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第4章 群落生态

合集下载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群落生态学课件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四章群落生态学课件

(一) 种的个体数量
1.多度(abundance) 多度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 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国内多采用Drude的 七级制多度,即:
Soe (Sociales) 极多,植物地上部分郁闭
Cop 3 (Copiosae) 数量很多
Cop2
数量多
Cop1

数量尚多
Sp (Sparsal) 数量不多而分散
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所有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本身所特有的种这是因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能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和隐蔽条件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 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 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2)种的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 or equitability)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 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例如,甲群落中 有100个个体,其中90个属于种A,另外10个属于种B。 乙群落中也有100个个体,但种A、B各占一半。那么,甲 群落的均匀度就比乙群落低得多。
6. 一定的分布范围 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 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群落 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
7.群落的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 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 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 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ecotone), 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二)综合数量指标
1.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 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其具体定义和计算指标因群落不同 而不同,多度、盖度、体积、重量等或他们的组合均可作 为优势度的指标。

第四章群落生态部分习题

第四章群落生态部分习题

《普通生态学》“群落生态学”部分自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2.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3.在以下生物群落中,净第一性生产力最大的是哪种类型[]。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 D.常绿阔叶林4.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区域是[]。

A.潮间带 B.浅海带 C.珊瑚礁 D.远洋带5.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6.下述对常绿阔叶林描述正确的是[]。

A.常绿阔叶林区属于亚热带气候B.常绿阔叶林又称为夏绿林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7.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是共建种群落B.阔叶林群落中出现的马尾松是罕见种C.板状根植物多属浅根植物D.湖泊中的生产者多分布在深底带11.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常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2.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13.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形态、生理等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同种生物的趋同适应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D.生态型根据形成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5.按丹麦植物学家C.Raunkiaer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物种多样性类型 物种多样性梯度 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2019/5/16
物种多样性类型
α 多样性 :栖息地或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测度群 落内的物种多样性。
β 多样性 : 测度区域尺度上物种组成沿着某个梯 度方向从一个群落到另一个群落的变化率。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 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 一定作用的物种。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 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rare species):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 很低的种类,往往是由于种群自身数量稀少的缘故。偶见种 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 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2019/5/16
群落的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
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 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形成群落环境: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群落的边界特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 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二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2019/5/16
种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由物种数目和相对多度决定的。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指一群落或生境中物种 数目的多寡。 物种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指一群落或生境中全部 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 均匀程度。

农业生态学-第4章-生物群落

农业生态学-第4章-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合理的空间与时间结构是高产
高效生态系统的基础。
一、群落的垂直结构 (upright-structure)
生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分化和成层现象。
成层现象,是生物群落垂直结构
的主要表征。即:不同生活型的物 种在地面以上不同高度(或地面以 下不同深度)分层排列的现象。
地上分层 的环境因
素,主要是光照、温 度和湿度条件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群居在一起,在生物 和生物之间就发生了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相 互关系包括生存空间,各种生物对光能的利用, 对土壤水分和矿质养料的利用,代谢产物的彼 此影响以及彼此间附生、寄生和共生的关系等 等。同时,群居在一起的生物受环境影响,又 作为一个整体影响于一定范围的环境。一个生 物群落具有下列9个基本特征:
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量度,它在计算林木蓄 积量时非常有用。单株乔木的体积,由胸高断 面积乘树高而求得。即: M(林地蓄积量)=∑G(为树木断面积总和) ×H(林样均高度)×f(树干体积与等高同底 的圆柱体体积之比)
(7)重量(weight)
指群落中生物有机部分重量的量度,是衡量种 群或群落生物量或现存量多少的指标。可分为 鲜重和干重来表示。
第四章 生物群落 Biocenose
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 第三节 群落的演替

概念与术语
本 章 提 要
生物群落 (Biotic Community) 生态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群落结构 (Community Structure) 生物群落演替 (Community Succession) 顶极群落 (Climax Community)

环境生态学第四章 群落生态-精品文档

环境生态学第四章  群落生态-精品文档
2019/7/2
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2. 生态成分分析:从生物有机体对其周围环境适应性出发, 划分出生态成分:
生态类型(根据光、水、温度、土壤等因子划分分析) 生活型(生长型)。
3. 群落成员型分析:从物种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出发,根 据个体数量的多少和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划分: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建群种(edificator或constructive species) 伴生种 偶见种 同一物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在不同的群落 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即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可以 以不同的群落成员型出现。
(cultivated vegetation)
2019/7/2
植物群落学的内容范畴:
结构:种类组成、种群特性、外貌、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群落形态学Synmorphology)。
生态:群落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群落的内部环境或 植被环境,群落内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
动态:群落的形成、运动与变化群落的演替(群落动态学 Syndynamics,群落演替学Syngenetics)。
种类组成的统计分析:对群落中所有植物的科、属、种 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可列成植物名录和科属组成表。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以现代分布区为基础的区系划 分,最常见的地理成分如泛北极、东亚、地中海、鄂尔 多斯、亚洲中部。在搞清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理的基础 上,对再搞清植物群落的中心和来源有重要意义。
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
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由瑞典Uppsala大学的 R.Sernauder所创建,继承人为G.E.DuRietz。以注重 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又称Braun-Blanquet 学派):重视群落的生态 外貌、强调特征种以及区别种和专有种。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组成与结构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组成与结构

布朗-布朗奎(Braun-Blauquet)推荐及目测估计多 盖度(多盖度综合级),共设五个等级和两个辅 助级,它们用数字表示为(简化):
5: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75%以上者(即3/4以上 者)
4: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50%—75%以上者(即 1/2—3/4)
3:样地内某种植物的盖度在25%—50%者(即1/4— 1/2)
1
n i1
Ni Ni 1 NN 1
1
1
NN 1
n i1
Ni Ni
1
则群落A的多样性指数为:
D

1

100
1
100

1
99

98

1
0

0.02
则群落B的多样性指数为:
D

1

100
1
100

1
50

49

50

49数
代表人物:H.A.Gleason
现代生态学对群落的认识
群落存既在着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间断性的一面 如果采取生境梯度的分析的方法,即排序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
落变化,在不少情况下,表明群落并不是分离的、有明显边界 的实体,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一个系列 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到群落分类的目的; 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映群落的连续性 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 究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尺度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含义
种的数目或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 种数目的多寡(群落内组成物种愈丰富,则 多样性愈大)
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 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均匀度越大,则群落 多样性值愈大)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PPT资料20页

生态学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PPT资料20页
群落的水平结构
植被的镶嵌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气候影响:微气候、径流 土壤影响:营养物质、土壤质地、地形特点 植物影响:他感作用、遮荫作用、繁殖特点 动物影响:喜食情况、种子散布、食物贮藏、排泄物、
践踏、挖洞
01.11.2019
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ecotone)(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 带):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
01.11.2019
§2 群落结构
群落的生物结构 群落的物理结构 群落的时间结构
01.11.2019
群落的生物结构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种的多样性 种间关联
01.11.2019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 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于植 物群落来说,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 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植物群 落中,处于优势层的优势种称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 的利用有关,群落层 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
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 C 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动物群落的分层 主要与食物有关,其
B
次与不同层次的微气
候条件有关。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A
与阳光、温度、食物 和溶氧等因素有关。
A草被层;B灌木层;C下木层;D林冠层
01.11.2019
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进化时间学说 生态时间学说 空间异质性学说 气候稳定学说 竞争学说 捕食学说 生产力学说
01.11.2019
群落的物理结构

【普通生态学】8、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2)

【普通生态学】8、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2)
11
物种多样性指数
• Simpson指数:D=1-ΣPi2 • Shannon-Weiner指数 H =-ΣPilnPi • 上二式中Pi种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
例,Pi=Ni/N。 • Pielou均匀度指数:E=H/Hmax • Hmax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max=LnS • 实例
9
污染
10
物种多样性(续)
•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 α多样性指数 (同含义) • β多样性指数 • 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 • 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
性越大。 • 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指示生境变化及其被物种分割的程度 • 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 • 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1(0.01) 99(0.99)
C
50(0.50) 50(0.50)
B
0(0.00) 100(1.00)
A
物物 种种 甲乙 群 落
群 落
群 落
13
β多样性指数
• Whittaker指数(βw) βw=S/(mα-1)
• S为所研究系统中记录的物种总数;mα为各样方或 样本的平均物种数。
• Cody指数(βc)
• 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或空间异质性越高,动植 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多样性也越大。如山区物种多样 性明显高于平原;群落中小生境丰富多样,物种多样性越高。
•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动、植物的种类越丰 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可能是最 稳定的。
17
解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学说(续)
8
威胁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