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好吃的水果》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好吃的水果》名师教案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好吃的水果》名师教案

《好吃的水果》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果的颜色和形状,以及人物的丰富表情,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和感受水果特征及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能够大胆表现到作品中。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及水果实物,与学生互动,表演吃水果的样子,是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好吃的水果该如何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爱吃水果,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的习惯,从生活中发现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物表情和夸张的变现手法,在绘画中运用遮挡关系。

2、教学难点:在绘画中运用夸张手法,将画面构图及色彩画得鲜艳及饱满,表现人物的五官。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生:画纸、油画棒、水彩笔。

师:有关水果的图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大家想知道是谁么?出示课件(橘子姐姐)橘子姐姐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水果家族里还有哪些水果么?(课件出示水果图片)2、观察分析水果的外形等。

请学生根据西瓜的外形说形状,柠檬和橙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种水果的表皮有和不同,菠萝和草莓身上的花纹有何不同。

猜猜才是那种水果(游戏:猜水果)3、出示一个苹果被咬的动画,引入课题。

二、新授:1、师:同学们,刚才看了那么多水果,大家想吃么?(请学生上台表演吃水果的样子,其余学生观察表情及动作)2、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这三个小朋友中,哪个表情最生动?为什么?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吃水果会把水果全部放进嘴里么?会张那么大的嘴么?(师讲夸张的绘画方法)请学生看其他表现好吃的表情并表演。

3、请学生看生活中其他有趣的吃水果表情。

学生根据图片出示,回答水果名称。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回答,圆形、三角形、一个光滑、一个扎手等。

4、教师示范绘画方法(重点讲解夸张手法及遮挡关系)5、讨论:该怎样表现出夸张?学生表演吃水果。

三、艺术实践:要求:画一幅吃水果的样子,要表现出夸张和遮挡关系。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1好吃的水果《好吃的水果》教案2

小学美术人美二年级上册1好吃的水果《好吃的水果》教案2

《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好吃的水果》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果特征和人物吃水果时的动作和表情,使用夸张的手法组织和创作画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缺乏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外形特点以及被赋予的传统吉祥寓意。

能够运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出自己吃水果时的动作和表情,并创造出有情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探究等活动,使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吃水果时的夸张动作和表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鼓励学生多吃水果,培养对水果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了解水果的颜色、特征,大胆地表现出吃水果的样子和场面。

难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组织和创作画面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课件、水果、范画。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礼物,猜,里面会是什么呢?(2)把小组分为苹果组,香蕉组,柠檬组,西瓜组。

(二)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水果歌》,学生边听歌曲,边仔细观察有哪些水果,师出示课题《好吃的水果》。

(三)新授1.回忆(1)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水果呢?生:苹果、西瓜、梨子、菠萝......师:同学们真棒!2.观察(1)请每个小组打开你们桌子上的神秘礼盒,仔细观察里面都有些什么呢?举手回答。

生:苹果、菠萝、柠檬、西瓜.....(2)请西瓜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拿到的水果它们的外形接近什么形状?生:圆形,三角形(3)柠檬组拿到的两种水果它们的外形什么不同?生:顶端不同,柠檬顶端尖尖的;橙子顶端圆圆的,像个小圆圈。

(4)苹果组拿到的两种水果它们表皮有什么不同?生:苹果的表皮光滑的,菠萝的表皮粗糙的。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2课《好吃的水果》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2课《好吃的水果》教案

《好吃的水果》教案教材分析:水果,色彩鲜艳,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味道纯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是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联想,表现出不同特点的水果,以及人物在吃水果时的夸张动作及表情。

学生们几乎每天都有吃水果的体验和感受,由此,更能体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不同水果的形状、表皮特点、颜色以及被赋予的传统吉祥寓意。

能够运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人物吃水果时的动态和表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表演、讨论等活动,启发学生观察和表现水果的颜色、形状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吃水果时的夸张动作及表情。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一幅吃水果的人物动态图。

教学难点:如何画出夸张的动态和表情,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具准备:PPT、彩色卡纸、水果。

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造型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故事(《熊出没》动画片段),引出吃水果这一主题。

1、教师引导:动物们都可以举办一场吃水果大赛,那我们可不可以呢?教师引导:好,那么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为举办“吃水果大赛”做准备。

2、板书课题《好吃的水果》二、讲授新课:1、看一看:看图片,了解水果的名称和颜色。

2、说一说:通过给出的形状,展开小组讨论,推荐同学回答问题,哪些水果的外形可以用这些形状来表示。

3、画一画:看图片,观察水果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分别可以怎样表现。

请同学上台展示,并作出评价和总结。

4、演一演:①看图片,听声音,想象吃水果的动作和表情。

②玩游戏:请同学上台完成游戏《你猜我演》,注意用到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5、尝一尝:给每个小组分发水果,互相观察同学吃水果的动作和表情。

6、教师示范:PPT展示过程,节约时间。

7、欣赏作品:欣赏同龄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学习并借鉴三、艺术实践:1、抓住水果的特征进行表现。

2、运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人物吃水果的表情和动态。

四、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绘画好的作品剪下来,拼贴在准备好的彩色卡纸上,组成一幅《吃水果大赛》图,并作出评价。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第12课《好吃的水果》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第12课《好吃的水果》
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爱吃什么水果?吃起来味道如何?上次吃水果时的样子?
2.感受:
出示师生带来的水果,请同学操作,切开几种水果:苹果,西瓜。让同学们咬一咬、尝一尝、想一想。这些水果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味道一样吗?相互看一看,她吃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眼睛、眉毛表情有什么变化?
3.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从作品的内容、人物的表情、动态、色彩、构图等方面综合分析。
谜语一:
身披鱼鳞铠甲,
头顶公鸡尾巴。
动物园里没有,
热带水果有它。谜语二:一源自一颗又一颗,颗颗玉珠缀碧萝。
不是珠宝不能戴,
甜甜滋味人人爱。
2.板书课题:好吃的水果。
学生齐声朗读并猜谜语。
谜底一:菠萝
谜底二:葡萄
以游戏(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核心过程推进
1.回忆、观察:
《水果真好吃》:局部夸张——嘴巴。
《水果的联想》:细节夸张——头部、口水
(2)名作欣赏:
齐白石的《百世多吉》
第二课时
1.作业布置:
看到那么多作品,同学们想不想把好吃的水果画下来?
(1)讨论:你想表现什么水果?是以水果为主还是人物神态为主?如何表现出好吃的水果?表现一种水果还是多种水果?
(2)画面:生动有趣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的美。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是以生活中常吃的水果为题材进行创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品尝的方式,认识感受好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能自主选择,以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美术表现。在创作中,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意识,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第12课 好吃的水果(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2课 好吃的水果(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12课好吃的水果(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好吃的水果》美术课,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态、色彩、纹理等特征,并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表现水果的美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果的多样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水果,了解其特点和美感,学会用绘画和手工表现水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水果的细节,如色彩、纹理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PPT、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水果的形态、色彩、纹理等特征,引导学生学会用绘画和手工表现水果。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欲望。

板书设计:1. 课题:《好吃的水果》2. 教学目标:认识水果、学会表现水果、培养审美能力3. 教学重点:观察水果的形态、色彩、纹理4. 教学难点:表现水果的细节、激发想象力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实践环节、展示评价、总结拓展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水果,注意表现其形态、色彩、纹理等特征。

2. 手工作业: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水果模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水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2课《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2课《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二上第12课《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好吃的水果》是美术教材二上的第12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绘画水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水果的种类、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知识,旨在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水果画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水果的结构了解不够,绘画时容易忽视水果的细节。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果的种类、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践的能力,提高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水果的结构和色彩搭配。

2.原因:学生对水果结构的认识不足,容易在绘画时忽视细节;色彩搭配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实物或图片,了解水果的种类、结构、色彩等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心得,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水果,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水果画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水果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优秀的水果画作,用于欣赏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水果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种类、颜色、形状等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水果的结构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水果的细节部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教师学生欣赏优秀的水果画作,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构图技巧。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好吃的水果▏人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好吃的水果▏人美版

教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好吃的水果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水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表现水果的美感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观察水果的外形、色彩和纹理。

2. 学习用点、线、面表现水果的质感和空间关系。

3. 学习水果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4.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水果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观察水果,用点、线、面表现水果的质感和空间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水果的立体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实物、图片、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水果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态、色彩和纹理。

2. 新课讲解:讲解水果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用点、线、面表现水果的质感和空间关系。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水果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水果的外形、色彩、纹理2. 用点、线、面表现水果的质感3.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水果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水果的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水果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水果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绘画和手工制作,掌握表现水果美感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版】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好吃的水果》【创新教案】

【新版】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好吃的水果》【创新教案】

《好吃的水果》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2、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了,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和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课前准备教师:不同的水果,示范作品等。

学生:绘画用纸和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也许会咬人呦!请把你摸到的感觉告诉大家?是什么形状的,手感怎么样?闻一闻,香吗?好,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生:圆圆的,很光滑,是苹果(Apple)、香蕉(Banana)、菠萝(pineapple)……(小结: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手感;通过“看”来观察水果的色彩、花纹和特征;通过“闻”来感受水果的味道。

)2、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水果好吃吗?生:好吃……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画《好吃的水果》(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1、回忆、观察师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呢?师2:为什么喜欢吃呢?师3:你吃水果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把你吃水果时开心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们说了自己喜欢的水果后播放课件中的各种各样的水果。

)生:菠萝、芒果、香蕉、荔枝、梨、榴莲、柿子、西瓜、葡萄等……师:瞧,我看到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各不一样哦!2、感受师:(研究酸甜与表情的关系理解)你们想不想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呢?请大家观察一下他大家他的眼睛、眉毛表情是什么样的?猜一猜他吃到的水果是甜的还是酸的呢?生1:吃西瓜生2:吃柠檬师1:他吃的是甜的,因为他眼睛睁得圆圆的,嘴巴张的大大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生2:他吃的酸的,因为他的眉毛、眼睛都皱起来了,伸出了舌头,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师:那么如何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呢?(教师示范甜甜的样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酸酸的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好吃的水果》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化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

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橙橙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

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

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情感: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了,体验生活美
三、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和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小嘉宾要和大家见面,猜猜是谁呢?大家好!我是小橘子,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好朋友吧!你认识他们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这时小橘子忽然发现,咦!我的衣服去哪里了?大家帮忙找一找吧,谁发现了我的衣服?哦?你发现了,你怎么确定是小橘子的衣服?
刚才我们认识了小橘子这么多的水果好朋友,你喜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好吃的水果》。

二、讲授新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多种多样的水果,你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3个人,同学们描述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听的老师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老师今天这里准备了一个大苹果,你们想吃吗?表演一下你吃水果的样子,看谁表演的最形象?
2、教师指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师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在吃苹果的时候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子?从同学吃苹果的表情上看猜一下苹果是甜的还是酸的?她是怎么样表出这个苹果很酸的?总结:夸张的动作及面部表情更能把他吃水果的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

3、水果不仅是小朋友的最爱,也是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齐白石老爷爷的作品-《百世多吉》,画面中你找到了哪些水果?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4、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水果常常被赋予吉祥的寓意,比如桃子代表长寿、橘子代表吉利,(苹果代表平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葡萄代表丰收)画面中的柿子与世界的世发音相同,橘子的橘与吉祥的吉子谐音,齐白石老爷爷正是想要通过水果表达对祝福祖国的祝福。

5、看完大师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作品吧!同桌讨论,几幅画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瞧!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
6、同学们你发现没有,在书的29页上,有几幅表现小朋友吃水果的样子,你最喜欢哪一幅?有一副作品与其他几幅创作方法是不一样的,你找到了吗?是什么方法?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那个小朋友的嘴巴好大呀,一口就吃了一排香蕉和一个橘子瓣,想一想我们现实能不能一口吃下大排香蕉和橘子?小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水果的好吃,看样子他非常喜欢吃水果)
7、欣赏《水果的联想》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热情的吃水果,两只手往嘴里送水果,眼睛瞪得大大的,嘴角馋的流出口水啦!表情非常生动,看他吃的这么快乐我们就不打扰她了看下一幅作品《我爱吃水果》看这个小朋友时怎么想的呢?她想在燃热的夏天,他多么希望西瓜能变成一个大房子,开上一个小窗户,坐在里面既能吃到甜美的西瓜又很凉爽,太幸福了。

这个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想法很奇特!
3、看了他们的画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喜爱的水果表现给大家看了,作品中出现了什么?老师是如何创作的呢?(微课)
学生总结创作过程1.构思2.构图注意构图的大小根据纸的大小来定3.涂色,注意涂色要均匀
4、刚才刚刚接到水果王国的国王的通知,今天要举行一个梦幻水果大赛,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最诱人,谁的人物表情表现的最生动?谁的想法最奇特!你愿不愿意参加?看一下作业要求:
抓住水果的特征进行表现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水果的样子
好水果大赛现在开始,赶紧动手吧
三、展评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并设置最佳绘画奖,小画手等奖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