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章 热学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课件
物理试题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第13章 热学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A组基础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温度越高越明显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发生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运动的剧烈程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故A 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越明显,故C正确;布朗运动只能在气体和液体中发生,不能在固体中发生,故D错误。
答案:C2.(2021·江苏江阴高三检测)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解析: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具体表现,选项B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选项C正确;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C3.(2021·福建三明一中高三检测)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 ) 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距离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只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当距离超过平衡位置时,斥力就会小于引力,合力即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选项C正确。
答案:C4.(2021·福建永安一中高三检测)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气体,分子平均速率相同B.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其分子力逐渐增大,而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ρN A MD .水结为冰时,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解析: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平均速率不相同,选项A 错误;如果初始两分子的距离远大于平衡间距,那么两个分子相互靠近过程中,分子引力先增大后减小,到平衡位置时,分子力变为0,距离再小,分子力就变成斥力,并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在平衡位置处,分子势能最低,选项B 错误;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n =ρN A M,选项C 正确;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则知水结为冰时,水分子不会停止热运动,选项D 错误。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5章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D第十I五S章 HIWUZHANG
热学
第
3 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目标 1.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相关问题.2.理解热力学第二 要求 定律,知道热现象的方向性.3.知道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内容索引
判断 正误
1.做功和传热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相同的.( × )
2.绝热过程中,外界压缩气体做功20 J,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20 J.
( ×) 3.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 )
提升 关键能力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1)内能的变化常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分析. (2)做功情况看气体的体积: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体积缩 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为正. (3)与外界绝热,则不发生传热,此时Q=0. (4)如果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因理想气体忽略分子势能,所以当它的内 能变化时,体现在分子动能的变化上,从宏观上看就是温度发生了变化.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
方向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
具有方向性.
(1)高温物体
热量Q能自发传给 热量Q不能自发传给
低温物体.
(2)功
能自发地完全转化为 不能自发地完全转化为
热.
(3)气体体积 V1
能自发膨胀到 不能自发收缩到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图像的综 合应用
1.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由图像直接判断或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TV=C分析. 2.气体的做功情况、内能变化及吸、放热关系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1)由体积变化分析气体做功的情况:体积膨胀,气体对外做功;气体被 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 (2)由温度变化判断气体内能变化: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气体内能减小. (3)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判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4)在p-V图像中,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气体对外界或外界对气体整 个过程中所做的功.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热学课件 新人教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பைடு நூலகம்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三热学(选修33)(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十三热学(选修3-3)(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1.(15分)(2020·全国卷Ⅲ)(1)(5分)(多选)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上的导热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
现用外力作用在活塞上,使其缓慢下降。
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在活塞下降过程中。
?A.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内能增加B.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逐渐增大,放出热量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E.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吸收热量(2)(10分)如图所示,两侧粗细均匀、横截面积相等、高度均为h=18 cm的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
右管中有高h0=4 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上表面离管口的距离l=12 cm。
管底水平段的体积可忽略。
环境温度为T1=283 K,大气压强p0相当于76 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ⅰ)现从右侧端口缓慢注入水银(与原水银柱之间无气隙),恰好使水银柱下端到达右管底部。
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多少?(ⅱ)再将左管中密封气体缓慢加热,使水银柱上表面恰与右管口平齐,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为多少?答案:(1)BCD(2)(ⅰ)12.9 cm(ⅱ)363 K解析:(1)本题以汽缸为背景,意在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选项A错误;根据p1V1=p2V2,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选项B正确;外界对气体做功W>0,内能不变ΔU=0,由ΔU=W+Q,可得Q<0,气体放出热量,选项C、D正确,选项E错误。
(2)本题以U形管为背景,意在考查气体实验定律。
(ⅰ)设密封气体初始体积为V1,压强为p1,左、右管的横截面积均为S,密封气体先经等温压缩过程体积变为V2,压强变为p2。
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①设注入水银后水银柱高度为h',水银的密度为ρ,按题设条件有p1=p0+ρgh0②p2=p0+ρgh'③V1=(2h-l-h0)S,V2=hS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h'=12.9cm。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热学新人教版

)
A. 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 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
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
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
E. 液晶在某些性质上与晶体相同,在某些性质上又与液体相同
3. 给路边绿化浇水的洒水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车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由图象判断以下
图 K11-1-1
A. 当分子间距离为 r 0 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
B. 当分子间距离 r >r 0 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当分子间距离 r >r 0 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 r <r 0 且逐渐减小时,分子力逐渐增大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压强不变 B. 内能增加
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 分子势能增加
E. 外界不断对胎内气体做功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机械能全部转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
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a 大小及方向 .
图 K11-2-3
第 3 讲 热力学定律 能量守恒
一、多项选择题 ( 下列选项中有三个选项为正确答案 )
1.(2013 年山东卷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根据热力学定律,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 100%
B. 做功和热传递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系统内能的
.
(2) 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章 热学 第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课件

分子动理论内能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1.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导学号 05801316(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答案:D解析:微粒在周围液体分子无规则碰撞作用下,做布朗运动,轨迹是无规则的,实际操作中不易描绘出微粒的实际轨迹;而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的无规则,也能充分反映微粒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本实验记录描绘的正是某一粒子位置的连线,故选D。
2.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05801317(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力的概念,下面铅柱不脱落,是因为上面铅柱对它有向上的分子引力作用,D正确。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318( )A.无论什么物质,只要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就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C.1g氢气和1g氧气含有的分子数相同,都是6.02×1023个D.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答案:A解析: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间都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选项B错误;每个氢气分子的质量小于每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故1g氢气比1g氧气分子数目多,选项C错误;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是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并不是布朗运动,选项D错误。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319( )A.热水的内能一定比冷水的大B.当温度等于0℃时,分子动能为零C.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为零D.温度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答案:D解析:物体内能的多少除了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有关,仅根据某一个方面不能比较两个物体内能的大小,因此热水的内能不一定比冷水大,选项A的说法错误。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章 热学 第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课时作业 讲义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10题为多选题)1.关于热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384( )A .温度降低,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变小B .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 .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D .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答案:D解析:温度降低时,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减小,A 错误;分子间距离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B 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C 错误;温度升高,但同时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有可能减小,D 正确。
2.地球上有很多的海水,它的总质量约为1.4×1018吨,如果这些海水的温度降低0.1℃,将要放出5.8×1023焦耳的热量,有人曾设想利用海水放出的热量使它完全变成机械能来解决能源危机,但这种机器是不能制成的,其原因是导学号 05801385( )A .内能不能转化成机械能B .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不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C .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不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D .上述三种原因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内能可以转化成机械能,如热机,A 错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B 错误;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C 正确。
3.在水池中,一个气泡从池底浮起,此过程可认为气泡的温度不变,气泡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则导学号 05801386( )A .外界对气泡做功,同时气泡吸热B .外界对气泡做功,同时气泡放热C .气泡对外界做功,同时气泡吸热D .气泡对外界做功,同时气泡放热 答案:C解析:随着气泡的上升,压强减小,因为温度不变,根据pV T=C ,所以体积增大,气泡对外做功;根据ΔU =W +Q 可知温度不变,所以ΔU 不变,W <0,所以Q >0,即气泡吸热,选项C 正确。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热学综合课件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解析】: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C正确,E错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 动越剧烈,扩散越快,A正确;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进行着热运动,扩 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正确;在扩散现象中,分子本身结构没有发 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答案】:ACD
“专题20、选修3-3热学综合
”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1)微观量:分子体积 V 0、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 V 、摩尔体积 V m、物体的质量 m、摩尔质量 M、物体的密度ρ。
(3)关系①分子的质量:m0=NMA=ρNVAm。 ②分子的体积:V 0=VNmA=ρMN A。
考点二、物体的内能
方法总结
(1)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方法二:利用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判断.如图所示.但要注意此图线和分子力与分子 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形状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不要混淆. (2)对分子力与分子势能理解的几个误区 ①对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理解不清. ②认为物体体积增大时,物体的分子势能就增大而出错. ③对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间的关系不明确.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典例应用2)(多选)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具有的能是机械能 E.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其运动规律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考点二、物体的内能
【解析】:由于r=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 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r=r0时,分子势能最 小.综上所述,选项B、C、E正确,选项A、D错误. 【答案】:B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综合测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5·山西四校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0407( )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D.物体的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答案:A解析: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B错误;在分子之间距离从平衡位置开始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选项D错误。
2.(2015·上海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408(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e点横坐标等于分子平衡距离r0,其数量级应为10-10m。
因平衡距离之内,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A错误,B 正确。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即r>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C错误。
若r<r0,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合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
3.(2014·福建理综)如图,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的是导学号 05801409( )A .曲线①B .曲线②C .曲线③D .曲线④ 答案:D解析: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占总分子数的比率都很少,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只有曲线④符合实际情况。
本题易错选B ,注意到曲线上速率为零的分子占有总分子数的比率是某一值,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
4.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 ,里面已有压强为p 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 0的空气,其体积为导学号 05801410( )A.p 0p VB .p p 0VC .(p p 0-1)VD .(p p 0+1)V 答案:C解析:设所求体积为V x ,由玻意耳定律,p 0(V x +V )=pV ,可得V x =(p p 0-1)V ,C 正确。
5.如图是一种气压保温瓶的结构示意图。
用手按下按压器时,气室上方的小孔被堵塞。
以瓶内密闭气体为研究对象,按压器未按下时瓶内气体(含气室)压强为p ,体积为V 0,按压器按下后瓶内气体压强为p ,忽略瓶内气体温度变化,此时瓶内气体体积为导学号 05801411( )A.p 0p V 0B .p p 0V 0 C.p 0p 0+p V 0 D .p -p 0pV 0 答案:A解析:因忽略瓶内气体温度变化,所以瓶内气体发生了等温变化,根据玻意尔定律p 0V 0=pV 有,V =p 0pV 0,选项A 正确。
6.(2014·上海高考)在“用DIS 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活塞置于刻度为10 mL 处,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 每增加1 mL 测一次压强p ,最后得到p 和V 的乘积逐渐增大。
(1)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图__________。
(2)图线弯曲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导学号 05801412( )A .注射器中有异物B .连接软管中存在气体C .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D .注射器内气体温度降低答案:(1)甲 (2)C 解析:根据pV T =C 可得V =CT 1p ,说明只有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V 与压强的倒数1p 才成正比。
在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过程中,温度要升高,所以V 1p图象斜率要变大。
故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图甲。
图线弯曲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
7.(2015·河北保定期末)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 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
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
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413( )A .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 .PM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决定的D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E .PM2.5必然有内能答案:DE解析: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 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 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C 错误。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PM2.5必然有内能,D 、E 正确。
8.如图,固定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置于温度不变的环境中。
现用力使活塞缓慢地向上移动,密闭气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下列图象中p、V和U分别表示该气体的压强、体积和内能,E k表示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n表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a、d为双曲线,b、c为直线。
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的是导学号 05801414( )答案:ABD解析:气缸置于温度不变的环境中说明气体做等温变化,其p-V图象是双曲线,A正确;理想气体的内能由分子动能决定,温度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B正确,C错误;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与体积的乘积为容器内分子总数,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D正确。
9.如图所示,气缸和活塞与外界均无热交换,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和B,活塞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塞达到新的平衡,不计气体分子势能,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1415( )A.气体A吸热,内能增加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气体A和气体B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E.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总次数减少答案:ACE解析:气体A进行等容变化,则W=0,根据ΔU=W+Q可知气体A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A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但是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是增加的,选项A、C正确,D错误;因为中间是导热隔板,所以气体B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又因为压强不变,故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选项B错误;气体B的压强不变,但是体积增大,所以气体B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选项E正确。
10.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汽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汽缸内有一电热丝。
汽缸壁和隔板均绝热。
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
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
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导学号 05801416( )A .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 .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 .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 .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答案:BC解析:当电热丝通电后,右边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将隔板向左推,对左边的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左边气体内能增加,气体的温度升高。
根据气体定律左边的气体压强增大,B 、C 正确,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值为电热丝发出的热量减去对左边的气体所做的功,D 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分)(2015·浙江自选模块)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柱形金属容器内有一个质量为m 、面积为S 的活塞。
容器固定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一定量的气体被密封在容器内,温度为T 0,活塞底面与容器底面平行,距离为h 。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
导学号 05801417(1)容器内气体压强为________。
(2)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活塞缓慢下移h 2时气体温度为________;此过程中容器内气体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p 0+mg cos θS (2)T 02放热 减小 解析:(1)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 =p 0+mg cos θS。
(2)由于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hS T 0=h 2S T ′,解得T ′=T 02;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气体的内能减小,气体一定对外放热;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平均速率也减小。
12.(6分)可燃冰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深埋于海底和陆地永久冻土层中,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与水分子,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如果海底地层断裂,可燃冰分解产生的气体就会喷出海面。
设有一定质量的甲烷气体从海面下某处上升,不计海水温度的变化,甲烷气体在海水中上升时对周围海水做________(填“正”或“负”)功,甲烷气体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与海水无热交换”)。
导学号 05801418答案:正 吸热解析:本题关键是看懂气泡在水中上升由于压力的缘故气泡会逐渐变大对外做功,由于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对外做功吸热。
13.(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现有按体积比为n m 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置于容器中,还有一个盛有约2cm 深水的浅盘,一支滴管,一个量筒。
导学号 05801419(1)用滴管向量筒内加注N 滴油酸酒精溶液,读其体积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