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教案:03 下棋

合集下载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下棋课件 语文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下棋课件 语文版

3.理解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
达”的人生态度,从中感悟生活,享受生活的 乐趣。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男,汉族, 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
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 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
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 “下棋却是要争的。”句中的“争”字有什么妙用?
【答案】一个“争”字,写出了棋人众生相,斗智不斗 力,争胜了仿佛天下都是你的,反之则似千古恨。表现 了下棋时的无尽的乐趣。
2.“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 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 词,或一串串地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 此处连用八个“或”,有什么好处?
小斋即事
[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了哪几种人?
关键词: 棋如人生
者观察的下棋者分别 有 怎样的性格特点?
人生哲理
导思3. 作者由下 棋透视出怎样的
人生态度
导思4.从文中可以
看出,作者追求一
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哲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下棋》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 《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
亚全集》(译作)等。
文体知识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下棋》学案3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下棋》学案3

《下棋》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棋”中妙趣
2、品味幽默语言——学习本文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的弈棋观和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弈棋观和人生态度。

一、知识拓展:
描写方法:人物描写外包括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等;此外,细节描写,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含环境描写)等也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漫画式描写:需要强调人物外貌或动作的某一特征时,可采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描写(抓住典型细节进行勾勒),这就是漫画式描写。

二、预习指导:
(一)知识积累:(比比看,看谁积累的好)
1、相约名家:
2、我新掌握的生字:
3、我新积累的词语: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说说文章写了哪些棋人棋事?
2、从文章中你能看出作者怎样的下棋观和人生态度?
(三)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在书上勾画、批注)
(展示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如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字词,上台表演等)
2、从这篇文章中你获得哪些启示(写法、人生)?
(四)拓展提高:(试试看,你能行!)
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把你所看到的或经历过的关于下棋的有趣片段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

八年级语文下册 3下棋学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3下棋学案 语文版

下棋请同学们按照下列要求,初读课文。

阅读课文时,只用眼睛看着课文一行行的文字,用脑来读课文,同时做到不用手指着课文,嘴唇不动,排除杂念,专心看课文。

随手标出陌生的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1.请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本文共有()个自然段。

2.根据提示注音、填字博弈.()诮.骂()排闼.()中.肯()鹌鹑..()茶寮.()噎.嗝.()受窘.()每一着.()阒.不见人()剑拔弩.张()嗤.之以鼻()嗜.此不疲()自怨自艾.()长吁.短叹()抓耳挠()略胜一()不()小节()鼓相当3.除了上面的字词之外,我还有一些陌生的字词,经过查找字典,集中收集如下。

()()()()()()()()4.借助工具书,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再读课文,把握文本内涵。

1.本文围绕什么词展开的?写了哪些棋人棋事?2.从文中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的态度?你感受到梁实秋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又悟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1.本文作者将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这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

请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1)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惨笑,或咕嘟着嘴做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噎嗝打个不停,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2)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都跳到桌子上去了!(3)相传有慢性人,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跳右边的马好,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只好拱手认输。

(4)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2.小结本文作者将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____手法.3.课堂练笔请你仿照上面一个例子,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细节描写来描写下面几个场面中的一个。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学课件3.下棋 (共18张PPT)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版下册教学课件3.下棋 (共18张PPT)

善观察
勤动手
巧表达
生活的观察者 学习的有心人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加拼音
博弈( yì ) 诮骂(qiào) 排闼(tà )
长吁短叹(xū)阒(qù)
噎嗝(yē gé)
憨厚(hān)
鹌鹑(ān chun)
茶寮(liáo)
嗤之以鼻(chī)
中肯( zhòng)
枰(píng)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剑拔弩张 )
用鼻子出声,表示看不起。( 嗤之以鼻 ) 没有意味,没有兴趣。 ( 索然无味 ) 比喻双方势均力敌。 ( 旗鼓相当 )
品析探究
仔细阅读课文
找出文中你们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并说明理由。

(要求: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可采取多种
方式,如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字词,上台表演 等。)
语言赏析的角度
修辞 精彩的字词(动词、形容词等) 写法(描写、对比、以动衬静、欲扬先抑) 注意:①找准赏析角度 ②注意赏析格式
二、精读,赏析语言 精彩语段一:相传有慢性人,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 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跳右边的马好, 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拱手认输。是有 这样的慢性人,每一着都要考虑,而且是加慢地考虑, 我常想这种人加入龟兔赛跑,也必定可以获胜。 这几句话,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生动形象,运用 夸张的修辞,写出慢性人下棋很慢,使人着急,想 象奇特,隐含作者善意的讽刺。
赏析片段二:
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响,排闼视之,阒不见人, 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 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 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 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优秀教案:3下棋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优秀教案:3下棋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优秀教案:3下棋第一篇: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优秀教案:3 下棋下棋【学习目标】1.通过棋人棋趣,感悟作者的弈棋观、人生态度。

2.学习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揣摩文章诙谐生动的语言。

3.以文中人物的类型为镜子,反观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重难点】1.通过棋人棋趣,感悟作者的弈棋观、人生态度。

2.学习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揣摩文章诙谐生动的语言。

课程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媒体展示围棋、中国象棋、一盘象棋残局。

学生认识两种棋类运动后,师生合作进行残局游戏(教师居主,执红先走,学生居客,推选代表执黑应战,其他同学观战)。

教师引导了解“抽车”“当门炮”“跳马”等棋艺术语。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

一度主编《新月》月刊。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词典》。

2.学习下列词语的读音。

噎嗝(yēgé)诮骂(qiào)排闼(tà)....鹌鹑(ānchún)卞急(biàn)忻然(xīn)....仆射(púyè)恚怒(huì)髀肉复生(bì)....自怨自艾(yì)舍车保帅(jū)阒不见人(qù)...剑拔弩张(nǔ)嗤之以鼻(chī)闹市茶寮(liáo)...3.理解词义。

诮骂:嘲骂。

诮,讥讽嘲弄。

排闼:推门。

闼,门。

卞急:急躁。

恚怒:怨恨,愤怒。

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文中指悔恨。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下棋学案语文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下棋学案语文版

下棋下棋学案学习目标1.认读、理解、积累基本生字词。

2.赏析细致入微,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

3.品味文章中诙谐而生动的语言,学习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4.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089),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

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一、整体感知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准确写出汉字。

博弈()诮骂()阒()不见人排闼()嗤()之以鼻剑拔弩()张shì()此不疲闹市茶liáo ( )2.根据上下文或参考注释与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自古博弈并称,全是属于赌的一类,而且只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略胜一筹而已。

(2)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3)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音,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4)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跳到桌子上去了!(5)如果说得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无见识奴!”(6)下棋只是为了消遣,其所以能使这样多人嗜此不疲者,是因为它颇合人类好斗的本能,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

3.试着归纳一下各段的内容。

方法连接:概括段落大意(1)串连法(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2)取主法(抓住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3)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4)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4.本文围绕展开,写了哪些棋人棋事,请在文中点画相应的词句。

2018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三 下棋

2018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件  三 下棋

2.‚我想猎人困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 愉快大概略相仿佛。‛
比喻,准确、贴切而真实地写出了优胜者
洋洋自得的神态,令文章诙谐,妙趣横生。
3.‚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
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 一组排比句,将生活中各种争棋人的
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4.‚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 要……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 观棋不语的确是一种痛苦,挨了打都
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对下棋、观棋、悟棋的描写,
表现了作者欣赏的处于完全超脱与不够超
脱之间的中正平和的对弈风度,以及相应 的处世风范。
板书设计
下棋的愉快 下 棋
(窘态) (痛苦) (发泄、争逐)
观棋的无奈
棋中的道理
随堂练习
模仿课文第二段的写法,写一篇你观 察到的并有所感悟的活动片段。 例如:街头歌舞、打扑克、赛场角逐、孩 童游戏等。

下 棋
YW·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弈棋观和人
生态度。 2.学习作者抓住典型细节对人物进行漫画 式的勾勒的方法。 3.品味本文生动诙谐的语言。
新课导入
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红黑二色圆形 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十条横线风范,既不能太张扬,亦不可太低调,干什
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这种不即不离的人生
态度也是梁实秋的理想追求。
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道理的?
(1)“宋人笔记曾载有一段„„确实是
把性命都可置诸度外。”
引用
(2)“我有两个朋友下棋„„此公深得
棋中之趣。”
列举实例
品味语言
文中找出优美语句并赏析。
1.“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或哭丧着脸 做惨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 排比、比喻,将对方下棋遇到难处时的情 状描绘得生动形象,语言幽默。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下棋课件1语文版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下棋课件1语文版

问题:
1.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2.文中围绕什么字展开?
下棋。
棋。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活动】读棋趣 说说文章中列举了哪几类棋人棋事?
棋人有:太有涵养的人、慢性的人、急性的人、争棋 人(如: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 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 杀绝而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观棋者。
观棋的无奈
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为什么?两难呀!不出声是万万做不到的——“喉间硬 是痒的出奇,思一吐为快”;出声也难——说得中肯,一个人骂你“多嘴驴”,另一个 人也不感激你,“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说得不中肯,下棋的两个人会一起嗤之以 鼻,同样挨骂。
重点解读
听课文朗读,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
梳理文章结构。
梳理结构:把握文章脉络,合理划分文章层次。
整体感知
本文以“下棋”为线索,举凡弈者百态,或谈身边的人,或论古时事。 第一段:写下棋时输棋赢棋的不同心态。 第二段:写下棋之人的几种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三段:写观棋人的情态。 第四段:写作者对下棋的总的认识和体会。
整体感知
下棋
下棋的愉快
观棋的无奈
讨论交流
【小组活动】读棋趣 下棋应不应该争?学习、生活中应不应该争?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 获?你从中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前几问为开放题,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回答。
最后一问: 下棋观: 既反对那种冷漠不能进入角色,又反对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棋迷。 人生观: 既不能太张扬,亦不可太低调,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
重点赏析
【小组活动】品棋趣 本文作者将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这也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如语言特点、句、段、 写作手法等等),并谈谈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棋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

2.揣摩本文生动诙谐的语言。

3.学习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4.学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1.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体会作者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2.品味本文生动诙谐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会下棋的?会的同学请举手。

这么多同学会,那大家在下棋的过程中有没有非常有趣的事?(生讲)原来下棋这么有意思。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读一下梁实秋老先生的这盘棋。

板书:下棋。

二、走近作者(学生交流)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文学家、翻译家。

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

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23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

一度主编《新月》月刊。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秘室杂文》,
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词典》。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博弈.(yì) 涵.养(hán) 诮.骂(qiào) 排闼.(tà) 卞.急(biàn) 忻.然(xīn)
阒.不见人(qù)自怨自艾.(yì)剑拔弩.张(nǔ)嗤.之以鼻(chī)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

【受窘】陷入为难的境地。

【诮骂】嘲骂。

【排闼】推门。

【卞急】急躁。

【忻然】愉快的样子。

【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这里指悔恨。

【长吁短叹】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

形容发愁的神情。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短兵相接】指近距离搏斗。

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3)本文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写了哪些棋人棋事?
此题先由学生个人完成,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

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本文围绕“下棋”展开。

列举了有涵养的棋手、受窘者、慢性子、急性子、超出了棋盘而至于武斗者、观弈者、以棋陶冶性情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者等各色各异棋手下棋的情状。

四、探究赏析
1.本文以“下棋”为线索,举凡弈者百态,或谈身边的人,或论古时事。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试着归纳一下各段的内容。

同学们先自己归纳,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要点拨、指正。

最后师生归纳出本文的结构内容:
第一段:写下棋时输棋赢棋的不同心态。

第二段:写下棋之人的几种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三段:写观棋人的情态。

第四段:写作者对下棋的总的认识和体会。

2.从本文那些语句中,你能领悟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又悟出了怎样的生活这哲理?
学生先小组讨论,教师要引导、点拨。

作者欣赏的是处于完全超脱与不够超脱之间的中正平和的对弈风度,进一步说是一种处
世风范,既不能太张扬,亦不可太低调,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这种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也是梁实秋的理想追求。

此题为开放题,学生可以结合作者的观点,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角度去谈自己的认识。

3.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本文多使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间或穿插议论。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生动传神又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语中的,令读者豁然开朗,真是妙趣横生。

(3)语言平实如话,娓娓道来,悦耳动听,神妙至极。

4.本文作者将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找出的句子可能有:
(1)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

(作者的描写很细腻,语言也有趣)
(2)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这
组句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语言很生动也很幽默、诙谐)
(3)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

(这组句子运用排比修辞,也运用很多的成语,写的各种人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几种人)
(4)我想猎人困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

(本句是一个比喻句,它准确、贴切而真实地写出了优胜者洋洋自得的神态,令文章诙谐,妙趣横生)
(5)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观棋不语的确是一种痛苦,挨了打都忍不住要说。

他的动作、语言更是精练、传神、幽默) 5.这节课,我们由小小的棋盘引发了诸多的讨论,现在大家想一想,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
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多。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一句话:既然人生如棋,那么作为棋手的我们何不为避免出现悔棋而步步谨慎呢?
五、积累迁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并把它们整理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六、布置作业
写一则关于下棋的有趣片段,字数在4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下棋
下棋的愉快——观棋的无奈——棋中的道理
(窘态)(痛苦)(发泄、争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