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优编增分练:非选择题特训7 生物进化原理分析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带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带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小题,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3.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图丙所示的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C.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题号 一二总分1314 得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D.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O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D.放射性60CO5.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7实验设计与分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7实验设计与分析

7.实验设计与分析1.(2022辽宁大连模拟)科研人员以萌发的豌豆种子为材料,研究外源H2O2对根生长的影响。

(1)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细胞内的可催化分解H2O2,以避免H2O2浓度过高对细胞产生毒害。

(2)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对照组20 40 60 80弯曲度相对值0(向地生长) 35.3 45.0 55.2 65.5本实验对照组是用等量处理萌发的豌豆种子。

实验结果表明,外源H2O2处理的豌豆根均向水平的方向发生了弯曲,且。

(3)研究发现,豌豆根的根冠细胞中存在感受重力作用的淀粉体(内含淀粉),使根向地生长。

科研人员测定了外源H2O2处理后各组根细胞中的淀粉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图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外源H2O2的作用下,,使根减弱了对重力的感应。

(4)为进一步研究根弯曲生长的原因,科研人员将每个处理组的根切下后,迅速地将其弯曲部分纵向切开为弯曲内侧和外侧两部分,测定内侧和外侧赤霉素(GA3)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分析图2可知,在四种不同H2O2浓度下,弯曲根的GA3含量都是,且随着H2O2浓度的提高,GA3含量增加。

2.(2022福建漳州三模)研究发现H2S可增强植物抵御干旱的能力。

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在正常浇水和干旱条件下,分别施加H2S,检测各组中拟南芥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固定CO2的Rubisco酶活性,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图2(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比较图1中的组别,说明H2S能缓解干旱胁迫,但并不能使拟南芥的光合速率恢复正常。

(2)Rubisco酶主要分布于叶肉细胞的(具体位置)。

据图1、2分析,H2S会导致,从而影响拟南芥的光合作用。

据此解释在正常浇水情况下,施加H2S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

(3)叶表皮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这一现象与细胞膜上的K+通道蛋白有关。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教材基础保分必背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含解析

2020届高考生物课标版二轮习题:教材基础保分必背四、遗传、变异与进化 含解析

四、遗传、变异与进化保分必背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实验思路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

2.艾弗里体外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后者更具有说服力的原因是后者将蛋白质和DNA分离的更彻底,而前者分离的DNA中还存留一定含量的蛋白质。

3.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是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得到同位素标记的细菌,再用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4.DNA复制能准确进行的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5.tRNA与其携带的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被多种tRNA转运。

6.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7.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1)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白化病的直接原因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根本原因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1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判断依据:双亲正常子女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1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

判断依据:子女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13.发生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附答案)一、变异与育种(共8题;共19分)1.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B.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C.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D.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6.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变异、育种和进化类含答案.doc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变异、育种和进化类含答案.doc

选择题-变异、育种和进化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常染色体X染色体-------- 1o ----------- 1 -- -O -------- 1 ------ F 朱红康曲囚靖梨色暇基囚辰砂服基囚白眼基囚(cnj (c/)(v)(w)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白眼基因w均不属于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是不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的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2,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

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

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i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 : 1 :1。

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C.让Fi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 :1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i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3,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

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II后期C.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D.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94,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多倍体育种可以解释进化并非都是渐变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C.操作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D,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5,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二倍体水稻,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20190420381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周测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解析20190420381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夯基提能卷⑦立足于练题型悟技法——保底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1.[2019·广西河池高级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种间关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新物种只能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的结果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是随机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是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也存在没有地理隔离的生殖隔离,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以及有地理隔离而不出现生殖隔离,如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C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实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

2.[2019·河南洛阳联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植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c、f没有地理隔离,也不会产生生殖隔离B.a~j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基因库C.f~j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该种群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变化D.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周围的无机环境之和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c、f生活在同一个区域,没有地理隔离,但它们属于三种植物,所以存在着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而图中a~j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如果f~j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可能因为自然选择该种群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变化,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周围的无机环境之和称为生态系统,D错误。

3.[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检]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变异、育种与进化 25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变异、育种与进化 25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1.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隆了果蝇的period基因,并发现该基因编码的mRNA和蛋白质含量随昼夜节律而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erio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period基因的表达不受环境的影响C.period基因突变一定导致果蝇生物钟改变D.period基因所在的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3.某株玉米白化苗的产生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

该种变异类型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4.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 A X aD.若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5.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2N),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2N-1),二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B.雄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6.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

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专题增分小题狂练12 理解基因表达的机制(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专题增分小题狂练12 理解基因表达的机制(含解析)

12。

理解基因表达的机制(时间:15分钟)1.(2019·海南卷,20)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合成通常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B.携带肽链的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C.携带氨基酸的tRNA都与核糖体的同一个tRNA结合位点结合D。

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掉氨基酸解析蛋白质合成中,翻译的模板是mRNA,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A正确;核糖体同时占据两个密码子位点,携带肽链的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通过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进行互补配对,B正确、C错误;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掉氨基酸,继续运输其他氨基酸,D正确.答案C2。

(2019·海南卷,4)某种抗生素可以阻止tRNA与mRNA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据此判断这种抗生素可直接影响细菌的() A.多糖合成 B.RNA合成C。

DNA复制D。

蛋白质合成解析多糖合成不需要经过tRNA与mRNA结合,A不符合题意;RNA合成可以通过转录或RNA复制的方式,均不需要tRNA与mRNA结合,B不符合题意;DNA复制需要经过DNA与相关酶结合,不需要经过tRNA与mRNA结合,C不符合题意;翻译过程需要经过tRNA与mRNA结合,故该抗生素可能通过作用于翻译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D符合题意.答案D3.(2019·江苏七市三模)下列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中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转录过程是从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结合后开始的C.一个mRNA可指导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D.细胞内线粒体中可发生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解析人体造血干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转录过程是从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后开始;一个mRNA可指导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提高翻译的效率;细胞内线粒体中可发生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训7 生物进化原理分析1.(2018·贵阳质检)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超级细菌的NDM­1基因位于一个140 kb的质粒上。

NDM­1基因片段被认为可以在不同种细菌间传播复制,并且很容易发生变异。

这种新的耐药基因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能够生成一种酶,而这种酶可以把绝大多数抗生素分解掉,使抗生素失去效力。

产生此类细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抗生素的滥用则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使菌群的___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了超级细菌的盛行。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减缓超级细菌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类型很多。

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Ⅱ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与野生型果蝇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的比较(以野生型100作为标准)。

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类型________的基因频率会逐渐提高,进而形成一个新品种。

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____________,就说明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

答案(1)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2)基因突变定向选择基因频率①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②一种抗生素可以治愈时不要使用两种;③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在没有炎症的时候不要使用抗生素;④利用其他药物替代抗生素治疗疾病(只要回答合理即可) (3)不定向性 C 生殖隔离2.(2018·成都模拟)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

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一种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

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

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材料一中的这种蛾已经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_变小。

(5)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A种群(个) B种群(个)X D X D200 0X D X d50 160X d X d100 200X D Y 180 0X d Y 170 270①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

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基因多样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2)是已经产生生殖隔离(3)自然选择(4)基因库(5)①60%(0.6) X D Y胚胎致死②大于因为A种群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或A种群的基因型有5种,B种群的基因型只有3种) 3.(2018·陕西重点中学联考)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

下图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昆虫翅长差异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__。

(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屿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屿经常有大风浪,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下图中画出昆虫在甲岛屿繁殖数代以后翅长与个体数量的柱状图。

(4)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现有1 000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550只,Aa的个体300只,aa的个体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昆虫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3代以后,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答案(1)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3)如图(4)基因库生殖隔离A、B两种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A、B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甲、乙两岛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5)70% 42%4.(2018·哈尔滨模拟)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

(2)在对植物b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2)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3)种群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解析(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2)原来的基因频率分别是D =10%+1/2×20%=20%,d=70%+1/2×20%=80%;第二年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是D=4%+1/2×32%=20%,d=64%+1/2×32%=80%,由于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所以生物并未发生进化。

(3)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5.(2018·长春期末测试)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

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1中杀虫剂处理后个体数量逐渐上升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______________,在杀虫剂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离辐射后,会产生图2所示的基因突变。

阐述你从图2中获得的有关基因突变的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即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除题(2)中所述的原因以外,还有一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