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都中学2009年秋高2010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一直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

据此回答1~4题。

1.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
A.促使土地国有制转向土地私有制B.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C.减轻农民负担D.确立封建制度
2.西汉时期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 )
A.实行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标准B.实行赋税与行政管理一体化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密D.赋税征收简明易行
3.明朝改变赋税形态以银两征税,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 A.使白银成为市场上普遍流通的货币B.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
C.刺激了冶铁业的发展D.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4. 下列关于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据此回答5--6题。

5.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 )
①“君权神授”②“大一统”③“民贵君轻”④“讲信修睦”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中国领土不断扩大,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密不可分。

据此回答7--11题。

7.下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代中原地区的铸铁技术传入新疆地区B.契丹族仿照汉字创制自己的文字
C.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D.清代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8.在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9.下列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反映封建经济繁荣时期景象的历史古迹是()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莫高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
10.汉朝民族关系的最大成就是( )
①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关系②设置西域都护,中央正式管辖西域
③几次出击匈奴,解除匈奴威胁④推行和亲政策,化解民族纷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1、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

”当时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图示是()
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对外开放、积极与外国交流,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2~15题。

12.汉唐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有( )
①和日本、朝鲜交往频繁②陆路、海路并重
③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技术④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明初积极的对外交往政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表现在( )
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②欧洲的水利技术被介绍到中国
③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④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交往频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输入朝鲜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
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D.佛教传入中国
15. 右图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徽标,徽标由乘风破浪西行的帆船、翻滚的浅蓝色弧形水纹浪花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1405—2005)”文字组成。

我们之所以纪
念郑和,主要是因为其()
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
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
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重视调整政治经济政策,保证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据此
回答16~17题。

16.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是
( )
①重农抑商②奖励军功③废井田制④奖励耕织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人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众多。

据此回答18~20题。

18.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
A.华佗发明麻沸散B.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蔡伦改进造纸术D.张衡制造地动仪
19.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
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2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2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回答23—24题
23.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是:()
①.政府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②.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④.地主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多买田置地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③④
24.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5、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B. 颁布了通行全国的律法
C.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D.开辟了我国2000多年历史发展的新方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26题16 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计50分)26.(16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请阅读《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作者施和金)一文所提供的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战争时段分布表
材料二中国古代战争地区(按今省)分布表
材料三中国古代战争密集区简表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三、四,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特点。

(6分)
(2)为什么今河南境内是我国古代战争发生最多的地区?为什么明朝时东南沿海成为战争的密集区?(4分)
(3)据材料四,说明我国古代战争南北分布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4分)
27、(16分)土地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中国政府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期
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深刻的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针对这一问题各诸侯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由此导致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哪些重大变化?(3分)
材料一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北宋熙宁五年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

——《百科知识?宋朝》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折办于官。

——《明史?食货志?赋役》
(2)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

依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北宋、明朝各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3分)其政策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材料三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分)为此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3分)
28. (18分)统治者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

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三: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

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

(2分)
重庆市丰都中学高2010级中国古代史检测
参考答案
期。

但这一时期南方战争远比北方少,说明南方相对安定。

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对峙局面,所以战争多发生在黄河和长江之间这一区域。

(6分)
28.(3)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

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4)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5)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

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6)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