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浅谈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及药学服务

浅谈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及药学服务【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上升与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糖尿病从少见病逐渐变成如今的多发病,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发展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疾病之一。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而口服降糖药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2 型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尽管2型糖尿病现在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的干预糖尿病成了当今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药学服务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发病。
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
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
因此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1口服降糖药的种类1.1 双胍类:机制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糖,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偏胖,用饮食和运动效果不理想者。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是首选一线降糖药。
1.2噻唑烷二酮类:机制是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用于二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糖耐量减低的治疗的。
常见副作用是水肿,体重增加。
代表药物:XX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1.3 磺酰脲类: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
适用用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体重正常的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满意者。
代表药物:格列XX(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1.4 格列奈类:机制是非磺酰脲类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降低餐后血糖,特点为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适用于经过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2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XX列奈(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1.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机制是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适用于食欲旺盛、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者、难于控制餐后血糖者。
代表药物:XX波糖(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1.6 DPP-4抑制剂:机制是阻止胰岛素降解,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减少肝葡萄糖的合成。
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

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主要的特征是血糖升高,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服降糖药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口服降糖药已经被广泛使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情况和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口服降糖药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用口服降糖药是指通过口服的方式本机体内发生糖化修复,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磺脲类口服药物(如格列苯脲):磺脲类口服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这一类药物的降糖效果较快,对于控制血糖峰值有效。
但同时,磺脲类药物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2、磺酰尿类口服药物(如格列奈酮):磺酰尿类口服药物的作用和磺脲类相似,也可以提高胰岛素分泌水平,使血糖降低。
但磺酰尿类药物在控制血糖峰值方面效果不如磺脲类药物。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艾塞那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减少消化和吸收入肝的葡萄糖。
这类药物的作用不太直接,降糖效果较慢,但不容易导致胰岛素反弹和低血糖等副作用。
二、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我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比较广泛。
在我院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磺脲类口服药物使用率较高,其次是磺酰尿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种趋势在整个医疗行业中也比较普遍。
虽然口服降糖药对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我们发现,对于营养控制不太达标的患者,仅仅依靠口服降糖药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控糖效果。
另外,对于仍然需要高剂量口服药物才能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更加倾向于引入胰岛素治疗。
三、口服降糖药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低血糖问题低血糖是口服降糖药使用中发生的常见副作用。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分析

一
北方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1 2期
由术后用药 时间看 出, 其用药时 间长 , 应 严格控制 , 加 强 监督。我院 I 类手术切 口预防用药基本合理 , 但选药还存在起 点高 、 术 后 用 药 时 间 长 的少 数 情 况 , 增 加医院感染 概率 , 同 时 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 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 保证用 药 的 安 全有 效 。 参 考 文 献 [ 1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 抗菌 药物 临床 应用指导原 则[ s 】 . 北
中图分类号 : R 9 7 7 . 1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1 2 — 0 1 4 4 — 0 2
目前 , 糖 尿 病 已经 成 为 继 恶 性 肿 瘤 、 心 血 管 病 之 后 的第 三 胍 类 + a 一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 岛 素 增 敏 剂 、双 胍 类 + 磺 酰脲 大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l 1 l 。有资料显示 1型糖尿 类+ a 一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苯 甲酸衍生物+ 胰岛素增敏剂+ a 一 葡 病患者 占 1 0 %, 2型糖尿病 患者 占 9 0 %1 2 1 。我 国用于 临床 的 口 萄糖苷酶抑制剂 、苯 甲酸衍生物+ a 一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双胍 服降糖 药可分 为以下 5大类 : 双胍类 ; 磺 酰脲类 ; a 一 葡萄糖苷 类 。根据 患者反馈信息 , 对不同患者个体 化给药 , 均 能较好地 酶抑制剂 ; 胰岛素增敏剂 ; 苯 甲酸衍生物 。为 了解我 院门诊患 控制血糖水平 , 减少不 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者应用 口服降糖药 的现状 , 收集我院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2年 1 2 3讨 论 月 口服 降 糖 药 的 门诊 处 方 1 2 0 0张 , 对其种类 、 用药 频度 、 联 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 的提高 ,人们在 向都市化生 活转化的 等 情 况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具体 情 况 如 下 。 同 时 ,儿 童期 肥胖 与 人 口老 龄 化 日益 成 为 两 种 突 出 的 社 会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象, 而这 两 种 社 会 现 象 是 糖 尿 病 和 糖 耐 量 低 减 ( I T G) 的 关 键 因 1 . 1 一 般 资料 :收 集 我 院 2 0 1 1 年 1 月一 2 0 1 2 年 1 2月 应 用 口服 素[ 3 1 。本次调查我 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 2型糖尿病 ( 非 降糖类药物 的门诊处方 1 2 0 0张 , 对其种类 、 用 药频度 、 联 用等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 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 以上数据看 , 我 院的磺酰脲限定 E l 剂量 ( D D D) 为标准计算 用药频度 ( D D D s ) 。 且格列美 脲用 药频 度最 高。格列美脲 为第 三代 磺酰脲类 口服 D D D值 以《 中国药典) ) 2 0 1 0年版和新 编药 物学( 第 1 7版 ) 规定 降糖药 , 只需早餐 时一 次服用 , 方便易行 , 且疗效确 切 , 药物 问 及药说 明书规定的 D D D值为准。 D D D s = 某药 的年消耗量/ { 亥 药 相互作用少 , 副作用相对较轻 , 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新型磺酰脲 的D D D值。对 口服降糖药联用情况进行分析 。 类降血糖药l 4 _ s 1 , 并且价格低廉 。格列吡嗪缓释 片 D D D s 排在第 2结 果 3位 , 用药频率也较高 。格列吡嗪是第 二代磺酰脲类 口服 降糖 2 . 1 各类 口服降糖药 门诊应用情况 : 我 院门诊患 者 口服我院现 药 ,主要 有促进胰 岛 B 一 细胞分 泌胰岛素及 增强胰 岛素 的作 有的各类 降糖类药物应 用情况 ( 见表 1 ) 。 用。由于其价格较低 , 深受广大农村患者的欢迎 。磺酰脲类 口 表 1 各类口服 降糖药应用情况 服降糖药 的不 良反应较大 ,现在临床上 已渐被苯 甲酸衍生物 所代替 。 二 甲双 胍 缓 释 片 的 用 药 频 率 仅 次 于 格 列 美 脲 , 因为 缓 释 剂 型 具 有 以最 小 剂 量 达 到 最 佳 有 效 的 血 药 浓 度 ,而 且 能 维持 平稳 的血药浓度优点 , 因此 , 二 甲双胍缓释片 的使用频率要 大 大高于二 甲双弧片。二 甲双胍属于双胍类 口服降糖药 , 具有抑 制食 欲 , 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 , 促进细胞双葡 萄糖 的无 氧酵 解, 抑制葡萄糖异生 , 有减轻体重 和降低血脂 的作用[ 6 1 , 是治疗 肥胖 型糖尿病 的首选药 。而且价格低廉 , 具有单 用不 引起低血 糖 的特 点 , 易被 广 大 患 者 接 受 。 瑞格列奈是一种与磺酰脲类有相似 的作用机制 的促 胰岛 素分泌药 , 其 口服吸收快 , 作用迅速 , 能改 善早 期胰 岛素 分泌 受损 , 从 而 抑 制餐 后 血 糖 升 高 。瑞 格 列 奈 不 良反 应较 磺 酰 脲 类 2 . 2口服降糖药单用和联 合用 药情况 : 在这 1 2 0 0张处方 中, 其 少 , 安 全 性 高 于后 者 。 中单 一 种 用 药 的 为 6 8 0张 , 占5 6 . 7 %; 两联用药的为 4 0 0张 , 占 阿卡波糖是 a 一 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能抑制食物多糖 的分 3 3 . 3 %; 三联 用药 的为 1 2 0张 , 占1 0 . 0 % 。单 用 处 方 常 见 降糖 解 , 使 葡萄糖 吸收相 对减慢 , 并可改 善糖 耐量 , 提高胰 岛素的 药: 二 甲双 胍 片 、 二甲双胍缓释 片 、 瑞 格列奈片 、 格列美脲 片 、 敏感 性 , 该 药是轻 型 、 肥胖 、 年纪大 、 肾功能不好 、 餐后 高血糖 格列 吡嗪缓释片 ; 两联用 药处方常见 降糖 药 : 磺酰脲类+ 双胍 的 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临床上常与双胍类 、 磺酰脲类或 类 、磺酰脲类+ a 一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磺酰脲类+ 胰岛素增敏 胰岛素联用达到 良好控制血糖 的效果 。但是其价格较高 , 因此 剂、 双胍类 + 苯 甲酸衍 生物 、 苯 甲酸衍生物 + 胰岛素增 敏剂 、 苯 D D D s 也 较 靠后 。 甲酸衍生物+ a 一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联用药常见降糖药 : 双 糖尿病病 因复杂 , 对于不同的糖尿病患者 , 应采取个体化
糖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如何正确使用口服药和胰岛素

糖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如何正确使用口服药和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常见但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慢性疾病群体。
其中,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糖尿病患者需要正确地使用口服药和胰岛素。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口服药和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口服药物的正确使用1. 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药物。
口服药物通常需要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具体时间和用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患者应设定定时提醒或者利用手机APP等方式来确保按时服药。
2. 遵循正确的用药顺序。
当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多种口服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指示确定用药顺序。
通常,胃肠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会在餐前服用,而胃肠道刺激性较弱的药物会在餐后服用。
3. 注意饮食控制。
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药物期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
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食物,同时要确保饮食平衡,包括合理摄入三大营养素和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4.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一些口服药物在配伍使用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因此,在开始新的药物治疗或改变用药方案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合适的配伍方案。
5. 定期复查血糖和监测药效。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向医生汇报相关数据,以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选择不同时间段进行血糖监测,包括空腹、餐后、睡前等。
二、胰岛素的正确使用1. 学习正确的注射技巧。
胰岛素常需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糖尿病患者需要学习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角度和注射深度等方面。
注射器具应保持清洁,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更换。
2. 胰岛素的储存和保管。
胰岛素需保存在2℃~8℃的冰箱中,避光、防潮、防冻。
在使用前,应观察胰岛素的外观,如出现浑浊或颗粒状物质应立即停止使用。
打开的胰岛素瓶应标明开瓶日期,并在28天后丢弃未使用完的胰岛素。
3. 胰岛素的注射时机。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继续教育园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潘晓黎作者单位:110001 沈阳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晓黎:女,大专,主管护师2006204210收稿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5大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
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护士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和教育。
1 患者状态的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教育前护士应对具体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评估。
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教育背景、患病后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
通过评估为患者设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 用药指导2.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2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护士要教会患者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2.2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1 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
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为了药物更好的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剂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②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③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④此类药物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应教会患者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低血糖;⑤如果经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 ),且持续3d 以上,应嘱患者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医生;⑥服药期间要继续遵守饮食计划;⑦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应在餐前服用,如果在进餐的时候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
如果准备增加一餐或进食零食较多,则应该增加药物剂量。
2.2.2 双胍类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
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同时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和优化。
这里我们就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目的是降低血糖,从而达到诊断标准和预防并发症。
根据《全国糖尿病预防与治疗指南2017》和我国国家医疗保险的要求,我院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必须是具有病理生理学基础且药效可靠的药物,并经过了全国药品审批对糖尿病药品的严格审核和规范,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我院门诊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轻度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增敏剂,以达到减重和降糖的目的。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情况,以及患者家族病史、其他疾病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再次,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注重药物的合理用药,从药物的用法、用量、剂型、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同时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例如:在使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时,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糖水平,以及提醒患者降低糖分摄入、适当锻炼等,以避免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我院门诊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患病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状态、工作情况、家庭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的选择和搭配,同时还会结合心理干预和营养指导等来全面治疗患者。
总之,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们所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选择、用法、用量、剂型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诊疗制度和操作流程,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分析

北方 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8 期
结果可 以看 出, 该 药能明显降低血压 , 特别是对收缩压效 果明 2 . 2罗布麻 : 该药有 清热 利尿 、 平肝 降压作 用 , 常用于肝热 型症 显[ 4 1 。该药能减少 高血压患者脑卒 中的发生率 , 对患者 的生命 见头晕头痛 、 烦躁失眠 、 高血压或肝 阳上亢患 者。该药可 配合 野菊花 、 钩藤 、 夏枯草同煎 , 也可单独 以开水泡汁作饮料 。 质量有 良好的改善作用 。 1 . 5血管 紧张 素转换酶抑 制剂 : 这类 药物有普 萘洛尔 、 阿 替洛 2 - 3稀莶草 : 该 药有 清热降压 、 祛 风通 络作用 , 可与臭梧桐 等配 尔、 美托 洛尔 、 瑞泰雅施 达等 , 能使体 内 。 肾上腺 素功能得 到有 合使用 , 对于风湿病及 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 效 的控制 , 并能使心脏 的跳 动适 当减缓 , 以达到对血 管降压 的 2 . 4决明子 : 该药有润肠通便 、 清肝 明 目、 降低 血压及 血脂 功效 , 对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有特别疗效 。 作用 。适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 , 对心力衰竭有 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 , 显著疗效 。 2 . 5钩藤 : 该药具有熄风止痉 、 清热平肝作用 , 能有效 治疗 高血 1 . 6 O . r 受体 阻滞剂 : O / . 受体 阻滞 剂为选择性 突触 后 肾上腺素 压引起 的头痛头胀症状 。 受体 阻滞剂 , 以唑嗪类药物 为代表药物 。这类药物是 通过 阻滞 2 . 6石决 明 : 该药有平肝潜 阳 、 清肝 明 目作用 , 与菊花 、 白芍 、 生 钩藤等配伍 , 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引起 的头胀头痛症状 。 突触后 O / . 肾上腺素受体 而引起周围血管阻 力下 降而达到 降压 地 、 的效果 。其主要优点是既调血脂 又降血压 , 同时也能较好 的抵 2 . 7杜仲 : 该药有强筋骨 、 补肝 肾、 安胎降压功效 , 与 白芍 、 石决 抗胰 岛素。 明、 夏枯 草等配合使用可降血压 , 且对体虚之人 降血压无寒凉 表 1 治 疗 高 血 压 的 西 药 之弊。 2 . 8茺蔚 子 : 本 品为益母 草的果实 , 对凉肝 明 目、 活血调经和 降 血压有显著功效 , 常与钩藤 、 决 明子 、 生地等配合使 用。 总而言之 , 在治疗高血压时要合理使用 降压药 品。同时 , 对与 降压药 品相辅相成 的非药物疗 法也应 引起足够 的重 视 , 要做 到戒烟忌 酒 、 合理营 养 、 适 当加强户 外运动 , 还要 保持一 份 平 稳 的心 态 。
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分析

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分析发表时间:2014-12-26T14:45:04.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3期供稿作者:莫灿强陈慧敏[导读]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体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匮乏及不能正常应用。
莫灿强陈慧敏(东莞市桥头医院广东东莞 523523)【摘要】目的对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我院2013年口服降血糖药的销售金额、治疗日数(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口服降血糖中双胍类的销售金额最高,占28.05%。
用DDDS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二甲双胍片(包括0.25g和0.5g)、格列吡嗪片(包括普通片和控释片)、格列齐特(包括缓释胶囊和缓释片),DDC位于前3位的是格列吡嗪片、格列齐特缓释胶囊、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
结论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对于需长期用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既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又减轻了负担。
【关键词】降血糖药用药频度口服日均费用【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59-02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体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匮乏及不能正常应用,使体内糖类代谢出现差错,只有很少部分糖类被代谢,血液中过高糖排泄到尿液中,呈尿糖阳性,因此主要治疗糖尿病手段就是通过口服、注射降糖药,控制血糖[1,2]。
为了为治疗糖尿病提供经验,本文对我院2013年门诊口服降血糖药的用药种类、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临床口服降糖药提供参考。
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HIS)所记载的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房治疗糖尿病常用13种口服药的药名、类型、药物使用量、价钱等用药数据。
2 方法对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门诊口服降糖药药品名称、类型、单价、数量、总价等所有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电子表格进行统计、整理,然后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摘要:通过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物用药指导体系,为药师在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时提供助力,更高效地使患
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指导
自1980年我国开展第一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至今,糖尿病患病率已由当时的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们
健康的慢性疾病[1]。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
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2]。
其中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的
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非促胰
岛素分泌剂(双胍类、TZDs、α-糖苷酶抑制剂)。
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
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
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药师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
行合理的用药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但是在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的需求量巨大的同时药品信息量大且杂、药师工
作强调大,这就间接要求药师在准确提供用药指导的前提下提高工作的效率。
本
文希望通过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
用药指导体系,为药师在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服务时提供助力。
1.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我院口服降糖药物常用的有磺脲类、非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指导患者在不同的时段服用。
1.1磺脲类
磺脲类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糖作用。
由于其进
入人体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服药时间宜选在餐
前30 min左右。
我院有格列美脲片[万苏平]、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胶囊、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唐贝克]。
结合我院药物特点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均需整片(粒)吞服,不宜
掰开,不得嚼碎,并以足量的水(约半杯)送服。
(2)一天一次即可,建议于
早餐之前服用,若不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之前即刻服用。
(3)尤其注意,
服药后不要忘记进餐,若发生服药差错,如漏服一次药量,不可于下次服药时以
大剂量来纠正。
(4)注意低血糖反应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1.2 非磺脲类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也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的特点为刺激胰岛
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我院有瑞格列奈片。
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餐前0-30分钟口服,服药后要按时按量进餐,以预防低血糖发生。
不
进食不服药。
(2)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需提醒患
者注意。
1.3 双胍类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作用,抑制肝糖元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
该药物对血糖正常者不起作用,特
别适用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
我院有盐酸二甲双胍片。
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服药时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同时应指导患者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2)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3)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4)务必告知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1.4 α-糖苷酶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能竞争性且可逆性抑制小肠壁绒毛的α-糖苷酶的活性,使复合碳水化合物分解、消化、吸收减少,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适用于餐后高血糖的患者。
我院有阿卡波糖片、阿卡波糖片[拜唐苹]、伏格列波糖片[倍欣]。
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此药应于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避免与抗酸药、肠道吸附剂及消化酶同时服用,以免降低其降糖作用。
(2)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
服药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3)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但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1.5 噻唑烷二酮类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我院有盐酸吡格列酮片[瑞彤]。
用药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1)盐酸吡格列酮片每天服用一次,服药的时间尽可能固定。
(2)TZDs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3)体重增加和水肿是TZDs的常见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
(4)TZDs的使用还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
有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以及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
2.小结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药师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面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和家人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而系统总结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与特点,构建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指导体系只是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的一块基石,在此基础上我们药师团队需通过发放合理用药宣教处方、个性化用药指导、门诊用药咨询、临床药师查房、社区糖尿病用药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去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制订委员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年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9.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医
学出版社. 20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