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50分一、文言听写(10分)各位同学,下面将进行文言听力测试,每个文段我们将读三遍。
第一遍,请你关注文段的主要内容,没听清的词,可先行略过,进入下一句,尽量整体感知,把握文脉,听完后,请回忆这段话的内容。
第二遍,我们将放慢语速,请同学们注意停顿,并尽力补足第一遍时所没有听清的细节,并用笔记录听到的内容。
第三遍我们将以正常语速朗读。
文言文小段(一)文言文小段(二)二、基础知识(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褴褛(lǚ)瘦削(xiāo)封妻荫(yīn)子风流倜(tì)傥B. 癖(pì)好炽(zhì)烈狗尾续貂(diāo)骨鲠(gěng)在喉C. 温煦(xù)混(hún)沌茅塞(sāi)顿开佶屈聱(áo)牙D. 炮烙(luò)嘈(cáo)杂晶莹剔(tī)透接踵(zhǒng)而来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糟蹋诡密披星带月惊风骇浪B. 渣滓跋涉奴颜婢膝蓬首垢面C. 擦拭决窍沸反盈天百练成钢D. 寒喧俸禄鞭辟入理嫉恶如仇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 故乡是个大词,说起它,不仅仅是那个魂牵梦萦的小山村,那里的人和事及其背后流淌的文化,都会铺陈开来,弥漫于眼前。
(朝思暮想)B. 抗战开始时,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剧的翻译,他孜孜不倦,积铢累寸,不轻易改动原文。
他说:“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存真。
”(细大不捐)C.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素以头发蓬乱和不修边幅著称。
他在接受两个小朋友提问时,曾被小朋友劝告说最好要“多注重外表”,小朋友还送给约翰逊一把梳子,要他多梳梳头。
(不拘小节)D. MH370航班失联后,马来西亚政府及马航的反应速度、处理态度不孚众望。
艺龙网宣布,自3月27日起无限期停售马航机票,直至马航与家属达成谅解。
2015-2016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小题有24题,1—21每小题2分,22—24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艾蒿(hāo)禁不住(jìn)人烟阜盛(fù)B.祈祷(qǐ)瞭望(liào)小胡同(tòng)苔藓遍地(xiǎn)C.岑寂(cén)下载(zǎi)小雏儿(chú)滂滂沱沱(pāng)D.名媛(yuàn)讪笑(shàn)老监生(jiàn)舐犊情深(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陷阱殉情讫今舶来品哄堂大笑B.坐落宣泄脉搏掉书袋浅尝辄止C.掂量余晖缄默一柱香掎角之势D.孪生躁动蛰伏哈蜜瓜揭竿而起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
②‚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
③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
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一个人。
A.当然震荡不止 B.必然振荡不止C.当然振荡不只 D.必然震荡不只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时下的网络文章,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B.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快人快语,就会使学生的‚耳朵‛跟不上教师的‚嘴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C.以高盛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大都选择在每年的4月发布大宗商品市场看空报告,导致黄金等价格急跌,此法屡试不爽。
D.对未履行请假手续就外出,久假不归,擅自离岗脱岗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效学习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B.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增加,2014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85万,比去年净增14万。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河南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在答题卷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炮烙.(1uò) 负疚.(jiù) 聒.(guō )噪天梯石栈.(zhàn)B阜.(fù)盛埋.(mái)怨脚踝.(huái) 少不更.(jīng)事C.间.(jiàn)或藩.(pān)篱谬.(miù)种沸.(fèi)反盈天D.饿莩.(piāo)驯.(xùn)熟涎.(xián)皮赖脸瓮牖.(yōng)绳枢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寒喧嫡亲嗔视谪戍B笑魇嘻闹诡密敕造C.畏葸苍海宫绦崔嵬D.环珮阑干数罟膏腴3. 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A.说到贡献,有人说小草与大树可同年而语....,各有不可替代的用场。
B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感同身受....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D.强调规范答题,这其实是在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行为习惯,好作风是“规”出来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请选出以下各项中交际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
()A.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B这是令尊拙作,请赐教。
C.我们旅行社在酒店的大堂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D.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k!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卷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A.供养(ɡōnɡ) 经传(zhuàn) 弃甲曳兵(yè) 间不容发(jiān)B.便宜(biàn) 吞噬(shì) 皮开肉绽(zhàn) 翘足而待(qiáo)C.惫懒(b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ɡēnɡ) 模棱两可(lénɡ)D.朱拓(tà) 祷告(dǎo) 心宽体胖(pànɡ) 厚古薄今(báo)2.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不测之渊B.峥嵘嫡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约从离衡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追亡逐北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锲而不舍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D)A.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B.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C.鸟类和人类,从凤蝶产卵到成虫的时代,一直都在跟凤蝶作对。
D.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2万多倍,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解析:在“2万多倍”后加“的磁场”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B.本来雌凤蝶生了很多的后代。
可是这些后代,能够长大的却如数家珍。
C.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 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聒.(guō)噪杜撰.(zhuàn)畏葸.(xǐ)间.(jiān)不容发B。
汲.(jí)取炮.(páo)烙模.(mó)子生死未卜.(bǔ)C. 默契.(qì)晕眩.(xuàn)嫡.(dí)亲锲.(qì)而不舍D。
踝.(guǒ)骨怯.(qiè)弱纤.(xiān)细度长絜.(xié)大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暄残羹冷炙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 烟霭针砭时弊唉声叹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
崔嵬礼上往来百无聊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 歆享迫不急待破釜沉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C.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D.丁是丁...,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值、试卷结构等都已确定,我...,卯是卯们就不必再讨论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言语文字运用(12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笑靥(yn) 嫡亲(d) 蹂躏(nn) 度长絜大(d)B.被褥(r) 惊讶(zh) 应酬(xuān) 放手人寰(sǎ)C.收敛(liǎn) 干脆(x) 帷幄(w) 锲而不舍(qi)D.孝悌(d) 镂空(lu) 鞭笞(ti) 追本溯源(po)2.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阜懵懂瘳种年幼无知B.呜咽搭讪宽恕人声鼎沸C.雏形萦绕憔翠闪砾其词D.撕打漩涡倡议讴心沥血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团体的悲痛也就融为一体了。
B.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寓居上去以后写的,登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
C.«黄鹤楼»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无所适从。
D. 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知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屡屡能宣布让人印象深入的一孔之见。
4.以下文学作品、作家及国别(或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老人与海»海明威英国B.«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清朝C.«过秦论»贾谊西汉D.«宇宙的内地»卡尔萨根美国二、白话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白话文,完成58题。
(共15分)小人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小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整天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上·铜陵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________________ ,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________________ ,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
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________________。
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
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_________ ,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
同时,(),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脱颖而出就地取材别具匠心饮鸩止渴B . 出类拔萃因地制宜别有洞天急功近利C . 出类拔萃就地取材别有洞天饮鸩止渴D . 脱颖而出因地制宜别具匠心急功近利(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 .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味,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1. (9分) (2019高三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向死而生江弱水①中国古典诗歌最富于人间情怀,死亡向来不是一个突出的主题。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亡不可究诘,不理会才好。
庄子说“死生亦大矣”,他要我们从更高的观点超脱一些来看待生死物我。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庄子的态度是“吾将曳尾于涂中”,好死不如赖活着。
《楚辞》里的《招魂》与《大招》,将死者阴魂所在的幽冥界刻画得凶险愁惨极了,而人好吃好喝,好玩好乐,死者都要魂兮归来,活人更没有理由不及时行乐了。
《古诗十九首》里有着最多关于快活的谏言:“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②中国人的生死观,大抵都在这些“惊心动魄”的直白诗句中了。
陶渊明是大诗人中直接讨论过生死问题的,他的态度很是旷达:“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但他感叹于“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与《古诗十九首》仍然没什么两样,其对治死亡的良策也是酒:“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③欢乐极兮哀情多。
汉灵帝时,京师婚礼上常奏丧家之乐,酒酣之后续以挽歌,哀乐过人的魏晋之士也是一高兴就大唱其挽歌。
宋人百戏中有真人化装成骷髅在街头表演的,这边是小孩子好奇地迎上去,那边是妇人安详地给娃儿喂奶。
这不是恶趣和搞怪,而是参透了生命本味的豪举,因为他们敢于让惨怛的死与鲜活的生相摩相激。
更不用说那种英雄主义的直面死亡,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和《左传》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都是想通过人类记忆的力量来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让历史成为我们超越死亡的津梁。
凡此种种,说明中国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其实很通脱,大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气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下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指归的“至善”。
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
宋人面对山水,可游可居、可静心畅神,坐游万里、精骛八极,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以为天下正。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中国画就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不表现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
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
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无所谓消极积极。
“逸、神、妙、能”四格,逸之外其余三格没有原则的界限。
如果要分的话,每个品种还分上中下等,这需要是同时代的人才好比较。
画论品评中多有点评,我不研究画史,故对“典型的代表人物”无大兴趣。
孔子说“君子不器”,大约是指对“术”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
学生请教种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
中国画中“道”的部分千载不移,而“术”的部分代代有变,这应验了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
变是自然的变,而不是刻意的变。
形而上的认知,是历代中国画论提炼出来的共同部分。
其中我们所谓的“逸”是宋之后,贯穿中国画精神的一个核心命题。
如果仅仅把“逸”看作是“文人画”的产物,这认识是狭隘的。
“逸”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
“逸”关乎才情,更关乎修为和境界。
关于“逸”的历代论述很多,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不象——不愿拘泥于物象,“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实在是不屑于那个“象”。
自由——忠实于个人情感。
不做,不刻,不雕,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如是做出来、刻出来的可能就是“妙”和“能”,在刻和做之间的是“神”。
出尘——与“意识形态”无关,不为谁服务;不为时风左右、不顾大众需求。
当然它又绝然不是仇视社会,它是通过内省而达至善;人们欣赏它需要提升自己,修养到一定的功夫才能有所解悟。
“逸、神、妙、能”这四格往往不是截然分开的,“神”“妙“能”里面也往往有部分“逸“的因素,但到“逸”格则是更突出了。
历代画论称之为“标格特出”或“标致特出”,人们一看,会感觉它完全跳出来了,超尘绝俗。
这与是否工笔或写意无关,与题材、体裁、形制、手法也无关,是效果,浸透着精神内涵的一种效果。
仇英画得虽好,但不能称作“逸”,是妙品,有的可称神品。
陈老莲是“逸”,八大是“逸”,石涛略显粗糙,也是“逸”。
他的画作在“笔精墨妙”上要打点折扣。
我也研究了原因,他在“出尘”上有点欠缺,还不是真的自由,放不下。
真的逸格多为野逸之人、出世之人。
没有出世的人有一颗求逸的心他也能做到,如董其昌、沈石田。
而石涛呢,他心里头还是向往着入世,放不下,身在尘外,心在尘中,如此状态,在画上能看出来。
观石涛的画,时见才华过人,时见浮烟涨墨;时见清奇脱俗,时见随世俯仰。
这是一个矛盾着的石涛。
他的画论却有极强的思辨能力,对中国画的本质把握入骨,认识可谓深刻,但“笔墨当随时代”被20世纪过度解读,成为标签,甚至成为肤浅作品找来的依据。
(摘自《中国画是静、慢、淡的艺术》)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是养心修身的艺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能够被大众广泛接受。
B.中国画的人性指归的“至善”,可静心畅神,坐游万里、精骛八极·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
C.中国画不表现战争血腥,也很少表现暴蹂焦虑。
追求至静至远,天人合一。
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无所谓消极积极。
D.老子认为安静克服躁动,寒冷克服炎热,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中国画就是能够让人静下来的艺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逸”涉及才情,更涉及修为和境界。
“逸”是宋之后,贯穿中国画精神的一个核心命题。
B.中国画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
这种艺术观念千载不移,而“笔墨”的部分代代有变。
C.中国画绘画的情感应该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流和做之间的作品是神品。
D.中国画“笔墨”的变是自然的变,而不是刻意的变。
中国画作品应当随时代而变,随大众需求而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代画论称“逸”格为“标格特出”或“标致特出”,人们一看,会感觉绘画形象完全跳出来了,活灵活现,超尘绝俗。
B. “逸”格与是否工笔或写意无关,与题材、体裁、形制、手法也无关,“逸”格的中国画作品有浸透着精神内涵的一种效果。
C.真的逸格多为野逸之人、出世之人。
石涛在“出尘”上有点欠缺,还不是真的自由,所以他的画作在“笔精墨妙”上要打点折扣。
D.石涛的画论思辨能力极强,对中国画的本质认识深刻,但他的那句“笔墨当随时代”被20世纪过度解读。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
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
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
”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利之。
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
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
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之数投于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
其后十余年,讼者犹援以为证云。
改袁州司理参军。
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
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
有盗黠甚,辞不能折。
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曰:“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辞气恳切,讼者感悟。
盗闻之,自伏。
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
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
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仓庾所入以白守曰:“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
”守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
知永新县。
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
洽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
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
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
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
所交皆名士,皆敬慕之。
(节选自《宋史·张洽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人/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
B.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教。
C.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D.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洽潜心学问,深得老师赏识。
他探究《六经》传注等典籍的奥妙,阅读诸子百家、山经地志等书;他跟从朱熹读书,志向坚定,得到朱熹的赞赏。
B.张洽善于变革,百姓因而受惠。
当时施行社仓法,他向县里请求,借米三百石,在里中设立粮仓,乡里人因此受益;他推行推排法,解决了土地分界不清的弊端。
C.张洽坚守正义,办事讲究策略。
在袁州期间,他亲自审讯翻云覆雨的大冈犯和狡猾的盗贼,将二人杀掉;他运用计策惩办了贪婪的都吏。
D.张洽敢于担当,为朝廷分忧。
凡是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凡是遇到灾异变故,他就闷闷不乐;而当听说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5分)(2)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友人游河东①[唐] 项斯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②睛见雁,槐驿③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②湖波:指代作者所在的南方。
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8.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5分)9.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急流和瀑布的浩大声势。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自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表现作者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小马、苹果和打杂的叶梅天色已很晚,从玻璃门外,可以看见店里排列整齐的皮鞋,在浅黄的灯下泛着光。
小马一步跨进去,面容姣好的女孩苹果马上就过来殷勤地招呼。
旁边又走过店里打杂的男人,穿一件洁净的灰色夹克,恭敬地问:“给您来杯茶?”小马很累,靠在沙发上点点头,片刻面前来了一青花瓷杯,几片婀娜的叶儿在浅绿的水里漂浮着,沁人心脾的香气随之而来,小马喝了一口,道:“好茶。
”苹果走过来帮他擦鞋,看看那打杂的男人,两人都朝小马一笑。
小马也很受用地笑了。
一年前他偶然经过这,伫足端详,不想店里闪出一位俏丽的女子,笑脸如花地问他:“先生,要擦鞋吗?”他本没有这打算,却心血来潮地点头,并跟随人家走进了店里。
他被奉为贵宾,脱鞋、换上松软的袜套,听音乐、品茶、吃小点心,最后,脱下的那双沾满泥垢的鞋再拿到他面前时,就像是一个满身疲惫和油泥臭汗的流浪汉变成了一位神气活现的绅士,让他几乎不敢相认。
那些天,他正在这座让他疲于奔命的城市里四处寻找工作,心情糟糕透了。
可那会儿,当他将脚伸进焕然一新的皮鞋之后,心情突然有些好起来,站起来感觉腰也直了,在这个喧闹的城市里,第一次感到自己也是个体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