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作业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作业2 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1.过氧化氢溶液可作为采矿业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废液中剧毒的氰化钾,反应方程式为KCN+H2O2+H2O A+NH3↑(已配平),请回答:(提示:3KC N-、122H O-)(1)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填写“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是,则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1)KHCO3(2)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2.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 + 8HNO3 (稀)3Cu(NO3)2+ 2NO↑+ 4H2O(1)被氧化的元素是,被还原的元素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3)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1)Cu N Cu HNO3(2) (3)3.已知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 D.碱性(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4)若生成0.2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2)A(3)ZnSO4 AsH3(4)1.2N A4.饮用水中的3NO -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3NO -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3NO -还原为N 2,其化学方程式为 10Al+6NaNO 3+4NaOH10NaAlO 2+3N 2↑+2H 2O 。

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规划1.地位和功能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学科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内容结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对于多达千万种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这既反映了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此,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是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

考虑到学生在进入高中化学学习时,一般都需要复习初中的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等。

因此,把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编排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化学反应分类的三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课时1氧化还原反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课时1氧化还原反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3.概念间的关系
(1)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_失_去__电子,被氧__化__,发生_氧_化__反应。 (2)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_得_到__电子,被_还__原_,发生_还__原_反应。
微点拨:氧化与还原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得氧和失氧的反应,得氧物质发生氧化
5.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 全消毒剂,而且与 Cl2 相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 物。制备 ClO2 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 +2H2O
3 . 在 Fe + H2SO4===FeSO4 + H2↑ 反 应 中 , Fe 的 化 合 价 ________,被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H2SO4 中的 H 化合价 ________,被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
[答案] 升高 氧化 氧化 降低 还原 还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C.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D.反应物要么发生氧化反应,要么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C
3.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B [A 项,得到与失去标错;C 项,Zn 失去 2e-;D 项,Cu 失 去 2e-。]
[解析] 2.24 L NO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量为 0.1×3 mol=0.3 mol,其电子数为 0.3NA。
[答案] (1)0.3NA(或 1.806×1023)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教材分析: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较深层次的学习,又将是今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电化学等重要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本节教材内容掌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其今后对化学的学习。

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②根据实验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层层推进,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交流讨论,学会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合作精神。

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并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2.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五、教学过程:【过渡】根据这个全新的标准,我们知道,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板书】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做笔记、思考理解。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练习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2Na+Cl2=2NaCl、2H2+Cl2=2HCl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思考、判断,回答:是。

巩固,为后续学习提供素材和铺垫。

安徽省合肥市龙翔高复学校高中化学一教案: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安徽省合肥市龙翔高复学校高中化学一教案: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火箭使用偏二甲阱(N2H8N4)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反应放出巨大放入能量把火箭送入太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4+2N2O4=2CO2↑+3N2↑+4H2O↑.改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种,而属于一种新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那么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呢?它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呢?【强调】本节的课标是: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化合价的变化。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思考与交流1】1、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3.填写下表练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CO2的生成为例)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化合反应C+O2CO2A+B====AB分解反应CaCO3CaO+CO2↑AB====A+B置换反应C+2CuO2Cu+CO2↑A+BC====AC+B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AB+CD====AD+CB【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师总结】【板书】一、化学反应类型【反问】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思考】Fe2O3+3CO 2Fe+3CO2、CH4+2O2CO2+2H2O两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应,不能反应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渡】那么Fe2O3+3CO2Fe+3CO2反应属于什么类型呢?(从得失氧角度分析)【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学生练习】在反应Fe2O3+3 CO =2Fe+3 CO2中,Fe2O3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CO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本次说课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一课时,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本质及其与四大反应的类型的关系。

1.说教材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初中开始课本中通过得氧、失氧角度渗透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高中阶段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电化学结合在一起,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在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目标为:①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②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此内容在高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初中阶段,首先是从得氧、失氧的观点(即物质组成方面)认识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强调的是这两个概念的对立性;继而又以CO还原CuO为例,说明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统一性,充实了概念的内涵。

高中必修一的学习则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并揭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本质。

在高中必修二和选修四中,则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与电化学等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一种结构化程度高、彼此联系密切的知识网络。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化学反应的分析,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②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③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④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引导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②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③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②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③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一)“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必修一第一章是从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而第二章是从化学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氧化还原反应则是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它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2.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氧化,还原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通过本节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不够全面,化合价的升降才是关键,更具代表性,诱导学生深入分析本质——化合价的升降本质上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教材的编排特点1.从本节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编排方法,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

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三)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1)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剖析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变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显示反应的本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准确理解概念间的互相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后的生成物叫做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3)近几年高考常考的一些特殊物质中的化合价如下:
CuFeS2:Cu(+2)、Fe(+2)、S(-2)
K2FeO4:Fe(+6)
Li2NH:N(-3)
LiNH2:N(-3) Na2S2O3:S(+2) HCN:C(+2)、N(-3)
AlN:N(-3) C2O24-:C(+3) CuH:Cu(+1)、H(-1)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
S或S2- H2O(酸性);OH-(碱性)
Fe3+ SO24-
O2
其中:Fe2+、SO23-主要表现_还__原___性,H2O2 主要表现_氧__化__性。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高考全国卷Ⅱ,8B)2.4gMg 与 H2SO4 完全反应,转移 的电子数为 0.1NA。( ) (2)(2016·高考全国卷Ⅲ,7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 白粉漂白织物。( )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4)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 原。( )
________________(稀__)_=_=_=_3_C__u_(N__O_3_)_2+__2_N__O_↑__+__4_H__2O__。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过氧化物等。例如:
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元素的 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例如:
(5)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6)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 还原。( ) (7)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 .物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C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2.下列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 .NH 4HCO 3=====△NH 3↑+CO 2↑+H 2O B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C .Ca(OH)2+CO 2===CaCO 3↓+H 2O D .Zn(OH)2+H 2SO 4===ZnSO 4+2H 2O解析:因为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此题实际是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B 项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6价和+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价,发生了电子转移,A 、C 、D 项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B3.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 .HCl →Cl 2 B .Na →Na +C .CO →CO 2D .Fe 3+→Fe答案:D4.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表示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答案:D5.(1)分析下列反应,指明是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要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

①2Na +Cl 2=====点燃2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 +HCl===NaCl +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反应,指明是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要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________; ②Zn +2HCl===ZnCl 2+H 2↑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各个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在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时,要注意单、双线桥法的特点及各自的注意事项。

答案:(1)①氧化还原反应②非氧化还原反应(2)①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解析:钢水浇铸是物理变化。

答案:C2.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 3+S +3C=====点燃 K 2S +N 2↑+3CO 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 .CB .NC .N 和SD .N 和C解析: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根据反应方程式,硝酸钾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S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C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因此被还原的元素是N 和S ,故C 正确。

答案:C3.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 B .Fe +H 2SO 4===FeSO 4+H 2↑ C .BaCl 2+H 2SO 4===BaSO 4↓+2HClD .H 2+CuO=====△Cu +H 2O解析:A 、C 两项中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存在电子的转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项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离子反应。

答案:B4.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正确的是( )答案:B5.下列各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 ) A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B .2KClO 3=====MnO 2△2KCl +3O 2↑C .2CO +O 2=====点燃2CO 2 D .2H 2O=====电解 2H 2↑+O 2↑解析:A 项,氯元素的化合价一部分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同时还有一部分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均在氯元素中进行;B 项,氯元素由+5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未在同种元素中进行;C 项,碳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被氧化,氧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未在同种元素中进行;D 项,氢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未在同种元素中进行。

答案:A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 ) A .2H 2O +2F 2===4HF +O 2 B .2H 2O +2Na===2NaOH +H 2↑ C .3NO 2+H 2O===2HNO 3+NO D .2H 2O=====通电O 2↑+2H 2↑解析:A 项,H 2O 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水被氧化;B 项,H 2O 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被还原;C 项,只有NO 2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水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D 项,水中的氢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

答案:C二、非选择题(包括3个小题,共52分)7.(21分)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或者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下列一组反应:①CO 2+C=====高温2CO②Cu 2(OH)2CO 3=====△2CuO +H 2O +CO 2↑ ③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④2CO +O 2=====点燃2CO 2⑤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⑥CuO +CO=====△Cu +CO 2 ⑦4NH 3+3O 2(纯)=====点燃2N 2+6H 2O ⑧2H 2O=====电解2H 2↑+O 2↑⑨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⑩SO 2+H 2O===H 2SO 3 ⑪H 2O 2+SO 2===2H ++SO 2-4(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4)上述反应中,既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5)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A.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B.氧元素的得失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D.化合价的改变(6)根据反应⑪,你认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应该怎样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④⑩⑪⑤⑦(2)②⑩(3)⑧(4)③⑨⑪(5)C (6)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8.(20分)Ⅰ.(10分)过氧化氢(H2O2)可作为采矿业的废液消毒剂,如消除采矿废液中有剧毒的氰化钾(KCN,其中N元素为-3价),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已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

若是,请指出被还原的元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0分)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浓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4HNO3(浓)===Cu(NO3)2+2NO2↑+2H2O(1)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3 mol Cu参加反应,则该过程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mol。

解析:Ⅰ.(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由1个K原子、3个O原子、1个C原子和1个H原子构成,故为KHCO3。

(2)反应物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氧元素被还原;反应物K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碳元素被氧化,故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Ⅱ.(1)该反应中Cu的化合价变化是0价→+2价,1 mol Cu失去2 mol电子;HNO3中氮元素部分化合价由+5价→+4价,生成1 mol NO2,转移1 mol电子。

(2)结合(1)的分析及单线桥法的注意事项,即可写出。

(3)1 mol Cu失去2 mol电子,故3 mol Cu失去6 mol电子。

答案:Ⅰ.(1)KHCO3(2)是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Ⅱ.(1)(3)69.(11分)下面实验是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的实验,按要求填空回答。

(1)实验步骤:①把几颗锌粒放到盛有少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②按下图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将锌片和石墨电极插入到CuSO4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现象:①锌粒表面________。

②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石墨电极上附着了红色的固体。

(3)现象分析:红色固体是Cu,其生成说明Zn与CuSO4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说明电路中有电流流过,金属和石墨导体中有电子流过。

(4)实验结论:Zn与CuS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此过程中有________。

解析:通过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整个电路中有电流产生,即所有固体导体中有电子的定向移动;通过石墨电极上附着红色固体且是铜,说明CuSO4溶液中Cu2+向石墨电极定向移动且在石墨电极上获得了电子,从而得出(4)的实验结论。

答案:(2)①形成了红色固体②发生偏转(3)Zn+CuSO4===ZnSO4+Cu 发生偏转(4)电子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