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工作流程
手机项目工作流程

手机项目工作流程手机项目是指在手机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从需求分析到上线运营的整个流程。
手机项目工作流程是指在手机项目开发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工作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项目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及其重要性。
一、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手机项目工作流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同时,还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竞品情况,分析目标用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只有充分了解需求,才能为接下来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手机项目工作流程中的第二步,设计团队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界面设计、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保证产品的易用性和美观性。
设计团队需要与开发团队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三、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手机项目工作流程中的第三步,开发团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编码、测试、优化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确保产品能够在不同的手机设备上运行良好。
同时,开发团队需要与测试团队密切合作,及时修复bug,保证产品的质量。
四、测试阶段。
测试阶段是手机项目工作流程中的第四步,测试团队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运行良好。
同时,测试团队需要与开发团队密切合作,及时反馈bug,确保产品的质量。
五、上线阶段。
上线阶段是手机项目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步,项目团队需要将产品上线,并进行推广和运营。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营销策略和运营规划,确保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同时,项目团队需要与客户密切合作,及时反馈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产品。
总结。
手机项目工作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需要项目团队充分合作,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口腔科手机及器械消毒养护工作流程

手机工作流程:消毒中心处理(针对附有血迹及粘固粉)→自动机械清洗消毒→内腔管路自动注油养护(擦净手机机体残留机油)→装袋封包→高压蒸汽灭菌(在134℃的高温下做45分钟消毒灭菌)→质量检查→无菌存放。
整个流程(清洗消毒、注油养护、装袋封包、灭菌)至少近2小时,经过这一套程序,机头上携带的各种病毒完全杀灭,这样消毒出来的机头能达到真正的“无菌”。
器械工作流程:消毒中心用含氯消毒液初消毒→超声波(生物酶)清洗→用流动水清洗(人工)→用蒸馏水精洗(人工)→检查准备→分类包装→消毒灭菌(在134℃的高温下做45分钟消毒灭菌)→质量检查→无菌储存。
每个流程紧密联结,环环相扣,逐步净化,层层递进。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牙科手机1. 正确培训器械使用者:按说明书要求在交付产品之前培训用户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比如:手机停转前不要拔下车针,不得磕碰手机,车针要插到底,不能不带车针空转等。
2.诊疗结束后带车针空转20-30秒以排出水、汽路内的污染物,当手机外表有污物时请用酒精清洁。
3. 卸下车针,彻底清洗牙科手机,可选择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根据手机厂商推荐),清洗机清洗(可请洗外表面和内部管路,但前期投入大),手工清洗用清水冲洗管路至少30秒,可排除管路内大量的污染物。
然后干燥。
轴承的清洗和润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注意事项。
牙科手机使用频繁,固然会造成磨损。
但据调查,手机受损最常见的原因是碎屑和过热。
清洁是用清洁剂和润滑油将手机气路内的水和异物置换的过程,为了阻止异物进入轴承,如果进入手机内部的血液、唾液、碎屑在灭菌前没有清除干净,就会在高温烤灸下变硬,而增大滚珠与轴承内外圈的摩檫,损坏手机的机械部件。
4. 上清洁润滑油。
润滑是为了降低滚珠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摩檫力,使得手机能高速转动。
在润滑方面我们要使用专业的手机润滑油。
手机润滑油是液体的,在手机轴承高速旋转的同时会有大量的流失而使得轴承很快处于“干”的状态,所以我们要争取在每次使用前能给手机注油,让手机轴承及时处于润滑状态。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

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原理:手机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与基站进行通信。
当用户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使用数据服务时,手机会将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送给附近的基站。
基站会接收到手机发送的信号,并将其转发到目标用户或者互联网。
2. 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手机内置有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所有的计算和操作。
操作系统则是控制手机运行的软件,负责管理应用程序、用户界面及其他系统资源。
3. 补充硬件:除了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之外,手机还内置了其他硬件组件,如存储器、触摸屏、摄像头和传感器等。
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媒体文件和用户数据。
触摸屏提供了与手机进行交互的方式。
摄像头用于拍照和录像等功能。
传感器可以感知手机的环境和用户的行为,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光线传感器等。
对于手机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手机制造商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设计手机的外观和功能。
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需要考虑到手机的体积、材料、工艺、电路布局以及用户界面等。
2. 零部件生产和采购:手机的零部件包括屏幕、电池、处理器、摄像头等,这些零部件通过供应链进行生产和采购。
这些零部件可能是制造商自己生产,也可能是从其他供应商采购。
3. 组装:零部件到达手机制造工厂后,会进行组装。
这包括将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如将屏幕安装到手机框架中,将电池连接到电路板等。
4. 测试和质检:组装后的手机会进行测试和质检,以确保手机的所有功能都正常工作,并符合质量标准和规定要求。
5. 包装和配送:经过测试和质检后,手机会进行包装并配送到销售渠道,如零售商或在线商店。
以上是手机的工作原理及制作的基本过程,不同手机制造商和型号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流程是类似的。
手机硬件的研发与生产制造流程

手机硬件的研发与生产制造流程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的硬件则是手机功能的基础。
手机的硬件研发与生产制造流程对于手机的品质与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研发阶段、生产制造流程以及品质控制等方面来探讨手机硬件的研发与生产制造流程。
一、研发阶段手机硬件的研发是手机制造的关键步骤之一。
研发阶段通常涉及到新产品的设计、原型制作与测试等环节。
在设计阶段,手机厂商会根据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发展方向确定手机硬件规格与功能,并开展相应的技术研究。
接着,研发团队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手机外观和内部构造设计,确保手机具有良好的外观与内部组件的合理布局。
在原型制作阶段,研发团队根据设计图纸和规格要求制作手机的样机。
这些样机通常是通过3D打印技术或者传统的手工加工制作而成。
样机会进行各种功能测试,例如屏幕是否正常显示、按键是否顺畅、摄像头是否清晰等等,以验证手机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二、生产制造流程手机硬件的生产制造流程主要包括零部件制造、组装和测试等环节。
在零部件制造阶段,手机厂商会将设计好的手机硬件分别交给各个供应商进行生产。
例如,屏幕、摄像头、电池等元件都是由专业的供应商提供。
这些供应商会按照来自厂商的设计要求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制造相应的零部件。
在组装阶段,各个零部件将被送至组装车间,通过自动化的装配线进行手机的组装。
这包括将屏幕、电池、摄像头等零部件精确地组装在手机的壳体中,并进行内部电路的互连和焊接。
组装时需要注意零部件的安装位置、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工作流程的协调。
在组装完成后,手机将进行一系列的测试环节。
包括正常开机测试、通信信号测试、摄像头与显示屏测试、硬件性能测试等等。
这些测试旨在确保手机的各个功能和性能指标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用户的需求与期望。
三、品质控制手机硬件的品质控制是保证手机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厂商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手机硬件的品质。
例如,厂商会与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合作,确保零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手机的工作流程

手机的工作流程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它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用来上网、拍照、听音乐、玩游戏等等。
那么,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手机的工作流程。
首先,手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在硬件方面,手机主要由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屏幕、摄像头、电池等部件组成。
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各种指令和数据,是手机运行的核心。
内存用来存储手机运行时的临时数据,而存储器则用来存储手机的系统和用户数据。
屏幕则是手机的显示设备,可以显示各种图像和文字。
摄像头则可以用来拍照和录像,电池则提供手机所需的电能。
在软件方面,手机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是手机的基本软件,它负责管理手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
应用程序则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软件,比如浏览器、短信、电话、相机、游戏等。
用户界面则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界面,可以通过触摸屏、按键等方式进行操作。
手机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用户通过手机的输入设备(比如触摸屏、按键)输入指令和数据,这些指令和数据经过处理器处理后,通过屏幕、喇叭等输出设备显示和播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负责管理和控制手机的各种功能和服务,保证手机能够正常运行。
当用户打开手机时,首先会启动操作系统,然后加载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用户界面来选择和操作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上网,通过短信应用来发送和接收短信,通过电话应用来拨打和接听电话,通过相机应用来拍照和录像,通过游戏应用来玩游戏等等。
在手机的工作流程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和功能。
比如,手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比如Wi-Fi、蓝牙、NFC)来进行数据传输和通讯,可以通过GPS来进行定位和导航,可以通过传感器(比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线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和用户的动作,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来进行语音控制和智能交互等等。
第8章 智能手机工作原理智能手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8.1 手机基本通信过程
手机是如何开机的?开机后是如何与基站进行联系的? 如何进行待机的?呼叫的时候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关机 时手机又是如何与基站断开联络的?这些问题在初学者 看来都是迷茫的。在本节就以GSM手机为例简要介绍手 机的基本通信过程,了解手机在每个环节中的信号控制 方式。
8.2 射频电路
8.2.1 接收机电路
2.接收机各部分功能电路
(4)混频器(MIX) 混频器实际上是一个频谱搬移电路,将包含接收信息的射频信号
(RF)转化为一个固定频率包含接收信息的中频信号。由于中频信 号频率低且固定,因此容易得到比较大而且稳定的增益,提高接收 机的灵敏性。
混频器的主要特点是:由非线性器件构成,有两个输入端、一个 输出端,均为交流信号。混频后可以产生许多新的频率,并在多个 新的频率中选出需要的频率(中频),滤除其他成分后送到中放。 将载波的高频信号不失真地变换为固定中频的已调信号,且保持原 调制规律不变。接收机中的混频器位于低噪声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 之间,是接收机的核心。
8.2 射频电路
8.2.1 接收机电路
2.接收机各部分功能电路
(5)中频滤波器 中频滤波器在电路中个头比较大,一般为低通滤波器,保证中频
信号的纯净,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应用较多。 (6)中频放大器(IFA)
中频放大器是接收机的主要增益来源,一般都是共射极放大器, 带有分压电阻和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对工作电压要求高,一般 需专门供电,且在中频电路内或独立。
手机开机后,内部的锁相环PLL电路开始工作,从频率 低端到高端扫描信道,即搜索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 载频。因为系统随时都向在小区中的各用户发送出用户 广播控制信息。手机搜索到最强的BCCH载频对应的载频 频率后,读取频率校正信道(FCCH),使手机(MS)的 频率与之同步。所以每一个用户的手机在不同上网位置 (不同的小区)的载频是固定的,是由GSM网络运营商组 网时确定,而不是由用户的GSM手机来决定。手机内PLL 锁相环在工作的时候,手机的电流会有小范围的波形, 观察电流表,就会发现电流有轻微的规律性波动,说明 手机的PLL电路工作正常。
生产手机触摸屏的工作流程

生产手机触摸屏的工作流程第一步,原材料准备生产手机触摸屏的第一步是原材料的准备。
触摸屏的主要材料是玻璃和导电膜,玻璃通常是用特制的玻璃原料,经过特殊的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明度,而导电膜则是一层薄膜,具有导电性能。
这些原材料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第二步,玻璃加工在玻璃加工环节,首先是将玻璃原料进行切割和打磨,将原材料切割成手机触摸屏的大小,并进行表面的抛光处理,以保证触摸屏的平整度和透明度。
接下来是对玻璃进行化学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刮性能。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触摸屏的硬度和抗刮性能直接关系到手机的使用寿命和外观。
第三步,导电膜涂覆导电膜是触摸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触摸屏实现电容触控功能。
在导电膜涂覆环节,首先需要将导电膜涂覆在玻璃表面上,然后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使导电膜与玻璃表面紧密结合,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导电膜的涂覆和固化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严格控制涂料的涂布厚度和固化时间,以确保触摸屏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第四步,图案印刷在图案印刷环节,需要将触摸屏上的图案和标识印刷在玻璃表面上,通常采用丝网印刷或喷墨印刷技术。
印刷的图案和标识需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保证触摸屏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第五步,热压处理在热压处理环节,需要将导电膜和玻璃进行热压处理,使其形成一体化的结构。
热压处理可以提高导电膜与玻璃的结合强度,并保证触摸屏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热压处理也可以消除导电膜和玻璃之间的气泡,使触摸屏的表面更加平整和透明。
第六步,检验和包装在检验环节,需要对生产好的触摸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耐久性测试等。
只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后,触摸屏才能进入包装环节。
在包装环节,需要将触摸屏进行包装,并贴上防静电标识,以确保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静电影响。
以上就是生产手机触摸屏的主要工作流程,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触摸屏的质量和稳定性。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手机作为目前人类最为普及的通讯工具之一,其工作原理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手机工作原理的细节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它的使用和维护。
1. 手机的基本组成部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手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部手机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处理器:处理器是手机的“大脑”,负责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
(2)内存:内存是手机存储数据的地方,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数据等。
(3)存储器:存储器是手机用来储存数据的主要设备,包括闪存和SD卡。
(4)显示屏幕:显示屏幕是用来显示各种图像、视频和文字的设备。
(5)电池:电池提供了手机所需的电源。
(6)无线电硬件:无线电硬件包括天线、收发器、解调器等,用于手机的无线通信。
(7)传感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指南针等,可以感知手机的方向、倾斜和运动。
2. 手机的工作流程了解手机的组成部分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入手机的工作流程。
一部手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启动:当用户按下手机开机键时,电池提供电源,启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通过内存和存储器获取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并运行这些应用程序。
(3)无线通讯:当用户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使用互联网时,无线电硬件将手机与基站和无线网络连接起来。
(4)传感器:当用户使用手机时,传感器感知手机的方向、倾斜和运动,并对此做出响应,如自动旋转屏幕。
(5)关机:当用户关闭手机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停止运行,电池停止供电。
3. 手机的通信方式既然手机是用于通信的设备,那么它又是如何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呢?手机通常采用以下几种通信方式:(1)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由各种基站组成的网络,可用于手机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和使用互联网。
(2)WIFI:WIFI是无线局域网络,允许手机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3)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用于连接手机和耳机、汽车等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机流程相关电路图:
I、Q信号
RTC (Remote control)
VBATT
开机键
B、手机开机工作流程:
1、当电池连接到手机时,32KHZ晶振开始振荡,同时也给备用电池进作充电,(32KHZ晶振用于电源关机功能和手机的实时时钟)
2、按下开机键,电源IC收到VBATT提供的高电平信号,就开始工作输出相关供电线路的工作电压,
4、BGADISP1插槽LCM组件;
5、DISP1虚焊问题引起的;
联发平台:1、BGA DISP1插槽L300、T302等相关器件以及外围电路是否焊接良好;
b、音频、铃声部分:
Infineon平台:1、BGADISP1插槽SP(音频);
2、软件问题;
3、铃声IC、对铃声IC的电源供电T12、对铃声IC的提供13MHZ信号T13以及外围电路以及相关的电阻、电容是否阻值正常;(铃声IC的18、19脚为输出信号脚、T13及周边电路将13MHZ时钟变成13MHZ方波,为铃声IC工作提供时钟,T12为铃声IC提供3.0V电压)
3、线路流程
接收通路:天线信号射频测试点射频转换开关 高频虑波器(一路GSM900信号;一路DCS1800信号) 中频IC
接收本振 中频虑波器BGA
发射通路:MIC受话BGA中频IC发射本振功率放大IC射频转换开关 射频测试点 天线信号
4、维修实例
Infineon平台:
Broadcom平台:
不入软件位ABORT:
1、U100不良;(开机时电流静止不动)
2、U506不良;(开机时电流正常跳动)
C、C3.5、C5.5(GSM、DCS中间信道发射功率):
1、U502虚焊问题引起的;
2、U506不良;(能呼叫网络、掉线的情况)
3、U502不良;(能呼叫网络、功率过大的情况)
D、C4.3、C6.3(GSM、DCS接受功率校准):
4、 U13 FL1 U17;
5、U16、U18不良问题引起的;(测量其对地阻值是否正常)
6、DISP1短路引起的;
7、U1、U4不良问题引起的;
8、若转换DCS掉电,则TX VCO、U14等相关器件引起的,以及外围电路是否焊接良好;
F、5002411、5002413、5002431(GSM频率较准检查)
5、再通过使用各种检测工具、仪器等手段对引起该故障的相关电路进行检查(如测电阻、电压、电流、信号波形等),结合原理、信号流程在先不动BGA的状况下对BGA的外围电路进行排除(可先排除电源供电输出的非控电压是否正常、13MHZ信号电路以及串口电路等相关电路);
6、在排除BGA的外围电路后,才检查BGA,判断故障是BGA假焊、短路还是损坏引起的。
1、U1 U17 U16、U18 U14不良问题引起的;(5002411)
2、U4 13MHZ U17不良问题引起的;(5002413)
G、5002531(DCS的频率较准检查)
1、U17 U16不良问题引起的;
联发平台:
不入软件位:
1、U200不良,U100 U200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电流正常,但不入软件)
A、电流为0的情况:
1、32KHZ是否正常工作;
2、U4外围电阻R8、R15、C73、C74的阻值是否正常;
3、开机键U4#43脚BGA
B、电流过小的情况:
1、13MHZ是否正常工作;
2、 13MHZU17BGA
3、U4外围电阻R40、R39的阻值是否正常;
4、U19的虚焊、不良问题引起的;
C、电流正常,但不入软件:
6、U19短路、不良问题引起的;
7、32KHZ是否正常工作,R11的阻值大约在1.4MHZ左右为正常;
8、13MHZU17BGA;
9、FL4、FL5不良问题引起的;(能开机、但校准不过)
10、CON1不良问题引起的;
12、充电线路Q29、Q28、Q23不良问题引起的;
13、U17不良问题引起的;
B、1004
C、不开机的维修流程:
1、是否有开机电流,通过观察电流判断是否硬件问题(一般情况下,如开机电流在20mA以下、电流50mA以上或加上电源有漏电流则应是硬件出问题引起的);
2、如果主板加上电源有漏电流在20mA至电流50mA之间的可能是软件入错与CPU硬件版本不配造成;对于该类坏机可先连好串口双击运行入软件程序再给手机加上电源就应该可以触发连机入软件,再通过入软件程序的提示判断问题所在;
3、若电流过大,要排除是否相关供电线路中出现器件短路或器件不良现象(一般情况下,仅有BGA工作时,电流大概在30mA左右,仅有FLASH工作时,电流大概在10mA左右);
4、用目测检查的方法对可能引起该故障的相关电路元器件进行检查(如:DISP1是否短路、IC6焊接是否良好、逻辑部分电路的外围元件,看是否有假焊、短路、漏错料、方向不正确以及损坏的痕迹等);
4、BGAU201DISP1插槽(铃声)
c、受话、免提部分:
Infineon平台:1、BGAMIC以及外围电路以及相关的电阻、电容是否阻值正常;(受话)
2、由SP部分电路引起、软件问题引起的;
3、免提接口 L18、L19 R41、R693、免提接口BGA以及外围电路以及相关的电阻、电容是否阻值正常;(免提)
D、DOWNLOADFAILED的维修方法:
1、要排除相关的供电线路能正常工作(没有短路现象和电流异常现象),
2、检查BGA供往尾插的串口线路是否正常,
3、检查FLASH到BGA之间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
4、检查电源IC到BGA之间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
5、检查13MHZ晶振信号是否正常工作,
6、检查BGA、FLASH、电源IC、13MHZ晶振等相关器件以及外围电路是否焊接良好。
校准位:
A、ABORT
1、U21不良问题引起的;(能入软件,但校准不过)
2、U4不良问题引起的;(测试机柜的电流过小的情况)
3、U1不良问题引起的;(测试机柜的电流正常的情况)
4、U45、U41、U6不良问题引起的;(测试机柜的电流过大的情况)
5、尾插U1,尾插的7、8脚对地阻值大约在1.4MHZ左右为正常;
一、手机工作流程示意图(Infineon平台、Broadcom平台、MTK平台)
二、射频部分讲解
三、逻辑部分讲解
四、电源部分讲解
五、电性能部分讲解
手机工作流程示意图
GSM DCS
I、Q信号
一、射频部分讲解
1、 接收电路
由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送到PR接口,再送往射频转换开关,此时具有GSM和DCS两种工作状态:
3、13MHZ晶振提供13MHZ信号到中频IC,经过中频IC缓冲放大后送到BGA作为系统时钟,
4、当BGA得到电源IC的供电和13MHZ的时钟信号,就调用程序存储器FLASH里的开机程序请求开机,
5、开机自检程序成功后BGA发送请求开机信号给电源IC,则电源IC输出RESET(复位信号)对整个手机系统进行复位开机。
E、QC部分讲解
a、显示部分:
Infineon平台:1、电源ICDISP1插槽LCM组件;
2、BGADISP1插槽LCM组件;(无背光情况)
Broadcom平台:1、FL4、FL5、R28等相关器件以及外围电路是否焊接良好;
2、对DISP1的电源供电U43、R8等相关器件以及外围电路是否焊接良好;
3、电源ICDISP1插槽LCM组件;
9、U504不良;(无26M基准时钟信号会引起不开机)
(串口线路:尾插U207、U208 U100)
校准位
A、C1.3(ADC的校准):
1、RN301不良引起的;(RN301右边的4个引脚的对地电阻正常值为50k欧姆左右)
2、U100不良引起的;
B、C1.4(AFC的测量、校准):
1、U504 U506,X100不良问题引起的;(能呼叫网络的情况)
1、U1、U21、U4不良问题引起的;
2、U21外围电阻R40、R39的阻值是否正常;
3、尾插J4U1之间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
3、U19、FL4、FL5的虚焊、不良问题引起的;
D、电流过大的情况:
1、U1、U21、U4、U14不良问题引起的;
2、U16、U18的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
3、U19的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
注:(串口线路:L18 R39BGA
Broadcom平台:1、BGADISP1插槽SP(音频);
2、铃声IC不良引起的;
3、恢复出厂设置;
4、铃声ICC47 U11DISP1插槽(铃声)
铃声ICC102 U10DISP1插槽
5、铃声IC、BGA不良引起的;
联发平台:1、BGARN305DISP1插槽SP(音频);
2、软件问题;
3、恢复出厂设置;
阻的短接问题引起的;
E、failed的情况:
1、尾插U1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
2、U21U1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
3、13MHZ不良问题引起的;
F、能入软件,但不开机的情况:
1、U4U21的供电线路是否导通;
(串口线路:尾插U1,尾插的7、8脚对地阻值大约在1.4MHZ左右为正常,)
8、U16、U18不良问题引起的;
9、U4不良问题引起的;
10、U21不良问题引起的;(软件问题)
E、50039(DCS的TXPOWER校准不合格)
1、U13 U14、U14 U1的DCS线路;
2、 4 U14的供电问题;
3、J1不良问题引起的;(用射频头接触J1,测量J1的阻值大约在0.6~0.7M左右为正常)
1、
C、4002(手机电流过大)
1、U4、U17、U14、U13不良问题引起的;
2、 U4R1、R2BGA;