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混淆的成语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成语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成语成语运用是中考必考题型,下面这些常见的易混成语,赶快给孩子们收藏起来吧!A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2.[安分守已·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就:遵照);“循序渐进”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6.[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7.[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9.[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中考高频成语必看)58个易混淆、误用成语精心整理

中考58个常考成语误用01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02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03—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04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05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06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07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8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9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10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易混淆成语归纳

易混淆成语归纳1、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多用于否定句。
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
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2、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两者都可形容说多,前者偏重于多,后者偏重于广繁。
3、无可厚非:不能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4、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投其所好:迎合别人的喜好,多含贬义。
5、接踵而至:指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连续不断。
强调一个又一个紧接着而来。
摩肩接踵:指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侧重人多而拥挤。
纷至沓来:指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强调多而且连续不断。
6、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一般用于人。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多指不加区分,不分是非。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多指不分彼此,不分上下。
多用于否定句式。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同日而语:意思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强调所指的两个人或两种事物不但有本质上的不同,还往往有时间上的多用于否定语气。
7、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
8、独出机杼:合用范围广,可用于美术、诗文、修建等方面;褒义词。
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出于自己的发明。
指不抄袭、模仿他人。
别具匠心:只能用于诗文。
9、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之上。
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侧重于指人的才华。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10、骇人听闻:指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张或惊奇的话,使人震动。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中考语文中容易出错的成语125例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3.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
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5.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6.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7.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生面:新的格局博闻强识:见闻广博强。
(正:记忆;误:认识)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1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1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13.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16.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17.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正:学问;误:学习)1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1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正:脸色;误:颜色)21.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

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安然:平安;恙:疾病。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弄:挑拨。
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原来;厉:猛烈。
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匠心:巧妙的心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耻:耻辱。
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屈:屈服;挠:弯曲。
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屑:认为值得。
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了解。
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9.不折(z hé)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折:折扣。
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
21.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 hè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
称:适合,相当;如:适合。
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中考易混淆的成语

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3.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骇人听闻: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为虎作伥: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15.无所不能: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
无所不为: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6.无微不至: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至: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17.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迫切。
刻不容缓: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18.因势利导:褒义词,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
顺水推舟: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19.披肝沥胆: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肝胆相照: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集锦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集锦1.安之如素——素,:向来,素来。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不能误以为安心)2.暴殄天物——暴,损害。
殄,灭绝。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错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4.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没有使群众信服。
【正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错例】①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不认为错)②对作文中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长此以往,就会成为“白字先生”了。
(改为不以为意)6.不名一文——亦作“不名一钱”。
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
【错例】股长青大提权钱交易,贪婪腐败,最后受到法律的严惩,他的人格真可说是不名一文。
(改为不值一钱)7.不可理喻——喻,使明白。
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蛮不讲理。
【错例】好好一个连长他不当,却资源到一个负债近百万的服装厂当厂长,大家都觉得不可理喻。
8.不胫而走——胫,小腿。
比喻事情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错例】我受到灭国朋友给我的来信,发现那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改为不翼而飞)9.并驾齐驱——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起奔跑,后比喻彼此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错例】他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
10.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说)【错例】自从电视上看到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开始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翻看几页,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11.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不用于时间有先有后)【错例】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
中考易错成语集锦

中考易错成语集锦【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3.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骇人听闻: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为虎作伥: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15.无所不能: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
无所不为: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6.无微不至: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至: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17.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迫切。
刻不容缓: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18.因势利导:褒义词,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
顺水推舟: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19.披肝沥胆: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肝胆相照: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20.貌合神离:可用于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同床异梦: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21.另眼相看: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刮目相看: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22.望梅止渴: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画饼充饥: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23.色厉内茬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外强中干: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24.滥竽充数:除了表示“以假充真”之意,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鱼目混珠:一般用于物,表示“以假充真”之意,不表自谦。
25.川流不息:表示往同一方向。
络绎不绝: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26.涣然冰释:对象为“嫌隙或误会”。
烟消云散:对象为“事情或情绪”。
化为乌有:对象为“具体事物或念头”。
化为泡影:对象为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27.视而不见: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
熟视无睹: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28.参差不齐:用于人,指水平不一;用于物,指高低长短不一。
良莠不齐:用于人,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29.不胫而走: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
不翼而飞:既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还可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30.步履维艰: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
寸步难行:既可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还可比喻处境困难。
31.饱经沧桑: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
饱经风霜: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32.耳闻目睹: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耳濡目染: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33.背道而驰: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34.不堪设想: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
不可思议: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35.信口雌黄: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信口开河: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36.大海捞针: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
海底捞月: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1、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2、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3、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4、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3、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重在“表白”,多跟“说”这一类词语配合使用;4、推心置腹:多形容内心的态度、行为,比喻真心待人.4、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多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语意较轻;5、自暴自弃:指不求上进,甘心落后.多指行动表现,语意较重.5、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6、洋洋自得: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这个词语经常需要动作行为配合.6、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7、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侧重在不理睬、不处理.7、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8、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后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8、挖空心思:比喻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有贬义.9、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中性词.9、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10、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10、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影响与否不重要)11、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强调受到深刻影响.11、含糊其辞: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强调说得含糊不清.12、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重在不肯说出真相.12、惨绝人寰: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13、惨无人道:残酷、狠毒到极点,残暴而灭绝人性.强调无人性,不讲理.13、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14、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14、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侧重品质.15、光明正大: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15、美轮美奂:古时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美轮美奂本只形容建筑之美.16、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一齐开放,十分艳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不用于一朵花16.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经常用来形容大自然创造的美.17.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17.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有很有效地做之意.18.望其项背:形容差距不大,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果是差距过大用“望尘莫及”.18.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后也指没有什么是做不出的(多指坏事).19.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19.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20.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20.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认为是对的. 21.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21.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如果是模仿的非常逼真要用“惟妙惟肖”.)22.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22.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23.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的水一样.2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并不是形容没有人.24.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25.(二)易错解成语(24个)1.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2.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3.忘乎所以:因过分得意、兴奋而忘记一切.形容得意忘形.4.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主要作用.5.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地显现出来.6.蓬荜生辉: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7.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不是不可理解.)8.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不是不能使人满意)9.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第三方.10.弹冠相庆:比喻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11.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12.忍俊不禁:指一件事情让人忍不住要发笑.词语后面不能接笑.13.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14.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15.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16.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17.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18.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19.相敬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20.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21.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22.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3.饮鸩止渴:贬义,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24.天伦之乐:形容家庭的乐趣。
6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7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8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11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12 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13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14 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15 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16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17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18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19 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20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21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22 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23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24 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25 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