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图像(46张)PPT课件

-3
-5
2021
13
注意识别:
(1)线的形状
观察图像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
利于分析图线所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交点
同一坐标系两条图线的交点,V—t图象
表示在交点对应时刻速度相等,X—t图象表
示在空间居同一位置。
(3)拐点
图线的拐点具有的特定意义,它是两种
不同变化情况的交界,即物理量变化的突变
0
0.4
t/s
-5
图甲2021
y/cm 5
0 0.2
-5
图乙
0.4 t/s
36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需掌握以下两点:
(1)读图:即从给出的图象中读出有用的信息, (2)用图:利用特定的图象如F—t、V—t、 X—t图象等方便、快捷地解题;
(3)作图:通过作辅助图帮助理清物理线索来 解题。
这三点对思维的能力要求层层提高。这类 试题不仅能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 还能考查我们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 能力,因此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点。
2021
14
3、斜率 图线上某点的斜率表示两物理量增量
的比值,反映该点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 化的快慢。
v
x
k?
k?
o
to
t
k?
k?
加速?减速?
2021
运动方向?
15
4、面积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常代表一个物理 量。V—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横轴以上、以下面积分别表示正位移、负位 移。F-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冲量。F-s图 象中的“面积”大小表示功的“大小”。i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电荷量q的“多少”。
高三物理总复习课件PPT力的复习

大小: G=mg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心: 一个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地球 的重力作用,但从效果上看, 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 集中于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弹力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
用力。 大小:
条件: 互相接触挤压且有弹性形变.
拉力(绳):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面面接触: 垂直于面
2.力的合成:几个力作用的效果如果可以用一个力 去等效代替,则这个用去等效代替的 力就叫这这个力的合力。
3.力的合成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F
例如:
等效
F1
F2
G
G
4.二力合成的范围: F1 F2 F F1 F2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一个 力分解成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如果没有 特殊的限制可以分解成无穷多对。但力 的分解一般都是按照力产生的效果进行 分解。
2.正交分解
摩 大小: f FN
擦
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条件: 1. 接触面粗糙且彼此间存在弹力. 2. 彼此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N2 N1
f G甲
m
A
G1
乙G
分析人走路受到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前后轮的摩擦力 皮带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与一个点,或者 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与一个点, 这样的力叫共点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手段 : 多媒体
(以下是教学过程)
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大小 方向
力的图示
力的表示方法
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力 力的分类
力的示意图
作用效果:拉力、推力、动力、 阻力……. 重力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心: 一个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地球 的重力作用,但从效果上看, 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 集中于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弹力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
用力。 大小:
条件: 互相接触挤压且有弹性形变.
拉力(绳):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面面接触: 垂直于面
2.力的合成:几个力作用的效果如果可以用一个力 去等效代替,则这个用去等效代替的 力就叫这这个力的合力。
3.力的合成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F
例如:
等效
F1
F2
G
G
4.二力合成的范围: F1 F2 F F1 F2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一个 力分解成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如果没有 特殊的限制可以分解成无穷多对。但力 的分解一般都是按照力产生的效果进行 分解。
2.正交分解
摩 大小: f FN
擦
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条件: 1. 接触面粗糙且彼此间存在弹力. 2. 彼此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N2 N1
f G甲
m
A
G1
乙G
分析人走路受到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前后轮的摩擦力 皮带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与一个点,或者 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与一个点, 这样的力叫共点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手段 : 多媒体
(以下是教学过程)
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大小 方向
力的图示
力的表示方法
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力 力的分类
力的示意图
作用效果:拉力、推力、动力、 阻力……. 重力
高三物理课件完美版PPT资料

共 19 页
6
解析:(1)错误或不妥之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
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 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 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共 19 页
7
3.( 年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其半径为R.现要测 其折射率,某同学利用玩具激光器等器材,仅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就计 算出了它的折射率.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操作步骤C补充完整, 并在图中作出光路图,写出折射率的表达式.
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
用量近角些器,测P量4距入P射3角远α些,则.折射率的表达式为______.
尺测量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
考一点、5实.精验移析目去的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录它们的位置,过P3、P4作直线O′B交bb′于 掌 利握用O′测插定 针,连折 法射 确接率 定O的 光O′方 路法,,注O,意会O′测定就玻是璃折的折射射光率线. 的方向.∠AON为入射角,∠O′ON′为折射角.
8
解析:测折射率的关键是定点,以确定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该同
学没有定点,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α=2θ,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折射光线过B点?
n
sin sin
.
2
nssiinn
2
共 19 页
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交,量出各 个折射角θ2; ⑥按公式分别计算 s i n 1 , 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高三物理复习全套课件》

高三物理复习全套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三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为您提供全面而系统 的复习材料,助力您在物理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电学基础概念
电荷和电场
电荷性质及相互作用、电场概念及运动带电粒子 受力分析。
电路图和电功率
常见电路图符号解析、电功率计算及电子元件功 率关系。
电流和电阻
电流定义、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导、串并联电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原理对热力学体系的能量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
2
分析和计算。
热力学体系熵增原理、卡诺循环理论和
热力学效率计算。
3
热力学循环和热泵
热力学循环、制冷和热泵原理及性能指 标计算。
热量传输和理想气体的性质
热传导和热阻
热传导原理、热阻与热导率 计算,热平衡和热不平衡条 件。
对流和辐射
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 原理和因素分析。
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计算、 受力分析。
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 加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
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的 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计 算。
交流电交流电信号的特点、正弦波的表达和市电的基本参数。
2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复数表示和交流电路的幅频特性、相位差及复数阻抗。
3
交流电压源与谐振现象
交流电压源特性和谐振频率的计算与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荷的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场线分析。
电流的磁场
洛伦兹力、磁感应强度与磁场线探究。
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 体的性质定律和计算应用。
力学基础概念
牛顿定律
惯性、力、牛顿三定律和应用实 例。
动摩擦力和弹力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高三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为您提供全面而系统 的复习材料,助力您在物理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电学基础概念
电荷和电场
电荷性质及相互作用、电场概念及运动带电粒子 受力分析。
电路图和电功率
常见电路图符号解析、电功率计算及电子元件功 率关系。
电流和电阻
电流定义、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导、串并联电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原理对热力学体系的能量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
2
分析和计算。
热力学体系熵增原理、卡诺循环理论和
热力学效率计算。
3
热力学循环和热泵
热力学循环、制冷和热泵原理及性能指 标计算。
热量传输和理想气体的性质
热传导和热阻
热传导原理、热阻与热导率 计算,热平衡和热不平衡条 件。
对流和辐射
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 原理和因素分析。
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计算、 受力分析。
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和 加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
加速度、力和质量之间的 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计 算。
交流电交流电信号的特点、正弦波的表达和市电的基本参数。
2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复数表示和交流电路的幅频特性、相位差及复数阻抗。
3
交流电压源与谐振现象
交流电压源特性和谐振频率的计算与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荷的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场线分析。
电流的磁场
洛伦兹力、磁感应强度与磁场线探究。
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 体的性质定律和计算应用。
力学基础概念
牛顿定律
惯性、力、牛顿三定律和应用实 例。
动摩擦力和弹力
《高三物理碰撞》课件

v1' = (m1 - m2)v1 / (m1 + m2), v2' = (m2 - m1)v2 / (m1 + m2)
弹性碰撞的实例
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弹性碰撞
01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小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满足动量守恒和动
能守恒,且没有能量损失。
两个分子在气体中的弹性碰撞
02
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大多数是弹性碰撞,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较小,能量损失也很小。
原子核之间的弹性碰撞
03
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强,但它们之间的碰撞仍然可以近
似为弹性碰撞,因为它们的动量很大,能量损失很小。
03
非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的定义
非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动能损失不能被完全吸收和转化的碰撞过程 。
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速度在碰撞后会发生变化,但它们的总动能会减少。
碰撞的特点
总结词
碰撞具有时间短暂、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特点。
详细描述
碰撞过程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个毫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系统的动 量和能量是守恒的,即系统的总动量和总能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在经典物 理学中,系统的总动量和总能量是守恒的,只有在相对论中才会出现动量和能量的不守
该公式表示碰撞前后,系统内 各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例
子弹打木块
一颗子弹以一定速度打入静止的 木块,在子弹打入的过程中,子 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
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 撞,如果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碰撞 前后两小球的速度总和保持不变。
天体运动
在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过程中,如果 忽略其他星体的影响,行星和恒星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的实例
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弹性碰撞
01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小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满足动量守恒和动
能守恒,且没有能量损失。
两个分子在气体中的弹性碰撞
02
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大多数是弹性碰撞,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较小,能量损失也很小。
原子核之间的弹性碰撞
03
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强,但它们之间的碰撞仍然可以近
似为弹性碰撞,因为它们的动量很大,能量损失很小。
03
非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的定义
非弹性碰撞是指两个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动能损失不能被完全吸收和转化的碰撞过程 。
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速度在碰撞后会发生变化,但它们的总动能会减少。
碰撞的特点
总结词
碰撞具有时间短暂、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特点。
详细描述
碰撞过程非常短暂,通常只有几个毫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系统的动 量和能量是守恒的,即系统的总动量和总能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在经典物 理学中,系统的总动量和总能量是守恒的,只有在相对论中才会出现动量和能量的不守
该公式表示碰撞前后,系统内 各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例
子弹打木块
一颗子弹以一定速度打入静止的 木块,在子弹打入的过程中,子 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
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 撞,如果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碰撞 前后两小球的速度总和保持不变。
天体运动
在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过程中,如果 忽略其他星体的影响,行星和恒星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高三物理》PPT课件

s in r
___________.
编辑ppt
10
解析:(1)垂直射入半圆柱玻璃砖平面的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折射光线 不能与入射光线平行(过圆心的光线除外),A错. (2)测量较准确的是图D,因B图的入射光线经过圆心,出射光线没有发生折 射,C图的入射光线离圆心太近,射到圆界面上时,入射角太小不易测量,会 产生较大的误差.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后,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ppt
6
解析:(1)错误或不妥之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
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 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 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讲 实验:测定玻 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1
考点精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折射率的方法,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量出入射角i和折
射角r,据
n
s in i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8
解析:测折射率的关键是定点,以确定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该同
学没有定点,说明折射光线过B点,且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定量关系.
设光线P经透明的圆柱体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α=2θ,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折射光线过B点?
n
sin sin
.
2
nssiinn
___________.
编辑ppt
10
解析:(1)垂直射入半圆柱玻璃砖平面的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折射光线 不能与入射光线平行(过圆心的光线除外),A错. (2)测量较准确的是图D,因B图的入射光线经过圆心,出射光线没有发生折 射,C图的入射光线离圆心太近,射到圆界面上时,入射角太小不易测量,会 产生较大的误差.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后,由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ppt
6
解析:(1)错误或不妥之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
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 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 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三讲 实验:测定玻 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1
考点精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折射率的方法,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
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量出入射角i和折
射角r,据
n
s in i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编辑ppt
8
解析:测折射率的关键是定点,以确定折射光线测量折射角.该同
学没有定点,说明折射光线过B点,且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定量关系.
设光线P经透明的圆柱体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α=2θ,由折射率的定义式得:
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折射光线过B点?
n
sin sin
.
2
nssiinn
高三物理力与平衡PPT教学课件 (2)

弹簧长度一定没变
弹簧中弹力一定没变
2.5m/s2,方向竖直向上
例4.如图所示,两物体重分别为G1、G2,两弹簧 劲度分别为 k1、k2,弹簧两端与物体和地面相连。 用竖直向上的力 F 缓慢向上拉 G2,使下面弹簧刚 好恢复原长,求该过程 F 向上拉的距离。
变化过程是什么样的?(情景再现)
F
如何处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情景建模)
G2
G1G2(k11k12)
G2
k2
G1
G1
k1
例.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 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 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A的的作作用 用线 力通 为过F2,球地心面,对设A墙的对作B用的力作为用F力3。为若F1F,缓B慢对 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
三. 弹力
1.弹力的产生条件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
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
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例1.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球 心在O,重心在P,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 画出小球所受的弹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与O一定重合
二. 重力
1.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 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俗称重量。
2 .重力实际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3 .“在地面附近,可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4 .重心,可能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
f 与 G 的比值不M 超过m0.35% G R2 mg
f F
G
A.木块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高三物理抛体运动》课件

在跳高、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助 跑获得较大的初速度,然后起跳,使 身体按照斜抛运动的方式越过横杆或 达到更远的距离。
炮弹射击
炮弹射击时,炮弹的运动可以视为斜 抛运动,通过调整炮口角度和炮弹初 速度,使炮弹按照预定的轨迹飞行, 击中目标。
02
抛体运动的规律
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01
描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 律。
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答案的准确性
在得到答案后,需要验证其准确性,可以通过与已知 正确答案进行比较或进行实际实验来验证。
答案的合理性
除了准确性外,还需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确保它符 合实际情况和物理规律。
06
抛体运动的综合练习题及 解析
选择题及解析
• 选择题1: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斜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运 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变化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摄影机验证曲线轨迹
要点一
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摄影机,记录下抛体运动的轨迹,验证抛体运动 的轨迹为曲线。
要点二
实验器材
摄影机、抛体(如小球、纸飞机等)、三脚架、坐标纸。
用摄影机验证曲线轨迹
实验步骤
1. 将摄影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的高度和角度,确保可以清晰地拍摄到抛体的运动 轨迹。
2. 将坐标纸放置在抛体的下方,用于记录抛体的运动轨迹。
星球的运动轨迹
总结词
星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也是抛体运动的一个实例。
详细描述
星球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旋转。 这种运动形式也符合抛体运动的规律,可以通过相关的物理 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04
抛体运动的实验验证
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