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合集下载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

其基本要求如下:
1.端正、工整:书写字形应清晰、稳健、方正,无偏斜、震荡、颤抖等情况出现。

2.气韵生动:书法应具有生命力和情趣,需准确表达作品所要
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兼顾韵律和结构:书法需要遵循一定的韵律和结构,如平仄、声序、格律等规则,使作品达到和谐、整齐、无懈可击的效果。

4.独具匠心:书法艺术亦需要注重个性,通过个人风格和技法
的特色,展现艺术家的独特魅力。

5.内外表现统一:书法外在的样式与内在的精神需相得益彰,
两者应该紧密贴合,避免外壳脱离内核的情况出现。

6.发扬继承传统: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需
要建立在对传统的充分理解和发掘基础之上,巩固并发扬其文化类型的特色和魅力。

综上,书法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其作为文化遗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的学习和欣赏提供了切实有益的指引。

97个书法专业术语

97个书法专业术语

97个书法专业术语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近代书法大师沈尹默评价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她以独特的书法美使人迷恋。

学习书法,这些书法术语不可不知!1、书法狭义上,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2、法书又称法帖,指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的诗句。

法书不同于书法。

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4.墨迹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张怀瓘《书断》:“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6.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类。

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7.刻石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8.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书法简介

书法简介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 3、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真卿) 4、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苏轼) 5、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


6、清代书法四大家——刘墉、王文治、梁同书、 翁方纲
7、楷书四大家——欧阳询(唐)、颜真卿
(唐)、柳公权(唐)、赵孟頫(元) 8、草圣——张芝、张旭(唐朝) 书圣——王羲之(东晋) 9、瘦金体创始人——宋徽宗赵佶
10、楷书之祖——钟繇
11、书法三要素:笔法、结构、章法
12、书法理论名著《书谱》的作者——孙过
庭(唐)
书法从什么地方学起?
一、笔画: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
1、篆书:甲骨文、金文或钟鼎文、石鼓文。 (大篆、小篆) 2、隶书 3、楷书 4、行书(行楷、行草)每种笔画都有各自的写法,但 每种笔画都具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运笔要领:起笔要停顿、行笔要均匀、收笔 要稳重。 二、结构 三、布局:布局就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 间有没有合理安排。
学习书法的方法
1、临摹书法家字帖。
2、硬软同修、硬笔先、毛笔后,让硬笔带动
毛笔。 3、多去参观艺术展览、书画展览等一系列的 文化活动。 4、网上学习。
书法是一门艺术,它和绘画和音乐一样,是
我国的国粹;书法也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 它不象绘画和音乐,我们国家有,其他国家 也有,世界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国家只 有中国、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其他如美 国、英国都没有的。 学习书法不仅可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书法常识

书法的好句

书法的好句

书法的好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书法的好句:
1. 书法如画,笔笔传神。

2. 书法之美,在于笔墨流转间的韵律。

3. 书法是心灵的舞蹈,笔墨是情感的流淌。

4.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笔墨是有形的诗篇。

5. 书法如诗,字里行间皆是诗情画意。

6. 书法如酒,越品越醇,越醉越香。

7. 书法如茶,淡雅清新,回味无穷。

8. 书法如水,润物无声,却又力量无比。

9. 书法如山,气势磅礴,却又韵味十足。

10. 书法如风,飘逸洒脱,却又灵动自然。

11. 书法如云,变幻莫测,却又美不胜收。

12. 书法如月,清辉洒满大地,照亮人心。

13. 书法如花,绽放美丽瞬间,留下永恒。

14. 书法如梦,梦幻迷离,却又真实感人。

15. 书法如舞,舞动天地间,留下美好印记。

16. 书法如歌,歌声悠扬,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17. 书法如画,画面生动,展现无尽的美景。

18. 书法如诗,诗意盎然,让人沉醉其中。

19. 书法如画,笔触细腻,让人流连忘返。

20. 书法如梦,梦境奇幻,让人心驰神往。

中国古代书法介绍

中国古代书法介绍

中国古代书法介绍
中国古代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古代书法主要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几种基本体式。

以下是对这些古代书法风格的简要介绍:
1.篆书(Zhuan Shu):篆书是中国书法的最古老形式之一,起源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篆书的特点是线条方正,笔画刚劲有力,字形呈方形或矩形,适用于刻石印章。

篆书后来演变为小篆,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主要形式,汉字字形的规范化在这个时期逐渐确立。

2.隶书(Li Shu):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于秦汉时期。

隶书的特点是笔画流畅圆润,结构紧凑,适合用于书写行文。

此时的书法已经趋向规范,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字形。

3.楷书(Kai Shu):楷书起源于汉代,是中国书法的正统体式之一。

楷书的字形规整端庄,笔画稳重,被认为是最为正式、规范的书体。

楷书在历史上一直是书法的主导形式,也是书法学习的基础。

4.行书(Xing Shu):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行书笔画流畅,书写速度较快,给人以舒适而自然的感觉。

行书在书写速度和书法艺术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5.草书(Cao Shu):草书是书法中最具个性和艺术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草书起源于东汉,以隶书为基础,笔画奔放激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草书的创作强调意境和自由,是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高度抽象和自由的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书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各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书法不仅是一种文字艺术,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文化情感和思想精神。

书法的用途

书法的用途

书法的用途
书法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可以陶冶人的心灵,让人获得精神享受,提升道德品位,并维护社会和谐。

2.书法在承传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记录历史,传承文化。

在古代,人们用书法抄写公文、史书、信件、著作、笔记等,一手好字往往被视为传家宝。

3.书法被广泛用于装饰居室,因为它能表现人格的风度及个性情感,能表达最高境界与情操,是时代的生命力与文化精神。

4.书法作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收藏,同时,将书法与产品相结合,可以扩大消费领域,与广告相结合,成为众多商家的营销手段和策略。

5.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

总的来说,书法的用途广泛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艺术欣赏、文化传承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书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书法艺术简介范文(热门3篇)

书法艺术简介范文(热门3篇)

书法艺术简介范文第1篇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

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

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简介范文第2篇楷书有两个问题难以定位:一是其名称与正书、隶书、今隶、八分书、章程书混淆而难分;二是其起源定于何时众说纷纭。

一般而言楷书的标准在于方正端齐,有别于长纵形的小篆书和横扁形的隶书,有勾起而无波挑。

笔画转折处不用转而用折等。

另外,行书的行式,甲骨、钟鼎中不固定,左右行不拘。

自秦以后,一律从右至左,无不例外。

孙过庭《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

”可说是一种概括。

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王羲之楷书为其代表之一。

以魏楷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

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双峰对峙。

楷书鼎盛期在盛唐,书家辈出,风格多样,蔚为大观,以“唐楷”称之。

初唐楷书承隋楷风格之变;各书家各显其个性体貌,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晚唐柳公权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凡此三变,形成唐楷之大貌。

书法评语大全

书法评语大全

1.笔酣墨饱,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2.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

3.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4.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5.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7.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8.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

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

9.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10.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

11.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12.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13.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14.老师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15.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16.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17.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18.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19.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20.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2.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23.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24.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25.你的书法作品非常出色,字迹清晰、工整,展现出你的认真和努力。

26.你的书法作品很有创意,字形美观,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27.你的书法作品充满了灵气和个性,展现出你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28.你的书法作品笔力刚劲有力,字形饱满,非常有气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书法艺术的血脉枝干——论书法线条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线条变化,线条蕴含的美学,线条书写过程中的运动变化
2
书法艺术的血脉枝干——论书法线条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书法并不陌生,在中国生活中处处可见书法。每个大学正
门上悬挂着的校名,每个公司匾额上的公司名称,都是书法和生活交融的体现。
通常,书法里面包含着字体与章法两个概念。字体里面包含着结构和笔画,章
法即字体的排版布局。写书法,单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方法,
通过毛笔与宣纸表现出来。通常我们都会将书法看成是由两大部分组成,既观
察和表现。和其他技艺相同,书法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和观察,以达
到可以将肉眼所观察到的事物,全部都表现出来。用肉眼观察虽易,但达到把
全部的内部变化,都表现出来需要要求的是时间与心性。我认为不管是书法的
表现方式,还是凝结在书法之上时间与心性,都是凝聚于书法艺术中的最不能
够忽视的一点——线条。
书法一开始,确实可以理解为简单的一门技艺。书法是由线条构成的,平时
我们常常用笔划的说法来代替线条的说法,熟不知笔划也是由线条构成的,我
们可以说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笔划组成的。对于初学者而言,体会线条变
化是学习毛笔的第一门课程。

主要思路是从线条,形状美学,运动三点进行论述论述你对书法的认识对吧?
开头提的是书法中字体和章法的概念,已经这门技艺所需要的时间与心性。
这四个关键词似乎与你的思路有点出入,当然你这第一段没写完,看你怎么
论述和引出你要写的要点
纵观世界文字中,只有汉字从真正意义上能够通过书写表现出艺术美。这段
是不是有点多余了,主题在首句,似乎与后面具体阐述线条,变化,运动这三
3

方面体现出的艺术美是冲突了,这段是综述的话可以与下一段放一起?存疑在
书法论述上汉字被定义为方块字,方块字具有上下、左右、包围和半包围结构
的特征。而其他的字体虽然也有笔画和结构,像日本文字有假名和汉字,而日
本书法传承了中国书法艺术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称为“书道”。其中的假名习
草书样式,却没有汉字的方块结构,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也不如中国书法艺
术多变。汉字的方块结构使得线条与线条之间,不仅可以表现出多种方式,还
可以表现出相互呼应。
。对于初学者而言,体会线条是学习毛笔的第一门课程。要想体会线条的
感觉,就是用毛笔画一条一条的平行直线,勾勒一个又一个圆圈,透过手腕对
毛笔的把控,就可以感受到来自毛笔毛发间的弹性和质感,感受笔画线条的运
动。毛笔沾上墨水写在宣纸上时,既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用笔毫沾多墨水与把
笔毫中墨水挤干的不同。这里就要说到用墨时候的干湿浓淡。干湿浓淡不同的
墨水透过宣纸表现出来的线条,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有时像落叶表面一样
干裂,有时又可以像珍珠一样饱满。书法所表现出来的精美,只需要一笔一研
墨一镇尺一宣纸。其余的就是用这些简单的工具,通过手把心里所构想的笔划
线条勾勒出来。
第一是线条的变化。线条的变化分为显性变化和隐形变化。显性变化一般指
的是线条的倾斜和弯曲程度,笔画露出来的尖角,常见为露锋、出尖和游丝。【图
一】而隐形变化则需要通常仔细的观察,如用笔的藏锋(逆向行笔中、侧锋、
中锋和角转(指运行中笔划与笔划之间曲折或转折之处)等。。从主观上就可以
判断和评估作者在行笔的时候手腕的力度,再者是看出每个笔划在线条的轮廓
有弧线变化,笔划书写的先后顺序与前后呼应,或者是笔划线条叠加后产生的
形状方面的改变,从线条叠加产生区别演变到形状区别,我们将形状具体为方
4

形、多边形、圆形、方圆兼备和菱形等。与画图不同,书法中的线条并不是简
单的线条叠加,而是有意的创作。举个例子,我们常常用的黑体,宋体等等电
脑字体,就是中规中矩的汉字,每一个字线条都大致相似,没有形状与形状之
间的细微区别。形状的刻画写起来也相当考验书写的方法。但是这些整齐的字
体写起来也相当考验书写的方法,但这种考究书写方法的字体却不能称之为书
法,因为它缺少了单个线条弧度与形状的变化。写书法有感,但总的文字读下
来,似乎看不到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思考,是因为看太多文献了思维被束缚了吗?
下文大体也是这样,大段的论述看起来有点假大空,我之前说的举例,是指
比如你论述线条变化这一点,是不是可以举具体一个例子,比如纵向比较,怀
素和张旭的草书字的不同,比如之这个字,他们是怎么表现的,或者楷行篆草
中同一个字,好比书这个字,不同体的不同线条差异在哪,如何表现。
二是线条变化中蕴含的汉字之美。这里又说到了一个字:美。美是一个模糊
的含义,也是一个具体的含义。从最原始最先出现的书法形式开始,书法演变
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书写线条追求美的过程。从夏商周朝金文、铭文到战国时期
的大篆小篆。由于字体中的线条过多过于复杂,采用简单的书写方式来的最为
方便快捷。但由于汉代之后对于秦统一的小篆做出了线条简化,书写时线条不
再繁杂,书写者逐渐对于线条的感受日益增强,这种潜移默化对于线条从新塑
造的追求,慢慢的形成了对于线条造型美的塑造,也是对于美的追求而创造出
来了千变万化的线条。在书法中对美的定义就是字体线条中多变丰富的形状,
字体与字体之间线条的呼应。书法的深不可测也是由于这种线条美而产生的,
而汉字的方块结构就是创造美的一个基础。书法中对线条的呼应很是苛求,有
左让右张,上紧下舒,左撇短促则右捺长缓。这种对线条和弧度形状的变化,
应该是在书写线条的过程中,对线条反复的勾勒逐渐建立起来的。
5

第三是线条书写过程之中的运动变化。书法不是单一的刻画线条,而从观察
一个线条的起点到终点,到观察所有线条的起点到终点,即使没有亲眼看到作
者的创作现场,也可以明确清楚的知道这个线条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无乱是
线条或者线段,有起点与终点。透过观察这个字一条线的粗细的不同,作者会
在起点与终点动点小心思,体现会回转和出尖。同整幅作品的墨色,书法书写
的整个运动过程便一清二楚。书写书法线条的过程手腕要一直跟着线条曲线的
变化来活动,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从古代文字的发
明到近代文字简化,不管文字如何变化,始终蕴含着书写已经书写过程。从运
动上来看,可以把书写线条的方式分成几种。金文、铭文、周文、大篆小篆等
文字的线条运动过程是平行运动。平行运动表现在形状上为明显的方形与圆形,
边廓上的整齐规矩,笔画线条干净利落。隶书的书写时,线条运动在前面的平
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上下、左右和倾斜运动的方式,体现在线条上的“蚕头
燕尾”。行书则在吸收前面线条运动的精华后,又在书写线条时加重线条与线条
之间相互的呼应,即隶书之后延生了连续运动。草书则是把线条的运动方式发
挥的淋漓尽致,通过墨色、笔毫和力度,采用不同运动方式展现线条,线条与
线条之间有连接,透过线条的运动表达出字形之美。所以说线条其实保持着运
动的痕迹,保持着作者的书写时间,一副好的作品绝对是一副一气呵成的作品。
书法通常被认为其深不可测,大都是因为行笔的笔划线条夸张变化之大,清
晰可见,常人容易观察出来却难以模仿。如果从一本公认的好字帖中,里面随
便拿一个字出来,就这个字从单个线条开始着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看上
去是一条平行的直线,外面的线条也绝不像我们所认识的直线那样光秃秃滑溜
溜。即使同一本字帖里面出现了同一个字,其笔划线条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
我们可以说,如何观察和表现出一幅书法或者一个字的书法艺术之美,都是由
6

观察和书写线条入手,这其中就有线条中所蕴含的学问。
笔划的勾勒,从起笔到结笔一系列的行笔过程,包含着众多的要求,写一个
笔划已足以体现在写书法时的所有艺术感和技法。首先一笔是直挺的还是斜勒,
是抑扬顿挫还是直泻千里,这种通过线条的不同力度以及不同角度所呈现出来
的感觉,绝非一朝一夕的练习可以达到。练书法需要有充足的时间,通过漫长
反复的笔划训练,达到手与眼睛与脑的协调,将这一笔中的行笔方式,形状变
化尽数写出。再者,就是慢慢的抓住线条的力度感,在线条运动过程中把握住
快与慢的相结合,在转角之处扭出细微变化,在结尾之处慢慢回折或侧出„„
线条的变化无穷无尽,而心性,则是要求你对一个字的每一个细微的线条进行
反复揣摩,找出一个线条的多种变化,在练习中保持不急不燥。

注:参考《书法美学》/陈振濂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3. ISBN
978-7-209-03965-9 第四章线条的独立美学价值第六章书法美之欣赏
1观点不够凝练,论述不到位
2可能是受看的资料的影响,写的时候是从美学这一角度来论述的,可是美是因人而异的,可能你还
是在人云亦云的阶段
3层次感不强,看每段加粗标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