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2第3节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教案(选修6)

合集下载

原创2:2.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原创2:2.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细 胞。家庭中的男 女平等,是家庭 民主、夫妻和睦 的前提
第3 页
合作探究 第4 页
夫妻 和睦
勤俭 持家
邻里 团结
夫妻之间相互忠 诚、相互尊重、件, 也是全部家庭关系 的轴心
遵循这样的道德准则, 才能在夫妻和睦的基础 上实现家庭和睦
即勤劳与节俭, 是持家必需的行 为要求,也是应 有的道德品质
合作探究
第 11 页
例2、现在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给孩子 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很多进城打工的父母都把孩子也接到了城里。吉林省的 王育民把女儿接到北京来上学,一开始挺平稳,没过多久,他发现孩子越来越 不对劲。最初的表现是要钱花,三天两头说没钱吃饭,给了几次钱之后就发现 她多了件新衣服。王育民天天干活随工程队走,几乎没时间回家,妻子是个农 村妇女,怕见老师,一直到实在管不了这孩子了,才去学校找老师。结果,老 师说她的女儿经常上网,穿奇装异服,现在已经不上学了,天天不知道在哪儿 混……
【特别提醒】 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 家庭制度相适应的崭新的家庭道德的本质特征。一夫一妻、保 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计划生育等,既是婚姻家庭 制度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上的 基本要求。
合作探究
第6 页
例1、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当孩子看到 妈妈为奶奶洗脚的情景,他感到自己也应 该为妈妈洗脚,于是就悄悄地端来一盆清 水,朝着妈妈边走边喊:“妈妈,洗 脚……”这纯真的童音,这动人的画面,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这则公益广告体现了家庭美德的什么道理?
选修六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 第3课时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学习目标 第2 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_课件1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_课件1
【答案】 (1)× (2)× (3)× (4)√
2.思考 据人民网报道:山东省近几年来一直开展“美德在农家”的活动,通过多种 形式宣传家庭美德,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2)你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
【提示】 (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 团结。 (2)①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②男女 平等:家庭中的男女平等,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 步的体现。③夫妻和睦:和睦的夫妻关系是建立现代家庭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全 部家庭关系的轴心。遵循这样的道德准则,才能在夫妻和睦的基础上实现家庭和睦。 ④勤俭持家:勤俭,即勤劳与节俭,是持家必需的行为要求,也是应有的道德品质。 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勤俭持家 更是需要倍加倡导的家庭美德。⑤邻里团结:随着现代社区的发展,邻里之间团结 与否,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
2.培育家庭文化 (1)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家庭亲情、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家庭文 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共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体现在家庭装饰、娱乐设 施、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中,意味着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2)家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调整家庭 人际关系、教育子女、家庭管理的能力,而且包括家庭成员提高伦理道德水平, 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通过家庭文化建设,使家庭成员的科学 文化修养、政治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能力、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家庭关系 融洽、家庭氛围和谐。
是社会进步、 道德进步的体 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家庭是社会的细 胞。家庭中的男 女平等,是家庭 民主、夫妻和睦 的前提

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课堂检测 1.判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的质量关系着社会的质量,家庭的道德关 系着社会的道德。 (1)家庭道德是从来就有的。( ) (2)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都是一致的。( ) (3)家庭美德就是关于家庭的道德规范。( ) (4)家庭道德的范围广,家庭道德的外延大于家庭美德。( )
【答案】 (1)× (2)× (3)× (4)√
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根本的对立。
看一段视频,在和谐家庭构建中,我们该如何作为?
感动日照 十大“孝 星”之
孙悦
看一段视频,在和谐家庭构建中,我们该如何作为?
预习展示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美德 1.家庭美德的特点:我们所倡导的家庭美德,继承了中华民族家庭道德 中的优良传统 ,融合了世界文明 的优秀成果,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2.家庭道德的作用
(1)家庭道德规范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 恶的标准 。
(2)家庭道德规范能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 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 起着重要的作用。
3.家庭道德的产生和特点: 家庭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 的产生而产生的。 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 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
思考:一个身边的故事,让我 们感受到了怎么的力量?
三、让家庭充满亲情 让邻里更加团结 1.亲情的重要性:家庭道德是一种 亲情道德。亲情 是维护家庭美满幸福 的特殊力量。培育家庭美德,也就是培育 家庭责任的过程。
2.亲情的培育 (1)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 沟通交流 。 (2)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积极健康的 家庭文化的培育。 (3)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 基础。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政治:2.3《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与2.4《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六)【课前延伸学案】【学习目标】1、家庭道德规范的作用2、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3、如何培育亲情?4、个人品德的作用5、道德榜样的作用6、道德榜样力量巨大的原因7、怎样学习道德榜样【知识梳理】三、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一)家庭生活中的美德1、家庭道德的含义2、家庭道德调整的关系范围(内容):3、家庭道德规范的作用4、家庭道德的产生5、产生不同的家庭道德的原因6、家庭美德(家庭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关系):(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美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1、3、4、5、(三)让家庭充满亲情让邻里更加团结1、家庭道德与亲情道德的关系:2、如何培育亲情?(1)(2)(3)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

3、重视邻里友情的意义4、如何维护邻里友情?(1)(2)四、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一)为人做事之本1、个人品德的含义2、个人品德的作用(1)个人品德的性质、作用(2)个人品德的影响①③(二)学习道德榜样1、每个国家、民族和个人在成长发展中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2、道德榜样的作用(1)(2)3、道德榜样力量巨大的原因(1)(2)(三)脚踏实地提升个人品德----怎样学习道德榜样1、2、3、【课内探究学案】【合作探究1】材料一:DavidP.Farrington曾对365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及其根源》中说:父亲没有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仅占8.4%;父亲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比例高达37%;同时母亲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比例则更高,为46.5%。

材料二: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一位专家曾经说过:“犯罪学的研究表明,家庭最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总体防线。

一旦这条防线崩溃或者出了问题,青少年的成长轨道将岌岌可危。

”根据材料,思考分析该现象体现了什么样的道德问题,对我们有何启示及该如何去做。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文本素材(人教版选修6)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文本素材(人教版选修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家庭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初级群体,是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和提供人才的源泉,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家庭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健康发展。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家庭、家庭文化和家庭美德之间关系,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是人类幸福生活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也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家庭是引导个人走上社会的桥梁,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

家庭的状况不但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和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

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健康发展。

从理论上讲,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形成的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其内涵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过程中有不同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与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族是由几代人按照一定的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古代罗马社会,家庭(famulus)一词是指一个家庭奴隶,而复数形式的familia是指属于一个人的全体妇隶。

家庭的意思指的是男子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妇隶的社会有机体。

历史意义上的家庭,用"家族"或"宗族"来描述更为确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代家庭的涵义是泛指由父母子女形成的生活团体。

它的主要组成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和独身等形式的家庭。

家庭成员不受家长制等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而是在相对独立的条件下相互交往和相互帮助。

但是,现代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并没有割断与上一代父母的联系,而是继承了传统的双向扶养的传统,促进了家庭的和睦、巩固和发展。

由此可看出,家庭从形成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它既有经济基础方面的内涵,又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内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第三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第三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知识目标知识重点1.明确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2.理解家庭美德的重要作用3.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的途径和方法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一、家庭生活中的美德1.家庭道德的含义家庭道德是调整各种家庭关系的道德,其精华就是家庭美德。

2.家庭道德的作用(1)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2)能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3.家庭道德的产生和特点(1)家庭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

(2)由于社会性质、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

家庭美德是家庭道德中的精华。

家庭道德的范围广,家庭道德的外延大于家庭美德。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美德1.家庭美德的特点继承了中华民族家庭道德中的优良传统,融合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2.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1)尊老爱幼。

既是一种法律责任,也是一种道德义务。

它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

(2)男女平等。

指所有家庭成员不分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人格平等,在处理家庭事务中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家庭中的男女平等,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3)夫妻和睦。

夫妻关系是全部家庭关系的轴心,和睦的夫妻关系是建立现代家庭的基本条件之一。

它要求把相互忠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当作调节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

(4)勤俭持家。

勤俭,即勤劳与节俭。

这是我国传统道德中传承悠久的美德之一,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倍加倡导。

(5)邻里团结。

随着现代社区生活的发展,邻里之间团结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思考探究]1.5岁的小艾丽菲亚是阿依古丽与丈夫帕尔哈提·艾比布收养的一名汉族弃婴,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腭裂导致的言语障碍。

《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根据PPT展示的调查内容自由回答。
进行课前小调查。
通过小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生活基本情况,让学生对家庭和睦有个初步认识,从而引出课题: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展示学科核心
素养要求
观看PPT展示的本课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PPT展示本课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了解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探究一:
学情分析
本课在内容上比较简单,通俗易懂,所涉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十分贴近,探讨的就是学生经常看到甚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探讨起来比较容易。本课的学习宜采用启发式教学,给出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结合生活案例分析家庭美德对家庭和睦、个人幸福的重要性。从小故事着手,探讨其蕴含的巨大人生哲理,对比正、反两方面案例引起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达到本课的育人效果。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教学设计
课题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班级
三(1)班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2003课标版高中思想政治选修六《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第3节内容,本课所阐释的家庭美德属于公民应当养成和具有的基本社会公德之一,在前面第1和第2节分别讲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再探讨家庭美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家庭也是学生最为在意最为亲切的地方和情感所系,本课的探讨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升华。本课讲完后就进入第4节个人品德的学习,刚好把前面的三课内容整合起来,构成学生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课在结构上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庭道德及其重要性;
2.理解并认同我国新时代家庭美德,理解家庭美德对家庭和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第三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课件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第三框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课件

[答案]
(1)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
(2)①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既是一种法律责任,也是 一种道德义务。②家庭美德是一种亲情道德,亲情的培育,有 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③家庭美德对家庭和睦、家人 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④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 于家庭文化的培育。 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 就是培育家庭亲情、 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
必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 胞。家庭中的男 女平等,是家庭 民主、夫妻和睦 的前提
男女 位与人格平等,在 是社会进步、道 平等 处理家庭事务中平 德进步的体现 等地享有权利、履 行义务
基本 规范
内涵
重要性 夫妻关系是全部
必要性
夫妻 和睦
夫妻之间相互忠
家庭关系的轴
遵循这样的道德 准则,才能在夫 妻和睦的基础上 实现家庭和睦
家庭民主 、夫妻和睦的前提, 义务。家庭中的男女平等,是___________
也是社会进步 ________、道德进步的体现。
家庭关系 的轴心,和睦的夫 (3)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全部____________
现代家庭 的 基 本 条 件 之 一 。 它 要 求 把 妻 关 系 是 建 立 ____________ 相互忠诚 、相互尊重、____________ 相互帮助 当作调节夫妻关系的 ____________
法律 责任, 道德 义务。 (1)尊老爱幼。 既是一种_______ 也是一种________ 首要 规范。 它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________
(2) 男 女 平 等 。 指 所 有 家 庭 成 员 不 分 男 女 , 在 家 庭 中 的
地位与人格 平等,在处理家庭事务中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 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学习目标] 1.明确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2.理解家庭美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家庭美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

难点: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的途径和方法。

一、家庭生活中的美德1.家庭美德的含义(1)家庭道德是调整各种家庭关系的道德。

(2)家庭道德所调整的关系涉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缔结婚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分担家务、支配经济以及邻里相处等。

2.家庭道德的作用(1)家庭道德规范是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2)家庭道德规范能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3.家庭道德的产生和特点:家庭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

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根本的对立。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美德1.家庭美德的特点:我们所倡导的家庭美德,继承了中华民族家庭道德中的优良传统,融合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2.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1)尊老爱幼。

它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

(2)男女平等。

它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3)夫妻和睦。

它要求把相互忠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当作调节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

(4)勤俭持家。

在我们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勤俭持家更是需要倍加倡导的家庭美德。

(5)邻里团结。

邻里之间应相互帮助、相互团结,以保证家庭的幸福美满与社会和谐。

三、让家庭充满亲情让邻里更加团结1.亲情的重要性: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

亲情是维护家庭美满幸福的特殊力量。

培育家庭美德,也就是培育家庭亲情的过程。

2.亲情的培育(1)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2)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的培育。

(3)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

1.判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的质量关系着社会的质量,家庭的道德关系着社会的道德。

(1)家庭道德是从来就有的。

( )(2)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都是一致的。

( )(3)家庭美德就是关于家庭的道德规范。

( )(4)家庭道德的范围广,家庭道德的外延大于家庭美德。

( )【答案】(1)×(2)×(3)×(4)√2.思考据人民网报道:山东省近几年来一直开展“美德在农家”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家庭美德,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2)你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作用是怎样认识的?【提示】(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①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

②男女平等:家庭中的男女平等,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③夫妻和睦:和睦的夫妻关系是建立现代家庭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全部家庭关系的轴心。

遵循这样的道德准则,才能在夫妻和睦的基础上实现家庭和睦。

④勤俭持家:勤俭,即勤劳与节俭,是持家必需的行为要求,也是应有的道德品质。

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勤俭持家更是需要倍加倡导的家庭美德。

⑤邻里团结:随着现代社区的发展,邻里之间团结与否,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35探究问题【提示】(1)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细胞,它既是社会的基本消费单位,也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同时还是人口再生产和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

(2)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

(3)①家庭道德所调整的关系,涉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缔结婚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分担家务、支配经济以及邻里相处等。

②家庭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

③由于社会性质、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根本的对立。

2.教材P36探究问题【提示】(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是说孝敬老人,只是去供养他们而不去尊敬他们,这与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是合理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夫妇有别”却是不合理的。

在婚姻家庭中,夫妻双方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地位是平等的。

“男女不杂坐,嫂叔不通问,父子不同席”是不合理的。

西方国家“父母承担着物质上、精神上抚育子女的义务,直到子女成年后走向独立生活”、“子女一旦经济上独立,便不再依赖父母”,对我们今天也有借鉴意义,我们要继承、借鉴与发展,形成中国需要的家庭美德。

(2)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教材P37探究问题【提示】(1)我们倡导的尊老爱幼的前提是每个公民的法律和社会地位是平等的,而古人主张的长幼有序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2)我们今天倡导的尊老爱幼汲取了古人“长幼有序”的精华,剔除了其不民主、不平等的愚孝的糟粕。

4.教材P38探究问题【提示】第一、二个家庭的做法是不对的,第三个家庭的做法是对的。

第一个家庭缺乏父子之间的交流而且粗暴地动用了武力,容易产生相反效果,让子女对父母有抵触情绪。

第二个家庭缺乏家庭文化的培育,给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个不良环境,同时忽视了邻里友情。

所以应同第三个家庭一样:一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善于沟通交流,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

二是要注重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的培育。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共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既体现在家庭装饰、娱乐设施中,也表现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中。

三要协调邻里关系。

互相尊重是维护邻里友情的基本前提,这样也能促进家庭的幸福美满。

5.教材P39探究问题【提示】认同。

说明略,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经验和感受。

6.教材P40探究问题【提示】(1)上述三种观点均是正确的,高雅的家庭文化、良好的家风和合理的家规有利于家庭文化建设,其本身也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这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家风家规有着本质的不同,新时代的家风家规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

(2)家庭美德的培育,有赖于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的建设,高雅的家庭文化、良好的家风和家规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塑造。

家庭文化建设既体现在家庭装饰、娱乐设施中,也表现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中,更主要是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分组探究一家庭美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海南省、甘肃会宁、广西南宁市和柳州市、河南淮阳、安徽芜湖等都开展“美德在农家”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家庭美德,激发了家庭成员不断提高素质,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促进了家庭文明。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开展“美德在农家”的活动有什么意义?【提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美德。

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你所在的村或社区搞过什么样的家庭美德宣传或评选活动?你和家人是怎样参与的?【提示】略。

3.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提示】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正确认识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内涵重要性必要性尊老爱幼尊敬、赡养老人,爱护、抚养子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既是一种法律责任,也是一种道德义务男女平等指每个成员不分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人格平等,在处理家庭事务中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中的男女平等,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夫妻和睦夫妻之间相互忠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的夫妻关系是建立现代家庭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全部家庭关系的轴心遵循这样的道德准则,才能在夫妻和睦的基础上实现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即勤劳与节俭是持家必需的行为要求,也是应有的道德品质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勤俭持家是传承悠久的美德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勤俭持家,更是需要倍1.中华民族有许多崇尚家庭美德的古训。

下列选项属于家庭美德名言的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夫妇和而后家道成⑤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⑥亲仁善邻,国之宝也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此题的限定角度为“家庭美德”,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B2.传统家庭道德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社会崇尚“好男儿,志在四方”;封建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现代社会人们为保护女童受教育权利,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春蕾行动”等助学活动。

显然,家庭道德面临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家庭道德( )①与传统家庭道德格格不入②是对传统家庭道德的批判继承③涵盖夫妻、长幼之间的行为准则④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家庭道德规范的作用。

家庭道德虽然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但它并非与传统家庭道德格格不入,而是对传统家庭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①错误,故选B。

【答案】 B学生分组探究二让家庭充满亲情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就在许多人抱怨父母与子女越来越难沟通的同时,一则关于“中国式接送”的新闻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

许多网友感叹,这就是中国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与呵护的最真实写照。

一边是家长对孩子高度关心与呵护,另一边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严重问题,这两种看似矛盾却又同时存在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对孩子高度关心与关注的中国家长,为什么会出现与孩子沟通难的问题?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你经常怎样和父母沟通?你觉得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障碍主要在哪儿?【提示】略。

2.如何消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提示】①父母与子女要建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来培育亲情。

两代人应当平等相待,努力理解对方,以尊重对方的态度交流。

父母要尊重子女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

子女也要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②开展高雅的文化活动,在家庭生活中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凝聚和升华亲情,消除情感隔阂。

3.你能结合自身的体验说说培育亲情的意义吗?【提示】真正感知到亲人所付出的艰辛,启发其感悟父母的良苦用心,引导其关爱、回报亲人。

拥有一份亲情,是培养新时代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