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试题汇编,推荐文档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试题汇编,推荐文档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试题汇编1..(08全国Ⅱ卷)(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B.N2、SO2、H2O、NH3C.N2、SO2、NH3、H2O D.H2O、NH3、SO2、N22..(08宁夏卷)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mL(标准状况);a方案二:将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mol·L-1 10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②方案二 (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

3..(08海南卷)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4..(08上海卷)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D.O2、SO2、H2O 5..(08上海卷)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1.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 2CuFeS2+7O2CuSO4+CuO+Fe2O3 +3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B.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C.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 mol电子D.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答案] D[解析]CuFeS2中Cu为+2价, Fe为+2价, S为-2价, A选项错误; CuFeS2中S、Fe化合价都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B选项错误;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4 mol电子, C选项错误; D正确。

2.三氟化氮(NF3) 在微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 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 N> FB. 在与水蒸气反应中, 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 在潮湿空气中反应,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D[解析]原子半径: N> F, A正确; 三氟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F、NO和HNO3, 三氟化氮中氮元素为+3价, 部分N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HNO3, 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化为NO, 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正确; 石灰水可除去HF、HNO3, 所以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C正确; 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相等, 可得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错误。

3.已知: ①Na3N+3H2O3NaOH+NH3↑, ②NaH+H2O NaOH+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 Na+> > H+B. 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 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答案] C[解析]离子半径: N3-> Na+> H+, A不正确; 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不正确; 根据反应①可知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盐, D不正确。

高考化学真题详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详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详解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于化学考试来说,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考化学真题中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题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1. 选择题:题目: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B. 2H2O -> 2H2 + O2C. CaO + H2O -> Ca(OH)2D. 2HCl + Mg -> MgCl2 + H2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因为其中Ca和O的氧化态并未发生变化。

选项A、B和D中,都存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转化,但只有选项D中氧化态从0变为-1(Cl从-1变为0),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因此答案为D。

2. 填空题:题目:在下列配对中,所有的草酸盐都是:A. KHSO4B. KNO2C. Na2CO3D. Na2C2O4解析:草酸盐是指由草酸根离子(C2O4^2-)组成的盐类。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直接排除选项A和B。

选项C中的CO3^2-是碳酸根离子,不属于草酸盐。

而选项D中的C2O4^2-正是草酸根离子,因此答案为D。

3. 解答题:题目:已知CuSO4溶液中存在Cu2+离子和SO4^2-离子,当向溶液中加入Zn粉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解释反应产物的变化。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我们可以知道反应中涉及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 + CuSO4 -> ZnSO4 + Cu解释反应产物的变化:反应中,锌(Zn)原子被氧化,其氧化态从0变为+2(Zn -> Zn^2+)。

铜离子(Cu^2+)被还原,其氧化态从+2变为0(Cu^2+ -> Cu)。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含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熔融氧化:3MnO2+ KClO3+ 6KOH熔融3K2MnO4+ KCl+3H2O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将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装入三颈烧瓶,再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______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②瓷坩埚③蒸发皿④铁坩埚(3)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

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

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______,打开旋塞______,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

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4)除去K2MnO4歧化产物中MnO2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5)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最后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④ AC BDE 过滤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解析】【分析】(1)由实验装置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2)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含有碱性KOH应用铁坩埚;(3)该操作的目的是将气囊F中的二氧化碳排出,据此判断正确的操作方法;(4)高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5)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详解】(1)由实验装置可知,仪器a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中含有碱性KOH,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应用铁坩埚,故答案为:④;(3)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需要将气囊F中二氧化碳排出到热K2MnO4溶液中,所以需要关闭A、C,打开B、D、E,轻轻挤压气囊F,从而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故答案为:AC;BDE;(4)高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固液分离应用过滤的方法,则除去高锰酸钾溶液中的二氧化锰应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过滤;(5)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实验时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避免高锰酸钾晶体受热发生分解,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0 氧化还原反应1.(广东,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原理的理解。

A选项呼吸面具中的过氧化钠通过与CO2和H2O反应来提供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中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是氧化还原反应。

C选项是合成氨反应,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是氧化还原反应。

D选项是用铵盐与碱加热制氨气,属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2.(四川,13)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结合题意,反应过程为①Cu/Cu2O+HNO3Cu(NO3)2+NO↑+H2O, ②NaOH+HNO3/Cu(NO3)2NaNO3+Cu(OH)2↓+ H2O。

n[Cu(OH)2]==0.4 mol,故Cu(NO3)2消耗NaOH0.4 mol×2=0.8 mol,余下硝酸1.0 mol/L×1.0 L-0.8 mol=0.2 mol, D项正确; n(Cu)+2n(Cu2O)=0.4mol, n(Cu)×64 g·mol-1+n(Cu2O)×144 g·mol-1=27.2 g,解得:n(Cu)=0.2mol, n(Cu2O)=0.1mol。

2011届各地高三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1).

2011届各地高三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1).

2011届各地高三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 1)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强化专练(一):氧化还原反应1. ( 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用FeCI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B. Na2O2与H20反应制备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 D .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4解析:B 中元素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 C 中的HClO 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D 的离子方程式本身没有问题,但 KMnO4的强氧化性 能将浓盐酸氧化,不能实现证明 H2O2具有还原性的目的(还原性:HCI >H2O2 , HCl 先反 应),D 错。

答案:A2. (2010安徽卷)7.亚氨基羟(Li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 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Li2NH + H2 = LiNH2 + LiH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Li2NH 中N 的化合价是一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 +和H +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A 选项中Li2NH 中氮的化合价为-3;C 选项中 理过程,而该方法为化学方法。

3.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 KI ,.H2O2―► H2O IO3--* I2 MnO4-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 KI ,A. H2O2B. IO3-C. MnO4-D. HNO3下列物质中,按照只有氧化性、 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A ) A . F2、K 、HC1 C . NO2、Na 、Br2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 4. 是 B . C12、A1、H2 D . O2、SO2、H2O NaC1O 发生如下反应:3NaC1O2NaC1+NaC1O3。

在相同条 (B ) 5. 件下NaC1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 . NaC1、NaC1O B . NaC1、NaC1O3 C . NaC1O 、NaC1O3 D . NaC1O3、NaC1O4[来源:学*科* 网] 6. 已知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以发生反应: 2FeC13+H2S 2FeC12+S J +2HC1。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二

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二

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1.(2011全国II 卷13)某含铬Cr 2O 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 4·(NH 4)2 SO 4·6H 2O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 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B .处理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Fe y Cr x O 3中3x=y解析: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mo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6×nx 2mo =3nx mol 。

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 =3x ,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 ×(1+y )mol =n(3x+1)mol ,因此选项A 是错误的。

答案:A2(2011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选修四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看来高三一轮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不能急功近利。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

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价,从而体现氧化性。

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海轮外壳上装铜块会加快海轮外壳腐蚀的进程。

答案:A3 (2011上海卷5)高铁酸钾( K 2FeO 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 .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 .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 .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 .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4(2011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SO 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 . Ba(OH)2B . Ba(NO 3)2C . Na 2SD . BaCl 2解析:A 生成BaSO 3沉淀;SO 2溶于水显酸性,被Ba(NO 3)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BaSO 4沉淀;SO 2通入Na 2S 溶液中会生成单质S 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氧化还原反应
1.(2011全国II 卷13)某含铬Cr 2O 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 4·(NH 4)2 SO 4·6H 2O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 3 。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 .处理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
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 .在FeO·Fe y Cr x O 3中3x=y
解析: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 2O 72- 的物质量为nx 2
mo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6×nx 2
mo =3nx mol 。

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 =3x ,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 ×(1+y )mol =n(3x+1)mol ,因此选项A 是错误的。

答案:A
2.(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 .2Na 2O 2+2H 2O=4NaOH+O 2↑
B .4Fe(OH)2+O 2+2H 2O=4Fe(OH)3
C .2F 2+2H 2O=4HF+O 2
D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解析:反应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A 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 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 中水还原剂;D 中水作氧化剂。

答案:CD
3.(2011上海24)雄黄(As 4S 4)和雌黄(As 2S 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 2S 3和SnCl 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 4S 4和SnCl 4并放出H 2S 气体。

若As 2S 3和SnCl 2正好完全反应,As 2S 3和Sn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3) As 2S 3和HNO 3有如下反应:As 2S 3+ 10H ++ 10NO 3—
=2H 3AsO 4+ 3S+10NO 2↑+ 2H 2O 若生成2mol H 3AsO 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
原电池,则NO2应该在(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选填编号)。

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解析:(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1molAs2S3作氧化剂得到2mol电子,而1molSnCl2作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H2S是还原性气体可用碱液吸收或硫酸铜溶液吸收;(3)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的个数是2×(5-3)+3×(0+2)=10。

NO2属于还原产物,在正极生成;(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O2的量是0.5mol×4/4=0.5mol,但考虑到随着反应到进行,硝酸的浓度会降低而稀硝酸不与碳反应。

答案:(1)1:1
(2)As2S3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10mol 正极
(4)a
2.(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D.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

A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中水还原剂;D中水作氧化剂。

答案: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