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多案例“翻转”与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教学的融合及应用

3 多案例“翻转”在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施途径3.1 形成多案例的教学资源教师从多渠道找出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生活生产、实验实践、思政教育、新闻热点、科学前沿、跨学科问题等诸多案例,并将案例有机地融入到整个教学布局和过程中[7]。
通过提供化学史和科学家经历等相关视频,使学生感悟科学家们为了科学研究全力以赴、不懈努力、拼搏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吸取科学家们在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8]。
例如在学习催化章节知识时,可向学生介绍“中国光催化之父”—付贤智院士的经历故事。
福州大学付贤智院士在从事博士后工作后拒绝了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开启我国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致力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发展,以满腔的爱国情怀为国家能源战略、环境保护、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
付贤智院士领导的光催化团队开发了印染废水深度净化与回用设备、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光催化抗菌口罩、建筑外墙涂料、防污闪绝缘子,将光催化技术应用于废水治理、空气净化、医疗卫生、建筑材料、电力输运等领域中,研发的多项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给国内的社会民生工业带来极大的便利。
1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当前,国家正在建设“新工科”,更加重视创新型、实用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1]。
物理化学课程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科专业的基础课,其知识体系与能源、材料、生命、环境等新工科产业密切相关[2]。
然而,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难度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导致许多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能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
因此,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对塑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大有裨益。
2 多案例“翻转”课堂的优势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
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近年来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应用和推广。
本文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出发,构建了《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采用该模式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实施《物理化学》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37-03收稿日期:2016-08-31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教育厅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药学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2016JGA287);2016年广西教育厅项目,构建基于线粒体热力学表达的青蒿素类纳米制剂药效学模型(KY2016LX235)作者简介:马献力(1978-),男(汉族),河南叶县人,博士,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
通讯作者:蒋彩娜(1977-),女(汉族),河南襄县人,硕士,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是用物理的方法,借助于数学工具,研究化学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化工、生物科学、应用化学、药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每一位物理化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学校教育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值得深入思考与认真谋划的重要问题[1]。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引起了较大的影响,被很多学者引入国内并付诸实践[2]。
笔者结合《物理化学》课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就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该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 )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森林公园高中化学教师Jo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提出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形式,主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通过构建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和知识内化过程颠倒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预设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将课下的讨论互动转移到课堂上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教学方式和对学习时间利用方式,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3]。
“物理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化工、材料、生物、环境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
该课程的特点是系统性、逻辑性和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其内容涵盖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等[1-3]。
上饶师范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物理化学””课程96学时(6学分),分2个学期开设,每学期只有48学时,教材使用的是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的《物理化学》(第六版)。
由于《物理化学》(下册)课时少,内容多,且又有10个专升本的学生加入20级材料化学班,个别学生没学过化学,这给教与学带来了挑战,因而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
笔者面向20级材料化学专业学生,采用翻转课堂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物理化学》(下册)教学与实践。
1课程概述1.1课程教学目标“物理化学”课程作为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以下4个课程目标:一是了解“物理化学”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物理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掌握“物理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具有科学、理性、严谨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了解“物理化学”理论在生活、生产以及在材料、化工、食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了解“物理化学”发展的前沿和方向。
在材料设计与开发性能等方面,学生能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四是具备较强的交流、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合作精神,并能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1.2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4-5]。
翻转课堂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物理化学》(下册)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将课程中的知识传授部分放到课程外,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学习和应用。
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角度出发,探讨其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教学效果,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1 教学内容的设计在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课程要求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步骤、原理说明、实验数据分析等内容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等途径提前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验内容相关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实验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1.3 课堂教学的组织安排在课堂教学环节,《物理化学实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解答问题、实验操作演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
教师还可以设置实验操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在课前进行预习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时,他们会对实验内容更加感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在课前进行预习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2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通过提前进行实验内容的预习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翻转课堂是一种革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预习课程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策略也是非常有效的。
本文将研究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具体策略。
在翻转课堂的策略中,教师应提前上传课程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观看。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上传一些关于物理化学知识的讲解视频,让学生在家里预习,并通过问题和答案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讨论和实践做好准备。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物理化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同时也可以监督和评价学生的讨论过程。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
通过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实验操作,亲自体验和掌握实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如互联网和教学软件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学习工具。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实验视频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实验操作的模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设计互动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前上传课程视频,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辅助学习。
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试图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翻转课堂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理论学习,而在课堂外进行实践和实验操作。
本文将探讨研究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能够充分利用实验课的时间。
传统的实验课通常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实验。
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实验操作的不准确。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
由于学生已经预习过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使实验的时间能够更好地被利用。
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中,教师通常会给出明确的指导步骤和实验要求,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即可。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讨论并分享经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中学生的时间安排也需要考虑。
在传统的实验课中,教师会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进行实验讲解和指导,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形式,通过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作业布置的顺序,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启发和问题解决,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上,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势。
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将实验过程和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只需跟随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事先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预习材料来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和讨论。
这样一来,学生会对实验更加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翻转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很少有机会思考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实验结果。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提前学习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提升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翻转课堂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在课前通过预习材料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在课堂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和讨论,并且可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和答疑。
这样一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也更加牢固。
翻转课堂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只是灌输知识,更多的是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预习材料,并且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在翻转课堂中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
翻转课堂适用于《物理化学实验》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巩固三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环境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研究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和练习部分分离出来,让学生在课堂外部学习并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进而在课堂上完成高阶思维、探究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翻转课堂也越来越受到教学生们的关注和使用。
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设计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1、选择和设计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2、设计和使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翻转课堂中,学习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故而必须设计和使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和期刊文章、通过互联网寻找资源和其他学生的讨论,以及通过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和资料,并进行学习。
3、安排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活动。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外部就可以进行学习,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获得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实验操作之前就可以通过学习资料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实验操作的流程和步骤,并且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物理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的制定。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课堂外部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实验设计知识和方法,为实验操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并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外部就可以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和创新,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本研究着眼于常规课堂讲授、“翻转课堂”与“问题教学”相结合的《物理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实践应用。
实践结果初步显示,“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 ;物理化学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144-02收稿日期:2018-04-02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6C0031作者简介:陈茂龙(1986-),男,汉族,湖南宁乡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合成及应用;童海霞(1975-),女,汉族,湖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光催化材料;曾巨澜(1976-),男,汉族,湖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性能相变储热材料。
翻转课堂即“Flipped Classroom or 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按照一定教学目标去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部分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很多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目的知识点的学习与消化,很多知识点将需要学生在课堂外查找资料自学完成,包括观看教学视频和慕课、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在课外面对面的与同学讨论、在网络上通过微信群和QQ 群与其他同学讨论[1]。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神经学教授Barrows 在1969年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的,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2]。
“问题教学”法具有如下优点:①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②促进终身学习;③帮助突出理解而不是事实;④帮助深入学习和运用建构主义的方法;⑤增强自学;⑥更好的理解和熟悉;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⑧促进自我激励的态度;⑨帮助增进师生关系;⑩帮助达到更高水平的学习。
当然凡事都有利有弊,“问题教学”法也不例外,这是一种耗时、对认知负荷较大、对执行要求较高、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最后的考核评价都需要仔细考虑的教学方法[2,3]。
翻转课堂与问题教学两种教学方法都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但由翻转课堂的内涵可以预见其对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一些不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则会收效甚微,因此需要结合“问题教学”法帮助和督促不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
一、《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设计缘由《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系统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研究方法的学科;涵盖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以及宏观到微观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与变化规律;也包括对化学过程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4]。
总之物理化学是一级化学学科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包括经典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动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等重要内容。
其中热力学内容是基础但却十分抽象,很多刚接触物理化学的学生都感觉很难理解。
因此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发展物理化学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化学知识。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物理化学》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即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知识理论化和表面化,难以系统化。
虽然通过教师讲授初步的理论知识,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理论知识,但学生难以理论联系实际,也难以解答生活中一些涉及到物理化学的问题。
(2)学习内容多,但深度不够。
《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但涵盖非常广泛,而且很多知识点也较难理解;但由于课时有限(目前我校物理化学B 只有48课时),基本都是4至6学时学习一章,而物理化学中出现的定理公式较多,很多重要的定理(如偏摩尔量与化学势)与公式有着一些类似的变形式,但这些变形式的使用条件、适用范围、甚至物理意义都存在差别,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和梳理,因此48课时往往不够。
(3)课程考核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80%)仍然是高校的物理化学课程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
这种经典的考核方式对衡量学生对知识点的基本掌握还是有积极的作用,但这容易使学生死记硬背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各种物化理论与公式,而忽略了这些理论与公式的来龙去脉及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这进一步导致学生上课只对考试陈茂龙,童海霞,曾巨澜(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410114)【课程建设】Designing and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Teaching Method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FlippedClassroom on Physical ChemistryCHEN Mao-long,TONG Hai-xia,ZENG Ju-la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Changsha410114,China)Abstract:This study design and apply a teaching method of combin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flipped classroom on Physical Chemis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method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eaching effect.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problem-based learning;Physical Chemistry相关内容的讲授感兴趣,在考试前则要求划重点甚至希望提供考试题库等。
因此,需要思考教学方法的改变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基于此我们进行了《物理化学》课程的“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初步教学设计与实践。
二、“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物理化学》教学设计参考国内同行对《物理化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设计,除了常规讲授之外,本研究的教学设计主要基于教师为学生提供部分课外学习资源和“问题教学”的问题,部分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一个接一个的学习模式对课程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
整个的课程教学设计则包括课堂讲授与翻转课堂、课堂“问题教学”及课程学习考核三个部分。
1.课堂讲授并布置任务完成课外自主学习。
《物理化学》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学习是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只有部分难点和极重点则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梳理和讲解,并尽量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前几次课,教师便向学生讲述本课程的翻转课堂理念以及对课程重要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梳理,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安排,并让学生了解考核要求的目的与本质,总之让学生了解“翻转课堂”和“问题教学”的本质及流程。
当学生遇到学习中的疑难点时,则通过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讨论组、或QQ 群及微信群开展学习讨论。
2.课堂“问题教学”。
当前《物理化学》课程总共48学时,由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难度较大,因此20个理论学时依然为传统教学设计,主要用作对一些难点与极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对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另28个理论学时则为“问题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设计了十二个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如热力学判据、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偏摩尔量、化学势、依数性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既定流程展开教学。
一般过程如下:①学生被分为12组,明确小组组长、记录员等角色;②各小组在明确自己小组抽到的问题后,开始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与梳理;③各小组讨论并总结发言,教师对其汇报进行指导并答疑;④教师及旁听小组分别对汇报的小组进行打分。
3.期终考试与平时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传统《物理化学》的考核方式主要依据期末闭卷考试进行(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80%)。
本研究尝试对该课程采用期终考试成绩与平时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
具体如下:平时成绩占据50%,期末考试成绩占据50%,这相当于大大降低了期末考试所占的比例。
平时评价则相对复杂:15%根据小组学习自我评估表和物化练习题结果给分;25%的课堂问题学习得分是根据小组学生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分别占这一部分的20%、30%和50%。
剩下的10%由课堂随机考勤构成,无故缺勤一次扣2%,迟到一次扣1%。
三、“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结果2017年9月—12月,对非化学专业的87名大二本科生进行“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初步实践。
课程结束后,按照既定考核方式进行了成绩评定,《物理化学》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平均分为68.95分,比上一年高近5分。
其中,最高分90分,最低分42分,考核总成绩分布如下:40—49:2人,50—59:6人,60—69:40人,70—79:26人,80—89:12人,90—100:1人。
总体可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上一年有所进步,但依然存在极大的进步空间。
此外,87名学生全部参与了匿名的问卷调查,部分收上来的问卷不合格(15份),72份合格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在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上,83.3%的学生持满意态度。
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62.5%的学生认为掌握了物理化学的大部分基础知识。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63.9%的学生认为采用教师讲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与汇报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较合适,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小组成员参差不齐影响小组整体的成绩。
除此之外,学生还对改进《物理化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些建议,如增加物化实验、增加问题分析、丰富问题内容等。
“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的《物理化学》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问题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学习参与度,也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https:///wiki/Flipped_classroom.[2]https:///wiki/Problem-based_learning.[3]张华.PBL 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2011.[4]张雄飞,王少芬,伍章生.物理化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