偏高,即测定的CKMB活性=CKMB+
2CKBB,如果CKBB>CKMM,由于结果要乘2,也
19
辅助检查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应用Holter技术在病人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
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24h的心电变化,经信息 处理分析及回放打印系统记录的长程心电图。 DCG特点: 非创伤性检查,
动态的,常态下, 长时间的连续纪录, 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20
DCG临床应用: ------捕捉一过性心脏病变,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15
早搏对机体的影响
室性早搏一般不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早 搏可使心输出量下降:
每次 期前收缩心输出量较窦性减少约20% 室性期前收缩达36次/分,CO下降10% 期前收缩越早,每搏损失量越大 长时间的早搏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肌肥大,极少数患儿 有可能转化为心肌病
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心电图诊断可以明确,主要是明确病因及性质 2、鉴别诊断:主要与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后
收缩)反复出现。 Ⅴ级:期前收缩的R波落在前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上。
9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
1、正常健康儿童 部分健康儿童存在室性早搏,以新生儿期及青少年期多见
①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新生儿 18%,1岁6%,4-6岁8%, 9-12岁14%,13-15岁27%[1]
② 100例14-16岁青少年,室早41%,其中75%为单源性, 25%为多源性
儿童室性早搏PPT课件

2、左室假腱索:假腱索存在特殊自律细胞及假腱索对室壁有 牵引力有关
有假腱索者室早发生率15.3%,无假腱索者室早发生率4.3% 纵行条索或较粗(>2mm)与室早显著相关 此类室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019/12/4
12
3、不明原因的病例中,经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 59例青壮年患者,50.8%有心肌炎病理改变 45例不明原因期前收缩患儿,43例有心肌炎病变[
7
病因
1. 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 2. 药物: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或中毒 3.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 4. 心脏疾病:心肌炎、心肌病、先心术中术后、假腱索、
风心、二尖瓣脱垂 5. 全身疾病:缺氧、中毒、SLE等
2019/12/4
8
4、室性早搏分级:Lown氏分级
2019/12/4
10
可能的原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①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肾上腺素高,心肌细胞Ca2+内流,自 动除极加速,自律性增高,表现为日间活动心率快时出现 早搏
② 迷走神经功能增强:Ach增多,动作电位降低,时程缩短, 复极减慢,夜间睡眠时迷走亢进,心率减慢,出现早搏
2019/12/4
11
2019/12/4
17
CK-MB测试结果高于总CK的值的原因:目前常用 的检测CKMB的方法是免疫抑制法,出现CKMB>CK的 情况就是由这种方法的检测原理造成的。在人体中正常 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 略CKBB的基础上的,即是用抗体抑制M亚基,所以 CKMM会失去活性,而CKMB活性失去一半。这样测出 的CK活性实际就是CKMB的一半,所以CKMB活性应该 为测定的2倍。但如果CKBB存在就会使结果偏高,即测 定的CKMB活性=CKMB+2CKBB,如果CKBB> CKMM,由于结果要乘2,也就是说2CKBB+CKMB> CKBB+CKMB+CKMM,即测定得的CKMB活性>CK 活性。
胎儿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心脏早搏的病因

胎儿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心脏早搏的病因
心率失常这个症状在生活中常见,在婴儿的身上也是会有的。
一些婴儿因为身体免疫的愿意,容易患上流感,也有可能会出现心脏早搏的。
具体的大家可以看看下面关于胎儿心脏早搏的原因,尽可能的去预防。
引起胎儿心脏早搏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原因之一: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小儿彻夜啼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导致的早搏;有的是因为流感、腹泻等导致呼吸紧促而
诱发的心脏早搏,上述两类早搏,只要消除了诱因,让宝宝睡好了、鼻子通气了、不闹肚子了,往往心脏早搏现象也就自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原因之二:因为在给胎儿做心脏导管检查或其他手术的时候,伤及其心脏,从而导致的心脏早搏;有的是因为小儿患有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导致的胎儿心脏早搏。
如果出现此类早搏现象,作为父母,必须高度重视,切不可马虎大意。
儿科专家指出,体检时发现患者出现了早搏,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必须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
单纯的早搏次数不多,如每分钟低于6次,没有其他不适,这类早搏一般无需用药;如果早搏次数每分钟超过10次,甚至超过20次,有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的或在心电图上呈多源性者,应及时去医院看医生,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包括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应做以下区分:首先明确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还是功能性的。
如是功能性引起,则无须太过治疗,应着重对生活方式和作息规律做调整,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不要过度熬夜,早睡早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此外,
稳定情绪也是治疗关键一环。
如果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应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以缓解症状。
小儿频发性早搏的昼夜变化及远期随访观察

小儿频发性早搏的昼夜变化及远期随访观察目的:对无心脏病史的频发性早搏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其昼夜变化规律及远期随访结果。
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双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导联选用CM1及CM5,受检查者佩带记录器24 h,本人或家长作好生活情况及睡眠情况记录。
结果:室性早搏日间型多见,早搏高峰期与心率高峰期基本一致。
夜间睡眠后心率减慢,60%的早搏减少或消失,53%的早搏严重度降低,其原因可能与植物神经调节有关。
结论:本组30例经过2~5年随访,早搏自行消失或减少者占70%,说明多数早搏属良性,预后良好,但对多源性早搏或级别呈进行性增高(>3级)者,应及时治疗,以防猝死。
标签:频发性早搏;基础心率;Holter 心电图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发展,早搏的昼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已日益受到重视,但迄今为止,有关儿科的资料报道不多,本文研究5年来我院115例小儿Holter 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改变,对其中无心脏病史的频发性早搏30例,分析其昼夜变化规律及远期随访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選择2000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早搏患儿30例,其中男童20例,女童10例。
年龄1~15岁,平均7岁。
随访期2~5年。
ECG检查1~5次。
常规心电图检出早搏,动态心动图示频发性早搏,但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心脏病史,X线检查心脏无扩大,心脏彩超检查无异常。
1.2仪器采用日本光电双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导联选用CM1及CM5,受检查者连续佩带记录器24 h,本人或家长认真记录生活日记和睡眠情况。
1.3早搏分型根据Yanaga分类法将6~18时定为日间,18时~次日6时定为夜间。
据此将早搏分为3型。
①日间型:日间早搏占全日早搏70%以上;②夜间型:夜间早搏占全日早搏70%以上;③混合型:日间夜间早搏分布均匀。
1.4早搏严重度室性早搏根据Lown分类法,房性早搏根据Klcigcr分类法。
2 结果2.1早搏频度(表1)2.2早搏分型室性早搏日间型多见(60%),与夜间型比较,P<0.01。
早搏PPT课件

冲动传导异常:折返
第51页/共56页
第52页/共56页
第53页/共56页
第54页/共56页
第55页/共5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6页/共56页
• 传导环路:首尾相连的两条传导途径组成; • 单向阻滞:冲动在一条传导途径中前向阻滞,可以逆向传导; • 缓慢传导:冲动在传导环路中某部分缓慢传导,使其到达环路已经激动过的部位时,该部位已经脱离不应
期。
第48页/共56页
• 折返是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机理。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是: ① 心脏的两个或多个部位的电生理的不均一性(即传导性或不应性的差异),这些部位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潜在的
第16页/共56页
通常不需治疗。 第17页/共56页
第18页/共56页
• (三)室性早搏 1.大多数室性早搏也是折返机制。 2.室性早搏之前无P波。 3.QRS波群明显增宽。 4.室性早搏通常不重整心房律,其后的代偿间期常常完全。 5.室性早搏可引起房室结的逆向除极,从而导致其后的PR间期延长,
第49页/共56页
• 三要素:l、激动传导方向上有双径路: 解剖学上,如W-P-W; 功能学上,如 DAVNP; 2、其中一条径路出现单向阻滞; 3、另一条径路出现缓慢传导。折返 周期一定长于折返环中各部分最长ERP。
• 分类: 1、根据部位;2、根据折返环大小: ①大折返: WPW, ②中折返: 马海姆 束, ③小折返: AVN内折返、房内、室内,④微折返: Af, Vf。
第39页/共56页
第40页/共56页
第41页/共56页
第42页/共56页
第43页/共56页
室性并行心律
第44页/共56页
房性早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访 3 0例 ,随 访期 2 5年 , 早 搏 自行 消 失 ,5例 减 ~ 6例 l 少 , 者 占 7 %。 二 0
22旱 搏 分 型 .
14旱 搏 严 重 度 .
25旱 搏 分 级 .
室性 早搏 根 据 L w o n分 类 法 , 性 早 搏 根 据 Kcg r 房 lic 分类
法。
2结 果
3 0例 频 发 性 早搏 小 儿 中室 性 2 3例 ,按 L w o n分 级 法 , 2 级2 l例 , 3级 2例 ( 为 频 多 发 源 性 早 搏 ) 均 。房 性 7例 , 按 K c e 分级 , li r g 2级 6例 , 5级 1例 ( 发 房性 早 搏 、 频 阵发性 心房
颤 动 ) 。
26室性 早 搏 形 态 .
21早搏 频度 ( 1 . 表 )
表 1 早搏频度 ( 例
Q S时限 0 9 01 s 0 ;. ~ . 3 。R波光 滑 R . ~ . 例 01 01 s 例 0 1 2 2 4 无切 迹 , 幅> . m 。 振 1 V T与 Q S 波方 向相 反 l , 致 8 5 R 主 5例 一 例 。Q c 常 , < . , 早 指数 > 。 T正 均 0 0s过 4 l
生 活 日记 和睡 眠情 况 。
13旱 搏 分 型 .
根据 Ya aa分 类 法 将 6 l ng ~ 8时 定 为 日间 , 8时~ 日 6 l 次
时定为夜间 。 据此将早搏分为 3 ① 日间型 : 型。 日间早搏 占全
日 早搏 7%以上 ; 0 ②夜间型 : 间早搏 占全 日早搏 7 %以上 ; 夜 0 ③混合型: 日间夜间早搏分布均匀 。
维普资讯
27 8第 卷 2 0年 月 4第2 0 期
・临床研 ・
/ J 频 发性早搏 的昼 夜变化及远期 随访观察 J  ̄L
杨 建 阁
( 河南 省 濮 阳市 妇 幼保 健 院 , 河南 濮 阳
47 0 5 0 0)
【 要】 目的 : 无心 脏 病史 的频发 性 早 搏 患儿 进 行 动 态心 电图 记 录 , 析其 昼 夜 变化 规 律 及 远期 随访结 果 。方 法 : 摘 对 分 采 用 日本 光 电 双通 道 动态 心 电图 仪 , 联 选用 C 及 C , 检 查 者佩 带 记 录器 2 本 人 或家 长作 好 生 活情 况 及 导 M。 M 受 4h, 睡眠情 况 记 录 。结 果 : 性 早搏 日间 型多 见 , 搏 高峰 期 与心 率 高峰 期基 本 一致 。夜 间睡 眠后 心 率减 慢 ,0 室 早 6 %的早 搏 减 少或 消 失 , 3 5 %的早 搏严 重 度降 低 , 原 因可 能 与植 物 神 经调 节有 关 。结 论 : 组 3 其 本 0例 经过 2 5年 随访 , 搏 自行 ~ 早 消失 或 减少 者 占 7 % , 明 多数 早 搏属 良性 , 0 说 预后 良好 , 对 多 源 性早 搏 或 级 别 呈进 行 性 增 高 ( 3级 ) , 但 > 者 应及 时治
睡眠 时 17级 ( 3 。 . 表 )
表 3 夜 闻 早 搏 严 重 度 增 减 情 况
选择 20 0 0年 6月~ o 6年 6月 在我 院儿 科 门诊 就 诊 的 20 早 搏患 儿 3 0例 , 中男 童 2 其 0例 , 童 l 女 0例 。年 龄 l l ~ 5岁 ,
平 均 7岁 。随访 期 2 5年 。E G检 查 l 5次 。常规 心 电 图检 ~ C ~
出早搏 , 态 心动 图示 频 发性 早 搏 , 无 明显 自觉 症状 , 心 动 但 无 脏 病史 , X线 检查 心脏 无 扩大 , 心脏 彩超 检 查无 异 常 。
12仪 器 .
采用 日本 光 电 双通 道 动 态 心 电图 仪 ,导 联 选 用 C 及 M。 C , 检 查 者 连 续佩 带 记 录 器 2 本 人 或 家 长 认 真 记 录 M 受 4h,
如下 : 1资料 与方 法 11 究对 象 .研
2 . 搏 昼 夜 变化 与基 础 心 率的 关 系 3早
早 搏 高 峰期 与 心率 高 峰期 基本 一 致 。 多数 病例 最快 心率 在 l ~ 1 , 次在 l ~ 7点 。最 慢 心率 在 2 ~ 0l点 其 6l 4 2点 。最 多早 搏 在 1 点 , 次在 l 和 l 1 其 0点 7点 。 2 . 间早搏 严 重度 增 减 情 况 4夜 5 %病 例 夜 间 早搏 严 重 度 减 轻 与 夜 间增 强 ( 6 相 比 , 3 1 %) P 00 。级 别平 均 从 21 降至 1 6级 , 中室性 早 搏从 白 < .1 . 6级 . 3 其 天 20 .8级 降 至 睡 眠时 1 6级 .房 性 早 搏从 白天 24级 降 至 . 2 .
随 着 动 态 心 电图 的发 展 , 搏 的昼 夜 变 化 及 其 临 床 意 早 义 已 日益 受 到 重 视 , 迄 今 为 止 , 关 儿 科 的 资 料 报 道 不 但 有 多 .本 文 研 究 5年 来 我 院 1 5例 小 儿 Hotr2 1 l 4 h动 态 心 e 电 图 ( G) 查 改 变 , 其 中 无 心 脏 病 史 的 频 发 性 早 搏 DC 检 对 3 0例 , 析 其 昼 夜 变 化 规 律 及 远 期 随 访 观 察 , 总 结 报 道 分 现
疗 , 防猝死 。 以 【 关键 词1 频发 性早 搏 ; 础 心 率 ; l r心 电 图 基 Hot e
【 中图分类号】R 2 7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2 02 0 )8 a 一 5 — 2 6 3 7 1 (0 7 0 ( )0 5 0
表 2 早搏 分型【 ( 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