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补充内容1
上外版新教材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1课文

上外版新教材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1课文1. Introduction本文主要介绍了上外版新教材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1课文的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Communication”,通过阅读课文,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着如何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运用适当的交流策略展开。
2. Text Overview本单元的课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2.1 Text A: Biography of an Old TreeText A的标题是《Biography of an Old Tree》,全文讲述了一棵古老的树在经历了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后最终被人类所破坏的故事。
通过讲述这棵树的故事,作者希望唤起读者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发出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警示。
2.2 Text B: Should We Change Our Way of Communicating?Text B的标题是《Should We Change Our Way of Communicating?》,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是否应该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2.3 Text C: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ext C的标题是《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对人们生活和交流方式的影响。
通过讲述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作者希望让人们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
3. Key Points and Vocabulary3.1 Text AText A中的关键点和词汇主要有:•古老的树遭受自然灾害•人类的破坏性行为•砍伐树木•森林砍伐•破坏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相关词汇有:disaster, destruction, logging, ecological bal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等。
2019人教版新教材高一英语unit 1 重点词汇短语句型

7.①recommend sb sth=recommend sth to sb向某人推荐某物②recommend doing sth 建议做某事③recommend sb to do sth 建议某人做某事④recommend that sb (should) do sth 建议某人做某事8.①quit office/school离职/退学②quit doing sth 放弃/停止做某事9.①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责任感②take responsibility for 对……负责10.attract vt.吸引;引起……注意(或兴趣)attraction n.吸引力;引力;吸引人之物attractive adj.有吸引力的;引起注意的;引起兴趣的①attract one’s attention/mind吸引某人的注意力②be attracted to 喜爱,为……所吸引11.addiction n.上瘾;沉溺①be/get/become addicted to(doing) sth沉溺于(做)某事;专心(做)某事②addict oneself to(doing) sth 沉溺于(做)某事重点句型1.v.-ing作主语v.-ing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
Going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to senior high school is a really big challenge.从初中到高中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Studying hard isn’t always fun, but I’ll be well prepared for university or whatever else comes in the future.努力学习并不总是有趣的,但我将为大学或未来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好充分准备。
2.宾语从句First/At first/First of allFirst, I had to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which courses I wanted to take.首先我必须非常仔细的考虑我想上哪些课程。
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由六根火柴最多可搭成几个三角形?(空间:4个)2、在我们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3、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
问题:请根据某种标准对以上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二)、研探新知空间几何体:多面体(面、棱、顶点):棱柱、棱锥、棱台;旋转体(轴):圆柱、圆锥、圆台、球。
1、棱柱的结构特征:(1)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2)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棱柱的概念):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3)棱柱的表示法及分类:(4)相关概念:底面(底)、侧面、侧棱、顶点。
2、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1)实物模型演示,投影图片;(2)以类似的方法,根据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高中语文(第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明确语文的重要性二、语文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学过程导入:大家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吧,有谁能说说里面讲得是什么内容?(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其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同样,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孩子也不能学汉语,老师只能教日语。
日本想从思想上禁锢中国的下一代,以达到完全控制中国的目的。
由此可见,语文有多重要,掌握了我们祖国的语言,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语文的重要性和怎样学好语文!为什么要学语文?第一,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
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
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
所以,在所学课目的排名中,语文通常排在第一位!第二,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
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比如人际交往、写文件、定合同,这些都离不开语文。
第三,因为高考要考语文。
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然而,既然高考还存在,我们就无法逃避它,而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
全国的高考方案有很多中,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
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它。
第四,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高一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一、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教材分析地球是由不同物质组成和不同状态的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构成的,《地球的圈层结构》这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介绍地球圈层结构内容之前,教材安排了地震波内容,向我们介绍了地震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方法。
内外部圈层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地震波与内部圈层结构内容与之后第六章自然灾害内容息息相关;而外部圈层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外部圈层涉及的地理要素为后面四章自然环境不同要素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还处于简单的认识层面,缺乏对地球圈层的透彻理解。
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刚进入高中阶段还缺少自主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不强。
本课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图片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比较难掌握。
从心理上,他们自主性强,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渴望动手学习。
四、教学目标素养目标一: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地震波类型及特点、地球各圈层的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素养目标二:通过对不同圈层的认识,了解不同圈层结构的范围、组成物质及状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通过举例说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应与自然和谐统一,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岩石圈及软流层的范围。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七、教学过程3.结合课本P23“地球的外部圈层”内容,列表归纳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探究归纳】1.图示景观(九寨沟)涉及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四个圈层。
构成该景观主体要素的是水圈。
高中英语外研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UNIT1Anewstart-教案设计说明

(二)读前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词云、图片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阅读文章第一段猜测标题中”hints”的意思。
【设计意图】运用词云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猜词技能;
(三)读中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扫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定位信息,找到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结构、主要内容和阅读策略的理解情况,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扫读技能。
本次授课对象在经历了三年的初中学习之后,已经积累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其缺乏运用阅读技巧的能力。因此,本课引导学生运用扫读、猜词,培养其一定的阅读技能;此外,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深入思考会在高中入学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建议,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思维。
(五)语言技能:(1)理解性技能:从语篇中提取主要观点和信息,理解语篇要义;理解书面语篇中标题、小标题的含义;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以迅速查找目标信息;根据语篇标题预测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把握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特征;将语篇的内容与自身的经历联系起来;(2)表达性技能:根据表达目的选择适当的语篇类型;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在口头表达中运用目光、表情、手势、姿势、动作等非语言手段表达意义;
【高一英语新教材必修二】Unit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2-3

√
I know the general meaning of the word.
The speaker gives an example of the word.
After-listening
Youth Project
Who
What
(create an app)
Why
take photos of ... write texts ...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Listening&Speaking P2-3
The Forbidden City
Mogo Caves of Dunhuang
Potala Palace
The Great Pyramid
Taj Mahal
The Great Wall is not only China's heritage, it is also the world's heritage.
News report
Title Body
news lead: where, who, what
details: why, how, what
Would you like take part in a project like this? Why or why not?
Could you think of more ways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Help the reporter to complete the news report based on what you hear and the interview notes.
International Youth Camp Members Create Mount Tai App
2011年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课时分配:1课时预习探究:(学生用)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新教材补充内容
一、高一上P24 表2.1
思考与讨论:为使使得到的粗盐中除了氯化钠外含杂质较少,实际生产中卤水的密度范围控制应在什么范围内?
二、高一上P24 粗盐提纯
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为什么10g粗盐要量取30mL水来溶解?
2.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什么?
3.蒸发到即将干时,为什么要停止加热或用小火加热?
4.为什么用少量水洗涤结晶物能除去其中少量的可溶性杂质?
5.粗盐提纯中几次用到玻璃棒,每次使用的作用各是什么?
三、高一上P26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的改进,以及应用。
1.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种类。
2.生成气体的检验。
3.生成气体与原溶液反应的应用。
4.电解装置的改进应用。
四、高一上P27 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盐酸和烧碱
1.合成塔里燃烧器的特点及其作用(两种气体通入的特点、反应放出热量的处理)。
2.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装置的特点以及相关气体的制取。
3.氢氧化钠的广泛用途。
五、高一上P31 海水中的氯
1.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气跟水反应和漂白作用(使湿润的色布褪色的是盐酸还是次氯酸?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
2.氯气的用途。
3.为什么工业上通常用消石灰跟氯气反应制消毒剂,而不用烧碱跟氯气反应。
六、高一上P36 漂白粉的应用自制褪色灵
方法一:(漂白粉和草酸)漂白粉溶液涂于字上,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留有的黄色斑迹,再用少量草酸溶液涂于字迹处。
方法二:(1份漂白粉、2份碳酸钠、0.5份硼酸、10份水)蘸取少量配制溶液涂于字上。
(不能褪去黑墨水(含碳))
七、高一上P37 探究气体体积的规律
为什么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会相同?
八、高一上P39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1.溴的主要用途。
2.从海水中提取溴,要通过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我国目前是从食盐化工尾料中提取溴。
3.从海带中提取碘。
九、高一上P61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的相互作用除了有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还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阴离子与其相应原子电子层的关系。
3.简单阳离子与其相应原子电子层的关系。
4.为什么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能看作分子式?而共价分子的化学式就是分子式?
十、高一上P65 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1.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体,光照后的现象。
2.混合气体的制取方法:用漂粉精与锌粒装在同一试管内,加入浓盐酸,产生氢、氯混合气体。
写出与其有关的化学反应。
十一、高一上P68 原子以共价键直接构成物质
1.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结构。
分析其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种类,并说明石墨为什么熔点高而质地柔软。
2.为什么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原子个数比。
十二、高一上P74 能量的守恒与转化
1.物质三态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2.氯化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时温
度的变化。
3.热化学方程式,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要求书写。
4.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以及盐类水解反应的热效应。
5.放热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关系。
6.吸热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关系。
7.物质的热稳定性与反应中放出能量的关系。
8.生成物的状态与释放能量的关系。
十三、高一上P87 燃料的充分利用
1.可燃物跟空气里氧气反应,空气的用量选择。
2.固体或液体燃料充分利用的处理。
3.煤的气化和液化的目的。
4.热交换器的结构。
十四、高一下P4 从黑火药到酸雨
1.早期火药的主要成分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硫和铁反应,产物、加热的方法。
3.为什么能用硫粉处理散落的汞粒。
4.硫化氢与氧气。
5.硫化氢与二氧化硫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时的现象。
6.如何用硫来制取亚硫酸钠。
7.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相似之处及不同处。
十五、高一下P14 硫酸
1.浓硫酸使蔗糖脱水,试剂、现象和结论。
2.浓硫酸与铜、碳反应的现象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及不同点。
3.浓硫酸的用途。
4.重晶石、石膏(熟石膏)胆矾、明矾的用途。
十六、高一下P20 化学肥料中的主角
1.氮能使农作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光合作用。
2.固氮的三种途径:
3.铵盐和碱溶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
4.化学肥料使用不当引起的环境问题。
十七、高一下P36 钠、镁与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水的反应,条件与现象。
十八、高一下P55 工业制硫酸
主要化学反应、煅烧硫铁矿、矿石的处理、二氧化硫的转化的条件。
十九、高一下P57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二下、高一下P66 物质在熔化时的导电性
熔化硝酸钾的导电实验,装置内放置其他物质,加热熔化后的导电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