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17先进的科学技术 1课时
七年级上课件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课件

青铜器
帛书
简牍(竹木简)
麻沸散的由来
华佗给关公刮骨时,看见关公虽然装得若无其事,其实,疼得头上直冒豆大的汗 珠。啥办法才能叫病人不这样痛苦呢?华佗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一天,一个朋友上泰山时摘吃了一种红色的草果子,谁知吃过之后浑身麻木, 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到醒来,已经半夜了。华佗一听,心里猛一高兴,用这种草 果子给需要开刀的人吃,不就不知疼了吗?
第二天.华佗起身去找这种草果子,8岁的儿子和他一块去了山东。
华佗在泰山上找到了这种草果子。对儿子说:"沸儿,我想试试这药的效力怎 样,要是我醒不过来,你就下山请几个人把我抬下去"。沸儿说:"爹,让我试试 吧,要是吃了药醒不过来,你把我抱下山就行了。要是这药有毒,你还能给我治 呢。"华佗听儿子说得有理,就把草果子递给了沸儿。
科技 人物 时
领域
期
造纸术 劳动人
※
民
蔡伦
医学 张仲景
华佗
数学
主要成就
科技 人物 领域
造纸术 劳动人 民 蔡伦
时 期 西汉
东汉
医学 张仲景 东汉
华佗 东汉
数学
东汉
主要成就
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 到启示,发明了纸 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为 “医圣” 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 散”,被誉为”神医”
《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 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 成
填空题
1、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
)或(
)
作书写材料,(
)前期,人们从
(
)中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纸;东汉时
期,(
)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
北师大版七上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word教案1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所属学科:历史适用年级: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科学技术,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是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同时这些领先的科技成就也是对秦汉大一统局面的折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应了解秦汉进一步巩固、发展的统一局面,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对应的课程标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学习教材、搜集资料等掌握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学习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综合课型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测试、学生的反馈来进行教学评价。
五、教学或准备活动(一)教学准备阶段老师:1、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题,提供查阅资料的方式及书刊。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1、利用各种资源(图书、互联网)收集有关造纸术、医学、数学方面的信息,并能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2、协助老师制作课件(二)教学或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只要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就会想到中国。
早在公元前后,中国的丝织品就已享誉世界,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
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不仅以丝绸驰名于世,而且在文化上也有许许多多为人称道的成就。
承接着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又迈出了一大步。
在这节课里,我们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意图是承上启下,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课件(1)北师大版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方式一 由对子导入
一天,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和数学家陈 九章同机去参加一次学术性会议。途中,钱 老为了活跃气氛,提出和陈老对对子,要求 以各自的名字为题。 钱老出的上联是:韩赵魏三强。 陈老想了一会,对出下联:勾股弦九章。 同学们,你们知道对联中的“九章”指 的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过程 情感升华 课堂小结
科技领域
造纸术
代表人物
劳动人民
时
期
主要成就
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 启示,制造成最早的纸 用书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 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 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 产量和质量
西汉时期
蔡伦
东汉时期
医学
张仲景
东汉时期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 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 定了中医治学的基础,被后世尊 称为‚医圣‛
《九章算术》书影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 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 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 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 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 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 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
一些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 地 区 古埃及 材 料 植物纸草 缺 点 易发脆断裂、难保存
古希腊
古巴比伦
羊皮
泥板
太贵
笨重
古印度
白树皮、树叶 难保存
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在评价 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时说: “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 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 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 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说课稿(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光合作用的知识结构图,帮助梳理知识脉络,提高知识整合能力。
4.应用题训练:设计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方程式及过程。
(2)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通过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
2.然后,以动画形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化学本质。
3.接下来,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并借助实验模型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短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布局,以中心辐射的方式呈现主要内容。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反应方程式,中间为光合作用的过程,右侧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生态意义。板书风格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通过箭头和连接线展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七上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案

课外实践作业:参照汉代造纸工序,用树皮、破布等做原料,尝试造纸。
教后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秦汉时期昌盛的文化,扩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方面能使用大量的图画和视频,使课程不至于单一枯燥,增添动感,提升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结合现实,增加历史的现实功能。
不足之处,在各个条目的过渡中比较生硬,没有做到自然、顺滑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上课的过程,发现自己的其他方面知识比较缺乏,造成不能顺利讲解课文;同时,上课时应该大胆创设情境,大胆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做主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了解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
3、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4、思考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影响等问题,逐步形成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②《伤寒杂病论》重要意义: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
(2)“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华佗
教师:史书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可208年,华佗还是被曹操杀害了。想一想,华佗说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
学生: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张仲景在205年才开始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较长时间,而华佗208年就被曹操杀害了。
第十七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案
——课程设计:张姚梅
授课人员
初中二年级学生
授课学时
1
授课主题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PPT课件 (12)

恢弘灿烂的秦汉科技文化
代表作品
时间
技术
造纸术
西汉
医学
张仲景 华佗
东汉 东汉
数学
《九章算术》
东汉
宗教
佛教 道教 儒教学说
西汉 东汉
史学文学 雕塑建筑
司马迁《史记》 秦兵马俑 长城
西汉 秦代 秦代
重要意义
东汉蔡伦改进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 计算 儒家成正统,形成三教 共存互补的局面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界文化遗产
造纸术的消极影响
水土流失,山洪暴发 过量砍伐树木
造纸术的消极影响
纸厂排污,污染河流 毒气泄漏,大气污染
医学的发展
我叫张仲景,是 时期杰
出的医学家,著有 一书,
在书中全面阐述了
和
,奠定了中医治疗
学的基础,被后世誉为
我叫华佗,擅长 和 ,
研制了全身麻醉药
剂
,被誉
为
。
三、九章算术
秦汉时期数学方面 的成就主要是成书于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 术》,全书分九章, 故称《九章算术》。 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 数学专著,奠定了我 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
科技领域
造纸术
代表人物 劳动人民
蔡伦
时期 西汉前期
东汉时期
主要成就
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制造 成最早的纸
用书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制成 “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 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医学
张仲景
东汉时期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
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学的基础,
年,西汉在西域地区设立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标志着
北师大版七上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word教案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1.东汉改进造纸术的科学家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班超2.张仲景在写成的《》一书中,全面阐述了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被后人尊称为“”。
3.想一想,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纸张的发明最早出现在( )A.秦代 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 D.东汉5.最早制成“麻沸散”的医学家是,他被后人誉为“”。
6.东汉时的中医学名著是《》,数学名著是《》7.《九章算术》的成书年代是( )A.战国 B.秦代 C.西汉 D.东汉8.请将下列人物与对应成就连接起来。
蔡伦写成《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发明“麻沸散”华佗改进造纸术9.阅读下列材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请回答:(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这段话是张仲景写哪本书的宗旨?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有何地位?(3)他被后人尊称为“ ”。
10.列举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
11.张仲景在205年开始撰写《伤寒杂病论》,他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
有的史书上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华佗是208年被曹操杀害的。
想一想,华佗说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12.纸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这有什么重要意义?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单项选择题13.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D.华佗14.现在常用的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最早记载于哪本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 D.《本草纲目》二、填空题15.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后来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
16.成书于时期的《九章算术》一书,系统总结了从到 (时期)的数学成就。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1

------ 华夏教育资源库第 17 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经过学习,认识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良,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
知道秦汉期间“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优异成就。
认识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期间数学领域的优异成就。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分小组确定研究主题,查阅、采集有关资料、图片,并将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加工。
各小构成员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多门路研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
讲堂中,教师组织、指引、点拨,学生各组分派角色,陈说、解说本纪的研究成就,培育集体合作的精神,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秦汉期间科学技术成就的学习,认识到秦汉文化的繁华富强是成立在国家一致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从中感觉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慧才华和优异道德,激发民族骄傲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可感。
教课要点与难点:本课知识属于一般认识的内容,要点应当放在学生经过认识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特别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骄傲感。
怎样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可感,是本课教课的难点。
教课准备:老师:1、指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供给查阅资料的方式及书刊。
2、制作多媒体教课课件。
内容另设定教课主页与副页,主页与副页采纳交互的形式、教课主页是板书的设计,可设计出边学习部分内容边出示板书的内容,副页的内容可依据教材内容的次序或老师授课的次序加在相应的主页后边。
学生:1、利用各样资源 (图书、互联网 )采集有关造纸术、医学、数学方面的信息,并能经过小组合作初步对自己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办理。
2、辅助老师制作课件。
教课方法指导自学研究法依据对教材内容、教课目的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色等方面的剖析,本课采用惯例课与活动课相联合的综合课型方式进行教课。
教课活动将采纳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经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身着手采集信息和办理信息及展现自己的研究成就,培育自主研究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B A.张仲景 B.华佗 C.黄帝 D.李时珍 2.孔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D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3.有一电视剧组准备拍摄秦始皇在蔡侯纸上
书写焚书令的场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医学与数学成就
知识与能力:
能够说出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了解张仲景和 华佗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了解《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结合造纸术发明前后的有关图片、图表展开讨论, 阐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 上。上至以衡石(dan) 量书,日夜有呈,不中 呈不得休息。 —— 《史记》
竹木简
——笨重
帛书
——昂贵
1.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
地区 材料 缺点
古希腊
古巴比伦
羊皮
泥板
太贵
笨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印度
白树皮、树叶
难保存
2. 中国什么时候发明了纸?
西汉前期, 人们从“积 漂絮成絮片” 得到启示, 发明了纸
《伤寒杂病论》书影
医圣——张仲景
2.简介华佗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 的医学家。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是世界医 学史上的创举。1600年 后,欧洲才出现麻醉药。 他创制医疗体操“五禽 戏”,以强健身体。 华佗(神医)
“五禽戏”体 操
3.《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涉及到算 术,几何,负数运算, 方程解法,其中的某些 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 标志以计算为中心的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 成。
西汉早期麻纸,甘肃放马滩出土 (质脆、书写不流畅)
3. 谁改进造纸术?改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元105年(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原料——他用树皮、 麻头、破布和旧鱼网 做造纸原料,扩大了 原料来源,降低了造 纸的成本,同时又提 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人们把这种纸叫“蔡 侯纸”。
蔡伦受封龙亭侯
树木,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纸呢?
模块二
医学与数学成就
读87-89页,回答。 1. 介绍“医圣”(人名,时期,作 品)。 2. 介绍“神医”。 3.《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简介张仲景
张仲景 东汉末年 著名的医学家。著有 《伤寒杂病论》,全面 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 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 治疗的基础。
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张仲景和华佗的事迹,学习古代 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激发民族自 豪感。
难点:
在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对中国历 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你预习了吗?
1.检查资料17课选择题。
2.谁改进了造纸术?
3.“医圣”和“神医”分别指的是谁?
蔡伦在监督造纸
4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纸张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文化传播。
练兵场
1.为什么图片中的人物得到后人的纪念?
2.下列与造纸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纸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B.西汉早期,中国就出现了纸 C.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是蔡伦 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3.现在的纸主要用树木制成,为了防止滥砍
《九章算术》书影
小结——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简表
科技领域 代表人物 时期 主要成就
造纸术
劳动人民 西汉 制造出最早的纸
蔡伦
东汉 制成“蔡侯纸”,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 东汉 著《伤寒杂病论》 “医圣”
医学 数学
华佗
东汉 发明 “麻沸散”, “神医”
东汉
《九章算术》
练兵场
1.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所伤,当时能
造纸术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龟甲、兽骨
陶 器
青铜器
模块一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读课本86-87页,回答: 1.造纸术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 这些材料有什么缺点? 2.中国人什么时候就发明了纸? 3.谁改进了造纸术?他的改进有什么优势? 4.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对世界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 (重点讨论)
1.造纸术发明前
【 × 】
作业
1.资料17课做完。
2.小本作业——课本90页,自我测评和活动
建议第1题。 3.预习18课,做完资料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