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1 第2章第3节 电势差 学案 (1)

合集下载

第2章 第3节 电势差

第2章  第3节 电势差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三、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1.示波器构造的核心部件: 示波管 . 2.示波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构造:阴极射线管示波管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电极、荧光屏、示波管内抽成 真空 如 图所示:
鲁科版物理 ·选修3-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对于阴极射线管示波器来说,若只给竖直偏转板加变化的电压,我们会观察到一 条竖直亮线;若只给水平偏转板加变化的电压,我们会观察到一条水平亮线. (3)通常要研究的信号电压要加在竖直偏转板上,水平偏转板所加电压要与信号电压具 有相同的周期,该电压我们称为 扫描电压 .
鲁科版物理 ·选修3-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电场强度的单位牛/库或伏/米:符号 N/C 或 V/m.
1 V/m=1 J/(C·m)=1 N·m/(C·m)=1 N/C
3.场强 E 物理意义的另一种表述
场强E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场强E的大小描述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的快慢 所谓降落最快,就是走一定的距离,电势减少最多,但反过来说,电势降低的方
鲁科版物理 ·选修3-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1.电势差的概念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值,称为电势差. (2)大小:UAB=φA-φB=EpA-q EpB=WqAB(和重力场中的高度差相似)在数值上等于 电荷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做功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3)电势差的正负:UAB 为正值,说明 φA>φB;UAB 为负值,说明 φA<φB. (4)电势差的决定因素: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与 WAB、q 无关,与零电势的选取 无关.
鲁科版物理 ·选修3-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典例 1] 将一个电荷量为-2×10-8C 的点电荷,从零电势点 S 移到 M 点要克服 电场力做功 4×10-8J,则 M 点电势 φM=________.若将该电荷从 M 点移到 N 点,电场 力做功 14×10-8J,则 N 点电势 φN=________,MN 两点电势差 UMN=________.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目录第一章静电场 (2)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1.2 库仑定律 (8)1.3 电场强度 (16)1.4 电势能和电势 (29)1.5 电势差 (39)1.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45)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52)1.8 电容器的电容 (59)1.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69)第一章复习 (77)第一章测试 (80)第二章恒定电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电源和电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电动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欧姆定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焦耳定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中物理选修3-1鲁科版《2.3+电势差》学案

高中物理选修3-1鲁科版《2.3+电势差》学案

第3节电势差电场与重力场的物理量类比。

一、电势差例题1: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5J。

问: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多少?如果将电荷q从电场中拿走,两点间电势差又是多少?二、电场力做功1.如图所示,虚线a、b和c是在O点处的一个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一带正电粒子射入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不计重力,由A.O点处的电荷一定是正电荷B.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C.粒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粒子运动时的动能能先增大后减小2.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水平速度抛出,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在下落h的过程中,则()A.小球的动能增加B.小球的电势能增加C.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作业1.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虚线为其运动轨迹,粒子在A点的速度方向如图,可以判断()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它在B点的动能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2.(多选)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固定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图中的虚线表示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等势面.有两个一价离子M、N(不计重力,也不计它们之间的电场力)先后从a点以相同的速率v0射入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为曲线apb和aqc,其中p、q分别是它们离固定点电荷最近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是正离子,N是负离子B.M在p点的速率大于N在q 的速率C.M在b点的速率大于N在c的速率D.M从p→b过程中电势能的增量小于N从a→q电势能的增量3.如图所示,虚线a、b、c为三个同心圆,圆心处有一个点电荷,现从c圆外面某点P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发射两个电荷量大小、质量大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它们分别沿PM、PN轨迹运动到M、N两点,已知M、N两点都处于圆周c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两粒子带异种电荷B.两粒子带同种电荷C.到达M、N时两粒子速率v M>v ND.到达M、N时两粒子速率v M<v N4.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q=-6×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5-J,问:(1)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变化多少?(2)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如将电荷q从电场中拿走,A、B两点间的电势差又是多少?(3)如果已知A点的电势为5V,则B点的电势为多大?(4)如在从B点向A点移动电量为2q的电荷时,该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为多少?5.场中把q=2×10-9C的正电荷从A移到B时电场力做了1.5×10-7J的正功,再把这个正电荷从B移到C时电场力做了4×10-7J的负功,A、B、C三点电势高低情况如何?A、C间电势差是多大?。

鲁科版-选修3-1-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第3节 电势差 全国获奖

鲁科版-选修3-1-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第3节 电势差 全国获奖

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本节课学习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材以匀强电场为例进行,介绍二者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本章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们分别描述了电场的两大性质:能的性质和力的性质.因此从教材地位来说,本节内容起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性质联系起来.2. 教材特点.①内容较小 (只有11行文字) ,应用性强,在以后的许多问题中都会涉及本节知识的应用;②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推导U=Ed 的过程中要能够切实理解推导的条件,需要相关知识点(W=Fs)方可完成推导.二.说教学目标1.能够推导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能理解这个关系式.2.能够用U=Ed 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3. 明确电势与场强的关系(无直接关系).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对U=Ed 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成立条件的理解). 2. 难点是对电势与场强无直接关系的理解.四.说教学方法教师提出不同的情景,提问点拨,让学生思考探究,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本节知识结构。

五、说过程1、问题:既然电场强度、电势差都可以描述电场,那么两者有何关系?--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计算三种情景下的电场力做的,从里面感悟: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Ed U AB =,这三种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探索Ed U AB =的使用范围。

第四中情景是为了突破难点:电场强度与电势无直接关系。

2、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如下:复习引入---学生自主探究E与U的关系---互动探讨的关键点---教师提问引申---学生探究强化---教师点拨拓展---师生互动归纳---小结归纳。

3、教学过程中老师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六、说德育创新有很多形式,把旧知识重新组合得到新的知识,也是创新的一种。

想借助本节课在这方面给学生一个启示。

学习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的信念也是这节课的另一个方面。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第2节 电势与等势面教学案 鲁科版选修3-1-鲁科版高二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第2节 电势与等势面教学案 鲁科版选修3-1-鲁科版高二选修3-1

第2节电势与等势面1.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跟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势。

2.电场中各点电势的值可正、可负、可为零,既与产生电场的电荷有关,也与零电势位置的选择有关。

3.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4.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电场线和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一、电势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公式φ=E p q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1 V =1 J/C二、等势面1.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2)特点:由于在等势面上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等势面垂直,所以电荷在同一个等势面上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

2.几种常见电场的等势面电场 等势面的特点 图示点电荷的电场等势面是一系列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如图中虚线所示。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左右对称,过两点电荷连线中点的中垂面是一个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

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左右对称,以正电荷为例,如图中虚线所示。

匀强电场等势面是与电场线垂直的,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一簇平面,如下图。

三、尖端放电1.定义带电较多的导体,在尖端部位,场强大到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而引起放电的现象。

2.尖端放电的应用和防止(1)应用: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来防止雷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中和云层中的部分电荷,更主要的是把云层中的大量电荷引入地下。

(2)防止:尖端放电会导致高压设备上的电能的损失,所以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要做得尽可能地光滑。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沿一条电场线方向上的各点,电势不可能相同。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E p成正比,与q成反比。

(×)(3)电势与电场强度无任何关系。

(√)(4)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

(×)(5)等势面上各点电势、场强均相同。

(×)(6)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在电势越高的地方,某电荷的电势能是否越大?[提示]对于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对于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小。

物理鲁科版选修3-1学案: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 Word版含解析

物理鲁科版选修3-1学案: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 Word版含解析

本章整合知识建构综合应用专题1电势能、电场力做功与电容器总结: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所以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变化的负值;平行板电容器给提供一个匀强电场.【例1】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两板间的距离为d,上板带正电,电荷量为Q,下板带负电,电荷量也为Q,它们产生的电场在很远处的电势为零.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用一绝缘刚性杆相连,小球的电荷量都为q,杆长为L,且L<d.现将它们从很远处移到电容器内两板之间,处于下图所示的静止状态(杆与板面垂直),在此过程中两个小球克服电场力所做总功的大小等于多少?(设两球移动过程中极板上电荷分布情况不变)( )A.Cd QLqB.0C.CdQq (d-L) D.Qd CLq 解析:从功的公式角度出发考虑沿不同方向移动杆与球,无法得出电场力所做功的数值.但从电场力对两个小球做功引起两小球电势能的变化这一角度出发,可以间接求得电场力对两个小球做的总功.只要抓住运动的起点、终点两个位置两小球的电势能之和,就能求出电场力的功.初始两小球在很远处时各自具有的电势能为零,所以E 0=0;终点位置两球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时,设带正电小球的位置为a,该点的电势为U a ,则带正电小球电势能为qU a ;设带负电小球的位置为b,该点的电势为U b ,则带负电小球电势能为-qU b .所以两小球的电势能之和为: E t =q(U a -U b )=qEL=CdqQL 所以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为:W=E 0-E t =-Cd qQL ,即两个小球克服电场力所做总功的大小等于CdQLq ,选项A 正确. 答案:A【例2】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W 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A.U 变小,E 不变B.E 变大,W 变大C.U 变小,W 不变D.U 不变,W 不变解析:因为电容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且正对面积S 也不变,据E=4πkQ/(ε·S)可知E 也不变.据U=Ed,因d 减小,故U 减小.因P 点的电势没有发生变化,故W 不变.答案:AC专题2静电场中的综合问题总结:电场中除了新增加的几个物理量之外,研究问题的方法几乎与力学无区别,力学里常见到的问题,在电场中均可出现,因此说电场是综合性很强的一个知识模块.【例1】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倾角为30°,底边BC 长为2L,处在水平位置,斜边AC 是光滑绝缘的,在底边中点O 处放置一正电荷Q,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的质点从斜面顶端A 沿斜边滑下,滑到斜边上的垂足D 时速度为v.(1)在质点的运动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A.动能B.电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C.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D.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三者之和(2)质点的运动是( )A.匀加速运动B.匀减速运动C.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的运动D.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3)该质点滑到非常接近斜边底端C 点时速率v C 为多少?沿斜面下滑到C 点的加速度a C 为多少?解析:(1)由于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所以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即D 选项正确.(2)质点受重力mg 、库仑力F 、支持力N 作用,因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是恒定不变的,而库仑力F 在不断变化,且F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也在不断变化,故质点所受合力在不断变化,所以加速度也在不断变化,选项D 正确. (3)由几何知识知B 、C 、D 三点在以O 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是O 点处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的等势点,所以q 由D 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由能量守恒可得:mgh=21mv c 2-21mv 2 其中h=BD sin60°=BC sin30°sin60°=2L×21×23=23L 得v C =gL v 32质点在C 点受三个力的作用:电场力F,方向由C 指向O 点;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撑力F 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cosθ=ma c ,即mgsin30°2LkQq -cos30°=ma c 解得:a c =21g 223mL kQq -. 答案:(1)D (2)D (3)v C =gL v 32+ a C =21g 223mL kQq - 【例2】 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 的水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长为L,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绝缘杆,杆可绕通过其中点并与场强方向垂直的水平轴O 在竖直面内转动,杆与轴间摩擦可以忽略不计.杆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 和B,A 球质量为2m,带电荷量为+2Q;B 球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开始时使杆处在图中所示的竖直位置,然后让它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求杆转过90°到达水平位置时A 球的速度多大?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列式,两球速度大小相等,得:2mg 2L -mg 2L +2QE 2L +QE 2L =21×2mv 2+21mv 2,解得v=m QEL gL +31. 答案:v=m QEL gL +31 科海观潮密立根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1907年开始,他在总结前人实验的基础上,着手电子电荷量的测量研究,之后改为以微小的油滴作为带电体,进行基本电荷量的测量,并于1911年宣布了实验的结果,证实了电荷的量子化.此后,密立根又继续改进实验,精益求精,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在前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做了几千次实验,取得了可靠的结果,最早完成了基本电荷量的测量工作.1917年精确测定出e 值为4.807×10-10静电单位电荷量,误差±0.005×10-10范围静电单位电荷量.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1909年12月至1910年5月,密立根与他另一名学生弗雷切尔(H.Fletcher)用油(或甘油和汞)做了近两百颗的油滴的平衡实验.他们宣称,在所有情况下液滴从空气中捕获的电荷都是最小电荷的整数倍.综合所有数据,并对斯托克斯定律进行修正,得到电子电荷的平均值e=4.891×10-10 esu.1910年以后,密立根在平衡油滴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让油滴在电场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上上下下地运动.如果用X射线或镭照射油滴,使油滴所带电荷量发生改变,就会看到油滴的速度突然发生变化,从而求出电荷量改变的差值.密立根进一步研究了斯托克斯定律的有效性,作了修正,1913年宣布从油滴测定电子电荷为e=(4.774±0.009)×10-10 esu.密立根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以巧妙的实验,确凿的数据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密立根,以表彰他对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工作.。

物理:鲁科版 必修3-1 2.3 电势差 (教案)

物理:鲁科版 必修3-1 2.3 电势差 (教案)

第3节 电势差 (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电势差的概念及其定义式;知道电势差的值与零电势的选择无关;知道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2、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掌握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U=Ed 的使用条件及式中d 的含义;能初步运用力学知识综合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教学难点】 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出各常用的推论【教学媒体】【教学安排】【新课导入】1. 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以上表格灰色部分留空,让学生通过对比和类比,可以得出电场力做功与零电势设定无关,而是取决于检验电荷的电量和在电场中移动的初末两点的电势的差值。

我们称之为电势差,用符号U 表示,B A AB U ϕϕ-=;单位是伏特(V )。

式中q 用C 做单位,W 用J 做单位,这里补充一个单位,由于基元电荷电量很小,所以我们对应给出功和能的另一个较小单位——电子伏特,他由W=qU 得出,当q 取1e ,U 为1V 时,功W 为一个电子伏,符号为eV 。

1eV=1.6×10-19J.板书:1、两点间电势的差值,称为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叫电压。

①国际单位制中1J=1C ×1V ;在其它单位制中还有1eV=1.6×10-19J=1e ×1V. ②电压是由场决定的量;③电压与零电势的选取无关;方法一、利用这个公式时,qU 都取绝对值,算出的功W 也为绝对值。

正负号另外判断。

例1:设电场中AB 两点电势差大小U =2.0×102V ,带正电粒子的电量q =1.2×10-8C ,把q 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设фA <фB 。

解:W=qU=1.2×10-8×2.0×102J =2.4×10-6J因为фA <фB ,q 为正电荷,故q 在B 点的电势能大于A 点电势能,即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增加,即电功力做负功。

物理鲁科版选修3-1学案:整合提升 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 Word版含解析

物理鲁科版选修3-1学案:整合提升 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 Word版含解析

整合提升知识网络重点突破1.静电力做功、电势、电势能、电势差【例1】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2-1所示,可以判定()图2-1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D.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解析: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场强E b>E a,所以粒子的加速度a b>a a.由定性画出的等势面并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电势φa>φb,由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趋向可知电场力做正功,所以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E kB>E kA,E p B<E pA.答案:B2.电场线、等势面【例2】如图2-2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2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 点向Q 点运动C.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 点时小D.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 点时小解析:先画出电场线,再根据速度、合力和轨迹的关系,可以判定:质点在各点受的电场力方向是斜向左下方.由于是正电荷,所以电场线方向也沿电场线向左下方.答案仅有D . 答案:D3.电容器图2-3【例3】 如图2-3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正中有一个带电微粒.K 闭合时,该微粒恰好能保持静止.在①保持K 闭合;②充电后将K 断开;两种情况下,各用什么方法能使该带电微粒向上运动打到上极板( )A.上移上极板MB.上移下极板NC.左移上极板MD.把下极板N 接地解析:电键K 保持闭合,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恒定(等于电源电动势),这种情况下带电荷量Q =C U ∝C 而C =d d U E d S kd S r r 1,4∞=∞επε;充电后断开K ,保持电容器带电荷量Q 恒定,这种情况下C ∝d Sr ε,U ∝S d r ε,E ∝Sr ε1.所以,由上面的分析可知①选B ,②选C. 答案:①B ②C【例4】 如图2-4所示,热电子由阴极飞出时的初速忽略不计,电子发射装置的加速电压为U 0.电容器板长和板间距离均为L =10 cm ,下极板接地.电容器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也是L =10 cm.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接一交变电压,上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每个电子穿过平行板的时间极短,可以认为电压是不变的)求:图2-4(1)在t=0.06 s 时刻,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何处?(2)荧光屏上有电子打到的区间有多长?(3)屏上的亮点如何移动?解析:(1)由图知t =0.06 s 时刻偏转电压为U =1.8U 0 ① 电子在电场中加速21mv 02=qU 0 ②电子在电场中加速y =2)(21v L mL qU③解得:y =0.45L =4.5 cm ,打在屏上的点距O 点13.5 cm.(2)电子的最大侧移为0.5L ,由②③两式可得偏转电压最大为U m =2.0U 0,tan θ=1, 所以荧光屏上电子的最大侧移为Y =(2L+L )tan θ=(2L+L )能打到的区间长为2Y =3L =30 cm.(3)屏上的亮点由下而上匀速上升,间歇一段时间后又重复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3节 电势差
课前预习
情景导入
在户外的高压输电导线上,电压高达几十万伏,落在高压线上的小鸟并没有被电死,你能解释这是什么原因吗?
简答:由于小鸟两脚距离很短,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所以电流很小.
知识预览
1.电势差:电场中两点间_______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单位:伏特(V ).
电场中的各点电势的大小与零势点的选取_______,但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与零势点的选取_______.电势与电势差都是反映电场中_________的物理量.电势与电势差都是_______量,数值都有正、负之分,单位相同.
答案:电势 有关 无关 能的性质 标
2.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公式:U AB =_______=-U BA .
答案:φa -φb
3.电势差U AB 与静电力的功W AB 的关系式:U AB =q
W AB 或W AB =_______. 答案:qU AB
4.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1)在匀强电场中E =_______.
说明:①U AB 表示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d 表示A 、B 两点沿_______方向的距离,或两点在________________间的距离.②此式只适用于_______电场.
(2)电场中,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为沿_________.
(3)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_________每单位距离上的_______. 答案: (1)d
U AB ①电场 电场线上的投影 ②匀强 (2)电场方向
(3)电场方向 电势差
5.示波管及其原理
(1)示波器的主要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波器的原理
①竖直偏转板的作用: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电压,电子束经过竖直偏转板时受到_________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致使打在荧光屏上的亮斑在_________发生偏移.
②水平偏转板的作用:与上同理,如果只在水平偏转板上加电压,亮斑就在_________发生偏移.示波器在实际工作时,竖直偏转板和水平偏转板都加上电压,打在荧光屏上的亮斑是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向运动的合运动.
答案:(1)电子枪 偏转电极 荧光屏
(2)①竖直方向 竖直方向 ②水平方向 竖直 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