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押题卷(I卷)文数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年高考猜题卷(一)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衡水猜题卷理科数学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全集,且,则满足条件的集合的个数是()A. B. C. D.【答案】D【解析】,所以满足的集合有个,故选D.2. 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为()A. B. C. D.【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复数的虚部为,故选B.3. 某样本中共有个个体,其中四个值分别为,第五个值丢失,但该样本的平均数为,则样本方差为()A. B. C. D.【答案】A【解析】设丢失的数据为,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解得,根据方差计算公式得,故选A.4.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则的焦距等于()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取双曲线的渐近线,焦点,则,又,则,解得,故选C.5. 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 B. C. D. 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与垂直或与垂直,所以或,时三角形面积是,时与交点,三角形面积为考点:线性规划点评:线性规划题目结合图形分析6. 已知,则()...A. B. C. D.【答案】C【解析】∵,∴,,化简得,∴,故选C.7.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数学智慧,其中第六章“均输”中,有一竹节容量问题,某教师根据这一问题的思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为,则输入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起始阶段有,,第一次循环后,,;第二次循环后,,;第三次循环后,,;接着计算,跳出循环,输出.令,得.选A.8. 如图,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交其准线于点,若,且,则此抛物线方程为()A. B. C. D.【答案】C【解析】如图分别过点作准线的垂线,分别交准线于点,设,则由已知得:,由抛物线定义得:,故,在直角三角形中,,从而得,因此抛物线方程为 ,故选C.9. 已知以下三视图中有三个同时表示某一个三棱锥,则不是..该三棱锥的三视图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三棱锥的三视图均为三角形,四个答案均满足;且四个三视图均表示一个高为3,底面为两直角边长分别为的棱锥,与中俯视图正好旋转,故应是从相反方向进行观察,而其正视图和侧视图中三角形斜边倾斜方向相反,满足实际情况,故表示同一棱锥,设观察的正方向为标准正方向,以表示从后面观察该棱锥;与中俯视图正好旋转,故应是从相反方向进行观察,但侧视图中三角形斜边倾斜方向相同,不满足实际情况,故中有一个不与其它三个一样表示同一个棱锥,根据中正视图与中侧视相同,侧视图与中正视图相同,可判断是从左边观察该棱锥,故选D.10. 在中,,则的值所在区间为()A. B. C. D.【答案】A【解析】设,,中中,,化为,令,则,可得在上递增,,,故选A.11. 已知符号函数那么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答案】D【解析】令,则,,,,,可排除,又,,可排除,故选D.12. 已知函数,对于任意的,且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解析】由任意的,且,由,则函数单调递增,当在上是增函数,则,解得,当时,,令,解得,由对勾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解得,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为,故选B....【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分类讨论思想,属于难题.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含参数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 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条理清晰,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与解题当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将不确定的,分两种情况讨论,从而确定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解.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取可得;取可得,应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押题II卷文数试题(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数学(Ⅱ)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则集合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则集合为.本题选择B选项.2. 若复数(,)满足,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则:,解得:,则.本题选择C选项.3. 若,,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结合两角和差正余弦公式有:.本题选择A选项.4.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记事件两次的点数均为偶数且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则()A. B. C. D.【答案】A【解析】连续两次抛掷一枚骰子,记录向上的点数,基本事件总数n=6×6=36,两次的点数均为偶数且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包含的基本事件有:(2,4),(4,2), (4,6),(6,4),共有4个,∴两次的点数均为偶数且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有关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关键是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1)基本事件总数较少时,用列举法把所有基本事件一一列出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借助“树状图”列举.(2)注意区分排列与组合,以及计数原理的正确使用.5. 定义平面上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为:两条相交直线交成的不超过的正角.已知双曲线:,当其离心率时,对应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设双曲线的渐近线与轴的夹角为,双曲线的渐近线为,则,结合题意相交直线夹角的定义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本题选择D选项.6.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则它的表面积是()A. B.C. 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四分之三圆锥和一个三棱锥组成的组合体,其中:由题意:,据此可知:,,,它的表面积是.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图和俯视图一样宽.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正方体与球各自的三视图相同,但圆锥的不同.7. 函数在区间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则且,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选项C,D错误;当时,,则函数值,排除选项B.本题选择A选项.8. 已知函数若,则为()A. 1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解得:.本题选择D选项.9. 执行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的值分别为0,1,1,则输出的的值为()A. 81B.C.D.【答案】C【解析】依据流程图运行程序,首先初始化数值,x=0,y=1,n=1 ,进入循环体:x=n y=1,y= =1,时满足条件y2≥x,执行n=n+1=2 ,进入第二次循环,x=n y=2,y= = ,时满足条件y2≥x,执行n=n+1=3 ,进入第三次循环,x=n y=2,y= =,时不满足条件y2≥x,输出 .10. 已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数列满足关系,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且:,两式做差可得:,则:,据此可得:.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11. 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A【解析】很明显,且恒成立,即:由均值不等式的结论:,据此有:,解得:.本题选择A选项.12. 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令,则下列关于函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B. 函数的最大值为C. 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使得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D. 方程的两个不同的解分别为,,则的最小值为【答案】C【解析】由函数的最值可得,函数的周期,当时,,令可得,函数的解析式 .则: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有,而,选项C错误,依据三角函数的性质考查其余选项正确.本题选择C选项.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向量,,若向量,共线,且,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8【解析】由题意可得:或,则:或 .14. 已知点,,若圆上存在点使,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16【解析】圆的方程即:,设圆上的点P的坐标为,则:,计算可得:,,由正弦函数的性质有:,求解关于实数的不等式可得:,则的最小值为16.点睛:计算数量积的三种方法:定义、坐标运算、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要灵活选用,和图形有关的不要忽略数量积几何意义的应用.15. 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目标函数在点处取得最大值.16. 在平面五边形中,已知,,,,,,当五边形的面积时,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设:,则:,则:当时,面积由最大值;当时,面积由最大值;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角;(2)若,的面积为,为的中点,求的长.【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题意结合余弦定理首先求得.则.(2)利用题意首先求得,然后结合余弦定理可得.试题解析:(1)由,得.由正弦定理,得,即.又由余弦定理,得.因为,所以.(2)因为,所以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故,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解得.18.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为菱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为平面内任一点.(1)在平面内,过点是否存在直线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说明作法;(2)过,,三点的平面将几何体截去三棱锥,求剩余几何体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结合题意可知点G存在;(2)利用题意将所要求解的多面体的体积进行分解可得几何体的体积.试题解析:(1)过点存在直线使,理由如下:由题可知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所以在中,有.若点在直线上,则直线即为所求作直线,所以有;若点不在直线上,在平面内,过点作直线,使,又,所以,即过点存在直线使.(2)连接,,则平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三棱锥与几何体(如图所示).因为平面平面,且交线为,又,所以平面.故为几何体的高.又四边形为菱形,,,,所以,所以.又,所以平面,所以,所以几何体的体积.19. 某校为缓解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经常举行一些心理素质综合能力训练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从该年级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将其成绩分为、、、、五个等级,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视频率为概率),根据图中抽样调查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试估算该校高三年级学生获得成绩为的人数;(2)若等级、、、、分别对应100分、90分、80分、70分、60分,学校要求当学生获得的等级成绩的平均分大于90分时,高三学生的考前心理稳定,整体过关,请问该校高三年级目前学生的考前心理稳定情况是否整体过关?(3)以每个学生的心理都培养成为健康状态为目标,学校决定对成绩等级为的16名学生(其中男生4人,女生12人)进行特殊的一对一帮扶培训,从按分层抽样抽取的4人中任意抽取2名,求恰好抽到1名男生的概率..【答案】(1).(2)见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题意首先求得该校学生获得成绩等级为的概率,然后求解人数约为448人;(2)利用平均分是数值可得该校高三年级目前学生的“考前心理稳定整体”已过关.(3)利用分层抽样的结论结合古典概型公式可得恰好抽到1名男生的概率为.试题解析:(1)从条形图中可知这100人中,有56名学生成绩等级为,故可以估计该校学生获得成绩等级为的概率为,则该校高三年级学生获得成绩等级为的人数约有.(2)这10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分),因为,所以该校高三年级目前学生的“考前心理稳定整体”已过关.(3)按分层抽样抽取的4人中有1名男生,3名女生,记男生为,3名女生分别为,,.从中抽取2人的所有情况为,,,,,,共6种情况,其中恰好抽到1名男生的有,,,共3种情况,故所求概率.点睛:两个防范一是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矩形的高表示频率/组距,而不是频率;二是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时,应注意三点:①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是众数;②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③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20.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过点,动直线:交椭圆于不同的两点,,且(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的方程.(2)讨论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求得,,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题意可证得为定值.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知,所以,即,①又点在椭圆上,所以有,②由①②联立,解得,,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设,由,可知.联立方程组消去化简整理得,又由题知,即,整理为.将③代入上式,得.化简整理得,从而得到.21. 设函数.(1)试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如果且关于的方程有两解,(),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求解函数的导函数,分类讨论可得:①若,则当时,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②若,函数单调递增;③若,则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2)原问题即证明,构造新函数,结合新函数的性质和题意即可证得结论.试题解析:(1)由,可知.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所以,①若,则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②若,则当在内恒成立,函数单调递增;③若,则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2)要证,只需证.设,因为,所以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只需证,即证,只需证.(*)又,,所以两式相减,并整理,得.把代入(*)式,得只需证,可化为.令,得只需证.令(),则,所以在其定义域上为增函数,所以.综上得原不等式成立.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为参数,),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1)试将曲线与化为直角坐标系中的普通方程,并指出两曲线有公共点时的取值范围;(2)当时,两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的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计算可得曲线与化为直角坐标系中的普通方程为,;的取值范围是;(2)首先求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然后利用圆的弦长计算公式可得.试题解析:(1)曲线:消去参数可得普通方程为.曲线:,两边同乘.可得普通方程为.把代入曲线的普通方程得:,而对有,即,所以故当两曲线有公共点时,的取值范围为.(2)当时,曲线:,两曲线交点,所在直线方程为.曲线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并从图中找出满足不等式的解集;(2)若函数的最小值记为,设,且有,试证明:.【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将函数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解不等式可得解集为.(2)整理题中所给的算式,构造出适合均值不等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均值不等式的结论证明题中的不等式即可,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试题解析:(1)因为所以作出图象如图所示,并从图可知满足不等式的解集为.(2)证明:由图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即.所以,从而,从而.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时,有最小值,所以得证.。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三卷文数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三卷文数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已知平面向量,夹角为,且,,则( )A .1B .C .2D .2、已知函数若关于的方程恰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 ) A .B .C .D .4、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则( )A .B .C .D .5、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它的俯视图的直观图是矩形(如图(2)),其中,,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及体积为( )A .24,B .32,C .48,D .64,6、《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引发了全民的读书热,某小学语文老师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诗词默写比赛,班里40名学生得分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若规定得分不小于85分的学生得到“诗词达人”的称号,小于85分且不小于70分的学生得到“诗词能手”的称号,其他学生得到“诗词爱好者”的称号,根据该次比赛的成绩按照称号的不同进行分层抽样抽选10名学生,则抽选的学生中获得“诗词能手”称号的人数为( )A .2B .4C .5D .67、数列满足,(),则( )A .B .C .D .8、若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则图中的程序框图运行之后输出的结果为( )A .48920B .49660C .49800D .518679、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 .0B .C .D .10、已知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根”,若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是虚数单位,,且的共轭复数为,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2、已知集合,,则为(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3、已知函数若函数有3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4、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__.15、在锐角中,角,所对的边长分别为,,若,则_________.16、若,都是正数,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题型注释)17、如下图:将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构成圆锥,四边形是圆的内接矩形,是母线的中点,。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级高三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一)数学(理)试卷及解析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级高三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一)数学(理)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数学(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卡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320}A x x x =-+≤,{}2|lo 1g B x x =<,则A B =( )A. {}|12x x ≤<B. {}2|1x x <≤C. {}2|0x x <≤D. {}2|0x x ≤≤【答案】C【解析】分别求出集合,A B ,然后取并集即可.【详解】由题意,2{|320}A x x x =-+≤{|12}x x =≤≤,{}{}2|log 12|0B x x x x =<<=<, 所以A B ={}2|0x x <≤.故选:C.2.已知1z 、2z 均为复数,下列四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11||||z z ==B. 若2||2z =,则2z 的取值集合为{2,2,2,2}i i --(i 是虚数单位)C. 若22120z z +=,则10z =或20z =D. 1212z z z z +一定是实数【答案】D【解析】对A ,取1z i =,即可判断出正误;对B ,由2||2z =,则22(cos sin )z i θθ=+,[0θ∈,2)π;对C ,取1z i =,2z i =-,即可否定;对D ,设1z a bi =+,2z c di =+,a ,b ,c ,d R ∈,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判断出正误.【详解】对A ,例如取1z i =,无意义,故A 错误;对B ,2||2z =,取22(cos sin )z i θθ=+,[0θ∈,2)π,故B 错误; 对C ,例如取1z i =,2z i =-,满足条件,故C 错误; 对D ,设1z a bi =+,2z c di =+,a ,b ,c ,d R ∈,则1212()()z z z z a bi c di +=+- ()()()()2a bi c di ac bd bc ad i ac bd ad bc i ac +-+=++-+-+-=,所以1212z z z z +是实数,故D 正确.故选:D .3.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21()log 2a a =,21()log 3b b =,则( ) A. 1a b <<B. 1b a <<C. 1b a <<D. 1a b <<【答案】B【解析】 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作出函数211(),()log 23x x y y y x ===的图象,结合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作出函数211(),()log 23x x y y y x ===的图象, 结合图象可得:1b a <<,故选B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理数试题(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科数学(Ⅰ)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知,,则故本题答案选.2.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又对应复平面的点在第四象限,可知,解得.故本题答案选.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内单调递增的为()A. B. C. D.【答案】D【解析】为非奇非偶函数,排除;为偶函数,但在内单调递减,排除;为奇函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4.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给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焦距相等B.它们的焦点在同一个圆上C.它们的渐近线方程相同D.它们的离心率相等【答案】D【解析】由题知.则两双曲线的焦距相等且,焦点都在圆的圆上,其实为圆与坐标轴交点.渐近线方程都为,由于实轴长度不同故离心率不同.故本题答案选,5.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由韦达定理知,则,则等比数列中,则.在常数列或中,不是所给方程的两根.则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本题答案选.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A.1009B.-1009C.-1007D.1008学_科_网...【答案】B【解析】由程序框图则,由规律知输出.故本题答案选.7.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C【解析】观察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的与三棱锥的组合体,其中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为.三棱锥的底面是两直角边分别为的直角三角形,高为.则几何体的体积.故本题答案选.8.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图象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知,又,即,所以.则,图象过点,则,即,所以,又,则.故,令,得,令,可得其中一个对称中心为.故本题答案选.9.《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A. B.C. D.【答案】D【解析】令,可得圆的半径,又,则,再根据题图知,即.故本题答案选.10.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的到来,某校举办了“祖国,你好”的诗歌朗诵比赛.该校高三年级准备从包括甲、乙、丙在内的7名学生中选派4名学生参加,要求甲、乙、丙这3名同学中至少有1人参加,且当这3名同学都参加时,甲和乙的朗诵顺序不能相邻,那么选派的4名学生不同的朗诵顺序的种数为()A.720 B.768 C.810 D.816【答案】B【解析】由题知结果有三种情况.甲、乙、丙三名同学全参加,有种情况,其中甲、乙相邻的有种情况,所以甲、乙、丙三名同学全参加时,甲和乙的朗诵顺序不能相邻顺序有种情况;甲、乙、丙三名同学恰有一人参加,不同的朗诵顺序有种情况;甲、乙、丙三名同学恰有二人参加时,不同的朗诵顺序有种情况.则选派的4名学生不同的朗诵顺序有种情况,故本题答案选11.焦点为的抛物线:的准线与轴交于点,点在抛物线上,则当取得最大值时,直线的方程为()A.或B.C.或D.【答案】A【解析】过作与准线垂直,垂足为,则,则当取得最大值时,必须取得最大值,此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可设切线方程为与联立,消去得,所以,得.则直线方程为或.故本题答案选.点睛:抛物线的定义是解决抛物线问题的基础,它能将两种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行等量转化,如果问题中涉及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或到准线的距离,那么用抛物线定义就能解决问题.本题就是将到焦点的距离转化成到准线的距离,将比值问题转化成切线问题求解.学_科_网...12.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对,,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C. D.【答案】D【解析】由题知问题等价于函数在上的值域是函数在上的值域的子集.当时,,由二次函数及对勾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得此时,由,可得,当时,.则在的值域为.当时,,则有,解得,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则有,解得.综上所述,可得的取值范围为.故本题答案选.点睛:求解分段函数问题应对自变量分类讨论,讨论的标准就是自变量与分段函数所给出的范围的关系,求解过程中要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讨论时的范围.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和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若向量与共线,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知,又与共线,可得,得,则方向上的投影为.故本题应填.14.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且的最大值为,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作出可行域,目标函数可变为,令,作出,由平移可知直线过时取最大值,则.则.故本题应填.15.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的面积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正弦定理,原等式可化为,进一步化为,则,即.在三角形中.由面积公式,可知,由余弦定理,代入可得.故本题应填.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在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过程中,当所给的等式中既有正弦又有余弦时,常利用正弦定理将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如果出现边的平方或者两边长的乘积时可考虑使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正,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解题思路有两个:一个是角化为边,二是边化为角.选择余弦定理和面积时,要以已知角的为主.16.已知球是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外接球,,,点在线段上,且,过点作圆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令的中心为,球的半径为,连接,易求得,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由,知,所以,所以.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的面积最小,此时截面圆的半径,此时截面面积为.当截面过球心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大,此时截面圆的面积为.故本题应填.点睛: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内切,外接问题的关系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搞清相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做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和其他几何体的各种元素,尽可能的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恰好是数列的前项和.(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二项展开式可知各项中的系数,求和后可得,利用与间的关系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的通项公式可求得的通项公式,对进行裂项,用裂项法可求得,利用放缩法可证明不等式.学_科_网...试题解析:(1)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即,所以当时,;当时,也适合上式,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证明:,所以,所以.18.如图,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垂直与圆所在平面,为的垂心.(1)求证:平面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延长交于点,由重心性质及中位线性质可得,再结合圆的性质得,由已知,可证平面,进一步可得平面平面(2)以点为原点,,,方向分别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坐标,利用二面角与二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间的关系可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1)如图,延长交于点.因为为的重心,所以为的中点.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是圆的直径,所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即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以点为原点,,,方向分别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则,.平面即为平面,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得.过点作于点,由平面,易得,又,所以平面,即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在中,由,得,则,.所以,.所以.设二面角的大小为,则.点睛:若分别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满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的夹角(或其补角,需根据观察得出结论).在利用向量求空间角时,建立合理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正确写出各点坐标,求出平面的法向量是解题的关键.19.2017年春节期间,某服装超市举办了一次有奖促销活动,消费每超过600元(含600元),均可抽奖一次,抽奖方案有两种,顾客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一:从装有10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红球3个,黑球7个)的抽奖盒中,一次性摸出3个球,其中奖规则为:若摸到3个红球,享受免单优惠;若摸出2个红球则打6折,若摸出1个红球,则打7折;若没摸出红球,则不打折.方案二:从装有10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红球3个,黑球7个)的抽奖盒中,有放回每次摸取1球,连摸3次,每摸到1次红球,立减200元.(1)若两个顾客均分别消费了600元,且均选择抽奖方案一,试求两位顾客均享受免单优惠的概率;(2)若某顾客消费恰好满1000元,试从概率的角度比较该顾客选择哪一种抽奖方案更合算?【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选择方案一可以免单,但需要摸出三个红球,利用古典概型求出摸出三个红球的概率,再利用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应该是两事件的概率乘积可求得两位顾客均享受免单优惠的概率;(2)分别写出两种方案下付款金额的分布列,再求出期望值,利用期望值的大小,进行合理选择.试题解析:(1)选择方案一若享受到免单优惠,则需要摸出三个红球,设顾客享受到免单优惠为事件,则,所以两位顾客均享受到免单的概率为.(2)若选择方案一,设付款金额为元,则可能的取值为0,600,700,1000.,,,,故的分布列为,所以(元).学_科_网...若选择方案二,设摸到红球的个数为,付款金额为,则,由已知可得,故,所以(元).因为,所以该顾客选择第一种抽奖方案更合算.20.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6,且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试判断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为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由长轴长可得值,公共弦长恰为圆直径,可知椭圆经过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椭圆方程;(2)可令直线的解析式为,设,的中点为,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由等腰三角形中,可得,得出中.由此可得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得,所以.由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恰为圆的直径,可得椭圆经过点,所以,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直线的解析式为,设,的中点为.假设存在点,使得为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由得,故,所以,.因为,所以,即,所以.当时,,所以;当时,,所以.综上所述,在轴上存在满足题目条件的点,且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基本不等式,及韦达定理的应用.解析几何大题的第一问一般都是确定曲线的方程,常见的有求参数确定方程和求轨迹确定方程,第二问一般为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需要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给出的条件,可将几何条件转化为代数关系,从而建立方程或者不等式来解决.21.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若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线段的中点的横坐标为,且,恰为函数的零点,求证:.【答案】(1)当时,在内单调递增;当时,在内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对函数求导后,利用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对进行讨论可得函数单调性;(2)由函数的导函数可知,又是的零点,代入相减化简得,对求导,.令,求得函数.不等式得证.试题解析:(1)由于的定义域为,则.对于方程,其判别式.当,即时,恒成立,故在内单调递增.当,即,方程恰有两个不相等是实,令,得或,此时单调递增;令,得,此时单调递减.综上所述,当时,在内单调递增;当时,在内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2)由(1)知,,所以的两根,即为方程的两根.因为,所以,,.又因为,为的零点,所以,,两式相减得,得.而,所以.令,由得,因为,两边同时除以,得,因为,故,解得或,所以.设,所以,则在上是减函数,所以,即的最小值为.所以.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与圆交于,两点.(1)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及弦的长;(2)动点在圆上(不与,重合),试求的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间的转化关系,可得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得弦的长;(2)写出圆的参数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可求出的最大值,即求得的面积的最大值.学_科_网...试题分析:(1)由得,所以,所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并整理得,解得,.所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2)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可设曲线上的动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当时,取最大值,且的最大值为.所以,即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值域;(2)若,试比较,,的大小.【答案】(1);(2).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当时,.所以函数的值域.(2)因为,所以,所以.又,所以,知,,所以,所以,所以.。
2017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一)数学(理)试卷及解析

1 / 17
2017年衡水中学高考猜题卷(一)
数学(理)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全集,且,则满足条件的集合的个数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所以满足 的集
合 有 个,故选D.
2. 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
的虚部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
,所以复数的虚部为 ,故选B. 3. 某样本中共有个个体,其中四个值分别为
,第五个值丢失,但该样本的平均数为,
则样本方差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丢失的数据为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解得 ,根据方差计算公式得
,故选A.
4.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则的焦距等于( )
A. B. C. D.。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六调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衡水中学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六调考试高三年级(文科)数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1 , 0, 1 , 2 , 3},B ={}(1)2log 2x x +<则 A B 等于( )A . {1 , 0 , 1 , 2}B .{0 , 1 , 2 }C .{1 , 0 , 1 , 2 , 3}D .{0 , 1 , 2 , 3}2.设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12i z i+=的虚部为( )A 。
2- B. i - C. i D.1-3.在直三棱柱 ABC-A 1B l C 1 中,平面 α 与棱 AB ,AC ,A 1C 1,A 1B 1 分别交于点 E ,F ,G , H ,且直线 AA 1∥平面 α.有下列三个命题:①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②平面 α∥平面 BCC 1B 1③平面 α⊥平面 BCFE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4.甲、乙、丙三人投掷飞镖,他们的成绩(环数)如下面的频数条形统计图所示.则甲、乙、丙三人训练成绩方差2s 甲,2s 乙,2s 丙的大小关系是. ( )A 。
2s 丙< 2s 乙〈2s 甲 B. 2s 丙〈 2s 甲〈2s 乙 C 2s 乙<2s 丙〈2s 甲 D 。
2s 乙〈2s 甲<2s 丙243x y =- 的准线交于 A , B ,3OABS∆= ,则双曲线的实轴长() A .22 B .42 C . 2 D . 46.已知 A,B 是圆 O :x 2+y 2=4 上的两个动点,522,33AB OC OA OB ==-,若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则OC OM 的值为 A .3 B .23 C . 2 D . -37.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a , b , i 的值分别为 8,6,1 则输出a 和i 的值分别为( )A. 2, 4 B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全国卷)文数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2|30,|13A x x x B x x =-≥=<≤,则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 [)0,1B . (]0,3C .()1,3D .[]1,3 【答案】C 考点:集合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容易题;有关集合运算的考题,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试题难度不大,多为低档题,对集合运算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1.离散型数集间的交、并、补运算;2.连续型数集间的交、并、补运算;3.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集合;4.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的值(或求参数的范围). 2. 已知向量()(),2,1,1m a n a ==-,且m n ⊥,则实数a 的值为( ) A .0 B .2 C .2-或1 D .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m n ⊥,所以2(1)20m n a a a ⋅=+-=-=,即2a =,故选B. 考点:向量的坐标运算.3. 设复数z 满足()3112(i z i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3112i z i +=-,所以12(12)(1)311(1)(1)22i i i z i i i i ++-===+++-,即复数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内第一象限,故选A. 考点:1.复数相关的概念;2.复数的运算.4. 已知4张卡片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甲、乙两人等可能地从这4张卡片中选择1张,则他们选择同一张卡片的概率为( ) A . 1 B .116 C . 14 D .12【答案】C 【解析】 考点:古典概型.5. 若直线:4l mx ny +=和圆22:4O x y +=没有交点,则过点(),m n 的直线与椭圆22194x y +=的交点个数为( ) A . 0 B . 至多有一个 C .1 D .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直线:4l mx ny +=和圆22:4O x y +=2>,即2<,所以点(,)m n 在圆O 内,即点(,)m n 在椭圆22194x y +=内部,所以过点(,)m n 的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故选D.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点与圆、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3.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6. 在四面体S ABC -中,,2,AB BC AB BC SA SC SB ⊥======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BC .24πD . 6π 【答案】D7. 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公差为d ,若201717100201717S S -=,则d 的值为( ) A .120 B . 110C .10D .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11(1)(1)22n n n na d S n a d n n -+-==+,所以2017171120171171()100010020171722S S a d a d d ---=+-+==,所以110d =,故选B.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性质.8. 若函数()()()sin 0f x A x A 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f x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f x 在5,1212ππ⎛⎫-⎪⎝⎭上是减函数 B .()f x 在5,36ππ⎛⎫⎪⎝⎭上是减函数 C .()f x 在5,1212ππ⎛⎫- ⎪⎝⎭上是增函数 D .()f x 在5,36ππ⎛⎫⎪⎝⎭上是增减函数 【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中档题;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根据函数图象确定解析式首先是由最大值与最小值确定A ,再根据周期确定ω,由最高点的值或最低点的值确定ϕ,求出解析式后再研究函数相关性质.9.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2312,则( ) A .13a = B .12a = C .11a = D .10a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该程序框图逆反心理表示的算法功能为1111111111111112122334(1)2233411S k k k k k =++++=+-+-+-++-=-⨯⨯⨯⨯+++,由1232112k -=+提,11k =,这时运行程序得11112k =+=,所以11a =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程序框图. 10. 函数()321122132f x ax ax ax a =+-++的图象经过四个象限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 4133a -<<- B .112a -<<-C .20a -<<D .63516a -<<- 【答案】D 【解析】考点: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2.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1.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133 B .35 C .1043 D .1074【答案】C12. 已知函数()()()()()52log 11221x x f x x x -<⎧⎪=⎨--+≥⎪⎩,则关于x 的方程12f x a x ⎛⎫+-= ⎪⎝⎭,当12a <<时实根个数为( )A . 5 个B .6个C . 7个D . 8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令12t x x=+-,则12f x a x ⎛⎫+-= ⎪⎝⎭转化为()f t a =,在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f x =与函数y a =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12a <<时,()f t a =有三个根123,,t t t ,其中123244,12,23t t t -<<-<<<<,由1231112,2,2,x t x t x t x x x+-=+-=+-=得x 共有6个不同的解,故选B.考点:函数与方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属中档题;函数与方程是最近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解决方法通常是用零点存在定理或数形结合方法求解,如本题就是将方程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通过观察图象交点的个数研究方程根的个数的.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2,1-,则它的离心率为 .【答案】214. 曲线()232ln f x x x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为 . 【答案】30x y --= 【解析】试题分析:()21132ln12f =-+=-,()223f x x x'=-+,()12321f '=-+=,所以切线方程为21y x +=-即30x y --=. 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15. 某大型家电商场为了使每月销售A 和B 两种产品获得的总利润达到最大,对某月即将出售的A 和B 进行了相关调査,得出下表:如果该商场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月总利润的最大值为 元. 【答案】960 【解析】604809960z =⨯+⨯=. 考点:线性规划.【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属中题;线性规划也是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基本题型是给出约束条件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常见的结合方式有:纵截距、斜率、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此类问题常利用数形结合,准确作出图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 如图是网络工作者经常用来解释网络运作的蛇形模型:数字1出现在第1行;数字2,3出现在第2行;数字6,5,4(从左至右)出现在第3行;数字7,8,9,10出现在第4行,依此类推,則第20行从左至右的第4个数字应是 . 【答案】194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顶点在单位圆上的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22b c a bc +=+.(1)求角A 的大小;(2)若224b c +=,求ABC ∆的面积.【答案】(1)60︒【解析】试题分析:(1) 由222b c a bc +=+得222b c a bc +-=代入余弦定理即可求出角A ;(2)由正弦定理先求出边a ,再由余弦定理可求出bc ,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 试题解析: (1)由222b c a bc +=+得222b c a bc +-=,故 2221cos 22b c a A bc +-== 考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容易题;解三角形时,有时可用正弦定理,有时也可用余弦定理,应注意用哪一个定理更方便、简捷.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遇到的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住111ABC A B C -中,11,,60CA CB AB AA BAA ==∠=. (1)证明:1AB A C ⊥;(2)若12,AB CB AC ===,求三棱住111ABC A B C -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3. 【解析】试题分析:(1)欲证1AB A C ⊥,可构造过1A C 的一个平面与AB 垂直即可,取AB 的中点O ,构造平面1OA C ,证明AB ⊥ 平面1OA C 即可;(2) 由题设知ABC ∆与1AA B ∆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只要证1OA ⊥ 平面ABC ,即可求三棱柱的体积.试题解析:(Ⅰ)证明:如图,取AB 的中点O ,连结OC ,11,OA A B .因为CA CB = ,所以OC AB ⊥ .由于1AB AA = ,160BAA ∠= ,故1AA 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OA AB ⊥. 因为10OCOA = ,所以AB ⊥ 平面1OA C .又1AC ⊂平面1OA C ,故1AB A C ⊥.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多面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9.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大学生在开学季准备销售一种文具套盒进行试创业,在一个开学季内,每售出1盒该产品获利润50元;未售出的产品,每盒亏损30元.根据历史资料,得到开学季市场需求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该同学为这个开学季购进了 160盒该产品,以x (单位:盒,100200x ≤≤)表示这个开学季内的市场需求量,(单位:元)表示这个开学季内经销该产品的利润.(1)根据直方图估计这个开学季内市场需求量x 的中位数; (2)将y 表示为x 的函数;(3)根据直方图估计利润不少于4800元的概率. 【答案】(1)4603;(2)804800,1001608000,160200x x y x -≤≤⎧=⎨<≤⎩;(3)0.9p =. 【解析】(2)因为每售出1盒该产品获利润50元,未售出的产品,每盒亏损 30元, 所以当 100160x ≤≤时,()5030160804800y x x x =-⨯-=- , 当160200x <≤ 时, 160508000y =⨯=BCO所以 804800,1001608000,160200x x y x -≤≤⎧=⎨<≤⎩. (3)因为利润不少于4800 元,所以8048004800x -≥ ,解得 120x ≥, 所以由(1)知利润不少于 4800元的概率10.10.9p =-= . 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2.对立事件的概率.20.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过点()2,0C 的直线与抛物线24y x =相交于,A B 两点,()()1122,,,A x y B x y . (1)求证:12y y 为定值;(2)是否存在平行于y 轴的定直线被以AC 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为定值?如果存在,求该直线方程和弦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 存在平行于y 轴的定直线1x =被以AC 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为定值. 【解析】因此821-=y y (定值) ,当直线 AB 不垂直于x 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2(-=x k y由⎩⎨⎧=-=xy x k y 4)2(2得0842=--k y ky 821-=∴y y 因此有821-=y y 为定值(解法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2-=x my由⎩⎨⎧=-=xy x my 422得0842=--my y 821-=∴y y 因此有821-=y y 为定值 . (Ⅱ)设存在直线l :a x =满足条件,则AC 的中点)2,22(11y x E +,2121)2(y x AC +-= 因此以AC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421)2(2121212121+=+-==x y x AC r考点: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2.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难题;解决圆锥曲线定值定点方法一般有两种:(1)从特殊入手,求出定点、定值、定线,再证明定点、定值、定线与变量无关;(2)直接计算、推理,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定值、定线.应注意到繁难的代数运算是此类问题的特点,设而不求方法、整体思想和消元的思想的运用可有效地简化运算.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ln ,f x ax bx x a b R =+-∈. (1)当1,3a b =-=时, 求函数()f x 在1,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设0a >,且对于任意的()()0,1x f x f >≥,试比较ln a 与2b -的大小. 【答案】(1)()f x 的最大值为2,()f x 的最小值为2ln 2-;(2) ln 2a b <- 【解析】试题分析:(1)当1,3a b =-=时,()23ln f x x x x =-+-,且1,22x ⎡⎤∈⎢⎥⎣⎦,()()()211x x f x x--'=-,讨论函数在区间1,22⎡⎤⎢⎥⎣⎦上的单调性与极值,与两端点值比较即可求其最大值与最小值;(2)因为()()0,1x f x f >≥,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1)f ,设()0f x '=的两个根为21,x x ,则02121<-=ax x , 不妨设0,021><x x ,则21x =,所以有即12b a =-,令()24ln g x x x =-+,求导讨论函数()g x 的单调性可得()11ln 404g x g ⎛⎫≤=-< ⎪⎝⎭,即()0g a <,可证结论成立.试题解析: (1)当1,3a b =-=时,()23ln f x x x x =-+-,且1,22x ⎡⎤∈⎢⎥⎣⎦,()()()2211123123x x x x f x x x x x---+'=-+-=-=-.由()0f x '>,得112x <<;由()0f x '<,得12x <<, 所以函数()f x 在1(,1)2上单调递增;,函数()f x 在(1,2)上单调递减,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1,22⎡⎤⎢⎥⎣⎦仅有极大值点1x =,故这个极大值点也是最大值点, 故函数在1,22⎡⎤⎢⎥⎣⎦上的最大值是()12f =, 又()()153322ln 2ln 22ln 2ln 402444f f ⎛⎫⎛⎫-=--+=-=-<⎪ ⎪⎝⎭⎝⎭, 故()122f f ⎛⎫<⎪⎝⎭,故函数在1,22⎡⎤⎢⎥⎣⎦上的最小值为()22ln 2f =-. (Ⅱ)由题意,函数f (x )在x=1处取到最小值,又xbx ax x b ax x f 1212)(2'-+=-+=设0)('=x f 的两个根为21,x x ,则02121<-=ax x 不妨设0,021><x x ,故()0g a < ,即24ln 2ln 0a a b a -+=+< ,即ln 2a b <- . 考点: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2.函数与不等式.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 B C D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BC 与A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点F 在BA 的延长线上. (1)若11,32EC ED EB EA ==,求DCAB的值; (2)若2EF FA FB =,证明:EF CD .【答案】见解析. 【解析】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2(12x t t y t ⎧=-+⎪⎪⎨⎪=⎪⎩为参数), 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1)写出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P Q 两点, 求PQ 的值. 【答案】(1) 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24x y -+=, l 的普通方程为-3+10x y =;(2)7.【解析】试题分析:(1) 在极坐标方程两边同乘以ρ,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即可将曲线C 的极坐标方设其两根分别为 12,t t ,则()2121212121233,5,47t t t t PQ t t t t t t +==∴=-=+-= . 考点: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3.直线参数方程参数的几何意义.24.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223,12f x x a x g x x =-++=-+.(1)解不等式()5g x <;(2)若对任意1x R ∈,都有2x R ∈,使得()()12f x g x =成立,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 {}|24x x -<<;(2)(][),51,-∞--+∞.【解析】(][)-∞--+∞,51,.考点: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含绝对值函数值域的求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数学(Ⅰ)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则,故选D.2. 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B【解析】由题.又对应复平面的点在第四象限,可知,解得.故本题答案选.3. 下列函数中,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一致的函数是()A. B. C. D.【答案】D【解析】函数即是奇函数也是上的增函数,对照各选项:为非奇非偶函数,排除;为奇函数,但不是上的增函数,排除;为奇函数,但不是上的增函数,排除;为奇函数,且是上的增函数,故选D.4. 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给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它们的焦距相等B. 它们的焦点在同一个圆上C. 它们的渐近线方程相同D. 它们的离心率相等【答案】D【解析】由两双曲线的方程可得的半焦距相等,它们的渐近线方程相同,的焦点均在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离心率不相等,故选D.5. 某学校上午安排上四节课,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课间休息10分钟.某学生因故迟到,若他在之间到达教室,则他听第二节课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为,该学生到达教室的时间总长度为分钟,其中在进入教室时,听第二节的时间不少于分钟,其时间长度为分钟,故所求的概率,故选A.6. 若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则的值为()A. B. 1 C. D.【答案】D【解析】,当时,时,则,所以,故选D.学+科+网...7. 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由韦达定理知,则,则等比数列中,则.在常数列或中,不是所给方程的两根.则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的两根”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本题答案选.8.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A. 1009B. -1009C. -1007D. 1008【答案】B【解析】由程序框图则,由规律知输出.故本题答案选.【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累计变量和计数变量,累计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算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计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计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哪一步终止循环或不能准确地识别表示累计的变量,都会出现错误.计算程序框图的有关的问题要注意判断框中的条件,同时要注意循环结构中的处理框的位置的先后顺序,顺序不一样,输出的结果一般不会相同.9. 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B. C. D.【答案】C【解析】观察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圆锥的与三棱锥的组合体,其中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为.三棱锥的底面是两直角边分别为的直角三角形,高为.则几何体的体积.故本题答案选.10.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A. B. C. D.【答案】C【解析】由图象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纵坐标知,又,即,所以.则,图象过点,则,即,所以,又,则.故,令,得,令,可得其中一个对称中心为.故本题答案选.11. 《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A. B.C. D.【答案】D【解析】令,可得圆的半径,又,则,再根据题图知,即.故本题答案选.12. 已知球是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外接球,,,点在线段上,且,过点作圆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学+科+网...【解析】如图,设的中心为,球的半径为,连接,易求得,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解得,由,知,所以,当过点的截距与垂直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截面圆的半径,此时截面圆的面积为;当过点的截面过球心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大,此时截面圆的面积为,故选B.【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三棱锥的性质及空间想象能力、圆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属于难题. 化立体问题为平面问题,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求解,在求解过程当中,通常会结合一些初中阶段学习的平面几何知识,例如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在复习时应予以关注.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已知,,若向量与共线,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向量与共线,得,解得,则,故答案为.14. 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目标函数,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故当取最大值时,取最大值. 由图可知,当时,取最大值,此时取最大值,故答案为.【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转)、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旋转)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15.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是与的等差中项且,的面积为,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6.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从,两点向直线:作垂线,垂足是,,则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知,,准线的方程是 . 设,由,消去,得 . 因为直线经过焦点,所以 . 由抛物线上的点的几何特征知,因为直线的倾斜角是,所以,所以四边形的周长是,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函数(),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在图象上,且的最小值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可求得的值,从而可得,进而可得结果;(2)由(1)知,裂项相消法求和,放缩法即可证明.试题解析:(1),故的最小值为.又,所以,即.所以当时,;当时,也适合上式,学+科+网...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证明:由(1)知,所以,所以.【方法点晴】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技巧:①;②;③;④;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18. 如图,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垂直与圆所在平面,为的垂心.(1)求证:平面平面;(2)若,点在线段上,且,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延长交于点,先证明,再证明平面,即平面;(2)由(1)知平面,所以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再证明,从而利用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结果.试题解析:(1)如图,延长交于点.因为为的重心,所以为的中点.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是圆的直径,所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即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解:由(1)知平面,所以就是点到平面的距离.由已知可得,,所以为正三角形,所以.又点为的重心,所以.故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学+科+网...19. 2017高考特别强调了要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考查,为此某校高三年级特命制了一套与数学文化有关的专题训练卷(文、理科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并对整个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现从这些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按照成绩为,,…,分成了5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假定每名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50分).(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的值,并估计所抽取的5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2)若高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试估计高三学生中这次测试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3)若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三组学生中抽取6人,再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3人参加这次考试的考后分析会,试求后两组中至少有1人被抽到的概率.【答案】(1),平均数是74,中位数是;(2)1200;(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个矩形面积和为可得第4组的频率为,从而可得结果;(2)由(1)可知,5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频率为,从而可得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3)根据分层抽样方法可得这三组中所抽取的人数分别为3,2,1,列举出中任抽取3人的所有可能结果共20种,其中后两组中没有人被抽到的可能结果只有1种,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结果.(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第4组的频率为,故.故可估计所抽取的5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分).由于前两组的频率之和为,前三组的频率之和为,故中位数在第3组中.设中位数为分,则有,所以,即所求的中位数为分.(2)由(1)可知,5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频率为,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可以估计高三年级2000名学生中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为. (3)由(1)可知,后三组中的人数分别为15,10,5,故这三组中所抽取的人数分别为3,2,1.记成绩在这组的3名学生分别为,,,成绩在这组的2名学生分别为,,成绩在这组的1名学生为,则从中任抽取3人的所有可能结果为,,,,,,,,,,,,,,,,,,,共20种.其中后两组中没有人被抽到的可能结果为,只有1种,故后两组中至少有1人被抽到的概率为.【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属于难题,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时,找准基本事件个数是解题的关键,在找基本事件个数时,一定要按顺序逐个写出:先,…. ,再,…..依次….… 这样才能避免多写、漏写现象的发生.20. 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且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1)求椭圆的方程.(2)经过原点作直线(不与坐标轴重合)交椭圆于,两点,轴于点,点在椭圆上,且,求证:,,三点共线..【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关于、、的方程组,结合性质,,求出、、,即可得结果;(2)设,,则,.因为点,都在椭圆上,所以,利用“点差法”证明,即可得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则.由椭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学+科+网...可得椭圆经过点,所以,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证明:设,,则,.因为点,都在椭圆上,所以所以,即.又,所以,即,所以所以又,所以,所以,,三点共线.21.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试讨论函数的极值情况;(2)证明:当且时,总有.【答案】(1)在处取得极大值,且极大值为,无极小值;(2)见解析.试题解析:(1)的定义域为,.①当时,,故在内单调递减,无极值;②当时,令,得;令,得.故在处取得极大值,且极大值为,无极小值.(2)证法一:当时,. 设函数,则.记,则.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学+科+网...由上表可知,而,由,知,所以,所以,即.所以在内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当时,.即当且时,.所以当且时,总有.证法二:当时,.因为且,故只需证.当时,成立;当时,,即证.令,则由,得.在内,;在内,,所以.故当时,成立.综上得原不等式成立.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与圆交于,两点.(1)求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及弦的长;(2)动点在圆上(不与,重合),试求的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间的转化关系,可得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可求得弦的长;(2)写出圆的参数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可求出的最大值,即求得的面积的最大值.试题分析:(1)由得,所以,所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并整理得,解得,.所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2)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可设曲线上的动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当时,取最大值,且的最大值为.所以,即的面积的最大值为.学+科+网...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值域;(2)若,试比较,,的大小.【答案】(1);(2).【解析】(1)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当时,. 所以函数的值域.(2)因为,所以,所以.又,所以,知,,所以,所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