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合集下载

最后的防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最后的防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最后的防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历史的价值和战略意义,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记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一、历史背景1942年,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企图占领苏联的重要工业城市斯大林格勒。

这座城市地理位置重要,掌控它就意味着掌握了南线和高加索地区进攻的战略制高点。

苏联决定坚决捍卫斯大林格勒,将其打造成最后的防线。

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1. 社会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人民在二战中所作的伟大壮举,彰显了斗争到底、不屈服的精神。

这场战斗为整个苏联社会树立了榜样,激发了日后抗击纳粹的信心和勇气。

它成为了苏联人民在困境中崛起的经典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2. 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纳粹德国进攻战略的转折点。

苏联军队坚守斯大林格勒,使得纳粹德军在攻势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场战斗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苏联军队有机会发动反攻,后续的战役进一步将德军逐出苏联,并最终反攻占领柏林。

3. 精神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展现了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拼搏精神。

士兵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争取时间。

斯大林格勒的街头巷尾成为了一片废墟,但人们的斗志和毅力从未消退。

这种精神于今仍然激励着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定信念。

4. 和平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它也成为了对纳粹侵略主义的最强烈谴责。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全世界意识到纳粹的残暴和侵略本质,引发了对和平的更深思考和追求。

这场战斗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的可怕性和毁灭力量,为和平敲响了警钟。

5. 历史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悲壮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战役之一。

这场战斗的胜利对于战争的结局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命运,并且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了一部史诗般的故事,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近代史上伤亡最高的战役,为什么此战会打的这么激烈

近代史上伤亡最高的战役,为什么此战会打的这么激烈

近代史上伤亡最高的战役,为什么此战会打的这么激烈本文导读:用经济学中的观念来解释,这就是人类的不断繁衍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既然矛盾已经存在,而且又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化解,那最终就必然会爆发战争了。

战争虽无数,但总有那么些战争是人类难以忘怀的,这些战役终将会成为认了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一页。

在近代,有一场战争被人们称作是“绞肉机”,因为死亡人数众多而被流传,没错,这场战争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场战争被称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对于反法西斯战争而言有着不可磨磨灭的贡献,这场战争不仅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魔咒,更是使苏联逐步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

那么这场战争做出了如此的功勋卓著,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代价是极其沉重的。

这场战争作为一个单场战争,双方的伤亡人数高达200万人,是人类历史上死伤最大战役之一,在战场上一名普通士兵的存货周期仅有九分钟,人漫长的生命在这里只能存活九分钟,每一秒钟都有生命流逝,这是多么可怕的场面。

为什么战争能够进行到这种地步,不得不提的是这场战争的背景。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若是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则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

而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炭、及石油的主产区。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这些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所以无论是从德军的角度还是从苏军的角度,这场战争都意义非凡,换句话说,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对于双方的当局,也是预料之中的。

这场战争德军投入了100万的兵力,苏联投入了250万的兵力,战争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战争中苏联的统帅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明确下令:不准退后一步!德国的统帅希特勒也在演讲中明确指出,这场战争德军绝不会撤退:德国的士兵占领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于是,在双方不会妥协的态度中,斯大林格勒成了二战中最大的绞肉机,人间炼狱也不过如此了吧。

一名曾经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兵回忆说:在这场战争中,很多人都说我们是热血的,但我身处其中,能够感受到的只有人命的微贱。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名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 地点: 斯大林格勒 时间: 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 月,约199天 参战方: 苏联红军和以纳粹德国为首由罗马尼亚、匈牙利、意 大利等国组成的轴心国部队 结果: 德国战败 参战方兵力: 苏联110万人 伤亡情况: 双方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保卢斯等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 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 奇袭、集中、速度。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 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 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 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并把敌人的 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 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 混乱的阵地
1942年7月2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逼进沃 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 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 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博克元帅却想占领沃罗 涅日,以彻底歼灭该地域内的苏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 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消博克元帅的B集团军 群司令之职,由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上将接任,第2 集团军司令则由萨姆斯将军继任。南面高加索方向, 利斯特A集团军群于1942年7月9日发起进攻。其左翼 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从哈尔可夫南面向顿尼兹河 北岸进击。鲁夫第17集团军则从塔甘罗格北面向伏罗 希洛夫格勒进攻。同时,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第4装甲 集团军也对佛罗尼斯发动了突袭,并在1942年7月5日 攻陷该城。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 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联红军后撤达100-300公里, 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期间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战役之一,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间。

这场战役发生在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市(即现今的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

德国和苏联在这场战斗中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堪称战争史上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之一。

一、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国迅速占领了整个欧洲,其野心逐渐膨胀。

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引爆了战争的序幕。

1941年,德军突袭苏联,企图快速击败苏联红军,占领该国大片领土。

然而,红军的顽强抵抗和战略反击使得德国的计划遭受了挫折。

二、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1942年6月,希特勒下令开始“巴巴罗萨行动”,即进攻苏联的计划。

斯大林格勒对于纳粹德国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为它是通往高加索地区和中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德国军队的目标是迅速攻占斯大林格勒,并控制伏尔加河,从而分割苏联南部的防线。

三、苏联的坚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起始阶段,苏联军队遭受了沉重的损失,德国军队凭借其装备和训练的优势一度取得了进展。

然而,苏联军队的坚韧意志以及斯大林格勒市民的顽强抵抗,打破了德国军队在这座城市中的快速进展。

四、冬季的转机1942年11月,冬季的寒冷和泥泞状态给德国军队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苏联红军则趁机展开了反攻,并将德国军队逐步逼入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狭小区域。

在残酷的战斗中,苏联军队的伏击和游击战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胜利的到来1943年2月,苏联红军最终取得了绝对优势,德国军队被逼无奈投降或被击毙。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宣告了苏联军队对德国的胜利,也被认为是纳粹德国战争转折点。

六、战役的影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对于二战的发展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挫败了德国的战略计划,使得纳粹德国难以进一步渗透到苏联的核心地带。

其次,苏联军队在这场战斗中展示了顽强的抵抗和战斗力,为后续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最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其他抵抗军和国家,对抗纳粹德国的侵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影响与意义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影响与意义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影响与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于1942年至1943年间进行。

这场战役对于二战的结局以及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影响与意义。

一、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纳粹德国东线战区的计划中,占领斯大林格勒被视为打通莫斯科与里海之间的主要要冲。

然而,由于苏联军队坚决抵抗,纳粹军队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了沉重的失败。

在这场战役中,苏联军队成功地保卫了斯大林格勒,不仅打破了纳粹德国东线战区的进攻势头,更迫使纳粹军队开始进行战略退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改变了战局格局,为苏联在东线的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盟军在西线的胜利创造了前提。

二、战术影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精确的军事战术,对纳粹德国的进攻发起了有力的回击。

其中,苏联军队在城市战斗中充分利用了街道与建筑物,形成掩体防守,有效地限制了纳粹军队的机动性。

而且,苏联军队不断地利用反突击战术,以小股部队对纳粹军队进行打击,削弱了其战斗力。

这些战术的运用提高了苏联军队的防御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纳粹军队的进攻势力。

三、士气影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苏联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增强了苏联人民的士气和民族自豪感。

斯大林格勒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苏联人民与纳粹德国进行坚决抗战、保家卫国的精神。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英雄事迹被广泛传播,激励着苏联军队及国民继续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反攻胜利。

四、国际影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在苏联内部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战后,世界各国纷纷对苏联及其人民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忍给予高度赞扬。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信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与纳粹德国展开协同作战。

此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也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期的国际格局,使苏联在战后的和平谈判中取得了更有利的地位。

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战役

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战役

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在二战众多战役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你知道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

双方先后共投入兵力接近400万,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人数【包括平民】超过200万,结果德国丧失全国1/4武器装备,最精锐第六集团军15万被全歼,从此苏德战场攻守易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开始。

斯大林格勒战役背景到1942年中旬,德军的入侵已经使苏联损失了超过六百万的兵员,他们一半阵亡,一半被俘,苏联的很大一部分领土和资源也被德军占领。

尽管在极地严寒的帮助下,苏军在莫斯科郊外成功地阻滞了精疲力竭的德军,迫使其后退了少许,但是到了1942年夏季,当苏联人仍然因为战争初期的巨大伤亡而虚弱不堪时,德军的战争机器又一次蠢蠢欲动起来,准备再一次展示它令人生畏的强大力量。

在这份代号为“蓝色闪电”的作战计划中详细谋划了在1942年夏季对东线的战略,计划集中在东线所有可供调遣的力量于绵长战线的南翼,消灭在南线的苏军部队,然后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朝一个主要目标和一个次要目标同时推进。

这两个目标都是在苏联南部的两个剩下的最重要的工业中心:1 第一个方向市朝苏联的东南方向纵深推进,穿越高加索山,占领里海沿岸的富庶油田。

2 第二个放方向是向东推进,到达斯大林格勒,一个在广阔伏尔加河西岸的工业和交通中心,伏尔加河是苏联内陆的主要水路,从莫斯科北部一直延伸至南部的里海。

斯大林格勒巷战1942年8月23日,德第六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进抵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北部,并沿河占领了宽8英里的狭长地带,德军的坦克和炮兵已经开始攻击苏军的船只。

不久,在同一天,第六集团军的余部也到达了斯大林格勒的外围地域,第四航空队的数百架轰炸机开始猛烈轰炸这个城市,这种轰炸将持续数周,摧毁了这个城市的几乎每一栋建筑。

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性战役。

这场战役从1942年8月23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是苏联与德国纳粹军队之间进行的一场残酷战斗。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对于改变二战的走势以及保卫苏联祖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要性、背景及战斗过程进行讨论。

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要性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是苏联军事防线的关键节点。

若德国纳粹军队占领该市,将可以直接威胁到苏联其他地区。

此外,苏联的赫尔曼·戈林火箭研究所也位于斯大林格勒附近。

若该地被德军控制,将对苏联军事实力和战略布局造成巨大威胁。

二、战斗背景二战初期,德国纳粹军队凭借其高度机械化战斗能力迅速占领波兰、法国等国,并展开远征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1942年夏季,德国发起了“巴巴罗萨行动”,企图进攻苏联。

斯大林格勒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

三、保卫战的决定性战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由苏联红军和德国纳粹军队展开。

德军以实施“诡计行动”的方式占领了大片区域,并迅速推进至斯大林格勒市区。

然而,由于对苏联顽强抵抗的低估,德军没有充分准备和扩大其攻击力量。

苏军趁机发动反击,形成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钢铁防线。

四、斯大林格勒的残酷战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发生了一系列残酷战斗。

双方进行了多次激烈的街头战,德军发动了多次猛攻,但都被苏军坚决抵挡住。

苏军战士们顽强抵抗,毫不退却,采取了地道战等战术来对抗德军。

经过长时间的残酷战斗,斯大林格勒市区变成了一片废墟。

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之一。

由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耗费了大量兵力和物资,使得其它战线的攻势受到了限制。

苏军通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迫使德军停止了其进攻计划,逐渐转入守势。

六、胜利的来临1943年2月2日,苏联红军发动了令人震撼的冬季攻势,与德军展开全面战斗。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苏联最终获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及影响分析

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及影响分析

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及影响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斗之一。

该战斗发生于1942年至1943年,在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展开,以苏联胜利告终。

本文将详细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并探讨其对战争局势及后续影响的重要性。

一、战役开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42年6月22日,德军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即进攻苏联的计划。

纳粹德国希望一举攻占斯大林格勒,将其作为进攻苏联东部的战略要地。

然而,苏联决心将斯大林格勒防守下来,并随后展开反击。

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整个战役的关键部分。

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内进行了顽强的防守,逼迫德军在城市中陷入苦战。

双方在狭小的空间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苏联的塞尔维斯科战术以及狙击手的精准射击成为阻止德军进攻的关键。

三、苏联反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阶段过后,苏联决心反攻。

苏联从各个方向发动了反攻行动,试图包围并歼灭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因此转变为一场持久的持续战争,双方损失惨重。

四、战役结果及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联的胜利告终。

这场战役对于整个战争进程以及后续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改变了战争的局势。

苏联的胜利意味着德军无法继续东进,并且战争局势开始向苏联有利的方向转变。

此战役不仅打破了德军的进攻势头,也为苏联在东线展开反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整个苏联及其盟友的士气。

苏联军队的英勇表现以及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决心激励了更多的人民参与到战斗中,形成了强大的国内战争动员力量。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带来了巨大的士气上的优势,推动了苏联在战争中的胜利。

此外,斯大林格勒战役也给纳粹德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法达到原本的战略目标。

这场战役对于德军的实力和士气都造成了严重破坏,为后续苏联的反攻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关键战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
1
德军轰炸斯大林格勒地区
2
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
3
苏联红军反击
4
1942年5月8日,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 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 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联红军17万人。7月 4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联红 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 亚。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 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联红军后撤 达100-300公里,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 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参苏 图加联 ,构红决建军心城防最在工高斯事统大的帅林斯部格大开勒林格始组勒逐织居渐坚民明守确。德7月军1的2日意在 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 帅为司令员(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 替),由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 林格勒方面军,担负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 任务。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编制内共有38个 师,但只有16个师(第62、63集团军的全部, 第64集团军2个师,坦克第1、第4集团军各1 个师)能够占领主要地带的防御阵地,其任 务是固守从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 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 带。当面之敌为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和下辖的 18个齐装满员师。当时双方力量对比为,人 员1:1.2,坦克1:2,飞机1:3.6,火炮和迫 击炮大致相等,德军实力占优。
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
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
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 爱。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第十集团军参谋长 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草拟巴巴罗萨计划
的军事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他指挥的 第六集团军,主要担负并参与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2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
逼进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 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
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 格勒前进。南面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 群于1942年7月9日发起进攻。其左翼克击。鲁夫第17集团军则从塔甘罗格北 面向伏罗希洛夫格勒进攻。同时,匈牙利第2 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也对佛罗尼斯发动了 突袭,并在1942年7月5日攻陷该城。
1942年8月德军渡过顿河
1942年8月,德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
1942年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而在 此之前,德军Ju-87式轰炸机用燃烧弹将 市区炸成废墟,伏尔加河沿岸对斯大林
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响。保卢斯第 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 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 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苏联红军崔 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舒米洛夫 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 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
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
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
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
名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 地点: 斯大林格勒 时间: 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
德第6集团军的一位叫汉斯·德尔的军官在《进 军夺巴斯每甫大一洛林 座夫格房大勒屋楼、》车一间书、中水写塔到、:铁“路敌路我基双,方甚为至争 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 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在一个大粮食 仓库里,两军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够听到 对方的呼吸声,经过数个星期的苦战,德军不 得不从这个仓库撤走。在城中的另一个部分, 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小分队(共计6 人)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并顽强地进 行抵抗。士兵们在大楼附近埋设了大量地雷, 并在窗口安设了机枪,还将地下室的隔墙打通 以便通讯。这座顽强的堡垒被苏联人骄傲地称
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轴心国部队共有50多个 师,其中直接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有13个师, 17万人。而苏联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 南方面军虽有120个师但人员缺额严重,实际 防守斯大林格勒的是第62和64集团军,共有9 万余人,1000余门火炮,120辆坦克。
1942年9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 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 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 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 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 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 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 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尽管德军对伏尔加河东 岸进行频繁的轰炸,但是苏联红军还是从那 里得到了不断的补给和支持。刚刚赶赴城中 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 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军发 动“巴巴罗萨计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 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德军闪电般地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这 夺走了苏联200万人的生命。在1941年夏秋季 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苏联红军在当年12月进 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首次胜利。过度 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 稳定的供应线,并且由于一天夜间天气骤然 下降,导致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完全无法使用, 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 地区遭到反攻。
德军轰炸斯大林格勒地区
2
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
3
苏联红军反击
4
苏联近卫航空兵11团的伊尔-2强击机给入城德军坦克 重大杀伤。1942年9月15日,德军对马马耶夫高地实 施重市点中突心击喷。水该池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从 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 司令部即设在这里。经过一天最为残酷的战斗,德军 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1942年9月16日,苏近卫 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突然向德军发 起反冲击,又夺回了该高地。很多重要据点双方进行 了反复争夺,第一火车站的争夺战达一周之久,德军 不顾一切,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 1942年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1942年9月27日 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 在1942年9月29日又被苏联红军夺回。以后的战斗更 加激烈,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斯大林 格勒工业区修建在丘陵中,建筑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或用石头砌成。德军的推进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来 衡量.
二战十大战役之一
简述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
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
战役之一。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
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
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
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了进攻,以斯大林 格勒为目标向东南挺进,并突破第21和28集
团军防御。在沃罗涅日方向上苏联红军所有
方面军的预备队都投入作战,最高统帅部还 抽调第6、第60集团军和坦克第5集团军加强
布良斯克方面军。随着预备队不断投入,沃
罗涅日方面局势稍有缓和,但没有消除德军
突破顿河以及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方面突击 的严重风险。
月,约199天 参战方: 苏联红军和以纳粹德国为首由罗马尼亚、匈牙利、意
大利等国组成的轴心国部队
结果: 德国战败 参战方兵力: 苏联110万人,德军100万人 伤亡情况: 双方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保卢斯等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 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 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 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
到1942年初,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了下 来,但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更大规模的 战役,以争夺战略主动权。鉴于德军已无力 发动全线进攻。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建 议,如果再要发动攻势,就应针对苏联首都 莫斯科。然而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目标过 于明显,并且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受到了很大 削弱,德军应放弃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 因此,德国开始筹划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 战线发动新一轮局部攻势。此外,由于美国 在遭到珍珠港偷袭之后对日本宣战,德国认 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 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 可能削弱苏联。
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指挥所
目录
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
1
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地区
2
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
3
苏联红军反击
4
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
战,会战正式开始。德军第6集团军在保卢斯上将指挥下,以第 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 军为南突击集团,突击苏联红军62集团军防御实施包围,向卡 拉奇方向发展进攻。同时,以部分兵力向苏联红军第64集团军 发起佯攻,以吸引苏联红军的注意力。7月23日,德军突破苏联 红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2个师,前出到斯 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1942年7月25日,德军对由苏联红军 第64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 1942年7月29日,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斯大林再也按捺不 住对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的失望,撤消了他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司令员的职务,由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 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 协助指挥战事。斯大林还决定将预备队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 火速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随后,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 斗志,斯大林于1942年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 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 求苏联红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德第6集团军由于缺少 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德军在行进间占领斯大 林格勒的计划被粉碎。但此时顿河西岸苏联红军的处境非常困 难,两翼都陷入了德军包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