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030051102C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10级c课程设计

2010级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10级课程中核心概念与理论,如×××(具体知识点),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通过对×××(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形成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特点:2010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具体知识点1)、×××(具体知识点2)等,对应教材第×章。
2. ×××(学科)核心理论:涵盖×××(具体理论1)、×××(具体理论2)等内容,对应教材第×章。
3. ×××(学科)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1)、×××(实际案例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应教材第×章。
(2010版)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排版样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时采用A4纸,页边距均为2厘米。
页眉和页脚样式仿照本排版样式。
文字的字体、字号、行间距以排版样式中的为准。
下列各排版样式中的空行指采用小四号汉字、单倍行距时的空行。
目录中的内容,仅仅是举例,请根据你的题目灵活安排。
(新起一页,空1行)目录(黑体小三号字)(空1行)(可以通过word的索引和目录功能自动生成目录)1设计内容及目标(黑体小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内容(宋体小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目标 (1)1.3 功能模块图 (2)2设计原理 (3)2.1程序设计思路 (3)2.2 8255芯片功能 (4)2.2.1 8255的工作方式 (4)2.2.2 初始化编程方法 (5)2.2七段LED数码管工作原理 (6)2.3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7)3 设计步骤 (8)3.1线路设计及连接 (8)3.2主程序设计 (9)3.3子程序设计 (11)3.4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11)3.5编译和调试过程 (13)4 实现方法及关键技术 (14)4.1程序实现代码 (14)4.1.1 主程序代码 (14)4.1.2 子程序代码 (15)4.2程序关键技术 (17)5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9)5.1 LED故障的解决 (19)5.2定时精度的提高 (20)6 (可以自己加一些内容) (21)设计总结 (22)正文排版样式: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
章标题(如:1 设计目标)采用黑体小三号字;一级节标题(如:1.1 设计内容及目标)采用黑体四号字;二级节标题(如:2.2.1 8255的工作方式)采用黑体小四号字;表的标题与图的标题采用宋体五号字。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二)课程编码:1130102008(三)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中教师对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方法步骤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应用软件绘图的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训中的实践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完成不同效果的服装效果图绘制和款式图绘制。
基本要求:学习并掌握CorelDRAW和PHOTOSHOP两个软件中常用绘图工具的操作方法和绘图步骤,灵活掌握一定的绘图技巧,能够应用软件完成服装款式图、效果图的绘制。
(四)课程总学时:1周计28学时(五)课程总学分:4学分(六)课程设计选题汇总表:(七)大纲内容:01:实用派服装款式图男女装款式综合案例绘制[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实用派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完成不同款式的男女装款式图绘制。
要求:练习运用CorelDRAW软件工具绘制实用派男女装款式图的绘制,并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填写。
[课程设计内容]通过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派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与操作技巧,能够熟练运用CorelDRAW软件完成实用派男女装款式图的绘制。
[主要课程设计器材与工具]计算机、键盘、鼠标和CorelDRAW软件等。
02: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绘制[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案例的演示与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各种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具备利用所学工具绘制任意变化款式的能力。
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应用软件绘制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的方法和技巧,按时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报告的填写。
[课程设计内容]按照企业标准,应用CorelDRAW软件完成符合服装企业要求的男女装款式图绘制。
[主要课程设计器材与工具]计算机、键盘、鼠标和CorelDRAW软件。
03:服装企业男女装款式绘制[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八)主要课程设计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教材:《服装电脑绘画教程》江汝南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参考书目:《服装电脑款式设计----CorelDRAW表现技法》朱华平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服装电脑款式设计----Photoshop表现技法》马宇丽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九)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考察。
2010版030551004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30551004周/学分:2周/4学分一、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后续课程:组网技术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
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在参与一系列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还能提高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相关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等众多方面的具体经验。
为后续课程:组网技术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设计目的如下:1.进一步培养学生网络协议编程的思想,加深对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的理解。
2.针对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网络协议编程的任务,同时强调网络编程使用的方法。
3.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编程的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常用语言。
为了使学生从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取得比较大的收获,对课程设计题目分成二类,一类为基础训练题目,学生从中学习常用的路由算法算法的编程。
另一类为综合题目实现应用层协议的实现,学生从这两类型题目中各选择部分完成。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协议,按设计流程编程,上机调试通过,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课程设计论文。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不仅是对程序设计能力的综合锻炼,更是对团队合作,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的训练。
因此,课程设计综合题目可以根据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开题,系统设计,系统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评价与验收。
1.开题:题目可来自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也可自由选题,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性的题目或是在已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010版030532012windows程序设计S教学大纲

《Windows程序设计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532012课程英文名称:Windows Programming课程总学时:40 讲课:24 实验:16 上机: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软件开发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较详细地阐述了Windows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及使用C#开发工具实现Windows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Windows程序设计的思想及采用C#进行Windows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编程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开发课程的必备基础。
它为本专业学生在今后从事IT行业的编程、管理、技术协作等提供必要的知识,同时还承担着素质教育和工程教育的基本职责。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使用C#开发工具开发Windows程序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深刻、全面地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从而把握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该课程的知识系统结构应围绕Windows程序设计所涉及的技术要点和技术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来展开。
知识的应用结构是由课堂讨论、习题、实践环节三大部分组成。
为此在知识方面应提供开发实际Windows应用程序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
能力方面首先要有自学能力,在自学的基础上,由课堂讨论、习题、及实践环节增强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能掌握基本的应用软件编程。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强,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联系实际、结合实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在编程的训练中,真正理解Windows程序设计的理论,并能应用到实际项目开发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Windows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
传感器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传感器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1040230512.2.总学时数: 1周。
3.学分: 14.适用专业(注明本科、专科、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5.本课程设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传感器知识完成一个传感器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1.是通过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的认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传感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传感器控制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任务。
5.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线路以及元器件工程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等。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三、提供的设备1、示波器2、稳压电源3、万用表4、温度计5、数字面板表四、选题的原则1.选题范围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传感器是获取和转换信息的一种工具,这些信息包括电、磁、光、声、热、力、位移、振动、流量、湿度、浓度、成分等。
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敏感元件,它是传感器中用来感知外界信息和转换成有用信息的元件。
所以有关上述信息都可以作为选题。
2.选题要求在实验室现有的开发装置上操作,基于元件、成本、可操作性考虑,选取磁、光、温度、电容、电阻方面的传感器的应用。
设计电路,正确地进行连线,并进行安装调试,实现参考选题中要求及技术指标。
2010版课程标准及编制说明.

●从经济、安全、环保及满足
性和生产效率
工作方法
顾客的需求员或车间主任就车辆维修划
及配件的领用
工单内容的沟通与记录
●满足顾客对汽车维修经济
●待维修车辆发动机机●检查后确定所需维修材料、配件型号性、维修质量和维修时间的要
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拆及数量
求
卸、检查、安装与维护 ●填写维修作业工单
●具有成本意识的诊断、维修
劳动组织
工作
●维修接待员或汽车机电维修车间主任●检查、拆卸、安装、调整和
向各汽车机电维修小组安排维修任务 检测维护等工作标准规范
●检查后向材料及备件仓领取材料及配●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
件
档,评价和反馈
●完工自检后视情将车交质检员或车间●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 5S 的工
主任检验
汽车机电维修工根据维修前台接待提供的维修工单,在汽车机电维修工
位,在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完成待维修车辆发动机机械方面
的维护、小修或大修工作,并在发动机机械维修过程中发现维修工单所没能记
录到的而又应该进行的维修项目。汽车发动机小修项目为旧车修理,一般在汽
车举升器工位进行;发动机大修项目为总成修复,在举升器工位及发动机总成
三、学习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工作”,应在职业工作任务分析与调研的
基础上,分析清楚课程对应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对象”、“工具”、“工作
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等“工作内容”,梳理工作过程知识,
结合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
比如“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课程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题材
作要求
四、学习情境设计参考
在完成上述学习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学习情境是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学校条 件、个人水平等进行自主设计的部分,本课程标准的学习情境设计仅供参考。
《C语言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C语言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
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基本数据类型、各种控制结构、数组、结构体、指针和函数进行程序设计,对较综合性的问题,能从问题的分析、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较综合性的程序设计。
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上机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查阅设计资料、运用标准与规范编程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一) 设计内容:1.综合字符串、控制结构、函数、输入输出技术。
2.综合结构体、结构体数组、控制结构、函数、输入输出技术。
3.综合指针、结构体、结构体数组、控制结构、函数、输入输出技术。
(二) 设计要求1.以下设计题目难度不一,可自行选择一个。
2.要求能较熟练的应用基本数据类型、各种控制结构、数组、字符串、结构体(数组)、指针、函数、文件。
三、设计题目设计一、班级成绩管理系统设计内容:对一个有N个学生的班级,每个学生有M门课程。
该系统实现对班级成绩的录入、显示、修改、排序、保存等操作的管理。
功能要求:1、本系统采用一个结构体数组,每个数据的结构应当包括:学号、姓名、M门课程名称。
2、本系统显示菜单:请选择系统功能项:a、成绩录入b、成绩显示c、成绩保存到文件d、从文件读入成绩e、成绩排序f、成绩修改g、成绩统计1)显示每门课程成绩最高的学生的基本信息 2)显示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3)显示超过某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学生人数 g、退出系统执行一个具体的功能之后,程序将重新显示菜单。
将学生成绩保存到文件中。
设计二小学生测验设计内容:面向小学生随机选择两个整数形成四则运算算式要求学生解答,最后生成作答试卷保存到文件。
1、电脑随机出10道题,每题10分,程序结束时显示学生得分;2、每道题学生有三次机会输入答案,当学生输入错误答案时,提醒学生重新输入,如果三次机会结束则给出正确答案;3、对于每道题,学生第一次输入正确答案得10分,第二次输入正确答案得7分,第三次输入正确答案得5分,否则不得分;4、总成绩90以上显示“SMART”,80-90显示“GOOD”,70-80显示“OK”,60-70显示“PASS”,60以下“TRY AGA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30051102 周/学分:1/2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信息学院非计算机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无
2、后续课程:
面向对象技术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学习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程序设计方面的实践训练,从而掌握编码与调试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通过对程序设计能力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开发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设计目的如下:
1.进一步培养学生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高级语言基本语言要素和控制结构的理解。
2.针对C语言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同时强调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掌握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算法,按设计流程编程,上机调试通过,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为了使学生从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取得比较大的收获,对课程设计题目分成以下二类:
1.基本程序设计:完成一些基本题目的编程训练
2.综合程序设计: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并构思解决方案,并编程实现。
学生从这两类型题目中各选择部分完成。
根据课程设计综合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开题,系统设计,系统编码实现,系统测试,系统评价与验收。
1.开题: 题目可来自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也可自由选题,特别是鼓励有创新性的题目或是在已知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对所确定的题目从问题需求,数据结构,程序结构,难点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详细的分工。
在确定解决方案框架过程中,考虑怎样使程序结构清晰、合理、简单和易于调试,并确定每个函数的简单功能,以及函数之间
的调用关系。
3.系统编码实现: 小组成员根据初步的系统设计方案,编程实现系统功能。
4.系统测试: 在各程序模块编码完成并集成后,就可以开始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
5.书写设计报告:完成文档整理,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设计报告。
6、系统评价与验收:通过答辩的形式对程序的功能进行评价与验收。
具体安排如下:
1.教师布置题目,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设计工作。
2.上机调试程序
(1)基础训练题目
顺序程序结构设计、选择程序结构设计、循环程序结构设计。
要求进一步了解C 源程
序的特点,熟练掌握if 语句和switch 语句及while 语句,do—while 语句和for 语
句。
由学生单独完成。
(2)综合题目程序设计
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或几个专题完成程序。
3.验收程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检查设计结果,组织答辩。
四、指导方式
教师给出具体设计题目,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给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
讲解部分题目的要求,在上机的过程中给出指导。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
2.教师验收学生的程序设计结果与题目要求是否相符。
3.完成课程设计答辩,按验收、答辩的情况及课程设计报告的情况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C语言实践训练》.马秀丽,刘志妩,虞闯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刘振安,孙枕,刘燕君.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写人:刘志妩马秀丽张秀芝
审核人:姜学军
批准人:张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