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整”
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

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作者:王博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东北方言中的多能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语义进行分析,“整”的宽泛性、概括性和模糊性使它在东北方言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东北方言整语义分析一、引言“整”字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多义项、多功能的单音词,既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
在东北方言里“整”更多地作动词用。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豪爽、直率、幽默的风格十分吻合,东北方言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人心。
东北方言源于多元文化的融合。
民国时期的“闯关东”,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的人大量涌入东北,再加上满语的影响,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北方言。
随着近几年东北电视剧和东北小品的热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东北话,东北话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整”的语义特征作为多能动词的“整”在东北方言中运用很广,几乎所有动词都可以被“整”替代,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泛义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不同意义。
如:一个农村女孩子被一个男孩子污辱了,女孩子的家长就把男孩子叫到家里,双方进行谈判。
下面是双方进行的对话:(普通话)女方母亲:“看你把我家女儿污辱了,叫她以后怎么生活啊?”男孩子:“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女方父亲:“小子,你不把这事处理好了,我就杀死你。
”后来双方协商好了,和平解决,男孩子应该娶这位姑娘,然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处理好了,把衣服收拾一下,弄两个菜,弄点酒,我们爷俩喝点。
”(东北方言)女方母亲:“看你把俺家闺女①整地,让她以后咋②整啊?”男孩子:“你们说咋③整就咋④整呗。
”女方父亲说:“小子,你不把这事⑤整好了,我就⑥整死你。
”协商好了之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⑦整好了,把衣服⑧整整,再⑨整两个菜,⑩整点酒,我们爷俩整两口。
”上例中的东北方言部分有12个“整”字,每个的意思都不大相同。
探究东北方言中的动词“整”

探究东北方言中的动词“整”作者:王吉春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81【摘要】东北方言中的动词“整”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动词,它能代替很多其他的动词,在东北话中,能与方言动词“整”前后进行搭配的词语更是不胜枚举。
“整”在具体语境中的义项很丰富,被称为泛义动词。
本文主要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来探究动词“整”的语法特征。
【关键词】东北方言;整;语义;句法;语用一、“整”的语义层面探究《说文解字》解释“整”为齐也,整齐是“整”的本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整”的义项分为:1.整齐的:~洁。
2.整顿,~风。
3.修整,~修。
4.使吃苦:~人。
5.完整的:~日,~月。
6方言词,相当于弄、搞。
从上面的六个义项可以看出,随着语言的演变,“整”从整齐之义引申、演变出整顿、修理、搞、弄等义,它的义项在不断地扩充,语义持续地丰富。
(一)“整”的语义分类东北方言中的“整”在一般情况下作“及物动词”用,它所代表的动作意义尤为宽泛,本文以“整”所能替代的动词的语义来大致地把“整”划分为以下四类:1、表示处置意义的动词(1)赶紧把他整出去。
2、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弄”(1)手机整坏了。
3、表示“喝”、“打开”等常见动作行为的动词(1)兄弟,整两口酒。
(2)天亮了,把窗帘整开。
4、表示“产生”意义的动词(1)客人来了,你给他们整点儿水果。
可以看出,动词“整”的语义具有泛义性、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从具体语境中来听辨它的意义,在不同的交际话语中,“整”会有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二)“整”的语义特征分析动词“整”前面的主语的语义角色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判断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需要根据“整”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它所指向的句法成分即是受事,实施动作的即是施事。
(1)我把手机整坏了(2)钱包整丢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中的主语是施事,“整”代表处置性的动作,表示主语对宾语进行支配、处置。
东北方言

行了,就说到这节故儿(阶段,说道这里的意思),总之,大家都加小心啦
整一兜子星辉,在星辉斑斓里嗷唠两嗓子。
但我不能嗷唠,悄悄是滚犊子的笙箫;
扑勒蛾子也为我蔫儿了,蔫儿了是这宿儿的康桥!
我傻的巴几地走了,正如我飚的喝得来;
我得瑟得瑟衣袖, 不带走一嘎达云彩
大话西游
1、曾经有一份贼拉纯的爱情,搁在俺跟前,俺没捋乎儿,等到整没了,才贼他闹心,人世间最憋屈的事也就这样了。如果老天爷给俺一个再整一次的机会,俺愿意对那个闺女说: “ 俺稀罕你! ” 如果非要给这件事整个期限,俺希望是—— 一万年!
2、曾经有一轱辘贼啦纯洁的爱情搁在俺的面前,俺没希地答理,不知咋整的,就整没了,俺觉得,俺这辈子最窝囊的事就数它了,如果上天容个空的话,俺想对那个女娃说: "俺稀罕你。 "如果非要整个头的话,俺希望是一万年!
三.东北人的独特问候(地方话-普通话对照-版本)
东北人注意啦啊,咱这zei,疙(块)儿眼 瞅(看)要降温了,大家出门多注意啊,别 杨了二正(仰起头,不看脚下的样子,心不在焉的意思)的到处 撒磨(瞎转), 卡(摔)一跤, 埋了八汰(脏了-吧唧)的。
皮皮溜溜、抽抽吧蛋、破马张飞、五马长枪、捂了嚎风、紫了皓青、旮旯古气
鼓鼓求求、旮旯胡同、指牌落地、小肠换气、带葫芦子、大气卵子、胎胎歪歪
血呼大涨、眼眶发青、稀了吧蹬、抽抽褶子、大能糊瞎、菜不结籽、粘的呼哧
屋脊六兽、暴土扬灰、扬了二正、埋了八汰、的的搜搜、吭哧瘪肚、突鲁反仗
对东北方言“整”的语义、语法、语用分析

对东北 方言“ " 整 的语义 、 语法 、 用分 析 语
于 欢
( 沈阳师范大学, 宁 沈阳 10 3 ) 辽 0 4 1
【 摘
要】 “ ” 东北 方言 中, 整 在 尤其 在 沈 阳话 中是 一 个使 用频 率 极 高 、 义 范畴 极 宽泛 、 法 意 句
功能极强且极富特 色的泛义动词。因而有必要从语义、 语法、 语用三方面对动词“ 进行分析 , 整” 对
l. 、 : 3抽 吸 那人 抽 烟抽得 厉 害 , 天 能整 一 包。 一
l. : 4唱 放松 一 下 , 两嗓子 。 整
动词义 。 现代汉语词典》 《 对于“ 的解释是 :. : 整” 1 完整 天 ;. 2 整齐: 洁;. 、 ~ 3 整理 整顿 :风 ;. :修 ;. ~ 4 修理 ~ 5 使
9 . : 收集 ①你 出去整点儿消息。②在哪整这 么多 的泛义动词 , 包括“ 、弄” “ 等意义 , 做”“ 、搞” 同时又具 有丰富的语言特色 , 体现了东北方言中热辣 、 粗犷 、 砖 头 啊 ? 富 1. : O吵 小声点儿 , 别把 宝 宝整 醒 了。 有 表现 力 的特点 。
第2 8卷
第 1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unl f ioigE uai a Ad iirt nIs tt ora o ann d ct nl m nsai tue L o t o ni
Vo -8 No 1 l 2 .
21 0 1年 1月
Jn2 l a Ol
“ 的用法进 一 步加 以认 识 。 整”
【 关键 词】 “ ” 语 义 ; 法 ; 用 整 ; 语 语
【 中图分类号】 H 4 0
【 文献标识码】 A
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

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本文对东北方言中的多能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语义进行分析,“整”的宽泛性、概括性和模糊性使它在东北方言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标签:东北方言整语义分析一、引言“整”字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多义项、多功能的单音词,既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
在东北方言里“整”更多地作动词用。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豪爽、直率、幽默的风格十分吻合,东北方言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人心。
东北方言源于多元文化的融合。
民国时期的“闯关东”,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的人大量涌入东北,再加上满语的影响,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北方言。
随着近几年东北电视剧和东北小品的热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东北话,东北话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整”的语义特征作为多能动词的“整”在东北方言中运用很广,几乎所有动词都可以被“整”替代,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泛义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不同意义。
如:一个农村女孩子被一个男孩子污辱了,女孩子的家长就把男孩子叫到家里,双方进行谈判。
下面是双方进行的对话:(普通话)女方母亲:“看你把我家女儿污辱了,叫她以后怎么生活啊?”男孩子:“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女方父亲:“小子,你不把这事处理好了,我就杀死你。
”后来双方协商好了,和平解决,男孩子应该娶这位姑娘,然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处理好了,把衣服收拾一下,弄两个菜,弄点酒,我们爷俩喝点。
”(东北方言)女方母亲:“看你把俺家闺女①整地,让她以后咋②整啊?”男孩子:“你们说咋③整就咋④整呗。
”女方父亲说:“小子,你不把这事⑤整好了,我就⑥整死你。
”协商好了之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⑦整好了,把衣服⑧整整,再⑨整两个菜,⑩整点酒,我们爷俩整两口。
”上例中的东北方言部分有12个“整”字,每个的意思都不大相同。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①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探析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探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
一个动词可以指称或代替许多具体动词,远远超出它自身使用范畴宽泛,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较浮泛而游移,朦胧而存在,这类动词称为为"泛义动词"。
本文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从泛义动词"整"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属性,以及在使用中的限定条件加以探索和讨论。
全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泛义动词"整"的研究综述,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往研究不足以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进行了语义分析,首先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义项进行了分析,使之与代动词"来",以及其他泛义动词"弄、搞、打"等区别开来。
其次,分析了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语义特征,对"整"与先行词形成复指关系和非复指关系进行分类讨论.第三章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进行了句法分析,分类讨论了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情况。
当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带宾语时,又可以分为带名词性宾语和动词性宾语,名词性可以是单个名词、数量词、带修饰语的名词、以及"的"字短语等。
动词性宾语可以是单个动词、带修饰语的动词、动词短语和关联词语等。
不带宾语的情况大致可分为"整"的单用,"整"带补语和状语共现等情况。
同时,还有一些宾语语义特征的分析。
第四章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进行了语用分析,介绍了它的修辞效果。
总结出它的修辞效果有语义的模糊化表达、缩短语言编码解码时间等方面的特点。
第五章是结语,说明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设想。
【东北人说话经典话】说话不说“整”,东北人能坚持到第几句?

【东北人说话经典话】说话不说“整”,东北人能坚持到第几句?不管是你身边有一个说东北话,半学期过后感染得全班讲话都大碴子味儿的东北同学,还是你看过诸如《乡村爱情》、《刘老根》等声名远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你应该忽视不了东北话中一个字——整。
我妈是土生土长的辽宁人,有一次我无聊之下认真观察了她,发现大半天里她几乎只用了一个动词——也就是整。
她解释说,一旦开始用这个字在,说话的时候不太用得上别的动词了。
于是我不禁深深感叹,东北人说话也太省事儿省词儿了。
如果东北话里只能留下一个动词,那么一定会是整。
说到这里你耳边是不是回响着那些响亮的句子——你整啥呢!我给你整点吃的啊!整明白了不?咋整?有一个关于东北话的经典例子。
央视一档曾有一个新闻节目叫“整点新闻”,顾名思义在某个整点播放,但是一个东北的语言学研究者就发现,很多东北人觉得这是个特别不严肃的名字。
他们认为“整”是个多么日常的用语啊,节目标题怎么这么随意,怎么能说“整点儿新闻”呢。
《整点新闻》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节目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东北话的语境里,原本用作名词的“整点”就变成了方言里的“整点儿”,即搞一点、弄一点的意思。
这么再看“整点新闻”的话,顿时觉得是一个非常非常不严肃的词儿了!“整”到底有多少层含义在语言学的研究里,对这种某一语言或方言中的万能词有专门的说法,并且这样的万能词以动词居多,叫做泛义动词。
泛义是指:一个动词可以指称或代替许多具体动词,远远超出它自身的使用范畴,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较浮泛而游移,朦胧而存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整的意思是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这是一个静止的状态。
而在另一个语义中,可以做形容词,即整齐、整洁,到后来慢慢引申为动词:使……完整、使……整齐,这就让“整”慢慢动词化,有了成为万能动词的可能性。
具体去看“整”这个泛义动词的意思,你可能会被其丰富和万能的程度所震惊。
来总结一下——1.整=吃、喝这也是最常见的意思之一了。
正宗东北话

10、 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11、 削:打,暴打。
12、 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
13、 麻溜:快一点儿。
14、 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
15、 沙棱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
77, 五迷三道--主要形容人酒后失态,一般形容人喝多酒了。
78, 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
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
31、 稀罕:意为\"喜欢\".
32、 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
33、 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
34、 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发音
35、 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
36、 山炮:就是傻了8急
37、 备不住: 有可能,也许
38、 鼻嘎吧:bi-2 ga-2 ba 鼻屎
16、 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
17、 秃撸反涨:说话、的邻居
19、 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
20、 嘞嘞:唠叨
21、 秀篾:腼腆,拘束
22、 B车 或者 BB车车 : 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
23、 老蒯: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
24、 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
25、 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
26、 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
27、 滚犊子:意为\"滚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东北方言“整”
摘要:“整”字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经常出现在老百姓的口语当中。
作为次方言的“整”字具有和普通话中的“整”字不同的含义。
本文就要分析除普通话中对“整”的解释之外的其他意思。
关键词:整次方言浅议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72-01
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虽然很接近普通话,但也有很多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由于东北方言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其表达的语言和东北人一样的豪爽大方,所以用东北方言表现的小品和戏剧都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随着近几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小品和二人转的兴起,东北方言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东北词汇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普通词汇,例如“整”字。
“整”字在东北人的口中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之高的词语,具有极强的口语色彩,通常用在对话当中。
我们甚至可以说“整”字是一个万能词汇,它几乎可以代替一切动词,和某些词语进行组合之后还可以具有副词词性。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看看。
1 “整”字的普通话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整”字一共有六个解释:
(1)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整天|整套设备|一年整|十二点整|化整为零。
(2)整齐:整洁|整然有序|仪容不整。
(3)整理:整顿:整风|整装待发。
(4)修理:整修|整旧如新。
(5)使吃苦头:旧社会整得我们穷人好苦!
(6)〈方〉搞;弄:绳子整断了|这东西我看见人整过,并不难。
其中最后一个词条是方言用法,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
①老婆,今天有几个哥们要来,你给多整几个菜啊!
②这个稿子出版社催得很急,整得我头都要炸了。
③我儿子十五返校,你得给我整张火车票啊!
④你看你手抖什么?整我一裤子都是酒!
但是“整”字所代表的意思绝不是仅此而已。
2 “整”字表示“吃”或者“喝”
在东北人的饭桌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整”这个词。
在这里它不是表示“搞”也不是表示“弄”,而是表示“吃”或者“喝”的意思。
如:①各位,菜都齐了,咱们开始整吧,就别客气了!
②今天天气冷,我们就整点白酒得了!
3 “整”字表示“办”
“整”字经常与“怎么”连起来构成疑问句,相当于“怎么办”的意思,其前经常会加一个“可”字:
(1)这孩子好赖不分,怎么劝他都不听,你说可怎么整?
(2)这事怎么整呢?要不你们就先去吧,我负责跟他解释。
(3)观众都坐满了,他还不来,这演出可怎么整啊?
4 “整”字表示浅淡的“折磨”的意思
有时“整”字表示程度较轻的“折磨”的意思,但是与普通话用法中的第五个意思程度不同。
普通话用法中的“整”表示“使吃苦头”,说的时候语气比较强,要重读,且通常用在坏人或不喜欢的人的身上。
而表示程度较轻的“折磨”的意思的时候,语气较弱,不用重读,可以用在喜爱的人或者亲近的人的身上。
试比较下面的例子。
(1)这个主任贼坏,就喜欢用阴险的着数整我们新来的员工。
(使吃苦头)
(2)他太缺德了,这回可把我整惨了!(使吃苦头)
(3)妈妈要做饭,你自己去玩,别整妈妈了,乖啊!(程度较轻的折磨)
(4)啊!妹妹,别整我了,痒死了!(程度较轻的折磨)
5 “整”字前面加上“一”字,表示“经常”,是一个副词“整”字除了做动词之外,还可以与“一”组合成新词,表示“经常”的意思,变成一个副词,其后通常再使用一个“就”字。
如:(1)他一整就说头疼,然后就不来上课,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2)这个牌子的衣服一整就打折,买贵了都不合适。
(3)我妈有心脏病,一整就犯,我们都不敢让她生气。
(4)今年天气不正常,一整就下雨,还下起来没完,真让人心
烦。
6 “整景”/“整事”表示“矫情,做作,故意表现出很热情的样子等”
这两个词意思相同,可以互换。
它们都是中性词,既可表示厌恶之情,也可以表示一种带有亲密感情意味的委婉的拒绝。
前者一般不会分开来说,后者经常分开来说,中间可以加入词或短语。
请看下面的例子。
(1)给你帮了这么个小忙你就要请我吃饭,你可真能整景/整事。
(委婉的拒绝)
(2)你看他那德行,明摆着就是在那整景/整事呢!不就是想要点回扣么,明说不就得了!(厌恶之情)
(3)随便吃点饭就行了,干嘛非要去吃西餐呢?我看你呀就别狗长犄角——净整洋事(羊式)了。
(委婉的拒绝)
“整”字的东北方言用法大概如上所述。
当然由于只是简单的整理一下,避免不了粗陋和片面,因此,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地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五)[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0-84.
[2]范庆华,李无未.走向系统研究东北方言的第一步——评《简明东北方言词典》[j].汉语学习,1989(3):44-48.
[3]李雪,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二)[j].大庆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0(3):44-52.
[4]王洪杰.汉语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
[5]刘新友.东北方言中一类形容词的构成及特点[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4):94-97,138.
[6]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一)[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111-118.
[7]李雪,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三)[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2-78.
[8]常纯民.试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119-125.
[9]徐吉润.东北方言词语特点拾贝[j].汉语学习,1986(2):29-33.
[10]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散记[j].呼兰师专学报,1999(1):84-86.
[11]康玉斌.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语法及语义特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6-38.
[12]陈伯霖.满语词语在东北方言中的遗留[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4):109-113.
[13]王红梅.东北方言中表持续的动词重叠[j].广西社会科学,2005(3):143-145,148.
[14]许皓光.东北方言词汇的构词和修辞特点初探[j].辽宁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97-99.
[15]王颖.从东北方言词语看东北的多元民族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4(1):159-163.
[16]关立新.说东北方言动词“造”[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3):69-70.
[17]聂志平,赵树全.东北方言中的熟语(之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70-75.
[18]聂志平.东北方言词语拾零(之六)[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