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七年制中医专业王文春
王文春治疗瘾疹验案

地黄、 麦冬 、 钩藤 、 五加 皮 、 干 姜皮 、 僵 蚕各 l O g , 白芍 、 桑 白皮 、 地 骨皮 、 赤苓 皮 、 冬 瓜皮 各 1 5 g , 首乌藤 、 珍 珠母 、 刺蒺藜 、 白鲜皮各 3 0 g , 5 剂, 水 煎服 。 2 诊: 上药服 后皮肤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1 7年 2月 第 5 2卷 第 2 期
王文 春治疗 瘾疹 验 案
王 泾 舟 杨 桂 兰 ( 指 导)
1 甘肃 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 区总医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关键 词 瘾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案 王文春
去炎 松尿素软膏后反 而加重 , 瘙痒不安 。 病后食 欲减退 ,
红、 苔 白, 脉缓 。 治则 不 变 , 上 方 加 白术 1 5 g , 5 剂, 水 煎 服。 3 诊: 服药 后 睡眠 改善 , 心悸 等症 状 缓解 , 皮 肤瘙 痒
明显 缓解 。 上 方去 麦冬 , 加元 参 1 5 g , 又服 1 0 剂, 诸症 基 本 消失 , 临床治愈 。
l o g , 煎 汤外洗 。 并嘱 : 减 少玩水 、 肥皂及 户外活动 。 2 诊:
黄、 麦冬 、 刺 蒺藜 、 白芍 益气养 血滋 阴 , 五加 皮 、 僵蚕 、 白 鲜 皮祛 风止 痒 , 地 骨皮 凉血透 热 , 干姜 皮 、 桑 白皮 、 赤苓 皮、 冬瓜皮 清利湿热 , 首乌 藤 、 珍珠母安神 。
按: 瘾疹 经久 不愈 , 气血 损耗 , 加之 风邪外 袭 , 以致
内不得疏 泄 , 外不得透达 , 郁于皮肤腠理 之间 , 邪正相搏 而 发病 。 当以扶 正固表 , 兼顾 祛风攻 邪 。 方 用黄 芪 、 生 地
隔姜灸联合益气脱敏汤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Cl i n i c a l Obs e r v a t i o n o f Gi n g e r - Se p a r a t e d Mo x i bus t i o n wi t h Y i q i Tu o mi n De c o c t i o n o n Al l e r ・
Me d i c i n e , T a i y u a n , 0 3 0 0 1 2 , C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g i n g e r — s e p a r a t e d mo x i b u s t i o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y i q i
g i c Rh i n i t i s o f L u n g Y a n g D e i f c i e n c y T y p e z H U H o n g ( 、 S h a n x i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朱 红
摘要 : 目的 : 观 察隔姜灸配合益 气脱敏 汤治疗肺 气虚寒型 变应性鼻 炎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将确诊 的 6 0例 患者 随机 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 , 治疗组采 用隔姜灸联合益 气脱敏 汤治疗 , 对照组采 用氯雷他 定片治疗 。两组均 以 1 0天为 1个疗程 , 治疗 1~ 2个疗程 评 价疗 效。 结果 : 治疗 组 临床 疗效 总有 效 率 为 9 6 . 7 %, 对 照组 为 9 6 . 7 %, 两组 比较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
桃红四物汤治疗创伤性肿痛的60例临床体会

桃红四物汤治疗创伤性肿痛的60例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6-04-13T09:14:59.3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作者:王贝贝[导读]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肿胀疼痛是在骨科外伤中常见到的并发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医生进行下一步治疗带来很大的阻挠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 250000肿胀疼痛是在骨科外伤中常见到的并发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医生进行下一步治疗带来很大的阻挠。
在我科室针对这方面治疗中运用桃红四物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作报告为下: 1、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全部病例均为因创伤而引起的局部肿胀并伴有疼痛。
2、治疗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桃红四物汤,组成为:桃仁9克,红花12克,熟地黄9克,芍药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
每日一剂,分两次服,7剂为一疗程。
3、方剂论述: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
方以破血力强的桃仁、红花为主,以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以川芎活血行气。
全方配伍得当,使活血功效比较显著。
4、治疗结果:在6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肿痛现象一周内基本消失,剩余的患者肿痛一周内也有明显好转。
5、注意事项:1.女性患者月经期酌情减量服用2.服药后出现呕吐、恶心或其它未知不良反应,暂时停止服用3.建议温服。
6、体会:创伤性肿痛在中医范畴中属于筋伤,其机理我认为是人体遭受损伤,则筋脉受损,气机失调,血不循经络而流溢于脉外,脉外之离经之血瘀滞于肌肤腠理。
造成气血瘀滞,同时因不通则痛,引起疼痛现象。
故其治疗原则就在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而桃红四物汤的配伍成方正是对应了这一治疗原则。
故桃红四物汤在创伤性肿痛的治疗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一作者:王贝贝,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级硕士研究生。
名老中医王文春治疗接触性皮炎经验总结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5128·中医中药·名老中医王文春治疗接触性皮炎经验总结马天骄(甘肃中医药大学 14级研究生,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畸形或慢性炎症反映,临床治疗中医具有独特优势,王文春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
王老对接触性皮炎疾病的诊治,有其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皮炎;中药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5.1030 引言王文春,甘肃省名中医,为中央卫生部批准为期三年培训全国第二批祖国医学继承人的指导老师。
在其工作生涯中,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及荣誉称号,曾被列入“甘肃教育人名家”中(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
从医近60年[1],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
王老对接触性皮炎疾病的诊治,有其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畸形或慢性炎症反映。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将病因分为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2]。
古代中医文献中常以不同接触物而加以命名,如接触膏药引起者称“膏药风”,接触油漆器称“䰍:漆疮”,因其接触漆液引起皮肤过敏生疮的皮肤病[3]。
中医认为本症发生主要由于人体禀性不耐,皮毛腠理不密,外受辛热之毒,毒热蕴于肌肤而发病。
王老认为其病因多为稟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接触某些物质,例如漆,药物,塑料,橡胶制品,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叶,茎等,使毒邪侵入皮肤,蕴郁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但体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同一种植物,稟赋不耐者接触后先发病,体质强盛者则不发病。
2 方药应用王老根据接触性皮炎的病史、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及其他症状变现。
现有学位授权点骨干教师基本情况汇总表-河北中医学院

170830 1 170830 1
20 1443220 学科名称及代码 17 17 学科方向名称 08 08 中西医结合临床
220011770088333000222003311000022 111444443322220011770088333000222003311000022 学科名称及代码 03 43 03 学科方向名称
2 10 22 10 中药炮制与资源 01708 02 01708 02 临床中药学
30203 1443 30203 中药药理学 201708302 1002 2201708302 1002 中药化学
孙立虹 王艳君 佘延芬 孙彦辉
1959-09 1962-05 1971-04 1971-02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二级学科博士 学位授权点 专业技术职务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一级学科硕士 学位授权点 专业技术职务 正高级 正高级 中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正高级 副高级 正高级
1973-06
护理学院
副高级
30 1 30 白建英
1965-08
护理学院
副高级8 8 邸书珍1 Nhomakorabea62-10
护理学院
正高级
70 70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代码
1056-中药学硕士 专业硕士
01 02 01 02 教师姓名
出生年月
所在院系
专业技术职务
2 10 22 10 郑玉光
1973-04
药学院
正高级
03 43 03 严玉平
教师姓名 杜惠兰
级七年制中医专业王文春

气血逆乱,心无所主, 气血不足,心脉失养 神无所归
实证
虚证
属阳
属阴
精神不宁,卧起不安, 自觉心中跳动,不安,
脉动
脉弱
调畅气血,安养心神 补益气血,充养心脉
病案
患者,女,24岁,学生,以见人紧张恐惧,心慌3月余于 2010年8月20日就诊。患者3个多月前因受到惊吓 而时常感到紧张恐惧,心慌,甚时有憋闷感,烦躁,乏力, 易激惹,情绪不稳时易便溏,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 薄白,脉细,左寸部弱,右尺部明显紧缩感。辨证为阴 血亏虚、神魂失养。处方:沙参30 g,麦冬30 g,玉 竹15 g,天花粉12 g,防风15 g,百合30 g,生地黄24 g, 柏子仁30 g,远志12 g,五加皮20 g,甘草6 g。水煎服, 每日1剂。7剂,症状消失。
谢李磊 王文春
查找资料: 王杰 薛晓芬 杨文超 韦林 李明 李海军
整 理:李磊 王文春 主 讲:王文春
原文: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一)
本条原文主要是从脉象上来阐述了惊悸的病 病机,同时也说明了惊悸的区别。
惊 外 也
自 外 以
。惕
何谓动脉?
张仲景在《伤寒论.脉法》中说:“阴阳 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 上,上下无头,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 曰动也。”
为什么寸口脉动即为惊?
惊是由于卒受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为主要 症状。惊则气血逆乱,心无所主,神无所归,因 而精神不定,卧起不安。气血逆乱,表现在脉上, 则见脉跳加快,上下无头尾,动摇不定,即为动 脉。就像一碗平静的水,突然受到撞击则出现摇 晃不定一样。
按:本案患者脉体较细,为阴血不足、脉道不 充之象;脉左寸弱,为心虚而惊之象,《脉象统类》记 载:“寸虚,血不荣心、怔忡、恍惚、惊悸”,《脉 诀汇辨》认为“左寸虚者,心亏惊悸”;其右尺脉管 壁张力高,呈现明显紧缩感,系患者平素对自己要求 甚高,不愿与人交流,此次受到惊吓后,反复思虑,逐渐 出现上述症状。针对此,以养阴补虚、益气安神之 剂加以治疗,疾病向愈。
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经验总结

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经验总结
张博;王思农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3(041)003
【摘要】王文春主任医师认为银屑病病因、病机复杂,但多由营血亏虚,化燥生风,
肌肤失养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应活血养血,健脾除湿,滋阴润肤熄风为主,以丹参、赤芍、当归等中药为主.
【总页数】2页(P134-135)
【作者】张博;王思农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3
【相关文献】
1.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前列腺增生经验介绍
2.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肛瘘的临床经验介绍
3.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前列腺肥大的经验
4.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前
列腺炎经验5.王文春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经验总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验案

94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年 4 月第 30 卷第 8 期
患者为青春期 女 性,于 初 潮 后 行 经 期 即 出 现 下 腹
痛,妇 科 B 超 见 卵 巢 囊 肿,
CA125 稍 超 出 正 常 范 围.
医话医案 中国民间疗法
患者经活血通经方药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盆腔循环
血盈亏、阴 阳 转 化 的 周 期 性 变 化 以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功能、甲皱微循环等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符合西医
如经前后期冲任气血偏盛,心肝气火偏旺,行经期重阳
以消炎镇痛为主的治疗原则 [21].
转阴,疏 利 气 血 时 勿 忘 兼 补 肾 阳;经 后 初 期 重 阳 转 阴,
激食 物,或 经 期 卫 生 疏 忽,感 染 湿 热 之 邪,湿 热 蕴 结 胞
期疗效 可 靠 等 优 势 [12G13]. 中 药 保 留 灌 肠 在 治 疗 盆 腔
瘀、湿热蕴结、气 血 虚 弱、肝 肾 亏 损 等
[
8]
示,青春期痛经的发作频率高、腹痛程度重的患者以气
滞血瘀证偏多
[
9]
学习压力负荷过重,忧思恼怒,郁结伤肝,肝失疏泄,冲
[
10]
所冲,新血与故 血 相 搏,所 以 发 痛.”因 此,青 春 期 原 发
性痛 经 病 因 为 虚 实 夹 杂,活 血 化 瘀 应 贯 穿 其 治 疗
.
经发作程度及下次痛经发作频率,此举亦符合中医“治
药至经期结束.虚证者可于月经将净或经净后加服补
炎、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痛证方面疗效可观,采用中药保
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气无所依 神志不宁 卒受惊恐→恐则气血逆乱
心神无所归 脉则动摇不宁
故曰惊
治则:调畅气血,安养心神
脉细软无力 心血不足 →心脉失于充养,脉气乏力
心悸不宁
治则:补益气血,充养心脉
故曰悸
惊、悸的鉴别诊断
病因 病机 虚实 阴阳 临床表现 治则
惊
悸
外界刺激,卒受惊怖(邪从外 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病自
来)
所 伤 。 惊
。, 默 然 遇
以从
惊
,
▪惊证:多由卒受惊吓,气血逆乱,而出现 慌乱不安等神志失常表现,主要以惊恐状、 精神不定、卧起不安、寸口(关)动脉
何谓动脉?
张仲景在《伤寒论.脉法》中说:“阴阳 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 上,上下无头,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 曰动也。”
何谓弱脉?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说:“弱脉:极软而 沉细,按之乃得,举之无有。弱来无力按之柔, 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 少年愁。”
为什么寸口脉弱主悸?
▪仲景在《伤寒论.脉法》中说:尺脉弱,名曰阴不足。 弱脉,乃气血不足之脉,气血不足,心脉失于充养, 心神失养,故见心中跳动不安,即心悸。
谢谢!
▪ 按:本案患者脉体较细,为阴血不足、脉道不 充之象;脉左寸弱,为心虚而惊之象,《脉象统类》记 载:“寸虚,血不荣心、怔忡、恍惚、惊悸”,《脉 诀汇辨》认为“左寸虚者,心亏惊悸”;其右尺脉管 壁张力高,呈现明显紧缩感,系患者平素对自己要求 甚高,不愿与人交流,此次受到惊吓后,反复思虑,逐渐 出现上述症状。针对此,以养阴补虚、益气安神之 剂加以治疗,疾病向愈。
内生)
气血逆乱,心无所主,神无所 气血不足,心脉失养 归
实证
虚证
属阳
属阴
精神不宁,卧起不安,脉动 自觉心中跳动,不安,脉弱
调畅气血,Leabharlann 养心神补益气血,充养心脉病案
▪患者,女,24岁,学生,以见人紧张恐惧,心慌3月余于 2010年8月20日就诊。患者3个多月前因受到惊吓 而时常感到紧张恐惧,心慌,甚时有憋闷感,烦躁,乏力, 易激惹,情绪不稳时易便溏,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 薄白,脉细,左寸部弱,右尺部明显紧缩感。辨证为阴 血亏虚、神魂失养。处方:沙参30 g,麦冬30 g,玉 竹15 g,天花粉12 g,防风15 g,百合30 g,生地黄24 g, 柏子仁30 g,远志12 g,五加皮20 g,甘草6 g。水煎服, 每日1剂。7剂,症状消失。
原文: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一)
本条原文主要是从脉象上来阐述了惊悸的病 病机,同时也说明了惊悸的区别。
惊自 外存 悸 身 《 何
外 也
。
外 以 惕
入 ,
想 ,
心
者 ,
心 皆 动
医 林 绳
谓 惊
内 也 ,
有 所 惧
而 神 不
墨 》 中
悸 ?
悸 自 内
, 惚 然
自: 守惊 也者
生 , 自 内
为什么寸口脉动即为惊?
▪惊是由于卒受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为主要 症状。惊则气血逆乱,心无所主,神无所归,因 而精神不定,卧起不安。气血逆乱,表现在脉上, 则见脉跳加快,上下无头尾,动摇不定,即为动 脉。就像一碗平静的水,突然受到撞击则出现摇 晃不定一样。
悸证:多指心悸,因气血虚弱,心脉 不充,心神失养所致,主要是自觉心 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 寸脉弱为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