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专版)2016中考物理考点复习第12讲+浮力(含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中考物理《浮力》专题复习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浮力》专题复习及答案

初中物理浮力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力,这个力习惯上称为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上浮;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下沉;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在液体中处于 状态。

*3.潜水艇是靠 实现上浮或下沉、悬浮的。

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向水舱里充较多的水时,由于重力 浮力,它会逐渐下沉潜入水中;当充入一定量的水,使得重力 浮力时,它就可以悬浮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较大部分时,由于重力 浮力,它就会上浮到水面上。

知识的应用**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体积相等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也相等。

(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 ) (4)一艘潜艇,在海里潜行和在河里潜行,受到的浮力是不相等的。

( ) (5)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就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就小。

( ) (6)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该物体可能是悬浮的,也可能是漂浮的。

( ) **5.如图8-1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

设想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 ( )。

A .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B .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上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 .剩下的部分木块不上浮也不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知识的拓展***6.甲、乙两个实心球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甲悬浮于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判断( )。

A . 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B .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 . 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D . 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7.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8-2所示),用手按住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 )。

中考一轮复习《浮力》知识点梳理及中考真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一轮复习《浮力》知识点梳理及中考真题训练附答案

《浮力》知识点梳理及中考真题训练知识点梳理:1.浮力:(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大小定义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

若柱形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由于下表面不受向上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

弹簧测力计测量:先用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为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为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普遍适用于计算任何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

注意:“浸在”指物体全部浸入或部分浸入、部分露出液面两种情况;V排指的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要与物体的体积区分开。

3.物体的浮沉条件:(1)根据重力G和浮力F的关系当G =F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当G >F时,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当G <F时,物体处于上浮状态(2)根据物体密度ρ物和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当ρ物=ρ液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当ρ物>ρ液时,物体处于下沉状态当ρ物<ρ液时,物体处于上浮或漂浮状态(3)悬浮与漂浮相同点: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重力和浮力是大小相等的一对平衡力。

不同点:A.在液体中的位置不同,悬浮的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一地方,而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上;B.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相等,其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其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浮力的应用轮船:利用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排水量是指轮船按设计要求所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气艇和飞艇: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密度计: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九年级物理浮力 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浮力 复习附答案

总复习:浮力【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浮力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要点诠释:1. 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2. 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考点二、浮力的应用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上浮漂浮悬浮下沉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G物<F浮 G物=F浮 G物=F浮 G物>F浮2.应用(1)轮船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浮力的计算方法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力的平衡法:受力分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如图所示,将去盖的雪碧瓶截去底后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后压着球向里注水,然后放手,则乒乓球将,再把瓶盖盖紧,则乒乓球将。

【思路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

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K12教育文档)

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K12教育文档)

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浮力和压强中考复习知识点加习题带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浮力和压强复习教案学科:物理中考要求1、掌握浮力、液体压强的特点2、会利用公式计算浮力和液体的压强3、灵活掌握浮力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4、掌握连通器的原理以及应用、掌握浮力实验测量方法。

知识点睛一、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气体)对它向上的托力.2.浮力的方向:__竖直向上_.3.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 大小等于__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__.(2)公式:F 浮=G 排=___ρ液gV 排__.4.物体浮沉的条件:(1)受力分析法(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当_F 浮>G 物_时,物体上浮;当__ F 浮G 物_时,物体下沉;当_ F 浮=G 物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2)比较密度法:当_ρ液〉ρ物_时,物体上浮;当_ρ液=ρ物_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_ρ液〈ρ物_时,物体下沉.5.求浮力大小的方法:(1)称量法:F 浮=G-F。

(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 向上-F 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或F 浮=ρ液gV 排.(4)二力平衡法:F 浮=G 物.(适合漂浮、悬浮状态)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_排开水的体积_从而_增大浮力__,使其漂浮在水面上2.潜水艇: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排水来改变__自重__,从而实现上浮、悬浮或下潜.3.气球和飞艇:其气囊中充的是密度__小于_空气的气体,因而能够升空;改变气囊中气体的_体积_来改变气球和飞艇受到的浮力大小,从而实现升降.4.密度计:测定__液体密度_的仪器,在液体中处在漂浮状态,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__浮力相同,密度计_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_,该液体_密度越小_.物体浸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该物体的密度无关.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题精讲1.流体:气体、液体都可以流动,它们统称为流体.2.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_流速越大__的位置_压强越小_,__流速越小__的位置_压强越大_. 3.飞机的升力: 飞机飞行时,在__相同时间__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__路程长__,因而_速度大_,它对机翼的__压强小_;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小,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 的 压 强 较 大 . 机翼上 下表面的 _压强差__ 产生向上的___升力___.飞机的升力不是飞机受到的浮力.【例 1】(2011 年铜仁)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 9-1 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1)石块的重力 G =________N 。

九年级中考物理《浮力》专题复习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浮力》专题复习及答案

初中物理浮力阶梯训练(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力,这个力习惯上称为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上浮;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下沉;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在液体中处于 状态。

*3.潜水艇是靠 实现上浮或下沉、悬浮的。

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向水舱里充较多的水时,由于重力 浮力,它会逐渐下沉潜入水中;当充入一定量的水,使得重力 浮力时,它就可以悬浮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较大部分时,由于重力 浮力,它就会上浮到水面上。

知识的应用**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体积相等的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也相等。

(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 ) (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 ) (4)一艘潜艇,在海里潜行和在河里潜行,受到的浮力是不相等的。

( ) (5)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就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就小。

( ) (6)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该物体可能是悬浮的,也可能是漂浮的。

( ) **5.如图8-1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

设想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 ( )。

A .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B .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上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 .剩下的部分木块不上浮也不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知识的拓展***6.甲、乙两个实心球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甲悬浮于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判断( )。

A . 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B .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 . 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D . 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7.把一块石蜡的底部磨平后置于烧杯底部,使它们之间密合(如图8-2所示),用手按住石蜡将水缓缓倒入烧杯中,直到水面淹没石蜡块后放手,则( )。

贵州省2020中考物理考点分类讲:第12讲_浮力_含答案

贵州省2020中考物理考点分类讲:第12讲_浮力_含答案

第12讲浮力本讲内容近两年在贵州中考中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的应用及应用浮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考查难度较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此时V 排=V 物;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此时V 排<V 物.物体的沉浮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与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下潜水艇因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全靠改变_________气球和 飞艇 靠充入密度_____________空气的气体来工作的密度计原理根据物体__________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特点 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小,说明液体的密度越______命题点1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2015·毕节)如图所示,把一个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 ,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 3.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其浮力的大小也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即物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本题中要想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必须先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其密度要一定是小于水的密度,物体有几分之几的体积浸入水中,其密度就是水密度的几分之几.1.(2015·贵阳)将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A 、B 、C 放入装水的容器中,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_______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若此时水深0.2 m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Pa.(ρ水=1.0×103kg/m 3)2.(2015·南京)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 甲和m 乙的大小关系是m 甲________m 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 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 甲________V 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 甲和F 乙的大小关系是F 甲________F 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填“>”“<”或“=”)3.(2014·遵义)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 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该船满载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则此时船排开的水的体积为______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命题点2 物体的沉浮条件(2015·黔西南)一物体重12 N,体积为2 dm3,则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将此物体投入盛有足量水的容器中,待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物体的沉浮条件是如下表:4.(2015·黔南)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其密度分别是0.8×103 kg/m3和1.2×103 kg/m3,同时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如果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5.(2015·六盘水)小明体重500 N,周末他去“六盘水市游泳馆”游泳,当他套着游泳圈漂浮在2 m 深水区休息时(游泳圈的重量忽略不计),他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此时由于不小心,手牌滑落,沉到池底,则手牌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Pa.然后他潜入水中捞手牌,从他完全潜入到捞到手牌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捞到手牌后,若他受到的浮力等于500 N,在不做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他将在水中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6.(2013·黔东南)近日,走在“西瓜之乡”榕江县车江大坝上,看到西瓜大棚里面到处是瓜农们采摘西瓜忙碌的身影,如图所示,某瓜农手中的西瓜重 5.82 kg,体积为 6 dm3,西瓜的密度约为________kg/m3,把西瓜放在水池中,静止后处于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7.(2013·遵义)小明用手把重8 N,体积为1.2×10-3 m3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命题点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本实验要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首先要测量物体和桶的重力,然后在溢水杯中装水,直到水刚好要从溢水杯的出水口流出来,最后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入水中读出示数,算出浮力大小,再测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算出水的重力,将溢出的水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浮力进行比较.实验中要注意两点:一,必须先分别测出物体和桶的重力;二,往溢水杯中加水时,要加到水刚好要从溢水口流出来.(2013·毕节)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1)你认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该同学还可以______(填“A”或“B”).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3)通过此实验,可得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______.(4)图乙中浸没在水中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点拨:(1)首先要测量合金或者空桶的重力,然后将合金块浸入水中测量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并收集排开的水,测出排开的水的重力,所以答案是甲丁乙丙或丁甲乙丙都可以;(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应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3)将测得的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进行比较即可;(4)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处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015·厦门)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 a、F b、F c、F 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一、选择题1.(2015·济南)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2.(2014·泸州)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若该潜水艇下潜时所受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上浮时所受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对力之间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F1=F2,G1>G2B.F1=F2,G1=G2C.F1<F2,G1=G2 D.F1>G1,F2<G23.(2013·六盘水)如图所示,把铁块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加水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A B C D4.(2015·毕节)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B.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质量减少C.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5.(2015·重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 ℃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6.(2015·深圳)如图所示,将边长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4 cm,g取10 N/kg,则(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4 N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 N向下的力C.木块的密度是0.4 g/cm3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 Pa二、填空题7.(2015·南充)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 000吨,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一艘潜水艇从长江内河潜行(潜行:指潜水艇浸没)到海洋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1.0×103 kg/m3,ρ海水=1.03×103 kg/m3)8.(2015·安顺)如图所示,在跳水运动员身体全部入水后继续下沉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9.(2015·盐城)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50 g,体积为1.6×10-4 m3的苹果浸没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松手后苹果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10.(2015·株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8.1 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5.1 N,则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三、实验题11.(2015·鄂州)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2)图中________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 N,G排的数据改为0.5 N.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4·十堰)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步骤B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如图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四、计算题13.(2015·铜仁)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780 g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 N,容器的底面积为180 cm2,g=10 N/kg.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密度.(得数保留1位小数)(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容器中的水位将下降多厘米?(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14.(2014·黔东南)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石料的体积是多少?(3)石料的密度是多少?15.(2015· 黔东南)如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底面积为400 cm2,高为0.2 m,盖片B的面积为60 cm2(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连接AB是长为0.4 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10N/kg)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2)浮筒A的重力是多少?(3)水箱中水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参考答案考点解读考点1 向上 竖直向上 液体或气体 物体重力G 不同 体积 密度考点2 物体 空小桶 排开水和小桶的总重 G 物-F 拉 G 排=G -G 桶 等于 向上 等于 G 排 ρ液V 排g考点3 > < = = > < > = <考点4 空心 排水量 质量 不变 自身的重力 小于 漂浮 大各个击破例1 6 600 0.6×103题组训练 1.A 2 000 2.= < < < 3.8×103 2例2 0.6×103 漂浮 12题组训练 4.4∶5 6∶5 5.500 2×104 不变 悬浮 6.0.97×103 漂浮 7.12 上浮实验突破例 (1)甲丁乙丙 (2)B (3)相等 (4)不变拓展训练 (1)测量空桶的重力 d 、a 、b 、c(2)F a -F b =F c -F d整合集训1.A 2.A 3.C 4.C 5.C 6.B 7.5×104 变大 8.不变 增大 9.1.6 上浮 1.5 10.32.7×103 11.(1) DABC (2)AB (3)①1.3 ②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12.(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D E (2)①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物体所处的深度 (3)2.513.(1)石块质量m =780 g =0.78 kg ,则重力G =mg =0.78 kg×10 N/kg=7.8 N ;石块受到的浮力:F 浮=G -F′=7.8 N -4.2 N =3.6 N .(2)由F 浮=ρ水gV 排得石块的体积:V =V 排=F 浮ρ水g = 3.6 N 1.0×103 kg/m 3×10 N/kg=3.6×10-4 m 3,石块密度:ρ=m V =0.78 kg 3.6×10-4 m 3≈2.2×103 kg/m 3. (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则水面下降的高度:Δh =V S =3.6×10-4 m 3180×10-4 m 2=0.02 m =2 cm. 14.(1)由图乙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重力等于拉力,即:G =F =1 400 N ,当石块完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则F 浮=G -F′=1 400 N -900 N =500 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得:V 排=F 浮ρ水g =500 N 1×103 kg/m 3×10 N/kg=5×10-2 m 3,因为石料完全浸没,石料的体积:V 石=V 排=5×10-2 m 3;(3)石料的质量:m 石=G g =1 400 N 10 N/kg =140 kg ,石料的密度:ρ石=m 石V 石=140 kg 5×10-2 m 3=2.8×103 kg/m 3. 15.(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 时,水深:h =0.4 m +0.2 m =0.6 m ,水对盖片B 的压强:p =ρgh =1×103 kg/m 3×10 N/kg×0.6 m=6 000 Pa ,水对盖片B 的压力:F =pS =6 000 Pa×60×10-4 m 2=36 N ;(2)杆对浮筒的拉力等于水对盖片B 的压力,即:F′=36 N ,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 时,浮筒受到的浮力:F 全浮=ρ水V 全排g =1×103 kg/m 3×400×10-4m 2×0.2 m×10 N/kg=80 N ,浮筒受到的浮力等于浮筒重加上杆对浮筒的拉力,即F 全浮=G A +F′,则浮筒A 的重力:G A =F 全浮-F′=80 N -36 N =44 N ;(3)设圆柱体浮筒A 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 1时,盖片B 又自动关上则F 浮=G A 即:ρ水V 排g =G A ,1×103 kg/m 3×400×10-4 m 2×h 1×10 N/kg=44 N ,解得:h 1=0.11 m ,水箱中水的深度:h 2=0.11 m +0.4 m =0.51 m.。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12浮力(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12浮力(解析版)

专题12 浮力考点1 浮力F>G F<G F=G F=G F+F=G1.实验器材:烧杯、水、浓盐水、重物、柱状固体、弹簧测力计。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现象: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当物体浸没后,继续增加物体浸没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4.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大无关。

5.问题探究:(1)实验中,如何判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2)如何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把重物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物体浸没在一种液体中,并分别停在液体内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

(3)如何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将一柱状固体在弹簧测力计下,逐渐增大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4)如何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把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同一物体先后浸没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

实验2 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1.实验器材:小桶、水、溢水杯、塑料块、细线、弹簧测力计。

2.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3.问题探究:(1)在实验中,如何求出F浮的大小?如何求出G排的大小?用称重法求F浮;F浮=G-F拉=G排=G总-G桶。

(2)能否先测盛水后小桶的重力,再倒出水测出桶的重力?不能。

桶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干净,内壁会附有水,使测出的G桶偏大,G排偏小。

(3)如果溢杯中的水没有加满,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还能得出实验结论吗?如果溢杯中的水没有加满,则排出的水的体积会变小,就无法得出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了。

(中考物理)浮力(测试)(解析版)-中考复习讲练测

(中考物理)浮力(测试)(解析版)-中考复习讲练测

专题12 浮力(测试)(解析版)(时间60分钟,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答案】B【解析】假设物体为一正方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正方体的上表面与液体(或气体)表面相平,这时正方体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作用如右图:正方体的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处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同一深度处。

则h前=h后,h左=h右,所以由F=Ps=ρ液ghs可得:F前=F后,F左=F右。

即正方体的前面和后面受到的压力、左面和右面受到的压力是平衡力,合力为零。

而上、下表面都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由于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即:h下>h上。

∵F下=Ps=ρ液gh下s,F上=Ps=ρ液gh上s。

∴F下>F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比上表面大,其合力F合=F下﹣F上。

由此可知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上、下表面的压力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浮力。

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所以选项A、C、D错误。

故选:B。

2.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沉在水底”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木块很轻,铁块很重;B.当静止时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C.当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D.当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答案】C。

【解析】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全浸于水中会上浮,到达水面静止后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而铁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铁块会下沉。

3.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的是( )。

A.大海中航行的轮船B.空中上升的气球C.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D.水中下沉的石块【答案】C。

【解析】因为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受到水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空中上升的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太空中没有空气,故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不受到浮力,石块在水中尽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浮力本讲内容近两年在贵州中考中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的应用及应用浮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考查难度较小.“探究浮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提示】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此时V排=V物;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此时V排<V物.物体的沉浮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与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下浮力的应用命题点1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2015·毕节)如图所示,把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其浮力的大小也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即物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本题中要想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必须先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其密度要一定是小于水的密度,物体有几分之几的体积浸入水中,其密度就是水密度的几分之几.1.(2015·贵阳)将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A、B、C放入装水的容器中,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_______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若此时水深0.2 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Pa.(ρ水=1.0×103 kg/m3)2.(2015·南京)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________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________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_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__p乙.(填“>”“<”或“=”)3.(2014·遵义)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 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该船满载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则此时船排开的水的体积为______m3.(g 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命题点2 物体的沉浮条件(2015·黔西南)一物体重12 N,体积为2 dm3,则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若将此物体投入盛有足量水的容器中,待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物体的沉浮条件是如下表:4.(2015·黔南)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其密度分别是0.8×103 kg/m3和1.2×103 kg/m3,同时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如果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5.(2015·六盘水)小明体重500 N,周末他去“六盘水市游泳馆”游泳,当他套着游泳圈漂浮在2 m深水区休息时(游泳圈的重量忽略不计),他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此时由于不小心,手牌滑落,沉到池底,则手牌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Pa.然后他潜入水中捞手牌,从他完全潜入到捞到手牌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捞到手牌后,若他受到的浮力等于500 N,在不做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他将在水中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6.(2013·黔东南)近日,走在“西瓜之乡”榕江县车江大坝上,看到西瓜大棚里面到处是瓜农们采摘西瓜忙碌的身影,如图所示,某瓜农手中的西瓜重5.82 kg,体积为6 dm3,西瓜的密度约为________kg/m3,把西瓜放在水池中,静止后处于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7.(2013·遵义)小明用手把重8 N,体积为1.2×10-3 m3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命题点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本实验要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首先要测量物体和桶的重力,然后在溢水杯中装水,直到水刚好要从溢水杯的出水口流出来,最后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入水中读出示数,算出浮力大小,再测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算出水的重力,将溢出的水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浮力进行比较.实验中要注意两点:一,必须先分别测出物体和桶的重力;二,往溢水杯中加水时,要加到水刚好要从溢水口流出来.(2013·毕节)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1)你认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该同学还可以______(填“A”或“B”).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3)通过此实验,可得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______.(4)图乙中浸没在水中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点拨:(1)首先要测量合金或者空桶的重力,然后将合金块浸入水中测量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并收集排开的水,测出排开的水的重力,所以答案是甲丁乙丙或丁甲乙丙都可以;(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应换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3)将测得的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进行比较即可;(4)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处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015·厦门)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 a、F b、F c、F 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一、选择题1.(2015·济南)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2.(2014·泸州)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若该潜水艇下潜时所受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上浮时所受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对力之间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F1=F2,G1>G2B.F1=F2,G1=G2C.F1<F2,G1=G2 D.F1>G1,F2<G23.(2013·六盘水)如图所示,把铁块放在空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加水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容器底对铁块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A B C D4.(2015·毕节)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B.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质量减少C.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5.(2015·重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 ℃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 ℃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6.(2015·深圳)如图所示,将边长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时,上表面距离水面4 cm,g取10 N/kg,则(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4 NB.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4 N向下的力C.木块的密度是0.4 g/cm3D.木块底部受到水向上的压强为103 Pa二、填空题7.(2015·南充)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 000吨,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一艘潜水艇从长江内河潜行(潜行:指潜水艇浸没)到海洋时,潜水艇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ρ水=1.0×103 kg/m3,ρ海水=1.03×103 kg/m3)8.(2015·安顺)如图所示,在跳水运动员身体全部入水后继续下沉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_____,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9.(2015·盐城)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50 g,体积为1.6×10-4 m3的苹果浸没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松手后苹果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g取10 N/kg) 10.(2015·株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8.1 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5.1 N,则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三、实验题11.(2015·鄂州)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2)图中________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 N,G排的数据改为0.5 N.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4·十堰)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步骤B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如图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①物块浸没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四、计算题13.(2015·铜仁)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780 g 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 N,容器的底面积为180 cm2,g=10 N/kg.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密度.(得数保留1位小数)(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容器中的水位将下降多厘米?(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14.(2014·黔东南)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石料的体积是多少?(3)石料的密度是多少?15.(2015· 黔东南)如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底面积为400 cm2,高为0.2 m,盖片B的面积为60 cm2(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连接AB是长为0.4 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10 N/kg)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2)浮筒A的重力是多少?(3)水箱中水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参考答案考点解读考点1 向上 竖直向上 液体或气体 物体重力G 不同 体积 密度考点2 物体 空小桶 排开水和小桶的总重 G 物-F 拉 G 排=G -G 桶 等于 向上 等于 G 排 ρ液V 排g考点3 > < = = > < > = <考点4 空心 排水量 质量 不变 自身的重力 小于 漂浮 大 各个击破例1 6 600 0.6×103题组训练 1.A 2 000 2.= < < < 3.8×1032例2 0.6×103漂浮 12题组训练 4.4∶5 6∶5 5.500 2×104 不变 悬浮 6.0.97×103漂浮 7.12 上浮实验突破例 (1)甲丁乙丙 (2)B (3)相等 (4)不变拓展训练 (1)测量空桶的重力 d 、a 、b 、c(2)F a -F b =F c -F d 整合集训1.A 2.A 3.C 4.C 5.C 6.B 7.5×104变大 8.不变 增大 9.1.6 上浮1.5 10.32.7×10311.(1) DABC (2)AB (3)①1.3 ②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12.(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D E (2)①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物体所处的深度 (3)2.513.(1)石块质量m =780 g =0.78 kg ,则重力G =mg =0.78 kg×10 N/kg=7.8 N ;石块受到的浮力:F 浮=G -F′=7.8 N -4.2 N =3.6 N .(2)由F 浮=ρ水gV 排得石块的体积:V =V 排=F 浮ρ水g = 3.6 N1.0×103 kg/m 3×10 N/kg=3.6×10-4 m 3,石块密度:ρ=m V =0.78 kg 3.6×10-4 m3≈2.2×103 kg/m 3.(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则水面下降的高度:Δh =V S =3.6×10-4m3180×10 m=0.02 m =2cm.14.(1)由图乙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重力等于拉力,即:G =F =1 400 N ,当石块完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则F 浮=G -F′=1 400 N -900 N =500 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得:V 排=F 浮ρ水g =500 N1×10 kg/m ×10 N/kg=5×10-2m 3,因为石料完全浸没,石料的体积:V 石=V 排=5×10-2m 3;(3)石料的质量:m 石=G g =1 400 N10 N/kg=140 kg ,石料的密度:ρ石=m 石V 石=140 kg 5×10-2 m3=2.8×103kg/m 3.15.(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 时,水深:h =0.4 m +0.2 m =0.6 m ,水对盖片B的压强:p =ρgh =1×103 kg/m 3×10 N/kg×0.6 m=6 000 Pa ,水对盖片B 的压力:F =pS=6 000 Pa×60×10-4 m 2=36 N ;(2)杆对浮筒的拉力等于水对盖片B 的压力,即:F′=36 N ,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 时,浮筒受到的浮力:F 全浮=ρ水V 全排g =1×103 kg/m 3×400×10-4m 2×0.2 m×10 N/kg=80 N,浮筒受到的浮力等于浮筒重加上杆对浮筒的拉力,即F全浮=G A+F′,则浮筒A的重力:G A=F全浮-F′=80 N-36 N=44 N;(3)设圆柱体浮筒A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1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则F浮=G A即:ρ水V排g=G A,1×103 kg/m3×400×10-4 m2×h1×10 N/kg=44 N,解得:h1=0.11 m,水箱中水的深度:h2=0.11 m+0.4 m=0.51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