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
汉书文言文阅读

汉书文言文阅读第1篇:汉书文言文阅读项籍字羽,下相人也。
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
梁怒之。
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
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
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
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
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梁与籍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气过人。
吴中子弟皆惮籍。
----节选自《汉书》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封于项②乃教以兵法17.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书足记姓名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1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是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2分)19.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亭》对项羽“乌*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
(2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夏日绝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亭》*16、*示例:①在②于是17、*示例:读书能够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与万人抗衡的本领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汉书朱云传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10分)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
”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⑥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读通鉴(123)选继承人一定要慎重

读通鉴(123)选继承人一定要慎重读通鉴(123)汉成帝立继承人前言:上市公司董事长被公司年薪2000万招来的高管下毒,现代科技发达,很快就能弄清其来源,但并未找到解药。
而在古代,很多这样的事都成为疑案,而皇宫里这样的事更是讳忌,大多不了了之。
永始三年丁未,公元前14年春,正月,己卯晦,日有食之。
初,成帝用匡衡之议,罢甘泉泰畤,其日,大风坏甘泉竹宫,折拔畤中树木十围以上百馀。
皇帝奇异,问刘向这个是什么情况,刘向应对说:"家人尚不欲绝种祠,况于国之神宝旧畤!且甘泉、汾阴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祗感应,然后营造的,并非临时起意搞的。
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礼敬敕备,神光尤著。
祖宗所立神祗旧位,诚未易动。
前始纳贡禹之议,后人相因,多所动摇。
《易大传》说:'诬神者殃及三世。
'恐其咎不独止于贡禹等人!"皇上内心生恨,又以久无继嗣,冬,十月,庚辰,皇上向太后说,下诏有司恢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及雍五畤、陈宝祠、长安及郡国祠著明者,皆恢复。
是时,皇上以无继嗣,颇好鬼神、方术之属,上书言祭祀方术得待诏者特别多,祠祭费用颇多。
谷永劝说皇上:"臣闻明于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怪;知万物之情,不可罔以非类。
诸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五经》之法言,而盛称奇怪鬼神,广崇祭祀之方,求报无福之祠,及言世有仙人,服食不终之药,遥兴轻举、黄治变化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
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是以明王距而不听,圣人绝而不语。
昔秦始皇使徐福发男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
汉兴,新垣平、齐人少翁、公孙卿、栾大等皆以术穷诈得,诛夷伏辜。
唯陛下距绝此类,毋令奸人有以窥朝者!"皇上赞赏谷永的建言。
十一月,尉氏男子樊并等十三人谋反,杀陈留太守,劫略吏民,自称将军;当地人李潭、称忠、锺祖、訾顺一起杀了樊并,这件事上报朝廷,皆封为侯。
2011年中考课外文言文

• 东坡写的诗文,一写完就被人们传诵。每 一篇到了,欧阳修就因为这一篇诗文终日 高兴。原来以后都像这样。一天,和他的 儿子讨论诗文,欧阳修感叹说:“你记住 我的话,三十年后,世上的人再也不谈论 我了。”崇宁、大观年间,苏轼被贬海南 时所做的诗非常盛行,后来的读书人不再 有说欧阳修(的诗)了,这时朝廷虽然曾 经禁止(苏东坡的诗文),赏钱增加到八 十万,(但是)禁的越严传诵的越多,往 往凭借着自己有苏东坡的诗多而对别人夸 耀自己,士大夫不能诵读苏东坡的诗文便 觉得没面子。但是有人说他的诗不和韵律。
• 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 养为幕僚。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 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军营临时驻扎后,忽然传令 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一块木板、一捆草。”军中 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淤泥深坑,让军 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 阻碍。这个西南民族的人(番人)正是倚仗这个坑为险 阻,没有想到大队敌军(汉人)突然到来了。于是攻陷 了敌人(番人)的巢穴。第二年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 漏壶漏了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 就停下来。年羹尧匆忙唤来参将,带300名骑兵出营, 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真全部抓获。有人问 他原因,年羹尧说:“只是一刹那就停下来的,肯定不 是风,而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会飞出, 肯定有人惊扰了它。这里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 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判断肯定是贼兵来埋伏, 所以惊起鸟群来。”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朱云,字游,鲁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朱云,字游,鲁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
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
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
有荐云者,召入。
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
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
”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
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
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
”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
病不呼医饮药。
遗言以身服殓,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世以是高.之高:崇敬B.御史遂将.云去将:带领C.以旌.直臣旌:表彰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仕:做官2.以下四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朱云不惧权势的一组是()①容貌甚壮,以勇力闻①摄衣登堂,抗首而请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①小生乃欲相吏邪①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云,汉时有名的高士。
《后汉书·朱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朱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朱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后汉书·朱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朱浮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也。
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破邯郸。
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
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
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事,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发诸郡仓谷,禀赡其妻子。
渔阳太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实,不从其实。
浮性矜急自多,颇有不平,因以峻文诋,宠亦很强,歉负其功,嫌怨转积。
浮密奏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
宠既积怨,闻之,遂大怒,而举兵攻浮。
浮以书质责之,宠得书愈怒,攻浮转急。
明年,涿郡太守张丰亦举兵反。
时二郡畔戾,北州忧恐,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
浮城中粮尽,人相食。
会上谷太守耿况遣骑来救浮,浮乃得遁走。
尚书令侯霸奏浮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
帝不忍,以浮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父城侯。
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
六年,有日食之异,浮因上疏曰:“......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呆,各自顾望,无自安之心。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斯皆群阳骚动,日月失行之应......帝下其议,群臣多同于浮,自是牧守易代颇简。
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显宗大怒,赐浮死。
(节选自《后汉书•朱浮传》)译文:朱浮,字叔元,沛国萧县人。
最初跟随光武帝任大司马主簿。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一)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一)姓名:班级:学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0分)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
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
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
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
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
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
世忠忧.之。
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
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
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
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
②却行:倒退而行。
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
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
⑤擢:提拔。
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
鹘:鸷鸟。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敌骑数千四面集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忧()(2)备()(3)遁()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2分)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
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2分)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10分)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
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2分)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文中最后“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当时怎样复杂的心境?(4分)
答案
【小题1】共同、一起形容水的澄澈每题1分
【小题2】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1分
只不过少了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分
【小题3】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多种情感。
4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相”“与”是复合义,都是“一起”的意思。
“空”为“清澈而无杂物”,有“透”的意思,明为“亮”。
专注下一代成长。
古诗朱云见汉成帝翻译赏析

古诗朱云见汉成帝翻译赏析文言文《朱云见汉成帝》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栏,栏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着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栏,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注释】匡:辅助。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吃白饭。
今:现在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
上:指汉成帝。
张禹:汉成帝的老师。
将:拿。
槛:栏杆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辑:连缀。
旌:表彰。
去:离开。
廷:在朝廷(作状语)易:更换【翻译】朱云上书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
朱云说:“如今的朝廷大臣,对上不能辅助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的人。
臣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
”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
”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把朱云拿下,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
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
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
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不对,也应该包容他。
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
成帝理解,然后结束。
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直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选自《汉书朱云传》【注释】(1)匡:辅助。
(2)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3)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4)上:指汉成帝。
(5)张禹:汉成帝的老师。
(6)将:拿。
(7)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8)辑:连缀。
(9)旌:表彰【问题】1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14、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分)廷已易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2分)
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译文】曾做过槐里县令的朱云,上书求见成帝。
在公卿面前,朱云说:“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扶主上,下不能有益于人民,都是些白占着官位领取俸禄而不干事的人。
我请求陛下赐给我尚方斩马剑,斩断一个奸臣的头颅,以警告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
”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御史将朱云逮下,朱云紧抓住宫殿栏杆,栏杆被他拉断,他大呼说:“我能够追随龙逄、比干,游于地下,心满意足了!却不知圣明的汉王朝将会有什么下场!”御史挟持着朱云押下殿去。
当时左将军辛庆忌脱下官帽,解下印信绶带,伏在殿下叩头说:“朱云这个臣子,一向以狂癫耿直闻名于世,假使他的话说的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的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我敢以死请求陛下!”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怒意稍解,杀朱云之事遂作罢。
后来,当要修理宫殿栏杆时,成帝说:“不要变动!就原样补合一下,我要用它来表彰直臣!【答案】11、(1分)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12、(3分)廷:在朝廷已:停止易:换掉13、(2分)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佞臣张禹可以警戒他人;14、(2分)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颠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
15、(2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