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谨慎应对 教案
敲诈勒索,谨慎应对教案

敲诈勒索,谨慎应对教案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案设计第五课自我保护防范侵害6.敲诈勒索谨慎应对教学目标: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自己不做非分之举,遇到敲诈勒索的情况学会应对,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明确什么是敲诈勒索?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了解敲诈勒索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谈论书本列举的事例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敲诈勒索案例。
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插入自己的生活中经历和过或看到听到的敲诈勒索案例,并适当引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具体案例如下:1、拳打脚踢榨取钱财某中学初二学生小李,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3名年龄比他稍大的少年。
他们将小李拉到一个僻静处,为首的康某上前打了他一个耳光,恶狠狠地问:“你认识我吗?”小李胆怯地答到:“不认识。
”另一个赵某上前又打了他一个耳光,说:“你敢不认识我大哥?”小李怕得要命,只好说:“认识。
”这时第三个吴某出手又是一个耳光:“胡说,你知道我大哥叫什么?”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小李哭着说:“别打了,你们要干什么?”凶神恶煞般的康某,一把抓住小李的衣领,说:“听说你们家很有钱,大哥我今天玩游戏机没钱了,向你借一点,怎么样?”小李说:“我,我没钱……”“你敢骗人,我们都打听过了,你们家很有钱!”赵某和吴某用脚朝小李身上乱踢。
迫于他们的淫威,小李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才得以脱身。
从此以后,他们就盯上了小李,今天搜身,明天拳打脚踢,后天用烟头烫,手段一次比一次残忍。
尽管屡次遭受他们的侵害,但小李怕他们报复,始终不敢吱声。
在几个月里竟被三个“恶少”抢劫敲诈掉人民币3500多元!讨论:你们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2、每天纠缠收取费用初三学生小明,他在放学途中和同学发生冲突,一个叫陈某的少年恰好路过,帮小明打跑了对方。
安全备课敲诈勒索巧防范

安全备课敲诈勒索巧防范第一篇:安全备课敲诈勒索巧防范第2课时敲诈勒索巧防范一、活动目标生活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的敲诈、勒索、抢劫、绑架、等案件时有发生。
所以,我们平时要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地麻痹和侥幸心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得安全防范方法,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沉着镇静、机智地保护好自己。
二、活动要点1.一个人人单势弱,遇到坏人该怎么办?2.了解遇到坏人自我保护的几种办法和所应采取的措施.三、活动准备故事内容板书四、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同学们,现在社会上比较复杂,坏人坏事也屡见不鲜.作为一位小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伸张正义,做一个勇敢的人.我们遇到坏人,该怎么办? 听故事:2、明理导行: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2、行动在线:若遇到抢劫、绑架、敲诈勒索地坏人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与自救地办法呢?(1)周旋。
遇事时要尽快镇静下来,佯装服从,拖延时间,寻机脱身逃走,迅速报警。
(2)呼喊。
突然大声呼救,引来旁人关注,令对方惊恐不安,乘机脱身。
(3)耍赖。
倒在地上耍赖打滚,叫喊哭嚎,引来旁人围观;歹徒大惊失措时,可乘机呼救报警。
(4)“认亲”。
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惊喜万分,跑过去直呼叔叔或大哥,把歹徒吓跑。
(5)“调包”佯装乖巧,或突然装肚子疼、;昏倒,或突然提出上厕所,或找别人借钱,趁机呼救报警。
(6)“放线”。
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马上报警。
(7)抛物。
将书包或身上的值钱的物品抛向远处,并佯装生气、害怕状,当歹徒忙于捡钱、抢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8)吓唬。
佯装若无其事,理直气壮地指出一个亲友的名字吓唬对方。
(9)如果已经无法逃走,应采取的办法是:先与其讲道理,晓以法律,迫使其放弃违法行为。
(10)我们一定要记住,反击罪犯时一定要先对双方实力进行冷静比较,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必要时可以舍弃财物,千万不能逞能而与罪犯硬拼。
遇到敲诈

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怎么办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教授学生在遇到敲诈、勒索、抢劫、绑架等时,学会智慧的保护自己,避免灾害的产生。
2.针对各种敲诈勒索现象,详细讲解应对措施,让学生理智勇敢面对这些现象。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确身边的敲诈勒索等现象,能识别这些现象,及时智慧的应对,保护自身生命安全。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遇到危险怎么办教学准备:班班通,各种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讲述生活中发生的诈骗、绑架行为,提醒学生注意防范。
学生讲述自己看到的、知道的生活中的类似行骗现象。
二、具体讲述各种骗子行骗现象,及解决办法。
1.遇到“碰瓷儿”敲诈怎么办?(1)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碰瓷儿”者往往会利用我们遇事怕麻烦的心理,借机敲诈。
遇有涉嫌“碰瓷儿”的交通事故,大家一定要报警,让交警协助解决。
当敲诈者看到我们的报警后,往往会心虚胆怯,停止违法行为。
(2)危险路段加倍小心。
在交通混乱路段,我们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有交通违章行为,以防授人以柄。
一旦遇事有人“碰瓷”,我们首先要确认事故与自己没有关系,注意保留现场证据,想方设法留住目击证人。
如果夜间发生交通事故,不要急于下车,弄清情况并确认安全后下车,还要及时报警。
(3)谢绝“好心人”的调解。
“碰瓷儿”往往都是两三人团伙作案,并有明确的分工,当碰瓷者与当事人僵持不下时,就会出现“好心人”上前说和,我们不要听从这些“好心人”的劝解,而是要以足够好的心态争取围观群众,取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局面。
(4)先去医院为伤者检查。
碰到“碰瓷儿”可先提出去医院检查,同时尽快报警并通知家长或老师,随时应保管好相关的票据和证明材料,这样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自己的损失。
2.如果遇到陌生人向我们强行“借”钱怎么办?当陌生人向我们强行索要钱财的时候,只要周围有人,就一定紧紧护住自己的物品,同时高声呼喊,以求得周围人的帮助;如果周围没人可以采取虚张声势的办法,高喊“爸爸快来呀”或“老师快来”等等,迷惑坏人,乘机逃脱。
15、应对敲诈勒索

小学安全教案
班:
请假学生及原因:
应对敲诈勒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小学生遭受不法分子敲诈勒索事件的发生。同学们,如果你受到敲诈勒索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受到敲诈、恐吓怎么办》课堂
二、新授
1、听老师讲案例:
讲述高年级学生在放学路上受到社会人士恐吓的案例。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一般的说,敲诈勒索的犯罪分子并不可怕,他们不敢危害被敲诈人的生命安全,而主要目的是湖区钱财。因此,我们强一份,犯罪分子就软一份。我们只要敢于斗争并取得公安人员的帮助,侵害是可以避免的。
2、怎样防止绑架勒索
不和陌生人接触,不接受陌生人的馈赠,上下学按时按点。不在外面玩耍,不到偏僻的地方玩耍。
3、应对绑架勒索的方法
(1)、反抗法。当对方力量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你要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如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石块、木棒)时,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震慑对方。
(2)、感召法。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开启对方;或义正词严地怒目斥责对方,使其自我崩溃,放弃违法行为。
(3)、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

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如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明知”的,在主观上是否明知其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是划分是否构成本罪的重要界限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通过开展针对性强、有特色的“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诈骗教学”主题宣传,让居民和村民不会因为缺乏金融知识而上当受骗,增强防范诈骗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教学主体人民银行永嘉县支行牵头开展,全县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
三、宣传内容(一)存款及利率安全宣传存贷款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国债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等基本知识;宣传公众参与社会金融教学的注意事项;宣传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的基本知识;宣传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知识。
(二)信用保护宣传信用报告基本知识及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多种原因及后果,宣传维护良好信用记录的途径。
同时,承担“征信知识进校园”、“征信知识进景区”任务的银行机构要继续在有关学校、景区开展征信宣传;承担“征信知识进文化礼堂”任务的银行机构要尽快对接有关乡镇、行政村,及时制作宣传长廊,开展特色宣传。
(三)银行卡安全宣传实名制开立银行卡的政策要求和具体操作规定;宣传非实名开立银行卡、出租出借银行卡的主要危害;宣传安全用卡、保护个人银行卡信息、身份信息等相关知识。
(四)假币辨别和诈骗宣传普及辨别假币知识,宣传假币诈骗常见方式及防范手段。
四、宣传方式(一)媒体宣传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平台作用,增强宣传立体效果。
选择传统纸媒(今日永嘉)和广播开展系列专题宣传,主要通过版面系列专题报道、公益标语播放、案例讲解和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提升宣传实效。
在纸媒和广播宣传期间,加强与电视媒体合作,以播出公益广告和电视屏幕滚动字幕播放相关宣传标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
遭人勒索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勒索的概念和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勒索时应对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3. 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勒索问题。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勒索的概念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面对勒索时应对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勒索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勒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勒索的危害。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勒索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识勒索1. 教师讲解勒索的定义、形式和特点。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勒索的危害。
三、应对勒索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勒索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面对勒索时如何应对。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自我保护1. 教师讲解在遇到勒索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学生模拟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应对能力。
六、沟通与合作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同学、家长、老师沟通,共同应对勒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面对勒索时的应对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份关于如何应对勒索的家庭作业。
2. 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情况。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模拟情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安全意识: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勒索的概念、危害以及应对方法,让学生了解勒索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防勒索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儿童安全教育的需求日益凸显。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肩负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任。
勒索行为作为一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近年来有所抬头。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勒索事件的发生,特开展本次防勒索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勒索行为的概念和危害。
2. 教育幼儿学会识别和防范勒索行为。
3. 培养幼儿在面对勒索时的应对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四、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五、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六、活动准备1. 制作防勒索安全教育PPT或视频。
2. 准备相关案例教材。
3. 准备安全知识问答环节的奖品。
4. 准备互动游戏道具。
七、活动流程(一)开场1. 教师简要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
2. 播放防勒索安全教育主题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二)讲解防勒索知识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向幼儿讲解勒索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危害等。
2. 结合具体案例,让幼儿了解勒索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检验幼儿对防勒索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勒索行为。
(四)防范措施1. 教师讲解防范勒索行为的措施,如:-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 遇到陌生人请求帮助,要提高警惕。
- 如遇勒索,要保持冷静,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防范经验。
(五)总结与宣誓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
2. 组织幼儿进行防勒索安全宣誓,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八、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收集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3. 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九、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本次防勒索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幼儿对勒索行为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识别和防范勒索行为。
防敲诈的安全教案

防敲诈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敲诈的安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敲诈教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四、幻灯片播放(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
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六、班会课总结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学校组织了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非常优秀的魏琳琳老师结为师徒。
师徒结对的活动,使我们这些新教师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帮助我们逐渐走出迷茫困惑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从这个案例中,你们又得到哪些启示?
3、组织严密,寻衅滋事
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自称叫“龙社”。为首的徐某被称谓“社长”,下设四个堂,四名恶少骨干分子被任命为“堂主”,然后,四名“堂主”四处招募“社员”,称:只要成为“社员”,如果被人欺负就可以由“组织”出面替“社员”摆平。但前提是每个“社员”每天必须交一元钱的“堂费”。
三、从以上案例中,总结出校园抢劫敲诈勒索案件有哪些特点?
1、案发时间:晚上或午间,夜深人静的时候。
2、案发地点:校园内比较偏僻,人少的地段。
3、抢劫对象:阴暗处的人或单个的行人。
4、攻击目标:现金和贵重物品。
5、作案范围:比较熟悉的现场。
6、作案特点:比较凶残,多携带武器。
四、讨论:遇到有人向你敲诈勒索怎么办?
2、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如果是遭遇陌生人敲诈时要沉着冷静,并想方设法与歹徒周旋和拖延时间,使自己能够看清楚对方的相貌特征和周围的环境情况,以便自己能从容不迫地寻找脱离险境的有利时机。如果附近有人,可以边大声呼救,边向人多的地方跑,此时一般来说歹徒会闻声而逃。如果四周无人,呼喊或逃跑都无济于事,这时要先答应其要求或交出部分钱物,后及时向学校老师或司法机关报案。
如果同学们碰上有人向你勒索"保护费",或者以各种借口要你"赔偿"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不要轻易答应对方的要求
如果有人向你敲诈勒索钱物,你暂时又无法脱身时,不要轻易答应对方的要求,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交",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的保护,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坏人才不敢威胁侵害你。如果屈服于对方,使敲诈者轻易得手,他们会永远盯上你这只"肥羊"。
(二)感召法。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开启对方;或义正词严地怒目斥责对方,使其自我崩溃,放弃违法行为。
(三)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四)耍赖法。突然倒地打滚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
(五)呼叫法。突然大吼“救命啊……”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
(六)认亲法。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认识,直呼“二叔”、“三婶”。
讨论:你们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
2、每天纠缠收取费用
初三学生小明,他在放学途中和同学发生冲突,一个叫陈某的少年恰好路过,帮小明打跑了对方。小明非常高兴,请陈某吃了一顿“肯德鸡”。但是陈某并没有满足,分手时,他拍了拍小明的肩说:“以后就由我罩住你,谁欺负你,你尽管告诉我,我来修理他。但你每天要给我5元钱的保护费。”小明听了大吃一惊:“我没有那么多钱。”陈某立刻变了脸色:“你敢不给,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小明胆怯地答应了。
有些学生不愿意成为“社员”,恶少们就天天找这些学生的麻烦,采用殴打、敲诈、阻挠上学的方式迫使他们就范。一旦一些学生加入他们的组织,他们就采用利诱、逼迫、唆使的方法让这些学生去抢劫、敲诈其他的学生,使这些新“社员”成长成为恶少。他们还将游戏机房和网吧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向在此玩耍的青少年收取保护费。
讨论:从这个案例中,你们又获得哪些启示?
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案设计
第五课 自我保护 防范侵害
6.敲诈勒索 谨慎应对
教学目标: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自己不做非分之举,遇到敲诈勒索的情况学会应对,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什么是敲诈勒索?
敲诈勒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了解敲诈勒索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谈论书本列举的事例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敲诈勒索案例。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插入自己的生活中经历和过或看到听到的敲诈勒索案例,并适当引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具体案例如下:
1、拳打脚踢榨取钱财
某中学初二学生小李,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3名年龄比他稍大的少年。他们将小李拉到一个僻静处,为首的康某上前打了他一个耳光,恶狠狠地问:“你认识我吗?”小李胆怯地答到:“不认识。”另一个赵某上前又打了他一个耳光,说:“你敢不认识我大哥?”小李怕得要命,只好说:“认识。”这时第三个吴某出手又是一个耳光:“胡说,你知道我大哥叫什么?”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小李哭着说:“别打了,你们要干什么?”
3、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需要提醒的是:
(1)在未脱离险境的情况下,切不可当歹徒的面声称报警,免遭杀人灭口之祸;
(2)未成年人在遇到抢劫时,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一般不提倡采取正当防卫措施。因为歹徒在实施抢劫前,都是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并且手里都持有凶器。而对于被抢劫者来说,从物质到精神上都毫无准备,再加上未成年人势单力薄,通常都是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从自身安全角度考虑,一定不要鲁莽行事,而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寻找机会脱离险境。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要及时报案
遭到敲诈勒索以后,要立即向学校、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及时报案,会使不法分子及时地受到应有的惩处,会及时地制止不法分子对你继续侵害,能及时地、最大限度地挽回你已经受到经济损失。
五、学生应对敲诈勒索和抢劫的具体方法
(一)反抗法。当对方力量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你要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如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石块、木棒)时,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震慑对方。
凶神恶煞般的康某,一把抓住小李的衣领,说:“听说你们家很有钱,大哥我今天玩游戏机没钱了,向你借一点,怎么样?”小李说:“我,我没钱……”“你敢骗人,我们都打听过了,你们家很有钱!”赵某和吴某用脚朝小李身上乱踢。迫于他们的淫威,小李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才得打脚踢,后天用烟头烫,手段一次比一次残忍。尽管屡次遭受他们的侵害,但小李怕他们报复,始终不敢吱声。在几个月里竟被三个“恶少”抢劫敲诈掉人民币3500多元!
(七)放线法。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报警。
(八)抛物法。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当歹徒忙于捡钱物时,快速脱身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