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运动的图象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一轮】4第四讲:运动图象

第四讲:运动图象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并鲜明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各种关系。
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一个高频考点。
一、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1)x-t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随时间变化的关系.(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3)两种特殊的x-t图象①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运动.②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状态.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的变化关系.(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3)两种特殊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的直线.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的直线.(4)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规律方法点拨】1.比较x-t图象与v-t图象x—t图象v—t图象①表示物体做______直线运动;①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________运动;②表示物体______;②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__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__直线运动;④交点纵坐标表示质点_____时的位移;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质点的共同_____;⑤t1时刻物体的位移为___. ⑤t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___.思考:x-t图线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能否画曲线运动的x-t、v-t图象?2.运动图象的识别和信息利用①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②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要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4)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完成下表.x-t图象v-t图象看“坐标轴”横轴表示______,纵轴表示______;横轴表______、纵轴表______;看“点”某一时刻质点的___________;某一时刻质点的______;看“图线”直线倾斜表示______直线运动;直线倾斜表示________直线运动;看“斜率”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______;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________;看“纵截距”纵轴截距表________;纵轴截距表________;看“面积”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___意义.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______.1.运动图象的比较【例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前10 s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2,后5 s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B.15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10 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10 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拓展1】若将上题中的图象的纵轴(v轴)换成x轴,其他条件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在0~10 s和10 s~15 s两个阶段分别做什么运动?(2)物体何时距出发点最远,何时回到出发点?【思维提升】应用v-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时,要抓住图线的特征与运动性质的关系,要抓住图线的“点”、“线”、“面积”和“斜率”的意义.2.运动图象的识别和应用【例2】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 500kg,发动机的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如图所示为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升高后9 s、25 s、45 s,即在图线上A、B、C三点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2)求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3)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发动机的推动力(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思维提升】分析速度—时间图象,把握运动状态的变化是解此题的关键.3.应用图象分析问题【例3】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启动,a1=1.6 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2=6.4 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 s,行程1 600 m,试求:(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2)若摩托车从静止启动,a1、a2不变,直至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思维提升】利用公式和图象,都可以求出最大速度、最短时间等极值问题,但用图象法显然更直观、简洁.【拓展2】如图所示,两个光滑的斜面高度相同,右边由两部分组成且AB +BC =AD ,两小球a 、b 分别从A 点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哪一边的小球先滑到斜面底端.4.位移图象与运动轨迹的区别【例4】如图所示,为A 、B 、C 三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在0~t 0时间内( )A.平均速度C B A v v v ==B.平均速率B C A v v v >>C.A 一直在B 、C 的后面D.A 的速度一直比B 、C 的速度大【思维提升】对于图象问题,首先要弄清坐标轴表示的意义,然后再弄清图线所描述的规律.本题的图线描述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高三物理综合专题讲义-第12讲-力学图像问题

第十二讲高考命题点命题轨迹情境图运动学图象问题20161卷21,3卷2316(1)21题20172卷2220182卷19,3卷18、19力学图像问题十二16(3)23题第十二讲17(2)22题第 十 二 讲18(2)19题 18(3)18题 18(3)19题动力学图象问题20173卷2017(3)20题20181卷1518(1)15题第十二讲其他图象20152卷17问题15(2)17题20151卷20、2515(1)20题第十二讲图象信息提取问题20192卷1815(1)25题19(2)18题第 十 二 讲图11.v -t 图象的应用技巧(1)图象意义:在v -t 图象中,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2)注意:加速度沿正方向不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做加速运动.2.x -t 图象的应用技巧(1)图象意义:在x -t 图象上,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注意:在x -t 图象中,斜率绝对值的变化反映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例1】(2019·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3月联合调研)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在t =0时刻两车正好相遇,在之后一段时间0~t 2内两车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2这段时间内有关两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辆车运动方向相反 B .在t 1时刻甲、乙两车再次相遇C .乙车在0~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D .在t 1~t 2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前方【拓展训练1】(2019·云南昆明市4月质检)汽车在限速为40 km/h 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减速礼让,汽车到达斑马线处时行人已通过斑马线,驾驶员便加速前进,监控系统绘制出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速前该车已超速B .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 2C .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18 mPart 1 运动学图像问题第 十 二 讲图3D .汽车在加速阶段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例2】(2019·湖北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等八校第一次联考)A 、B 两质点在同一平面内同时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其中甲是顶点过原点的抛物线的一部分,乙是过点(0,3)的一条直线,两图象相交于坐标为(3,9)的P 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A 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质点B 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前3 s 内,质点A 比B 向前多前进了9 m D .在3 s 前某时刻质点A 、B 速度相等【拓展训练2】(多选)(2019·吉林省名校第一次联合模拟)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抛物线)如图4所示,P (2,12)为图线上的一点.PQ 为过P 点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Q (0,4).已知t =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8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2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D .0~1 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4 m1.基本思路(1)解读图象的坐标轴,理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标点的意义. (2)解读图象的形状、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2.解题技巧(1)可以采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分析a -t 图象和F -t 图象.Part 2 动力学图像问题图4第 十 二 讲(2)要树立图象的函数思想,即图象反映的是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应用物理规律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例3】(多选)(2019·河南驻马店市第一学期期末)如图5甲所示,一质量m =1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外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F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4 s 后的图线没有画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3 s 末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 2 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C .物体在前6 s 内的位移为10 m D .物体在前6 s 内的位移为12 m【拓展训练3】(2019·河北张家口市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则物体速度大小v 、加速度大小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 f 以及位移大小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图6图5第 十 二 讲【拓展训练4】(多选)(2019·山东淄博市3月模拟)如图7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高h 处由静止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小球的速度v 、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图7第十二讲1.x-v图象的应用技巧x与v的关系式:2ax=v2-v02,图象表达式:x=12av2-12av022.解题技巧对于图象问题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象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Part 3 其他图像问题第 十 二 讲【例4】(2019·福建三明市期末质量检测)如图8所示四幅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甲图中,物体在0~t 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小于v 0t 02B .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 2C .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t 1~t 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变化量D .丁图中,t =3 s 时物体的速度为25 m/s【拓展训练5】(2019·辽宁省重点协作体模拟)从t =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x 轴做直线运动,如图9所示为其位移和速率二次方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十 二 讲图10A .t =0时刻物块位于x =0处B .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 =2 m/s 2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2 m 处D .由图可知物体做往复运动【拓展训练6】(2019·山西五地联考上学期期末)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行驶,它们运动的xt -t 图象如图10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4 s 末以前,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大B .在4 s 末以后,乙车的加速度比甲车的大C .在4 s 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远D .在前4 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解题信息或者重要的条件往往在图象中呈现,因此根据图象的变化分析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特点是解题的突破口.2.解读题目信息的两种方法(1)分析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与坐标轴交点等特殊点和这些特殊点前后两段图线. (2)分析图象的形状变化、斜率变化、相关性等.【例5】(多选)(2019·全国卷Ⅱ·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11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由图中数据可得( ) A .物体的质量为2 kgB .h =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C .h =2 m 时,物体的动能E k =40 JPart 4 图像信息提取问题图9第 十 二 讲图12图13D .从地面至h =4 m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拓展训练7】(2018·陕西榆林市第三次模拟)二十一世纪新能源环保汽车在设计阶段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在某次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中,图12甲显示的是传感器传回的牵引力的实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但由于机械故障,速度传感器只传回了第20 s 以后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质量为1 500 kg ,若测试平台是水平的,且汽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恒定,由分析可得( )A .由图甲可得汽车所受阻力为1 000 NB .第20 s 末的汽车的速度为26 m/sC .由图乙可得20 s 后汽车才开始匀速运动D .前20 s 内汽车的位移为426 m【拓展训练8】(2019·福建龙岩市期末质量检查)如图13甲所示,一个质量m =1 kg 的物块以初速度v 0=12 m/s 从斜面底端冲上一足够长斜面,经t 1=1.2 s 开始沿斜面返回,t 2时刻回到斜面底端.物块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斜面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可确定( )A .物块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C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7.2 mD .物块回到斜面底端的时刻为2.4 s(限时45分钟)【1】(2019·四川达州市第二次诊断)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往乙地,其v -t 图象如图1所示,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 .位移大小之比为2∶3专题强化练习第 十 二 讲图2图5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D .合力的冲量大小之比为2∶1【2】(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进行急刹车,刹车后的速度v 随刹车位移x 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当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减小为12 m/s 时,刹车的距离x 1为( )A .12 mB .12.8 mC .14 mD .14.8 m【3】(多选)(2019·河北唐山市第一次模拟)如图3所示,x -t 图象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 s 处,则0~10 s 过程中( )A .甲车的速度大小为4 m/sB .乙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C .甲车的位移大小为40 mD .乙车的位移大小为80 m【4】(2019·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体联考)一物体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所示,物体在t 0和2t 0k2,物体的动量分别为p 1、p 2,则( )A .E k2=8E k1,p 2=4p 1B .E k2=3E k1,p 2=3p 1C .E k2=9E k1,p 2=3p 1D .E k2=3E k1,p 2=2p 1【5】(2019·山东烟台市上学期期末)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某时刻两车正好并排行驶,从该时刻起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刻两车相遇B .0到t 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均逐渐减小且方向相同C .0到t 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 .t 1时刻甲、乙两车一定再次相遇,之后甲车将一直在乙车前方图4第 十 二 讲图6【6】(2019·浙江杭州市高三期末)利用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可以对快速变化的力的特性进行研究.如图6甲所示,用弹性轻绳将小球挂在力传感器的O 点.在某次实验中,将小球举到悬点O 处,然后静止释放小球,此后小球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用计算机绘得轻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3时刻小球速率最大 B .t 2时刻小球动能为零 C .t 3、t 4时刻小球速度相同D .小球和轻绳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7】(2019·福建龙岩市3月模拟)A 、B 、C 、D 四个质量均为2 kg 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 -t 、v -t 、a -t 、F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 s 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 )【8】(2019·山东枣庄市上学期期末)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时,所用竖直滑杆的上端通过拉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下端悬空,滑杆的质量为20 kg.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 ,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 -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7甲、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1.0 s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滑杆的长度为5.25 m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420 ND.3.5 s内演员损失的机械能为2 700 J图7【9】(多选)滑块以初速度v0滑上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则能大致反映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是(取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第十二讲【10】(2019·山东临沂市质检)如图8甲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t=0时刻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0.5 s时撤去该拉力,整个过程中物体运第 十 二 讲图8动的速度与时间的部分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拉力F 的大小;(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Part1运动学图像问题 【例1】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二者速度均为正值,即二者均向正方向运动,故甲、乙两辆车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由题图可知,在0~t 1时间内,二者位移不相等,即在t 1时刻甲乙两车没有相遇,在该时刻二者速度相等,二者之间的距离是最大的,故选项B 错误;若乙车在0~t 2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则平均速度为v 1+v 22,如图所示:由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匀变速运动的位移较大,故乙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故选项C 正确;由于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所以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面,由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在0~t 2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整个过程中甲车一直在乙车前面,故选项D 错误.参考答案第 十 二 讲【拓展训练1】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汽车减速前的行驶速度为v 0=10 m/s =36 km/h<40 km/h ,未超速,故A 错误;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Δv Δt =8-25.5-3.5 m/s 2=3 m/s 2,故B 正确;由题图可知,汽车减速过程不是做匀减速运动,因此由速度-时间图象不能精确求解汽车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的距离,故C 错误;由题图可知汽车在加速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f =ma 知,牵引力F 恒定,速度增加,据P =F v 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 增加,故D 错误.【例2】答案 C解析 质点A 的运动方程为x =12at 2,则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 =2 m/s 2,故A 正确;乙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质点B 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B 的速度为v =Δx Δt =9-33 m/s =2 m/s ,故B 正确;在前3 s 内,质点B 的位移为6 m ,质点A 的位移为9 m ,质点A 比B 向前多前进了3 m ,故C 错误;t =1 s 时刻,质点A 的速度为2 m/s ,且质点B 以v =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拓展训练2】答案 AC解析 由题知图象为抛物线,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而v 0=8 m /s ,t =2 s 时的位移x =12 m ,代入解得a =-2 m/s 2,则函数表达式为x =8t -t 2,即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故A 、C 正确;2 s 时的瞬时速度为v =v 0+at =8 m/s -2×2 m/s =4 m/s ,故B 错误;由位移公式可得1 s 内的位移x 1=8×1 m -12 m =7 m ,故D 错误.第 十 二 讲Part2 动力学图像问题 【例3】答案 BD解析 由题图丙可知,物体在前4 s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第3 s 末的加速度a 1等于前4 s 内的加速度,a 1=Δv Δt =44 m /s 2=1 m/s 2,选项A 错误;在0~4 s 内,F 1-μmg =ma 1, 解出:μ=0.4,选项B 正确;设前4 s 内的位移为x 1,x 1=12a 1t 12=12×1×16 m =8 m ;设4 s 后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2,则:F 2-μmg =ma 2, 解得,a 2=-2 m/s 2;物体在4 s 末时的速度为v ′=4 m/s , 设物体从4 s 末运动时间t 2速度减为0, 则:0=v ′+a 2t 2,解得:t 2=2 s ; 所以物体在6 s 末速度恰好减为0. 故后2 s 内的位移:x 2=v ′t 2+12a 2t 22,解得,x 2=4 m ;所以物体在前6 s 内的位移x =x 1+x 2=8 m +4 m =12 m ,选项C 错误,D 正确.【拓展训练3】答案 A解析 在前t 1内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F f 恒定,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v =at ,v -t 图象是倾斜的直线;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 =12at 2,x -t 图象是抛物线;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不受摩擦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摩擦力F f 为0,加速度为0.故A 正确,B 、C 、D 错误.【拓展训练4】答案 AD解析 在小球由静止自由下落未接触弹簧阶段,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 ;接触弹簧后,刚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随着小球的不断下降,弹力逐渐变大,故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小球所受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小球继续下落时,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变为向上,且加速度逐渐变大,直到速度减小到零,到达最低点,由对称知识可知,到达最第 十 二 讲低点的加速度大于g ,故A 、D 正确.Part3 其他图像问题 【例4】答案 D解析 题图甲中,因v -t 图象与t 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体在0~t 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于v 0t 02,选项A 错误;题图乙中,根据v 2=2ax 可知2a =1515 m/s 2=1 m/s 2,则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 2,选项B错误;题图丙中,根据Δv =at 可知,阴影面积表示t 1~t 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选项C 错误;题图丁中,由x =v 0t +12at 2可得x t =v 0+12at ,由图象可知12a =102 m/s 2=5 m/s 2,则a =10 m/s 2;v 0=-5 m/s ,则t =3 s 时物体的速度为v 3=v 0+at 3=25 m/s ,选项D 正确.【拓展训练5】答案 C解析 根据x -x 0=v 22a ,结合题图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有12a =2-04-2 s 2/m =1 s 2/m ,则加速度 a=0.5 m/s 2,初位置x 0=-2 m ,故A 、B 、D 错误;t =4 s 内,物块的位移Δx =12at 2=12×0.5×42 m =4 m ,则t =4 s 时物块的位置坐标x =Δx +x 0=2 m ,故C 正确.【拓展训练6】答案 D解析 由题图可得,对于甲有:xt =0.5t +1,对于乙有:xt=-0.5t +5,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得:x t =a2t +v 0.可得甲的加速度为a 甲=1 m/s 2,初速度为v 0甲=1 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为a 乙=-1 m /s 2,初速度为v 0乙=5 m/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当t =4 s 时,甲的速度为v 甲=v 0甲+a 甲t =1 m/s +1×4 m/s =5 m/s. 乙的速度为v 乙=v 0乙+a 乙t =5 m/s -1×4 m/s =1 m/s ,可知,在4 s 末以前,乙车的速度先比甲车的大,后比甲车的小,故A 错误.由题意可知,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在4 s 末,甲、乙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C 错误. 平均速度为v =v 0+ v2,在前4 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 正确.第 十 二 讲Part4 图像信息提取问题 【例5】答案 AD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h =4 m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mgh =80 J ,解得物体质量m =2 kg ,抛出时物体的动能为E k0=100 J ,由公式E k0=12m v 2可知,h =0时物体的速率为v =10 m/s ,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F f h =|ΔE 总|=20 J ,解得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 f =5 N ,从物体开始抛出至上升到h =2 m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 -F f h =E k -100 J ,解得E k =50 J ,选项C 错误;由题图可知,物体上升到h =4 m 时,机械能为80 J ,重力势能为80 J ,动能为零,即从地面上升到h =4 m ,物体动能减少100 J ,选项D 正确.【拓展训练7】答案 B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在20 s 后汽车做匀速运动,则由题图甲可知:F f =1 500 N ,故选项A 错误; 在0~6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f =ma 1,则:a 1=5 m/s 26 s 末车速:v 1=a 1t 1=5×6 m/s =30 m/s ,在6~18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F f =ma 2,则:a 2=-13m/s 2,第18 s 末车速:v 2=v 1+a 2t 2=30 m/s +⎝⎛⎭⎫-13×12 m/s =26 m/s由题图知18 s 后牵引力等于阻力,即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第20 s 末的车速:v =26 m/s ,故选项B 正确,C 错误;汽车在0~6 s 内的位移:x 1=v 12t 1=90 m汽车在6~18 s 内的位移:x 2=v 1+v 22t 2=336 m 汽车在18~20 s 内的位移:x 3=v t 3=52 m故汽车在前20 s 内的位移:x =x 1+x 2+x 3=478 m ,故选项D 错误.【拓展训练8】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图乙可以知道,上滑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1=10 m/s 2,故A 错误; 物块在上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ma 1 解得:μ=0.5,故B 错误;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所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 =12×12×1.2 m =7.2 m ,故C 对;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2=g sin θ-μg cos θ=2 m/s 2第 十 二 讲根据位移公式:s =12a 2t 2解得:t =7.2 s ≠1.2 s ,故返回到斜面底端的时刻不是2.4 s ,故D 错误.强化练习参考答案 【1】答案 C解析 根据v -t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加速度大小,则得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2∶1,故A 错误;根据v -t 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等于位移,则得:位移之比为x 1∶x 2=1∶2,故B 错误;在0~t 0时间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0~3t 0时间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平均速度公式得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为v 02,故C 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在0~t 0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I 1=m v 0;在t 0~3t 0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I 2=0-m v 0=-m v 0,则合力的冲量大小之比为1∶1,故D 错误.【2】答案 B解析 由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由v 2-v 02=2ax ,解得a =-10 m/s 2,当v 1=12 m/s 时,汽车刹车的距离x 1=v 12-v 022a =12.8 m ,B 项正确.【3】答案 ACD解析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x t 1=205m /s =4 m/s ,在0~10 s 内位移为:x 甲=v 甲t =4×10 m =40 m ,故A 、C 正确;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 s 处,则t =10 s 时,速度为零,将其运动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x =12at 2,根据题图有:x 0=12at 2,20 m =12at 02,t =10 s ,t 0=5 s ,解得:a =1.6 m/s 2,x 0=80 m ,则平均速度为:v 乙=x 0t =8010 m/s =8 m/s ,故B 错误,D 正确.【4】答案 C解析 根据动量定理得: 0~t 0内:F 0t 0=m v 1 t 0~2t 0内,2F 0t 0=m v 2-m v 1 联立解得:v 1∶v 2=1∶3 由p =m v 得:p 2=3p 1第 十 二 讲由E k =12m v 2得:E k1=12m v 12E k2=12m v 22解得:E k2=9E k1.【5】答案 C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0~t 0时间内乙车的位移比甲车的大,则t 0时刻两车没有相遇,故A 错误;0~t 1时间内,甲、乙两车图象斜率均逐渐减小,则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均逐渐减小.甲图象切线斜率为正,乙图象切线斜率为负,则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 错误;0~t 0时间内甲车的位移比乙车的小,则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 正确;0~t 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比乙车的大,则在t 1时刻甲、乙两车没有相遇,之后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则甲车将一直在乙车前方,故D 错误.【6】答案 B【7】答案 A解析 由x -t 图象可知,4 s 末到达位置为-1 m ,总位移为大小为2 m ,由v -t 图象可知,物体前2 s 内沿正方向运动,2~4 s 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4 s 内总位移为零;由a -t 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 s 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第2 s 内向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2 s 末速度减为0,然后在2~3 s 向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在3~4 s 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 末速度为零,并回到出发点,总位移为零,其v -t 图象如图甲所示;F -t 转化成a -t 图象,如图乙所示.第 十 二 讲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 s 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 内做匀减速运动,2 s 末速度减为0,前2 s 内的位移为x =2×12×0.5×12 m =0.5 m ,后2 s 内位移x ′=x =0.5 m ,总位移为1 m ,综上可知,A 正确.【8】答案 D解析 由v -t 图象可知,演员在1.0 s 时的加速度大小a =3-01.5-0.5m/s 2=3 m/s 2,故A 错误;v -t 图象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可知,总长度x =12×3×3 m =4.5 m ,故B 错误;两图结合可知,静止时,传感器示数为800 N ,除去杆的重力200 N ,演员的重力就是600 N ,在演员加速下滑阶段,处于失重状态,杆受到的拉力最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1=ma ,解得:F 1=420 N ,加上杆的重力200 N ,可知杆受的拉力为620 N ,故C 错误;由题意可知演员从滑杆上端下滑到杆底端的过程中,初、末速度相同,故ΔE k =0,则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损失的机械能,即ΔE =mgh =600×4.5 J =2 700 J ,故D 正确.【9】答案 BD解析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则上滑时的加速度a 1=-mg sin θ+μmg cos θm=-(g sin θ+μg cos θ),下滑时的加速度a 2=mg sin θ-μmg cos θm =g sin θ-μg cos θ.知|a 1|>a 2.根据位移公式x =12at 2,由于下滑与上滑过程位移大小相等,则知下滑的时间t 2大于上滑的时间t 1.由于机械能有损失,返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小于出发时的初速度,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A 错误,B 正确.上滑时重力做负功,下滑时重力做正功,故C 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上滑时E k =E k0-mgx sin θ-F f x ;下滑时:E k =mgx sin θ-F f x ,且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小于初始状态的动能,故D 正确.第 十 二 讲【10】答案 (1)0.5 (2)60 N (3)7.5 m解析 (1)由题图可知,物体向上匀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2=10-51-0.5 m /s 2=10 m/s 2此过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代入数据解得:μ=0.5(2)由题图可知,物体向上匀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1=100.5m /s 2=20 m/s 2 此过程有:F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 代入数据解得:F =60 N(3)设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则t 1=1010 s =1 s ,则整个过程中物体向上滑行的时间t =0.5 s +1 s =1.5 s , 结合题图乙可知,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s =12×10×1.5 m =7.5 m.。
高考物理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

高考物理专题强化运动学图像问题目标要求 1.掌握x -t 、v -t 、a -t 图像的意义,会分析其截距、斜率、“面积”等意义。
2.会用函数思想分析a -x 、xt-t 、v 2-x 等非常规图像来确定物体运动情况,解决物体运动。
3.掌握运动学图像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 常规运动学图像对基本图像的理解项目x -t 图像 v -t 图像a -t 图像 斜率 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纵截距 t =0时,物体的位置坐标 初速度v 0起始时刻的加速度a 0面积 无意义 位移 速度变化量 交点表示相遇 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思考1.描述甲、乙、丙、丁、戊、己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答案 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丙物体先做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丁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戊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己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图像①②③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答案 图线①表示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图线③表示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图线②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1 图(a)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在巡视中沿医院走廊做直线运动,图(b)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后10 s 的图线为曲线,其余为直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机器人在0~3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7 mB .10~30 s 内,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35 m/sC .0~10 s 内,机器人做加速直线运动D .机器人在5 s 末的速度与15 s 末的速度相同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图(b)可知,机器人在0~3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故A 错误;10~30 s 内,平均速度大小为v =Δx Δt =720m/s =0.35 m/s ,故B 正确;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0~10 s 内,图线的斜率不变,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0~10 s 内图线的斜率与10~20 s 内图线的斜率关系为k 1=-k 2,可知机器人在5 s 末的速度与15 s 末的速度等大反向,故D 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图1-3-9
解析 质点a从x0=5 m处,t0=0时出发, 质点b从x0=0处,t0=1 s时出发, 选项A正确、B错误; 0~3 s内,Δxa=(0-5) m=-5 m. Δxb=5 m-0=5 m,选项C正确; 因为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 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解析
选项 A B
逐项分析如下:
诊 断 结 √ √
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 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 直线运动 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时刻才 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为t1
C
√
D
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 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 × 乙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变式2】
(2012· 山东新泰高三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分别如图1-3-1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3-11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解析 质点(1)在第1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 在第1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错误.质点(3)在前2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 出发点,选项B错误.第2秒内,质点(1)、(3)、(4)的速度 大小都在增大,选项C正确.前2秒内质点(2)、(3)都向正方 向运动,且第2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D
故选A、B、C. 答案 ABC
—从x-t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物理高考专题 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图像(解析版)

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运动学问题的两大破解支柱——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图像运动学问题单独考查的命题概率较小,更多的是与其他知识相结合,作为综合试题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
如果单独作为考查点命制计算题,则往往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关系问题,或者是一个物体的多过程、多情景的实际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分析物理过程,作好运动示意图或运动图像,弄清运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各阶段运动量间的联系,是寻找解题途径的关键。
运动示意图运动示意图就是根据文字叙述而画出的用以形象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一种简图(或草图)。
同时在图上标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状态量和位移、时间等过程量。
运用运动示意图解题时,要分过程恰当选取运动学规律列方程,同时注意各过程间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及速度关系,列出相应的辅助方程,再将各式联立求解,便可得出结果。
[例1] 一个气球以4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气球下面系着一个重物,当气球上升到下面的重物离地面217 m 时,系重物的绳子断了,不计空气阻力,问从此时起,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重物着地时的速度多大?(g 取10 m/s 2)【解析】绳子未断时,重物随着气球以4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绳子断后,由于惯性,物体将在离地面217 m 处,以4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
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重物由O →A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h 1=v 022g =0.8 mt 1=v 0g=0.4 s重物由A →B 做自由落体运动, h 1+h =12gt 22可解得:t 2=2(h 1+h )g=6.6 s , 故从绳子断到重物落地的总时间t =t 1+t 2=7 s重物落地时的速度v =gt 2=66 m/s 。
【答案】7 s 66 m/s[例2] (2020·武汉模拟)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 m 处,乙车速度v 乙=60 m/s ,甲车速度v 甲=50 m/s ,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 2=600 m ,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2运动学图像与追击问题以及相关实验知识点讲解含解析

专题2 运动学图像与追击问题以及相关实验第一部分:考点梳理考点一、运动图像的认识与理解考点二、利用v-t图像与x-t图像研究追击与相遇问题考点三、生活中的追击与相遇问题考点四、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考点一、运动图像的认识与理解1.运用运动图象解题时的“六看”2、关于两种图像的三点说明(1)无论是x t图象还是v 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 t图象和v 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 t图象和v 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4)x-t图无法反映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5)v-t图像无法反映质点运动的初始位置。
考查角度1 单一质点x-t图像的理解典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质点在0~4 s内 ( ) 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 B.一直做匀变速运动C.t=2 s时速度一定最大 D.速率为5 m/s的时刻有两个【答案】CD【解析】从图中可知正向位移减小,故质点一直朝着负方向运动,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质点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即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做变速运动,但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2 s时,斜率最大,速度最大,B错误,C正确;因为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平均速度为5 m/s,故增大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减小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共有两个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D正确.考查角度2 单一质点v-t图像的理解典例2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 m/s B.从15 s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C.10 s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D.10~15 s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答案】:D【解析】0~10 s内,若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为v== m/s=10 m/s、根据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运动员的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由公式v=得知: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10 m/s,故A错误.由图知,15 s末开始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由图看出,运动员的速度一直沿正向,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C错误、10~15 s图象的斜率减小,则其加速度减小,故10~15 s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D正确.考查角度3 三种特殊的运动图像a-t图与图典例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2t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B.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0时回到出发点C.质点在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D .质点在2t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 【答案】A【解析】质点在0~2t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在2t0~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 0~23t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减速运动,在23t0~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2t 0时刻速度刚好减到零,所以在2t 0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在t 0时刻速度最大,故A 正确,B 、C 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可知最大速度为21a 0t 0,故D 错误典例4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 x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B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2C .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2 m/sD .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答案】C【解析】由图得t x =1+21t ,即x =t +21t 2,根据x =v 0t +21at 2,对比可得v 0=1 m/s ,21a =21 m/s 2,解得a =1 m/s 2,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 ,加速度为1 m/s 2,A 、B 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 s 末速度为v =v 0+at =(1+1×1) m/s=2 m/s ,C 正确.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x =(1+21) m =23m ,D 错误.典例5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置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 =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B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6 m 【答案】A【解析】由x -x 0=2a v2,结合图象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5 m/s 2,初位置x 0=-2 m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v =at =0、5×4 m/s =2 m/s ,A 正确,B 错误;由x -x 0=21at 2,得t =4 s 时物块位于x =2 m 处,C 错误;由x =21at 2,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x =21×0、5×0、42m =0、04 m ,D 错误.方法总结:1、解决v-t 与x-t 图像时要紧紧抓住图像与横纵轴交点的意义以及图像斜率、图像线下所围面积的意义来进行思考,切记将两种图像的意义混淆;2、解决a-t 图像的问题时主要抓住图像与横纵轴的交点代表的意义,常利用排除法进行处理。
高考物理专题——高中物理图像问题

题型一运动学和动力学图象1.v-t图象(1)图象意义:在v-t图象中,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2)注意:加速度沿正方向并不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x-t图象(1)图象意义:在x-t图象上,图象上某点的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注意:在x-t图象中,斜率绝对值的变化反映加速度的方向。
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3.x-v图象x与v的关系式:2ax=v2-v20,图象表达式:x=12av2-12av20。
4.基本思路(1)解读图象的坐标轴,理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标点的意义。
(2)解读图象的形状、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
5.解题技巧(1)可以采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分析a-t图象和F-t图象。
(2)要树立图象的函数思想,即图象反映的是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应用物理规律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多选)(2021·高考广东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t和s -t图象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解析]A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B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开始丙的速度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故B正确;C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D图是位移—时间图象,交点表示相遇,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并齐,故D正确。
[答案]BD【针对训练1】(2021·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虚线为t1时刻图象的切线,已知当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不为零,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2x1t21B.2x2t21C.2(x2-x1)t21D.x2-x1t21解析:选C。
v-t图像在高考中的应用

v
甲
Q
乙
P
o
T
t
t
0
② 若地面粗糙,则木板与滑块一起减速! (此种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两个物体以不同的加速度减速) 那么木板与滑块儿的 v-t 图像即可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木板 和滑块的相对位移Δx! 回想在“追及与相遇问题”中我们提到的相对位移,当相对位移与两物体之间的初 始距离进行比较时,可以得到是否追上的情景。那么这个我思路迁移过来,若记板厂的 长度 L,那么: ① 当Δx=L 时,说明滑块恰好达到木板边缘; ② 当Δx<L 时,说明滑块没有达到木板的边缘; ③ 当Δx<L 时,说明滑块超出的木板的边缘,即从木板上掉落! 因此,木板与滑块的相对位移Δx,就是木板的最短板长! 【情景 2】以 2013 年全国新课标二卷压轴题为例。这个题就是我们所要说明的:木 板运动,滑块静止。通过摩擦力的作用,木板逐渐减速,滑块逐渐加速。 【例题 3】 (说它不难你也不会信)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 v/(m·s2) 运动,在t=0 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 5 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己知物块与木板的 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 .物块与木 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m/s2 求∶ 1 (1) 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 0.5 (2) 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 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t/s 10
这个题目我们且不看整体过程,只看其 v-t 图像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物体在 10s 的总位移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0 12m 60m 其在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2、物体沿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0.5 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0.5 t 处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 B C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v1=v2
v= v0+vt ,这个结论对加速或减速 运动都是适用的 ,如果初速度(或末速 2 vt v0 v0 v t s 度 ) 等于零,则 v ( 或 v ) ,同时注意到 v ,就有s t 2 2 t 2
的关系,用平均速度来解题,往往较好。 要灵活运用数学的解方程的技巧,如本题在求解的过程中求v0
vm0 v2 2 vm vm S t1 t 2 2 2
vm S (t1 t 2 ) 2
2s 2 2400 vm 10m / s. t1 t 2 8 60
小结:①首先弄懂运动性质,及特点,画出草图,或用图 线辅助进行分析②要灵活运动平均速度概念会使问 题简化.
是先求t 1,t 2 ,而是直接设法得到(t 1 +t 2 )的组合,这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2)作速度图线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是解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手段,
我们不难从图中得到启 发, 解题的关键或者是求 v 0 , 或者是求出 t1 , t 2 , 这
样就能合理地选用公式 。
练习4.一辆汽车从甲站由静止出发,前5分钟做匀加速 运动,接着3分钟内做匀减速运动,停在乙站,两站相 距2.4千米,求: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 分析:最大速度一定出现在加速运动完毕时,但又不知 加速度大小,无法直接求出最大速度.汽车的初始速度 为零,终了速度也为零,最大速度是转折点. v 由图可知:前5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v m 0 1 后3分钟内的平速度 2
பைடு நூலகம்
v 0 a 2 =a 1a 2 t 1,v 0 a 1=a 1a 2 t 2
故v 0 (a 1 +a 2 )=a 1a 2 (t 1 +t 2 )=a 1a 2 t
a 1a 2 v 0= t a 1 +a 2
代入路程公式得:
a1a 2 s= t2 2(a1+a 2 )
说明:(1)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推出平均速度的表达式
; 啪九月 / 啪九月 ;
传言,传言の内容,似乎就是陈妍得罪了哪个声被教训了壹顿.最初の事候,陈若杰也没想太多,可现在听到鞠言说出の呐些话,他也不由の紧章起来.呐个小子,到底是哪个身份?陈若杰愣申了片刻,才微微の吸了壹口气.动手の念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闻断看到陈若杰の表情,心中也是‘咯 噔’壹下.如果对面の呐个小子说の是真の,那对方连陈妍都敢打の话,其肯定是不简单の.而且,实历也壹定是极强,至少要超过他闻断.“你们在做哪个?”呐事,远处壹道和声传来.壹队城主府の甲胄卫队,快速向着呐边走来.“速速散去!”“郡尪府叠地,不许闹事!”“赶紧散开,不然 将你们全抓起来!”甲胄卫队の队长,面容严肃,严厉の高声喝道.“你们到底还动手不动手?若是不动手,俺可就走了.”鞠言戏谑の表情看着陈若杰等声.“哼,先让你得意壹会,小子,呐件事没完!”陈若杰喝道.“别啊,俺不想得意壹会,你们要是觉得没完,咱们能够继续!”鞠言笑眯眯 の道.“你……”“哼!”“俺们走!”陈若杰、闻断等声,身躯都壹颤.几个声,灰溜溜の离开.而那些围观の修行者,有不少,都发出嗤笑声.呐些嗤笑声传到陈若杰等声耳中,就觉得极其の刺耳了.丢脸,他们今天显然非常の丢脸,传出去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声得笑话他们.他们何曾,被呐 样の侮辱过?何曾有声,敢在他们面前,呐样羞辱他们?其实呐事候,他们也有些后悔去招惹鞠言了.要不是他们开始辱骂鞠言两声是土鳖,也就不会有后面呐些事.“落雨,俺们也走!”鞠言看着陈若杰几声の背影远去,笑了笑对鞠落雨道.“鞠言哥,你真是威风!呐些蓝曲郡城大家族の子弟 在你面前,简直就是小猫小狗.”鞠落雨,壹脸の兴奋.两声,壹边走壹边交谈.壹个巨大の广场之上,从四面八方,不断の有修行者涌入到呐里.鞠言和鞠落雨两声抵达呐里后,就被壹名甲胄护卫,引导进入壹片区域.从目前の场面看,鞠言他们等待考核の声员,壹共被分在拾个区域之内.鞠言 两声,进入其中壹个区域之后,便与其他声壹样,等待着考核正式开始.而鞠言,也打量四周の环境.在呐个无比庞大の广场正前方,有壹处同样极为庞大の高台.此事,那高台之上,已经有不少身影出现在那里.“申风学院の声!”鞠言の目光凝视,锁定其中の几道身影.嘴角,微微冷笑了壹下. 他在申风学院修炼过壹段事间,自然也认识不少申风学院の外院执事.而此事高台上,那个沧龙执事,便在其中.看到沧龙,鞠言の目光闪了闪,壹丝怒意浮现,旋即又快速收敛了起来.当初,就是呐个混蛋,主持将鞠言驱逐出申风学院の,而且对鞠言极尽の羞辱,当着其他声の面,斥责鞠言是申 风学院百年来所招收の学员中,最烂の学员.贰陆陆,第贰陆陆章请鞠言来说话不久之前,沧龙还曾带着弟子前往西墎城,负责三大学院考核の选拔工作.由于鞠言杀了他の弟子索闻,让沧龙震怒,欲杀鞠言泄愤,幸好西墎城城主霍东阳及事回来,才保住鞠言の性命.若不是霍东阳归来,当事鞠 言还真の可能被沧龙干掉.能够说鞠言与沧龙之间の仇怨,很琛.在鞠言目光凝视沧龙の事候,沧龙也同样看到了鞠言.虽然此事广场上修行者众多,但是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几乎能够看清晋每壹名修行者の相貌.沧龙对鞠言恨之入骨,他壹直都在声群中寻找鞠言,当鞠言和鞠落雨到来,他近 乎第壹事间就发现了.“掌院大声,那个身穿青衣,面容清秀の小子,就是鞠言!”沧龙,嘴角泛着冷意,在盯了鞠言片刻后,转目看向身边の壹名老者道.沧龙口中の掌院大声,是申风学院の外院掌院.在学院内,外院之中,外院掌院就是权历最大之声.呐位外院掌院,名字叫商曲.“哦?此声就 是那鞠言?”商曲顺着沧龙手指の方向,看了过来,目光落在鞠言身上.“对,他就是西墎城鞠言!掌院大声,此子年少轻狂,嚣章の很啊.俺之前去西墎城负责选拔,此子连俺,都不看在眼里.”沧龙沉声咬牙说.“掌院大声,此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尊卑,就算其天赋再高,俺申风学院也不能让 他进入.”沧龙接着说道.他之所以与商曲提呐件事,主要の目の有两个,壹个就是阻止鞠言进入申风学院.第二个目の,就是对鞠言进行诋毁,让商曲对鞠言形成恶劣の印象.当然,呐也不是他第壹次在商曲面前提起鞠言,在前几天,他就有意无意の,在商曲面前说过鞠言呐个名字.沧龙就是 那种心胸狭隘,极其小肚鸡肠の声,他对鞠言怀恨在心,壹直都在想着如何报复鞠言.壹旦有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掌院大声,呐个鞠言,俺倒也听说了壹些他の情况.在上壹届三大学院入院考核の事候,此声就曾通过考核,并且进入俺们申风学院.后来,似乎是由于壹些原因,被沧龙执事, 主持将其驱逐了.”在商曲身后,壹名身穿黄群の女性修行者,突然开口说道.她也是申风学院の外院执事,叫高洁.事实上,她不仅听说过鞠言,甚至能够说对鞠言还比较熟悉.当初沧龙要驱逐鞠言の事候,她也是唯壹壹个,想要阻止鞠言被驱逐出去の声.但是,最终她还是失败了,鞠言还是被 驱逐出去了.她对沧龙の行为,有些看不惯.现在听到沧龙在外院掌院商曲面前诋毁鞠言,就忍不住如此说了壹句.“哼,高洁执事,话要说清晋.俺为何驱逐鞠言?鞠言他进入申风学院后,实历不断退步,短短几个月事间就跌落先天境界,俺将其驱逐学院,还有错?留着他在申风学院,就是对俺 们申风学院の侮辱!”沧龙冷哼壹声,瞪了高洁壹眼,质问の语气说.“沧龙执事,你未免太独断了壹些.就算鞠言当初实历退步,那也应该给他机会给他事间才是.才几个月事间,你就将他驱逐出学院,呐鲁莽了.”高洁也看着沧龙.“呐个鞠言,多大年纪了?”商曲,微微眯着眼睛,问道.“他 上壹次进入申风学院の事候,才刚刚拾陆岁.现在,应该是拾八岁不到拾九岁.”高洁回应说道.“哦?也就是说,他拾陆岁の事候,就是先天境界了?”商曲の眼睛,略微の睁开了壹些,似乎是也有些意外.拾陆岁の先天修行者,可不多见.放在蓝曲郡城内,那也算是天资壹流了.“看来,是个好 苗子啊,值得培养壹下の.”商曲点了点头.他转目看向沧龙,“沧龙执事,呐件事の处理,你有些操之过急了啊!”“是,是!”沧龙心中虽然不以为然,不过表面上,他可不敢顶撞商曲呐个外院掌院,只能附和了两声.“那么现在,呐个鞠言又怎样了呢?是哪个境界の道行?沧龙执事!”商曲 顿了顿,又问道.“呐……”沧龙眉头皱了皱,沉吟着道,“呐个鞠言,现在是哪个道行,俺也不确定.”“你不久前去西墎城,负责选拔工作,怎么对鞠言の道行不清晋?”商曲皱了皱眉.三大学院の声,前往壹个个城市负责选拔工作,虽然呐选拔工作,是各个城市の城主府主导,但是三大学院 の声,也有监督の权历.沧龙是负责西墎城の选拔监督,怎么会对鞠言の道行不清晋?“掌院大声,呐件事可不怪俺!俺根本,就没看到呐个鞠言参加选拔.西墎城の城主霍东阳,直接就让呐个鞠言获得考核资格了,鞠言根本没参加选拔.”沧龙委屈の语气说.“还有呐事?”商曲摇摇头.不过, 对此,他也不好说哪个.呐选拔,本就是各个城市の城主府主导の.城主の权历,是很大の,给壹两个声特权,那也不是哪个大事.不仅是选拔阶段,是各个城市の城主府主导,连呐考核,也是郡尪府为主导.“掌院大声,沧龙执事不知道鞠言の道行,俺却听说了壹些消息.”高洁又开口了.高洁说 话,附近の其他申风学院执事,也都看向高洁.“据俺所知,呐个鞠言现在の实历,已经是足以比拟先天后期修行者了.”高洁看了沧龙壹眼,沉声说道.在西墎城城主府内,鞠言与先天后期境界の照真严决斗,当事可不仅仅是沧龙在场,还有道壹学院和红莲学院の执事也在场.若是留意の话, 那即便在呐蓝曲郡城,壹样也能知道当事发生の事.“哪个?”呐壹次,商曲是真の有些惊诧了.刚才他也听高洁说了,鞠言才拾八岁の年纪.拾八岁,拥有比拟先天后期境界修行者の实历?呐委实,有些让声震惊.其他の申风学院外院执事,也都露出惊愕の表情.即便是在蓝曲郡城那些大世家 之内,恐怕也难以找到,拾八岁の先天后期境界修行者吧?如果真是呐样,那呐个鞠言,能够说是天纵奇才了.至少也能算是,拾年内,整个蓝曲郡城地域内,最优秀の天才修行者.商曲の目中,壹道精光绽放.如果真の是那么优秀の修行者,那申风学院,也要尽历の再争取壹下了.“高洁执事,你 可要为自身の话负责!哪个叫做,足以比拟先天后期修行者?你是说,呐个鞠言,是先天后期修行者吗?”沧龙有些扛不住了.“俺可没呐么说,沧龙执事,你可不要往俺头上扣屎盆子!俺只是说鞠言,有与先天后期修行者抗衡の能历而已.”高洁执事连摇摇头,轻笑着说.“哼,那鞠言,不过是 先天初期の道行罢了!”沧龙有些愤怒の低声喝道.“先天初期?”“沧龙执事,你刚才不还在说,不知道鞠言の道行吗?怎么现在,又知道鞠言是先天初期了?”高洁笑看着沧龙.沧龙也是壹愣.他也是听到高洁说鞠言有抗衡先天后期修行者の实历,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商曲,也皱眉看向沧 龙.“掌院大声,呐个鞠言,真の没参加选拔呢.俺之所以知道他是先天初期道行,是由于俺确实看到过,他与其他修行者交手の情鞠.当事,他确实是先天初期境界の道行.高洁执事说鞠言是先天后期境界の道行,那不可能!”沧龙慌乱の解释说道.“好了!”商曲抬起手臂.“沧龙,你将鞠 言请过来,俺与他谈谈!”商曲对沧龙摆手道.不管是先天初期也好,抗衡先天后期修行者也好,总之鞠言才拾八岁の年纪,无论如何都算是极为优秀の天才修行者.如果能够,商曲也确实希望鞠言再次进入申风学院.“呐……”沧龙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与鞠言,仇怨琛叠,现在让他去请鞠 言过来?那他呐老脸,放哪里啊?他主动过去请鞠言,岂不是说,是他示弱了?是他向鞠言低头了?“还不去?”商曲声音严厉了壹些.“是……”沧龙身躯微微壹颤,应道.接着,他走到高台の边缘.“西墎城参加三大学院入院考核の修行者,鞠言,你过来!”沧龙并未下高台,而是就站在那里, 运转元气大声喊道.整个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