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6虹口二模试卷分析

2016虹口二模试卷分析

9:答题要素?
答题的要素: 1、解释 2、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 3、写出了“写作对象”的……特点; 4、表达了作者……情感。(抒情性作品) 5、通常用到的术语:富有感染力、生动传神、独具 匠心、看似自然,实则巧妙; 三问法加通用语:一问意思或手法;二问内容;三问 情感 高考及题号 模考及题号
2016虹口二模
201604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段:……但是,我在这里竭力要表达的:力主开放者在开放来临之后的恐 惧,就像……。一个整天关在屋子里的孩子老是想到……结果,这个孩子…… 再也愿真的碰见他们了。 • 2段:开放的恐惧是一种没有托辞的恐惧…… • 3段:开放的恐惧是一种参照系太多的恐惧……现成 原则、方式和楷模,在 某种强制和规定之下,他们的个人能动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 4段:开放的恐惧是一种无人响应的恐惧…… • 5段:开放的恐惧归根到底是自由的恐惧……置于一个没有领带民没有退路 的世界中,把自己带向未来 • 6段:恐惧恰好是开放社会和自由人的基本特征……是否有资格生存在开放 社会、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我们将适应这种不找托辞的生活方式,我们 将 ,我们将 ,最后,我们将在自由选择中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 7段:恐惧将伴随着我们的自由的一生。我们不能像那个孩子……(首尾响 应,使结构严谨:总分总的思路:中间四个分论点形成并列关系) 1、期待(力主)开放者在开放后陷入恐惧。 2、人行动的原则、方式和楷模。 3、解释说明取向统一的社会里,思想冲突的两极都是普遍存在的。 4、C 5、我们将适应这种不找托辞的生活方式, 注意:答案几乎 我们将 适应多样化的参照系(原则、方式和楷模) , 都来自文本,你 我们将适应无人响应 多极世界(社会环境) 6、 见上文本分析 “造”吗?

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标准答案)

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标准答案)

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作者:————————————————————————————————日期:虹口区2015年语文学科高考练习题2015.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一)①丝路学是一门20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它来自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性的文化概念的提出,并且最终得到了国际社会与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认可。

②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

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的遗迹和文物。

③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④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是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

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

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试卷

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虹口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2016.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 汉字的魅力刘志琴 ①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本身既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传统文化信息的承载符号。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即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画文字和中国的方块字。

这三种文字虽然都从图画发展而来,但中国文字的发展却是特殊的,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用拼音文字的时候,中国却独立应用了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表现了中国人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②文字在向准确化和通用化的方向演进中,形成两大系统:一种是由各种音素组成,以明确的音位观念来表达认识,音节的结构比较复杂,这就是印欧语言即拼音文字,这种文字直接反映读音,书写容易,词的形态比较丰富。

但它的不规则拼写和长词形,与人的瞬间记忆不能完全适应,而且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高,作为信息处理的难度就大了。

再一种是由字形表意与声音的结合而组成,这就是汉语。

这种文字主要是以笔画拼构图形以表达意思,使形音有机融合,读音可以知义,所以又称为方块字或注音字。

拼音文字纯是一种符号,汉字却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的产物。

③汉字看起来难学,真学起来未必很难,这种字只需要用少量的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息形象的图形。

它的基本笔画有横(包括提)、竖、撇、折、点(包括捺)五种。

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字。

比如:一个撇笔和一个捺笔,用相离的组合关系,可构成“八”字,用相接的组合关系则构成“人”或“入”字;再如田、由、申、甲四个字,都是按两个横笔、两个竖笔和一个折笔构成。

上海模考题真题-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上海模考题真题-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教务长签名及日期课题虹口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测试题授课时间:年月日备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l-5题。

(15分)呼唤暗夜意识随着世界范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座又一座不夜城让我们离繁星点点的宁静夜空越来越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地区黑暗夜空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60多年前,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就开始了抵制光污染、保护观测地的尝试。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美国国立光学天文台、国际暗夜联盟(IDSA)以及其他致力于暗夜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合作者提出了“黑暗天空意识”计划,联合向政府和公众呼吁,黑暗的天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减少夜晚的灯光不但可以节省能源,还能保护野生动物,同时还能保护我们自己。

对灯光控制的最有力论据来自经济领域。

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国际暗夜联盟估计,每年在毫无用处的照明上的花费就高达数十亿美元。

通过提高照明质量、减少危险的眩光和混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在控制能源浪费上获利。

最近在美国纽约实施的节能举措,就要求大楼安装具有运动物体探测能力的灯光调节装置。

尽管人类已经适应了人工照明的环境,但是人工照明却对其他动物造成了伤害,甚至是致死的后果。

例如,美国奥杜邦学会(致力于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的组织)正在关注灯光对鸟类迁徙所造成的影响。

已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和加拿大城市关掉大楼中的部分灯光,使北美每年几百万只迁徙的鸟儿免于丧生。

目前,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全球约五分之一的居民已经无法用肉眼看到银河;很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更是在一片桔红色烟雾的笼罩下,也许只能看到几颗星星。

缺少了直接目视星空,人类和宇宙的其他部分便被隔绝了开来,无法直接感知宇宙的宏大和我们自身的渺小,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多年未曾谋面的故人在秋风中相视而笑。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关在书斋里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的。

C. 王老师在课后回答同学的问题时总是那样温柔耐心,不厌其烦,真是“润物细无声”。

D. 小赵的论文多从旧见,缺乏独到见解,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大楼”不能取代“大师”,这是目前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我想补充的是,“学问”不等于“精神”,_____.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_____,还得看____._____.过去常说“教书育人”,不是没道理的。

①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②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③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④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A. ③①②④B. ④②③①C. ③②④①D. ③④①②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别州民①白居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②,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③,与汝救凶年。

[注]①长庆四年(824)五月,作者杭州刺史任满。

临行,州民送行,作此诗惜别。

②周初召伯关怀人民,常在一棵甘棠树下审理争讼案件。

后来人民对这棵甘棠树加以保护,并作诗歌颂,这就是《诗经•召南•甘棠》。

③杭州春雨多,秋雨少,常闹旱灾。

长庆四年春天,白居易发动州民,修筑西湖周围的堤岸。

以下评价适用本诗风格的一项是______A.沉郁顿挫B.含蓄隽永C.平实质朴D.清新俊逸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遮”和“满”两字,描绘百姓送别诗人的盛况。

B.颔联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自谦自惭。

C.颈联直接道出百姓受“税重”与“旱田”的双重压迫。

2016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开放的恐惧①如果说有一种恐惧来自开放,那么我们很容易把它看作是保守分子的反应。

对开放的恐惧显然是极端无自信的虚弱表现,但是,我在这里竭力要表达的恐惧是另外一层含义:即力主开放者在开放来临之后的恐惧,就像一个自由斗士所争取来的自由,反而使他陷于新的困惑与痛苦中。

人是常常为自己招来魔鬼的,关于这点我们从儿童故事里就已知道了。

一个整天关在屋子里的孩子老是想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到河里去游泳,后来他偷偷地来到森林与河边,却遭遇了狼和水妖。

结果,这个孩子就回到家,在写着狼的故事和水妖的故事的童话里安全地幻想,他再不愿真的碰见它们了。

②开放的恐惧是一种没有托辞的恐惧。

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可以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辩解,他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外在的禁锢,个人就不承担什么责任了。

但是开放却让这种推托显得滑稽,因为,你的无能只是你的无能所致,除此你没别的理由,你的一切弱点不是暴露无遗了吗?③开放的恐惧是一种参照系太多的恐惧。

在单一的社会中,人们会很方便地找到现成的原则、方式和楷模,在某种强制和规定之下,他们的个人能动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他们生活得太一致太统一,可是这不是他们的愿望,这绝对不是他们的事。

但是开放却把人们赶到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中间,让他们面对五花八门的事物无所适从。

人们开始有了很高的欲望,不过这欲望并非是容易满足的,于是他们反而有了受挫感,这受挫感又是不能归咎于外部的。

④开放的恐惧又是一种无人响应的恐惧。

在取向统一的社会里,见解是有普遍性的,对普遍见解的不满也是普遍的――专断和反专断,一种声音和反对一种声音,都构成了这个社会思想冲突的两极,这两极都会有相当的响应者。

开放社会却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多极的世界就是一个分层世界,一个社团世界,一个圈子世界,一个俱乐部世界,一个个人世界。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

虹口区201 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16.12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千营共一呼。

(卢纶《塞下曲》)(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4)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市民往往认为市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定比其他医院高,其实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____ ___________”,有些二级医院在某些病症上的医疗水平远远超过大医院。

2.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5分)(1)李白好饮酒,对酒放歌,常成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有些同学总想在学习上走捷径,却不知孔子早就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D.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如果杜甫给李白写信,那么信中用的称谓应该是:A.自称甫,称对方白B.自称甫,称对方太白C.自称子美,称对方白D.自称子美,称对方太白(4)皇皇古柏道,每一段时光总会有不同的人经过,__________,如今都已化作云烟,只有古柏还依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A.或英雄豪杰,或仁人志士B.或芸芸众生,或匹夫匹妇C.或骚人墨客,或一介书生D.或仕宦商贾,或贩夫走卒(5)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即根据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

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按要求填空。

(1)______,青眼聊因美酒横。

(黄庭坚《______》)(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

(荀子《劝学》)(3)唐诗中多有从广阔的时空观照现世人生的佳篇佳句。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代表,杜甫《登楼》一诗中“______,______”也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2.以下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不契合的一项是()A. 年会上,徐主任赞扬各位员工的出色表现后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希望大家各展所长,创造公司蓬勃发展的春天。

”B. 同学聚会,回忆往日趣事,畅谈今朝抱负,其乐融融。

老班长感慨地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C. 张师傅祝贺刚刚在全国技能比赛中摘得桂冠的徒弟说:“‘丹山万里桐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为你的成绩感到骄傲!希望你再接再厉!”D. 小林是名牌大学高材生,但是工作两年,始终未遇伯乐。

朋友安慰他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3.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体育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也并非现代或西方的特点。

对统治阶级来说,体育可能一直是一种狡猾的压迫和规训方式,既可以,也可以。

但同时,体育在本质上仍是给大众带来愉悦的游戏,,。

对于体育权力的批判审视,并不妨碍日常对于运动的热爱。

①普通民众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发挥潜能②像罗马皇帝一样通过娱乐麻痹大众③如射礼一般用来训练人们的纪律和服从④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的自由A. ②③①④B. ③②④①C. ②③④①D. ③②①④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阅读这首元曲小令,完成下列各题。

【中吕】普天乐元赵善庆稻粱肥,蒹葭秀。

黄添篱落,绿淡汀州。

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过雁,几处..危楼。

..落日,一声..沉□.半竿(1)填入诗中空格处最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春B.夏C.秋D.冬(2)与这首小令语言风格最接近的一项是______A.《登高》(杜甫)B.《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C.《登快阁》(黄庭坚)D.《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马致远)(3)本支小令写景抒情时,数量词的运用颇具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开放的恐惧①如果说有一种恐惧来自开放,那么我们很容易把它看作是保守分子的反应。

对开放的恐惧显然是极端无自信的虚弱表现,但是,我在这里竭力要表达的恐惧是另外一层含义:即力主开放者在开放来临之后的恐惧,就像一个自由斗士所争取来的自由,反而使他陷于新的困惑与痛苦中。

人是常常为自己招来魔鬼的,关于这点我们从儿童故事里就已知道了。

一个整天关在屋子里的孩子老是想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到河里去游泳,后来他偷偷地来到森林与河边,却遭遇了狼和水妖。

结果,这个孩子就回到家,在写着狼的故事和水妖的故事的童话里安全地幻想,他再不愿真的碰见它们了。

②开放的恐惧是一种没有托辞的恐惧。

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可以为自己的无能进行辩解,他可以把一切归咎于外在的禁锢,个人就不承担什么责任了。

但是开放却让这种推托显得滑稽,因为,你的无能只是你的无能所致,除此你没别的理由,你的一切弱点不是暴露无遗了吗?③开放的恐惧是一种参照系太多的恐惧。

在单一的社会中,人们会很方便地找到现成的原则、方式和楷模,在某种强制和规定之下,他们的个人能动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他们生活得太一致太统一,可是这不是他们的愿望,这绝对不是他们的事。

但是开放却把人们赶到一个丰富多样的世界中间,让他们面对五花八门的事物无所适从。

人们开始有了很高的欲望,不过这欲望并非是容易满足的,于是他们反而有了受挫感,这受挫感又是不能归咎于外部的。

④开放的恐惧又是一种无人响应的恐惧。

在取向统一的社会里,见解是有普遍性的,对普遍见解的不满也是普遍的——专断和反专断,一种声音和反对一种声音,都构成了这个社会思想冲突的两极,这两极都会有相当的响应者。

开放社会却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多极的世界就是一个分层世界,一个社团世界,一个圈子世界,一个俱乐部世界,一个个人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除了极少数重大问题,绝大多数的事物和见解只和一部分人发生关系,甚至,只和自己发生关系。

这样,你若不能引起人们响应,你的声音被其他声音淹没掉,也只是你自己的事,你根本怨不了谁。

⑤开放的恐惧归根到底是自由的恐惧,正是自由把人臵于一个没有依赖也没退路的世界当中,由人自己把自己带向未来。

我们不妨想一下,在这种孤境里我们能战胜恐惧吗?⑥但是恐惧恰好是开放社会和自由人的基本特征,恐惧考验我们是否有资格生存在开放社会,是否有资格成为一个自由人。

我们将适应这种不找托辞的生活方式,我们将⑴,我们将(2),最后,我们将在自由选择中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⑦没有恐惧的人不配为人。

在迎接开放的同时我们也迎接了魔鬼——恐惧。

这个现代的梅菲斯特①把我们带出了伊甸园,我们看到阳光的时候也看到了黑暗。

从今往后,恐惧将伴随着我们的自由的一生。

我们不能像那个孩子,仅通过书本来做自由之梦。

【注】①梅菲斯特:歌德《浮士德》中魔鬼的名字(Mephisto)。

1.第①段中用孩子的故事要阐述的现象是。

(2分)2.第③段中的“参照系”是指。

(2分)3.分析第④段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

(2分)4.关于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所说恐惧是开放者面对开放而产生的新的困惑与痛苦。

B.开放让人无法推托个人的责任从而暴露自己的弱点与无能。

C.欲望让人无所适从,是因为开放让个人的能动起不了作用。

D.多极社会造就见解多元存在与无人呼应,形成了人的孤境。

5.根据②段的内容,完成第⑥段空格处填写,要求上下呼应、语义连贯。

(4分)(1)(2)6.本文结构清晰、思路严谨,请就此做具体分析。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19分)梵高的坟茔范曾①冬天来到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

顺着塞纳河西北行,更是一片冬天的萧瑟。

我们驱车向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和饥俄。

欧维尔城镇上的一间小客栈,是梵高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居停。

一间六平方米的客房,没有窗户,只有大可盈尺的一扇天窗;也没有壁柜,阴暗而潮湿,住着绝境中的梵高。

屋中只能放臵一张小床和一张破椅,他根本无法在室内作画。

于是苍苍穹庐、恢恢大地便是他的画室。

他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

然而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画家能像梵高画得那么动情、那么执着、那么令人神往。

看他所画粗陶或大瓷杯中插的野地摘来的向日葵和蓝色野花,那向日葵像燃烧的一把火,那金黄色的花瓣临风摇曳,那一朵朵葵花或相向喁喁而谈,或低头若有所思,画面空间的分布无与伦比的精审。

这些作品不仅充盈着天地的元气,甚或可以说是神灵赋予梵高超人的表现力,那岂仅仅是梵高依物描像,那是他在倾诉爱情,爱情就是艺术家的神灵。

梵高的情人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

正如罗曼〃罗兰说:“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

”澹泊者,明于心而澹于欲,清于志而寡于营也。

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裸女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没有钱雇模特儿,他只好对着镜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画自画像。

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④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

梵高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空阔的气势和才力俯瞰当代、睥睨千秋,从而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

他有着崭新的、惊世骇俗的、前所未有的艺术感觉,有着颤栗着的、流动着的、闪耀着的绚烂光彩。

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乃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永恒的、不易解的谜。

⑤然而当时在巴黎已渐渐成气候的雷诺阿、莫奈、莫利索的拍卖会,也累遭败绩,引起了一阵阵布尔乔亚们的嘲笑、评论家们的诟骂。

人们根本不知道梵高,他连被人嘲笑诟骂的资格也没有。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被弃臵不顾、被彻底忘却更痛苦的了,那是冰冷阴湿的黑夜,是狭窄深陷的冰窖,那是与死比邻的生。

⑥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

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个不平的社会用生命做一次壮烈的抗议。

然而他没有倒下,一路流淌着鲜血回到他的卧室,他呻吟、流泪,无法说话,只有一声声悲惨的呻吟..。

据说天鹅之死都选择朝暾初上的清晨,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吟哦,向自己曾用美奂的羽翼装点的自然告别。

而梵高,这一百年后将用他无量光焰烛照浑浊世界的伟大天才,弥留之际的歌却这般凄厉惨烈。

他死在深爱他的弟弟德奥的怀抱中。

在他遗体旁的只有他的好朋友,贫穷的医生加歇和画家歇尔启格。

神父拒绝为自杀者作弥撒,甚至教堂也不给灵车送葬,只有在附近的梅里小镇借来一辆破旧的灵车,将梵高遣体送到墓地。

⑦今天,所有的雄伟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荷兰和法兰西都争称梵高是他的儿子,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都巍然耸立着他的纪念馆。

⑧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

在梵高死的前一年,他画了一张世称《没有胡须的梵高》。

当今天这幅《没有胡须的梵高》在克里斯蒂拍卖行被那些富商大贾竞相投标、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⑨梵高的坟茔,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是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比起公墓的所有墓室都寒酸而简陋。

没有比冬天于公墓凭吊更使人凄恻的了。

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

而告慰梵高之灵于九泉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

一位英国无名的旅游者在一张纸上画着欧维尔教堂和梵高的像,他写道:“感谢您对绘画的挚爱,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的人生。

”而一位儿童献上的是一束麦穗和几朵野花,他知道梵高生前酷爱这里的麦田和野草闲花,正是这些平凡的事物,点燃着梵高热烈的、不息的艺术之火。

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药》,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选自《范曾散文三十三篇》)7.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2分)8.第②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3分)9.简析第⑥段中加点词“呻吟”的精妙之处。

(3分)10.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第②段中“六平方米”、“大不盈尺”、“只能”等词突出了梵高居住环境的逼仄、阴暗。

B.第②段中“绝境”在本文中既指梵高的物质绝境,也指其艺术在当时不为人理解的精神绝境。

C.第③段引罗曼·罗兰的话是为了强调贫穷虽然伤害了梵高,但是梵高却未曾放弃自己的追求。

D.第⑨段画线句的意思是梵高的坟茔远离都市喧嚣、无人打扰,因而能够享受这宁静与芬芳。

11.文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3分)12.第⑨段最后作者由眼前梵高坟茔上的鲜花联想到鲁迅小说《药》的结尾,你觉得这样的结尾好吗?为什么?(5分)【注】《药》结尾:这坟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三)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2)都门帐饮无绪,,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恶乎成名?(《〈论语〉七则》)(5)胡未灭,,泪空流。

(陆游《诉衷情》)(6)尽信书,。

(《孟子》)(7),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十分秋色无人管,。

(黄庚《江村即事》)(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十月朔日咏桂(清)曾纪泽何年移种自瀛洲,惯阅风霜送晚秋。

密叶当窗翠玉片,繁英照眼□金球。

已令残菊让三径,坐见老梅输一筹。

无尽光华须内敛,休同百草竞春愁。

14.在这首律诗颔联的□内填入恰当的字。

(1分)15.对本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桂花抒怀,表达了自己的报国之志。

B.颔联即物写景,用比拟手法描写桂树花叶。

C.颈联写桂与残菊、老梅相比,都更胜一筹。

D.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境界开阔,意味隽永。

16.作品尾联借物抒怀,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①王忠嗣,华州郑人。

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