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配套系选育及地方猪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配套系及利用

配套系及利用
– 新的配套系不断被育成,旧配套系被从杂交体系中更换下来
4、配套杂交体系的层次
2系配套 曾祖代
3系配套
4系配套
B♂♀ C♂♀ A♂♀ B♂♀ C♂♀ D♂♀
祖代 A♂♀ B♂♀ A♂♀ B♂ × C♀
父母代 A♂ × B♀
商品代
AB
A♂ × BC♀ ABC
A♂ × B♀ C♂ × D♀ AB♂ × CD♀ ABCD
----指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并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 杂交的品系。


套系
母系: 无应激的斯格 母系选育群 (光明母系)
父系: 杜洛克选育群 (光明父系)
母本母系 (母Ⅱ系): 大白猪选育辟
母本父系 (母Ⅰ系): 长白猪选育群
终端父系: 美国汉普夏猪
亲 本
冀合白猪 中育猪配 配套系 套系01号
母本母系: 由长白、汉 沽黑、二花 脸猪杂交合 成
母本父系: 由大白、定 县、深县猪 杂交合成
本章内容
一、配套系的概念 二、培育我国自己的禽猪配套系的必要性 三、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四、配套系推广利用特点
1
一、 配套系与配套系培育的概念
1. 配套系:
指以数组专门化品系(多为个组作 为“最佳”杂交模式(crossing pattern),再依此模 式进行配套杂交所产生的商品畜禽。
➢ 在国外的肉鸡中,有美国的艾维茵(Avian)白 羽肉鸡; 英国的罗斯褐(Ross Brown)肉鸡; 德国 的罗曼(Lohmann meat)肉鸡等。
5
在我国鸡中 有:
农大褐蛋鸡配套系; 苏禽35、651肉鸡配套系; 新兴矮脚黄鸡配套系; 江村黄鸡JH-2号配套系、JH-3号配套系; 新兴黄鸡Ⅱ号配套系等。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最新状况与保护利用建议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最新状况与保护利用建议

设 、 推 进 开 发 利 用 等 方 面 做 了 大 量 _ T 作 ,取 得 了 积极 成 效 。
2 1 建 立 健 全 了 法律 体 系 .
3 存在 的主 要问囊
我 国 区 域 特 点 明 显 ,生 态 条 件 各 异 ,且猪 肉 消费 呈 多 元 化 ,客 观 上 要 求 生 猪 生 产 中 多个 品种 、 多种 生 产 模 式 并 存 .既 要 有地 方 品种 、培 育 品种 和引 入 品种 ,又 要有 纯种 繁 育 、经 济 杂 交 等 生 产 模 式 。 鉴 于 国 外 优 良 品 种 在 生 长 速
现 了高 黎 贡 山猪 等 4个 新 猪 种 。对 太 湖
区 域 性 的 消 费 市 场 .取 得 了 较 好 效 果 。 目前 。开 发 利 用 较好 的地 方 品种 有 江苏
有 良好 的 表 现 。 四是 具 有 特 异性 状 。如 广 西 的香 猪 和 巴马 香 猪 、海 南 的 五 指 山 猪 、云南 的滇 南 小 耳 猪 等 地 方 品 种 ,具 有性 成熟 早 、体 型 小 、耐 粗 饲 、易 饲 养 和 肉 质好 、耐 近 交 等 特 性 ,是 理 想 的 医 学实 验 动 物 模 型 ,也 是 烤 乳 猪 的 上 等 原

源 保 护 等 项 目 .先 后 共 投 入 5亿 多 元 , 加 强 了畜 禽 保种 场 ( 护 区 ) 的能 力 建 保
2 地方 猪 种保 护 与 利 用取 得 了积 极成 效
我 国政 府 重 视 地 方 猪 种 资 源 的 保 护
与 利用 ,在 健 全 法 律 法 规 、加 强 能 力 建
料 ,具有 广 阔 的J 发利 用前 景 。 I :
猪 等 5个 原 有猪 种 进 行 了科 学 拆 分 。 出 版 了 《 国猪 遗 传 资 源 志 》 系 统 论 述 中 ,

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摘要: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曾在中国及世界猪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㊂本文基于调研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主要困境㊂关键词: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困境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黄瑞华李平华周波(南京农业大学养猪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江苏淮安223005)1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我国是世界上猪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且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对世界猪种改良﹑现代猪种培育与进一步改良发挥了积极作用[1-3]㊂17世纪末,中国广东猪和暹罗猪对英国当地土猪改良并先后育成小白猪﹑中白猪﹑大白猪[4],18 19世纪英国猪种﹑中国猪种与丹麦当地猪种杂交最终培育成长白猪[5],说明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对目前世界广泛使用的几大猪种的形成与进化发挥了积极作用㊂然而,地方猪遗传资源由于其生长速度慢﹑饲养期长﹑屠宰体重差异较大﹑饲料转化率低﹑瘦肉率低﹑脂肪较厚﹑毛色多样而难以加工等缺陷,难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经济生活方式,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屠宰加工与市场销售,或是消费者饮食取向,都难以形成竞争力,逐渐被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毛色相对整齐的外种猪所取代㊂应该说我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对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高度重视的,尤其是 十二五 以来制定出台‘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等系列法规及管理办法等,制定下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国家及各省市改选或组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公布国家级保种场(区﹚等,在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笔者在此不作详述㊂对于地方猪种所处状况的分析,国内已有很多专家有所提及[6-8]㊂鉴于对地方猪及基于地方猪的培育猪种情有独钟,笔者二十余年来坚持与地方猪保种企业﹑育肥企业﹑销售企业接触,了解他们的运营﹑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了一些令人揪心的事实㊂与同行观点雷同部分,本文多未予列及,谨谈及自己最为担心的些许小事,希望得到有关人员的重视并研探出切实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对策㊂1.1保种成本逐年增加,地方猪资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发展及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不管是工业还是工业化的农业都存在一个人员﹑原材料﹑生产车间﹑产品﹑副产品相对集中化的特征㊂就养猪产业而言,原来的庭院式生产方式因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不论是原材料﹑还是产品或副产品都因总量小,生存空间没有压力﹑饲料资源就地取材﹑产品也就地消化﹑废弃物更是能够依靠自然界的自净与平衡功能真正转化为种植业的营养来源,所以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作用,可见当年的养殖模式尽管水平低下,但是能够与大自然和种植业形成良性循环关系㊂然而,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原先的庭院式养殖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㊂不完全是老百姓不愿意养,而是他们原先拥有的养殖环境由于农村城镇化而消失了,原先所住平房加小院加自留地的生存空间被 别墅 (因为农民离开了土地住进了高楼大厦﹚所代替;即使有的生存小环境没有改变,但周边竖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或一个个现代化工厂, 后来者居上 的近邻们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禁止这些老百姓继续养猪㊂这对地方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致命打击㊂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笔者20世纪90年代初到江阴申港镇调研,当地当时经济已经很发达,但仍有3万多头二花脸母猪分散饲养在各家各户;可现在不仅申港镇,在整个江阴已经找不到1头二花脸猪,二花脸猪这个拥有世界最高产纪录的我国特有的地方猪种也不得不让出原有阵地,退缩到可怜的几个保种场及唯一的保护区内了㊂现代集约化养殖环境下,由于集约化就需要相对较大的土地资源,而中国发展到今天,土地资源已经严重稀缺,绝大多数原有地方猪资源保种场本来处于相当偏僻的地方,可现在周边多数已四通八达,本来可以就地循环的废弃物不得不成批量产出,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受限,很容易造成废弃物积压而破坏环境,因此很多原先较为偏僻的地段越来越不适宜养猪场生存㊂国内浦东白猪等几个地方猪种保种场面临不得不拆迁的尴尬局面就是一个例证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社会安定才是其首要任务,对于同样会影响社会安定的肉蛋奶供给问题,他们需要考虑的首先也不是资源保护与肉品档次,而是保障量的供给,而这似乎又可以通过外购方式实现短平快的方案解决㊂对于生产者而言,地方猪生长与生产习惯的特点,导致地方猪养殖企业单位占地面积养猪量显著低于外种猪,更由于其生长速度慢﹑饲料效率低﹑屠宰率低﹑胴体瘦肉率低等原因,很多猪场逐渐压缩规模,不得不采取杂交甚至转成饲养外种猪的饲养模式㊂对于屠宰企业而言,由于地方猪体型大小差异较大不便机械化流程操作,屠宰率﹑瘦肉率低而脂肪率高,导致经营者不愿意收购这类肉猪,因而这类肉猪普遍不得不在条件相对落地后的小型定点屠宰点屠宰㊂对于消费者而言,尽管其也希望自己吃到优质安全的地方品牌猪肉,但他们很少体会地方猪生长期﹑瘦肉产量﹑饲料效率﹑母猪生产效率﹑整个生产效率等导致的相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然较长,只肯偶尔光顾一下比外种猪价格稍微高一点的销售点,而不肯长期接受这种消费方式㊂所有这些环节的问题都导致地方猪的相对竞争力下降㊂1.2运行模式整体单一,运行效果预期越来越模糊历史上由于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内到处散养着当地流行的地方猪种,尤其是当时没有推行人工授精,所以还相对应地散养着很多地方猪种的公猪㊂即使只有一个条件并不优越的地方猪保种场,其保种压力也不大,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到老百姓那里去换个血统,很少担心血缘近化问题㊂但当今的地方猪种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已相当恶化,除了少数品种有2个以上保种场﹑保护区及相应的散养情况存在外,绝大多数品种已经只剩下1个保种场保着这个品种的地方猪,猪群规模相当小,有的猪场表面还有6个以上血统,但有的血统之间本身就有血缘关系;有的可能血统内近交系数已经很高,特别容易出现近交衰退现象㊂而周边已经没有猪场或老百姓饲养这些猪了㊂在这种情况下,猪场到哪里去换血呢?不能换血就必然出现近交衰退现象,这是地方猪能否保存下来面临的最大困境㊂地方猪遗传资源群体数量总体下降的趋势不但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些猪种仍有加剧的趋势,尤其是地方政府不重视资源保护的地方,其所拥有的地方猪资源已经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㊂1.3产业链各环节普遍脆弱,难以形成良性利益链国内很多地方猪种目前所处的状况是要么因当地经济较为发达,养殖业整体受到冲击,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瘦肉率低的地方猪种保种场只能压缩规模,基本处于被动保种境地;要么是经济条件本身就比较差,财政资金难以维持或支持相应地方品种的保护㊂不管是哪种情况,地方猪保种场相应的技术力量明显不如20世纪80 90年代,对地方猪保种的常规技术手段执行到位程度也远低于那个年代,相应技术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与系统性都可能打了大折扣㊂有的地方尽管在地方猪种保种基础上利用引入外血的技术手段培育了新的瘦肉型猪种,但由于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指标仍然比不过外种猪,仍然处于难以持久被市场接受的尴尬局面㊂绝大多数地方猪或基于地方猪基础上育成的瘦肉型猪种所在企业或地方政府等机构都试图开发其产业链,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规模较小﹑运行难度较大,即使真的从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有所动作,但很少能够形成真正的产业链,相互之间脱节而不能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即使这些环节或多或少地启动了,由于体型差异较大﹑数量相对有限等原因导致大型屠宰企业难以接受这些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的商品猪进入流水线屠宰㊂生猪定点屠宰场多数是夜里12点到凌晨2点屠宰,缺乏冷链环节,读者可以想象猪自从放血之后其肉及其副产品发酵﹑酸化的过程,导致所谓的优质肉猪不一定能够以优质﹑安全的产业链运行,炎热的夏天更是如此㊂结果是绝大多数所谓的品牌猪都缺乏标准化的屠宰环节﹑缺乏福利化的宰前静养环节和致死环节,更缺乏胴体及副产品的冷链转运与销售环节,导致所谓的质量控制体系存在重大隐患,根本无法实现全程质量控制㊂2建议对策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被引起重视,地方猪或基于地方猪基础上培育的新品种或配套系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也尝试性地思考了一些对策,这里提出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㊂2.1多层次㊁多环节保种,防止种源丢失与杂化为了尽量让地方猪种不至于丢失,建议建设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保种场㊂对于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地方品种,不但要设法建设至少1个国家级保种场,还建议至少建设1个省级备份场;对于没有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资源,建议至少建设1个省级保种场和1个市级备份场㊂同时整体进行‘畜牧法“基本知识的普及,各级财政将这些地方猪种的保种经费列入当地的财政预算,而不仅仅是通过项目形式予以资助,确保保种经费得以落实㊂同时完善相应的保种机制,从软硬件角度吸引人才,配备符合保种要求的技术力量,同时要完善不同级别的保种考核机制,对上述及上述未提及的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未来血统的更新,尽量避免近交系数的快速提高㊂2.2尽快完善细胞库保存与优质资源利用机制无论什么地方品种,在活体保种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加强国家级及省级猪遗传资源动态监测,提高种质资源预警能力,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细胞库,对重要﹑濒危的品种实施细胞库保存是保护好优质种猪资源的重要手段㊂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繁殖性能﹑肉质性能﹑耐粗饲性能﹑抗病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表观优势的资源的种质特征特性要进行系统监测,并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种质特性进行新品种或专门化品系的选育与开发利用㊂2.3着力建设特色品牌猪/肉产业联盟扶持产业链中猪源标准化和屠宰﹑运输与销售环节软硬件建设及监管工作,着力建设特色品牌猪/肉产业联盟㊂参考文献[1]Darwin C.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M].London,1868.[2]Jones GF.Genetic aspects of domestication,common breeds and their origin.In:Ruvinsky A and Rothschild M F. The genetics of the pig[M].CAB International,Oxon,UK,1998: 17-50.[3]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5]Clop A,Amills M,Noguera JL,et al.Estimating the frequency of Asian cytochrome b haplotypes in standard Euro-pean and local Spanish pig breeds[J].Genetics Selection and Evolution,2004,36(1):97-104.[6]于福清,王志刚.我国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J].养猪,2009(6):25-28.[7]彭中镇,刘榜,樊斌,等.关于保护利用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若干建议[J].猪业科学,2006(4):32-36. [8]杨红杰,彭华,王林云.从我国猪肉消费趋势展望地方猪种发展前景[J].中国畜牧杂志,2014(16):6-10.。

我国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

我国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

我国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我国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猪种资源,这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对优质食品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地方特色猪种,由于适应性强、繁殖力高以及独特的风味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加快地方特色猪种的保护和利用进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首先,在技术支持方面,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加强对地方特色猪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

通过科学的遗传改良和交配选择,提高地方特色猪种的品质和生产性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在市场推广方面,加大对地方特色猪种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推广地方特色猪种的优点和风味,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这些猪种,推动地方特色猪肉的消费增长。

此外,我国还大力支持地方特色猪种的种养产业发展。

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和补贴政策的实施,鼓励农民养殖地方特色猪种,提高其养殖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地方特色猪种的养殖管理水平,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在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很多地方特色猪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它们的产量和市场价值都有所提升。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亟待解决。

为了进一步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的步伐,我们应该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大科研力量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同时,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地方特色猪种的认识和养殖技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总之,我国加快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利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有信心将地方特色猪种打造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亮点,并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食品。

配套系及其在猪联合育种中的应用

配套系及其在猪联合育种中的应用
E— ma i 1 : c h e n h i n 7 5 8 6 @1 2 6 . c o n r
杂交 的杂 种猪 。根据其涉 及 品系 的多少可 分为 : 二 系 杂交 、 三系杂交、 四系 杂 交 、 五 系 杂交 和 多 系 杂 交 。配套 系的发展是建 立在家畜育 种学 、 数量遗传 学 、分子 生物学 以及经 济学等学 科 的发 展之上 的 。 自从杂交 优势被发现后 , 便 出现 了最早 的二系杂 交 配套 系 , 随着 各个 学科 的发 展进步 、 养 猪生 产 的集 约化和专 门化及对种猪育种研究 的不断深入 ,相继 出现 了三系杂交 、 四系杂交、 五系杂交 。根 据配套系 的概念 不难 发现 , 四系杂交 中 需要维持 4个 纯系 、 1 个单交母猪和 1 个 单交公猪群 ,五系杂 交更是需 要维持 5个纯系、 2 个单交系和 1 个三交系 。因而 四 系 杂交和 五系杂交不仅 生产成本高 、 生产周期长 , 而 且 降低 了选择强度和增加 了性 能分化 的可能性 。相 比之下, 三系杂交 则是一个更好 的选择 , 不仅在生产 性能上明显优 于二系杂交而且 比四系杂交和五系杂 交很大程度上 降低 了成本且更 能保持商 品代猪 的整 齐性。 目前我 国广泛使用 的是洋三元 ( 即杜洛克× 长 白猪× 大 白猪) ,洋三元是典型的品种 间杂交而非品 系杂交 ,但我国培育的冀合 白猪配套系则是采用 的 三系杂交 。 1 . 2 配套 系育种 配套 系育种 , 即根据 品种资源 的种质基 础和 市 场 需求,选择具备所 需性状 的个体组建 基础群 , 按 同质性状 结合 原理 , 用 品种 间杂 交 、 品种 内分化 和 品种 内 品系 合成 的方 法培育 专 门化 品系 , 然 后在 经 过配合 力测 定后 ,按照 既定 的配套规则进行一级 级的配 套生产 ,最终 生产 出商 品代 。配套系 同样 包含 7 项 内容和 工作: 曾祖代 、 祖代 、 父母代 、 商品代 和品种 资源 、 专 门化 品系培育 、 配合 力测 定, 要进行 配套系育种 必须努 力构建这一完 备 的体系 。 目前 , 我 国在种 猪配 套 系育种 的研 究和 实践 上 已取得 了 定 的成绩和积 累了一些实践 经验 , 其 中 自主 培育 的配套 系 已通过 国家审定 的有 :光 明猪配套 系 、 冀 合 白猪配套 系、 深农猪配套 系和 中育 猪配套 系 。为 在全 国性联合育种 中推进 配 套 系育 种 奠定 了理论

配套系及利用

配套系及利用
7
在国外猪中 有:
PIC(pig improvement company,英国); DeKalb (迪卡,美国); Seghers (施格,比利时) ; Dalland (达兰,荷兰); TOPIGS (加拿大/美国)等。
8
在我国猪中 有经国家审定的8个配套系(下表)。
配套系名 称
培育 单位
审定 年月 配套 方式
(2)亲本系间是否配套
生产配套系商品畜禽的杂交模式:已通过专门的杂交组合试验证明 它们在一定条件、期限内是最好的,并且已固定下来(即杂交模式已 固定);不论是哪个父系、哪个母系,在杂交体系中都已各就各位, 不能随意变动。 生产一般的品系间杂种的杂交模式:由于未经专门试验,未必成型, 可以变动。
15
注:专门化品系(specialized line)
• 第一次杂交制种(提供单交种畜)-祖代: A♂×B♀→ AB ♂; C♂×D♀→ CD ♀
• 第二次杂交(提供双交后代,即商品畜禽)-父母代: AB ♂×CD ♀→ (AB)(CD)
梅花鹿和马鹿杂交利用?
36
四、配套系推广利用特点
(一)推广利用主要特点
育种企业严格按照已定型的杂交模 式向用户供种。
----指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并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 杂交的品系。
• 它包括专门化父系(specialized sire line)和专门化 母系(specialized dam line)两类。
• 专门化品系不仅在经济性状上具有特长,而且具有 两个特点: (1)宜于用作杂交父本还是母本已经固定,因而专 门化品系有专门化父系和专门化母系之别;
3.父母代(PS)
– 2系配套的父母代由祖代纯繁而得;3系配套的父系由祖代纯繁而 得,母系由祖代2系杂交合成;4系配套的父母代均为二杂杂种。

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产业化开发

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产业化开发

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产业化开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开发成为了猪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猪的品质和产量,还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将从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特点、保护利用的方法和产业化开发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方猪种质资源是指适应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生产性能和遗传优势的本地猪种。

与外来品种相比,地方猪种质资源具有以下特点:适应性强、抗病能力高、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等。

这些特点使得地方猪种质资源成为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对象。

要保护和利用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这包括建立地方猪种质资源的数据库,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确保资源的准确记录和保存。

同时,还需要建立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基地,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确保资源的繁殖和保持。

要实现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利用,需要进行合理的遗传改良和选育工作。

通过对地方猪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评价和遗传改良,可以提高其繁殖力、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性状。

同时,还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加速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传播和推广。

为了实现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产业化开发,需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市场体系。

首先,要培育和推广地方猪种质资源的核心品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加工和销售体系,确保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产品能够进入市场并获得良好的销售收益。

还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组织地方猪种质资源的展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地方猪种质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实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化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地方猪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掌握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推动地方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猪种应该加强纯种选育

地方猪种应该加强纯种选育

出路 在 哪 里 ? 强开 发 利 用是 地 方 品 种保 存 的最 大 保 证 。 加
由于 生 产 水 平 不 高 , 今 除 上 海 白猪 等 至 家畜的保种本来就包括4 内容, 者 说4 个 或 个环 节 , 发 掘 、 即 评 育 成 的一 大 批 新 品种 , 少数外, 已所剩无几了。“ 文革” 育成的几个含有地方猪血液 后 估、 保存和利用。 发掘、 评估 、 保存是利用的前提, 只有发现了
0 父本外来良种化 ( 当 猪种是在第四种情 况下保存下来的。 但随着农业经济和畜牧业 纪6 年 代我们的政策是母本地方良种化 , , 杂种商品猪大 现代化的发展 , 对地方猪种的冲击愈来愈大 , 很多地方猪种 已 时主要是从苏联进口的种猪) 肥猪一代杂种化。
岌 岌可 危 。
受农 民欢迎 , 被誉为 “ 来 肥” 后来又为了制止杂交乱配, 自 。 提 出“ 遍地开花” 培育新 品种的要求。 当时以地方猪种为母本杂交
套 系等 , 情况也差不多。 以新育成的渝荣猪配套系为例, 它是三 系 ( B C 配套的配套系, A、 、 ) 其中只有B系含有地方品种 ( 荣昌
他们也希 望建 立具 有中国特 色的种猪业。 但这 为后备资源保 存起来 ; 二是 由对该品种有特殊爱好的个人或团 比洋猪肉好吃, 地方品种猪生长慢 , 精饲料回报率 体作为 “ 宠物” 保存下来, 如狼山鸡在英国; 三是政府出资作为 里存在着实际的经济问题。
商 由于 他 们是 在 小农 经济 条件 下 培 育 国家遗传资源保存起来 ; 四是迫干当地农业经济不发达 , 畜牧 低 , 品化 饲养 的 生产 力低 。 成功的, 比起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育成的的洋猪品种来肯定 生产水平落后 , 饲养、 繁殖 条件很差而不适宜发展生 产力较高 的现 代 品种 , 方品种 被 无奈 保 存下 来 。 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和适应性,有 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和适应性, 中国猪种具有高度的抗应激性 些猪种对严寒 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 严寒( )、酷暑 些猪种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型猪) 高海拔(藏猪和内江猪) 和高海拔(藏猪和内江猪)有很强的适应性 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PSS) 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 绝大多数中国猪种没有猪应激综合征
加强猪种资源的保存
采用先进的保种理论, 采用先进的保种理论,制定国家级总体保 种策略 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猪种遗传差异调查、 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猪种遗传差异调查、猪 种资源的评估与分类 在原地保种和迁地保种的基础上, 在原地保种和迁地保种的基础上,研究信息库和基 因库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利用杂种优势
杂种大多兼具双方的优点,既有较高的繁殖力 杂种大多兼具双方的优点, 和良好的肉质,又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 和良好的肉质,又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适 应性强, 应性强,适合农村饲养
利用我国地方猪种的矮小、肉质好等特性 利用我国地方猪种的矮小、
作为实验动物 开发名优特产品

八眉猪、民猪、黄淮海黑猪 马身猪 淮猪、 马身猪、 八眉猪、民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 莱芜猪、 莱芜猪、河套大耳猪 ) 、汉江黑猪
蓝塘猪、槐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 、香猪 陆川猪) 蓝塘猪、槐猪、两广小花猪 陆川猪 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 、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粤东黑猪
● ●
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 、金华猪、 大花白猪 广东大花白猪)、金华猪、华中两头 广东大花白猪 乌猪(通城猪 清平猪、湘西黑猪、玉江猪(玉 通城猪)、 乌猪 通城猪 、清平猪、湘西黑猪、玉江猪 玉 山黑猪) 莆田黑猪、嵊县花猪、 山黑猪 、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
我国配套系猪培育
近年来, 近年来,我国的种猪选育和商品瘦肉猪生产取得了 可喜的进展, 可喜的进展,一批高效杂交组合在养猪生产中推广 应用 PIC、DeKalb、Sehgers和Topigs等配套系猪的推广 PIC、DeKalb、Sehgers和Topigs等配套系猪的推广 利用,促进了我国配套系猪的育种工作, 利用,促进了我国配套系猪的育种工作,目前已有 光明猪配套系、深农猪配套系、冀合白猪配套系、 光明猪配套系、深农猪配套系、冀合白猪配套系、 中育猪配套系和华农温氏猪1号配套系、 中育猪配套系和华农温氏猪1号配套系、滇撒猪配套 系、鲁猪Ⅰ号配套系、渝荣猪配套系等8个配套系通 鲁猪Ⅰ号配套系、渝荣猪配套系等 过国家审定, 过国家审定,获得新品种证书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对地方猪种资源进行分类,逐步形成以保护 对地方猪种资源进行分类, 促开发, 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制定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培育计划,有 制定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培育计划, 条件的地方要着手进行培育有中国特色的 条件的地方要着手进行培育有中国特色的 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从长远来看, 地方猪种的专门化品系。从长远来看,可 以发展成真正的以中国地方猪种血统为主 的新品种
根据《畜牧法 》 第十二条的规定 , 我部确 根据 《 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定八眉猪等138 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 定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 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OO六年六月二日 OO六年六月二日
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护品种-34
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
4.矮小特性 贵州和广西的香猪、海南的五指山猪、 4.矮小特性贵州和广西的香猪、海南的五指山猪、 香猪 五指山猪 云南的版纳微型猪以及台湾的小耳猪 版纳微型猪以及台湾的小耳猪, 云南的版纳微型猪以及台湾的小耳猪,是我国特有 的遗传资源 成年体高在 ~45cm,体重只有 成年体高在35~ 成年体高在 ,体重只有40kg左右 左右 具有性成熟早、体型小、耐粗饲、易饲养和肉 具有性成熟早 具有性成熟早、体型小、耐粗饲、 质好、耐近交等特性 质好、耐近交等特性 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烤乳猪的最 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 烤乳猪的最 是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模型,也是烤乳猪 佳原料, 佳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配套系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
国外从20世纪 年代末就开始由 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由品种选育 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由品种选育 和品种间杂交转向 转向专门化品系选育和配套系 和品种间杂交转向专门化品系选育和配套系 生产 采用专门化品系选育, 采用专门化品系选育,大大缩短了育种年 提高了育种效率, 限,提高了育种效率,增强了育种对市场需 求的适应能力
猪配套系选育及地方 猪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王爱国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agwang@
猪的遗传改良
育种目标必须明确(育种计划) 育种目标必须明确(育种计划) 育种是一个组织性强的工作( 育种是一个组织性强的工作(测定与繁育体 系) 育种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在高效生产中正确地应用专门化品系
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
2.肉质优良 2.肉质优良 10个地方猪种肌肉品质的研究表明: 个地方猪种肌肉品质的研究表明: 个地方猪种肌肉品质的研究表明 肌肉颜色鲜红 没有 肌肉颜色鲜红(没有 没有PSE肉,即没有肉色灰白、质 肉 即没有肉色灰白、 地松软和渗水的劣质肉) 地松软和渗水的劣质肉) 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纹适中,肌内脂肪含量 系水力强,肌肉大理石纹适中, 反映到口感上是“肉嫩多汁,肉香味美” 高。反映到口感上是“肉嫩多汁,肉香味美”, 而这些是国外猪种无法与之相比的
配套系选育的优点
培育时间短, 培育时间短,组装灵活 各系主选性状少, 各系主选性状少,选择进展快 杂种优势明显, 杂种优势明显,互补性强 终端肉猪产品生产方向明确( 终端肉猪产品生产方向明确(专门化品 系目标清晰, 系目标清晰,避免选育的纯系和生产的 商品肉猪不一致) 商品肉猪不一致) 育种效果好, 育种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我国引进的配套系猪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先后引进了PIC、 20世纪 年代以来 我国先后引进了PIC、 世纪90年代以来, DeKalb、Sehgers和Topigs等配套系猪 DeKalb、Sehgers和Topigs等配套系猪 PIC、Sehgers和Topigs等公司在我国建立 PIC、Sehgers和Topigs等公司在我国建立 子核心群
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
通过对粗纤维利用能力、 通过对粗纤维利用能力、 粗纤维利用能力 抗寒性能、耐热性、体温调节机能、 抗寒性能、耐热性、体温调节机能、高温高湿下 的适应性、高海拔下的适应性、 的适应性、高海拔下的适应性、耐饥饿及抗病力 等8项内容的测定表明 项内容的测定表明: 项内容的测定表明
3.抗应激和适应性强 3.抗应激和适应性强
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
引进与培育、 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结合 在有选择的重点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在有选择的重点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技术 和设备的同时,加强新品种/系的培育, 和设备的同时,加强新品种/系的培育, 从引进为主转向引进和培育并重 引进和培育并重, 从引进为主转向引进和培育并重,根据市 场的实际需求, 场的实际需求,逐步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主 的品种改良
活体原位保存
实用, 在利用中动态地保存资源 实用, 实用 要有保种群,维持成本高 要有保种群, 要有保种群 管理问题及有害因素的侵袭, 如疾病、近 管理问题及有害因素的侵袭 如疾病、 交等
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温保存
较长时期地保存大量基因, 免除畜群对外界 较长时期地保存大量基因, 较长时期地保存大量基因 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改变样本收集和处理 费用较低 冷冻保存的样本也便于长途运输 冷冻保存的样本也便于长途运输
近交系培育
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
选育工作从 选育工作从1989年开始,是从 年开始, 选育工作从 年开始 是从1987年开始 年开始 原地保种、定点观察后, 原地保种、定点观察后,最终存留的同窝 的1公1母两头猪近交繁育而成的 公 母两头猪近交繁育而成的 目前历时近 年,采用“亲子交配”已实 目前历时近20年 采用“亲子交配” 目前历时近 际近交繁育出第19代 际近交繁育出第 代,其近交系数最高已 达0.983。存栏 余头 。存栏250余头
地方猪种的开发利用
利用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与引入猪种杂交培 新品种或配套系, 育新品种或配套系,实现两种资源的优势互 补,也是我国猪育种的一个重要方面方向 太湖猪、黄淮海黑猪、荣昌猪、乌金猪、 太湖猪、黄淮海黑猪、荣昌猪、乌金猪、 撒坝猪、海南猪、湘西黑猪、民猪、清平 撒坝猪、海南猪、湘西黑猪、民猪、 藏猪等,有的已通过审定, 猪、藏猪等,有的已通过审定,有的正在 培育
DNA保存 DNA保存
一种新型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 正处于研究 一种新型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 一种新型的遗传资源保存方法 阶段 直接在分子水平上有目的地保存一些特定的 直接在分子水平上有目的地保存一些特定的 性状,即基因组合 即基因组合,通过对功能基因或基因组定 性状 即基因组合 通过对功能基因或基因组定 进行DNA序列分析 利用基因克隆 长期保 序列分析,利用基因克隆 位 ,进行 进行 存方法 一种安全、 一种安全 可靠、
使用配合力好的父母代去利用100% 使用配合力好的父母代去利用100%的杂种优 势
猪的遗传改良
根据大多数消费者定位种猪生产者,创造 根据大多数消费者定位种猪生产者, 迅速、一致、 迅速、一致、可持续的遗传进展以满足生 产者与消费者的需要,成为了解生产者和 产者与消费者的需要, 加工者目前与未来需求的先导
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护品种-34
● ●
太湖猪(二花脸猪、梅山猪 、 太湖猪 二花脸猪、梅山猪)、姜曲海猪 二花脸猪 内江猪、荣昌猪、乌金猪 大河猪 大河猪)、 内江猪、荣昌猪、乌金猪(大河猪 、 藏猪
关岭猪
● ●
里岔黑猪、浦东白猪、 大蒲莲猪、 里岔黑猪、浦东白猪、撒坝猪 、大蒲莲猪、 巴马香猪、河西猪、 巴马香猪、河西猪、安庆六白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