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1新人教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690年武则天 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曌”字为名。
她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 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四、开元盛世
多媒体展示:杜甫《忆昔》
1.诗中描述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为什么能出现此番景象?
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武则天这些重要历史人物和“ 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 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 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习朝代更迭,为新课做铺垫。
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讨论的基础之上评价唐太宗。学生基本能从两个方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 ,突破了难点。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8页)1.唐朝的建立:(1)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建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太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①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最著名的谏臣:魏征)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③政治: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14页第一段)4.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广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8-9页)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共掌朝政: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3.周朝建立: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4.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人物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②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倶丰实。
”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平定了全国。
2.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4.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时间: 618年 都城: 长安 人物: 李渊 贡献: 建立唐朝
平定全国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 唐太宗
618年 626年 662277年年
——杜佑 《通典》卷七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草拟政令 审议封驳
尚书省 执行政令
凡有死刑,虽令即决, 皆须五覆奏。 ——《贞观政要·刑法》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杜甫
2.唐玄宗的措施
三、“开元盛世”
3.“开元盛世”局面形成原因
国家统一安定; 人民辛勤劳作; 前代奠定基础; 唐玄宗的治理; ……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618年 626年 627年
649年
建立唐朝 平定全国 贞观之治
690年
705年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先天 开元 天宝
712年 713年 741年 756年
唐 建立 玄
朝 的 建
唐朝 平定
武 门 之
立 全国 变
649年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 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教月不闭。至(贞观)十 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这表明他悟出了什么道理?在他 执政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唐太宗。道理: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注重减轻人 民的负担。统治局面:“贞观之治”。
(2)材料二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她又是如何做 的呢?
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 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C )1.(2019娄底)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 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 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返回
( D )2.“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3)贞观时期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 善 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 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注重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 展,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
二、女皇帝武则天(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1.治国措施: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创立
失 喜功;统治残暴 ,激起多处农民起义 又广建宫室,赋
等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 税日益加重,社
不小的损害
会矛盾有所加剧
谢谢观看
( )1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表,从中可分析出这一图 表与下列哪一事件无关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
( D )14.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 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 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重用姚崇、宋璟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1

K12教育资料
21
2.根据材料讨论开元盛世 的表现
物美价
廉;商
业繁盛;
人口增
长;耕
地面积 扩大等。
盛唐的
景象
K12教育资料
22
3.学生分组讨论唐玄宗采 取了那些政策措施?
(1)主要措施: 稳定政局,励 精图治,重用 贤能。
K12教育资料
23
(2)具体措施: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 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 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K12教育资料
14
目标导学二 女皇武则天
女皇帝武则天
1.从皇后到皇帝
武则天是怎样成 为中国历史上唯 一的女皇帝的?
K12教育资料
15
1.从皇后到皇帝
2.武则天的统治 ①发展生产 ②重用人才 ③其他重要政事
3.对武则天的评价
K12教育资料
16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 哪些? 1、发展科举,选拔人才
2、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K12教育资料
24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 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 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K12教育资料
25
课堂小结
从
贞 评价唐太宗 武则天
观 唐玄宗
之 贞观之 女皇武 贞观
治治
则天
之治
到 起因
开 元
内容
盛
主要功绩 措施 和对历史 结果 的影响
7
读材料: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 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和用 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 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 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 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 各种地主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 寒门人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玄武门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重要人物—唐太宗
⑴用人唯贤,不计前嫌; ⑵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⑷为君之道,须先存百姓
贞观之治重要人物—谏臣魏征
魏征劝诫唐太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骄戒奢。
用《沁园春·雪》引出“唐太宗”
沁园春·雪 ……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
唐太宗
李渊618年建立唐朝
618 年 5 月 , 李渊长安称帝 ,建立唐朝
618 年 3 月,隋 炀帝在江都被 叛军杀死,隋 朝灭亡。
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
女皇武则天㈡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课后活动
经济发展,粮价低廉;政治清明,路不拾遗。
贞观之治。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知识拓展
唐 朝,定都长安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___ _____;626年,李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
贞观之治㈠
房谋杜断
贞观之治㈡
三省六部制
唐朝前期疆域
唐朝初年的皇位世袭
唐 高 祖
唐 太 宗
唐 高 宗 武 则 天
唐 中唐 玄 宗
女皇武则天㈠
刑罚 ______ 进士 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 减省______;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反映了以民为本开明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治国思想是什么? 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 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形成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 大。
统治措施: 经济: 1、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2、戒奢从简。 政治 : 1、合并州县,革除弊政。2、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武则天为自己立了 一块无字碑,让自 己的功绩由后人评 说,你做为后人, 你怎样评价武则天, 请你为她撰写一段 碑文。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 选拔贤才的政策 ,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 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历史上,统治者的是非功过问题,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 看其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唐玄宗统治初期的措施: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 唐玄宗统治初期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 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 以节省开支。 玄宗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 玄宗采纳张说之提议,实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渐废弛的府 兵制。
唐太宗和武则天注重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 动了社会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
唐玄宗(685~762 ) 名李隆基,武则天之孙, 唐睿宗李旦第三子。 712年—756年在位。 712年,李旦禅位于李 隆基,使他取得了国家 的最高统治权。
唐玄宗画像
改革: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前期年号:开元 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历史 上称为“开盛盛世”。
教学课件
历史 七年级下册 RJ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1)时间: 618 年。 (2)建立者: 李渊 (唐高祖)。 (3)都城: 长安 (今陕西西安)。Leabharlann 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
2.“贞观之治” (1)“贞观”: 李世民 的年号,李世民即 唐太宗 。 (2)治国措施: ①用人上: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 房玄龄 杜如晦 用 魏征 、 、 等人。 ②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 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 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进士科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 的 政绩 。 ③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农业生产 。 (3)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 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
P8 材料研读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起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 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P8 问题思考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 政治上,明确中央和地方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效率,广纳 贤才,虚心纳谏,严格考查官吏;法律上,减省刑罚;经济上,减轻人民 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1.“开元”: 唐玄宗 在位前期的年号。 2.统治措施 励精图治 (1)稳定政局, 。 (2)重用贤能,任用 姚崇 、 宋璟 为相。 (3)整顿 吏治 ,裁减冗员。 (4)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 。 (5)注重 文教 ,编修经籍。 3.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 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 鼎盛 时期,历史 上称为“ 开元盛世 ”。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女皇帝武则天 1.历史地位: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 女皇帝 。 2.治国措施 (1)打击敌对的 官僚贵族 。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殿试 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 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继续推行 贞观 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 生产。 3.结果:社会经济得以 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 固和开拓,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提升点一
提升点二
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相同之处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吏治,重视发展经济,唐太宗时期和唐 玄宗统治前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期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提升点一
提升点二
对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她大力发展科举 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 础;同时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 展生产。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 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史 学家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但是,武则天为了巩固 自己的统治,任用酷吏,滥杀无辜,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P10 课后活动 1.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参考答案 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 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 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 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前期,出现 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 个社会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