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底后压浆的长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

合集下载

桩端桩侧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创新实验提纲

桩端桩侧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创新实验提纲

桩端桩侧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创新实验近些年,伴随着土木建筑工程向大型化、群体化发展及长跨径桥梁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灌注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但单一工艺的灌注桩,由于成孔工艺的固有缺陷,导致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显著降低。

为了消除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等隐患,采取对桩端和桩侧实施压力注浆措施,改变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桩土间边界条件,从而大幅度提升单桩承载力提高桩身质量。

一、研究内容
桩端桩侧后压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创新实验主要研究桥梁桩基础技术工艺桩端桩侧联合后压浆技术、桩端桩侧联合注浆设备、桩侧注浆设备、后压浆加固机理分析、后压浆效果分析、桩端桩侧后压浆灌注桩有限元模拟分析、桩端桩侧后压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计算方法、有限元计算方法。

二、基本知识需求
1、熟悉相关基础知识概念:桥梁工程、墩台与基础、桩的发展历史、桩的分类、常用的桩基础形式及应用、桩端桩侧联合后压浆技术、土质土力学、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等
2、熟练掌握ABAQUS有限元软件、matalap或mathematics数学软件
3、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机械、化学等
三、科技文献查阅
1、桩端桩侧后压浆相关专利
2、桩端桩侧后压浆相关期刊、论文
3、ABAQUS有限元软件的应用
4、Matalap数学软件的应用
四、科技文献调研方法
1、专利:国家知识产局网-专利检索
2、中文期刊:中国知网(期刊+硕博论文)、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等
3、外文期刊:Ei village 、ELSEVIER主站点SDOL等。

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

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

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桩基和岩石基础的承载力试验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准确地评估和测试试验结果,可以有效地确定基础的承载容量,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一、试验目的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基础的承载能力,确保基础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试验,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 桩基试验:确定单桩的承载力,了解桩身的沉降性能,评估桩基的稳定性。

2. 岩石基础试验:获取岩石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指标,判断岩石基础的可靠性。

二、试验方法在进行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时,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1. 桩基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不同的荷载到待测桩上,测量桩身的变形和荷载响应,从而评估单桩的承载能力。

- 动载试验:采用冲击荷载或震荡荷载作用于桩身,通过对桩身振动特性的分析,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2. 岩石基础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岩石取样分析、岩芯强度试验和预应力锚固试验。

- 岩石取样分析:通过取样分析,了解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 岩芯强度试验:将岩芯样本放置在试验设备上进行拉伸、压缩或剪切等试验,获得岩石的强度参数。

- 预应力锚固试验:通过施加预应力荷载到预埋锚杆上,测量锚杆的变形和荷载响应,评估岩石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试验步骤进行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步骤一般如下:1. 取样准备:对于桩基试验,需要对待测桩进行钻孔取样,并进行标记和编号。

对于岩石基础试验,需要进行岩芯的取样和标记。

2. 试验装置搭建: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搭建适当的试验装置,包括荷载施加设备、测量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3. 试验操作: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

对于桩基试验,施加逐渐增加的荷载到待测桩上,并及时记录和采集数据。

对于岩石基础试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岩石样本的加载和测试,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承载力指标,评估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浅谈嵌岩桩桩底压浆在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嵌岩桩桩底压浆在施工中的应用

桩底注浆机理桩底注浆能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

其机理作用为:1. 对卵石层压力注浆时浆液通过渗透、扩散,将原来充填在卵石和沙颗粒之间的承压水挤走,在桩底形成一个扩大头,增加了受力面积,从而使桩的承载力得到很大提高。

2. 当桩端沉渣和夹层注浆时,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对被搅动的桩端层进行挤压、密实、充填,从而提高了桩端承载力。

3. 持续的高压力水泥浆楔入桩身和孔壁的环状间隙中,使松散的泥被挤压、密实、固结,改善了桩身和土的关系,使侧壁摩擦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提高。

施工工艺1. 工艺流程操作顺序依次为:成孔→放钢筋笼及桩底压力注浆装置→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浇筑→预压力实验→压力注浆→卸注浆接头→封孔。

2. 注浆装置(1)成孔设备:采用GPS-15 型泵吸反循环钻机。

(2)压浆设备:注浆泵BW150 、灰浆搅拌机200L、储浆罐、地面管线、镀锌压浆管、阀门、丝扣接头、车内胎皮、塑皮袋、胶布、铁丝。

3. 注浆施工及过程控制(1)下钢筋笼及注浆管。

钢筋笼下放完毕后,进行清孔,然后开始下放注浆管,该做法的优点是能确保注浆管安放至桩底。

(2)浇灌桩身混凝土。

必须随时观察注浆管的上浮情况。

浇灌混凝土前须将注浆管上端口封闭,以免水泥砂浆等异物进入,堵塞管路。

(3)预压水实验。

灌注桩水下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及时对注浆管道实施预压水试验,以劈裂及清除射浆管单向阀周围混凝土保护层,防止封堵射浆管,确保以后注浆能顺利进行。

(4) 注浆。

注浆前, 先向桩底注入压力水置换出沉渣和沉淤并清洗和疏通注浆管道, 然后再用稀浆液置换出桩底及注浆管道中的沉水。

注浆压力的控制: 在注浆的不同阶段, 注浆压力也不相同。

随着注浆压力的变化必须适当调节浆液浓度,一般先稀浆,最后浓浆。

稀浆便于输送,渗透能力强,中等浓度浆起到填充、挤密作用,浓浆对已注入的浆液有脱水作用。

注浆时必须密切观察压力表压力情况,当发现注浆压力突然下降,流量突然增大时,必须立即停止注浆,进行检查。

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和试验验证

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和试验验证

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和试验验证随着科技的发展,隧道、桥梁等大型地基工程日益复杂,建设者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

嵌岩灌注桩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基础建设设备,它以特殊的机械装置实现了灌注桩的安装与拔出,在很多大型地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安装、拆卸及极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嵌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文就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与试验验证作一简要介绍。

首先,有关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随着岩体和接触面变形,极限载荷主要取决于桩肢与岩体紧密程度。

因此,它的极限载荷被称为桩肢-岩体接触极限载荷。

通常,采用标准的弹性力学方程计算极限载荷。

此外,还可以利用岩体流变性质的参数,如岩体的孔隙率、强度、屈服应力、压缩系数等,结合一定的模型参数,综合考虑桩肢对岩体的潜在影响,由此计算极限载荷。

其次,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实际值,需进行试验验证。

在岩体质量参数以及桩肢-岩体接触紧密程度确定的前提下,以动力拔桩机将桩肢拔出为试验方法,记录拔桩过程中拔出力、位移、嵌岩灌注桩初始位移和最终位移等参数,综合考虑上述参数,真实的极限载荷值就能够得到反映。

最后,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模拟试验。

利用拔桩机首先将嵌岩灌注桩拔出,再采用详细的位移传感器等嵌岩灌注桩的位移及拔出力等参数,建立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模型,进行模拟试验。

模拟试验通过准确设置边界条件,仿真再现岩体对桩肢的反作用和桩肢对岩体的反作用,从而研究极限载荷及桩肢的拔出过程,为更准确的极限载荷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和试验验证,为嵌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估算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依据。

采用以上方法对桩肢的极限载荷进行精确的计算与试验验证,有助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要想确定大型地基工程的安全性,必须准确估计嵌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

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

嵌岩桩承载力分析计算嵌岩桩(也称为钉承桩)是一种通过在岩体中预制孔洞,然后再将钢筋混凝土灌入孔洞中形成的桩。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和承载能力,嵌岩桩被广泛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在进行嵌岩桩的设计和施工前,必须进行其承载力分析计算,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承担工程荷载。

下面将对嵌岩桩的承载力分析计算进行介绍。

嵌岩桩的承载力是指其在承受荷载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其计算公式为:Q=πD^2/4×fs×L其中,Q为嵌岩桩的极限端阻力(即承载力),D为嵌岩桩直径,fs为嵌岩桩钢筋混凝土悬挂桶的极限应力,L为嵌岩桩长度。

在计算嵌岩桩承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计算承载力是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盲目按照公式计算。

(2)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岩石的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压缩强度、渗透性、断裂模量等。

(3)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体密度、地下水位等。

(4)嵌岩桩的承载力计算必须要进行专业的试验和验证,才能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嵌岩桩的悬桶力分析在进行嵌岩桩的承载力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悬桶力的作用。

悬桶力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灌注孔洞时,混凝土在孔洞内所产生的压力力量。

根据其作用方向的不同,悬桶力可分为两种:对钢筋的纵向悬桶力和对墙体的横向悬桶力。

在计算悬桶力时,需要考虑孔洞的孔径、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孔洞的深度和混凝土浇筑的高度等因素。

对于钢筋的纵向悬桶力来说,通过对孔洞进一步加固和钢筋的设置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产生的影响。

而对于墙体的横向悬桶力来说,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支撑和加固,以保证其运输安全。

3.总结嵌岩桩的承载力分析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嵌岩桩的设计和施工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岩石的力学特性等因素来确定承载力,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减少悬桶力的影响。

只有通过严格的计算和验证,才能确保嵌岩桩在工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实验分析

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实验分析
江 苏 建 筑
径嵌岩桩承载性状实验分析
戴 明 , 明飞 , 晔 。浦 琛 琛 臧 刘 ,
(南 京 工业大 学 土木 学院 , 苏南 京 江
2 0 0; 10 9
江 苏省 建筑 工 程质 量检 测 中心有 限公 司 , 江苏 南 京 2 0 0 ) 1 0 8 【 摘 要】 根据南京地区某小区的 3 根试桩的试验, 就嵌岩桩的承载机理, 结合其数据, 分析桩侧摩阻力以及桩端力的发挥
情 况 , 示 南京 地 区嵌 岩 桩 桩 侧 摩 阻力 的 取 值 特 点 , 这一 地 区 的 同 类基 桩 设 计 、 工 有 一 定 的 借 鉴 作 用 。 揭 对 施
[ 关键词 ] 嵌岩桩; 桩侧摩阻力; 桩身轴力 [ 中图分 类- ]U 7 .4 [ 献标 识码] 【  ̄ T 4 31 - 文 A 文章编 号]0 5 6 7 {0 0 0 - 0 9 0 10 — 2 0 2 1 )4 0 7 — 3
渡 , 算 方 法 经 历 了 由 弹 性 方 法 向弹 塑 性 方 法 的发 展 计
对 于嵌 岩 桩 的 破 坏 特 性 , 建 新 等 [ 张 4 1 对嵌 岩 桩 的荷 载试 验 表 明 .嵌 岩 桩 的破 坏 特 性 和 桩 身 与 桩 周 岩 体 的 相 对 强度
l i ' l mP : i m
图 1 桩 荷 载 传 递 机 理
车: 0

与 刚 度 有 关 ,嵌 岩 桩 的破 坏 是 桩 岩 界 面 的 抗 剪 强 度 突 然 丧 失 所 致 。王 耀 辉 等 模 型 嵌 岩 桩 的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型 桩 对 模 的 破 坏 是 混 凝 土 一 石 界 面 上 的剪 切 破 坏 引 起 的 。 岩
于 工 程 当 中[2  ̄3 -。

桥梁工程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性状研究

桥梁工程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性状研究
对 群桩 中心 的 3根 桩 进行 了
图 1 P S 曲 线 -
现场施 工监测 , 监测全 部采用 钢 弦式应 变传感器 。
从桩顶 开始 向下 每 隔 2 5m 的截 面 处 以及 岩层 . 分界 处和桩 端 截 面 处 对 称 在 桩 周 布 置 4个应 变
桥 梁工程 大直径 嵌岩灌 注桩L 的承载特 性 是 1 大家 关心 的问题 。 目前有关 的试验 研究 基本集 中 在 原位试验上 , 是静 载试 验所 能 达 到 的测 试 载 但 荷 有限 , 一般 最 大 加 载 仅 为 3 0 MN, 于 单 桩 设 对 计 承载力达 到 2 0MN 以上 的 大直径嵌 岩桩 , 以 可
0 4 . O 6 .

目一 ・ 08

10 .
鞋 一1 2 .
蜉 一 4 1


16 .
18 .

砂岩 , 灰一黄绿 色 , 薄一中厚 层状 , 强一 弱 风化 , 风
化面呈 浅灰 色 , 理 裂 隙 发 育 , 为 l ~ l 节 厚 4 8m,


2O .

2 2 .
按桩 自身 的 P S 曲线 确 定 该 沉 降量 下各 自分 担 - 的荷 载 。此 外监 测桩 3的沉 降量要 稍 大于其 他两
根桩 。这可 能是 因为 该桩 在开 挖 的初始 阶段 采用
下传递 过程 中 , 不断 克服 这种 侧摩 阻力 , 身截 面 桩
发展 。 1 工 程 概 况
对测 试 资料 分析 整 理 时 , 定 桩 身截 面应力 假 均匀分 布 , 身各测 试 截 面之 间的 应力 ( 变) 桩 应 沿 桩身 为线 性 分布 , 过 平衡 原理 , 段叠 加积 累 , 通 逐 可得桩 身轴力 、 阻 力 和桩 身 轴 向变形 等 有关 参 侧 数 。桩基 的实 测资料 与分 析成果 见 图 l ~图 3 。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检测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检测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检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地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在提高基桩承载力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后压浆技术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及大型建筑迅猛发展,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基础形式多采取灌注桩基础,为了满足设计要求,灌注桩的持力层要求是较为完整的岩石层,桩长和桩径尺寸往往做的很大,使得地下部分的造价在整个工程总造价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同时,由于桩长很长,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

在新疆大多数地区,地貌属于山前冲积平原单元,地质在穿过粘土层后,是一层较厚的碎石层,能否将这一地层加固,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呢?基于这种考虑,我国设计和施工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套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加固桩端地基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桩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桩型压浆前与压浆后承载力的提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看法。

1.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喀什市二环路夏马勒巴格乡十村,由2栋24层酒店(主楼),1栋4层楼(裙楼)及车库共同组成,建筑面积约90000m2,采用桩筏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层。

1.1工程地质概况拟建场地的原始地貌单元属克孜勒河冲积平原,场地内地势开阔,地形起伏不大。

本工程设计桩长范围内地层如下:①层耕土、②层杂填土、③层素填土、④层淤泥、⑤层圆砾、⑥层粉土、⑦层淤泥质土、⑧层圆砾、⑨层卵石。

1.2基桩设计概况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根据地质资料,桩端嵌入密实卵石层,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3000~3500kpa。

原设计桩长18~30m,桩径0.8~1.8m,未采取后压浆技术,后经试验桩试验结果分析,部分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后设计变更为桩长18~30m,桩径0.8~1.4m,为减小桩底沉渣对桩质量的影响,提高单桩承载力,采取后压浆法对桩底沉渣进行固化。

单桩注浆量约为1.5~2.5m3,注浆压力为2.5~4.0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汇路二期工程时对 2 根试桩进行了压浆前、 后的自平衡静载荷试验, 选取试桩 PM 3 7 进行分析 研究。加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按∀公路桥涵地基 与基 础设 计规 范# ( JT GD 63 ∃ 2007, 下文 简 称 规 范) [ 8] 及江苏省地方标准∀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 术规程#( DG J 32/ T J 77 ∃ 2009) [ 9] 进行。各试桩的 桩身按土层界面布置钢筋应变计, 每个截面对称布 置 4 个钢筋应变计, 荷载箱位置和钢筋应变计布置 如图 1 所示, 试桩及压浆施工参数见表 1 。
王红伟, 戴国亮, 叶 涛, 龚维明
( 东南大学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 根据 1 根长大嵌岩桩桩底压浆前后的试验数据, 对比分析了桩底压浆对嵌岩桩桩端阻力和桩
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桩底压浆有效地改善了嵌岩桩桩底沉渣的受力特性, 增大了
图 1 荷载箱位置及钢筋应变 计布置( 单位: m) Fig. 1 Loading Box Location and Rebar Strain Gauge Arrangements ( Unit: m)
表 1 试桩及压浆施工参数
Tab. 1 Parameters of Test Pile and Grouting Construction
0引言
随着大型桥梁及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建设, 越来 越多的钻孔灌注桩应用到了基础工程中。由于成桩 工艺的固有缺陷( 如出现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 会不 同程度地降低桩端及桩侧阻力, 为了满足工程对承 载力的要求, 就得加大桩径或增大桩长, 工程造价也
会随之增加。为了减少工程造价, 并且满足承载力 安全要求, 采用比较便宜的水泥浆液对桩底进行后 压浆就成了一种很好的选择。桩底后压浆技术在灌 注摩擦桩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作用机理[ 1 7] 也逐步 完善, 但桩端嵌入软岩及泥岩以后, 在桩端对其进行 压浆的方法在国际上却鲜有研究。本文中笔者根据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汇路跨湟水河特大桥梁桩
中图分类号: T U473. 1
文献标志码: A
Test on Bearing Behavior of Long and Large Socketed Pile Pile base Post grouting
WANG H ong w ei, DAI Guo liang, YE T ao, GONG Wei m ing
第4期
王红伟, 等: 桩底后压浆的长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
55
基的 1 根试桩压浆前、后承载力的测试数据, 对嵌岩 桩桩底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桩端阻力及桩侧 摩阻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1 试桩概况
1. 1 工程地质概况 湟水河特大桥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 为
文汇路二期工程。该桥南起文汇路海晏路交叉口, 北至文汇路铁南路交叉口, 为双塔五跨混凝土鱼腹 梁自锚式悬索桥, 桥梁跨径布 置为 24 m + 65 m + 158 m+ 65 m+ 24 m, 属公路特大桥。试桩穿越区 地质条件如下: ! 1 土层为强风化泥岩, 呈砖红色、 棕红色、青灰加灰绿色, 可塑 硬塑, 节理裂隙发育, 遇水易软化, 风干易崩解, 岩石完整性差, 岩芯多呈 碎块状、短柱 状, 不连 续, 埋深 3. 0~ 8. 3 m, 厚 度 14. 6~ 23. 4 m, 该层局部夹有石 膏薄层, 岩石天 然 抗压强度 0. 83~ 0. 95 M P a, 平均值为 0. 89 MP a, 建 议值为 0. 8 MP a; ! 2 土层为中风化泥岩, 呈灰褐 色、棕红色、青灰色, 泥质结构, 层状构造, 节理裂隙 较发育, 岩石完整性较好, 岩芯多呈 15~ 35 cm 的柱 状、短柱状, 埋深 22. 4~ 26. 9 m, 厚度 8. 2~ 17. 0 m, 该层局部夹有石膏薄层, 厚度 1. 4~ 2. 1 cm, 岩石天 然抗压强度 1. 94~ 2. 25 M Pa, 平均值为 2. 10 MPa, 建 议值为 2. 0 MP a; ! 3 土层为微风化泥岩, 呈灰褐 色、青灰色, 泥质结构, 层状构造, 节理裂隙稍发育, 岩芯较完整, 多呈 20~ 45 cm 的柱状、长柱状, 连续, 埋深 39. 3~ 40. 3 m, 厚度 4. 4~ 23. 6 m, 岩石天然 抗压强度3. 02~ 3. 31 M P a, 平均值为 3. 12 M Pa, 建 议值为 3. 0 MP a; ! 4 土层为未风化泥岩, 呈灰褐 色、青灰色, 泥质结构, 层状构造, 岩质新鲜, 致密坚 硬, 岩芯多 呈长柱状, 连续, 揭露厚度 5. 1~ 5. 5 m ( 未揭 穿) , 该 层 未风 化 泥岩 容 许 应力 [ 0 ] = 1 000 kP a。 1. 2 试桩及压浆参数
( K ey L abor ator y of Concrete and Prestr essed Co ncr et e St ructur e of M inistr y o f Educat ion, So utheast U niver sity, N anjing 210096, Jiang su, China)
56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9 年
变和断面刚度可以计算出轴向力分布, 进而求出不 同深度的桩侧摩阻力, 利用荷载传递解析方法将桩 侧摩阻力与变位量的关系、荷载箱荷载与向下变位
量的关系, 换算成桩顶荷载对应的荷载 沉降关系, 详细换算方法参见文献[ 9] 、[ 10] 。 2. 2 测试情况
测试前对试桩 P M3 7 桩身混凝土质量 进行了 超声波检测, 结果表明: 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试桩 PM 3 7 压浆前测试, 当加载至 4 % 104 kN 时, 荷载箱 顶板向上位移为10. 69 mm, 荷载箱底板向下位移为 12. 39 m m, 荷载 位移曲线呈缓慢变形, 因加载值已 达到预估加载值, 故终止加载, 开始卸载。测试完毕 后对试桩 P M3 7 进行桩端压浆, 10 d 后进行压浆后 测试, 当加载至 4 % 104 kN 时, 因试桩 PM 3 7 位移 较小, 故又增加两级荷载。当加载至 45 333 kN 时, 荷载箱顶板向上位移为 8. 87 mm, 荷载箱底板向下 位移为 10. 50 m m, 荷载 位移曲线呈缓慢变形, 因加 载值已增加两级加载, 加载值远大于预估加载值, 故 终止加载, 开始 卸载。试桩 P M3 7 压浆 前后的 荷 载 位移测试曲线如图 2 所示。
端阻力为 22 288 kN, 相应位移为 10. 46 mm ; 桩端 阻力提高 23% , 而位移相对减小 0. 23 mm。结合各 级荷载作用下 的测试结果绘制出压浆 前后桩端阻 力 位移曲线, 如图 3 所示。从图 3 可以看出: 试桩 P M3 7 压浆后较压浆前桩端阻力位移 曲线更平缓 一些, 说明压浆后的承载力更大些, 如果继续加载, 承载力还会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嵌岩桩也是灌 注桩, 本次试验成孔工艺为冲孔, 因此不可避免地会 产生桩端沉渣和桩周泥皮等隐患, 加上桩端岩层在 成孔施工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和受扰软化, 桩端以下 持力层的承载能力也因此受到削弱, 从而导致桩端 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嵌岩桩经过桩底压浆后, 水 泥浆液通过渗透、固结桩底沉渣, 提高了桩底沉渣的 强度和变形模量, 浆液在巨大压力下压密填充因施 工造成的岩石裂缝增大了持力层的强度, 从而较大 幅度地提高了桩端阻力。
直径/ m 桩长/ m
2. 2 50. 15
桩预估极限承载2. 8
最大压力/ MPa 水灰比
6. 2 0. 5~ 0. 7
桩端持力层
泥岩
测试方法
先测试后, 压浆, 再测试
2 试桩测试
2. 1 测试方法原理 自平衡试桩法[ 10] 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桩实际工
作条件的试验方法, 采用荷载箱作为加载设备, 使其 与钢筋笼连接后安装在桩身平衡点( 即按规范中所 得上段桩侧负摩阻力与下段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 和相平衡的位置) 处, 并将高压油管和位移棒一起引 到地面。试验时, 从桩顶通过高压油管对荷载箱内 腔施加压力, 箱顶与箱底被推开, 产生向上与向下的 推力, 从而调动桩周土的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 直至破坏, 将上段桩得到的极限抗拔承载力经一定 处理后转换为极限抗压承载力, 与下段桩承载力相 加, 即为桩的极限承载力。在测试中, 测定了荷载箱 的荷载、垂直方向向上和向下的变位量及桩顶、桩底 的位移量, 以及桩在不同深度的应变。通过桩的应
收稿日期: 2009 09 10 基金项目: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8BA G 07B0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BK 2008315) 作者简介: 王红伟( 1982 ) , 男, 河南开封人, 工学硕士研究生, E mai l: hongw ei2007021@ 126. com 。
第 26 卷 第 4 期 2009 年 12 月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Journal of Architect 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Vol. 26 No. 4 Dec. 2009
文章编号: 1673 2049( 2009) 04 0054 05
桩底后压浆的长大嵌岩桩承载性能试验
Abstract: Based on t he t est data of one lo ng and lar ge socket ed pile bef ore and aft er pile base grout ing , t he inf luence on ex ert io n of side resist ance and end resist ance w as com parat iv ely analyzed. T he results show t hat t hrough so cketed pile pile base post gr outing, t he fo rce charact er ist ics of pile base sedim ent w ere improved pow erf ully , w hich increased the st rengt h and defo rmat io n mo duli of sedim ent . At the same t im e, the pile skin w as replaced and filled under the pressure of slurry m ud, and t o so me ex tends, t he sof t rock around t he pile is penet rat ed and com pact ed, w hich enhances the w hole m ount ed capacit y o f pile and t he w hole bear ing capacity of socket ed pile is improved by 14% . T he research production can be applied to design of piles. It can also provide ref erences f or desig n and co nst ruct io n of sim ilar socketed pile. Key words: socketed pile; pile base sediment ; end resist ance; pile base post gro ut 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