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的疗效观察

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的疗效观察

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的疗效观察张莉君,王颖文,陈兆社(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8)[摘 要]目的:观察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疗效。

方法:将63例纵折后牙复位、固定、根管充填治疗、全冠修复保护治疗。

结果:63例后牙纵折,成功61例,失败2例,成功率96。

8%。

结论:磨牙纵折保留治疗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牙纵折;根管治疗;全冠[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921175202O b serva tion of the Therapeut ic Effect of L ongitud i n a l Fra cture of Poster i o r TeethUnder C on serva t i v e Tr ea t m en tsZHANG L i2jun,WANG Ying2wen,CHEN Zhao2she(The People’s H o spita l of Sha anxi P rovince,X i’an,Sha anxi710068,China) Ab stra ct:O b j e c tive T o observ e t he re serva tion effect of l ongit udinal frac tures of poste ri or t ee th.M e thod s Records of63 case s unde rg oing conservative treat ment of poste ri or teeth wit h longitudi nal frac tures,with i m mediate fixati on,and appropria t e r oot canal trea t m ent,and fu ll cro wn rehabilitation after ro ot canal treat m ent.Re sults63l ongitudinally fractured teeth of the poste ri or teeth were i nv olved in this research,61tee th we re succe ssfull y rest ored,and2cases we re failed.T he c linical succe ss2 fu l ra te wa s96.8%.Co nc l us i o n The l ongitudina lly frac t ured posterior teeth can be p re s e rved t o func ti on after co mp lete con2 serva tive trea t m ent.It is a p r om ising in the fractured tee th trea t m ent.Key wor d s:Posteri or longitudinal fracture;Root canal treat ment;C r own 后牙在口腔行使重要的咀嚼功能,临床因各种原因致后牙纵折较为常见,以往常常简单拔除,造成患者拔牙、失牙痛苦,致使咀嚼功能部分丧失,后牙纵折的保留保护了口腔牙列的完整性,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后牙纵折的保守治疗有外固定法、口内直接粘接法、口外粘接再植法[1],笔者自1994年至2005年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观察,发现后牙纵折的保留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噩 至

201]  ̄ , 0 矍 薹 1 2 曩 E
朱 燕 云
i;曼 i ;篓。 ; ; 墨 ;墨i 莹 i
后 牙 纵 折 保 守 治 疗 的 临 床 分 析
【 摘要】目的 : 寻 后 牙纵折 的保 守治疗 方法 , 探 为临床 上后 牙纵 折的保 守治疗提供 参 考。 方法 : 自2 0 年 8月至 2 0 选 06 0 9年 1月间 的'8 纵折 后 牙 2颗 的 病 例 , 用 根 管 治 疗 后 再 进 行 全 冠 修 复 的 方 法 , 后 牙 纵 折 给 予 保 守 治 疗 。 结 果 : 8颗 患 牙 治 疗 后 跟 踪 访 问 3年 第一 年复查 总数 为 2 采 对 2 8例 中成功 2 7 例 , 果 尚可者 I ; -g 复查 总数 2 例 中成 功 2 效 例 第_ - 8 5例 , 果 尚可者 2 , 效 例 失败 1 ; 例 第三年 复查 总数 2 8例 中成功 2 例 , 2 效果 尚可者 2 , 例 失败 2 , 例 且 失败 2例 的患 牙均有 髓 室底 隐 裂纹存在 。结论 : 对纵 折后 牙 , 针 选择 好适 应症 , 对后 牙纵 折及 时 复住 结扎 , 行彻 底 完善 的根 管 和 牙周 治疗 、 进 正确 的复
2 结果
2 8例 患 牙 治 疗 后 随 访 3年 。第 一 年 复 查 总 数 2 8例 , 功 2 成 7例 ( 6 4 ) 尚 可 1例 ( . ) 第 二 年 复 查 总 数 2 9 . , 36 ; 8例 , 功 2 成 5例 ( 9 8. 3 ) 尚可 2 ( . ) 失 败 1 ( . ) 第 三 年 复查 总 数 z , 例 71 , 例 36 ; 8例 , 功 成 2 3例 ( 2 1 ) 治疗 有效 者 3例 ( 0 7 ) 失败 者 2例( . ) 8 . , 1 . , 72 , 失 败 的 2例 病 牙 均 存 在 髓 室 底 隐 裂 纹 。

后牙近远中垂直向纵折的保存治疗——附50例报告

后牙近远中垂直向纵折的保存治疗——附50例报告

,
根分
,
壁 明显 的裂 隙
应 以玻 璃 离 子 粘 固 粉 或 化 但 应 注 意避 免
,
而 且 常 常伴 有 原 发 根尖 周 病 变
。 , 。
治疗
学 固化 氢 氧化 钙进 行 封 闭 堵塞 根 管 口

,
.
较 为复 杂
本 文 收集 了 后 牙近 远 中垂 直 向 报告 如 下

对有 痰 管形 成 的 患 牙 灭 滴灵 溶 液行 根 管
及 根分 叉 炎症 反 复 不 愈 经 常疼 痛 嚼
患 者要 求 拔除
不能咀
上 领后 牙 受 力 最 大


冲余 地极小 的 因 素有 关 二

根尖 周 病 变 及 牙 周 病变 与 治疗 效
:
讨 一


:
果 的关 系 病牙 纵折的
.
原 因分 析 及 其 预 防
, ,
1

根尖 周病 变与 治疗 效果
,
8 % 例占 1
5 天 大于 1


延 长根 管 治疗 时 间
避免 在 过长 的治 本组有
5

疗 过程 中再 次 出现 牙 折 治疗 方 法
1

例经壳
冠 开 窗治疗 获得成 功
3% 双氧
,

清洁患 牙
,

药物 冲洗 : 用
.
水 及 生理 盐 水 轮 番 冲洗 裂 隙 感 染 牙髓
3m l
去 除异物 及
砂 粒 ) 的情 况 下 骤 然 发
:
的存 在
经过正
确 及 时 的处 理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程广泽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程广泽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程广泽【摘要】目的探析后牙纵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口腔科收治的后牙纵折患者65例84颗患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给予纵折后牙复位固定和根管填充治疗后进行全冠修复。

结果本组84颗患牙保守治疗后跟踪访问3年,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无效率为7.1%,失败率为4.7%。

失败4例出现牙周感染和根尖周炎拔除。

结论后牙纵折后及时给予复位固定,并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全冠修复后,均能够保留患牙,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

【关键词】后牙纵折;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牙齿纵折是口腔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后牙承担着咀嚼功能,因此容易在咬硬物过程中发生折裂。

传统治疗均将纵折后牙拔除,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随着医学进步和口腔医学的发展,对折裂后牙进行保守治疗已经成为口腔科研究的新课题和发展趋势。

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口腔科对84例纵折后牙采用治疗和全冠修复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5例,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27~64岁,平均(46±5.5)岁。

患牙84颗,其中上颌磨牙24颗,下颌磨牙41颗。

活髓牙21例,经牙髓治疗的无髓牙、死髓牙44颗。

后牙折裂发生时间:<3天19例,4~15天42例,>15天4颗。

X片显示牙周无病变征象,髓室底有隐裂纹,未出现髓底漏,所有折裂牙均进行过牙髓治疗。

1.2治疗方法牙折情况不同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活髓牙出现折裂时,如患者无自觉症状,即可进行充填术,待患牙恢复原有牙体形态时,即可进行冠面修复。

若患牙出现明显的炎症与疼痛现象,就应先行摄片检查牙齿纵折情况,再确定治疗方案。

死髓纵折牙应先摄片明确诊断再行牙髓、牙周治疗和充填修复。

1.2.1清理污染第一步用探针和裂钻扩大断牙的裂隙,注意裂钻力量要适中,避免扩大创面,切勿穿透根分叉区;第二步取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断牙的裂隙,应将裂隙内的污染彻底清净,避免残留污染物,以防牙周组织发生感染或病变。

91颗后牙纵裂的保存治疗及分析

91颗后牙纵裂的保存治疗及分析

91颗后牙纵裂的保存治疗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后牙纵裂的保存治疗效果。

方法对91例纵裂的后牙采用光面带环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并对有关纵裂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后牙纵裂以上颌磨牙发生率最高,其中83.52%的纵裂后牙曾作过牙髓或牙体治疗,纵裂牙经保存治疗1年随访有效率达89.01%。

结论后牙纵裂与牙髓失活、牙体治疗有关。

牙纵裂应作保存治疗,不可轻易拔除。

关键词牙纵裂保存治疗牙纵裂多发生于后牙,是指在咀嚼或其它原因造成牙出现裂隙,贯穿牙冠、牙根以及髓室的完全性折裂。

牙纵裂对牙髓和牙周组织破坏很大,影响咀嚼功能的行使,严重的可导致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脓肿,预后很差。

随着现代修复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我们对牙纵裂的保存治疗和修复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患者84例,男47例,女37例;年龄22~63岁。

患牙91颗。

上颌磨牙48例,下颌磨牙37例,上颌双尖牙4例,下颌双尖牙2例。

经牙髓治疗的有49例,牙体治疗的有27例,未治疗的有15例。

1.2 修复治疗方法1.2.1 复位固定先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加压冲洗裂缝,清除污物,吹干。

再用庆大霉素冲洗,吹干,隔湿。

选择合适的正畸光面带环把折裂牙的两瓣压紧复位后,用磷酸锌粘固粉固定粘合, 调合。

若患牙的近远中邻接关系紧密,带环不能直接就位,可先对患牙的近远中面进行片切。

对双尖牙则需用带环片,用点焊机制作带环。

1.2.2 牙周和牙髓治疗常规进行牙周洁治,对未根充的患牙进行根管治疗。

观察一周,没有不适既开始备牙,进行冠修复。

其中烤瓷冠60例。

铸造金属冠19例。

开面冠12例(因为咬合紧不能制作全冠)。

1.3 评价标准根据患者自我感觉,局部检查及X线检查,将治疗结果分为:成功:无主观症状,无叩痛,牙周组织未见异常,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

X 线示根尖无炎症表现。

失败:主观症状感觉不适,叩痛,牙周组织反复感染,不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

磨牙纵折保存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磨牙纵折保存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磨牙纵折保存治疗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纵折后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用全冠保存修复纵折至髓室底的磨牙患者50例(50颗),随访2年,统计患牙保存的成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另选取50例(50颗)未做髓病治疗的纵折死髓牙患者作对照观察,分为A组和B组。

结果:A组50例中,成功45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0%。

B组50例病例中,成功34倒,失败16倒,成功率68%。

结论:磨牙纵折保存治疗的方法简便易行,临床效果良好,在掌握良好适应症的情况下,全冠修复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患牙的方法。

磨牙纵折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过去认为纵折后的牙由于裂缝波及髓室底,牙体牙周很难得到彻底治疗,因而不主张保留。

但一些学者发现,折裂后的牙通过早期固定,可以使折裂线处的牙骨质沉积而愈合。

近年来随着牙体牙髓学、口腔材料学及口腔修复学的发展,通过对纵折后牙采取结扎固定和全冠修复方法治疗,保存这类患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随着口腔治疗技术的发展,纵折牙保存治疗的成功率大为提高。

目前国内外对其保守治疗多采用局部结扎固定加全冠修复的方法。

笔者采用全冠保存修复纵折至髓室底的磨牙患者50例(50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纵折前牙髓病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

A组:纵折前曾采用相同方法作根管治疗术的患者50例(50颗),其中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6.8岁。

B组:纵折前曾采用相同方法作干髓术的患者50例(50颗),其中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7.2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牙均为口腔内科牙髓治疗后发生纵折且折线达至髓室底。

发生纵折的时间在1周以内,折裂的患牙松动度不超过Ⅰ度,折裂线宽度在0.5 mm以内,患牙为干髓术治疗者,应在结扎固定患牙后,在口腔内科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一周无症状者方可行修复治疗[1]。

1.2方法(1)患牙的处理。

纵折磨牙的保存修复(附112例疗效分析)

纵折磨牙的保存修复(附112例疗效分析)
折 裂牙 在牙体病 中是较 为 常见 的疾病 , 口腔科过 去 的 在 用银汞合金恢复牙冠外型。观察 1 周后 , 备牙 取模 , 金属 全 作
临床实践中 , 牙纵折后 , 因严重 的咬合 疼痛 、 齿松动 、 磨 多 牙 易
发生根分叉病变 , 一般多采用拔 除后 作义齿修 复 ; 磨牙 纵折分
见 。牙髓失 活后 , 牙体组织 因失去 了营养物质 的供 给 , 脆性 加 大, 抗折能力相应降低 ; 大的牙 体缺损破 坏 了牙体 组织 的完 过 整 结构 , 修复治疗 尚不 能完全 恢复 患牙 的生 理功能 。在 复 杂
的 口腔功能活动中 , 大大增加 了后牙纵折 的概 率。 纵折牙 即刻就 诊保存 疗法 效果 较佳 , 不仅 折 断线下 的牙 周 组织无炎性反应 , 折断处还会有结 缔组织长 入 , 牙骨质在 有
[ 摘
要] 目的 : 探讨保存纵折磨牙的临床疗效 , 扩大保 留的适应 证 , 高保存 的成 功率 。 法 : 提 方 拔除纵 折较小 的牙折 碎片
后, 行龈切术 或牙 冠延长术暴露根断面后冠修复 ; 或用金 属结扎丝 口内结扎牙折 片后冠修 复。结果 : 1 12例纵折磨牙 , 修复 1 年后
冠或烤瓷冠修复。 1 4 疗效评 定标 准 : 功 : . 成 修复 1年后 , 主观 不适 , 复体 无 修 稳固 , 咀嚼功能正 常 , 龈正 常 , 牙 x线 片示 无牙 槽骨 进一 步 吸 收, 或原牙周及根 尖病 变有愈 合。 良好 : 复 1年后 , 主观 修 无 不适, 修复体稳 固, 咀嚼功 能正常 , 牙龈炎 , 有 x线片示 牙槽骨
复 3 例。 1
磨牙纵折与咬合创伤和牙组织 结构缺陷有 关。咬合 创伤 包括持续性 合创 伤和突然的外力损 伤。大多数病 例有咬硬 物

纵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

纵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

纵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目的观察纵折磨牙保存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纵折磨牙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进行纵折磨牙保存修复治疗,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有20例治愈(66.67%),8例好转(26.67%),2例无效(6.67%),高达93.33%的总有效率。

对照组有15例治愈(50.0%),7例好转(23.33%),8例无效(26.67%),有73.33%的总有效率。

由此可见,观察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其差异,P<0.05,则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纵折磨牙患者中,积极采用保存修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标签:纵折磨牙,保存修复,临床效果在磨牙纵折中,可有几种类型,即牙尖协折型、隐裂型以及纵折型[1]。

在临床上,磨牙折裂之后,常常出现咬合疼痛、牙齿松动以及根分叉病变等,同时也难以治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纵折磨牙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其中有18例男,12例女,年龄为33~59岁,共有30颗患牙,即6颗上颌前磨牙,12颗上颌磨牙,3颗下颌前磨牙,9下颌磨牙。

10颗有瘘管,20颗无瘘管。

对照组:其中有20例男,10例女,年龄为33~60岁,共有30颗患牙,即7颗上颌前磨牙,11颗上颌磨牙,2颗下颌前磨牙,10下颌磨牙。

14颗有瘘管,16颗无瘘管。

所有患者的纵折牙裂隙小于2mm,松动程度小于Ⅱ度。

两组患者在例数、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P>0.05,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进行保存修复治疗。

即根管治疗正中裂牙齿,后根管进行充填并放置桩钉。

然后利用结扎丝将纵折牙扎紧,在裂缝表面上涂布粘接剂,同时进行逐层充填且固化树脂,最后实行全冠修复;对于对斜形裂牙齿,首先将其折裂牙片进行除掉,并充填物,接着实行根管治疗和充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针对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具体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82例后牙纵折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利用结扎丝将纵折牙进行复位处理,并且对患者做了全冠修复。

通过1年随访和调查,探究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治疗失败,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则有10例患者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治疗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后牙纵折患者采取保存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度和满意度。

既保留了患者的牙齿,也使得患者进行了全冠修复治疗,疗效明显,过程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人在正常的生長周期内,牙齿会经过不同程度的转变,不仅人体的生理与心理存在变化,牙齿的变动更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变化形式[1-3]。

人的磨牙在成长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咀嚼的影响较大,导致牙齿本身存在磨损、消耗状况比较严重,当遇到比较尖锐的冲击时,可能会导致牙冠折裂,牙髓失活,进而导致纵折牙现象产生和出现[1]。

纵折牙在临床医学发展过程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经过牙髓治疗的牙齿,很容易出现劈裂现象[4]。

从医学的传统诊疗观点出发,则认为牙折到牙龈下部或者是牙折到牙髓底部的牙齿,均需要拔除治疗[5]。

但是后来,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许多医疗工作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开始提倡对后牙纵折的保存治疗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纵折牙被拔除。

一方面可以尽可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另一方面出于对患者牙齿以及面部美观角度而言,保存牙齿治疗方法更加符合未来的医疗发展要求[6-9]。

从长远角度来看,针对后牙纵折现象进行保留,确实是针对纵折牙比较良好的处理方式。

因此,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三年来针对后牙纵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患者均采取了动态随访观察的方式,结果表明采用保存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后牙纵折进行保存,并且采用冠外复位结扎以及全冠修复的方法进行诊治,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初采取纵折牙保存治疗的患者,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很显然其治疗效果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7],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择的资料为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存在后牙纵折现象,其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20~70岁,平均45.8岁。

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利用结扎丝将纵折牙进行复位处理,并且对患者做了全冠修复。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坏齿进行切除,并且针對牙冠进行修复。

观察组患者则需要进行后牙纵折保存治疗[10],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先需要利用3%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针对纵折牙裂缝进行冲洗,这样可以有效将患者牙齿内部的食物残渣清除。

之后,利用0.3 mm的结扎丝沿着纵折牙的冠颈三分之一左右处进行复位结扎。

然后,将剩余的多余部分钢丝剪断,剪断端则需要压入到牙间隙当中。

如果,结扎环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那么则可以在冠颈三分之一的位置,也就是舌侧进行横向浅沟设置,这样可以避免结扎丝出现上下滑动的现象。

但如果通过X光检验之后,发现纵折牙并没有进行牙髓治疗。

那么需要针对结扎复位的地方进行牙髓治疗,最后进行全冠修复,避免患者牙髓出现问题[11]。

(2)对牙体进行预备,牙体预备需要按照铸造全冠或者烤瓷全冠的方式以及具体要求进行,取膜制作出临时牙冠,然后让患者尝试进行试戴,尽可能降低牙齿咬合,保护患者的患病牙齿不受损害[2]。

(3)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全冠修复,也就是说在全冠制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调试。

主要是对患者的颌部进行调整,然后让患者试戴1周左右。

观察患者牙齿无不适感之后,则可以通过复诊的形式进行确定,最后制作完成,进行永久粘固[12]。

1.3 观察指标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需要设置相应的指标,以确定患者在进行后牙纵折保存治疗之后所取得的明显效果。

具体指标设定为:优秀:即患者的患牙在治疗之后,可以咬食较为坚硬的食物,并且牙齿没有明显松动现象,或者松动现象2度,通过X光进行展现,显示患者牙齿存在根尖,牙槽骨出现明显吸收现象。

以上三个指标对于后牙纵折保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可以对患者后牙纵折现象的保存治疗方式与传统治疗方式形成明显对比,最终对于分析数据以及展开全面探讨具有重要作用[14-15]。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以上8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经过对患者为其1年的动态观察与随访,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后牙纵折保存治疗之后,治疗失败仅1例(2.4%),其余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秀为97.6%,也就是说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效果非常明显,不仅改善了病痛同时也切实提升了患者的康复度。

而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方式为常规治疗模式,保守治疗导致患者纵折牙治疗之后有较多患者出现治疗失败现象,失败率高达10例(24.4%),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比例也仅为26.8%,这表明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例数也相对较少,并不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不规律的生活以及不注重牙齿保护等原因,导致更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齿问题。

牙齿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关键性疾病,并且这类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严重时还会使患者的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与隐患。

所以,近些年来,我国的许多医院以及口腔科都开始不断研究针对患者口腔疾病的全新治疗方案,从临床研究资料以及实践操作层面来看,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

后牙纵折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牙齿疾病,并且后牙纵折普遍以第一恒磨牙最为普遍,且上颌多于下颌,右侧多于左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可能与牙齿结构本身、牙齿合力分布情况以及咀嚼习惯有所关联。

之前,临床医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普遍针对这类牙齿进行切除治疗,大多数医生面对出现纵折牙的患者,都会要求其切除。

这是因为大多数医生的传统理念当中,都认为折裂牙齿容易造成患者牙髓以及牙周联合损害的现象。

在后续治疗的过程当中,容易为医生开展治疗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所以许多医生针对这类患者,都不主张保留牙齿[16]。

后来,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表明牙骨质以及牙周膜都可以进行重新修复。

即便牙周膜在纵折线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可是大部分仍然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只要对其采取比较正确的治疗方式,并且提供根折修复的营养补充和供应,都可以使得折裂的牙骨逐步形成纤维状,进而快速愈合。

判断纵折牙适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分析劈裂牙的牙周以及牙髓健康程度。

针对那些牙折裂部分在两周以内并没有明显松动的患者,可以判断其牙周生长状况相对良好。

并且牙冠有一定的高度,则可以进行保留治疗。

还有一些患者因为治疗出现了延期的状况,所以通过早期治疗可以消除患者牙齿部位的炎症,并且确定牙周没有污染现象,则可以进行保存修复治疗。

虽然冠部出现折裂的现象不能够愈合,但是可以通过全冠修复的方式,对牙冠本身进行固定,进而使得纵折牙复位[17]。

纵折线上的牙周膜不会再次受到创伤,这也为后续进行压根奠定了基础与保障。

对后牙纵折保存治疗时,需要选择最为合适患者的治疗方式,在进行牙体预备的时候,需要消除倒凹的现象,使得轴面周径降到全冠边缘位置。

全冠修复过程中,应该注意颈缘的密合程度,避免患者在咬合的过程中出现受伤的现象,同时也尽可能避免患者牙周以及尖周部位存在疾患现象,导致最终的修复过程失败。

所以,在对后牙纵折现象进行全冠修复的时候,应该注重对患者牙周进行刺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咀嚼刺激的方式,避免患者牙周出现萎缩以及牙槽骨存在严重吸收现象。

通过这样的治疗,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患牙现象,提升患牙的正常功能。

本研究的内容表明,针对后牙纵折患者进行保存治疗无疑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18]。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保存治疗,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同时对于患者患牙的保护与治疗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推广过程当中,针对纵折牙现象要及时发现和诊治,并且通过结扎丝及时对其进行固定。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患者的牙髓被完整彻底地治疗,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全冠修复,最终完全满足保存治疗的目的和要求。

綜上所述,针对后牙纵折患者进行保存治疗,可以切实提升患者的牙齿康复度[19]。

后牙纵折保存修复与治疗,在医学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对策,并且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选择正确的操作方式,势必可以使得纵折牙得以保留。

从临床医学推广角度来看,对纵折后牙通过冠外结扎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对其进行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确实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严格把握患者的适应证,对患者劈裂牙半径进行准确复位治疗和固定,针对裂缝处进行封闭,后期加入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势必可以确保患者的患牙在最大程度上加以保存,为患者减轻了不必要的病痛和伤害。

从长远看,具有比较可靠的临床推广前景与发展空间,值得更多的临床实践工作者进行分析与研究[20]。

参考文献[1]龙树明.观察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37-38.[2]沈国华,张洁,李春艳,等.微创手术保存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16-2019.[3]张瑾.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疗效分析[J].右江医学,2004,32(2):147.[4]孙敦方,王益骏,胡闻奇.纵折后牙的保存方法与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4,13(5):452-454.[5]卢少颜.后牙隐折裂的保存治疗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7):92-93.[6]万仕军,陈丽娟,张洁,等.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评价[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0,19(4):192-195.[7]张瑾.58颗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0):51-52.[8]杨卫红.纵折后牙保存治疗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7):398-399.[9]戴馨香,李永太.纵折后牙保存治疗的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2,9(1):50-51.[10]黄敏华,王洁,雷莉,等.磨牙纵折保存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37-138.[11]任国亨.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4):323-324.[12]詹惠瑾.保守治疗35例后牙纵折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6):607-608.[13]肖燕,蔡向平.后牙纵折保存治疗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29-1130.[14]周洲,盛晓文,蔡成刚.后牙纵折保存治疗60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06,24(4):286-287.[15]吴斌,俞立英,常青,蔡意达.110例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治疗的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312-313.[16]夏英芬,李思凝,赵德柱,等.后牙纵折61例保存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2):115-116.[17]刘茜.后牙纵折保存治疗27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556-558.[18]邵新国,刘广平.36例后牙纵折保存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41-142.[19]龙澈婧,吴兰.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74.[20]曹俊英,秦红霞.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5):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