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我妈妈》
幼儿园中班《我妈妈》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我妈妈》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教材《我妈妈》进行设计,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家庭与亲情”部分的第二节内容,详细内容围绕“妈妈的形象”、“妈妈的爱”以及“表达对妈妈的爱”三个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妈妈的形象,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敬爱之情。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学会感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妈妈的形象,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敬爱之情,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的照片、《我妈妈》教材、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妈妈的特征,如:“妈妈的眼睛很大”、“妈妈喜欢笑”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我妈妈》教材,讲解妈妈的形象、妈妈的爱以及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描绘出自己妈妈的形象。
(2)教师指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妈妈,我爱你”。
4.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幅描绘妈妈的画,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画的妈妈。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板书内容:(1)妈妈的形象:大眼睛、喜欢笑、勤劳等。
(2)妈妈的爱:关心、照顾、陪伴等。
(3)表达对妈妈的爱:说“妈妈,我爱你”、送礼物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妈妈的形象,并用一句话表达对妈妈的爱。
2. 答案示例:(1)画:妈妈的长发、微笑的脸庞、勤劳的双手等。
(2)表达: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表达、描绘等方面的不足,进行课后反思,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我的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我的妈妈》含反思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中母亲的重要作用,感恩母亲的爱。
•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掌握简单色彩和线条表现技巧。
2. 教学材料•画纸、颜料、画笔、水杯、湿毛巾。
•PPT《我的妈妈》。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可以播放儿歌《妈妈我爱你》、《爱的供养》等,让孩子们进入学习氛围。
3.2 展示PPT•展示PPT《我的妈妈》。
指导孩子们观察图片,让孩子们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和付出。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这个画面吗?为什么?3.3 学习色彩表现•告诉孩子们这幅画的颜色很简单,只有黄色、褐色、白色。
鼓励孩子们自己选出所需的颜色。
•指导孩子们画出妈妈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脸上有哪些部位,应该用什么颜色表现?•提醒孩子们在选色时,多观察自然界中的颜色,让他们从生活中获取创意。
3.4 学习线条表现•教学画妈妈的头发和身体的线条表现技巧,例如头发画弧线、身体画长条形等。
•让孩子们自己演示如何画不同线条,以及哪些线条表现妈妈的外貌特征。
3.5 绘制作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母亲的印象,发挥想象力创作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们关注色彩和线条表现。
3.6 作品展示•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欣赏,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4.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在色彩表现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加细致地引导。
同时,在绘制作品时,有些孩子比较局限于模仿,缺乏创意和想象力。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创意能力,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着重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和生活,从中获取创作灵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材《我妈妈》。
主要围绕家庭主题,通过描绘妈妈的外貌、性格和爱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亲近自己的妈妈。
教学内容包括:绘本故事阅读、妈妈形象绘画、家庭情感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妈妈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增进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绘本故事中妈妈形象的特点,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观察绘本图片,发挥想象力,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妈妈形象绘画素材、画笔、颜料、画纸。
2. 学具:绘本、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妈妈相处的趣事,引发幼儿对妈妈的关注。
(2)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外貌特征,激发阅读兴趣。
2. 绘本阅读(1)教师朗读绘本,幼儿认真聆听。
(2)针对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妈妈的特点和爱好。
3. 妈妈形象绘画(1)发放绘画素材,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绘画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4. 家庭情感讨论(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描述心中的妈妈形象。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恩和尊重。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教师以绘本中的例子为例,讲解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进行随堂练习,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形象绘画素材3. 课堂讨论主题: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的爱。
亲爱的妈妈:您是我心中最美的妈妈,我爱您!感谢您照顾我、陪伴我成长,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让您为我骄傲。
爱您的孩子2. 课后拓展延伸: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扫次地等,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和爱。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妈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母亲的职业、特点和本领。
2.培育幼儿对家庭的敬重与感恩。
3.进展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本领。
二、教学内容:1.歌曲《妈妈是个好妈妈》(附歌谱)教唱。
2.图片呈现。
让幼儿认得不同职业的妈妈们。
3.故事呈现。
通过故事《小熊找妈妈》让幼儿了解母亲的特点和本领。
4.手工制作。
制作“妈妈和我”的拼图,发挥幼儿想象和制造力。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1.老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歌曲,为今日的主题——“我的妈妈”做铺垫。
2.老师呈现一些不同职业的妈妈的图片,并让幼儿猜想妈妈们的职业,让幼儿认得更广阔的世界。
二、探究1.老师叙述故事《小熊找妈妈》。
2.讨论问题:小熊为什么想找他的妈妈?小熊找到了妈妈,他是如何认出妈妈的?3.引导幼儿思考:“妈妈有哪些特点和本领?”“我最喜爱我的妈妈哪一点呢?”三、实践1.制作“妈妈和我”的拼图:让幼儿在对半剪开的纸片上画上妈妈和本身的方式,然后把剪开的纸片交换给伙伴,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2.呈现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共享本身的想法和创意,引导幼儿认得到本身和妈妈的相像之处,加深亲子感情。
四、反思在本次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幼儿通过图片、故事、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了解了妈妈的职业、特点和本领,加强了对家庭的敬重和感恩。
同时,通过制作作品和共享,让幼儿表达本身内心对妈妈的爱和感谢。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应当充分发挥手工制作的作用,激发幼儿创意和想象力,让幼儿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我们也要多开展有益于亲子关系的教育活动,加强家庭教育的气力,为孩子们打造更温馨的成长环境。
中班语言:绘本活动《我妈妈》

中班语言:绘本活动《我妈妈》武进区湟里中心幼儿园孙银益设计意图:《我妈妈》的作者是英国儿童画家安东尼•布朗。
这本《我妈妈》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妈。
布朗运用对比的句子,形容妈妈的各个方面。
我在第一次读到这本绘本时,我想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真正的去观察一个人,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真的很难,孩子们只看到了不和自己心思的一面,如:粗暴的妈妈,唠叨的妈妈,甚至讨厌的妈妈。
为了使幼儿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妈妈,能够更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妈妈,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这本书。
《我妈妈》所要反映的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妈妈爱我,我爱她”这样一个内涵,于是我通过和孩子一起对于这个绘本的阅读与欣赏让幼儿对母爱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形象的语言与图画感受母爱的伟大。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3. 感受妈妈的温暖,对妈妈有深切的爱。
活动准备:绘本ppt、一块大转盘。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出示图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T:这是一块花布,你看了有什么感觉?这么漂亮这么美丽的花布会穿在谁的身上呢?出示图2:(绘本《我妈妈》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
T: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你猜猜看她会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1.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2.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狮子图片:呀!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像狮子一样凶猛?那妈妈变成狮子,小朋友还爱妈妈吗?为什么?沙发图片:妈妈又变成了什么?你坐在沙发上是什么感觉?仙子图片:最后,妈妈变成了谁?妈妈变成了好心的仙女,当你难过的时候,妈妈会怎么做?三、智慧转盘,分享眼中妈妈T:这个小朋友的妈妈真棒!你的妈妈又是怎样的呢?瞧!这是“智慧大转盘”,上面有许多关于“妈妈”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情景阅读《我妈妈》专家点评

D110情景阅读中班《我妈妈》专家点评1、选材适宜、有意义:绘本《我妈妈》充满温情,故事中处处弥漫着爱的情感氛围。
教师选择了这一绘本非常贴近幼儿,绘本中的妈妈和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形象非常接近,容易引起幼儿表达积极性,从先说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再看看绘本故事中的妈妈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这是一个美丽温柔,能歌善舞,时而又像小猫,时而又像狮子,是一个爱宝宝的好妈妈。
整个活动中,因为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乐于表达、积极表达。
2、小图书学具实用、有效:本次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对幼儿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培养。
教师将小图书作为学具,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本小图书。
如何利用小图书这一学具呢?教师注重幼儿有序翻页图书画面的习惯培养。
教学中,教师第一次拿出小图书,交代幼儿翻阅小图书的任务是:从第一页翻到第三页,教师非常注重幼儿良好倾听能力的培养。
幼儿听的非常仔细,翻得也很仔细。
随后教师请幼儿表述:妈妈有哪些本领。
幼儿阅读画面后能非常清晰地表达,第一页上说的是妈妈有什么本领、第二页是什么本领、第三页是什么本领。
这个过程中,幼儿有序翻书图书、准确表达画面内容、有意记忆等能力得到了训练(培养)。
随后,幼儿产生了一种迫切需求: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上的妈妈有什么本领呢?幼儿急切地想通过图书翻阅找寻答案。
由此可见,小图书在集体阅读活动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能力。
3、方法多样,注重能力、情感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借助绘本情景,引导幼儿,从说说自己妈妈本领到说说绘本中妈妈本领,一步一步展现。
前面三幅画面呈现的妈妈本领是妈妈会做美食、妈妈会唱歌、妈妈会跳舞。
妈妈的这三个本领一般幼儿自己的妈妈也有,教师采用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
第四页出现的是一只美丽的蝴蝶,美丽的蝴蝶怎么和妈妈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画面,有着深刻的内涵。
蝴蝶是什么?教师采用了观察推理法,引导幼儿从妈妈着装的衣服颜色、花式,引导幼儿观察一些细微之处。
幼儿园中班绘本导学案《我妈妈》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绘本导学案《我妈妈》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一、活动背景三八妇女节是全国妇女的共同节日,也是向全社会展示妇女在家庭、工作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时刻。
在幼儿阶段,通过生动的活动和鲜活的教学案例,让幼儿感性认识三八妇女节的重要性,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认同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以《我妈妈》为主题绘本,通过绘本阅读和亲子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情操,增强幼儿对母亲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增强幼儿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促进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三、活动内容1. 绘本朗读教师与幼儿一起认真阅读《我妈妈》绘本,并注重引导幼儿理解、品味、感受。
### 2. 生活实践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组织生活实践活动,通过制作母亲节贺卡/礼物、共同制作妈妈的爱心早餐等,让幼儿感受到母亲的爱与关怀,并且增强幼儿的情感与社交能力,促进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 3. 感性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将组织妈妈来学校,过三八妇女节,妈妈们将围绕“我的妈妈,我的自豪”展开活动。
通过亲子情境活动、育儿知识分享、亲子游戏、亲子外出、互动交流等形式,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庭般的温馨氛围,培育幼儿的正能量情感,同时也增强幼儿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
四、活动要求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幼儿的一次教育启蒙,也是对幼儿父母的一次教育。
学校要求幼儿能够全程积极参与活动,父母共同参与、全程配合,确保活动的实施效果。
五、活动总结本次活动,同学们通过绘本阅读、实践活动和家长互动,深入了解妈妈的形象和角色,并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温暖。
同时也在互动中感受到了家庭和谐、亲情浓厚的重要性,培养了良好的品格和个性,加深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加自觉、自信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的人。
幼儿园托班绘本教案我妈妈

幼儿园托班绘本教案我妈妈教案名称:《我妈妈》绘本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绘本《我妈妈》,让幼儿学习了解和尊重妈妈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绘本的讲解和互动,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
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2. 图片、幻灯片或者其他教学辅助工具3. 幼儿画纸和画笔教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 教师出示绘本《我妈妈》,给幼儿引起兴趣,让他们猜测故事内容。
2.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妈妈,询问幼儿们对妈妈的描述,如外貌、特点等。
二、展示和讲解绘本(约10分钟)1. 教师逐页展示绘本,引导幼儿观察插图,讲解故事情节,解释生词和情感表达。
2. 根据绘本内容,讲解妈妈的重要性,如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生活、教育孩子等。
三、绘本互动(约15分钟)1. 教师根据绘本内容,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表情和动作。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妈妈的经历和感受,让幼儿发表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四、情感教育(约10分钟)1. 教师以绘本中的故事为例,引导幼儿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
2. 组织幼儿制作一张“我爱妈妈”的画作,让他们通过画画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五、小结与延伸(约5分钟)1. 教师向幼儿总结学习的内容和体会,强调妈妈的重要性和平时要怎样尊重和爱妈妈。
2. 鼓励幼儿在家里和妈妈多沟通、多表达爱,帮助妈妈做些小事情。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加入一些与妈妈相关的歌谣、儿歌或者手指游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们带来自己和妈妈的照片,通过展示和分享,加深对妈妈的感激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我妈妈》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
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我妈妈》,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篇一:《我妈妈》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得到的宠爱太多,所以缺乏关爱他人的意识。
妈妈是最疼爱最关爱自己的人,也是最值得感恩的人,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漂亮妈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掌握人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妈妈的外貌特征。
2、掌握人物的基本结构及画法。
活动准备
若干小朋友妈妈的照片、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以《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2、出示小朋友妈妈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妈妈。
3、教师讲解示范绘画自己的妈妈,强调要画出妈妈的外貌特征及一些绘画的注意事项。
4、幼儿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5、点评幼儿作品,鼓励画得好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篇二:《我妈妈》
活动目标
(1)熟悉妈妈的特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妈妈的特别之处。
(3)激发对妈妈的爱,体验画画的乐趣。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妈妈的特别之处。
材料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班级博客上幼儿妈妈的照片。
重点:熟悉妈妈的特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妈妈的特别。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妈妈的特别之处。
(1)师:你的妈妈最喜欢什么?(炒菜、滑冰、游泳等)
(2)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妈妈做事情的照片。
重点:理解每一个妈妈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2、幼儿画《我妈妈》,教师指导
重点:先想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画出妈妈的特别之处。
3、分享与交流
师:请介绍你的妈妈有什么不—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将幼儿画的《我妈妈》放在班级博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