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复习过程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秦国的强大。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过程:(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2)统一全国。
①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②在北方,击退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3.巩固统治:(1)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制度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中央官制设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2)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3)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4)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各级官吏不再拥有封地。
从此,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以家国情怀看待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此以后,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不得人心。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事件,发生在秦朝灭亡后,
楚汉两大势力争夺天下的时期。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内
战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争之一。
楚汉之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两位英雄
人物的崛起。
刘邦是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项羽则是楚汉之争的另一
位主要人物。
刘邦和项羽原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但在秦朝灭亡后,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导致了楚汉之争的爆发。
楚汉之争的战争过程非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刘
邦率领的汉军和项羽率领的楚军在长期的战争中展开了多次激烈的
决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巨鹿之战、荥阳之战、垓下之战等。
这些
战役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成为了后世的经典战例。
最终,刘邦率领的汉军取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了汉朝,
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战争。
楚汉之争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次政治、军事、文化的交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楚汉之争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改变历史,也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同时,楚汉之争也告诉我们,英雄人物的崛起和命运的起伏永远是历史的主题,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段精彩篇章。
总的来说,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战争史,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楚汉之争的故事

楚汉之争的故事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在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之间。
这场战争的背后涉及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汉之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秦朝的灭亡。
秦朝灭亡后,楚国和汉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政治势力。
楚国由项羽领导,汉国由刘邦领导。
两者之间的矛盾在秦朝灭亡后迅速升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面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楚国和汉国展开了多次大规模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巨鹿之战和定军山之战。
在巨鹿之战中,刘邦率领的汉军击败了项羽率领的楚军,从而扭转了战局。
而在定军山之战中,刘邦更是亲自上阵,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得楚国最终失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雄。
楚汉之争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段政治斗争和历史变革的过程。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刘邦,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睿智的政治家。
他在战争中不仅仅依靠军事力量取得了胜利,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最终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多年的汉代。
与此同时,楚汉之争也是一场悲壮的战争。
项羽作为楚国的领袖,虽然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最终却败给了刘邦。
他的失败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更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失败。
他的失败,也标志着楚国的灭亡,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画上了句号。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段历史。
它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段政治斗争和历史变革的过程。
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这段历史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的故事概括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在秦朝灭亡后,楚国与汉国争夺天下霸权的历史事件。
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
楚汉之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秦朝的统一。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
实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法令和政策,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和汉国成为了最有力量和影响力的对手。
楚国
由项羽领导,汉国由刘邦领导,两人都是秦朝末年的义军领袖,他
们联合起来反对秦朝。
楚汉之争的战争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刘邦在巨鹿之战中被
项羽打败,被迫退守荥阳。
但随后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大败项羽,逼
迫项羽自焚身亡。
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皇帝。
楚汉之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刘邦建
立的汉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多年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朝的统一,为中国历
史上的分裂局面埋下了伏笔。
最后,楚汉之争也为后来的政治格局
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
总的来说,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楚汉之争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以及历史对当代的影响。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ppt课件

戮—先刑辱示众,再斩杀。
zhé
磔—张裂其肢体,令其干枯。
死刑 定杀——抛入水中淹死。
枭首——斩下人头高挂在木杆上。
huò
肉刑 镬烹——置于锅中煮死。
徒刑 笞刑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铁桎是古代用来拘系罪人双脚的刑具,即铁镣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繁重的赋税、徭役, 严酷的刑法
2、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二、秦朝灭亡
1、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地点、领导人、 起因、过程(口号、政权)、结果
时间: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起因:遇雨误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
口号—— “伐无道,诛暴秦” 政权—— 张楚政权(陈) 结果: 失败、遇害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君 主
最高 统治者
皇帝
专 制
中央 太
丞
御 史
中 政府 尉 相 大
央
夫
集 地方
郡 (守)
权 政府
县(令)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内蒙古秦长城遗迹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秦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的灭亡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灵渠
山海关孟姜女庙孟姜女塑像 内蒙古秦长城遗迹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二、秦朝灭亡
1、陈胜、吴广起义 ——首创精神 2、项羽、刘邦起义 ——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 刘邦:进入咸阳——秦亡(前206年)
教案: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

教案: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二、通过本课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
通过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其胜负关系的能力。
三、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分裂纷争,但统一是主流。
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统一国家的建立,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
秦朝的发展灭亡

形
成 郡县制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 郡——郡守
县——县令
焚书坑儒
“焚书”: 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 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 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 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 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 书”。
“坑儒”:始皇暴怒,下令谁在谤毁他的 名声,最后将牵连到的460多个术士,当 然其中可能也有不满秦始皇“焚《诗》 《书》”的儒生,全部坑杀此即为“坑儒”。 (坑儒用词不精准,实际坑的多是“术 士”)
秦惠文王
继续实行商君之法,开疆拓土,攻占巴蜀外, 北伐义渠,占领义渠25城,南攻楚国,将汉中之 地尽收囊中,东出函谷,大败魏国,将魏国先前 占领的河西地区全部收复。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 最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中国的进程打下了坚实 基础。
秦国也是在秦惠文王时才首称为王,自此, 秦国往后的国君才被称为秦王。
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兵马俑
•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
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
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
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
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
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的意义
• 它是研究古代军事史的宝库 • 是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 说明秦王朝时中国的雕塑已经
秦庄公对抗犬戎胜, 获封西陲大夫得犬 丘之地。
秦襄公送平王迁都 洛邑,封诸侯。
秦庄公对抗犬戎胜, 获封西陲大夫得犬 丘之地。
秦襄公送平王迁都 洛邑,封诸侯。
首开活人殉 葬制度之风, 陪葬的人多 达六十六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归纳(9-12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归纳(9-12课)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2)原因:①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生活。
②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③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建立者:嬴政(秦始皇)(3)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进入封建社会)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2)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文化上);焚书坑儒(思想上)。
(3)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丞相的职责:行政。
太尉的职责:军事。
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
★秦朝的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的标准文字是小篆,后推广隶书。
货币的标准样式是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文化措施的影响: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
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长城起至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和焚书坑儒的是李斯。
★秦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卧桥与磁石门
阿房宫大殿
阿房宫兰池宫
阿房宫遗址中夯土台
秦始皇陵(陕西临潼)
秦王嬴政即位(前246)开始修建,一直到前210年死.
秦始皇兵马俑
北御匈奴,修长城
南征越族,开灵渠 人
建阿房宫
钱
造秦始皇陵墓
兵役、徭役 赋税(2/3)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打败秦军主力 刘邦:进入咸阳——秦亡(前206年)
三、楚汉之争(前206-前202年)
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 结果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君 主
最高 统治者
皇帝
专 制
中央 太
丞
御 史
中 政府 尉 相 大
央
夫
集 地方
郡 (守)
权 政府
县(令)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内蒙古秦长城遗迹
秦的疆域
长城
秦 西 陇 咸阳
海东
南海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的灭亡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灵渠
山海关孟姜女庙孟姜女塑像 内蒙古秦长城遗迹
2、直接原因
戮—先刑辱示众,再斩杀。
zhé
磔—张裂其肢体,令其干枯。
死刑 定杀——抛入水中淹死。
枭首——斩下人头高挂在木杆上。
huò
肉刑 镬烹——置于锅中煮死。
徒刑 笞刑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铁桎是古代用来拘系罪人双脚的刑具,即铁镣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繁重的赋税、徭役, 严酷的刑法
2、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二、秦朝灭亡
1、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地点、领导人、 起因、过程(口号、政权)、结果
第8课 秦朝灭亡和楚汉之争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二、秦朝灭亡
1、陈胜、吴广起义 ——首创精神 2、项羽、刘邦起义 ——推翻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