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资料收集与整理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小学语文写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一、引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收集与整理小学语文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写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素材的来源1.生活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应学会观察生活,从中挖掘素材。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人物、事件等,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上学路上看到的花草树木、行人车辆;家里发生的趣事、矛盾;社区里的活动、变化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2.阅读积累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获取丰富的知识,为写作提供素材。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摘录好词好句,积累素材,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媒体报道电视、网络等媒体经常报道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新闻、浏览网络信息,了解这些事件,积累写作素材。

三、素材的整理1.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方便日后查找和使用。

可以根据素材的性质、主题等进行分类,如人物类、事件类、景物类、情感类等。

2.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整理素材的好方法。

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可以将精彩的语句、段落摘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想和评论。

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3.制作素材本制作一个专门的素材本,将收集到的素材分类记录下来。

在记录时,要注意注明素材的来源、时间、人物、事件等信息,以便日后查找和使用。

四、写作实践中的运用1.审题分析在写作前,要认真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运用,做到有的放矢。

2.合理运用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题目要求,将积累的素材进行合理运用。

可以将多个素材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将某个素材作为文章的一个部分进行运用。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注意素材的连贯性、真实性和生动性。

3.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出现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

语文综合性学习往往比较强调学生课前资料的搜集。

可在课堂上,学生要么“囊中羞涩”,拿不出多少资料;要么资料准备了一大叠,却不切合主题,汇报时还总是结结巴巴地埋头“读”,同学不知其意,老师为他着急。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课前指导未到位。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呢?“仙人”指路篇1、明确要求,指明途径课前调查的成功开展,首先取决于学生是否懂得操作。

要提前介入课程内容,对学生来说至少存在两大困难:第一,学生往往无法准确判断需要搜集哪些材料,容易陷入信息的海洋而不知如何取舍;第二,由于学生年龄小,能力偏弱,对电脑、书本等信息工具的运用并不是很了解,从而不能合理选用搜集资料的途径。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讲清课前准备的要求,给学生指明具体路径,让他们明确调查目标,清楚调查过程,掌握调查方法,有目的、有技巧地去搜集有效资料。

比如,“大自然的乐声”这一主题,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肯定茫无头绪。

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与理解,预设了“以曲传声”、“以文传声”、“以画传声”三大类的资料,并为每一类准备了几个范例,这样就启发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搜集的方向。

结果,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出乎意料的五花八门:有作曲家根据大自然的乐声谱写成的曲子,像《森林狂想曲》、《泉水丁冬》等,还附上乐曲创作的故事,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等;有文学家对大自然乐声的描绘与感悟,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林清玄的《风铃》,郭风的《空山鸟语》等;有画家对大自然乐声的形象描画,像《蛙声十里出山泉》等。

小学语文写作素材搜集教案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与整理写作素材拓展写作题材

小学语文写作素材搜集教案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与整理写作素材拓展写作题材

小学语文写作素材搜集教案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与整理写作素材拓展写作题材一、引言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而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则是写作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搜集与整理写作素材,以拓展写作题材的广度和深度。

二、搜集写作素材的途径1. 观察生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各种各样的素材。

例如,学生在校园中看到一棵老树正在被砍伐,可以从中联想到保护环境的议题,从而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

2. 读书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名著、报纸、杂志等不同的文本,积累各类素材。

例如,学生读了一本描写童年往事的小说,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回忆,写一篇有关童年的作文。

3. 借鉴他人作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借鉴他们的写作技巧和素材的运用。

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优秀的作文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素材,可以将其用于自己的作文创作中。

三、整理写作素材的方法1. 分类整理学生可以将搜集到的写作素材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日后的使用。

例如,将环境保护、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素材分别归类保存。

2. 时常回顾学生应该时常回顾整理好的写作素材,使其深入脑海。

只有经常回顾,才能更好地将素材融入到写作中,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3. 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素材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素材,从而写出更有层次的文章。

四、拓展写作题材的方法1. 反转思维学生可以通过反转思维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拓展写作题材。

例如,若要写关于爱的作文,可以尝试从“什么是不爱”或“爱与责任”等反方向进行思考。

2. 联想思维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思维的方式,将一个已有的写作题材与另一个不同的题材进行联想,从而拓展写作题材。

例如,若要写关于友谊的作文,可以通过联想思维将其与“牵手”、“合作”等其他题材进行联想。

3. 模仿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尝试写一些与自己平时题材不同的文章。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题材。

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合理收集和整理素材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图书馆、网络、实地考察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方法。

一、图书馆图书馆是小学语文教师搜集写作素材的绝佳选择。

在图书馆里,教师可以找到各类与小学生写作相关的书籍,如童话故事集、文学作品集、语文教材等。

这些书籍中蕴含着大量的描写性词语、鲜活的形象人物和生动的情节,可供学生借鉴和参考。

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关于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的专业书籍,在总结素材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二、网络资源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也是寻找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通过搜索引擎、教育网站等渠道,找到大量的写作素材。

例如,可以搜索一些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从中分析优秀的表达方式、描写手法,并将其整理成素材库,供学生参考。

此外,还可以浏览一些语文教学资源网站,如人教版语文教学资源网、优质课网等,这些网站上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教学案例,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

三、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搜集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素材的一种创新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外面进行考察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公园、农田等,以提供丰富的观察对象和切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可以亲身感受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进而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为写作提供素材。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生绘画活动,通过观察、描绘物体,培养学生的细节观察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四、整理与分类搜集写作素材后,教师需要进行整理与分类。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素材的类别设立不同的文件夹,如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等。

其次,教师可以将整理好的素材打印成小卡片或写在白板上,供学生选择和借鉴。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将素材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如叙事文素材、描写文素材等。

通过分类整理,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取和利用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小学语文整理课论文

小学语文整理课论文

小学语文整理课之我见今天,我把自己对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整理课上的一点反思拿出来,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单元整理是根据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将教学中积累的内容汇总起来。

日常的积累和拓展如同是散落在沙滩上的一粒粒珍珠,通过单元整理,把一粒粒珍珠串起来,让知识点犹如一串美丽的项链一般在学生心目中闪闪发亮,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加明确积累的内容和方法,并在巩固和积累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因为这串美丽的项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串成的,所以,他们的所得会更加深入和透彻,并从收获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

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果语文教师都能如此有心,那我想帮助学生串成的将不再会是一串串的项链,恐怕是他们能傲立于人前,行走天下的工具了。

所以,我认为单元整理课非常有必要。

我在教四年级时就开始进行这类课型的研讨,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进行设计。

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搭石》以小见大写法的研讨。

没有理论指导的课堂是经不起推敲和研究的,所以,教师设计每堂课都要有教育理念的支撑,而最好的理论基础就是语文课程标准。

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之时就依照了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便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积累,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表现为阅读、习作、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很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依照的是阶段目标。

五、六年级是第三学段,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方法,诵读优秀诗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依照的是本组单元的教学目标。

整体关照本组课文的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本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是事情表达出来的;通过读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生作文的写作素材如何收集和整理素材

小学生作文的写作素材如何收集和整理素材

小学生作文的写作素材如何收集和整理素材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也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一个好的作文,往往需要充足的素材作为基础,那么如何收集和整理小学生作文的写作素材呢?一、开展观察活动观察是小学生收集作文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平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人物和自然景象,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

观察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

二、阅读丰富多样的书籍阅读是拓宽知识面、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故事书籍、绘本等,并引导他们关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细节。

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书籍,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作文素材,并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

三、参观外出活动通过参观外出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各种人物、事物和场景,这是丰富作文素材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组织学校或班级的活动,如郊游、参观博物馆、参加社区义工等,鼓励孩子们积极观察、记录,以便后期写作时使用。

四、收集记事本或素材文件夹为了方便整理和保存作文素材,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本专门的记事本或者素材文件夹。

他们可以将观察到的事物、阅读时得到的灵感、参观外出活动的见闻等记录下来,并分类整理。

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整理和归纳的能力,同时也方便了日后的作文写作。

五、利用互联网资源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成为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和收集作文素材。

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图片、文章、资料等,孩子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不同领域的素材,并进行整理和归类。

六、参与写作活动参与写作活动是锻炼孩子写作能力的好机会,也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之一。

学校或社区可能会举办写作比赛、作文征集等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并帮助他们发现和挖掘写作灵感。

总之,收集和整理小学生作文的写作素材需要多方面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观察、阅读、参观、记录、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参与写作活动,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素材,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大全(通用10篇)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大全(通用10篇)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大全(通用10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漂亮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大全(通用10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论文篇一一、组织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生对于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教师可举办语文知识运用比赛,比如针对一二年级,将易错字、形近字精心编排成组词语的形式,考察学生在字词基础方面的运用能力;针对中高年级,以读写结合点为主要内容,考察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得知低年级学生的组词掌握较好,错误较少;而中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题目要求,小部分学生能写出真实情感,立意新颖,结构完整,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三、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在认真批阅、精选材料的基础上,要对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予以充分的肯定,也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教给学生如何进一步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每个学生的灵魂里都有一个熟悉得可以下笔千言的世界,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这个独特的内在的世界,从实践的层面尝试去帮助学生发掘他们“独特的内在的世界”。

写作的目的是自我思想情感的表达,怎样让自己的表达更精彩、更吸引读者。

语言是载体和工具,只有让文章的语言靓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作为学生作文的把脉人、处方人,教师在作文讲评中要把握好讲评的重点,解决写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经过讨论,大家会深刻地地认识到:写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语文考试,更是为了实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只有养成内视的习惯,才会发现生活的真,才会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写作时才能真正地抵达心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积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积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积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是: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展开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为一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农村教师,我就如何实行小学语文资源的收集和积累,谈几点浅显的理解,希望与各位同仁作一探讨与交流:第一、基础性要求:与时俱进、坚持学习。

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的知识更新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甚至要有超前意识。

我们教师想要拓宽知识面,就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二、关键性要求。

研究和处理教材资源。

教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我们要紧抓和吃透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范本,例如我们语文教材是语文最大的特点是的工具性,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息息相关,学生学了这课、这个单元要达到什么目标,“三维”方面要有什么长进,都要细化到每节课中。

假如教材这个资源不利用好,都是无本之木,不会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第三、工具性要求。

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活化语文课程。

浏览、学习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实行整合,恰当使用到课堂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目的性要求。

注重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成长服务。

(1)重视配套“语文读本”的阅读、学习。

(2)“口语交际”及“习作”教学要联系生活,走进学生生活。

(3)成立“图书角”,每天阅读,做好摘录,周周交流,月月汇报、总结。

(4)适时展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5)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推荐好文章,让学生展开“演讲赛”、“辩论赛”等。

第五、实践性要求。

师生共同学习,时时学、处处学,从生活、社会中的每个角落学,收集信息,积累资源。

不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感到所看到的内容多而杂,凌乱,很是头疼。

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实行相对应的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恰当取舍,选择适合自己的,更适合学生的,只有那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搜集资料要有明确的目的
【案例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大家看,这是一张地震发生后的图片,图片上的内容惨不忍睹,请你结合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大地震。

生:这是我搜集到的图片,地震中有许多人丧生,有很多孩子无家可归。

生:我知道有很多人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献上自己的一颗爱心。

师:是啊,一场地震就是一场劫难。

知道吗?在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去领略那一份感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利用时事资源,让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信息,感受地震带给人们的灾难,应该说资料的收集与汇报,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视野,这个作用不容置疑。

但换个角度想,资料的收集就只是为了开阔一下学生的视野吗?如果不在语文课堂上汇报,放在其他课堂上,是不是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呢?为此,我们考虑到一个搜集资料的目的性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让学生搜集资料?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不同课型的特点,不同教学的内容,有侧重的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资料的搜集不能只作为新课程的一种花瓶,要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更好地实现课
内到课外的衔接与拓展,而且每次资料搜集的要求要明确、具体,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搜集筛选资料。

还说上面的案例,教者开课前的资料汇报,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信息,营造了与文本相似的一种教学情境,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细想想,本课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震信息,而是注重对文中事件的描写,注重对文中人物父子情深的感悟和理解,由此看出,费时费力让学生搜集的资料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课堂上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也就是说,这个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低效的。

耗费学生那么多精力,只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实在不划算。

相反,如果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地震或各种灾难中发生的令你感动的人物故事,然后再来学习本课,学生自然会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迁移到本课中来,在深入学习本文后,组织学生召开一次故事汇报会,让学生尽情地说、讲、演,效果会不会更好些呢?搜集资料不是教师发出的一个毫无目的或指向的动令,而应该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一项教学要求。

二、要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案例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题目,静静地想一想,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知道这首诗是李白为送别孟浩然而写的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的孟浩然
师:黄鹤楼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你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黄鹤楼吗?
生: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鹄矶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以上大约用时3分钟)
生:这是我搜集到的黄鹤楼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大约用时1分钟)
生:我搜集到了黄鹤楼的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当黄鹤楼还没有耸立在绵亘蜿蜒的蛇山之巅时,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在山脚下开了个小酒店,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接风洗尘……(大约用时6分钟)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古诗教学,了解黄鹤楼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简单了解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即可。

而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因汇报的资料过长,生字过多,不时出现停顿、错读、重复等现象,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汇报做适时恰当的点拨和指导,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很多老师认为,民主的课堂教师是不能随便打断学生的发言的,如果教师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就应该好好的思考,如何解决体现民主与提高教学效率的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艺术和方法上下功夫,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比如,如何整理比较生疏的资料?古诗学习中应重点搜集哪些资料?资料过长如何提炼和概括?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做,久而久之,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总结
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教者在学段特点上加以考虑,搜集、处理信息的要求在低、中、高学段要所有侧重,不能顺
其自然,草草了事。

随着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与语文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性,不辱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