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论 《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1)实事求是
2)互惠互利
1.2.2 公共关系 的原则
3)全员公关 4)开拓创新 5)立足长远
6)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1.3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1.3.1 公共关系溯源 公共关系的源头可追溯到古代社会人类文
明开始的地方——古埃及、巴比伦、波斯 和中国等国家。虽然“公共关系”这个名 词几千年前根本没有出现,但在当时,它 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却已有之。
❖ ●与新闻媒体保持畅通的真实的信息交流。
❖ ●他发表了著名的《原则宣言》,明确论述了公 共关系的职业目标:公众应该被告知。
❖ 但是艾维•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
3)伯内斯时期——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 公关学科化的一面旗 手; 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 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 里程碑”的专著── 《公众舆论的形成》; 1928年,他写出了《舆 论》一书;1952年,他 又写出了《公共关系学》 教科书。
“说真话”的基本思想,提 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 的公共关系基本原则。
❖ 公关职业化的第一人,赢 得了“公共关系之父”的 美誉
❖ 艾维•李的主要贡献有:
❖ ●提出了关于工商组织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利 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的概念。
❖ ●公共关系人员要力争与组织最高决策层联系, 并赢得他们的支持。
4)卡特李普时期--“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卡特李普和森特在他们的代表作《有效公 共关系》中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 系模式,成为当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标志。
❖所谓“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就是 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 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 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
1.1.3 公共关系的特征
绪论、第一章

❖ 高必达主编《植物病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2003
教材
❖ 教材:陈利锋等人主编,农业植物病 理学 中国农业出版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植物病理学? 2、植物病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哪些? 3、防治植物病害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章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 (3)病害发生的结果,植物生长和繁衍 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对病害理解的两种观点
❖ 1、经济学观点:判断某植物是否得病主 要是看其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是否受到了 损害。(碎色郁金香、茭白茎部膨大等)
❖ 2、生物学观点:从植物出发,认为只要 植物正常代谢过程受到干扰或破坏,导致 植株生长偏离正常轨迹即是发生了病害。
❖ 按传播方式和介体来分,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 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
四、植物病害系统
❖ (一)自然植物病 害系统
1. 寄主植物;
2.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寄主和病原以外 的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气象和土壤因素);
3. 病原生物;
寄主
病害三角
环境
(寄主病原物结合体)
病原物
(二)农田植物病害系统
一、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 社会重要性: ❖ 经济重要性: ❖ 直接损失:产量(据FAO统计,全世界每年因病害
造成的损失平均达10-15%,相当于2000亿美元), 质量,防治成本 ❖ 间接损失:产后病,消费者的开支增加,对中间消 费者的影响。 ❖ 生态重要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限制种 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恶化等)。
二、病因分析
❖ 1.生物因子(动物和昆虫除外):特点是群 体发病时不均匀,有发病中心.具有侵染性 和传染性
第1章 绪论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自动化免疫分析仪 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验,如肿瘤标志物、激素、酶类、
抗原或抗 体、维生 素、细胞 因子和各 种代谢物 质等的测 定。
三、色谱分析技术
• 色谱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 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物质的各组分得到分离,再对 其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
本章小结
• 在使用仪器以前必须先掌握仪器的相关知识,包括结构 和各主要部件的功能、仪器的技术原理和工作原理,根 据仪器制造商发布的操作指南编写简易且便于执行的操 作规程,熟悉操作步骤。
• 分类:
电位分析技术、电导分析技术、电解分析技术、 电容量分析技术、伏安分析技术、电化学生物传 感器技术等。
二、电化学分析技术
• 临床化学检验中电解质分析、血气与酸碱分析等 所用的仪器,,大多基于电化学分析技术。
ABL800 系列血气分析仪 测量pH值、血气、电解质、血氧源自代谢物。二、电化学分析技术
VARIANT™ II TURBO 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基于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仪器 专用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四、质谱分析技术
• 质谱仪是一类能够使物质粒子离化成离子并通过适 当的电场或磁场将它们按空间位置、时间先后,或 者轨道稳定与否实现质荷比分离,经检测强度后对 物质进行分析的仪器。
• 通过强大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和中间连接软件(middleware),临床检验 实验室可达到智能化、自动化地控制样本检测的全 过程。
• 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缩短了检验 结果报告周期,进一步满足了临床的需要。
第1章 绪论

《森林防火条例 》
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公布,自1988年3月15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森林防火组织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火灾的扑救 森林火灾的调查和统计 奖励与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火 火 火!
什么是火?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可燃物与氧等 助燃物质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并伴有放 热发光的燃烧现象。
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
损失严重
1987年 中国大兴安岭 133万公顷
大面积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偏远山区和林区 森林火灾波动性大 目前森林火灾大幅下降
我国林火管理目标
从生态观点出发,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和现代技 术的理论水平,进行综合森林防火规划,采用人 为和天然的多种防火措施,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 使森林火灾的发生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将森 林火灾的损失限制在一定经济水平,充分发挥火 的有益生态效益,以维护生态平衡,繁荣林区经 济。
——最大限度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与发展,充分 发挥林火的生态效益。
四、我国森林火灾划分标准
分类
五、我国森林防火管理法律 制度及依据
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森林防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六、森林防火主要内容
林火基础理论 林火与环境 林火与生态系统 森林火灾预防 林火扑救 火的应用 林火评价
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虽然防火灭 火手段先进,但由于地广林多,加之受气侯的影响,森 林火灾仍然很严重。
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威威” 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诞生于2007年4月4日,名字叫“威 威”,其名字与保卫的“卫”字谐音。 防火虎“威威”身穿森林消防制服,背负风力灭火机,帽徽 为中国森林防火徽标,胸前的“CFFM”是“CHINA FOREST FIRE MANAGEMENT”(中国森林防火)的英文 缩写。
第一章 绪论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第1章 绪 论

• 为表示分子的立体形象可用立体 结构式:
H C H H H
科学的步伐是不会被“鸿沟” 阻止的。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 勒(1800—1882)首次从无机物人工 合成了有机化合物——尿素.给 “生命力论一次巨大冲击。 维勒起初是想用氰作用于氨水 以制取氰酸铵(NH4CN0)、然而却 意外地得到一种白色晶状物质, 经分折这是一种与动物机体内的 代谢产物尿素相同的物质。这一 实验结果震动了整个化学界。
B
+
H
+
• 酸与碱的关系:
• 酸放出质子后产生的酸根即为该酸的 共轭碱。 • 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的质子化合物即 为该碱的共轭酸。 • 酸越强,它的共轭碱越弱 • 碱越强,它的共轭酸越弱。
• 酸
CH3COOH H2SO4
碱
H2O CH3OH
碱的共轭酸 酸的共轭碱
H3O+ CH3O+H2 CH3COOHSO4-
4、共价键的极性和极化之间区别
• 键的极性是由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产 生的,其大小取决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之 差。键的极性是键的内在性质,是永恒的 现象。而键的极化则是在外界电场作用下 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现象,当外界电场除 去后即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类
• 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有机化合物分子 结构中能反映出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有时又叫功能基,功能团。 • 有机化合物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按 照骨架分类,另一种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 异裂(heterlysis): 另一种断裂方式是成键的一对电子保留 在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上,由此而产生 正负离子。按异裂而产生正负离子的 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
第一章 绪论

首第一章绪论§1-1 机械与机械工程§1-2 机械工程概论的基本内容§1-3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1-4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首§1-1 机械与机械工程1. 机械与机器2. 机械分类3. 机械产品的基本要求4. 机械工程返章首1.机械与机器从广义角度讲,凡是能完成一定机械运动的装置都是机械。
工程中,常把每一个具体的机械称为机器。
机器的真正含义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与机器人们常把最为简单的、没有动力源机械称为工具或器械。
1) 机械2) 工具3) 机器返章首具返章首器返章首2.机械分类动力机械交通运输机械作业机械机器人兵器民用生活机械信息机械械分类返章首械图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输出的机械,统称动力机械1)电动机2)内燃机3)风力机返章首具有较大活动范围、以搬为主要目的的机械,统称为交通运输机械1)汽车2)飞机3)轮船机械图返章首分类1)各类加工机床2)农业机械3)林业机械4)矿山机械6)化工机械7)工程机械8)纺织机械9)印刷机械10)包装机械11)食品机械12)钻探开采机械13)医疗机械14)办公机械5)冶金机械作业机械能进行材料加工或处理、管理产品的机械,常按作业性质进行分类返章1)各类加工机床图首CJL06系列仪表车床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首2)农业机械图首3)林业机械图MQ-G1300C 贴面机定向结构板生产线成套设备(部分)返章首4)矿山机械图粉碎机雷蒙磨双转子反击式破碎机:双转子反击破碎机返章5)冶金机械图首步进式高速冷床冷轧机组及酸洗、卷取、分条机组设备返章6)化工机械图首发酵罐板框压滤机振动筛返章首7)工程机械图首8)纺织机械图纺织机纺织机箭杆织机首9)印刷机械图罗兰百花(PAPV A)对开机海德堡(M-OFFSET )四开机首10)包装机械图TM1400型半自动贴面机返章首GR-300型家禽骨肉分离机11)食品机械图Unp-803电动刨冰机易拉罐封装口生产线返12)钻探开采机械图章首ZQ80y型钻杆钳950-H旋转器抽油机返章13)医疗机械图首NJP900型全自动硬胶囊填充机ACM803呼吸机ACM603麻醉机返章首公机图14)办公机械图返章首机器人是一种新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相结合的智能系统。
第1章绪论

1第1章 绪 论1.1 基本要求● 掌握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 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熟悉共价键的性质及其意义。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特征分析分子间作用力,进一步理解有机化合物特点。
● 掌握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中间体。
1.2 基本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及其特点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组成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包括C ,H ,O ,N ,S ,P ,X (卤素)。
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烃,若还含有其他官能团,则称为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一门学科。
与无机物相比,有机物具有以下特点:多数有机物易燃烧;熔点低;化学反应速率慢,副反应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物的以上特点都是由其结构特征所决定的。
2. 经典结构理论 组成分子的若干原子在分子内是按一定的顺序和结合方式连接着的,这种排列和结合方式称为结构。
19世纪中叶,由凯库勒(A.Kekul é)、库柏尔(A.Couper )、布特列洛夫(A.M.Buteleroff )、范特荷夫(J.H.van't Hoff )、勒贝尔(J.A.Le Bel )等提出的经典结构理论要点如下:(1)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元素总是四价的,其他元素都有各自的氧化值,如氢一价、氧二价、氮三价、卤素一价;(2)碳原子间可以彼此以单键、双键或叁键结合。
例如: (3)饱和碳原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4)分子结构决定分子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根据上述要点,就可以依分子式写出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经典结构理论反映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及组成,但无法说明为什么要以一定比例结合。
3. 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是波函数Ψ的图像。
Ψ是描写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可以粗略地把Ψ看作是在x,y,z 三维空间里能找到电子的一个区域。
原子轨道有s ,p ,d ,f ,g 等不同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供精美食物
满意的顾客
2.现代生产运作的基本特征 (一)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二)生产运作模式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 (三)生产运作系统的柔性化 (四)追求“绿色”生产
3.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概念:是对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的总称。 内容: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产品和服务设计,生产 流程选择, 生产能力规划, 设备与设施布 置, 岗位与工作设计 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管理: 生产计划,库存管 理,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计划,项目管理, 质量控制,物流管理(后勤管理)
营销
2、研究内容
1)、各种类型组织内部运作的计划、组织、协调、 指挥、控制。 2)、各种类型组织之间的协调管理。 如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管理等。
3、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2节 生产/运作系统及管理 Production/Operations System and Management
提高的问题。
服务 ,提供附加和周边服务,对于制 造业来说,当产品的硬技术基本一样时, 企业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附加服务就有可 能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对于服务企业 来说,在基本服务之外,提供附加服务也 会赢得更多的顾客。例如饭店看护孩子, 有儿童娱乐场所。
2.资源(投入)要素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现代化企业提供产品和服 务的能力的一大特点是取决于其设施设备的能 力,而不是人员工作的速度,因此,生产与运 作管理中的设施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足 够、完好和灵活的生产运作能力。 物料管理,物料是指企业制造产品、提供 服务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其他产品,当今 企业生产运作所需的绝大部分物料需要外购, 因此物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最经济的方法保 证及时充足的物料供应。
第3节 运作的分类研究
根据输出物的性质分类 制造型生产(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 有形输出的过程。
服务型生产(Service Operations) 服务型生产又称非制造性生产,其基本特征 是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有时为实现服务而必 须提供有形产品。
· 理财 (financing)
· 营销 (Marketing)
生产
其它职能 理财 采购(Purchasing) 供应(Supplying)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设备管理(Maintenance)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人力资源管理(Personnel)
基本职能(Basic Functions) ·生产/运作(Production/Operations)
生产/运作是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关联的一组 活动,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最基本的职能。 生产/运作是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根据输出物的特性,将其分为两种形式的生产: 物质产品的生产(goods-oriented, tangible products) 服务性产品的生产(service-oriented, intangible products)
生产运作管理
主讲人:杨 贞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人生观念转变: 1.和气生财取代你死我活(合/协作) 2.以人为本取代金钱万能(积累人脉) 3.诚信乃成功第一要素取代惊人胆魄惊人 才能(人格魅力) 4.谁动了我的奶酪取代是太阳总会升起的 盲目乐观(危机感) 5.大公司规模小公司管理,现金/顾客/周转 模式取代大而全大而威模式(关注利润)
6.把产品做好取代宏伟大计(注意细节,做好规 划) 7.放眼世界,经营全球化取代内部相互残杀(长 远眼光) 8.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取代学而优则仕 9.团队\放权\监督\制约取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具备管理素质) 10. 学无止境,奋斗不息(贵在坚持) 11.家庭需要经营
教学参考书
Richard J. Schonberger, et al: Operations Management , Mcgraw-Hill, 1997 Richard L. Francis et al: Facility Layout and Location: An Analytical Approach, Prentice Hall, 1992 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美]理查德 B. 蔡斯等著,宋国防等译:生产与运作管理—— 制造与服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陈荣秋,马士华主编:生产与运作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流程型生产: 化工、炼油、造纸、水泥
副产品
原料
副产品
原料
2.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物料离 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 变产品的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其特点是:产品由许多零部件构成,各零件 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所以整个产品的生产 工艺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 总装配最后成为产品。 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 生产的配套性,如果在各种零件的生产数量、 品种和时间上不成套,只要缺一个零件就无 法装配出成品,这种生产管理最为复杂,是 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汽车制造,船舶,计 算机,家电等。
从实现特定目标考虑,组织(Organizations)比个人 (Individuals)更有效率 组织的性质有所不同,可分为: 非赢利性组织(Nonprofit) 赢利性组织(For-profit) 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Goods)或服务(Services)的赢 利性组织称为企业组织(Business Organizations) 虽然组织的特性不同,但其所应具有的基本职能是 相似的
2.辅助物品,指提供服务时由顾客购买或自备并消费的
有形物品.
3.显性服务,指那些顾客能用感官明显察觉到的,构成
服务实质性内容的效用.
4.隐性服务,指顾客只能模糊感受到的精神收获,并不
是服务的实质性内容.
• 生产系统的简化模型
增值过程
输入
人力资源 资本资源 物料 设备 厂房 信息 技术 …
输出
转换过程
人员管理,考虑在生产运作过程 的各个环节,如何有效、高效地配置 和使用人力资源。 信息管理,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 既涉及到大量的物流,也需要考虑其 中的信息流,用信息流来拉动物流, 因此,信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 确收集、传递处理必要的信息。
3.环境要素管理: 从产出的角度来说,企业在产出对社会有 用的产品的同时,也可能生产出一些负产品, 如排泄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从而给环境造 成污染,同时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也可能造成 环境污染,如汽车的尾气排放。 从投入角度来说,企业在获取和利用各种 资源进行生产运作时,有必要考虑到人类的自 然资源是有限的,需要考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以及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问题。
产品 服务
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运作,是指将投人的生产 要素转化为有形产品或(和)无形劳务。制造 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不再作严格区分,统一 称为“生产与运作”,或简称为“运作”。
转换的类型
实物—制造
位置—运输
交换—零售 存储—仓储服务 生理—医疗保健 信息—电讯 ….
表1.1
系统 汽车制 造厂 学校 医院 商场
输入-转换-输出的典型系统
转 换 制造、装配汽 车 传授知识、技 能 治疗、护理 吸引顾客、推 销产品 输 出 汽车 受过教育的人 才 健康的人 满意的顾客
主要输入资源 钢材、零部件、 设备、工具 学生、教师、教 材、教室 病人、医师、护 士、药品、医疗 设备 顾客、售货员、 商品、库房
餐厅
顾客、服务员、 食品、厨师
除了企业内部将投入转换成产出部分外,生产
系统还包括供应商和用户。供应商以一定的价格按时,
按质,按量向生产系统提供各种投入品,对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提供物质保证,用户是产出品的消费者,并为生产系统提供产品 需求的信息,对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必不可少。
生产系统的运行可表现为三个流程:物流、信
息流和资金流
一、制造型生产分类
(一)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为: 1.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 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 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其特点是:工艺过程连续进行,顺序固定不变。 管理重点是:要保证连续供料和确保每一环节 的正常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引 起整个生产过程的瘫痪,由于产品和生产过程 相对稳定,有条件采用各种自动装置,实现对 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如化工(塑料,药品, 肥皂等)、炼油,造纸,食品,冶金等。
第一章
绪
论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 生产/运作分类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组织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所谓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4、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 提供满意服务。 高效率:迅速满足用户的需要,订货提前期短 低成本(低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最少 高柔性(灵活):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 务和开发新服务 准时: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 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质量
.运作系统
其功能是通过与顾客直接接触而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通常,服 务是一个在支持性设施内使用辅助物品实现显性和隐性效用的包,称为服 务包。实际上,服务包是在一定环境下由服务企业向顾客提供的若干产品 和服务的组合。它由四个部分组成:
1.支持性设施,即提供服务必须具备的物质资源,如
医院、飞机、球场等;
生产系统:国际生产工程学会曾对生产系统作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