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导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必修一 名著导读《论语》和孔子(精品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一 名著导读《论语》和孔子(精品版)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 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其中有一句话: “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 年前孔子的智慧。”
孔子,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 第二。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 》,订《礼》《乐》,序《周易》,撰 《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 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 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 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温,良,恭,俭,让
温——面慈貌和,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良——心地纯善,只有利他之心,而无自私 之念;
恭——出门如见大宾,平等恭敬每一个人;
俭——心安于道,自奉俭约,视名利如浮云;
让——“自卑”而尊人,言谈举止进退皆合礼 仪。
孔子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爱
人” ;主张“礼”,维护、恢复周礼;主张 “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礼乐 治国)”。
子贡善于经商
之道,富致千金, 为孔子弟子中首 富。相传,孔子 病危时,未赶回, 子贡觉得对不起 老师,别人守墓 三年离去,他在 墓旁再守了三年, 一共守了六年。
子贡赎奴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子人路在(其拯他溺诸)侯受国牛中:做 奴隶,有能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子可路以拯到溺国者库,中其领 取个国家赎诸金侯给。国他的有中一赎赎次了金。, 一孔 个孔子 鲁子说的 国弟 人:人 之 必子 ,“拜 。 拯赐子(之 孔 溺回贡(以 子 者国子(牛曰矣后端贡,:。的木)拒子“”名赐绝路鲁))收在呀受人下一。 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 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不只是个人的事 情。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 赎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 你的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 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3
孔子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 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 返鲁。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 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 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 之首。
4
孔子
他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23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 化才会有未来。”
22
请为孔子写一个颁奖词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 华
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文 化
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 的
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先 驱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 :

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__语_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
_门和人___再_传所弟辑子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 儒把《论语》和《_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
合称为“四书”。
21
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
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 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1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13
14
15
• • • •
《论语》体式
议对答格 事话问言 体体体体
16
五、论语的影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 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 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 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 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 ‘思无邪②。’”
【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 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 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 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 个“贤”是名词,即“圣贤”的“贤”,指有道德有学问的高 尚的人。易:轻视,不看重。一说,“易”释为“移”,移 好色之心而好贤德。 ③ 致:做出奉献。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g抗),字子禽。一说, 即. 亢。陈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的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三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 ②夫子:孔子的弟子敬称孔子。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 可称“夫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邦:诸侯国。 ③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词。 ④其诸:或者,大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教师版

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4.体会《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

5. 了解狄更斯艺术上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S也知识梳理]《论语》的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

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

《古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

《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

《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

《齐论语》和《鲁论语》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

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语》为根据,参考《齐论语》与《古论语》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

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语》和《齐论语》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

《古论语》和《齐论语》从此亡佚。

今本《论语》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

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

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

孔子循循善诱,教诲弟子,或言简意赅,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

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隽永、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单元导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单元导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诗两首》 《雨巷》
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有的是黑暗 而沉闷的社会现实:那是一条极为悠长狭窄而寂寥 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有 的是愁苦和惆怅的无聊岁月:那是无法实现的梦一 般飘然而逝的希望!他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
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他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一个 人身处逆境,不要徘徊,不要悲伤;雨天过后就有彩虹,黑暗过去 就是光明。只要走出这雨巷,就会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 宽阔光明的地方。
针对这四首诗歌,我们可以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 代作家作品研习——现当代诗歌研习”的提示,有针对性地学习。 学习《沁园春 长沙》一诗,要从体裁特征、题材内容、文学发展 阶段等不同角度进行精读,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学习《雨 巷》《再别康桥》两首诗歌,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自主阅读, 组织进行个性化体验的阅读活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 诗,要用一定的课时开展研讨活动,交流阅读和写作的体会与感悟。
《再别康桥》 此刻不是奔赴康桥,而是远离它,带着对康 桥美好的梦;此刻不是愁别康桥,而是回首它, 带着对康桥无限的惋惜。“挥一挥衣袖,不带 走一片云彩”,诗人是那样的洒脱,是那样的 从容。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泪沾衣裳。怀着忧
愁,却能表现出潇洒与风度;怀着忧愁,却能表现出欢快与向往。“轻 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着淡淡哀愁、淡淡喜悦的离 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悄 悄地走了。
《沁园春 长沙》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一幅如火的 画卷,寄寓了诗人火热的情怀;“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是一幅奋勇搏击的画卷,寄寓了 诗人热烈的追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是一幅激昂奋进的画卷,寄寓了诗人宏伟的抱
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幅劈波斩浪的画卷,寄寓了诗 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写照,在昂扬炽烈的革命 情怀中,我们汲取了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在新时代的大潮里, 我们也要乘风破浪,鼓桨前进,要用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为振兴 中华而努力奋斗。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

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
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
理想。
返 回
Dora Spenlow
艾妮斯
艾妮斯无论是从容貌、学识,还 是从品德、思想上,几乎都无可挑剔。 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
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
力、坚强的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 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
人 物 形 象 分 析
摩德斯通小姐
艾妮斯 贝西姨婆
大卫·科波菲尔
朵拉
克拉拉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 中的主人公。 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 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 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 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
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
——the end
具体生动的世态风情,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显示了狄更斯描
绘生活的天才。他特别擅长通过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服饰装束、 习惯好恶以至某些怪僻,写出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
狄更斯是幽默的巨匠。巧妙的漫画手法,夸张、诙谐,
处处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以善意的揶揄,表现普通人的命
运或性格的某个方面,洋溢着作者对他们的爱抚之情,其中 又往往包含着一种凄楚的哀感,仿佛含着眼泪在微笑,它很
•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 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 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艾妮斯结下情谊。 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 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 斯蒂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佩葛蒂一 家。已经和汉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 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蒂福兹私奔国 外。佩葛蒂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整理

2021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整理

2021年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之《论语》一、名句解释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臵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自己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 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危险了。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①损:损害。

②谅:信实。

③便辟:阿谀奉承。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导读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导读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导读一、纲举目张,看第一单元的课文构成特点提示:可以从文体的角度分析→由词,诗歌,当代小说构成提示:除了这些呢?→有同学能够发现,还有单元学习任务,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重要性。

补充提问,面对文体混编,在学习中要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种文体有各种文体的研读方式,但是要思考如何整合,是不是在主题内容语言风格等地方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能不能纵向对比阅读。

二、开宗明义——单元导语1.阅读单元导语,圈点勾画提取关键词,看能不能找到关于学习方法的启示。

→青春,及人文主题。

→我,我们,及对我们当下有借鉴意义,学习价值。

→不同的历史阶段,及时代。

→创作手法,叙事特点等。

2. 翻阅课文,抄录文章的时代标记,看看有没有新发现。

提示:在文章末尾或注释。

——知人论世。

eg:《在地球边上放号》在1919年,是不是和“五四运动”有关系?补充预习作业,课前自行查阅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注意:部分作品内容上有时间标注,如《百合花》;又《峨日朵雪峰之侧》有初稿和删定,其中的时间我们国家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作者的内心有无发生变化呢?3. 聚焦本单元作品中的形象,注意形象分析和对比,发现其中寄予的情感。

三、任务驱动,细化学习内容,具体实施——P27单元学习任务。

eg:单元学习任务第一项,就讲到了“青春价值”的主题讨论,整个单元的单文本,都可以落到“青春价值”上。

其他还有“意象”,“诗歌语言”等等。

提示: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

比如在分析“意象”时,可以联系初中学习的知识,从意象的描绘,特点,内涵等角度切入,把握意象特征和意义,但也要注意到除了诗歌中的意象,还有小说中的意象,比如百合花,比如火车,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再如“形象”,小说与诗歌中的形象,是不是有共同的描写手法,是否有相通的时代含义?这些都要仔细思考,尝试跨越诗歌和小说的文体界限。

补充:诗歌还需朗诵,读写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பைடு நூலகம்,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练习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作业
? 预习并读熟《沁园春·长沙》
?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指的是言语或诗文中意未尽露,耐人寻味的表达方式。
例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歌分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

远影
碧空尽

依 依 惜 别
物 长江

天际流
二、意象

作者的思想感情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融入了 作者思 想情感 的艺术 形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例2
三、意象举例---美
什么是美?
优美
壮美
三、意象举例---美
? 优美 ? 壮美 ?丑
练习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 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 肯栖,寂寞沙洲冷。
Zhānxiǎoyáng
送别
弘一法师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诗歌的语言特点
? 凝练 ? 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 含蓄 ? 形象
一、含蓄
1预设机制 2对比
a字面意义
b隐含意义
3作用
4定义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