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发酵液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传统泡菜制作与乳酸菌的分离观察

传统泡菜制作与乳酸菌的分离观察泡菜是一道传统的韩国食品,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乳酸菌进行发酵。
乳酸菌是一类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细菌,常用于发酵食品以达到延长保质期和增加食品味道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泡菜制作的过程,并且对乳酸菌进行分离观察,以进一步了解其在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材料准备。
传统泡菜的主要材料是白菜和辣椒粉。
白菜需要先切成块状,然后洗净沥水备用。
辣椒粉是为了增加泡菜的辣味,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添加。
接下来是腌制。
将白菜块放入腌菜缸中,加入适量的盐,均匀撒在每一块白菜上。
腌制的时间通常需要3-4小时,这个过程中盐会吸收白菜中的水分,同时排出一部分的水分。
腌制结束后,用流水冲洗掉菜块上的盐份,并搅拌去掉多余的水分。
然后是发酵。
将冲洗干净的白菜块放回腌菜缸中,并适量加入辣椒粉和其他调料,如大蒜、姜、鸡精等,根据个人喜好可自由搭配。
将所有材料均匀混合,确保每一块白菜都裹上了调料。
此时,泡菜需要放置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发酵的时间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延长,通常需要2-3天。
最后是贮存。
发酵结束后,将泡菜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防止继续发酵。
传统泡菜通常会存放在冰箱中,这样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同时也使其味道更加浓郁。
通过以上制作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美味可口的传统泡菜。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乳酸菌在泡菜中的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分离观察乳酸菌。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小部分发酵后的泡菜,并将其放入无菌水中进行稀释,以得到适量的菌液。
2.取一份无菌琼脂平板,将菌液均匀涂抹在平板表面。
3.将琼脂平板放入恒温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4.观察平板上的菌落情况,根据形态和颜色的差异,可以初步判断乳酸菌的种类。
5.从菌落上挑选出几个代表性的菌落进行单菌分离,分别培养在琼脂平板上,以获得纯种乳酸菌。
6.对单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确定其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如利用能力、发酵产物等。
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关键 词 :酸 菜 ;乳 酸 菌 ;分 离 ;鉴 定 中 图分 类 号 :T 2 9 S0 文 献标 志码 :A d i 036 /sn17 — 6 6X . 1.9 1 o:1.99js . 19 4 () 0 0 . 3 i 6 2 00
Ioaina dI e tiain o a t a trai a ek a t uc slt n d ni c t fL ci B cei n S u r ru ie o f o c J
第 9期( 总第 2 0期) 2 21 0 0年 9月
农产品 ̄..・ JT 学刊 I I
A a e cP rdcl f am Pou tP ̄es g cdmi ei i r rd cs r si o ao F n
No9 . Sp e
文章编号 :1 7 — 6 6 2 1 0 — 0 2 0 6 1 94 ( 0 0) 9 0 5 — 3
Ab t c : I r e o ca i p ce flci a tr n n tr ls n r r u . S d u wi B o ce o u p e s d u s l s a t n o d rt lr y s e is o t b ce a i au a a e k a t L me i m t r f a c i h r mo r s l r l o i m at p
酸 菜汁 中乳酸茵的分 离与鉴定研 究
方 丽,郑明珠
10 ) 3 18 1 ( 吉林农业 大学 食 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摘 要:为明确 自然发酵酸菜 中乳酸菌的种类 ,采用添加溴甲酚紫的 s L分离培养基对其中的产酸菌进行分离 ,结合表型 形态测定筛选其中的乳酸菌 ,并根据 ( 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 f 自 ,对筛选到的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进行形态学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表 明,自然发酵酸菜汁中的产 酸优势菌为 G +菌 ,且它们大多属于乳酸菌 ;筛选 到 9株乳酸菌 S 一 Y ,其 中 S 4为 Y1S 9 Y
自然发酵东北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 3 5 0 0)
摘
要 :文章从 1 5份 自然发 酵的 东北酸 菜样 品 中分 离乳杆 菌 ,并对 其种属进 行鉴 定。通过 形 态学观 察及
H O 酶 、糖发酵等生理生化试验 对所分 离菌株进行初 步鉴定 ,再利用 1Sr N 6 A序列 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所分 离 D 菌株进行 1Sr N 6 D A基 因扩增与测序 ,并将测序 结果与 G n a k中该属 内菌株 的 1 Sr N eBn 6 A基 因序 列进 行 同源性 D
s a c t n d t r u h n t r er u n ai obaie h o g a ual mena in an d n ied o h ev f g n s a d s e is f t t d ie t o i f n t e l elo e u n p ce .Th e es
Ab t a t h i u p s ft i s u y we e i lt d L co a i t is f m s mp s o s r c :T e man p r o e o hs t d r oa e a tb c fs r n r s l i a 0 1 a l f 5 e
关 键 词 :乳 杆 菌 ;酸 菜 ;分 离 ;鉴 定 中图 分 类号 :¥ 6 .;X12 7 75 7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 3 9 2 1 ) 1 0 2 - 7 0 5 96 (0 0 1- 15 0
loa i n n l d n iC t n o L c o a ii r m n t r I e me t d s lt a d n e t la i f a t b cl fO o f O l a u a f r n e
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研究

表2结果表明,L7、L-8和L广6菌株的发酵液中均含有 乳酸,说明此3个菌株为产乳酸菌株。 2.2.2形态学鉴定结果.
1,-7、L8和L广6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见表3。
表3 L-7、L_.8和L_6菌株的形态学特征鉴定结果 Table 3.Identifica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L--7.L_名and L-6
材料:大白菜、食盐。 试剂:蛋白胨、酵母膏、吐温一80,牛肉膏、琼脂、乳酸、
K2HP04、柠檬酸三铵、乙酸钠、葡萄糖、MgS04·7H20、 MnSO.I·4H20、丁醇、甲酸等。
仪器: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奥林巴斯显微镜, 731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电热手提式高压杀菌锅,酸 度计,电子天平。 1.1.1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09)02-0062稍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lactic acid bacteria in pickled cabbage
LIUXiaohuil,CHENShunl,GAOXiaomeil,ZHANGYahl,CAIYue2
Abl血act:Tb僦high—acid-yield strain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juice ofpickled cabbage fermented naturally and w啪identified bacterially using the
classical class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strains were Lactobacillus brev趣Lactobacillus planetarium and Lcuconostoc mcsenteroides
对从中国四川泡菜中分离的乳酸菌进行识别和鉴定

精心整理对从中国四川泡菜中分离的乳酸菌进行识别和鉴定泡菜是传统的发酵蔬菜产品,在中国的四川省很受欢迎。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来自四川省6个不同地区的36个样品来调查主要物质乳酸菌在泡菜中的多样性(实验室)。
这些样品的实验室计数的记录是从3.90到8.40cfuml-1。
使用MRS琼脂培养基,从这些样本中获得总共有185个假定的革兰氏阳性实验室和过氧化氢酶缺乏的属性,这些菌株被发现在物种水平生理测试上,16srRNA基因测序和PCR扩增鉴定。
结果显示,所有的所分离的乳酸菌都准确地确定为肠球菌thailandicus(2株)、乳杆菌(16株),l.短(24株),l.paracasei(9株),l.杆菌(81株),l.pentosus(38株),l.sakei(8株),l.spicheri(1株)、乳酸明串珠菌(1株)和片球菌属ethanolidu-rans(5株)。
四川泡菜的主要实验室l.杆菌,它是从大多数样本中分离的。
结果还表明,来自四川省泡菜,,。
对在天(约°°C到16.4),室温下,泡菜汁的样品收集时间为15分钟,在冰上进行2-5h运输和样品到达实验室后立即进行了微生物分析。
计数和隔离的实验室稀释是1毫升的泡菜汁加9毫升生理盐水(0.9%氯化钠)。
进一步连续稀释10倍,范围是10-5到10-9,在实验室进行处理和测定,使用布朗甲酚紫(BCP琼脂、Nissui制药、To-kyo、日本)厌氧30°C孵化2天,平板在30°C用灭菌锅罐进行灭菌,(巴尔的摩生物实验室,GasPak100厌氧系统,BD生物科学,火花,医学博士,美国)。
菌落是从MRS培养基上随机地挑取,每个平板含有30-300个菌落,(ManRogosaSharpe液体培养基,丙烯酰胺),并转移到5ml的MRS液体培养基中,选中平板上的菌落在MRS培养基上进行反复纯化,革兰氏阳性和过氧化氢阴性酶是从纯化的平板中提取,在-80°C,10%(w/v)脱脂牛奶进行冷冻储存。
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乳酸菌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益生作用。
因此,分离和鉴定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是食品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首先需要从发酵食品样品中分离乳酸菌。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将样品通过稀释后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以便只有乳酸菌能够生长。
接种后,将培养基放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
乳酸菌具有较强的酸性产生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会形成明显的酸性环境。
可通过测量培养基的pH值来初步判断是否有乳酸菌生长。
在分离乳酸菌的培养基上,我们可能会观察到许多不同形态的菌落。
这些菌落在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菌落进行后续的鉴定。
对于乳酸菌的鉴定,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
一种常用的鉴定方法是形态学观察。
乳酸菌具有一些特征性的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的特点、质地的柔软程度等。
此外,乳酸菌的细胞形态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如形状、大小、胞内结构等。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种属。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例如,乳酸菌通常能够在不产生气体的条件下发酵葡萄糖。
此外,乳酸菌对于一些特定的碳源、氮源等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
通过对乳酸菌进行代谢特性的测试,可以进一步确认其种属。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为乳酸菌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对乳酸菌的DNA进行提取和PCR扩增,可以得到乳酸菌的16S rRNA序列。
将这些序列与已知种属的乳酸菌进行比对,可以准确鉴定乳酸菌的种属。
在发酵食品中,常常存在多种乳酸菌同时存在的情况。
因此,对于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种属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确定了乳酸菌的种属,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力。
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是一项科学而有趣的工作。
通过对乳酸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乳酸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剂的筛选

第4期
毕金峰等: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茵的分茵、鉴定及发酵剂的筛选
-347
培养基为I号培养基(用于乳酸菌分离、活化)、Ⅱ号培养基(用于乳酸菌计数)、Ⅲ号培养基(用于乳酸
菌鉴定)。
1.2试验方法
1.2.1 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茵的分离、筛选的试验程序自然发酵酸菜汁液一稀释一培养一挑起单菌落染色、镜检一挑
2007(10)
11.巨晓英.韩烨.周志江 自然发酵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期刊论文]-食品与机械 2008(5) 12.陈仲翔.董英 泡菜工业化生产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4(4) 13.曾凡坤.侯东军 提高青菜头泡菜品质初探[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1(6) 14.张茜.赵文婧.李嘉祺.段学强 山西高平市农家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期刊论文]-微生物学杂志 2010(4) 15.卢晓黎.尼海峰 发酵蔬菜功能菌研究与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 2012(2)
图4不同pH值培养基按种L一乳
n羽grno砷4酸t恤球0fe一Lf—董 fe种lc删t生sc长删0情f C况pOlCIC∞ UStk n硼唧 Inoculated in caltmt
1
2
3
4
5
6
盐浓度Salt./哪lc蛳h嘶∞(%)
圈5不同盐浓度培养基接种L一
n即乳n 奠5 球T蕾h曹eF种喇生长 h 情cl况m曲线 of L—
lactic Kid o_x璐in,aculala岫tn Cllltm'e 皿e曲m_曲击n'e,rtl salty c啊冀哪tn删缸
2.2发酵剂初选试验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接种发酵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随时间延长,pH值初期下降快,后期下降慢,可滴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一、引言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乳酸菌可以通过发酵作用,将葡萄糖、果糖等碳源转化为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酶、抗生素等。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对于深入研究乳酸菌菌种的特性、功能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乳酸菌分离方法1. 采样乳酸菌的分离首先需要进行采样工作。
可以从发酵食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土壤、肠道等多种来源进行采样。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新鲜性和卫生性,避免外部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 培养基的选择乳酸菌可以利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乳清培养基等。
根据具体的分离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3. 分离将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系列稀释,取适量的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培养温度一般在30-37摄氏度之间,培养时间约48-72小时。
4. 纯化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选择典型的菌落进行分离单菌培养,通过多次传代稀释可以纯化获得纯种的乳酸菌。
5. 形态观察利用显微镜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
三、乳酸菌鉴定方法1. 生理生化鉴定通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包括乳酸发酵能力、氧耐受性、温度、pH值的适应能力等,可以初步判断乳酸菌的种属。
2. 生化试剂法利用生化试剂对乳酸菌进行鉴定,如气体发生试验、氧化还原酶试验、酶活性试验等。
3. 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PCR扩增乳酸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与数据库比对,确定乳酸菌的种属分类。
四、乳酸菌试验方法1. 发酵活性测定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活性,如发酵速率、产酸速率、产酶能力等。
2. 抗菌活性测定测定乳酸菌对一些有害菌的抑菌作用,判断其在抗菌方面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uerkraut fermenfa“On brolh and the abl¨tv of
produclng lactIc acⅫof fhem are hIgher The colony
characterlstIc, phys|doglcal and biocheml8竹
0f廿1鲫 characterls“c and A纠kit resulis showed that 7
可溶性淀粉29,蒸馏水1000n·L,琼脂15~209。 明胶培养幕”:牛肉膏蛋白胨液100mL,明胶
12一189,pH7.2~7.4。
醋酸铅培养基”:pH7.4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loomL,硫代硫酸钠0.259,lO%醋酸铅水溶液lmL。
收稿日期:2007—03一05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蔫菁萍(I卯2一),士.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学。
结合上述特征,并参阅《伯杰氏细菌手册》.从酸 菜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菌株HDRsl,HDRs2, HDRs3,HDRs4.HDRs5。HDRs6.HDRs7的菌体形 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植物乳杆菌 (如渤60c删琊pz鲫tⅡrMm)相符,茼株HDRs8则与短 乳杆茴(£删£。6nc珊瑚6础心)相符,因此,HDRsl, HDRs2,ⅢDRs3,HDRs4,HDRs5,IfDRs6,HDRs7应 归属于植物乳杆菌(kc£06一珊”pfnmnmm),而 HDRs8应归属于短乳杆菌(k“06。cⅢ酣6㈣厶)”】。
0_259。
sL培养基。1:酪朊水解物Iog,葡萄糖209,酵母
Key words:ChInese sauerkrauf fermentatlon broth;lactlc ac矧 bactena:seDara¨0n and Ident…catlon
提取物59,柠檬酸二铵29,吐温80 1mL,KH:Pot 69, Feso。 · 7H20 O.039.cncOONa · 3H20 259,
垒丝I
研究与摆讨
vot,28.No.io,2007
置翅孙撇中乳酸菌∞分澍与、鉴定
葛菁萍,邹鹏。宋刚.凌宏志,赵丹,平文祥’ (微生物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是从乳酸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该类菌株,以便能
麓叠:从乳酸发酵的酸菜汁中分离筛选到8株产酸能力较高的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G|j05 B401)。
~●●~●…o一●●●●●●●●一◆一一●
and£咖妇础肼 survival d’freeze—d五甜Zd咖6们靠fw DfⅡR“"I^m
rhm砌w du^ng毗orage[J].Biotechnology Letters,2002,24
(19):1587~刚.陈英.余柏松 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的分离纯化[期刊论文]-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3(05)
2.凌代文.东秀珠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 1993 3.沈萍 微生物学实验 1999 4.吕红线.王晓红 腌菜盐水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2000(04)
5.毕金峰.刘长江.孟宪军 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剂的筛选[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万方数据
酸菜发酵液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葛菁萍, 邹鹏, 宋刚, 凌宏志, 赵丹, 平文祥 微生物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07,28(10) 0次
Lac幻白a讹s were
D扫n招n佣 and the 0【her Is
Lacfobac讯Us bfev|s
1材料与方法
1 1实验材料 1.1 1 酸菜发酵液采自齐齐哈尔市丰源食品有限 公司大型发酵罐。 1.1.2培养基 1.1.2.1分离培养基
MRs培养基“:蛋白胨lOg,牛肉膏log。酵母提取 物59,K:Hpo。29,柠檬酸二铵29,乙酸钠5s,葡萄糖 209,吐温80 1mL,M静o。·7H20 O.589,MnsO。‘4H20
subjected to drying,storage卸d rehy山mtion[J].JoumaJ of
[9]乔发东,南度贤,兰风英.浓缩乳酸茵发酵荆冷冻干燥介
Applied Micm biolo舒,1999,87:429—437.
质的选择[J],中国乳品工业,1998.26(4):13—15.
万方数据
69,葡萄糖109,土温80 0.59,Mgs04·7H2()o.29, MnsO.·H20 O.059,Feso。·7H20 0049,柠檬酸铵
5.09。
1.1.2.2鉴别培养基 PY培养基4。:蛋白胨O.59,胰酶解酪朊0.59,酵
母提取物1.og,盐溶液4.OmL,蒸馏水100mL。 淀粉培养基”3:蛋白胨109,Nacl 59,牛肉膏59,
中图分类号:Ts20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一0306(2007)10一0083一02
MgS04·7H20 0.589,MnS04·4H20 0 1590
HP培养基:2’:蛋白胨209,牛肉膏log,酵母膏
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乳酸菌的原因之一是乳酸 菌能产生细菌素“j。当革兰氏阳性菌产生的羊毛硫 抗生素乳链菌肽被科研人员发现并被认为可作为天 然防腐剂以替代化学防腐剂应用在食品保藏方面 时,各国的众多科研工作者都将注意力转向了革兰 氏阳性菌产生的细菌素,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 究和应用研究.以期发现新型的可用于食品防腐及 临床抗菌治疗的肽类抗生索。其中,乳酸菌细菌素 成为研究热点。对酸菜中特定乳酸菌的分离与鉴 定,是对乳酸菌素抑菌作用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即
[5]毕金峰,刘长江,孟宪军 自然发酵酸菜汁中乳酸茵的分 离、鉴定厦发酵卉4的筛选[J].沈阳农业犬学学报,2000,31
(4):346~349.
[6]刮倩云,任向超,王敌.乳醢菌的分离厦乳酸发酵[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15l~152. [7]东秀珠,等.常见细茵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1
应用于生产,并为后期抑菌物质的分离提取服务。
乳酸茼.通过形态特征、茵落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API斌
荆条鉴定.结果表明其中有7株茵为植物乳杆茼
(£咖h珊邶pk陆州m),1株茼为短乳杆菌(血c∞kc拙“
6r眦s)。
关键词:发酵洼.乳醢茴,分离鍪定
Abstract:8 L.acCic acH bacteria were seDarated仃Om Chinese
2.3 API鉴定试剂条 API 50 cH(REF50300)是用于乳酸杆菌和相关
菌的鉴定,一个实验条包括49种碳水化台物的发酵 反应。以测定菌制成悬液接种实验条的每一个小 管,当培养时.由于发酵碳水化合物产酸.PH下降, 使指示剂变色,构成菌株的生化图谱,然后,用API LAB plus软件分析试剂条的反应结果,用于鉴定或 分型。
参考文献
[1]曾志刚,陈荚,余柏松细菌素产生茵的筛选厦其细菌素 的分离纯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5):257—259.
[2]凌代文,东秀珠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属实验方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3]沈萍.等.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9
[4]吕红线,王晓红.腌幕盐水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J]. 江苏食品与发酵.2()()0.12(4):7~9
2000(04)
6.刘倩云.任向超.王歆 乳酸菌的分离及乳酸发酵[期刊论文]-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02)
7.东秀珠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姚丽娅.诸永志.徐为民.王道营.汪志君.曹建民.YAO Li-ya.ZHU Yong-zhi.XU Wei-min.WANG Dao-ying
其中HDRsl.HDRs2。HDRs3.HDRs4,HDRs5, HDRs6,ITT)Rs7的分析结果一致,为极好鉴定,植物 乳杆荫.ID=99 9%,T;093。菌株HDRs8则为好 的鉴定结粜,短乳杆菌,ID=99.7%,T=O.34。 3讨论
乳酸苗及其细菌素作为天然来源的食品防腐剂 以取代对人体有害的化学防腐剂,体现出广阔的应 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乳酸菌细菌 素的研究也深人开展起来。文献资料中报道的多为 从自然发酵的酸菜汁”、新鲜酸乳”。或香肠…中分离 筛选得到产细菌素的乳酸菌,但鲜有从乳酸酸菜发 酵液中分离乳酸菌的。我们以有益健康,对人体无 危害的乳酸酸菜发酵液为原材料.从中分离并鉴定 得纠了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不但可叫应用于生 产,而且也为后期细菌素的分离提取打下了基础。
.J也善警竺兰_-====I—7;==_五_————————————一研究与摆讨 S出me∽d jec‰0100 0f F08d hdln∽
?’。…~
1 2.1 菌种的富集 为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口J在 分离筛选前进彳亍增殖培养,按接种量lo%将酸菜发 酵液接入MRs液体培养堆中,30℃厌氧培养48h,连 续增殖2~3次。 1.2.2苗种的分离纯化以无菌生理盐水逐绒稀释 样品,涂布丁已绛制备好的分离培养基(含2%的碳 酸钙)平扳上,其上二再覆盖一层同样的培养基,夹层 厌氧培养(30℃,48h),然后挑选溶钙蒯大的单菌落, 在分离培养基I:多次划线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 1.2_3 菌种初步鉴定乳酸纸层析实验”1:把筛选出 的菌株分别进行乳酸纸层析分析,展什剂是水:苯甲 醇:正丁醇=1:5:5,另加l%的甲酸,显色剂为004% 溴甲酚蓝酒精溶液,2%的分析纯乳酸和空白培养液 作对照。 1.2.4菌种鉴定将筛选出的菌株分别进行形态特 征、菌落特征、各种生理牛化特征的观察,包括接触 酶实验、淀粉水解实验、吲哚实验、明胶水解实验、硫 化氢实验、甲基红实验、伏普实验、精氨酸产氨实验. 氧的利用、糖发酵实验,并利用APl 5【)cH菌种峪定 试剂条(bloMedeux,Marcy l’ELoik,France)进行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